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卷)

[日期:2010-12-2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淨空法師講述

經文「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到這個地方是一段。前面說了同居土的住處,此地再說明同居土諸上善人他們的生處。這是一段經文,便利這個同學們聽講,所以我們講經文都寫在這個地方。這一段經文是解釋妙生處,他這個生處實在是非常奇妙,跟我們娑婆世界不相同。這個「又」,是釋迦牟尼佛又叫著舍利弗的名字,告訴他說這個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這個七寶池就是生處,此地講的這個「生處。寶池,金銀等所成」;七寶所成,「不同此方土石」。跟我們這一邊,這個在土質上不一樣,那麼這一樁事情我們看了之後好像很驚奇,人家那個地方,池塘都是七寶金銀所成,真正是不可思議。其實這個事情並不難懂,為什麼呢?他那個地方這些珍寶出產得非常豐富。譬如說我們舉我們這個世界的例子來講,在本省香蕉是最普遍的,大家看起來都是不以為奇,可是在大陸,在日本,香蕉就變成非常之名貴,接待貴賓才用這種高級的水果,而且把它切成薄片,好像來品嘗一樣。那麼到我們本省這個香蕉產地,大家吃了都厭煩,都吃到不想吃了,這就是它這個產地與不產這一些水果地方是不相同的。

那麼我們這個世界也有金銀、琉璃這些東西,可惜出產得太少。假如它這個出產量非常之大,那麼諸位想想,誰還會珍惜這些東西呢?沒有人珍惜。我們這個世界銅鐵的產量比這個七寶大得多,所以我們對於銅鐵不甚愛惜,而對這些稀有的金屬,大家都把它看得很貴重。其實這些金屬本身並沒有價值,金銀在五金裡面,它自己不會說我的價值、身價要比別人高,沒有這個道理的。這個價值是我們眾生給它的,不是它本來具足的。我們為什麼把它價值看這麼高呢?就是太稀有了。這些東西在西方極樂世界有太多太多了,多到極樂世界那邊把它們用作建築材料,你就可想它這個多。像我們現在建築,用這些水泥、石子,用這個來作這個建築材料。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多得就像我們這一邊的水泥、石子一樣,所以把它用來作建築的材料。

那麼雖然這麼說,畢竟極樂世界的七寶比我們所見的珍寶要殊勝得多,這個道理我們也不難理解。如果我們在大經大論裡面要涉獵得多的話,我們會明白一樁事情,那就是佛常講的依報必定隨著正報轉。娑婆世界的正報比不上極樂世界殊勝,那麼這個在業因裡面會看得很清楚。那麼在依報環境上面,當然我們是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縱然是以金來說吧!我們這邊的金在成色上不如人家,我們這邊銀也不如那邊的白銀,那麼這是一定的道理。七寶實際是有無量雜寶,有許多寶物我們這一邊根本就沒有,那沒有的就不必說了,說了我們也不懂。所以只說我們這個世界也有,有相似的舉出七種作個代表。

前面跟大家講了,「七」是表法的意思,表圓滿,表無量的意思。這個金銀在我們這個世界,無論是在中國是在外國,是在古時候還是在現代,大家都把它看得很貴重。那麼它有幾個特性,第一個,它的體堅固。第二,它這個性柔軟,不像鋼鐵那麼樣生硬,它柔軟。第三個,它的色彩光明,叫人看到非常地歡喜。第四,它是屬於稀有金屬,所以大家把它看得很貴重。琉璃是青色的寶石,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翡翠,就是綠色的玉,那麼這個在寶石裡面也是相當貴重。玻璃不是我們現在所見的玻璃,因為在三千年前並沒有化學玻璃的製品,此地所講的玻璃就是我們所說的「水晶、水玉」,這個也是很名貴的。那麼第五種講的硨磲,「硨磲」是貝殼一類的,是「大貝」殼。那麼也有人說硨磲不是梵語,這種寶石它的形狀像車輪,硨磲,這個磲就是車的外面這個輪,它的形狀像這個,所以稱之為硨磲。有這麼兩種講法。這個第四種叫赤珠,「赤珠」古時候註解裡頭說是「赤蟲所出之珠」,有這麼一個說法。實際上我們可以把它看作為現在所講的紅寶石,這個都是很稀有的礦物。瑪瑙種類比較多,有山瑪瑙,有水瑪瑙,那麼它的色彩也有許多種,這個裡頭是以紅色的最為珍貴。那麼這是說明寶池也都是眾寶所成,與我們這個世界所見的,那是殊勝得太多。我們今天這個池子,這個高級的也不過是大理石所楔的。古人在文學作品裡面形容帝王的宮殿,雕樑玉楔啊!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玉,那有那麼多的玉;玉楔就是最好的大理石,用這個來楔成。可是在西方極樂世界,那的的確確是名符其實的七寶建築的。池子的大小;我這個地方還有幾行諸位看一看,這是說明寶池金銀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那麼這個池,七寶池大小也不一定,有的這個池子很大,有些比較上小一點。可是諸位在這個地方必須要有概念,決不會像我們平常所見的池塘或者是游泳池,或者是花園裡頭的蓮池,因為什麼呢?那都不太大。他們那邊最小的寶池,就像我們地球上所看到湖泊一樣。

