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種善因得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種善因得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種善因得善果(第十三講)

[日期:2011-01-2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淨空法師講述

華藏圖書館錄影室

問:各位觀眾,上一集老法師開示三皈、五戒和菩薩戒,我們都知道戒定慧三無漏學之中,戒是列在頭一位。世尊在《遺教經》中,也交待我們要以戒為師。還有我們專修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也必須要持戒念佛。可見戒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今天繼續再請教老法師,有關戒律的一些問題。一般我們談到戒,除了五戒、八戒等等戒條以外,還有四個概念,第一個是防非止惡,叫做戒。第二個是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的戒。第三個是六度之中,布施、持戒、忍辱,這三度都屬於戒律的範圍。第四個是指做人做事,還有修學各種法門的規矩,也叫戒。首先我們請教老法師,防非止惡叫做戒,怎麼解釋呢?

師父:這一些問題,在經論裏面,在古大德的著述裏面,都有詳細的講解。即使是在淨宗《印光大師文鈔》裏面,對於這一樁事情,也說得非常之多。大家自己可以去讀誦、研究來做參考。世尊一代的教學是以智慧為主,要求一切大眾,要開發自性圓滿的智慧。佛在經論裏面,將這個目標稱之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句話是梵語音譯的,它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在這一句意思當中,自自然然就分了三個階段,第一個是正覺,第二個是正等正覺,第三個是無上正等正覺。我們一定要記住,我們學佛求的是什麼?修的是什麼?就是為這一樁事情。釋迦世尊四十九年教的是些什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講的是些什麼?都沒有離開這一句。這一句是佛法教學的宗旨。

可是一切眾生無量劫以來,就迷失了自性。現在怎樣幫助眾生恢復自性本具圓滿的智慧德能?那就要想到慧為什麼失掉了?是因為你沒有定。那為什麼把定失掉了?因為你不守規矩,你不守法。於是佛才制訂這個戒律,教給你恢復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一定是由持戒、得定,然後再開智慧。開智慧是恢復我們本能。換句話說,戒律在佛法教學當中,它是手段,它不是目的。用這個手段達到定,定還不是目的,依舊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在慧,於是這稱之為三無漏學。什麼叫無漏呢?這個漏是煩惱的代名詞,佛在經上講得很多。譬如我們一個茶杯,茶杯破了,破了就漏。你斟茶的時候,它漏失掉了。這是佛把這個漏比做煩惱,人有煩惱,定沒有了,定是功德,定漏掉了,慧也漏掉了,取這個意思。如果你能夠持戒,能得定,能開慧,那這就無漏了。所以這個漏跟無漏,這個意思我們要清楚,這種名相在佛學裏面用得很多。我們看了之後,不至於產生誤會。所以修學過程,一定要經過這樣一個階段。

戒律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不是一般人憑自己想像、淺見就能夠瞭解的。甚至於我們曾經看到,不但現在,古時候也不少,戒律非常精嚴,絲毫不犯。這就是你剛才所問的,防非止惡。非是不如法的,戒律防止一切不如法的事情發生,禁止一切的惡行、惡念,這個是戒律的精神,防非止惡。由此可知,凡是符合這個精神的作法,都是戒律。雖然戒條裏面沒有,戒條是很有限的。譬如吸煙,吸煙,戒條裏沒有。為什麼沒有呢?當時印度那個地方,大概是沒有煙草公司的設立,沒有人吸煙,它就沒有了。那麼現在吸煙犯不犯戒?如果說吸煙對人身體不好,也會影響大眾的健康,那這就不是個好事情。那麼今天到處禁止吸煙,請勿抽煙,那這幾句話算不算戒條?那是戒條,沒有錯。一個明理的人,常常能夠想到社會安全的人,不妨礙大眾的人,那他就應當遵守。遵守就叫持戒。由此可知,戒律的意義是廣義的,不是單單持這幾條條文。條文是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為當時社會大眾所制訂的。佛所制訂的,也不是有意制訂的。總是看了有人犯過,然後再召集大眾說:「這個過失對自己不好,對社會大眾不好,我們應當要禁止。」

