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清涼小品(二) 張有恆教授著

清涼小品(二) 張有恆教授著

五十二、三學—戒、定、慧

[日期:2011-01-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張有恆教授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五十二、三學—戒、定、慧

佛經乃是釋迦牟尼佛為度眾生,在這一代時教中,曾經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後由阿難尊者等諸大弟子結集經典,共三藏十二部,廣則有八萬四千法門,狹則不外三大綱領,稱之為戒、定、慧三無漏學。由於戒、定、慧能斷煩惱,能了生死,故稱「無漏」(「漏」喻「煩惱」),這是佛法的本體,若離此三學,則非真正佛法。

「戒」即戒律,也就是生活的規範,其目標就是要「防非止惡」。譬如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修學佛法則須持佛戒律,這是學佛的根本。在經、律、論三藏經典中,「戒」學就是屬於「律藏」,也就是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之意。所以「戒」消極的意義是「斷惡」,而積極的意義是「修善」。換言之,「戒」學是對治眾生「造惡」的藥,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意思,亦即凡是妨害眾生的事,不分大小,皆不可去做;反之,凡是利益眾生的事,事無大小,皆當為之也。

「定」即禪定。禪定的要義,在於「息慮靜緣」,內不打妄想,外不亂攀緣,也就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的意思,這是對治眾生「散亂」的毛病,亦是修道的樞紐。在佛經典當中,「經」藏即是屬於定學,故曰「經詮一心」,「一心」即是定。若能入定,自可引發本性的功德;譬如一盆水,擾亂則混濁不清,寂靜則清淨平等、光明映照。眾生的心亦然,唯有「定」才能伏煩惱,進一步開啟人生的智慧。

「慧」,即智慧。「智」是通達有為之事相,「慧」是通達無為之空理;又「智」明外境,「慧」明自心。所謂能勘破世間諸有為法,內而自己四大(地、水、火、風)色身,外而一切萬有,皆是緣起幻相,沒有實法實我,謂之「智」;了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妙理,證同人人本具的不生不滅之常住真心佛性,謂之「慧」,這是學佛的最終目的。吾人須知惟有開發智慧,才能消宿業,並且「去惑證理」,所謂破諸煩惱,證真實理(即「斷惑證真」也)。三藏經典中,「論」藏即屬於慧學,是對治眾生「愚癡」的良藥,並使眾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故曰「論辨邪正」,即表示真理愈辯愈明也。然智有「實智」與「權智」之別,若能通達諸法實相,為如來之「實智」,用之權巧攝眾是「權智」。如來成佛之本體,在於實智,一代教化之妙用,則存於權智。

總之,整個佛教教法,若論其大意,則可以四句話來說明,亦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其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乃是「戒」學中消極和積極的意義;至於「自淨其意」,則是要使意業清淨無染,而「定」學正是清淨意業的功夫,「慧」學則是清淨意業的效果。吾人處在這「貪」「瞋」「癡」熾盛的時代,眾生「造惡」、「散亂」、「愚癡」的毛病,越來越嚴重,佛教我們以「戒」對治眾生「貪」與「造惡」的習氣,並以「定」對治眾生「瞋」與「散亂」的缺點,最後以「慧」對治眾生「愚癡」的行為。

然而吾人須知三學有其次第,必先持戒而後有定,若能入定自然開慧。若要三學一次同時完成,則讀誦佛經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因誦經時,心不胡思亂想,當然「諸惡不作」;由於經典是佛從真如本性流露出來的語言文字,因此讀經就是「眾善奉行」,也就是「戒」;念經時要專心,經文一句一字念得清楚,聽得明白,並且隨文入觀,即是「定」;在念經時,從頭到尾沒有念錯,了了分明,這就是「慧」,所以誦經不僅是「戒、定、慧」三學齊修,尚可幫助我們能在日常生活當中,能熟記經文,並且依教奉行,這是學佛人必須重視的修行功夫啊!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四十一、心靈元年
第3頁:四十二、中國佛教出世因緣 第4頁:四十三、佛之釋義
第5頁:四十四、「南無阿彌陀佛」的意義 第6頁:四十五、一屁吹過江
第7頁:四十六、不二法門 第8頁:四十七、福慧雙修
第9頁:四十八、淨業三福(一) 第10頁:四十九、淨業三福(二)
第11頁:五十、淨業三福(三) 第12頁:五十一、「父母」是「在世佛」
第13頁:五十二、三學—戒、定、慧 第14頁:五十三、三車法師
第15頁:五十四、三百杯不醉 第16頁:五十五、四無量心
第17頁:五十六、五戒 第18頁:五十七、六和敬
第19頁:五十八、六度(一) 第20頁:五十九、六度(二)
第21頁:六十、「服務別人」就是「布施」 第22頁:六十一、十善
第23頁:六十二、十大願王 第24頁:六十三、人生智慧的開啟
第25頁:六十四、談時間管理—作「不急」而「重要」的事 第26頁:六十五、心無罣礙
第27頁:六十六、醒世對聯 第28頁:六十七、「盂蘭盆」節—「中元普度」的由來
第29頁:六十八、因小果大 第30頁:六十九、惡還本身
第31頁:七十、病中的省思 第32頁:七十一、作之君、作之師、作之親
第33頁:修行從改心做起 第34頁:念佛的功德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