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義附親聞記 諦閑大師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義附親聞記 諦閑大師

辯音章

[日期:2010-09-0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諦閑大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丙二示輪觀隨修

丁一謝前請後——辯音章

於是辯音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門,甚為希有。世尊!此諸方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願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令悟實相。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講】此諸方便等者,謂此諸方便,淺深惟說三種,一切菩薩頓漸乃有多根,於前所悟圓覺,分門各證,約有幾種修習?願為現前大眾,及末世眾生,曲垂方便,備悉開示,令悟真修實相,不至徒尚虛名,是所望焉。此請後真修也。

【記】辯有四辯,音有八音。此位菩薩,修圓覺無礙法門得法無礙,詞無礙,義無礙,樂說無礙。有此四無礙辯才,故知眾生根器不一。有喜單修者,有喜複修者,有喜齊修及融修者。前章如來所說三種法門,不第世間無有,即出世間亦未之聞。故曰甚為希有。然法門總說,雖有三種,而眾生根器,廣說無量。折中而論,則有如下列之二十五輪。故菩薩特請開示也。

丁二師資緣合

爾時世尊,告辯音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修習。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辯音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講】隨文可知。

丁三應求開示

戊一長行

己一總標輪數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講】首言一切如來圓覺清淨者,正顯此理,為諸佛同證。若能修習,皆可成佛故。蓋妙圓覺性,一真獨朗,眾惑不染,故云清淨。既云清淨,則無法可修。既無法可修,則所修之法全空,能修之人何有?故曰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依於未覺者,上言一切如來已證圓覺者,固無可修,今菩薩眾生,雖發大心,尚在學地,而猶未證圓覺。由未證故,依之而起心修習。當知圓覺,本無修習,今起心修習,即同幻化,故曰幻力修習。當爾之時,隨機分門。便有二十五種。通稱清淨者,各能斷障故。通稱定輪者,三觀屬定輪替修故。又輪有摧碾運動之功,喻依此而修,能摧二障,運至菩提涅槃果故。

【記】此總標清淨定輪二十五種,一一皆是修行下手功夫。一切如來圓覺清淨者,即顯二十五輪所依之體。正顯現前一念圓覺妙性,本來如此。一切如來,皆依此取證也。本無修習及修習者,圓覺妙性,一心獨朗,從不與惑相應,故開首標清淨二字。既是清淨,何須更修?所謂修者,不過淨除流識習氣而已。所修之法即空,能修之人自亦無有。然一切如來,已證圓覺,故無修習。若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未證圓覺,必須修習。以如幻智,起如幻觀,破如幻無明。即此修習,亦同幻化。故曰依於未覺幻力修習。二十五種法門,稱為清淨定輪者,任修一種,皆能破惑,皆得清淨。三觀中各有止,故曰定。輪替而修,故曰輪。隨分修則隨分斷惑,究竟修則究竟斷惑也。

己二別明定輪

庚一單修

辛一單修空觀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它。

【講】此觀以取靜為行。須逼拶至極靜之處,所謂靜極光通,故云唯取極靜。由斯極靜之力,一念不生,則一切煩惱,自然不起。到得靜極光通,寂照含虛之際,則煩惱澈底冰消,二障自能瓦解。直得覺體圓明,自然成佛,故曰究竟成就。只此一觀,送你到家。只消不出戶庭,何必梯山航海,故曰不起於座,便入涅槃。顯是頓入,一斷一切斷,一證一切證故。

【記】二十五輪,輪輪皆定門也。今此段文,雖明單修空觀,乃為不得意人說法。得意者,即一即三,即三即一。文雖是單,義則三觀全具。如下段之三摩缽提,假觀也。而文中云不失寂念,即是禪那。又云及諸靜慧,即是奢摩他。舉一即三,明明可見矣。照前章文相,三觀之前,皆有悟淨圓覺四字。而二十五輪獨無之,鄙人別有發揮,後當詳說。取靜者,放下餘念,單提靜念也。夫一切境無生,因心而有。一切心亦無生,因境而有。今取極靜,則是一念不生,境智皆空。然初下手時,靜何能極?須在功夫上仔細體究,必以極靜之念,照極靜之體。漸漸逼拶,證到百尺竿頭,自然而至極靜之處。則如水澄清,明相自現,所謂靜極光通是也。至此一念尚且不生,煩惱自無。何以故?一切煩惱,皆由一念妄動而起故。初心人先不過用功伏之。必到極靜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方能永斷,而究竟成佛矣。此段文。說空觀極顯。而一空一切空,便是中諦理。所以說文雖是單,義則三觀全具。了得此理,一門深入,自然水到渠成。餘觀亦復如是。