經裡面說,小的差不多十幾由旬;一由旬合我們中國是八十里,那麼十由旬,那就八百里啦!八百里以我們本省來說,從南到北大概也不過八百里,那麼那個地方一個小的七寶池,比我們全省還要大。這就是一個人的住處啊!諸位想想看這多麼殊勝。如果說大的,那我們這個地球放在裡面也不過像一朵蓮花一樣,他這個池子有多大,這個國度的莊嚴實在是不可思議。

再看底下這一段。那麼「此土」這是說我們這個地球,「同居」我們也是凡聖同居土,「是有漏惑業所感,彼土」西方極樂世界「乃無漏淨業所成,又為彌陀願力之所莊嚴。」這當然不相同。這個兩句話是說明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這樣地莊嚴?為什麼他與我們目前所受用的有這麼大的差別?剛才給諸位說過了,我們所受用的這個環境是屬於依報,依報是隨著正報轉的。換句話說,我們有多大的福報就會有多麼美好的環境。不要說到兩個世界來比較了,就以我們這個一個世界、一個地區,有福德的人家跟那個沒有福德人家去比較比較,他們所享受的環境就不等同,就不一樣,世界與世界亦復如是啊!地區與地區也是一樣,某一個地區非常地富庶;那麼大家曉得今天全世界最有錢的國家阿拉伯,出產石油,所以是家家都富足。那麼世界上還有許多非常落後的地區,貧窮、飢餓,那跟他們簡直是天壤之別啊!那麼由此可知依報環境實實在在是依正報轉變的。

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人人都修善業,不但是善業,前面跟諸位講過,是上善的業感,不是小善,是大善啊!所以才能感得那樣殊勝的果報。何況又有阿彌陀佛願力的加持。換句話說,彌陀願力與眾生的善業共同感得同居土殊勝莊嚴的顯現。這個道理很深很深,那麼我這樣地說諸位能不能相信,我不敢說。為什麼呢?剛才說了,這個裡面涉及了很深的道理在裡面,道理如果沒有體會,沒有貫徹通達,信心的建立是一樁不容易的事情。

那麼我們從求學的態度來說,古人所講,姑妄聽之。也好,我們聽到,哦!佛經裡頭,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這麼一樁事情。佛的人格,我們信得過,那就說他絕不妄語,決定不欺騙我們,那麼在目前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證實佛之所說,這才是真真做學問的態度。我們來求證,求證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理論上通達,我們叫它做解悟,因為理上可能,當然事就不至於有很大的懷疑了;因為事,它是依理而成就的。更進一步呢?我們要親證。那就是說這個境界,我們自己親自見到,我們才死心塌地地相信了,不再有疑惑了。這個世界我們真正看到了。我們能不能親證呢?當然能夠!這個法門就是要我們人人親證,不親證不能算成就啊!所謂親證就是自己真正得生這一個國度,這一個地區,我們生在那個地方,我們在那個環境裡面,享受其中的種種莊嚴。

那麼再說到這個池水叫「八功德水」,那八種功德呢?我們也把它寫在這個字幕上。「八」是八種,古德所說,經文裡面只不過是略寫八種功德而已,其實不只八種;無量的功德,像十六觀經裡面所講,無量壽經裡面所講的,那麼這個地方是略舉八種。

第一個是「澄清」不像我們這個地方的水這麼「渾濁」,當然我們這個世間的水也有澄清的,但是澄清的水少,很難得,就在山林裡面這個泉水、甘泉,那是相當地難得。

第二個是「清冷」不像我們此地這個地方,有的水太冷了、太寒了,有的水太熱了。這是非常地清涼可口,這叫清冷。

第三「甘美」,水是甜的,不像我們這邊,海水是鹹的,河水是淡的,味道就是沒有什麼味道,「劣味」!沒有人家那邊美味,甘甜美味。

第四種好處,「輕軟」我們這邊的水「沈重」啊!你拿一桶水,那個力氣小的人就挑不動。極樂世界的水很輕,沒有分量,很軟,跟我們這邊完全不相同。

第五是「潤澤」的功能。好像我們這邊油脂一樣,塗在身上時,光滑,能夠滋養皮膚,有這種功德。不像我們這邊「縮腐褪色」我們這邊水你要泡久了,所有的東西就腐爛了,色彩褪了;在那邊沒有,只有更為鮮艷。

