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的生活 聖嚴法師著

禪的生活 聖嚴法師著

正與邪

[日期:2010-07-19]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正與邪

  一、大唐國內無禪師?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正?或是邪?只好抱著存疑的態度,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處世的座右銘,類此倣傚聖人的言行,值得尊敬。另外有些人,不管怎麼樣,凡是跟著我的就是正,不跟我認同的都是邪。像這種除了「我」以外沒有正法的人,你們說,到底誰才是正?誰才是邪?我說:「全部都是正,也全部都是邪。」舉個例,黃檗禪師說:「大唐國內無禪師。」此話目空一切,掃蕩當時所有的禪師,你若問他:「黃檗,你自己是不是禪師?如果是,怎麼說大唐國內無禪師?如果不是,又怎麼知道大唐國內無禪師?」他聽後,可能馬上揮你一拳,或是一腳把你踢開。事實上,說「是」不對,說「不是」也不對!禪門無師,無師是禪,禪本來就沒有師父。既然找不到一位真正的禪師講真正的禪,我也沒有什麼好講,你們也沒什麼好聽;既然沒有什麼好講、好聽,那麼禪是做什麼的?沒什麼好做!「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說得天花亂墜都是戲論。禪可以心會,卻不能言詮,因此在修行的過程中,不要還沒學會地上爬就夢想凌空飛;尤其是初入佛門的人,最好不要談論禪門的語錄、公案,以及妄測祖師的境界,否則便是邪。因為禪師們的對話,根本不是特意要說什麼,而是後代的學者和專家們捕風捉影地加以附會詮釋,他們本身沒有一點修行的基礎和經驗,只憑思惟和研究,把個人的看法寫出來而已,所以研究語錄對修行絕對沒有幫助。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還有些人容易患好高騖遠的毛病,認為自己就是佛,相信自性三寶,而否定心外的三寶,這種見解也是邪。佛教是無神論,可是,如果因此而以為關公、媽祖、呂仙、耶穌、穆罕默德等通通不存在,把他們打倒、摧毀,這種觀念是邪不是正。當自己尚未修行,或修行而尚未得力,還未證入空性,便不夠資格否定一切的神,因為有佛就有菩薩,菩薩是尚未成佛的佛,有菩薩就有神,神是佛菩薩的外護;否定神即否定了佛,否定佛當然是邪。所以不可空談「自性三寶」,除非自己從大修行而得了大證悟。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二、騎在馬上不下馬?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反過來說,如果修行一直很得力卻始終不能突破再突破,好像坐在車上老是不下車,騎在馬上老是不下馬,乘在船上老是不上岸,這種人也是邪。你說:「不對,我坐在船上準備載人到彼岸,所以不能下船。」好!這是行的菩薩道,了不起!可是度人是從此岸到彼岸,自己沒有上岸的經驗怎麼能度人?就是說上岸之時你必須離開船,如果到了彼岸也不下船,好像小鳥已經學會飛了,還老是戀巢等著媽媽來喂,這也是邪。以修行的層次來說,修數息觀已經修得很好的人,應該更上層樓,改個方法,如果不知如何改,或者不想改,數息觀便成了邪。假如個人的根機宜先修止觀,而偏要參公案,參公案便是邪。要是我告訴一個人:「現在不用修止觀了,應該參話頭。」可是他卻執著境界,堅持修止觀,那麼修止觀就是邪了。所以正與邪有一定的標準,但是沒有一定的對象。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維摩經·佛道品》:維摩詰問文殊菩薩:「什麼是佛種?」菩薩回答:「六十二種外道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這是什麼標準?這是大菩薩的行履標準。所以該經接著說:「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又說:「又如植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這在說明:只要用之得當,法法都是正法;用之不當,法法也都是邪法。例如醫生用刀治病,兇手用刀殺人,屠夫用刀殺動物;同是一把刀,可以救活人也可以殺死人。因此禪宗有句話:「殺人刀,活人劍。」而且殺活自在!殺人的煩惱,活人的智慧,這是大善知識的手法。你若問我:「法師是正人?或是邪人?」我無法回答你!因為如果你對我的信心堅定,我說什麼或做什麼,你都會相信我是正人;如果你懷疑我有問題,對我信心不夠,任憑我如何說好說歹,都可能認為我是在邪正之間或者邪正莫測的人。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三、誰是最好的明師?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有一次打禪七期中,我說:「世界上最好的修行方法是在我這裡。只有我這裡有佛法,其他地方沒有佛法,只有我這裡才能讓你們修行,其他地方沒辦法讓你們修行。」很多人聽不懂這句話的涵義,甚至覺得我的態度好狂!在美國,曾有位弟子問我:「師父,您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的明師?」我說:「不是。」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請師父告訴我,誰是最好的?」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第一位最好的明師已經涅盤,第二位還沒有出生,看來你只好找次等的了。」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是不是師父?」