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華嚴演義【冊一】 淨空法師講述

華嚴演義【冊一】 淨空法師講述

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二

[日期:2010-09-0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二

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一

釋莊嚴道場分

正釋經文序分

東晉道安法師發現,經典本身具足三分。他把經分為三個大段落︰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世主妙嚴品」就是《華嚴經》的序分,這一品經文很長。正宗分則是「現相品」以下;一直到「入法界品」的末後有一段經文「爾時文殊師利從善住樓閣出」以下,才是本經的流通分。序分中,古德認為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就我們娑婆世界來說,更深的意思是結通十方無盡世界的序分。《華嚴經》確確實實所敘說的是盡虛空、遍法界。為什麼佛要說這麼廣大的境界?諸位要曉得,無限的法界是我們自己生活的空間,如果佛不說,就對不起我們。必須知道每一個人有過去世、現在世、還有未來世;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我們今天出現在這個地球上,來生也許到別的星球去投生。外太空每一個星球與我們都有關係,我們可能過去曾經住過,將來還要去觀光。佛在這部經中,對於十方諸佛國土過去、現在、未來,都講得很清楚、很明白,這是佛盡到他做一個好老師的責任。

序分分兩個部分︰一個是證信序,一個是發起序,我們到經文中都會看得很清楚、很明白。序文有它的來歷,是釋迦牟尼佛示現入滅的時候,阿難尊者向釋迦牟尼佛請教,將來集結經典,開頭怎麼寫?佛就教他:你一開端,用「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與哪些人在一起聚會」,用這些字樣。為什麼要這樣寫呢?佛就說了︰三世諸佛經藏開端都是用這個。釋迦牟尼佛說:我也不例外,循古佛的規矩,也用這個作開端。所以經一開端這些字樣是釋迦牟尼佛親自指示的。

我們必須要曉得,生命是永恆的,確確實實沒有生死。佛沒有生死,菩薩沒有生死,我們有沒有生死?沒有!這給你講真話,沒有生死。為什麼?剎那際,生滅同時,沒有生死。相狀也是不滅,連科學家都知道,物質不滅,精神不滅,怎麼會有生死?我們今天貪生怕死,貪生怕死是個錯誤的觀念,不是事實;不了解事實的真相,讓我們產生一個錯覺,以為有生死。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地球有成住壞空,這是什麼?這是一個現象,有這些現象。這些現象就物質來講確實不滅,只是物質的緣聚緣散而已。緣聚,就現出一個物體;緣散,物體的相狀改變,不是消滅。就像一本書,是物體,用一張張紙裝訂起來,這本書生了;把它拆開來,這本書死了。我們所看到的是生滅相,其實生,是那麼多張紙;滅,還是那麼多張紙,紙沒有壞,只是拆散與聚合而已!諸位從這個比喻當中,冷靜細細地去觀察,然後你觀察我們人也是不生不滅。我們今天有個人身,就像許多張紙裝訂成書一樣,什麼叫死?細胞東西分解了,就像那個書拆散開來,沒有了。從這個地方去體會,物質不滅,精神當然更是不滅。精神是個主宰,物質是現相。所以佛在《法華經》上講:「世間相常住。」這個話的意思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物質不滅,世間相常住。

古大德告訴我們經典的開端「如是我聞」,四個字含有很深的用意。第一個,古代印度的習尚。佛經中許許多多的術語,都是藉古印度宗教的術語,加以新的解釋。像「涅槃、圓寂」都是古印度宗教的用語。當時他們宗教的典籍一開端用「阿優」開頭,意思就是「有、無」,也就是當時所有一切學說總不外乎講「有、無」的道理,佛法則用「如是我聞」,這就明顯區別與宗教的典籍不一樣;換言之,佛教不屬於宗教。

第二個意思是息諍論。阿難尊者如果不說這些經典是親自聽佛所說,大家以為是阿難自己說的;阿難說的,別人就有諍論,就有議論,不服。所以說「如是我聞」,大家沒有話說。第三個意思是斷眾疑惑。阿難尊者集結經藏的時候,升座講經得到世尊的加持,得到一切諸佛如來的加持,相就變得格外的好,大眾懷疑是否阿難成佛了?也有人懷疑釋迦牟尼佛是不是復活了?也有人疑惑,可能是他方佛來示現了。有這麼多的疑惑,阿難一說「如是我聞」,大眾曉得坐在台上講經的是阿難尊者。