第六安和,」絕沒有「急暴」之相,沒有這種相,無論你在那個地方所看,水都是平靜的,都像一面鏡子一樣。

第七種,這一個是非常之特殊了,我們這個世界所沒有的。我們的水,這個好的水可以除渴,像海水這個鹹的,就沒有辦法解渴。西方極樂世界的水不但可以解渴,而且可以除飢。你餓了,這飲幾杯水,八功德水飲幾杯,你就不餓了,這個是太難得了。所以在那個世界,你們諸位想想看,這個七寶池八功德水是有多少?何況這個水決定沒有枯竭的,沒有枯乾時候的。常年七寶池裡頭水都是滿滿的,生活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第八「長養諸根」,長養諸根這個意思就說,這個水的營養非常之豐富,常常飲用,六根不但是健康而且是一天比一天殊勝。而不像我們這邊的水,你要是長期泡在水裡,我們的六根就要壞了;常在水裡頭,就得許多病症。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沒有這個事情的。我們這個地方的水,水深了,不會游泳的會被水淹死;西方極樂世界不會,為什麼不會呢?那個水會隨人的意,你要多深就多深,要多淺就多淺,它隨意的。如果你要是掉下去,不會游泳的時候,覺得這個很難過,你可以叫水淺一點,它馬上就淺了。那麼像這些都是不可思議的。不是我們常識所能夠想像得到的。我們這邊的水向下面流,西方極樂世界的水可以往上面流,這很奇怪,所以這個地方講它輕軟,它有道理啊!我們這邊的水,最美的也不過是做成噴水池子,那麼再加上光與色,所以叫水表演,能夠看到水的非常美的景色。西方極樂世界這種美色不必要人工,無需要人工來設計,完全是自然。所以在大經裡面看到水柱繞著屋樑,繞著柱子盤旋,這個景觀多美,那是自然的;而且是有香、甜,有很美的色彩,都不是我們今天科學能夠做得到的。

所以佛經在這些境界裡;如果說他的想像,那實在是太豐富了。所以有一些文學家對佛經佷欣賞,實際上他並不相信,他認為釋迦牟尼佛想像太豐富,一般人想不到的他都想到。其實並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想像豐富,而是那一邊世界上事實如此。佛的言語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如」就是事實什麼樣子就說什麼樣子,一點也不增加也不減少。那麼這個地方七寶,我們也寫在此地,諸位在裡面看一看,如果不明了,這剛才都講過了,那麼這是說出八功德水。

那麼我們要問,這個世界的美好實在是不可思議,沒有法子能夠說得盡。釋迦牟尼佛在此地只給我們作一個很簡略的介紹,說明在我們那個太虛空裡面,有這麼一個星球;佛經裡面講的世界,我們現在講星球,有這麼一個地方。而且我們都可以到達這個地方,不必藉任何交通工具,而且是千真萬確可以達到的。那麼西方世界有這樣地華麗,這樣殊勝美觀,是不是阿彌陀佛與那邊諸上善人,為了貪圖享受而建立的?諸位想想,假如他還有貪圖享受,還有這個貪心在,我想他居住的環境不會有如此地莊嚴。為什麼呢?因為貪心是有漏煩惱的心所,怎麼能感得如此殊勝的果報?所以他不是貪心,他們貪、瞋、癡、慢,都斷掉了,完全是無漏淨業所感。所以古德講,諸上善人清淨行業所感,也是彌陀大願所成,並不是經營造作的。換句話說,是福報自然。這個說法非常地合理。但是十方世界,就以我們娑婆世界來說,許多煩惱還沒有斷的這些眾生,那麼換句話說,他們這個心地依然是被五欲六塵所染污的,佛說法會不會把這些人捨棄呢?當然不會!因為大經裡面常講,「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一個人都不捨棄,常不輕菩薩,常精進菩薩,縱然是為了度一個眾生,生生世世都不捨棄,何況這個一切眾生呢?那麼對於這些人怎麼個度他呢?經裡面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叫:「先以欲¶牽,後令入佛智。」我們在菩薩行門裡面常常看見。

經裡面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先以欲¶牽,後令入佛智。」我們在菩薩行門裡面常常看見。先以欲¶牽,後令入佛智。這是一種方便法,雖然是方便,但是他並不脫離真實,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注意到。千萬不要以為佛的方便法是哄騙兒童的,那就錯了。佛的方便法也不離開真實。沒有證得無漏的眾生,就是煩惱沒有斷盡的眾生,他的心必定有趨吉避凶,必有捨苦求樂的願望。所以佛在教初學的弟子們,他的教學重點是在擇善固執。這個意思就是說,你這個心還是染污,既然是染污,如其染污一些惡法不如多染善法,人天這個兩乘就是從這一個基礎上建立的。教我們斷惡修善,不墮惡道啊!因為惡因所感的這個果報是三惡道,善因所感的果報是三善道,這是人天佛法,以這個為基礎,再要把你修學的境界提昇,那就要破執著了,不能叫擇善固執了。善惡兩邊都不執著,兩邊都超越,達到真正的清淨。小乘人的清淨是相似的,不是真正的,大乘菩薩的清淨才是真正的清淨。

那麼西方極樂世界裡頭就有這個意思了,對於一般眾生來說,的確他有相當誘惑的力量。那個地方一切享受那麼樣地殊勝,那麼樣地自在,很能叫人生起嚮往之心,發心求生彼國,這個就是先以欲¶牽,後令入佛智。到西方極樂世界再破執著,這一種接引,多半是接引根性比較上劣一點的眾生。如果根利的眾生那就不一樣了,他在我們現前這個世界必定要求得一個一心不亂,尤其是要求理一心不亂,然後往生才是上上品生,那多自在啊!這才是佛開啟這個法門真正的目的。