所以你看看這個戒律的緣起,你就知道,佛的弟子,在家、出家,四眾弟子,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犯的過失,殺盜淫妄的過失,而世尊說這個問題嚴重,所以才制訂戒條。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對出家人。對在家人是不邪淫、不妄語,制訂這四條根本戒律。所謂根本戒,這個四條,它確確實實超越時間、超越空間。三千年前,這四條管用。到現在,這四條還是管用。在古印度那個時候管用,到中國來也管用,現在把這四條,我們放在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地區,甚至於任何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他也點頭,覺得對,他也尊重,他也歡迎,他也願意遵守,這就叫根本戒。其他的,譬如說飲酒戒,有許多國家地區的人,這些酒沒有什麼,我們天天都喝酒,他就不能接受了。所以根本戒一定是一切眾生都會接受的,其餘不能接受的,那是要看社會環境,看當時的需要。

佛制訂不飲酒這一條戒,目的確實在防非止過。因為酒醉之後亂性,就犯前面四種戒。我們現在在這個社會新聞當中,常常看到殺人、作奸犯科的,報上登的,都是喝酒喝醉了,才幹這些事情。酒醉了壯膽,他就做壞事。他如果在清醒當中,他也知道這些事情是壞事,也曉得這個事情不應該做。縱然他下手;下手,手會軟。酒醉了就糊塗了,理性就失掉了。佛戒酒的用意是在此地。

那麼製作戒條,就是條文,等於像現在法律條文一樣,一定要符合理論,要符合現前時代的需要。所以前面我們曾經講過,佛在經論上這些戒條,像比丘戒、比丘尼戒,在家的這些菩薩戒、八關齋戒、十戒,都是在三千年前那個時候的戒。那麼我們現在的社會,跟那個時候不一樣。現在持戒應當要怎麼個做法呢?不一樣。所以佛說法有個大原則,佛沒有定法可說,佛從來是無法可說。佛有什麼法?真的是無法可說。佛說的是什麼法?看到你的過失錯誤,你這個做得不對,你應該怎麼做?佛這個說法是因眾生而說的,不是他自己有意思說出來的。所以對他自己來講,佛無有法可說;對一切眾生,這個眾生是千變萬化,所以也沒有定法可說。三千年前的人跟三千年後的人不一樣,社會變化也很大,意識形態不相同,也就是每個人想法、看法都不一樣。因此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佛教給我們的,都教我們掌握原理、原則。原理、原則掌握住了,在日常生活當中,活活潑潑的去運用。換句話說,你一定有智慧、有能力辨別是非,辨別善惡,然後你才懂得如何防止這一些過失、非法。如何引導人向善,這一類就是屬於戒律。所以戒律的意思很廣很廣。

《戒經》裏面,也講了三種戒,一種是律儀戒。律儀戒就是有條文的,像國家的法律、憲法,有條文的叫律儀戒。還有條文裏頭沒有的—攝善法戒,對自己,條文沒有。譬如我們剛剛講的抽煙,這個條文沒有。我們知道這個煙不是個好事情,我們決定不抽煙。不抽煙是善法,條文裏沒有,它是善法,我們也遵守,這叫攝善法戒。攝善法戒是自利。不可以說世尊條文上沒有,我們就可以不必遵守,隨便了,不可以!你要懂得它的善惡,你要知道它的利害。這個東西對我有利,對我是善的,我遵守;對我是惡的,對我不利的,我決定不做它。這條文沒有的。

另外呢?對一切眾生,饒益有情戒。對社會、對眾生有利益的,條文上也沒有的,那我們也要去做。不能說佛戒裏頭沒有,那我可以不要做了,那你就錯了,你就死在條文裏面。所以這兩條戒,那個裏面就包羅萬象了。對自己,攝受一切善法;對眾生,饒益有情。這個叫三聚淨戒,聚就是類。戒就是這個三大類,這個才圓滿。為什麼三聚淨呢?淨這個字很重要。因為淨,淨是清淨心,你才能得定。我們曾經見到有很多人戒律很精嚴,感動了鬼神護法,天人來供養,可是他不能得定。那個感動鬼神,天人供養,給諸位說是什麼?福報,那是福。他是福德,他不是功德。如何是功德呢?得定就是功德,因戒得定。那一種戒能得定呢?淨戒。你們想一想,這個淨是什麼意思?淨是三輪體空,不著相,著相持戒是福德。

