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 星雲法師著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 星雲法師著

顯益 - 三十三身(天身、人身)

[日期:2010-07-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上文已說了三聖身的現身說法,度那所應度的眾生,現在是講現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說法了。對於此處的現身說法,須要從幾方面來考察。

認為適宜以梵王身得度的時候,不單是現梵王身,而且要現梵王的心;應以帝釋身得度的時候,不單是現帝釋身,也要有帝釋的心。為了要同化對象,自身現出和對方同樣的相,這可以看為菩薩同事攝的運用。

「同事」,是大乘菩薩教化的方便。你是什麼樣子,他即現同樣的形貌教化,和你共處共事,這實在是菩薩的慈悲。

好比母親想叫幼兒吃東西的時候,連他自己的口在不覺中也會張開來。大乘菩薩因為要教化眾生,哀愍護念眾生,所以才現身和眾生相同。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觀世音菩薩要使我們的心成為梵王,或帝釋的心,那麼,在心裏就要反省內顧,使其示現同菩薩一樣的大慈悲心,這是在修養上很耐人尋味的!

現在,觀世音菩薩示現應化的方便,照前面的說明來看,我們應該時時反省內顧,要見到自己心裏的觀世音。

「大梵王」或是「帝釋天」,是印度自古以來所信仰的對象。如果用佛教的眼光來看,那些都是婆羅門的各種神,由於這些神,而能得到安心立命進入大道的人也不少。所以,在佛教中,決不排斥這些神;不單是不排斥,而且最初信仰這些神,後來歸投到佛教的懷抱中來的人也很多。所以就尊那些神為擁護佛教的神。因為那些神,雖不能修養到成佛,但都是在我們凡夫之上。

在佛教中,由於印度古來的傳說,說這世界分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修學佛法的目的,就是能超越這三界。三界的第一是欲界,欲界裏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的六道。

諸天之中,和我們相距不遠的是欲界天,欲界天中有地居天和空居天。

地居天,還沒有離地,空居天已經離地。

地居天,根據印度古代的傳說,就是由須彌山成立的。「須彌山」的梵語叫「須迷盧」,四方有人所住之處:東方叫弗婆提州,西方叫俱耶尼州,北方叫?單越州,南方叫閻浮提州。閻浮提州就是我們住的地方。在這須彌山的中腹,有四天王:東方持國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南方增長天王,北方是多聞天王。這是欲界的起點。再上去是忉利天,此天在須彌山的頂上,四方各有八天,四八是三十二天,中央有帝釋天,把這個合起來,叫做三十三天。

從這裏進入空居天,其最下的是夜摩天,其上是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到這裏是欲界的終點,共有六天,再上去就叫色界了。

欲界,是還未十分斷除欲情,到了色界,就完全沒有欲情,那裏有十八天。

第一叫做初禪天,這個天中有梵輔天與梵眾天,再上去是大梵天。初禪天上去是二禪天,二禪天中亦有三天。二禪天上去是三禪天,三禪天亦有三天。三禪以上是四禪天,四禪天有九天。合共色界有十八天。

色界以上叫無色界,無色界不但是沒有欲情,即連肉體也沒有,所以無色界的四天,叫做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這就是三界二十八天。

像這樣種種的階級,可以看作我們在靜思熟慮,到達精神閒寂時的階段。

「天」,在《婆娑論》中說:「光明照耀,故名為天。」佛教講光明,無論何時都是比喻智慧,所以人間如不昧於欲情,就可運用智慧。四天王的階級雖尚未捨離欲情,但已經很為稀薄;到了帝釋天,肉欲已經沒有了,但尚有精神上的愛情。像這樣漸漸的再上去就是所謂梵天,是相當於色界的初禪天。因為能離欲界的婬欲,寂靜清淨,常生善心,所以叫做梵天。比這梵天更大的稱為大梵天。《楞嚴經》中說:

「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

「帝釋天」,亦是大善神,在忉利天的中央,是三十二天之主,率領很多的天及人民,守護佛法。

「自在天」,是欲界最上的第六天他化自在天,梵名叫做「婆羅維摩婆奢跋提」。《大智度論》卷九上說:「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娛樂,故言他化自在。」《俱舍頌疏.世間品》卷一說:「他化自在天,於他化中得自在故。」此天就是不要自己樂具變現,而愛下天化作,假他人之樂事,自在遊戲,才叫做他化自在天。此天與色界摩醯首羅天(四禪天中大自在天)皆是害正法的魔王天。中有魔王宮殿,因此,常常派遣魔眾到我們的世間來;使我們增添了許多的苦難,都是由於這些大惡神。

但是觀世音菩薩,不管你是善神、大魔王、帝釋天,或者是惡神自在天,都是照常來濟度。這可以看出觀世音菩薩在世間是善的即以善的誘發,是惡的即以惡的警覺。
所以,菩薩應化的方便,有攝受、折伏二門。或以愛包容攝受,或以力懲戒折伏,欲度眾生,這兩方面均有必要。光有愛沒有力,則難以馴伏;光有力沒有愛,則易招反抗。

因此,愛與力、攝受與折伏,都很重要。善神可化的,即可現善神度化;惡神可化的,即現惡神度化。

有一種人,聽到別人的善,能夠啟發自己的善;或是見到別人的惡,容易反省自己的惡;眾生的機類很多,所以菩薩的應現也各各不同。

心若清淨,智慧湧現出來的覺,這是觀世音菩薩化為大梵王示現在自己的心中;心若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慳貪、不瞋恚、不邪見等十善道生起來,這是觀世音菩薩現帝釋天的教化;心若生起邪念、妄想,昧了自己的智慧,則觀世音菩薩現成自在天身令其反省,令我們要這樣自覺。這一段說法,是應該思想思想的。

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前面講的「自在天」是欲界最頂的第六天,是大惡神;這裏講的「大自在天」是色界的最頂天,亦是大惡神。但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要現身魔王,關於這個問題,維摩居士說是濟邪令入佛道。在《維摩經.不思議品》中說:「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教化眾生,故現作魔王。』」

維摩居士,我們當然可以看作是觀世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這段文就是觀世音菩薩的說法。觀音菩薩現自在天或現大自在天,均如這段《維摩經》所說。觀世音菩薩不思議解脫的妙力,不度盡魔界,決不停止,此皆悲願的發揚。

「大自在天」,梵語叫「摩醯首羅天」,是色界十八天中的第十八天,居色界的最頂,或稱色究竟天或是阿迦尼吒天,也叫摩醯首羅天。此天的天主大自在天王,騎三目八臂的白牛,在印度叫他做世界創造的本體,萬物造化之主,所以受人崇拜。

現在觀世音菩薩的大悲說法的妙音,進入天界去度化。然而,不管是梵天帝釋的淨界,也不管是自在天大自在天的魔界,這並不是遠在天上,而是在我們自己的身上。

「天大將軍」,是帝釋天的家將,帝釋與阿修羅戰爭時,那個出陣的先鋒大力士,就是天大將軍,又名「那羅延將軍」、「堅固力士」、「露形神」、「金剛力士」。
寺院的山門口有二王,左邊的是那羅延堅固力士,右邊的是那密遮金剛力士,都叫天大將軍。

現在從本文來看,這是觀音大勇猛心的示現,其勇猛之德,以天大將軍出現,而當守護佛法之任。從大慈、大智與大勇引發的力,這個三德圓滿的觀音菩薩,真是我們理想中崇信的對象。