那麼下面要跟諸位介紹的,那就是這個蓮花,其中蓮花大如車輪。我們講這個花輪,花輪作用就大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就生在這個花裡面,蓮花化生。那麼生到那個花裡頭,並不是像我們這個世界,出生的時候像個嬰兒,慢慢地再長成,他那裡不是的,他那個地方是一到西方極樂世界,他就是個成年人。因為他是化生,他不是胎生的。那麼這個花,就是他自己居住的所在。這個花前面講過了,相當之大,因為它大小並不一定,所以它隨著個人功夫淺深而顯現的不一樣;功夫深的人花大,色彩也好,功夫淺的人花就小,色澤上那就比較上要差一點。

我簡單在這裡給諸位介紹一點。花輪,我們先說這個世間輪王有七寶。學佛的人曉得佛在經上講的,這個世界,眾生有福報的時候,輪王出現在世界,最有福報的人。那麼他在七寶裡頭,第一個,他有金輪寶。多大呢?四十里,這是講它的直徑,有四十里這麼大。這個就是輪王的交通工具,實際上呢,很像我們現在所說的飛碟。你們想像那個金輪王,這個金輪寶像不像個飛碟,交通工具。佛在經上講,輪王乘他的金輪寶,在一日之中,從早到晚,他就可以遊歷一世天下了。所以實際上講,這是太空船一類的呀!速度非常之大,等於說是在十幾個小時,他就可以把整個太陽系都到達了,都遊覽遍了。那麼我們想想,這個交通工具,這是講世間輪王的。

西方極樂世界的花輪,就是蓮花,它的作用就像輪王的金輪寶一樣。經裡頭講「極樂世界的花輪,大小不可限量,由同居淨土身相不等故。」那麼這就剛才說了,雖然是同居土,每個人的福報不相同,每個人的功德也不相同,所以它大小不一樣。經典裡面講,小者有十由旬。由旬是印度度量衡裡頭一個單位。這個由旬它有小、中、大三種。「小的合我們中國過去華里四十里,中的六十里,大的八十里。」那麼一般當然都是指大由旬來說。如果照目前,我們這個里程單位來算,中國這個華里八十里大概相當於四十公里。你們想想這個蓮花多大?四十公里的數要乘上十倍,這一由旬。十由旬,那就四百公里。所以我剛才講最小的蓮花,把我們台灣省放在裡面都綽綽有餘,可見得那個世界的眾生福報之大,不可思議呀!

在觀無量壽經、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品裡面所講的,他說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中,因為這個世界有凡有聖,那麼福德因緣懸殊就相當之大。地上菩薩身相高大,那個一般凡夫那是不能跟他相比的。而觀經裡面講,這個一一池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花。諸位想想這個數字太可觀了,六十億的七寶蓮花,每一朵蓮花有多大呢?他說有十二由旬。這個都是小的。大本經裡面說這個蓮花,從一由旬乃至於百由旬、千由旬,真正是不可思議。

那麼此地我們要注意的一樁事情,剛才也透露了一點消息,蓮花何以有大小?蓮花究竟是怎麼生的?底下這個「微妙香潔」裡面就把這個意思都說出來了。它的妙,妙在十方世界,這一些念佛的眾生,只要你發心念佛,七寶池裡面就生一朵蓮花。更奇妙的是,這個蓮花裡面就有你的名字在,實在不可思議啊!這一朵蓮花,蓮花上面就有你的名字,一點都錯不了。你念佛的功夫深,蓮花愈長愈大,光是愈來愈殊勝。如果你念佛退了心了,或者改修別的法門了,不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那麼你這一朵蓮花漸漸就枯掉了,消失了,沒有了。由此可知,七寶池中蓮花有那麼多,就說明了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數不可思議,太多太多了。

那麼如果我們要曉得這麼一個道理,要相信這個事實,我們已經發心念佛求生,七寶池中必定也有我們自己一朵花。只要我們功夫勤,像我在前面跟諸位所講的,念佛的時候必須要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這個時候,你七寶池中你那朵花必定是非常非常地殊勝,別人比不了你啊!所以諸位要跟世間人比一比,不比別的呀!決定不要跟人家比名聞利養,如果要比的話,比極樂世界七寶池中蓮花的大小。為什麼呢?這是真的呀!求遠不會失掉的。名聞利養是假的,是會失掉的。假的,會喪失的,有什麼比頭?真的,永遠不會喪失的,這個值得一比。這也是先以欲¶牽,後令入佛智的意思。

那麼蓮花比作於「輪」,「輪」有運載的意思,所以此地說的「輪」,實際上講不是車輪。車輪,當然車沒有輪就不能行動,這個地方這個輪的確像飛碟一樣,像太空船。現在科學家也證明了,這個飛行器最理想的,就是一個碟形,就是最適合於太空飛行。那麼由此可知,它在飛行當中,這個蓮就變成像飛碟一樣,所以它有運載的功能。阿彌陀佛當念佛人在感應道交的時候,譬如說此方這個業報身,捨報的時候,因緣成熟了,阿彌陀佛就拿到這一朵花來接引你往生。所以對於往生,西方在那裡?我們怎麼個去法?你總算是放了心啦!你是乘座你自己花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在太空飛行的時候,遙控你這個花輪的,那個人就是阿彌陀佛。所以這個花輪也叫做阿彌陀佛的大願船,太空船啦!接引十方世界念佛眾生同赴蓮池海會。我們千萬不能把這個當作神話來看,我們要相信佛語千真萬確,這樣殊勝的機會不可以當面錯過。如果你要是把它當神話看,把它當作釋迦牟尼佛理想來看,那你就是當面錯過了。所以一定要有堅定清淨的信心。