我們舉一個歷史上的例子,提供諸位做個參考。中國在唐朝時候,是佛法最盛的時代,我們佛門稱為佛教的黃金時代。大小乘的宗派都是那個時候興起的。道宣法師,以後我們稱他作律師,他是專修戒律的,持戒很嚴。後人稱他做律宗的第一代祖師。他在終南山,感動的天人供養。他日中一食,一天吃一餐,誰送供養?天人送供養。那麼有一天,有一位大乘法師—窺基,玄奘大師的學生,法相宗第一代的祖師。法相是玄奘大師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翻譯出來,但是沒有建立宗派。建立成一個宗派,專修專弘的是窺基。所以窺基才是法相宗的初祖,這是了不起的人。

有一天從終南山經過,聽說道宣律師,這也是很有名氣的,就到終南山去訪問,拜訪道宣律師。那麼道宣律師也聽說有窺基法師,學問不錯,對於戒律好像是比較鬆弛一點,不太注重。這個人們常常講三車法師。於是乎就輕慢他,有意思要表演一下給他看。表演什麼?中午吃飯,天人來送供養,炫耀一下給他看看。窺基法師在山上,大概也耽誤了一段時間,到中午的時候,天人沒有來送供養,那麼這是出乎道宣法師意料之外。以後把窺基法師送下山,到第二天中午,天人來送供養。道宣律師就責怪他,昨天你為什麼沒有來送飯?這個天人就講,昨天有大乘法師在這個山上,山前山後統統護法神保護著,我進不來。道宣法師聽了這個話,滿身冷汗,慚愧!知道自己錯了。

那麼就曉得,他還有這個念頭,還要炫耀,還要看到別人過失,說老實話,六祖的道行就比他高。你看六祖在《壇經》上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我持戒,你不持戒;我戒清淨,你不清淨;我尊貴,你不如我,這樣持戒,怎麼能得定?定是什麼?定是清淨心、是平等心,所以這樣持戒持得再好,福德便是,感動得天人供養。沒錯!福報,你不會得定,你也不會開慧。那麼這樣的持戒,就沒有功德了。諸位要曉得,持戒怎樣才有功德?持戒有功,你就得定,定是得,就是功德。功是因;德是果報。修定有功,開慧是得,是這麼回事情。於是乎那個淨字是關鍵,所以三聚是淨戒。

持戒的人決定不見世間過。自己起心動念,樣樣如法,樣樣合理,絕不起心動念,去看別人的過失,去批評別人,沒有這個意念。除非別人向你請教,你幫他糾正錯誤,這個可以。他要沒有向你請教,你的心是清淨的、是平等的。心清淨,身就清淨,身心清淨,這個社會、世界就清淨了。所以真正持戒人,他們的生活是在淨土裏頭。我們臺灣也是淨土,為什麼呢?一切動亂、邪惡,他沒有見到,他也沒有聽到,他六根接觸不到,心淨則土淨。你天天要去看報紙、看新聞,要去接觸,到處去找,你的心怎麼能淨?你怎麼能定得下來?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這些事實真相,如何修學淨戒?這一點要緊。

念佛往的人,心淨則土淨。你憑什麼往生的?憑念佛,這個話說的不是圓滿的答案。念佛的人太多了,為什麼往生的人那麼少?李老師以前說過,一萬個人念佛,真正往生的只有三、四個,不成比例。你說念佛往生,這個話裏頭有問題。什麼條件往生呢?心淨則土淨往生的。你的心怎麼清淨的?我念佛念到清淨,這就對了。所以你雖念佛,如果你心不清淨,也不能往生。縱然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彌陀經》上跟我們講得清楚,念佛的標準是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八個字做到了,你才能往生。《無量壽經》第十八願,臨終一念、十念,也要做到這八個字。雖然他念得時間短,一念、十念,他確確實實這個心是一心不亂。心不顛倒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決定求生淨土,沒有第二個念頭,還是符合這個標準。不符合這個標準,不能往生。