第四個意思是能令聽眾生起信心。大家對佛尊敬,傳述佛的法音,也能令大眾生信。末後一個意思就是剛才敘說過了,世尊是順同三世諸佛,一切諸佛經藏都是用「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釋迦牟尼佛也不例外,今佛無異於古佛。雖然一切經都有三分︰序、正、流通三分。《華嚴經》又稍微特別一點,清涼大師註這部經,把它分做四分。這個四分與三分重疊,與三分交叉,顯示格外的圓滿。分成四個大段落,信、解、行、證四個字。第一是「舉果勸樂生信分」。第二個部分是「解」,「修因契果生解分」,著重在解。第三部分是「行」,「託法進修成行分」。法是一切萬法,就在一切萬法當中,修正自己種種錯誤的觀念行為。所以為什麼佛在這部經上自始至終,字字句句都表法,不在字面上。因為懂得表法的意趣,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如同一切諸佛在面前說法,始終不離開諸佛如來。第四部分是「證」,「依人證入成德分」。依人是依一切人物,一切人都是我們的老師,一切人都是我們的善知識。好人、善人,我們看他的好處,向他學習;惡人、不善人,我們見到他,反省自己有沒有他的過失?有則改之,無則嘉勉。

第一分有六品經,又分作十分,這六品經相當長。第一分「教起因緣」,敘說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宣講這部經?講經總有其因緣、緣起。第二分「大眾同請分」。佛法是師道,尊師重道,所以「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世法、佛法都不例外。大眾聚集在一起一定是有請求,請求有的時候說出來,向釋迦牟尼佛請教;有的時候沒說出來,有這個意念,佛就知道,所以第二部分是「大眾同請」,都有這個意願求佛說圓滿的大法。第三部分「面光集眾」,佛放光。這個光,我們凡夫煩惱太重,看到佛光只曉得很稀奇,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佛放光是讓十方世界的大菩薩們,見到佛這個光明,知道釋迦牟尼佛正欲宣講《華嚴經》,所以這些菩薩都來了。第四「毫光示法分」。第五「眉間出眾分」,佛示現不思議的神通,從眉間放光,光明中現出許許多多的菩薩。這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這四大段,都在如來現相品。教起因緣就是世主妙嚴品,就是這一品經。

第六「普賢三昧分」,第七「諸佛同加分」,第八「法主起定分」,第九「大眾重請分」,這都在第三品「普賢三昧品」中。末後正說第十「正陳法海分」,這個法會因緣統統具足,釋迦牟尼佛正式為我們講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在這一分中,有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毘盧遮那品,六品經其後三品。這是第一分中的十個大段。如果就經義而言,第一品是「教起因緣」;第二品、第三品是「說法儀式」;第四、第五、第六品,是「正說」。這是清涼大師所分。

第一品「世主妙嚴品」,清涼大師也把它分作十個段落,第一大段「總顯己聞」。這一段只有四個字,「如是我聞」。第二大段「標主時處」:「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第三大段「別明時分」,也是一句,「始成正覺」。第四大段「別顯處嚴」。第五大段「教主難思」從「爾時世尊」開始。第六段是「眾海雲集」。第七段是「稱揚讚德」,就是眾生世間主、器世間主,讚歎釋迦牟尼佛。「眾海雲集」以及「稱揚讚德」的經文都很長,這一部分在一般講解是比較上難講的地方。第八段題目叫「座內眾流」。第九段「天地徵祥」,這是感應,有許許多多的祥瑞。最後一段「結通無盡」。清涼大師將「世主妙嚴品」的內容,分成這十個大段落。