淨土法門在我們中國,差不多有將近兩千年的歷史,從東晉慧遠大師建立第一個蓮社,在江西廬山建立第一個蓮社。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當時在家、出家都是社會知名的學者,他們在一起修學這個法門,一百三十多人,個個成就。所以這個法門歷久彌新,代代相傳,成就的人不可思議,太多太多了,難道那些人都是冤?那些人都是被釋迦牟尼佛欺騙了?我們跟那些人比一比,如何呢?我們在道德上、在學問上、在那一方面,我們也比不上人家。遠者我們不說了,我們拿近代的印光大師來比比,圓瑛法師來比比,我們能比得上人家嗎?這一些人都是死心塌地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他們成就了,他們沒有欺騙我們啊!下獄的,業障深重者;前面跟諸位講到,唐朝的張善和—業障深重者;恆州的王打鐵—愚癡者,也都能往生,可見得這個事情不假啦!

古人常說,在求學這一方面,修道這一方面來講,真正是:「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兩種人最容易成就。有第一流智慧的人,一說他就通達了,他一生必定成就。另外一種,下愚之人,他什麼都不懂,但是他有信心,你告訴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這一種人也好教,也能有成就。唯有一種,自以為聰明,俗語是半吊子。說他不懂吧!他懂很多;說他真懂吧!他一樣也不通,這樣的人最難度呀!但是當中這一級的人是占最大多數。那麼換句話說,我們也就是占當中大多數人當中之一,智不可及,愚也不可及呀!我們既然不能學上智,就應當要學下愚,求一生有真實的成就。

經裡面講的四色光明,蓮有光,身當然有光,所以蓮苞也有光。同樣地,我們要曉得,光色無量無邊,絕不止四種,四種都是略說而已。而微妙香潔,這是談蓮的四種德行。「微」這是講它是「質而無形」所以叫做「微」。「微」也就是精微的意思,同時也有幽微的意思。因為蓮花的根是纏生在金沙裡面,花浮在八功德水上。剛才說過了,形量不定,各隨念力,這是幽微的意思。那麼講精微,這是講它是七寶所成,光色相襯啊!這是精微之易。

蕅益大師跟我們講,「質」是七寶之體質,跟我們此地這個花的體質,完全不相同。為什麼說質而非形呢?就是它的形狀、大小、光色,並不一樣,是隨眾生願力、念力而顯示的,這個是「微」的意思。那麼說到「妙」,「無礙」這才叫妙;自在無礙,不可思議。同時我們講到三輩九品,真真實實地各隨自家功行,乘座自己這個花輪,絕對不會搞錯。不要以為極樂世界花那麼多,也許會搞錯了,不會的,一點差誤都沒有,這是妙啊!太奇妙了。那麼香與潔不必說了,我們這邊蓮花有清香,西方極樂世界的花,當然這個「香」比我們要殊勝,比我們更要清潔。我們這邊的蓮,所謂是出污泥而不染,西方極樂世界是出自於金沙啦!可見得比我們這邊要潔淨得不知道多少倍。

下面經文,這是「結示佛力」「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一段的總結,說明以上「住處」西方極樂世界這些諸上善人他們的住處。「生處」你所出生的處所,「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嚴四種淨土,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令往生也。」這是「結示佛力」。這一段是講阿彌陀佛的力量來成就的。

在大本經裡頭,佛四十八願裡頭,有這麼說法,就是第三十二願,阿彌陀佛說:假設我要成了佛了,自地面以上一直到達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花樹,國中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如果要不是這樣的,我就不成佛。他有這麼個願,願力所成。

那麼講到大行,阿彌陀佛畢竟不是普通人,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他從發了願之後,勇猛精進,阿僧祇劫當中修菩薩行。大經裡面講,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所攝取二百一十億佛剎清淨之行。由此可知這個攝取二百一十億,就是參學。我們在華嚴經裡面所看到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參學的是五十三個處所啊!當然他這是表法的,五十三是表五十三個位次,我們曉得菩薩有五十一個位次,到等覺。等覺上面是妙覺,妙覺上面才成佛,有人說妙覺就是佛,所以五十三參是代表參學的圓滿,不可以呆在看作五十三個善知識,五十三個處所,如果我們這樣看那就錯了。五十三實在是無量無邊啊!那麼法藏比丘這個參學,這個是的確是個數字,他參了多少處所呢?兩百一十億,真真是不可思議呀!兩百一十億個處所不是普通的處所,是諸佛國度啊!就是大千世界,他參訪了兩百一十億個大千世界。換句話說,他也曾經見過兩百一十億的諸佛如來,看看那些境界,把人家的長處統統採取,所以極樂世界乃是集大成的創造,當然不比尋常。那麼這個都是從事相上說。也是從他這個精進修行上來講,這都是事實,不是誇張。

