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聽南懷瑾大師講經——修煉篇 胡衛紅

聽南懷瑾大師講經——修煉篇 胡衛紅

交到真心朋友是一種福分

[日期:2011-04-1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胡衛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交到真心朋友是一種福分

  南懷瑾說:和而不同,就是自己要有中心的思想,能夠調和左右矛盾的意見,而自己的中心思想還是獨立而不移。小人就不一樣了,容易受別人的影響,別人縱然影響了他,然而人各有志,到了利害關頭,意見沖突,相處就不會融洽,自然而然變成同而不和了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子路第十三》

  【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譯文】孔子說過:真正君子和諧但卻不會苟同,勢利小人苟同但卻不會和諧。

  曾子說:“真正的君子用道義去交朋友,通過交友輔助仁德。”

  大師釋疑

  和:融洽相處。

  不同:保持思想獨立,保持個性獨立。

  以文會友:南大師認為,“文”包括了文化思想。以文會友實際上是以道義而結交朋友,

  學儒一得:要交真朋友,先做真朋友

  本傑明·富蘭克林說:“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際關系。”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可是如何經營人際關系,這是一門大學問。首先要把握兩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和而不同。兩個或多個有著獨立思想、獨立人格、個性迥異的人,在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相互謙讓的基礎上,融洽相處。如果你看不慣我,我看不慣你;你瞧不起我,我瞧不起你,為了某種需要不得不走到一起,就變成小人之交了。

  第二個原則是“以文會友”。大家雖然在學識、才能、經驗、閱曆、背景、相貌等諸多方面都有差異,追求的目標卻相同。“文革”時有一句流傳甚該廣的話:“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這正好切中“以文會友”的本義。如果大家在做同一件事,卻各懷心思,力量就很難融合到一起,又變成 “同而不和”了。

  符合上述兩個原則的朋友關系,才是真心朋友。人生能交到一個真心朋友,絕對是一大幸運。能交到一批真心朋友,那就太幸運了!

  但是,真心朋友不是天生的,需要我們用真心去澆灌,才能盛開出友誼之花。所以,我們想得到真心朋友,首先自己就要做一個真心朋友。

  第一,以道交友,追求共同的人生目標。雙方追求的目標相同,就可結伴而行,相互扶助。如果目標不同,自然只能各走各的路。三國時管寧和華歆絕交的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兩人年輕時在一所私塾裏求學,交情很好,經常在一起勞動、學習,形影不離。有一次,有一次,兩人坐在同一張席子上讀書,這時有一位大官乘車經過,管寧依舊讀書,好像沒事一般,而華歆卻拋下了書本,跑出去看熱鬧,好像很羨慕的樣子。管寧認為華歆貪慕富貴,跟自己志向不同,就把墊席割成兩半,宣布絕交。管寧的做法雖然有點過火,但兩人選擇的人生道路不同,事實上也只能維持泛泛之交,很難做真心朋友的。

  第二、以禮交友。我們對任何人都要保持尊重、注意禮儀。對人輕率不恭,別人根本不願走近,更談不上成為真心朋友。子貢在這方面就得到過一個教訓。有一次,他去承地時,看見路邊有一個穿著破衣爛衫的人,就走上前去,很隨意地問道:“這裏到承地還有多遠?”

  此人名叫丹綽,是一個大賢士。他見子貢無禮,就默不作答。子貢不高興地說:“人家問你,你卻不回答,是否失禮?”

  丹綽掀開身上裹著的破布說:“看見別人卻心存輕視之意,是否有失厚道?看見別人卻不認識別人,是否有欠聰明?無故輕視侮辱別人,是否有傷道義?”

  子貢一聽此人出言不凡,頓時心生敬意,馬上下車,恭恭敬地說:“我確實失禮了!您指出了我三大過失,還可以再告訴我一些嗎?”