「毗沙門」,亦名「毗沙門天」、「毗沙門天主」,梵語的正音是「舍羅拏」,譯為「遍聞」、「普聞」、「多聞」。婆羅門的教徒,把他稱為財神,是金銀財寶的守護神。

此神坐鎮在須彌第四層九水精宮。因為管理夜叉羅剎,所以又叫北方多聞天。這是已經皈奉佛教的神,《毗沙門天王經》中,說他們很有福德名聞。真言宗和天台宗,亦很推崇此神。那麼,他們的福德是那裏來的呢?依據《毗沙門天王經》,為此天王者,得有十種福。這十種福是:一、無盡福,二、長命福,三、眷屬福,以上是布施的德果;四、善識福,這是持戒的德果;五、敬愛福,這是忍辱的德果;六、是勝軍福,七、是田雷福,八、是蠶食福,這是精進的德果;九、是佛果福,這是禪定的德果;十、是智慧福,這是從禪定而放出的智慧之光。

依這看來,毗沙門天的福,決不是從外來的。是依六波羅蜜而修的菩薩大行,自然應得的果報。所以無論是什麼人,只要修六度之行,就能給你這十種福。

此十種福中,第一為無盡福,又稱知足福,乃常知足之福。一個人的知足是最重要的。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小王」,是別於前面所講的梵天、帝釋、毗沙門等的諸天王,這是人間的王,所以稱為「小王」,又可稱為「粟散王」。

「粟散王」,是說小王之多,多如粟散,或是小王統領的國土,名粟散國,因為與天部的大宇宙相比較,其小猶如大地上散的一粟,其王即名叫「粟散王」。

對於天部的王稱天王,人間的王稱人王。在人王之中,大國的王又稱大王,小國的王又稱小王。或是大王又稱父王,小王又稱太子。總之無論是大王、小王,總是支配人民者。

《首楞嚴經》說:「若諸眾生,樂為人王,我於彼前,現人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就是那些統治者,支配者的國王,以大勇猛、大智慧來教化人民之義。照這個意思說來,古來的聖主明君,都可說是觀音的現身,所以有人讚歎聖明君主說是觀世音菩薩的現身:

敬禮救世觀世音,傳燈東方粟散王,
駕從西方來誕生,演說妙法度眾生。

如果說小王是聖主明君,像印度的阿育王,中國的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清順治帝,都是佛教忠實的護法者,都可看作是觀世音的現身。如果說小王是太子之義,正如中國的梁之昭明太子,日本的聖德太子,弘揚佛法,不遺餘力,亦可謂觀世音菩薩的化現。

在《心地觀經》上說,國的支配者,必須具有十德,這十德是說的:

1.能照:以智慧眼,照世界故。
2.莊嚴:以大福智,莊嚴國故。
3.與樂:與人民以安泰故。
4.伏怨:降伏一切怨敵故。
5.離怖:能除災難,離恐怖故。
6.任賢:集諸賢人,分任國事故。
7.使人民安住於國土故。
8.以法管理世間故。
9.業主:諸業歸之國王故。
10.一切人民以王為主故。

必須以這個十德化民,方可稱為觀世音的示現。

「長者身」,現在很多的地主、富翁,都稱為長者,其實地主富翁,並不是真正的長者。真正的長者,必須也要具有十德。在這十德之中,屬於身體的有五德,屬於心理的有五德,茲就《翻譯名義集》,依次舉之:

身德:姓貴、位高、大富、威猛、年耆。
心德:智深、行淨、禮備、上歎、下歸。

1.姓貴:名聲門第,顯揚四方。
2.位高:位階功勳,均皆崇高。
3.大富:資金產業,豐富眾多。
4.威猛:具足威嚴,人皆敬畏。
5.年耆:年滿五十,耆德不群。
6.智深:智慮過人,深謀遠算。
7.行淨:品行清淨,可為模範。
8.禮備:禮義具備,無一不周。
9.上歎:信用德望,上皆讚歎。
10.下歸:下輩之人,望德歸服。