辛二單修假觀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缽提。

【講】此觀以起幻為行,餘皆不取。故曰唯觀如幻。即於如幻觀中,上祈佛力慈光加被,下度一切眾生。次觀一切世界,以及眾生等法,皆如幻化。猶如幻人,以幻術變化諸物無異。當知幻觀,蓋是一切諸佛已修成之法。今菩薩正是依諸佛修成之法而修成之,故云以佛力故。今欲度彼如幻眾生。還以佛力修成之幻觀故。乃能隨彼如幻眾生,變化如幻世界,以及種種作用。即如變娑婆而成淨土,化地獄以作天宮,等類作用,即隨機化度也。雖行如是變化作用,咸同幻化,了無實性,故云備行清淨妙行,而行無滯礙故。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者,首章云有大陀羅尼門名圓覺者,即今之陀羅尼是也。寂念本是禪那功夫,靜慧本是奢摩功夫。今單修三摩一觀,於前後二俱不失者,足證圓融妙觀,舉一即三。實不單修,即具修也。

【記】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觀此十八界,一切如幻如化,是為如幻三昧。不但觀自己身心如此,觀眾生亦如此,觀佛亦如此,觀世界亦如此。然雖了得一切如幻,必仗如幻佛事,方能永離幻相,而度如幻眾生。故曰以佛力故。以者,仗也。謂仗諸佛如幻法門,修清淨妙行,具種種作用也。既云不失寂念,是即此假觀,而具中觀。又云不失靜慧,是即此假觀而具空觀,可見舉一即三。

辛三單修中觀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講】此靜以不取為入手功夫。以煩惱為正行。與奢摩他觀較近,故用唯滅諸幻,不取作用功夫。諸幻二字,即指根本枝末二種無明。今菩薩唯以寂滅之力,滅諸幻法,即是斷煩惱之方便。不取作用,即不起利生之行。但先自究竟圓滿,然後倒駕慈航,隨流九界,故曰獨斷煩惱,謂獨自先斷煩惱也。蓋以煩惱能障真理,其必煩惱斷盡,真理方現。故云便證實相。實相即圓覺真心也。能為諸法之體,故曰實相。

【記】唯滅諸幻,是以寂滅為下手功夫,即是不取作用之意。修妙禪那,是圓中諦理。中諦者,息空有二邊也。修奢摩他,本是真諦,而修妙奢摩他,一空一切空,即是中道。故禪那與奢摩他,頗為相近。獨斷煩惱者,不取別種作用,唯獨斷其煩惱。直至斷盡,則真理化道法身皆顯。若有煩惱,則為所惑,不能顯矣!所以云煩惱斷盡,便證實相。煩惱如何斷?先斷見思,次斷塵沙,後斷無明。

庚二統修

辛一空觀統修

壬一複修

癸一空假複修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它,後修三摩缽提。

【講】統修謂七觀皆以空觀為首,故云統也。先取至靜者,修空也。前云以淨覺心,取靜為行。今云至靜者,亦極靜意。以靜慧心照諸幻者者,亦靜極光通意,從空出假也。謂即以此極靜之力,發起慧照之光,起如幻觀,照諸世界及諸眾生,皆如幻者。所以能便於是幻觀之中,起諸利生之行。亦能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道,此前後之分也。

【記】內照身心,外照世界,故曰照諸幻者。既然是幻,便好從空出假,備行菩薩清淨妙行。

癸二空中複修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講】以靜慧心上,有先取至靜,故得靜極生慧。所以能用此靜慧之力,證至至靜之性,性即圓覺妙性也。既已證到覺性,則煩惱不斷自斷,故云便斷。煩惱,因也。生死,果也。因盡則果喪,故斷煩惱,即出生死時也。故永出生死。即此一觀深入,任運進修禪那,可以不必改弦易轍矣。此跨節之修也。

【記】須久修靜慧功夫,方能證至靜性。此至靜性,即圓覺妙性。證得覺性,則覺性本無煩惱,故云便斷。不然,豈能如此易易?斷見思出分段,斷塵沙出變易,煩惱永斷,二種生死,自然永出。

壬二具修

癸一空假中具修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講】以寂靜慧,先修空也。靜而寂,靜之極也。復現幻力,次修假也。謂即以靜慧照諸如幻之眾。復於覺心性中,現起幻化之力,甚至種種變化,度諸幻眾。此從空而出假也。以種種變化,必從假觀中得故。然雖種種變化,度諸眾生,惟恐身入塵中,為塵所染,故又期斷煩惱而入寂滅。此由假而修中也。

