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華嚴經要解 戒環法師集

華嚴經要解 戒環法師集

初懸敘

[日期:2010-09-0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戒環法師集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初懸敘

大方廣佛華嚴經者。直示諸佛眾生平等。佛性本真德用也。三世諸佛所同證。十方菩薩所同修。大千聖眾所同尊。法界眾生所同具也。

釋迦如來。初成正覺。欲明所修之因。所證之果。欲使人人同修同證。故現千丈盧舍那身演說。文殊菩薩與阿難海於鐵圍山間結集。對上中下根。分為三部。上部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中部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部有十萬偈。四十八品。皆自一音所演。隨類各解。為上根聞此。稱性遍周。剎說塵說。熾然無間。則大千剎塵未足究盡。猶以多數號之爾。中根聞此。惟悟當會之經。未極剎塵之說。故偈品稍寡。下根聞此。意局言詮。見存限量。故惟得十萬偈。四十八品。傳來未備。今經止四萬五千偈。三十九品。在昔結集之後。祕於龍宮。龍樹菩薩。運神海藏。觀前二部。渺若淵海。非人世所及。乃誦後部歸於五天。爰布中夏。雖豐文博義。理窮法界。事極剎塵。皆為發明當人自性故有之德。

蓋大方廣體。物物圓成。但局於識情。故束之令小。佛華嚴行。人人本具。但汩於塵勞。故失其華嚴。此經不離識情。示現智海。即諸塵勞。繁興妙用。一念圓證。則大方廣體。佛華嚴行。當處現前。不從他得。信謂自性固有矣。則詮指之要。不可不究也。

此經所詮。以毗盧法身為體。以文殊妙智為用。依智斷習。則普賢妙行為因。習盡智圓。則補處彌勒為果。一藏體要。不離此四。故以毗盧為教主。所以立體也。以文殊為信首。所以起用也。以普賢發行。所以示因也。自十信而始。五位而終。乃見彌勒。所以示果也。然體用因果。必依毗盧文殊普賢彌勒。何也。

梵語毗盧舍那。此云光明遍照。在佛為清淨法身。在人為本覺妙性。華嚴以此為體者。直欲眾生見妙性而證法身也。梵語文殊師利。此云妙德。在佛為普光大智。在人為觀察妙心。華嚴以此為用者。直欲眾生明妙心而證大智也。普賢者。德無不遍曰普。佑上利下曰賢。在佛為真淨妙行。在人為塵勞業用。華嚴以此為因者。直欲眾生翻塵勞而成妙行也。梵語彌勒。此云慈氏。在佛為補處之主。在人為數取之身。華嚴以此為果者。直欲眾生離數取而趣補處也。然則華嚴體用因果。諸佛眾生則一。但諸佛合覺。眾生合塵。故有間耳。苟於此經。一念反照。滅塵合覺。則革凡入聖信猶反掌。而自己毗盧文殊普賢彌勒。當處圓現。所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信不妄也。

【書籍目錄】
第1頁:前引 第2頁:初懸敘
第3頁:二釋題 第4頁:三科解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2-10-13 7:49:03
善財53參 生命走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