「居士」,梵語「迦羅越」,一般的習慣,稱在家的佛教信徒為居士。

《祖庭事苑》上說,居士必須具有四德:
1.不求仕官。
2.寡欲蘊德。
3.財居大富。
4.守道自娛。

《十誦律》說:
「居士者,除王、王臣及婆羅門,餘在家白衣,是名居士。」

《首楞嚴經》上說:
「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又在同經講到關於其次的「宰官」,有這樣說:
「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於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宰官」,是掌管政治的官,可以把他看為一切官吏。就是應以官吏身得度的,即現官吏身而來濟度之義。
古代中國有九品的官職,都是奉法理民的,這都可稱宰官。所以上從大臣,下至村長,也無不是宰官。一切的宰官,自己如果以為是觀音的化身,則這一國就能大治了。
「婆羅門」,是印度四姓中最上的一姓,婆羅門教徒,亦稱為僧侶。

印度有四姓的階級:
1.婆羅門(僧侶)。
2.剎帝利(帝王軍人)。
3.吠舍(商人)。
4.首陀羅(農人)。

這四姓階級的區別,很不平等。既不可相互通婚,也不可享受同等權利,貴賤分得甚為驚人!

佛教完全廢除這些不平等的階級差別,在全印度,四姓中無論何姓,進入佛教,一律稱為釋氏。可是,觀世音菩薩,若有人應以婆羅門身得度的,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佛教以外的宗教修行者或傳道者,在適當需要濟度的時候,即現其身而為濟度。有這種包容異教徒的態度,可見佛教和觀世音菩薩的偉大!即是以儒者身或牧師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亦可現儒者或牧師而為說法。

婆羅門梵語是Brahmana,譯為「淨行」。這是淨行高貴,捨於惡法之人。他們博學多聞,在四姓中,是屬最上的僧侶學者階級。自稱從上古梵天之口所生,是最高種族,其權威在剎帝利之上,認為是傳諸天諸神的聖意。種族一生嚴守教規,到壯年,都要學通四吠陀、十八大經的經論。年至四十,恐家嗣斷絕,歸家娶妻,生子繼嗣。年至五十,入山修道。此婆羅門,唯五天竺有,其他諸國無。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比丘」,是剃髮受具足大戒的出家男子。

「比丘」是釋尊四眾弟子中的僧眾,正確的梵音應讀為「苾?」,譯為「乞士」。乞士的意義是上從如來乞法,以資慧命;下就俗人乞食,以養色身,故名乞士。世之乞者,但乞衣食,不乞正法,不名乞士。又從比丘的原意解釋,應有六義:
1.怖魔:出家以後,確立菩提道心,則諸魔恐怖。
2.殺賊:以菩提心修道,能殺盡煩惱之賊。
3.乞士:上乞諸佛之法,下乞眾生之食。
4.應供:上求菩提之士,應受在家四事供養。
5.破惡:能守比丘的十重禁戒的出家道德,即可破心中的惡念。
6.無生:已破者不使再生之境界。

「比丘尼」,是苾?尼的訛音,譯為「乞士女」。釋尊出家成道以後,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出家為始。

「優婆塞」,是受持五戒依佛道修行的在家男眾佛弟子,譯為「近善男」、「近宿男」、「近事男」,是親近奉事三寶之義,《華嚴疏鈔》解釋為親近比丘而承事故。
「優婆夷」,是受持五戒依佛道修行的在家女弟子,譯為「近善女」、「清淨女」、「近事女」,亦是清淨奉事三寶之義,《華嚴疏鈔》解釋為親近比丘尼而承事故。

這些在家出家的佛弟子,應該怎樣的度脫,即怎樣的現身而為說法。

在古代,梁武帝時,達摩大師從印度來。

「什麼是聖諦第一義?」梁武帝問達摩大師。

「廓然無聖!」達摩大師回答。

「對朕者誰?」

「不識!」

因為這問答不能契機,達摩大師即去嵩山少林寺。後來武帝皈依寶誌和尚,談到了這一段往事。

誌公和尚說:

「達摩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傳佛心印。」

為什麼說達摩祖師是觀世音菩薩再來呢?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現比丘身說法的明證。