【記】云寂靜慧,可見靜極而後慧生。

癸二空中假具修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斷煩惱已。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講】以至靜力,空觀也。斷煩惱已,中觀也。謂深修空觀,任運入中,最密切故。謂即至靜之力,靜極發光,便能觀諸煩惱,最密切也。從此出假度生,最極穩健,故云後起等。

【記】此空中假具修,又云不次修。

壬三融修

癸一空融假中修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心斷煩惱,復度眾生,建立世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缽提,禪那。

【講】融修謂只以空觀,而融入諸觀,後先不定也。以至靜力,空觀力也。心斷煩惱,本中觀也。結名中,中觀在後,而今置於靜力之後。以空中有密切之關係故,故預為兼帶於此。謂以至靜之功,逼拶到底,致使無始念慮,頓然歇滅。故云心斷煩惱。則自利之力具足。然後出假度生,建立世界。乃至進修中觀,則一舉而得,不遺餘力矣。

【記】此融修也。謂以一觀融修餘二觀,建立世界,即建立道場。

癸二空假融中修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它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講】以至靜力,修空也。資發變化,兼修假也。謂即空觀極靜之力,資助開發,發起變化作用,以度眾生。所謂不起寂滅定,而現諸威儀。如云東方入定西方起,北山下雨南山雲。即此意耳。意謂雖空假雙修,二利具足,尚恐不得圓滿。故又深修禪那,永斷煩惱,成就無上菩提。如是則二利之德,不期圓而自無不圓矣!

【記】先用空觀,得真諦理體。後起如幻作用,是為體用雙修。

癸三空中融假修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世界。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它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講】謂仍以此空觀極靜之功,資助於中觀寂滅之力,而令煩惱先斷。然至靜即寂,偏屬於定。資於寂滅,則併寂亦滅,其定更深。唯恐慧心不朗,故復進修假觀,便能起全體之妙用,故可盡際度生矣。

【記】空觀之至靜,即中觀之寂滅。

辛二假觀統修

壬一複修

癸一假空複修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它。

【講】謂假觀必從起幻入手,因除幻而用變化之力,隨順眾生而度脫之。以眾生根性樂欲不同,故言種種。菩薩之隨順亦爾。而取至靜者,知其如幻如化,有即非有,而心則湛然不動。雖任運度彼,而我自如如。所謂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是也。然變化必仗假觀之力,至靜之功,非空觀不就。故先修假,次修空也。

【記】種種隨順而取至靜者,外隨眾生根機,內隨自己覺性。正度生時,不取度生之相,即隨順覺性之義也。是謂正當修假之時,而兼修空。雖終日利他,而不失自利。雖自利而不失利他。必如此方可度生,此之謂二諦融通。

癸二假中複修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講】仍即此變化之力,幻化種種境界,教化眾生,顯假觀已成也。假觀既成,則大悲輕安,永不至沉空滯寂,誤入二乘境界。而言取證寂滅者,為自身永斷煩惱故也。

【記】以變化力云云,可見假觀已成。雖變化種種境界,而取證寂滅,煩惱永斷。此正如來境界。非永斷煩惱,即不能度生。

壬二具修

癸一假空中具修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奢摩它,後修禪那。

【講】以變化力,假觀也。為度眾生,而作種種事業故。安住寂靜,空觀也。雖作種種佛事,而心自常如故。而斷煩惱,中觀也。雖空觀不動,而任運斷惑證真。此三觀具修也。

【記】文顯易知。

癸二假中空具修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它。

【講】仍即以此變化之力,顯現無礙作用。此假觀力也。雖能如是作用,不以度生為累。重起靜慮,進修禪那,以斷煩惱,入中觀也。雖斷煩惱,而變化作用之跡難忘。故須安住至靜,重修空也。

【記】安住至靜,則上求下化之皆無,並不住中道。夫先修假觀,次修中觀,最後更修空觀者何故?以假觀須忘,即中觀亦須忘,不忘即著。若不修空觀,如何便忘耶?自斷煩惱是上求,教化眾生是下化。

壬三融修

癸一假融空中修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二俱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齊修奢摩它禪那。

【講】謂先以變化之力,為度眾生,開諸方便,起諸作用,假觀成也。設遇大小兩乘行人之機來扣者,是故必以空中齊修,方能應之。至靜空觀,寂滅中觀,故曰二俱隨順。謂空中二觀,俱以隨順而修也。

【記】修空觀方能教化二乘。修中觀,方能教化菩薩。故二俱隨順。

癸二假空融中修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奢摩它,後修禪那。

【講】仍即以變化之力,隨諸眾生,應緣起用,而資於至靜。以假助空,而得空力。假得空力,則應緣無滯。此假空相濟也。只以此二觀相濟成功,則修中不勞費力,可任運而進。故煩惱後斷,即入中觀矣。