一、總顯己聞

如是我聞

就是這一句「總顯己聞」。最簡單的解釋:「如是一部經義,是我阿難親自聽釋迦牟尼佛所說。」印度古大德說「傳佛教學」,意思是傳承佛陀學說這件事情,阿難是第一人,以後從阿難尊者代代相傳,傳到我們這一代。這個意思就是明顯的說出道統一定要有師承,決定不是自己閉門造車。你所學的,你是跟誰學的?我有老師,我的老師跟誰學的?這樣一代一代推過去,推到最原始是阿難尊者;阿難尊者是跟釋迦牟尼佛學的,這是一個道統,一脈相承。世出世間法如果離開師承,自己成就決定不可能。那釋迦牟尼佛跟誰學?釋迦牟尼也不是無師自通,釋迦牟尼佛也是祖述過去諸佛所說,不是自己的創意。孔老夫子也是「祖述前人」,他老人家一生「述而不作」,沒有創作,轉述古德的。佛也是轉述古佛的,多謙虛!事實亦如是,佛佛道同。

一般我們介紹佛的經典,開端都要說明六種成就,「如是我聞」四個字在六種成就中包括了信成就、聞成就。「如是」兩個字表「信」,意思很深很深。古大德告訴我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尤其是淨宗,往生的條件三個:信、願、行,信在第一。清涼判《華嚴》四分的教義:信、解、行、證;信也擺在第一。有信心,信心堅定,信心清淨,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我們才能夠入佛門。入佛門求什麼?求智慧,真實智慧。真實智慧從哪裡來的?從清淨心中來,所以心一定要清淨。清淨心是真心,清淨心起作用就是真實智慧。前面跟諸位說過,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而清淨心也具足戒、定。念佛人常常稱讚信心念佛,這個信心念佛與淨宗所講的一心念佛是一個意思。由此可知,信心就是一心,一心就是信心;一心就是清淨心,清淨心能入「大方廣」,清淨心能入彌陀願海。我們肯念佛,一意專求往生,這就是大智慧,無比的智慧,我們這一生決定得度。

《大智度論》中講「如是我聞」四個字,就佔全書四卷之多。我最初學經教,學「如是我聞」怎麼講法,看《大智度論》佔那麼大的篇幅,真正是不可思議。如果照《大智度論》的講法,這四個字恐怕也得講一年。所以古人曾講,諸佛如來講經說法,講的是什麼?就說「如」這個字而已。釋迦牟尼佛講了四十九年,講什麼?就講個「如」字。

「如」是什麼?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叫「如」。理如其事,事如其理,性如其相,相如其性,叫「如是」。這個話我們聽了如果一下還不能夠體會,用比喻來說,比喻也是古大德所言。古大德用金與器作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比作自性,比喻作理;器用金子做成,器比喻事,比喻現相。而金就是器,器就是金,金與器不能分家,分家,金沒有了,器也沒有了。因此佛法中,性就是相,相就是性。禪宗所講的明心見性,從哪裡見的性?就是豁然覺悟,原來所有一切現相就是真如本性,所有一切事物就是真如本性,見到事相的本性了,這就叫明心見性。這個心開明了,從前的心迷惑顛倒,性相一如擺在面前不知道。現在茅塞頓開,豁然大悟,悟了,原來相就是性,事就是理,有就是空。有是從事、相而言,空是從性、理而言,性與理是空寂的,事與相是有的。既然性相不二,當然空有就一如。所以說空、說有是一,不是二,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就說這個。佛法看似浩如煙海,不曉得從哪裡學起,其實簡單,就一個「如」字!千經萬論就是講這一個「如」字。這種說法是從理上講的,唯如唯是;換句話說,與如相應的就是,就沒錯。

我們把這個「如」,落實到本經經題上「大方廣」,「大方廣」就是「如」,與「大方廣」完全相應就「是」,「是」是「佛華嚴」,「佛華嚴」就「是」!如果我們用在念佛的原理—《觀無量壽佛經》中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作心是,阿彌陀佛。是心是佛,就是「如」,就是大方廣的意思;是心作佛,就是「是」。這個說法諸位比較容易理解。唐朝時候真諦法師,也說得很好,他說:「真不違俗,叫做如。」與前面講的意思一樣。真指性、理,俗指事、相。特別是在《華嚴經》上,前面與諸位介紹五周因果中,有差別因果、平等因果。真,就是平等;俗,就是差別。平等不違背差別,平等中有差別,這個叫「如」;也就是說相中有性,事中有理,不相妨礙,不相違背,這是「如」的意思。「俗順於真,這就叫是。」也就是現相;事能夠隨順理而不違背理,這就是「是」。真俗不二,性相一如,這叫「如是」。這是從理、事兩方面而言,都說得很好。華嚴家也說:「以無障礙法界叫如,唯此無非曰是。」這個說法扣在經題上,諸位就很好懂。無障礙法界就是「大方廣」,能與大方廣圓滿相應就是「佛華嚴」。「如是」兩個字我就報告到此地。