所以佛祖都教給我們要持戒念佛,你看《無量壽經》上,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這是夏老居士的會集本。這個六品經文就是持戒,講得很詳細。不像一般講的五戒十善那麼籠統,它說得很詳細。提醒我們,那些決定不能做。你做了,你的心決定得不到清淨,那麼對於你往生就產生障礙。可見得經本裏面,這個持戒念佛已經就教給我們了,我們現在把這一段經文選做晚課。晚課的時候,我們拿這一段經文來反省、檢點,改過自新,這樣才能做到老實念佛,才能夠決定得生淨土。所以防非止過這個意思非常非常重要。我們常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兩句話就是戒律的精神,就是戒律的原理、原則。

問:老法師把戒律做了非常詳細的開示,使我們修行人對於這個戒,有一個很清楚的概念,還有怎麼樣來行持,也有一個落實的方法。

再接著請教老法師,《楞嚴經》裏面講到「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開慧」,這個怎麼來解釋?

師父:剛才我們也談到,戒的目的就是幫助心地達到清淨,所以它是手段,它不是目的。可是這個手段對於初學,特別是六道裏面的眾生,煩惱、習氣很重,若不是煩惱、習氣重,他怎麼會輪迴到六道?持戒就變成最重要的手段。持戒一定要攝心。由此可知,大勢至菩薩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個是《楞嚴經》上的。《楞嚴經》上講:「攝心為戒」,那大勢至菩薩這兩句話講得太好了。你能夠都攝六根,能夠淨念相繼,給諸位說,三聚淨戒都圓滿了。宗門教下的祖師大德教人,一等聰明人要從那裏學起?從根本修。根本是心,不是在枝枝葉葉上做功夫。枝枝葉葉上去做,太辛苦了。你看那個戒條,一條一條的,那就是枝葉。那條文太多了,記都記不清楚,你怎麼能學得好?幾個人能夠做到?所以宗門教下這些大德的成就,他們並不是在這個戒條上,一條一條去計較。實在講,世、出世間法,我們都不可能。

這個世間法,在臺灣《六法全書》,那麼厚的一本,那麼多條文,你能記得?我看沒有一個人能記得。辦什麼事情,趕快去查有沒有犯法?臨時去參考、去查,平時記不得,那你怎麼守法呢?怎麼能要求社會大眾守法呢?所以佛聰明,佛有智慧,教給大家掌握住綱領,你能夠都攝六根,能夠淨念相繼,無量無邊的條文,都離不開這個原則,都是從這個原則、原理裏頭衍生出來的。你依著根本,所有枝葉,你都全部包括了,這個方法高明。這個攝心就重要了。我們平常修念佛法門,那就是修大勢至菩薩這個法門,怎樣把這句佛號念好呢?要攝心。如何收攝六根?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眼,不去見色;耳,不去聞聲。我們張開眼睛,那有不見色的道理呢?耳朵那有不聽音聲的道理呢?都攝六根,怎麼個攝法?不是叫我們整個封閉起來。是六根在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的時候,你不要用分別心,不要用執著心,你這個六根就都收攝了。換句話說,你可以見色聞聲,也可以接觸外面的境界,但是你不能夠分別,你不能執著,你不能起心,你不能動念。果然做到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心是淨的,外面境界是清淨的。

我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諸位能夠體會到。凡夫因為有分別、執著,有起心動念,所以在分別這個境界裏頭有好醜、有善惡、有真假、有是非,煩惱就起來了。我們看看嬰兒,七、八個月的,我們講他還不懂事,他很天真。什麼叫不懂事呢?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你給他糖果,他吃;他自己拉的大便,他也吃。在我們看來,那很肮髒,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你要不去制止他,他還吃得津津有味。這樣我們才能體會到佛菩薩的境界。