像這樣的故事,觀世音化現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而為眾生說法不知有多少哩!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在佛教中,很多人以為不尊重婦女,像這樣的說法,實在是錯誤的!佛教不過指示男人的修行,恐怕有所妨礙於修行,所以說不要接近婦人,並沒有一點輕視婦人之意。

就是婦人,也可以修到佛菩薩的地位。在釋尊住世的時候,如勝鬘夫人,她所說的釋尊都已認可,現在《大藏經》中還留有《勝鬘經》。

勝鬘夫人,是普光如來所化身,可是,不妨把她看為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這裏有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不一定要拘泥於這個文字,一切在家的婦女,已做人妻的婦人,將要做人妻的婦人,已一度作人妻而現在已守寡者,一切都可通稱為婦人。若她現有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就可以看為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說法。

《玉耶經》中說:
「永離所生之家,而以夫家為家,與夫異體同心,事夫父母,如事所生父母,尊崇敬慎,無憍慢之心,善治家事,能接賓客,豐富家庭,揚家名聲,此為婦人之道。」
婦女到了丈夫的家,始盡為婦之道,叫做歸家。那個所生父母的家,是暫時的假家,進到丈夫的家,才是歸到真正的家。

所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的婦女和丈夫,均共同舉出。

慈悲、智慧、勇猛的三德中,第一是慈悲,因為婦女之道,雖有多種,但為根本的不外慈悲。

慈悲是德性中最重要的,觀世音菩薩現女相,就是因為這個德性,是女性最能代表之故。所以女性中應以此為第一。

若是女性,而缺乏這德性的話,簡直就沒有女性的價值了。

近來的風氣,在社會上表現的現象是怎麼樣的呢?女性大都缺乏這個慈悲的德性。其中尤以貞操的觀念最不注意,為了金錢,一切都可以不顧。西洋的思想不錯,但囫圇吞棗,光在外形上模倣,終歸是危險的!婦女的德性所以墮落,大概就是因為如此。

希望今後的婦女,不可以不養成謙讓的美德,這不光是婦女,男子也很必要。但是謙讓與膽小不可以混同。誤會了謙讓而成膽小,則易成為卑怯。這也是不足取的。

女性之德,應該注意言語動作,尤其重要的,是不可缺少淑德。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童男」、「童女」,這是終身不為愛欲所染的男子與女人,不一定單單指幼童而言。到了四、五十歲,男的沒有娶妻,女的沒有嫁夫,都可稱為童男童女。但是與其那樣說,還不如把童男童女切近幼童的事實來說好。現童男童女身,而度那些頑固的眾生的話很多很多。

從前安藝國的廣島城下,有一個人叫乎兵衛。但人們都喜歡稱呼他做佛乎兵衛。他是一個馬伕,過著窮困的日子,因為慈悲,很受人的尊敬。

講到這個人的從前,本來是一個強欲邪見的兇漢,人們把他當為毒蛇一般的懼怕,都喊他鬼乎兵衛。為什麼這個甚至被人叫做鬼的乎兵衛而現在卻能改稱佛的乎兵衛呢?這裏原來有這樣一段道理。

做馬伕的乎兵衛,有一次病了,臥床很久,有一天的夜裏,他的妻撫著這位病夫的背說道:

「能賣的東西,都已賣光了,現在一塊錢也沒有了,什麼辦法都想不出來,還是明天我去求乞吧?」

他的丈夫聽後,也流著淚,夫婦都在悲嘆著。那時候臥在他們身旁的八歲幼子叫萬藏的,在被窩中忽然啜泣起來!