我們要遵守古大德的教誨,長經短說,短經長說,才有味道。《無量壽經》是短經,要長說;《華嚴經》是長經,要短說。『我聞』是阿難尊者親自聞佛所說,這部經也是阿難尊者集結。古德說,傳法的人只有一個目的,將諸佛如來所說微妙之法,傳給所有尚未見聞之人,這是他唯一的使命。我們為佛弟子,這一生為什麼事來到這個世間?如來弟子是來傳法的,將世尊普度眾生的微妙大法,傳授給未聞未見之人。無論什麼樣的身分,出家也好、在家也好,四眾同修,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在我們自己現前生活,現前工作,現實的社會當中,每一天所接觸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們只有一個念頭,傳法度眾生。我們這一生是來代佛傳法的,所以佛法「不貴能說,貴在能傳。」這兩句話重要。阿難是傳法的典型,傳法的模範。我們都要向阿難看齊,做傳法菩薩。這個念頭一轉,就超凡入聖,多自在!而後我們的身、口、意,自自然然與「如」相應,與「如」相應就「是」!世尊講的「如是」,我們體會到「如是」,傳法「如是」,這才與諸佛如來同心同德,同願同行。

「我聞」兩個字的深意就是師承。阿難尊者一生所說,是祖述老師的言教,沒有自己的。古時候老師教學生,要求通常是五年,五年決定遵守老師的教誨,不能夠聽別人說,不能夠隨便閱讀文字,期限是五年。佛法是師道,師道是老師第一大,世尊當年在世,維摩居士是在家人,維摩居士說法,佛派遣他的大弟子去聽經。舍利弗、目犍連,這一些大阿羅漢見到維摩長者,也是頂禮三拜,右繞三匝。居士升座講經是代佛說法,出家人見到,與見佛講經說法的禮數沒有兩樣。我們講經,因為自己是凡夫,雖然得佛力加持能夠講一點,怎麼敢受人禮拜?所以在講台前面供一尊佛像,你拜是拜佛,我在佛後面躲著,不敢受你禮拜,謙敬的意思統統到了。居士上台講經,也不可以貢高我慢,都要具足真誠、謙虛、恭敬,與法才相應。最重要的是,念念要有傳法的心,把如來正法,特別是念佛法門傳下去。

二、標主時處

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

這句經文說明三件事情:法會時間,主講人,以及法會的處所。「一時」兩個字用得非常非常之好,現代有一些人把佛經翻成白話文,我也看了幾本。他怎麼翻呢?「有一個時候」。有一個時候不是一時,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這兩個字不能翻,怎麼翻也翻不出來。「一」的味道真,「一」是什麼?一心、一真。「一心」就突破了無量的時空。「一時」是「一心」的時候。我們念佛人念到一心不亂,那就是「一時」。一心不亂,所有時空都突破了,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同時都見到,這叫「一時」。「一時」也是一處!無量無邊的虛空法界是一處!一時一處,這是一真法界。「三世十方同時存在」,叫「一時」。古德有兩句話也講得很好,「法王啟運,嘉會之時。」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大眾聚集在一起聽經,就是這個時候,這叫「一時」。另外從感應道交來講也行,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決定不會有差誤。應機說法,這叫「一時」。

『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在這個大會當中的主講人,這一會是為我們宣講《大方廣佛華嚴經》。下面是處所,在哪裡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這是處所。這個處所有三個,「摩竭提國」指一個地區。「阿蘭若法」是世尊修學講道的場所。「摩竭提」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無毒害」。從這個名義上來看,這個國家人非常善良,道德的水平很高,知書達禮,心地都清涼自在,文化水平高。「阿蘭若法」則是別舉說法的道場。有兩個意思,一個是「阿蘭若」,「阿蘭若」是梵語,就是很安靜的處所。「阿」翻作「無」,「蘭若」翻作「喧鬧」。安靜到什麼程度?牛叫的聲音聽不到,稱為「阿蘭若」。市區太熱鬧了,修道就困難。所以佛帶學生去修心養性,一定在山林、水邊,一般人很少到的地方。佛教傳到中國亦復如是,道場都建在深山中,人跡罕至之處。