【記】將利他事業,利於自行。故曰資於至靜。二利圓滿,修中自易。

癸三假中融空修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後住清淨無作靜慮。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禪那,後修奢摩它。

【講】即以此假觀變化之力,資助中觀寂滅之功。使假不滯有,中亦易成也。蓋以種種變化,悉同幻境。當體皆空,唯是寂滅,則不須更滅矣。即中觀功成,中成則假觀亦成矣。二觀既成,便是無功用道。自是以後,則安住無作靜慮,而轉成妙空觀矣。

【記】假不滯於有,假即中也。以妙中印於妙空,則妙空自成。

辛三中觀統修

壬一複修

癸一中空複修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至靜,住於清淨。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它。

【講】寂滅,中觀也。至靜,空觀也。謂先以中觀寂滅之力,唯恐永取寂滅,而起於至靜住於清淨之地。此即所謂以法性身,受享法樂者是也。

【記】中觀二俱不取,唯取寂滅。中觀既成,更以空觀蕩其,則清淨矣。

癸二中假複修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講】仍即以中觀寂滅之力,而不斷煩惱。先修假觀,而起諸作用,度諸眾生。一切境者,即指所度眾生也。以眾生為菩薩所度之境故。如是則中易成,而假易就。二俱隨順,故曰寂用隨順。寂即中,用即假,隨順者,相成也。

【記】以寂滅體,起變化用。由變化用,歸寂滅體。是為寂用隨順。

壬二具修

癸一中空假具修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安於靜慮,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它,後修三摩缽提。

【講】寂滅力,修中也。安靜慮,修空也。起變化,修假也。言菩薩不似二乘耽寂,而不思度生。故又見眾生有種種性,在所應度。雖在所應度,必先以空觀安定其心,然後依假而起諸變化,隨順自性而度脫之。

【記】中觀成,是圓成實性。而圓成實性,不離依他起性。依他,相也。而種種相皆起於自性,故曰種種自性。

癸二中假空具修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起於作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講】修中觀時,以寂滅之力,親見自性本來具足,不假造作。從此修於假觀,起諸作用,度諸眾生。正度生時,不住度相,故曰清淨境界。此即空觀垂手而得矣。

【記】由中起假,故是清淨境界。歸於靜慮,攝用歸體也。

壬三融修

癸一中融空假修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而住靜慮,起於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齊修奢摩它三摩缽提。

【講】中觀修成,則寂滅有力。即以此寂滅之力,使空有不著,故得種種清淨。由是而住靜慮之空觀,亦不住空,而起變化。即起變化,而亦不住於假。故得以中觀而融之。

癸二中空融假修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奢摩它,後修三摩缽提。

【講】謂先以中觀寂滅之力,而資助於空,使空觀成已。然後從空出假,而起變化,則假觀成。而後三觀俱得矣。

癸三中假融空修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而起至靜清明境慧。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三摩缽提,後修奢摩它。

【講】仍以中觀寂滅之力,而資助於假。作諸變化,而復起至靜。則空假不住,所謂一中一切中矣。故得智慧明朗,而復清淨。此則正修中觀時,假觀不必另修,而一舉兩得,乃自覺覺他之功就。尚恐自力不足,大智未能速成。故於後轉修空觀,起於至靜之力,得於清明之慧。則悲智相成,自覺覺他兩俱圓矣。