好像在民國初年,大概是民初,還是清末,我看到有一篇文字,是寫的一個法師,這個法師家裏很窮,很小就出家做小沙彌。在常住裏面做粗活,打掃環境,做行堂。他的心地很慈悲,知道惜福。這個廟裏面養一隻狗,天天 它, 狗吃東西的時候,吃它剩下來的。他就捨不得糟踏,狗吃剩下來的他吃,習以為常。有一天也是看到狗吃東西,他忽然哈哈大笑,狂笑起來了,他開悟了。以後他講經說法,作詩、作偈,都作得很好。開悟了。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悟了以後,樣樣精通。他得力什麼?得力是沒有分別心,沒有分別、執著。狗吃的、人吃的一樣;它吃的、我吃的一樣,不分別。

由此可知,我們的大病,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因為妄想、分別、執著久了,已經成習慣了,根深蒂固了,現在想不分別也不行,想不執著也不行,造成嚴重的障礙。這是我們不但說是證果,連開悟,悟門都被它阻塞住了。怎樣才能夠得到清淨心呢?我們懂得這個原理,懂得這個原則,就要在六根門頭上下功夫。學古來大德,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六根在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不用心意識,宗門裏面叫參,參就是不用心意識。不用心意識,你還清不清楚、明不明白呢?更清楚、更明白。譬如我們見,凡夫用眼識見,六識分別,我們今天不用六識了;七識執著,不用七識了。於是乎這個見,也就不是眼識見了,是什麼見?見性見。《楞嚴經》上講的:「十番顯見」,見性見,聞性聞,這就是禪宗裏面講的明心性見。只要你離開心意識,你所用的就是真心,就是本性。所以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那是他的註解,他老人家主張《楞嚴經》的修行方法,最重要的綱領—捨識用根,他講的話一點都不錯。

《楞嚴經》上自始至終,釋迦牟尼佛確實是這個意思,叫我們捨識用根。捨識用根是諸佛菩薩真實智慧。我們用識不曉得用根是凡夫。他兩種不一樣的地方在那裏?就是用根性,用根,根中之性,沒有妄想、分別、執著。識裏頭有妄想、分別、執著。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在果報上,那就聖凡不同。能夠捨識用根,不但他不是六道凡夫,他也不是十法界裏面的行者,他超越十法界,他是一真法界的法身大士。那麼用識不知道用根性的,這是六道凡夫。所以這個果報差別太大太大,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所以攝心是戒律從根本修,他不是在枝葉上,他修的究竟,他修的圓滿。為什麼呢?他得定。攝心當然得定,定決定開慧,這是掌握著原理、原則,掌握著核心,真正知道從根本修。

問:師父把我們守戒的最重要的根本修法,開示出來。接著我們再請教老法師,一般講戒律有包括六度之中的布施、持戒,還有忍辱,這不曉得怎麼解釋?

師父:最近我們在講《華嚴》,《華嚴》是圓滿的法輪。這裏面告訴我們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一多相即,也是古大德為我們指出圓融無礙的法界。《華嚴》講的十玄門,講的六相圓融,這是講到究竟圓滿處了。你明白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真相,才知道在大宇宙當中,無盡的時空裏面,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持戒不僅僅包括布施、持戒、忍辱,就是連後面精進、禪定、般若,那一樣不在其中?若不在其中,怎麼能說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呢?這個一不是專一,不是獨一。某一種一才能包含一切,某一種不能包含,這不是佛法。佛法當中講的一是任一。任何一法都圓融含攝世、出世間一切法,這才是事實真相。

說布施,這一個布施也包括一切法,就六度裏面來說,布施裏面包括持戒,包括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說禪定,禪定裏面也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般若,都包括,真的是一即一切。當中漏掉一個,那就不是了。禪定裏面沒有布施,就不是禪定了。精進裏面沒有持戒,不是精進。少一個都不行,都不是圓滿的。法法都圓滿,那有不包括的道理呢?