  丹綽說:“這些對你已經足夠了,我不再告訴你。”

  此後,子貢對人再也不敢起輕視之心,在路上遇到兩個人就在車上行禮,遇到五個人就下車行禮。

  我們應該有這樣的理念:每一個人都有可尊敬之處。不了解一個人而輕視他,是狂妄自負;了解一個人而輕視他,是缺乏識人之智。

  第三、以誠交友。與朋友結交,要真誠相待。但是,我們不能強求對方的真誠,如果我們重視對方,首先要向對方表達誠意。

  三國時的周瑜,起初在軍閥袁術部下當居巢長,也就是縣令。當時地方上發生了饑荒,居巢的百姓沒有糧食吃,餓死了不少人,軍隊也餓得失去了戰鬥力。周瑜急得心慌意亂,卻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獻計說,附近有個樂善好施的財主魯肅,家裏想必囤積了不少糧食,不如去向他借。周瑜帶上人馬登門拜訪魯肅。魯肅家裏存有兩倉糧食,各三千斤。他一看周瑜儀表不凡,定是大器之才,有心結交,立即爽快地說:“我送一倉糧食吧!就算是給朋友的見面禮。”

  周瑜愣住了。要知道,在饑饉之年,糧食就是生命,這份禮物可不輕啊!周瑜被魯肅的言行深深感動了,兩人從此交上了朋友。後來周瑜當上了將軍,他就把魯肅推薦給孫權。魯肅終於得到了幹大事業的機會。

  第四、以義交友。做人要講義氣,“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才是真朋友。管鮑之交傳頌數千年,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鮑叔牙深知管仲有謀劃大計、圖成霸業的雄才偉略,他們共同做生意,管仲每次都要多分得些財物。鮑叔牙知道管仲家貧,並非出於貪心。他們一起辦事,管仲經常惹麻煩,鮑叔牙知道這是運氣不好,從不認為他愚笨;他們參加戰鬥,管仲多次逃跑回家,鮑叔牙知道他有高堂老母需要奉養,從不認為他怯懦。他們一起當官,管仲多次被炒魷魚,鮑叔牙知道這是因為沒有遇到明君,並不認為管仲無能。後來,鮑叔牙將管仲推舉給齊桓公,管仲才得以施展雄才偉略,助桓公圖成霸業。難怪管仲感慨地說:“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鮑子也!”

  交朋友時,如果見別人發達了就去趨奉,失意了就棄而遠之,這不過是小人之交,是很難交到真朋友的。

  第五,以信交友。朋友信服你,才願意跟你保持友誼。這就要求你對朋友守信用。

  毛澤東先生就是一個特別守信的人。他身為國家領袖,在各界都有很多朋友。有一次,他聽說老朋友黃炎培那裏有一本王羲之的真跡,便借來觀賞,說好一個月歸還。黃炎培極愛此真跡,借出後才一個星期,就多次打電話到值班室:主席看完沒有?什么時候還?幾次之後,毛澤東有些不高興了:“不是講好一個月嗎?我給他數著呢!到一個月不還,我失信。不到一個月催討,他們失信。誰失信都不好。”可是,黃老先生還是一次又一次打電話催討,還把電話一直打到毛澤東那裏,先談一些別的事,末了還是問那真跡。毛澤東哭笑不得地說黃炎培“不夠朋友夠英雄”,一個月都忍不住。一個月的期限到了,毛澤東將王羲之的真跡用木板小心翼翼地夾好,交待衛士零點前必須送到。這時黃老又說“盡管多看幾天沒關系”。毛澤東說:“送去吧!講好一個月就是一個月,朋友交往要重信義。”

  在生活中,有些人不知道信之重要,經常用虛言假意敷衍別人,久之必然失去別人的信任。這樣怎么能交到真心朋友呢?

【書籍目錄】
第1頁:目  錄 第2頁:前  言
第3頁:做人是天下第一等學問 第4頁:先成人,後成事
第5頁:人要有所敬畏 第6頁:先掃一屋,再掃天下
第7頁:學問修養一用就靈 第8頁:最怕不是良駒,何愁沒有伯樂
第9頁:耐心經營你的人際關系 第10頁:交到真心朋友是一種福分
第11頁:跟有本事沒脾氣的人交朋友 第12頁:同情弱者是天下最高的學問
第13頁:助善莫助惡 第14頁:空思不如多學
第15頁:不要被學問捆住手腳 第16頁:學無常師,多方求教
第17頁:多看多聽少開口 第18頁:不要盲從“群眾心理”
第19頁:能赦小過是高人 第20頁:塞住耳朵聽讒言
第21頁:是誇是毀,心裏有底 第22頁:事無大小,全力以赴
第23頁:做一個行動家 第24頁:先拿出業績,再計較待遇
第25頁:患得患失,百事不成 第26頁:從大路上求富貴
第27頁:沉湎過去,不如追求未來 第28頁: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第29頁:第五種人格 第30頁:做人要空闊,做事要實在
第31頁:以出世態度做人,以入世態度做事 第32頁:學會“招兵”的本領
第33頁:在平凡中變為超人 第34頁:小聰明不如大智能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