【記】此三段,文顯可知。

庚三圓修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講】上來二十四觀,均是一往之談。若再往而論,佛設二十五輪,非無深意。皆為末世眾生,有大乘根性,能修習止觀者而設也。前三觀單修,專為別教當教之人,住位發心修習者,須從奢摩它入手。以奢摩它是空觀,注重自利。此觀成時,任運麤垢先落。即以此觀漸次增進,便可進破無明也。行位人修習,必從三摩缽提入手。以三摩是假觀,注重利他。此觀成時,即破界外塵沙。即以此觀增進,便可進破無明。故前靜觀,後滅觀,二俱不失也。向位人修習,即可從禪那入手。以禪那是中觀,先須雙捨前二。必俟中觀成後,豁破無明,然後雙收前二。即成圓融三觀也。中間二十一觀,特為三種人入道不同,更須種種施設而接濟之。言三種者:一別接通,二圓接通,三圓接別。以通教當教,有教無人。以彼乍入門時,三人同以離言之道而入之。其鈍根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與藏教同,所以云通前藏教。所修觀道,猶較勝於藏也。其利根人,不但見空,兼見不空。此一類人,即可通後別圓。所以能受別圓兩教人接,即可以別圓二教之法而教導之。所以此中前十四觀,是別圓之止觀,而接通教利根人也。後七觀,是圓教接別之法也。其施教之法,復各有三種不同,以受接人有三根異故。其上根人,在八人地見地被接,即今文空觀統修中複修二科是也。中根人至薄地離欲地,方能被接,即文中具修二科是也。下根人必至已辦地辟支佛地,始能被接,即文中融修三科俱是也。此空觀統修中,共有七科之文。乃以別教之法,接通教之人也。其假觀統修之文,是以圓教之法,接通教之人。三根按位施教,例上可知。然教法仍有少不同處,不可不知。所以道通教者,大乘之初門也。雖藏通之理,同名二諦,而藏教以實有為俗諦,實有滅為真諦。所謂真諦,在四諦外。以滅諦尚非真諦,況苦集道三諦乎?是以局為小乘,不能受大乘教,故無被接之機。通教以幻有為俗,幻有即空為真。其二諦中,密含中道第一義諦。所以能受別圓二教接濟也。若以別教之道而接之,仍須教以識取真諦之理,依理起修。今之空觀統修之文,所以判為別接通也。若以圓教之道而接之,必須教以依俗諦之理而起修。以俗諦之理是幻有,既稱幻有,便非實有,乃假有也。故以假觀之法,而教以入手修也。今之假觀統修之文,所以判為圓接通,且無貳疑矣。其中觀統修之文,是圓教之道,接別教之機也。前通教接聖不接凡,以凡位惑全未破,煩惱障強,不能受接故。今別教接賢不接聖,以聖位證道同圓,無須接故。今論接者,惟接別之內凡位也。外凡信位,事障強故,亦不能受接。所以但接內凡三十心位也。上根住位被接,中根行位被接,下根向位被接。今之中觀統修之文,判以圓接別,亦無疑矣。上根教以複修,中根教以具修,下根教以融修,例上可知。唯此一科圓修三觀,專為圓教本教人而設也。謂末世眾生,果有圓教根機。即使一時未悟淨圓覺心,不妨於名字位中,聞得淨圓覺心之名。即是現前一念之心,直須諸緣放下。用此現前一念之心,還照現前一念心性,即是以圓覺慧圓合一切,一切,即指三諦理也。以現前一念心性,即具三諦理故。則前二十四觀,皆得多羅攝入一觀之中。是為一修一切修也。於諸性相無離覺性者,謂前二十四觀,皆以淨圓覺心而為其性。其單複統具等差別,而為其相。相雖差別不同,皆不離於淨覺之性。是故但以圓覺慧修,即圓合一切而併修之,豈非一修一切修乎?菩薩,即指能修人也。名為圓修三種者,謂修空時,一空一切空。假中俱空,空外無假中,則一觀即三觀也,假中亦爾,可以例知。如是則圓覺自性,清淨無礙。二十四觀,皆隨順而俱成矣。是則足見二十五觀,皆為末世大根人,未悟淨圓覺心者,而設修觀之法也。是故前文佛示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佛語證之,無足疑矣。

附二十五輪三教按位修證圖(六三八  六三九頁)

(略)