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我默然。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那麼是誰?」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誰看到誰,有緣的,那個就是!」我說:「對你來講,我就是!」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可是,我怎麼能確信您就是明師?」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既然不是,那你請罷!你可以去找最好的明師。」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要我到那裡去?」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要你去找明師,在你還沒有找到以前,我就是和你最有緣的明師。」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但是當師徒之間的緣告一段落的時候,不是師父命弟子離開,便是弟子自動要到別處去,等到另一段因緣成熟時,又再會合在一起。釋迦牟尼佛並沒有使得阿難尊者證四果,直到佛入滅之後,大迦葉尊者才使阿難尊者證入四果。可見,最好的明師不一定能讓所有人得到最好的成果,但要看緣在那裡?有緣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我常告訴來這兒打禪七的人,要死心塌地、一心一意地認為再沒有比我更好的師父了,再也沒有比我這裡更好的修行道場了!《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如對我這個指導修行的人抱著懷疑的態度,必一無所獲,何必來修行呢?唯有鼓足信心,修行才能得到法益。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四、佛門?無門!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佛教徒可分為三等:第一等人,精進修行而心無所求;第二等人修行求加持加被;第三等的佛教徒沒有修行的依準,只知偶爾求神拜佛,保佑他們平安健康、事業順利、消災免難、婚姻美滿等。在今日的佛教徒中持第三種態度的人占很大的比例,一九七五年內政部統計全台灣人口有百分之六十八點五都是佛教徒。其中正式皈依三寶的正信的佛教徒是很有限的;而真正支持佛法慧命的是第一等人,使得寺廟能夠熱鬧興隆的卻是第三等人的功勞。有道是:佛門、佛門。佛有沒有門?沒有。佛法廣大無邊!那來的門戶之限?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第三等人雖非正信,既然他們自己承認是佛教徒,當然就是佛教徒。何況他們敬信神佛,畏懼因果,縱不能積極行善,也不致公然作惡,對他們個人,對全體社會都是有益的。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第二等佛教徒比較了不起,知道念佛、拜佛,努力修行,然卻企求佛菩薩加被及上師的加持。我在日本有位弟子,人還沒有死就一直要我為他寫墓碑。我的毛筆字寫得不好,所以我請別人代寫了給他,他不要!我勸他:「我的字很難看,不要讓我出醜!也免得使你的墓園因我的字而見不得人。」他說:「師父的字就是寶。」為什麼?他說:「我怕死後惡鬼來捉,墓碑上有師父的字,鬼就不敢來了!當師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我只要抓緊師父的衣角,就可以跟著去了。」真有意思!像這樣的人很多,也不壞。但為了滿眾生的願,還是幫他寫了墓碑。現在那位老弟子尚在等我先他而死,否則他就要在墓中等待我去西方時,經過他那裡把他帶走。他是一位每天誦《金剛經》、打坐、吃素的修行者,還寄望師父給他力量!這種人對三寶有信心,對自己的信心不夠強,所以算是第二等佛教徒。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第一等的佛教徒不求佛力加被,信心堅固,以自己修行的力量斷煩惱、發菩提心誓願度眾生。諸位,沒有大願力永遠不能成佛,阿彌陀佛在因地時發有四十八願。你已發了幾願?發的是自利的願,還是度眾生的願?學佛不發菩提心永遠不會出三界、永遠就是凡夫,凡夫只有貪心、依賴心、憎恨心、嫉妒心,障礙重重;不發菩提心而發的願心,便是自私的企求心,不是無我的大悲心,只希望佛菩薩來幫自己的忙,很難捨去私利而去幫眾生的忙。第二及第三等佛教徒大概是發人天的善心,也不錯!如能做第一等佛教徒,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那麼就更好了!但是若光說狂話,實是二、三等人,而自己說是第一等人,就是邪話!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佛法的基礎,既是最下也是最上,故與四聖諦、十二因緣、無常、無我、苦、空的道理相吻合者是正,背道而馳者是邪。方便法可以有所執著,有些人需要師父幫忙,一離開師父就沒有辦法!這是正法或是邪法?是正法。老是抓著師父的衣角不放,便是邪。當你緊抓住我的時候,我若踢你兩腳,可能會發生兩種結果:一是發無上菩提心,一是退心。對已發菩提心的人來說,我用的是正法;對沒有信心的人來說,我用的方法便成了邪法。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當你們親近大善知識時,有沒有想過,到底要求他做什麼?如果只圖取香灰吃了治你的頭痛、肚痛或牙痛,求籤詩為你解難,那麼仙公廟、媽祖廟,還有什麼千歲爺等的地方都可以使你安心。可是那些地方。永遠使你扶牆摸壁地長不大,永遠做一個第三等的佛教徒。