下面還有一個「法」字,法字很重要。「法」就是佛所證得的真理。為什麼在此地用「阿蘭若法」?它有聯起來的意思,這個意思就是表示三界六道雜染不清淨,眾生迷惑、造業、受報,就好比噪音非常非常之多,非常非常的複雜。佛是證得極果之人,真正得到清淨自在,清淨自在就叫做「阿蘭若法」,這個意思多圓滿!所以這一句有事、有理,理事不二,理事一如,「法」的意思就很深廣了。這是佛辦道的一個地方,也就是佛教學的場所,佛教學的場所就叫做「阿蘭若法」。「阿蘭若法」這個場也很大,在「阿蘭若法」什麼地方?在「菩提場」。「菩提場」是佛講經之處。

「菩提」是梵語,意為覺悟。「菩提場」就是佛證大菩提的處所。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新加坡確實能符合「摩竭提國」的意思。這個地區人民守法、守規矩,國家、社會安定,生活富裕,人有智慧,所以《華嚴經》選在這個地方啟講,也不是沒有道理,確確實實感應道交。這個地方有許許多多菩薩護持正法,護念眾生。參與法會的大眾,在我看來都是傳法的菩薩。「居士林」外面有兩棵菩提樹,這個菩提樹大概不少年代了,我看底下的樹幹,一個人都抱不過來。這麼大的菩提樹很希有,所以我們細細想一想這一次學習的因緣,不能不承認是三寶加持,諸佛護念。

「菩提場」表法的意思,就是一切菩薩行;《華嚴》中講的修菩薩道,學菩薩行。這就說明菩提道是存心,是一個覺悟的心,菩薩行是覺悟的行為。六度萬行就是我們修行證道的道場。總表所說如所證,所證如所說。所以《華嚴經》每一段經文,每一會一開端,我們都看到,釋迦牟尼佛「不離菩提場」,譬如說「而升忉利天」;「不離菩提場,而升兜率天」,沒有離菩提場,離菩提場就錯了。不離菩提場而遍虛空法界,這不就是說明盡虛空、遍法界是一處,與「一時」相對。一時一處,一音而演究竟圓滿的法輪,味道多足!這個處所在《華嚴》中顯示得殊勝圓滿。

三、別明時分

始成正覺。

清涼大師在科判中把它判作「別明時分」。這是說初成佛的時候。「一時」究竟是哪個時候?是釋迦牟尼佛應化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八相成道初成佛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初成正覺,把他所證得的全盤說出,所以本經所宣講的是如來果地,真實圓滿無障礙的境界。我們凡夫聽不懂,不能接受,因此佛說完此經後,大龍菩薩把它收在龍宮,珍藏起來。為什麼?世間人不能接受。釋迦牟尼佛從菩提座起來,為五比丘講小法,講《阿含》;從做人講起,大家好接受。這是古來大德判世尊一代時教為五教、為四教之由來。華嚴家判「小、始、終、頓、圓」五教;天台判的是「藏、通、別、圓」四教。就好比現代學校教學,由淺而深,由小學、中學,而大學、研究所,逐漸逐漸向上提升。

「始成正覺」,「始」永遠是一個始,始不是始終之始。初成正覺這個「初」,也不是初後之初。古德對於這一句有三個說法,這三個說法有從事上說,有從理上講。「一約不壞前後相說」,與前面「一時」相應,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之初,首七天說前面五會。第二七說後面三會,說後面的三會就是說到第八會,亦即第二七日說十地、等覺、妙覺,因為「第九一會乃在後時」。第九會是在祇樹給孤獨園,二七日是在菩提場。這個說法就是不壞前後。「二順論釋,九會皆在二七日後,二七非久,亦名始成。」

「三約實圓融釋,皆在初成一念之中」。第三種講理、事都有,那就是說如來真實的境界,「念劫圓融」。一念就是無量劫,無量劫可以縮成一念,那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也可以說是「始成即說」,始成正覺的時候一下就說完了。古人有個比喻,「海印定中,一時印現」,像大海,大海像一面鏡子一樣,岸邊虛空的境界統統照在其中,它不是分成多少層次照,是一時同現。佛是一時、一處、一音說法,《華嚴經》九會無盡的經文同時完成,這個境界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所以《華嚴》稱為「大不思議經」,沒有先後次第。