要在理上講呢?這是稱性功德,稱和真如本性,本有的功德。一切莊嚴都是真如本性當中本來具足的。雖然本來具足,如果沒有佛的力量加持,我們不能夠得到受用。所以說是稱性功德之所成就。遍嚴四種淨土,「遍」是普遍,為什麼呢,因為真如本性是周遍法界啊!只要稱性了,性是周遍法界,他的功德,那怎麼不周遍法界呢?阿彌陀佛願行圓滿,莊嚴淨土為眾生作增上緣,這樣才能夠帶起十方三世一切凡聖自己的清淨心。清淨心就是真正的莊嚴,以此為所緣緣,所以一切凡聖緣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淨土,生起羨慕之心,景仰之心,發願修學淨業,求生淨土。所以才說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都叫他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是就佛的功德來說的。

如果是就眾生這一方面來講,「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注意這個「已成」,不是現在成的,不是將來成的,是「已成」。這個意思是就眾生誰解誰能承當。句子裡面說得很明白,阿彌陀佛是以在因地裡面所發的大願,能作眾生多善根之因。經裡頭說過,「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唯恐自己的善根少了,唯恐自己的福德不夠,這種想法並沒錯誤。如果我們不曉得經裡面這個道理,那我們的確是望洋興嘆啊!一籌莫展。怎麼曉得我們可以藉阿彌陀佛的善根,阿彌陀佛的善根福德太多太多了;怎麼藉他這個因緣來作自己多善根多福德的因緣,這個意思非常非常重要,必須細心體會呀!如果要會得了,自己就充滿了信心;如果是不能體會,對於自己的疑惑很難斷除。

那麼為什麼阿彌陀佛的願行能夠作我們的因緣呢?那是因為佛以他的願行成就了四種淨土,又以他的願行莊嚴在一句佛號上。這個意思就是說,叫我們對於佛莊嚴的依正;依報與正報;信願持名,真正相信,真正發願,執持名號,以佛之願為願,以佛之行為行,就是我前面所講的,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無量覺者啊!阿彌陀佛的善根、福德,加持給我們;我們也一變就成為多善根、多福德之人。念念執持名號,相續無間啊!那麼就是念念以此善根福德,成就如是稱性的功德莊嚴。

這個就眾生這一方面來說,後面再就生佛不二這一方面來看。這一點呢,如果我們在唯識上有一點基礎,就很好懂。「約生佛不二來說,則以阿彌陀佛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個一段,意思要深一層了。以彌陀的大願大行,種種稱性的莊嚴,這個是屬於性宗。能為眾生作增上緣的本質,帶起眾生自心所現的種種莊嚴,這是屬於相宗。性不礙相,相不離性,性相圓明,眾生與佛無二無別,這是把以往性相兩宗的門庭界線打破了,所以才能夠見得這樣的圓融,這樣的自在。

那麼說到緣,前面也跟諸位講過,有四種,「就是親因緣;無間緣也叫做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增上緣,它有一種增上的力量來幫助你,在此地就是講阿彌陀佛的願行,稱性所起的種種莊嚴,確實有增上的力用。它幫什麼呢?就是它示現一個「本質境」由於這個本質境就能夠帶起眾生自心的種種莊嚴。這個「帶」,是「變帶」唯識裡面所講的是變帶,我這個地方也給它寫出來了。緣有四種,這是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跟增上緣。本質境,「帶質境」,這個帶質境在此地講是變帶,是講這個變帶。這個意思就是說眾生必須要託佛增上緣的本質境,才能夠變其自心種種的莊嚴,那麼這個就叫做帶質境,這叫帶質境。那麼這個帶質境是為自己所緣的,本質能現帶質,帶質就很像本質,實際與本質好像也沒有兩樣;所以叫全佛即生,全佛的本質就是眾生的帶質,眾生的帶質境與佛的本質境無二無別。換句話說,不能夠離開他的本質境。全他即自,「他」就是講的阿彌陀佛,全以阿彌陀佛的莊嚴就是自己的莊嚴,自己的莊嚴不離開阿彌陀佛的莊嚴,與阿彌陀佛的莊嚴也是無二無別。這兩個意思怎麼說都是一樁事情,成就如是生佛一如,這是我們必須要記住、要曉得。「生佛一如,自他不二,事事無礙。」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那麼到這個地方是把所受用的境界,就是住處、生處,介紹完了。