【記】圓修為圓教當教之人所修。至前二十四輪,係何人當教?向來各家註釋,皆未發揮。山僧此番煞費研究。知佛所說之二十五輪,大有意思,實為末世眾生起見。何以故?上文云,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蓋已明明道破矣。前威德章,每觀之首,必有悟淨圓覺一語。今此二十五輪,則未提及,正為未覺者而設。佛所以設此二十五輪,可知輪輪必有當機之人。大約從寂靜下手者,必是空觀。從幻化下手者,必是假觀。從不取下手者,必是中觀。修圓觀者,以悟淨圓覺下手,觀觀皆圓。今之二十四輪,則亦必皆圓。從此研究,則可知前之單修三觀者,乃專為別教人設也。蓋別教是界外鈍根,空假中三觀不融。故教十住位次者修觀,因其本是空觀中人,則令從奢摩他下手。從此悟空理,以破見思。悟不空之理,以破塵沙。悟空不空之理,以破無明。一觀到底,便可融三觀也。若教十行位次者,本是假觀中人,就其本分,須從三摩缽提下手。不失寂念及諸靜慧,自然融得三觀。若教十回向位次者,空假已是過來人,故須從禪那下手。修至破無明,登初地,自然能融空假二觀。此二十四輪中,所以首列三種單修也。領二十一觀,首七觀以空觀統之,次七觀以假觀統之,後七觀以中觀統之。此非學過台宗之人,不易領會。何以故?佛所說法,本祇有真俗二諦。俗諦是事相上說,真諦是理性上說。俗諦在世間為真,出世則空。真諦在世間是空,出世則中。故空與中,有密切關係。了得空是不空,不空即中,則以一觀統七觀之理,可以明矣。既為末世眾生而設,則末世眾生,根器利鈍不一,大約可分為三:一通教機,二別教機,三圓教機。圓教是上等利根人,別教是中根人,通教是下等利根人。而此三等人中,又有差別,所以開出二十一觀。本經為頓教大乘,非頓教根器,不易領悟。然教相是頓,教義是圓。須知此首七觀,從奢摩他下手者,為利根中之鈍根,是通教機。通教從無生觀入手,當教雖是頓教。而彼但見空,不見不空,不能融化。因末世眾生,多界內凡夫,其中有一種利根。利根中又分上中下三等。上等者,在當教非但見空,亦見不空。然彼不知不空即中,故必須出世之別教十地大士來接引之。此別教接引通教之機也。別教十地大士,在十住位,即修奢摩他觀。故其接引通教人入別教,乃教以無生觀,即我教之奢摩他觀。用此一觀到底,即可破無明。複修中兩種,空與不空,同時而修。是但接通教利根人,在八人地見地,已可接引。至兩種具修,是接通教中根人,須薄地離欲地,方可接引。三種融修,乃接通教鈍根人,須至已辦地辟支佛地,方可接引。通教人以幻有是俗,幻有即空是真。別教接通教,就其本有者,教以從真諦入手,故以奢摩他居首也。次七觀從三摩缽提下手者,是圓教人接引通教最利根人也。通教人以幻有是俗。圓教人根器利,與別教人不同,故教以即從俗諦下手。此中細為分別,則兩種複修,可從八人地見地接引,是最利根人。兩種具修,是接引薄地離欲地者。三種融修,乃接引已辦地辟支佛地者。後七觀從禪那下手者,乃圓教人接別教也。別圓接通,接聖不接凡。凡雖有外內之別,而為煩惱障所礙,故接不到。必須破惑之後,方可接。圓接別,則接賢不接聖。蓋既已登地,無勞接引也。然雖接凡,亦必至十住位破惑後方可。利根者則於十住位中接之。中根者則於十行位中接之。下根者則於十回向位中接之。圓教本屬中位人,一中一切中,開口便講中道,故從禪那下手。別教十住修空,十行修假,十回向修中。割裂而修,不能融會。又別教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諦。不有不空,名為真諦。俗諦即通教之究竟證,故圓教人可以中觀接之。世間真俗二諦,在別教人視之,同一俗諦。今圓教人來接,教以所觀二諦,當體即是中諦。上根令為兩種複修。中根令為兩種具修。下根令為三種融修。於此看來,可知佛所說話,均有至理在其中。惟須用心參究,方得了了。至末後圓修三觀,乃圓教當機人之修證法門也。故云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淨圓覺性,本不可離。唯因眾生未悟,不得不設二十四輪。其實一切性相,皆不離淨圓覺性。圓教人修一觀,即具三觀。如修空,則一空一切空,假中俱空。修假,則一假一切假,空中俱假。修中,則一中一切中,空假俱中。中外無空假,空假外無中,故謂之圓。至其位次,則自五品位乃至分證菩薩地盡,位位皆修之。唯究竟妙覺地,既云無修,乃亦可云無證矣。

己三結示修法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當持梵行,寂靜思惟,求哀懺悔。經三七日,於二十五輪,各安標記,至心求哀,隨手結取。依結開示,便知頓漸。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講】準前總標云,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尚未說明云何二十五輪,今則由單修,統修,具修,融修,以至圓修,一一別明已竟。故此結云,是名菩薩等。一切菩薩,隨其本具根性,依之修行,不過如是而已。若諸下,示修法也。謂不論現前新學,及末世初心。設欲依此輪而修者,當先持諸戒品,而修清淨梵行。以戒為菩提之根本故。寂靜者,收攝其心。思惟者,正念思惟二十五輪,當依何法修也。尚恐宿障深厚,正修難成。仍須敬禮三寶,求哀懺悔。經三七日,自知感應道交。希示正修,於輪各安標記。標記者,以紙為標,註記輪名。隨輪各安,以備結取也。隨手結取者,隨手以標為結而混和之,仍復取結在手而展視之。隨彼所展之結,開示應修何輪。故曰依結開示。便知頓漸者,以結中諸輪,有頓漸偏圓義故。取此結者,便知自根或頓或漸,依結而修也。一念下,斥疑不成。然知既頓漸,徑修必成。若纔起一念,疑而不修,或既修復悔,則便於圓覺而不成就。宜痛忌之!勿自棄也!