因為不敬神佛、不信因果的人固然是邪見者,從第一等佛教徒看,第二等尚是邪見,何況是第三等?向上是正中之正,向下是邪中之邪,我們宜勸人捨邪歸正。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五、神通可靠嗎?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有一次,我參加一個提倡破除迷信的會議,他們問我對破除迷信的看法。我說:「迷信,也很好!」他們覺得愕然。我接著說:「孫中山的『知難行易』論,便是主張迷信的,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說,也是贊成迷信的。不知不覺者信仰後知後覺者,後知後覺者信仰先知先覺者,都是從迷信而有路可走的人。所以今天宣稱破除邪說邪教,如危害社會秩序、身心健康、國家經濟者,便應取締,倒不是迷信不迷信的問題。」他們聽了想想,覺得有道理。從佛法的立場看,正信當然比迷信好,而迷信也比沒有信仰好。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在日本留學時,遇到一位原是台灣師大的教授,由於他家裡經常不安寧,以為求神跡可保平安,幾次問我可從何處求得?我告訴他:「有是有的,但是不要去依賴他,求神跡與佛法化世的本義相悖,應該相信業報因果才對,就算讓你從神鬼處求到了什麼東西,也只能解一時之困,並不能永遠解決問題。」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江郎才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南朝時代有位江淹,一次夢見太白金星送他一枝彩筆之後,他的文思忽然泉湧不絕,妙筆生花。到了晚年,又夢見那枝彩筆被太白金星收回去了,從此他的文思便乾枯了,再也寫不出好文章來了。大福德的神,以他心通、天眼通予人一種要做什麼,就能做什麼的力量,但是這種力量非常有限;因緣錯綜複雜,時時變化,絕非鬼神的能力可以掌握,所以是靠不住的。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佛教的經典中,通常把神稱之為天。分為三等:下等的貪心重,中等的瞋心重,高等的傲慢心重。一般民間信仰或多神信仰的對象,相當於貪心偏重及瞋心偏重的神。一神教的對象,則多瞋心偏重及傲慢心偏重的神。若從他們無不鼓勵人去惡向善,並為人們解除困境的觀點看,無不是正道;若從他們街有貪、瞋、傲慢的性格來評斷,則又無一不是邪道了。所以雖可作為臨時的求助對象,畢竟不是究竟的可皈依處。因其若有貪、瞋、傲慢,不但不出三界生死,而且尚不能出欲界的煩惱範圍。故對人天善法而言,已是正道;對禪定天的境界面言,他們仍是邪;若對出世的聖者而言,縱然是最高的禪定天,也不是正。據說佛陀最初跟隨外道婆羅門修行,有的仙人修到無想天,有的仙人修到非想非非想天,他們都以為自己已經大徹大悟,得大涅盤的境界。識無邊處,心已不存在,空無邊處,時間空間都不存在,宇宙也不存在,此時此刻,好像是解脫了,仙人心想:「哼!我已經得大自在了。」心裡還有一個大自在的感覺,所以仍舊不出三界。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六、三寶最吉祥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是故,正邪沒有定法,但視不同的立場,即有各種不同的標準。凡夫就是凡夫,要重視世間法,希聖希賢而不把自己視作聖賢,即是正;凡夫而妄稱是聖賢,即是邪。所以,做第三等的佛教徒是正途;做第二等的佛教徒一步步的向前走,而進階到第一等的佛教徒亦是正途。如果不像升空的火箭一節節地去掉,就是邪。目前有很多人對特有的超能宗教著迷,迷是好,可是你們的目標不能一直停留在那個階段;迷了,還要前進,迷而不進,是邪!剛才說:不要貪戀同一個修行的方法,以及在修行過程中所得的體驗,否則便不能進步。時刻提起正念,勇往直前,循正道而行。印順老法師著了一部《成佛之道》,這本書是將佛法從理論的觀念上作一層又一層的分析介紹,由人天教的五乘共法、小乘教的三乘共法,而至大乘教的一乘不共法。層次極為分明,希望每位都能看一遍。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九八O年十月五日農禪寺禪坐會開示)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時空與生命
第3頁:日日是好日 第4頁:禪詩與禪畫
第5頁:矛盾與統一 第6頁:老鼠入牛角
第7頁:自力與他力——禪與淨土 第8頁:宗通與說通——禪與教
第9頁:來與去 第10頁:真與假
第11頁:本與末 第12頁:正與邪
第13頁:指與月 第14頁:知與覺
第15頁:真假禪師 第16頁:事與心
第17頁:鍛煉心 第18頁:無心
第19頁:安心 第20頁:無有恐怖
第21頁:道不在坐 第22頁:放下萬緣
第23頁:世界和平 第24頁: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第25頁:禪與人生 第26頁:附錄 -- 述夢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3-8-30 14:42:43
https://player.soundon.fm/p/cf8b0ee4-7d73-4849-8abb-b1cdc30f3524
可以在線上聽喔!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3-2-17 23:46:18
記得在幾拾年前。有幸於農禪寺請回禪的生活錄音帶。受益很深。但已送給好友。現在到法鼓山也請不到了。不知有那位師兄師姐能幫忙。我找得沒方法了。電話0912671670果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