下面這個經文是就我們這個親切的感受,說西方世界的種種莊嚴。請看經文,這一段經文是「就五根五塵說明受用」,說這享受的作用,那一邊的五根五塵。「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盛眾妙花,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這一段經文。這個常作天樂,是空中,虛空當中天樂。天樂有兩個意思,一個就是天人在奏樂,在供養你。另外一個意思,天然之樂,不需要人去演奏的,隨心所欲。像我們現在聽這些廣播,但是廣播,它還得有電台;電台裡頭播放出來,我們用收音機把它接收過來,才能夠聽得到。西方極樂世界不需要收音機,也沒有廣播電台,天樂盈空。你喜歡聽什麼樂章,就好像在那裡演奏什麼樂章,喜歡聲音大,那聲音就大;喜歡聲音小,聲音就小;你不想聽,它就沒有;想聽的時候,它就現前。真正是不可思議。黃金為地,這是地面上的莊嚴。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這是空中的莊嚴。那麼樂是聲塵,我們從五塵上來說,聲塵。這個地、花是色塵。花當然有香氣,這個香氣是香塵。那麼這裡提到吃飯,吃是屬於味塵,五塵裡面的味塵。衣□盛花供佛以及這個經行,這個都是觸塵。眾生五根對五塵這個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常作,拿現在來講,一天二十四小時沒有中斷過,這叫常作,所以這叫六時。黃金為地,這個既然有個「為」了,可見得地,極樂世界的「地」是七寶所成的,黃金為地,是拿黃金鋪這個路面。像我們這個世界,高級的公路,現在所謂是高速公路、快速公路。這個路面,柏油鋪的。西方極樂世界的高速公路是黃金鋪的,路面是黃金,你想想那個世界多麼地富庶;我們今天拿一點點黃金作一個戒子,美得不得了,人家拿這個去鋪道路用的啊!極樂世界要看我們,身上掛的這些金項鍊,戴著這個,人家都要笑話的。為什麼呢?誰拿這個水泥做一個戒子套在身上,認為很美呢?西方極樂世界看黃金就像我們看水泥、柏油一樣,就是他實在是太富足了。

那麼這個地方還有一個意思,既然說是這個地在那邊建築的材料都是七寶,七寶裡面包含著有黃金,七寶,單是地上之莊嚴,這個說法也能夠講得通。這個「六時」,是印度古時候計算時間的單位,它跟我們中國不相同。我們中國古時候計算這個時間單位,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我們中國人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來表時間的先後的順序,給它一個名稱。那麼在印度沒有,印度這個「時」,比我們要大,所以他是六時,在這邊六時。這個六時怎麼計算的呢?「白天晚上各分初、中、後,曰晝三時,夜三時。」他是這樣分的。所以他分為,像白天,他有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他這樣分法。夜晚,分初夜分、中夜、後夜。所以印度的六時就是我們中國的十二時。現在我們所使用的這個時,都稱之為小時,時就時了,為什麼還有小?既然有小,當然就有大,因為現在我們採取西洋的時間單位。這個西洋的時間單位,他把一天分為二十四時,二十四比我們中國十二要小,所以我們稱之為小時。那麼諸位要曉得這樁事情,我們常常在經典裡面看到,古人用功,所謂二時誦經,那麼你曉得二時誦經不是現在的兩小時,是此地六時裡頭所講的二時,相當於現在八小時。你讀仁王經裡面,任王經上說二時講經,那就上課,講堂裡頭。二時相當於現在八小時,八個小時的講堂啊!這是在經典裡面常常看到的,我們應當要曉得。假如要是說晝夜六時,這個意思就雙關了。晝三時,夜三時,加起來六時,晝夜六時。可是要照我們中國十二個時辰來講,也能講得通,晝六時、夜六時,那就十二時嘛!晝夜六時。所以講晝夜六時,它有雙關,都能夠講得通,那麼此地這個意思就是講無有間斷的意思。

這個曼陀羅花,曼陀羅是我們中國適意的意思。曼陀羅就是合乎自己的意思。在此地,在這個地方「曼陀羅—此云適意」就是如意。也有的地方翻作「白花」白色的花叫曼陀羅。那麼當然以這個意思,適意是最好。那麼這個衣□,我在此地就沒有另外寫了,這個經文上有。這個字,唸ㄍㄜˊ,衣□就是盛花的袋子,或者是我們中國人盛花用花籃。那麼在印度人,就是用一個袋子。佛講經當年是在印度,所以多半都是就地取這些習慣,就當地的風俗習慣。拿這個花袋子來盛,這個盛,在此地念ㄔㄥˊ,就是裝的意思,裝著許多的妙花。這個妙花當然不止這個曼陀羅一種,如果曼陀羅當作適意來講,那這個意思就很圓滿了。適意就說我想多少種花就多少種花,想多少花就多少花,那這個意思就很圓滿了,就盛這個曼陀羅花,這是妙花。用這個來供養佛,這裡頭代表意思「表真因會趨佛果,果德無不遍也。」表這個意思。

供佛,經文上說得很清楚,這是極樂世界那邊的眾生可以說是尋常之事,每一天的功課。他們早晨有這個習慣,起來之後,拿著這個花袋裝滿了許多妙花,到十方世界去拜佛,拜佛對佛的供養,就是供養花,以「花」來表供養。可是諸位要曉得,這個花是代表了因花,這裡講的真因,花代表了真因,真正修行之因。所以我們供佛,供鮮花、供果。果是代表菩提涅槃的果報,我們希望能夠證得。花則是代表修行。表示什麼呢?我是佛的弟子,我接受佛的教戒,作佛的好學生,不違背佛的教訓,依教奉行,這個花就是代表自己依教奉行,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絕不是佛很喜歡花,那就錯了。這是表自己依教奉行,表這個意思。

而每一天早晨供養十萬億尊佛,這是很不平常啊!一早晨有多少時間?你在這麼短的時間當中,十萬億佛國度你已經去都走了一遍了,你到處都見到佛,你也拜了佛,也問了法了,佛也給你講了開示了,你這歡歡喜喜回來。回來的時候,正是吃早飯的時候。這是說明了西方極樂世界不可思議的神足通。這個真因會趨佛果,是說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才是真正修行。