【記】隨其本具根性依之修行者,如通教人必用前十四觀,然後圓別教人可來接。若當會諸菩薩,則有融根者是通教,有頓根者是別教,有圓根者是圓教,可各依之以修也。戒根不淨,雖有禪定功夫,反增長魔力。此魔王所以居於六欲天之上也。因戒生定,方是正定。所生之慧。方是妙慧。不但淫欲一戒要持,戒戒要持。不過淫欲最易破定耳。持戒者,身口意三業,方得清淨。梵,清淨也。當持,言必要持,非僅應當之意。梵行是戒。寂靜是定,思惟是慧。然末世眾生,雖戒定慧三法齊修,而宿業重,去佛遠,非佛力加被不可。故須求哀懺悔。懺悔必剋期。否則終日擾擾,焉能下手?故必一七日二七日三七日,經過二十一日,打七圓滿,有根器者,自然感應。

戊二偈頌

己一略頌二十五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辯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

所謂奢摩它;三摩提禪那,三法頓漸修;有二十五輪。

【講】無礙清淨慧,謂或從頓修頓得,漸修漸發,無不皆依禪定生也。既皆依定而生,足見二十五輪之觀,不能不速修,以其非禪不智故也。

【記】此八句中,最重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二句。慧是根本智,人人具足,即所謂如如智也。根本智乃是性德。今云無礙,乃是修德。本來清淨,今有染污,故必須修。無礙清淨慧,唯釋迦世尊;及十方諸佛有之。所謂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此慧因何生?乃從禪定生。眾生本來無礙,唯為三惑所障,蔽妙明為無明。雖有世智辯聰,小小智慧,說漸說頓,皆不能無礙。若由禪定生,則能破惑。破得一分惑,能說一分法。如阿羅漢說世出世法,固能無礙。說菩薩道,則有礙。菩薩說當分固無礙,說佛法則有礙。因三惑未盡故。唯佛證一切智,故無說不圓。所謂二字,承上文定字來。以下三觀,修法不同。或以頓教機修,或以漸教機修,故有二十五種。

己二顯示應修揀人

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唯除頓覺人,并法不隨順。

【講】如來,已成正覺人也。修行,未成正覺人也。已成者先因此成,未成者後因此成。在所應修,不待言而自可知故。後二句,揀不隨順人。頓覺人有二種:一是初生頓成,不見隨順。二是因感示成,無容隨順。法不隨順,亦有二種:一者外道,所修之法不隨順故。二者闡提,無佛種性,暫不隨故。此皆約現在言,若推過去久遠,或至當來後後,總在隨順中收。

【記】頓覺人二種:一初生頓成者,隨拈一觀,無非三觀,不必揀擇。即上文所言,於一切時不起妄念,是也。二因感示成者,乃菩薩示化,因眾生機感,自己分上,拈來皆是。所謂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是也。外道心外取法,依自己邪見,處處執著,故不隨順。然過去久遠,外道遇佛,亦能棄邪歸正。闡提亦是眾生,亦有本具之佛性。今云不隨順者,祇指現在言之。

己三結示隨順速證

一切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當持此輪。隨順勤修習,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

【講】前三句,指人勸持。謂無論現在末世,常應當持此輪而修習之。後三句,隨修蒙益。謂隨順勤修,蒙佛加被,不久自當證涅槃也。為中根人示圓修竟。

上來兩章三觀修法,雖甚明顯,亦必預明三觀正義。茲當揭示於下,幸留意焉。夫一念心起,起無起相,澈底唯空。三際寂然,了不可得。無見聞覺知之相。無眼耳鼻舌身意之相。即空觀也。一念心起,有三千性相,百界千如,所謂國土世間一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也。五陰世間一千,謂染淨一切色心是也。眾生世間一千,謂四聖六凡假質是也。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時起。一念心滅,三千性相一時滅。念外無一毫法可得,法外無剎那念可得也。然則一念具足十界,一界又具十如。而念性鎔融,每一界必具十界。如介爾一念心起,必落一界,而一界顯起,九界冥伏,非是沒有。如是則十界即有百界,百界各具十如,則百界即有千如。既論三種世間,各有千如,所謂介爾有心,便具三千。即假觀也。一念心起,起而無起,三際寂然。無起而起,三千宛爾。非空非假,雙照空假。即中觀也。說即有三,照無三一。念念見自心性,任運非一非三。不用破除身心,不須安立觀境。只要念想息處,一切時中,任運心常三觀也。直須默照心源,澄心寂慮者始得。萬不可落在言詮,徒以口頭為得耳。