什麼叫『正覺』?在佛門中也有許多不同的說法,說的都是事實,都有道理。大乘法中有別教、有頓教、有圓教。賢首大師判一代時教為五教,五教都成佛。天台大師判為四教,有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圓教佛。究竟成的是哪一種正覺?我們不能不知道。古大德告訴我們,一切菩薩決定先於無所有處,已經永離貪、瞋、痴、慢、疑等六種根本煩惱,才能入見道位。無所有處是慧,就是看破,看破一切法無所有。可是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還是生起輪迴心,造輪迴業;本來沒有輪迴,就這樣將一真法界轉變為六道輪迴,在其中受苦受難,就是錯得太離譜了。所以見思煩惱一定要斷,不能不斷。從哪裡斷起?從貪愛斷起,於一切法生慈悲,不生貪愛。在小乘位,天台家講的藏教,只要「斷有頂一地之惑,但三十四心」,就能夠證得五分法身;五分法身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個時候就叫做成正覺,小乘成正覺。他所示現的是藏教的佛,佛門也稱之為藏頭佛。這些事相將來在本經第二十二品,「十藏品」中有一段很長的經文,到時我們再詳細給諸位介紹。

在大乘當中,如果就應化來說,佛所示現的八相成道,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在北印度,為我們示現的,也可以說是「始成正覺」。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十地菩薩修行圓滿,轉八識成四智,這個時候也叫做「始成正覺」。都是從事相上講的。如果從理上講,即古德所謂:「古今情亡,心無初相,名之曰始」。凡夫總是會懷念過去,想著將來,這就是所謂的情見。如果三世情見都捨掉了,你的心才真正平等,真正是離開了妄想、分別、執著;平等心現前,清淨心現前,這叫「始」。一切妄念不生,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理事因果,這個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叫「正」,正知正見。見到自己覺心常住,這就稱之為「覺」。始覺與本覺,本覺是本有。實在講哪有「始」?不過是自己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本有的般若智慧、本有的大覺這個時候現前,佛法中稱之為「成」。這是「始成正覺」的意思,這從理上講。

如果就佛性,或者是法性,或者是真心理體而言,在佛法中也稱作法身,此其中沒有成與不成。如果有成、有不成,是兩件事。禪宗所謂「向上一著」,向上一著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中從來沒有起心動念之事,如果你說成,成的對面是不成,成與不成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所以從向上一著來說,成與不成,念頭都不能生,這是真的。

如果就華嚴本宗的教義來說「始成正覺」,華嚴是無障礙的法界。「以十佛法界身雲」,這個意思將來諸位在古大德註疏中常能看到,我們必須懂其意。十佛法界,這個十不是數字,表圓滿,用我們現在話說,就是盡虛空、遍法界。是什麼身?法身,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身。這個說法我們很難懂,一般人的觀念,講到身,都認為自己的身體是身。其實這個身體是假的,絕大多數人誤會,把它當作自身。當知佛的法身,是以一切法為自己的身。我們還得從比喻上來說,我們是凡夫,每一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所以佛在經論當中,用夢境作比喻的很多。當我們作一場夢,夢醒的時候,我們很冷靜,細細的思惟整個夢中的境界,夢中有人,有山河大地,有虛空,當然也有自己,這些所有一切境界從哪裡來的?原來都是自己的心變現出來的。自心是能變,夢境是所變,能所不二;能變的是性,所變的是相,性是真的,相是妄的。為什麼?相常常改變,不能永恆不變,剎那不住。永恆不變的,我們就稱之為真;常常會變化,我們就稱之為妄。所以相叫妄相,性叫真性,真、妄是這個說法。

心像什麼樣子?心在作夢的時候,能變現出境界相,所變現的境界相就是心,「託彼依正顯我自心」,就是自己。所謂是「全妄即真,全真即妄。」佛教我們從夢境當中去體會,體會到事實真相是盡虛空、遍法界的相是幻相。因為所有一切相都會變化,而且剎那剎那在變化。而此虛空法界之相,就是我們自性真心變現出來的,唯有佛與法身大士親證這個境界;法身大士真的了解事實真相,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真如本性的夢境。所以你要問他什麼是身?他會答: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一個自己。就如同我們夢醒之後,豁然體悟到整個夢境就是自己,肯定是自己,一絲毫沒有錯誤,這叫清淨法身。不再以這個肉身為自己,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的身,也就是法身。