譬如我們講布施,布施裏面有財布施、有法布施、有無畏布施。持戒、忍辱,這三種施裏面,無畏布施,持戒跟忍辱是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法布施。所以說一個布施,不統統都具足嗎?說持戒,這六條也包括在其中。持戒,要捨,佛叫你那些那些不能做,那些那些你要放下,你能捨、能放下的,這就是布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惡莫作是布施,把它放下了,捨掉了。眾善奉行是精進波羅蜜,眾善奉行在持戒裏面是作持,戒裏頭有止作兩種。止持是布施,作持是精進。持戒的心,持戒的行,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都能保持不捨,這是忍辱波羅蜜。你有耐心長期去做下去。持戒的心清淨,是禪定波羅蜜。持戒,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著相,是般若波羅蜜。你不是一法裏頭,圓滿具足一切法嗎?這六條是一切法的總歸納、總綱領,每一條裏面的細行無量無邊,展開來就是萬行,六度萬行。那個萬不是數字,要是數位的萬,不多。那個萬是形容詞,無量無邊。無量無邊菩薩的行門,歸納起來六大類。你就曉得任何一類,都包括其他各類。一類裏面,一個意、一字、一句也圓滿含攝一切法,這是事實真相。

為什麼它能夠圓滿融攝?因為一切法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它是一體的,它不能分割的,所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是事實真相。你要明白這個道理,要能契入這個境界,你的心當然就定了。你對於一切眾生,自然生起慈悲心。縱然看見眾生犯過,你也不以為意,你也不會真正去責備他,你對他也不會生 恨心。那麼看到作惡的人,生憐憫心,不是 恨心。一定生慈悲心、憐憫心,幫助他怎樣能夠改過,能夠斷惡修善,你一定有智慧,一定有善巧方便。你曉得這個方法,他不能接受,他這個錯誤的成見很深,怎麼辦呢?你要身體力行,你去感化他。

像我們讀古書,這個大舜,舜王,中國講孝這是第一個人,他能感動他的父母。他看到這一些鄰居、年輕人,在一塊捕魚。年輕人當然好的位子都占住了,老年人沒有辦法,跟他們爭不過,只在不好的那些地方,魚很少的地方,找不到的。他叫人家,人家都爭議,他很有耐心,他去跟老人合在一堆,他是年輕人,他不跟年輕人,他跟老人在一起。這樣一年、兩年,這些年輕人統統受他的感動,把好的地方,魚多的地方,都讓給老年人,年輕人都避免到,他年輕能力比較強,身體好,他到那個魚少的地方去找,要用身體力行去感動。所以看到眾生造罪業、造過失,生憐憫心、慈悲心,以善巧方便去感化他,不是去責備。責備的時候,自己也生煩惱,跟別人也添煩惱,解決不了問題。所以要用憐憫,慈悲、善巧、方便,幫助人回頭是岸,改過自新。這個就是一法裏頭攝一切法,戒律也不例外。

問:各位觀眾,今天老法師可以說把戒律的最重要的觀念,以及如何來落實在行持上,都做了非常完整的開示,相信大家聽了,都得到非常大的受用。今天謝謝老法師,我們下一集再見。

【書籍目錄】
第1頁:種善因得善果(第一講) 第2頁:種善因得善果(第二講)
第3頁:種善因得善果(第三講) 第4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四講)
第5頁:種善因得善果(第五講) 第6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六講)
第7頁:種善因得善果(第七講) 第8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八講)
第9頁:種善因得善果(第九講) 第10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講)
第11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一講) 第12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二講)
第13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三講) 第14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四講)
第15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五講) 第16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六講)
第17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七講) 第18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八講)
第19頁:種善因得善果(第十九講) 第20頁:種善因得善果(第二十講)
第21頁:種善因得善果(第二十一講)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KEN LEE 发表于 2011-10-1 3:41:04
I HAS GIVEN A CHANCE TO READ THIS ARTICLES. IT ACTS AS A GREAT TEACHER TO TEACH ME MANY LESSONS. It is my gift and luck to read. Thanks from my so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