【記】常當持此輪,即指上文所云經三七日各安標記,隨手結取依結開示而修也。隨順有二:一隨順覺性。於二六時中,直照心源。二隨順諸佛開示法門,佛令修何輪,即修何輪。修習須勤。然吾輩有事之人,必不能於二六時中,一刻不間。然有事便做,無事便修,即是勤也。諸佛開示,皆從大悲心流出,有慈力加被。故照此修持,不久必有感應。

上來威德辯音兩章,皆言三觀。唯威德章為已悟淨圓覺心者,發明修證功夫。辯音章為未悟淨圓覺心者,發明修證功夫。末世眾生,但聞圓覺之名,是為名字即。及發心進修,則為觀行即。良由眾生根器不同,機緣各異。故特說此二十五輪之法,所謂藥多病廣也。然欲修三觀,無論悟與未悟,均須識其精義。茲特為附述於此。三觀所依之理,即真俗中三諦。而能依者為三觀。夫吾人現前一念之心性,不起則已,起則人人知為妄念。然究竟從何而起?如何起法?係自起耶?他起耶?自他共起耶?自他不共起耶?四者諦思,了不可得。蓋心本無念,念因何起,於此大可研究。須知凡夫心不孤起,因境而起。有境斯有念,無境斯無念。心,自也。境,他也。既因境起,則因者明明是他,與汝何干?汝何故必因他而起?他起,汝獨不可不起乎?切實研究,自他皆無有起,乃由因緣和合而有。既曰和合,便是自他共起。然自與他若各有生性,何必共而後起?若皆無生性,即共亦不起。譬之沙無油性,雖多沙亦不能榨油。既非自他共起,便由虛空妄起。然空無自性,如何能起?如此研究,則起無起相,澈底皆空。求前念及後念,皆不可得。何則?前念已滅,後念未生,謂為現在,則現在無相。是以當前一念,三際寂然。內無根相,外無塵相。即空觀也。染一切色心,為六凡實法。淨一切色心,為四聖實法。合為五陰,開為實法。四聖六凡,皆稱眾生世間者,蓋佛為無上眾生,菩薩為大道心眾生,緣覺為孤調眾生,羅漢為沉空眾生,諸天為著樂眾生,人為苦惱眾生,三途為極苦眾生也。假者假名,質者實質。若念若法,無非因緣和合而有。有則俱有,無則俱無。離念無法,離法無念。一念不動,則十法界了不可得。既動一念,便落一界。故須從動念時觀照。凡夫念念不停,不善則惡。惡念為三途之因。善念又分上中下三種。如微小善念,則落人界。中等善念,則落阿修羅界。上等則為天界之因,落於天界。若起自度之念,求出生死,則落於阿羅漢界。若再欲與眷屬同出生死。則落於辟支佛界。若一念起時,不為我而為人,發願度生,則落於菩薩界。若一念平等,普度眾生,則落於佛界。一界之中,任指依報正報,皆足十如。十如者,即法華經所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是也。一念之性,性無性相,當體鎔融。如前念惡,後念善,或又發出世心,故念念皆具十界。冥伏者,眾生心無二用。起善則惡伏,起惡則善伏,起出世念則世間伏。並非無有,不過冥伏。既是冥伏,自然理具。故曰介爾一心,便具三千。此即假觀也。要說宛爾,則當體了不可得。要說寂然,則三千歷歷明明。當現前一念起時,直照起處,了不可得,即空也。然起處歷歷明明,即假也。歷歷明明,體不可得。非空非假,雙離二邊。即空即假,雙照二邊,故曰中觀。三觀之法,凡夫不可不知。知之即應實行。蓋人人皆有此心,即人人皆可修此三觀。直須放下身心,直照心源。現前一念起時,正好下手用功,尋他起處。念無起相,空觀也。念起時歷歷明明,假觀也。雖無起相,而歷歷明明。雖歷歷明明,而本無起相,中道觀也。如此用功,三觀具足。即三即一,則念念見自心性矣。諸君勉旃!

【書籍目錄】
第1頁:原序 第2頁:題辭
第3頁:凡例 第4頁:釋經題
第5頁:釋譯題 第6頁:序分
第7頁:文殊章 第8頁:普賢章
第9頁:普眼章 第10頁:金剛藏章
第11頁:彌勒章 第12頁:清淨慧章
第13頁:威德自在章 第14頁:辯音章
第15頁:淨諸業障章 第16頁:普覺章
第17頁:圓覺章 第18頁:賢善首章
第19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