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宣化上人開示錄(一) 宣化上人主講

宣化上人開示錄(一) 宣化上人主講

參話頭

[日期:2010-07-2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宣化上人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九八○年十二月禪七開示
  
  參話頭,就是研究「念佛是誰?誰在念佛?」這句話的來龍去脈。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參透「念佛是誰?」就是金剛王寶劍,能斬斷一切慾念,只留有參話頭的念,別的念一概沒有了,這時道心就生出來。
  
  「念佛是誰?」在沒有打禪七之前,先打個佛七。打完佛七之後,再打禪七,比較有功效。先念佛,後參「念佛是誰?」參就是找,找這個念佛是誰?是鬼,是哪個鬼?是人,是哪個人?是我,我死了,還會不會念?裝在棺材裏,就沒有人念佛。找究竟對「誰」念佛?念「誰」呢?找念佛是「誰」?「誰」在念佛?找不到。永遠的找,也找不到。這個「誰」如果找到了,什麼妄想也沒有了。為什麼還有妄想?因為沒有找到「誰」的緣故。這個「誰」字,可以找上個大劫。
  
  老修行坐在那裏不動,就是在定中找這個「誰」字。因為專參這個「誰」字,一切妄想沒有了,豁然開悟,在黑暗中現出光明,什麼都看見了。所謂「迷時千卷少,悟時一字多。」這就是「念佛是誰?」的道理。所以,誰能不打妄想,誰就有功夫;誰要打妄想,什麼功夫也用不上,這就是參禪的中心思想。
  
  參禪的功夫,就是專一其心來參,行也參,住也參,坐也參,臥也參。總而言之,時刻在參,不放棄參的機會。所以,在打禪七的期間,不拜佛、不念經、不上殿,也不過堂。到時候去吃飯,吃完飯立刻回到禪堂,繼續參禪。到時候去廁所,方便後即刻回禪堂,繼續參禪,不可浪費一分一秒,不知在哪一分哪一秒時間內是開悟的時間?所以分秒必爭。
  
  所謂「不離這個。」不離哪個?不離「念佛是誰?」不離念佛是誰,那就是智慧劍,斬斷七情六慾。這種習氣毛病一除盡,本性就現前。本性現前,菩提道果就成就了。
  
  我們在參禪時間,要面對現實,克服一切環境,抱定宗旨。苦,就是快樂的開始。我常對你們說:「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古人說:「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附。」就是說在不吉祥事情的後面,會有吉祥的事來;在吉祥事情的後面,會有不吉祥的事來。世間法都是相對待的。
  
  我們在往昔的時候,不知造了多少業?所以要受果報。若能努力用功,勇猛精進,把業果受完,就會證道業。各位要注意!無論遇到「順」的境界或「逆」的境界,都要忍受,忍受不了也要忍受。修道,就是修忍受。所謂「忍是無價寶」,能忍受得住,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好像練過武術的人,沒有經驗,等打架的境界來了,就把所學的招式忘了;等境界過去了,想起招式,已經太晚了。參禪也是這樣,等境界來了,要忍受,要吃虧,咬緊牙根,度過難關,便得到自在。
  
  參禪,要朝於斯,夕於斯。在早晨也修這個禪定,在晚上也修這個禪定,修的時間久了,自然就有成就。要能忍耐,腰痠不要管它,腿疼不要管它,一心一意參「念佛是誰?」這樣就時刻不會打妄想,能攝受身心,令其清淨,一點妄念不生。心不離「念佛是誰?」四個字,時時提起來,刻刻不忘記,這就是用功的目標。
  
  參話頭,是一個妄想;雜念,是多個妄想。用以毒攻毒的辦法,所以用參話頭的妄想來控制多個妄想。慢慢將妄想一個一個消滅,不再起作用。這時候,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不會迷惑。分析清楚,就不會走火入魔。古德說:「寧可千生不悟,不可一日著魔。」修禪定要謹慎小心,不可偏差,正大光明,不要給魔找機會。雜念,是替魔開門;而參話頭,即是驅魔的法寶。
【書籍目錄】
第1頁:尋聲救苦念觀音 第2頁:觀音菩薩與我們是兄弟
第3頁:彌陀佛七開示 第4頁:什麼是佛法
第5頁:禪七的規矩 第6頁:以妄制妄參話頭
第7頁:認真修行莫放逸 第8頁:清潔空氣的電療法
第9頁:魔是來幫助你修道 第10頁:菩提達摩祖師來中國
第11頁:坐禪的姿勢 第12頁:參話頭
第13頁:參禪的境界 第14頁:參禪能控制生死
第15頁:修行要忍耐 第16頁:參禪是開悟的方法
第17頁:妄想不斷不能開悟 第18頁:開悟要印證才算數
第19頁:善惡不離一念心 第20頁:天竺取經的玄奘大師
第21頁:參禪要迴光返照 第22頁:禪堂是選佛的道場
第23頁:什麼是無心道人 第24頁:參禪是行六度波羅蜜
第25頁:要修無相的功德 第26頁:虛雲老和尚出家的因緣
第27頁:宣化老禪師出家的因緣 第28頁:果佐行者出家的因緣
第29頁:果舜行者出家的因緣 第30頁:修道的六大宗旨
第31頁:久參自然會開悟 第32頁:修道不要爭第一
第33頁:修道目的為成佛 第34頁:停止你的妄想吧!
第35頁:入定不是睡覺 第36頁:《楞嚴經》是偽經嗎?
第37頁:要修般若波羅蜜多 第38頁:修道人不可打妄語
第39頁:修道人要受苦 第40頁:去妄心存真心
第41頁:迷時師度,悟時自度 第42頁:參禪要克服痛關
第43頁:怎樣才夠資格參禪 第44頁:一身病苦從何來
第45頁:貪著境界會招魔 第46頁:四禪天的境界
第47頁:參禪的祕訣 第48頁:金剛王寶劍斬妄想
第49頁:淨極光通達 第50頁:修行如何開智慧
第51頁:出乎意料之外 第52頁:古德經驗之談
第53頁:世界佛教的中心 第54頁:修道修的是什麼
第55頁:要供養無心道人 第56頁:在美弘法如火中栽蓮
第57頁:令人驚奇的怪事 第58頁:修道不可錯因果
第59頁: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第60頁:世界為何有戰爭
第61頁:萬佛城中選聖賢 第62頁:修行如同做生意
第63頁:糊塗生命糊塗人 第64頁:人死只有業隨身
第65頁:業和情 第66頁:眾生教、人教、心教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