身「雲」,雲字在此地是幫助我們覺悟。雲彩我們遠看有,近看無。所以經典中常用雲表非有非無,你不能說它有,相是假相、幻相,不是真實;你不能說它沒有,它有相。大乘經教中,「雲」這個字用得很廣泛,我們要懂這個道理。所以佛的身是盡虛空、遍法界,這是佛的法界身雲,我們如果在這個地方豁然開悟,佛的法界身雲,何嘗不是我們自己的法界身雲?佛證得清淨法身,我們又何嘗不能證清淨法身?如果你從今天起,真的豁然覺悟了,虛空法界原來就是自己真性的相分。你與諸佛如來同一個見解,同一個看法。那恭喜你!你就證得清淨法身,佛始成正覺,你也始成正覺了。這個不是邪知邪見,一點錯誤都沒有,與事實真相完全相應。然後如古德所說:「遍因陀羅網無盡的時處,念念初初為一切眾生現身說法。」這是事實真相。所以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感應道交何等自然!連痕跡都找不到,就像《普門品》中所說「千處祈求千處應」。

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為什麼能應?因為他的身是盡虛空、遍法界,所以他的應身沒有來去,沒有始終。《楞嚴經》上說得好:「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句句都是實話。佛菩薩如是,我們一切眾生又何嘗不如是?只是他們在覺,我們在迷,只有這一點不同。所以才說一念覺悟,眾生成佛;一念迷惑,佛變眾生,就一念差別而已。

就本經的教義,經中具足主伴,在這個法會中,釋迦牟尼佛是主,所有大眾是伴。主與伴並無一定,任何人都可以做主;你做主,一切諸佛菩薩都是伴;菩薩做主,諸佛如來也是伴;主伴圓融,這才叫真平等。人如是,法也如是。《華嚴經》為主,所有一切經都是伴;《無量壽經》為主,《華嚴經》也是伴;《彌陀經》為主,《無量壽經》也是伴。任何一部經都可以做主,任何一部經都是伴,主伴圓融。這是真平等,這是真自在,真實的解脫,自自然然含攝了十方三世,一法不漏。所以始成,這一個「始」字中,就包含了無量劫;說一個處所,就包含了盡虛空、遍法界;這是《華嚴》所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成一切成。所以《出現品》中說:「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換句話說,如來成,眾生就成,佛佛平等,一切成佛。《無量壽經》上講「一切皆成佛」與《華嚴經》一個意思。正是古德所謂一鼻孔出氣,沒有兩樣。這都是給我們說明自己與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真相在那裡?就在現前,沒有離開一絲一毫。這是「始成正覺」的大意。

李長者對於這一段經文,也說得很好,也能幫助我們作深一層的體會。他解說「如是我聞」說得簡單,容易懂。他說「如」—「如佛所說」;「是」—「是佛所說」。「如是我聞」,這部經如佛所說,是佛所說,「非阿難自說,亦非魔梵所說」。阿難在此地為我們複講,句句話都是佛所說,沒有加一點自己的意思,如佛所說,非常忠實。「又我聞一句,是阿難從佛所聞,非轉轉傳聞故」,不是別人傳聞,他親自聽說的。「亦非是非人所制故,又非如外道經書,青鳥銜來,石崖崩得故」,我們可以相信。長者在《合論》中,有幾句話特別提醒我們:「心境不二,方聞佛所說經。若心境有差,不可聞佛所說,亦復不能信順領受。」這幾句話重要。這個境界很高,說得是沒錯,但是不是凡夫境界。雖然不是我們凡夫境界,我們如果明白這個道理,依這個道理去修學,對於我們領悟經典的真實義,決定有幫助。這個是李長者很重要的一番開示,他的《論》好的地方很多,值得我們作參考。