「你為什麼哭?夢見什麼了嗎?」母親問他的幼子。

「不!」萬藏回答說:「媽媽!我明天去做馬伕好了,你不要叫我去乞食!」

母親也不知道這小孩子心中想什麼,第二天的早晨,萬藏牽出了馬,準備出去,因為個子矮小,不能夠把馬鞍放到馬的背上去,母親見到兒子有這樣殊勝的心,亦為之感動,因此就幫他把馬鞍安放好,心中一面掛念,一面也就打發他去了。那天並沒有出什麼事,到了那天晚上,他回來的時候,拿了一點點的錢。每天就這樣的去工作。

又在一天下午,那個鬼的乎兵衛病好了,跑來馬伕集合找工作的場所,見到萬藏把馬繫在那裏,坐在旁邊啜泣。

「喂!為什麼把馬繫在那裏哭泣呀?難道肚子痛了嗎?快一點去找事做!」

「不!我不是因為肚子痛才哭的,因為他們今天都不給我裝東西。」

「什麼?這就要哭了嗎?這是常有的事,有什麼辦法!你吃過午飯沒有?」

「沒有吃午飯,因為沒有工作做,所以還把帶來的飯帶回去給父母。」

「噢!這樣嗎?沒有工作就不吃飯嗎?」

「嗯!是的!」萬藏誠摯的回答。

乎兵衛聽了,非常感動和佩服他的孩子。

「你生在我家,一點飯是有得吃的!」

乎兵衛說了以後,就把他帶回家去。乎兵衛的妻子聽了也非常難過,當即燒了一盤魚安慰他,萬藏飯吃完了,魚可沒有吃。

「喂!你怎麼不吃魚?」父母都這樣問他。

「因為我不想吃,不知為什麼。但記得在我們家中,過去父母不知拜什麼的時候,一點魚肉都不吃,所以我也不吃。」

乎兵衛聽了這話,感動得淚水潸潸的流下,從那次以後,一改以往兇暴的心腸而成為佛的乎兵衛。

這個八歲的童男萬藏,誠可看為觀世音菩薩的現身,乎兵衛的鬼心一轉而為佛心,正是邪正一如,只是一張紙的表與裏之隔而已。

其次,再舉示現童女身的兩件事實:

滿清末年的時候,正是日本明治大正之間,被認為是日本第一流的外交家陸奧宗光,在中日戰爭終了時,政府派他與伊藤博文代表日本和滿清代表李鴻章往下關媾和談判。這時,他的十七歲的女兒正病在床上,無論什麼人看了都認為他的小姐是不治之病。

宗光既然是一國的大臣,又負有媾和談判的重任,當然不能為了私事留下來看護女兒而不辦理國家的大事。

於是,宗光向女兒說了幾句安慰的話。他臨走的時候,忍痛的招呼家中的人說,即使有什麼重大的事變也不要通知他。

卻說媾和談判進行得快到簽字蓋印的時候,忽然宗光的面色有點不好看起來,伊藤見了很憂慮的問他是為了什麼。

「沒有,沒有什麼!」

宗光心中好像有不肯輕易向人講的話。伊藤更加心急得不得了,所以又再問他。宗光也就老實的說了:

「實在是因為女兒患了不治的病,聽說我們這裏談判快要終了,家中就有信來,女兒終歸是沒有救了,她在臨終以前,有一個問題問我。想到自己親愛的女兒,已知自己的病不治,希望向我說一句話,可是我身負重任,今天怎麼能回去呢?心中這就煩惱起來,大概是表現到面容上來了。」

伊藤聽了,非常同情的說:

「已經快要簽字蓋印了,你可委託我來做,你趕快回去和你的千金見一面吧。」

宗光聽了很歡喜的起程回家了。

卻說小姐見了父親,向父親問道:

「爸爸!我已經知道無救了,我很快的就要死了,但是,死了之後,向什麼地方去呢?」

宗光雖是一國的大政治家,這個問題卻沒有辦法回答。他想到自己怎麼從來就沒有注意過這個問題?以自己之力,雖想延長她的一點生命,可是也不能夠。但既成為父女的關係,女兒問到臨終之後向什麼地方去?這一句話也回答不出來,這種情形是多麼悲哀!現在發覺了這個連做夢也沒有想到的問題,又不能夠胡亂的回答,他想了想,終於這樣說道:

「我可不知道向什麼地方去,可是妳的母親,無論什麼事,甚至連生與死,都付託給觀世音菩薩。所以,這是不錯的,妳的行蹤一定有觀音菩薩引導的!」

宗光的小姐聽了父親的話後,看起來很安心的向觀世音菩薩合掌,就瞑目去世了。

從此以後,宗光由於這個動機,皈依佛教,成為一個偉大的修行者。關於這段事,宗光以為是觀世音菩薩化身為他開了迷矇的心眼,宗光既是深深的相信而又將它公諸於人。

再說一件關於這種情形的故事:

從前某地有一對非常慳貪的夫婦,家中有很充足的財產,可是鄰近的公眾事情,他慳吝得不助一文。和他人交際,一談到花錢的就不來了,有錢賺的,則唯恐不能爭先。

這個夫婦的膝下,有一個女兒,視同兒子一般,其愛真如掌上明珠。雖是慳貪而吝嗇的夫婦,但對女兒倒非常的溺愛。真是愛風有風,愛雨有雨,不論什麼,都設法滿足她的所願,不讓她感到生活有點痛苦。他們就是這樣嬌生慣養著女兒。

世間上終是不如意的事居多,小女兒得病睡在床上了,為了愛女的病,找醫生吃藥固然不用說,凡做得到的都盡力而為,只要他做得到的都做了,可是都不見效,壽命終於到了將盡的時候,這是無法可挽回的。這時小姑娘也知道現在就等著最後的一口呼吸了。

慳吝的夫婦,見到女兒將要斷氣,就靠近女兒的枕頭說道:

「妳要什麼東西嗎?不管什麼,只要妳說了,爸媽就會買來給妳。」

她的父親這樣一講,那個小姑娘即刻把消瘦的纖手,放在父親的膝上。

「你們沒有一件不如我願的養育我,我本可以心滿意足,但是現在還有一個希望,只要這個滿足,什麼希望都沒有了。」

「是什麼?妳可以講來聽!」父母都這樣懇切的問她。

「那麼,我就說了,在世的時候,你們一切的財寶都肯為我用,現在我要死了,有什麼方法可以把那些財寶帶一點走呢?」

被這句話一問,夫婦明知不能帶去,可是又不能明白的對她說,正在不知如何回答她好的時候,睡在床上的女兒容態漸漸地變了,她就這樣的斷了氣。

這對夫婦,想到無法回答女兒最後的問題,心頭懷著無限的遺恨。他們很懊悔,為什麼過去對於這個道理一點也不注意呢?因為不注意道理,所以在親愛的女兒作最後要求時,弄得他們束手無策。如果平時聽一點佛法,這次不是可以在女兒面前講講嗎?可恨過去心中所想的只是錢,錢,儲錢!其他什麼都不知道,這是多麼可悲的事!從此他們夫婦就發心參訪高僧學道,好似重生了一般,以後就成了一個大慈善家。

這個小姑娘,就是以童女身向父母說法,確可看為是觀世音菩薩的化現。

在《法華經》中的第二十七品,記載著妙莊嚴王的太子淨藏、淨眼二人,勸父母進入佛道,以童男童女為緣,使父母發菩提心,這些例子實在不少。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前言
第3頁:大乘與小乘 第4頁:妙法蓮華經
第5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6頁:無盡意發問
第7頁:釋尊應答 第8頁:冥益 - 七難
第9頁:冥益 - 三毒難 第10頁:冥益 - 二求願
第11頁:冥益 - 勸持 第12頁:顯益 - 三十三身(聖身)
第13頁:顯益 - 三十三身(天身、人身) 第14頁:顯益 - 三十三身(八部身、執金剛身)
第15頁:顯益 - 瓔珞供養 第16頁:普門品偈頌 - 大悲行願
第17頁:普門品偈頌 - 念彼觀音力 第18頁:普門品偈頌 - 能救世間苦
第19頁:普門品偈頌 - 三業讚歎 第20頁:流通 - 持地歎德
第21頁:流通 - 開品得益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