以念佛法門來說,必須證得理一心不亂才是真修,這個時候才叫真因。可見得理一心以前,都在相似位啊!天台大師判教就是這個判法,理一心不亂以前的,就是圓初住以前的,相似即佛。我們前面也跟諸位說過。到理一心了,就是圓教初住了,這個時候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正因。正因與如來果地上沒有兩樣,好比晚上這個月光,初三、初四,我們看那個月芽放光,那是不是月光呢?是月光。真正的月光就好比圓教初住二住。十五的月亮,滿月。滿月好比說如來果地上的這個圓滿地證得。十五也叫月光,初二、初三月芽也叫月光,沒有什麼兩樣。那麼在十五以前的這個月亮都不圓滿,叫分真,是真的;但是它一分一分的,部分的,不圓滿。所以從圓教初住到等覺菩薩,都叫做分證佛。為什麼?沒有圓滿。如來果地上,這叫做究竟圓滿了。那麼這個就是說真因會趨佛果。會,這個裡頭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一些菩薩,「破無明見法身」,逐漸逐漸地圓滿菩提,趨入如來果地上大菩提涅槃,這是說的這個意思。

那麼講這個吃飯的時候,吃飯當然是早晨,是清旦。在這邊吃飯的時候,這是早晨「清旦受食之時」。這邊有幾句,這是剛才給諸位說過了,這是破無明見法身,這才叫真因,這個是一定要把它搞清楚。那麼這個是理一心不亂,不可以誤會了。我們無明沒有破,我們沒有真正地修因,這是佛在楞嚴、在圓覺上,都講得非常得清楚,六祖壇經裡頭也說得很明白。

那麼清旦供佛剛才講了,這是神足不可思議。「神足」是六種神通之一,那麼它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意思「能到」。無論多遠,一剎那之間他就到達。假如要沒有這種能力,諸位想想看,這個十方剎土,十萬億個佛國度,他怎麼一下就能到了?他不但一下能到,他可以同時到。第二個意思是「轉變」,我們一般講神通。這個學生們喜歡看西遊記,孫悟空七十二變就是轉變。實際上七十二變太有限了。諸佛菩薩的變化、轉變,實在講是無量無邊,不只七十二種。七十二種,這是小巫見大巫。那麼第三叫「聖如意」,聖如意實在講是變化莫測,叫做聖如意。轉變不過是身變大身、變小身、變一身、變多身,這分身之術。那麼這是聖如意,這是不容易有的了,這是明心見性的大聖人,他們有這種能力,所以不離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常遍十方。

這個事情很難得,也是我們無法想像得到的。可是諸位要讀華嚴經,仔細去看看,世尊講華嚴經的時候,不離菩提場而生忉利天,不離菩提場而生夜摩天,不離菩提場而生兜率天,乃至於生他化自在天,豈不是跟此地講的聖如意一樣嗎?!所以大經上講「十方剎土,自他不隔毫端。」「毫」是毫毛,我們這個汗毛,不隔毫端啊!「不起滅盡定,而現諸威儀。」這一句不難懂。什麼叫滅盡定,「滅」是滅煩惱、滅妄念、滅習氣,全都滅盡了,這叫滅盡定。有沒有離開滅盡定呢?沒有離開。現諸威儀,行住坐臥都在滅盡定中,就是經文裡頭常講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行住坐臥,這個是四威儀,都入在定中,這一種定才叫楞嚴大定。佛在楞嚴經裡面講,諸佛如來與大菩薩,常住在大定之中。

那麼這一種神力,當然也是眾生淨業所感,也是阿彌陀佛願力的成就。因為在四十八願當中,有一願說:假如我要成佛了,我這個國中的菩薩,承蒙佛的神力幫助他,他去供養十方諸佛剎土這些諸佛如來。在一頓飯的這個時間,要不能夠遍至無數無量億那由他諸佛國者,我就不成佛。那麼由此可知,此地只講供養十萬億佛,不算多。比阿彌陀佛這個願力上來說,是非常非常地保守。他為什麼不多說一點?為什麼不少說一點,那剛剛好十萬億呢?這裡頭還有一個含義。因為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十萬億佛國度,這個意思就說,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如果想每一天都來看看釋迦牟尼佛,都來看看彌勒佛,很容易,天天都可以來看他。為什麼呢?正好十萬億嘛!每一天都可以看到娑婆世界的本師,在你自己的家親眷屬也都在娑婆世界,你要想度化他,你也隨時可以來接引有緣的眾生。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書籍目錄】
第1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一卷) 第2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二卷)
第3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三卷) 第4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四卷)
第5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五卷) 第6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六卷)
第7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七卷) 第8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八卷)
第9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九卷) 第10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卷)
第11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一卷) 第12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二卷)
第13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三卷) 第14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四卷)
第15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五卷) 第16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六卷)
第17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七卷) 第18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八卷)
第19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九卷) 第20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二十卷)
第21頁: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二十一卷)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1-12-24 15:53:21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