講到表法,李長者表法講得很多。我們特別著重「阿蘭若法」、「菩提場」,尤其要懂得表法的意思。「菩提場」前面給諸位報告過,菩提是覺悟,你覺悟的處所就是菩提場。處所不能夠定在某一個地方,所以大乘經上講六度就是菩提場,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三學是菩提場;普賢菩薩十願是菩提場。這些修學的綱領常在心地,心地就是菩提場,你所在之處無一不是菩提場。由此可知,法界無邊,菩提場也沒有邊際。「始成正覺」,長者《論》又說:「古今情盡名之為始,心無所依名之為正,理智相應名之為覺,得如是法名之為成。」

四、別顯處嚴

接著是講經的處所,主講人以及聽眾,也就是六種成就中的處成就、主成就、眾成就;這也是三種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和眾生世間(有情世間)。「主」,主講者是釋迦牟尼佛,智正覺世間;講經的處所就是器世間。這三種世間的前面兩種,智正覺世間與器世間,即是本經顯示的是如來果地的依正莊嚴。「眾」,此地的眾不是普通大眾,都是法身大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以這個法會無比莊嚴。處所莊嚴是依報,教主難思是正報;眾海雲集是有情世間,「輔翼不空」,這些人莊嚴道場,幫助佛教化九法界眾生。世間人有家親眷屬,佛是以弟子為眷屬,我們稱為「法眷屬」,這顯示眷屬的圓滿。這四件事在本經中每一件都有十種莊嚴,它的含義是教我們「即染顯淨」。我們今天住的是娑婆穢土,如何能在娑婆穢土中見到釋迦牟尼佛的淨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淨土,釋迦牟尼佛也有淨土。諸位要曉得,世尊本師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也有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我們現在住的是凡聖同居土。每一尊佛都有,而且告訴你四土是在一起的。我們如何能處穢土而見淨土?通過學習《華嚴》,能在穢土中見到淨土的人就成功了,真正入了《華嚴》境界。

「別顯處嚴」,此「處所」有四段經文︰一、大地,二、樹,三、宮殿,四、師子座。從事法中,我們要懂得它表法的意趣。第一個講「地」。地是什麼?地表心地、法身。「樹」代表建立,樹立。儒家孔老夫子自己敘說所學習的境界,逐年向上提升,這就好比樹,年年往上長高。夫子說自己「三十而立」,夫子三十歲建立好道德學問基礎。「四十而不惑」,夫子境界向上提升,不至於被外面境界迷惑,意思就是智慧開了。「五十而知天命」,什麼叫知天命?明白因果報應的理論與事實,他真懂得了。「六十而耳順」,耳順就是普賢十願中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六十歲他到這個境界了,一切都能夠順眾生。「七十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隨心所欲就是佛法中講的巧,不逾矩是善。隨心所欲也是自在,自在又合乎規矩。在佛法中,此「樹」代表菩提,菩提是覺悟。孔老夫子十年、十年,覺悟的範圍越來越大,越來越高,我們的覺悟也要一年比一年範圍大,一年比一年高。

「宮殿」是我們居住的地方。我們住在那裡呢?《金剛經》一開端,須菩提尊者就向釋迦牟尼佛請教:「應云何住?」這是個大問題。「應云何住」意思:我們的心要住在哪裡;不是指身,是心,心要安住在哪裡?佛告訴我們:「心要安住在大涅槃。」涅槃是梵語,意為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在《金剛經》上就是「無住生心」。「無住」,不生;「生心」,不滅;無住生心,生心無住。這個話聽起來不太容易領會,換一個說法,要住在非空非有,空有兩邊都不住,這就是涅槃境界。你的心住在「有」,樣樣都執著,錯了;如果住在「空」,也錯了;空、有兩邊都不住,就對了。所以佛在《金剛經》上教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心就是無住,無住就是生心,宮殿表這個意思。

「座」,我們每天都要找一個很舒適的座位來坐,除了睡覺之外,大概坐的時間比較多,所以座位就很重要了。如來升座講經,「座」表什麼?座表法空,萬法皆空;以法空為座,就能夠隨機說法,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所以這個處所莊嚴(器世間莊嚴)有很深的意思在,就是給我們講了四件事:「謂地表心地法身,樹表菩提,宮殿表無住涅槃,座表法空」。也就是我們見到大地,要想到心地、法身的圓滿;看到樹木,就曉得我的智慧、德行要建立,並不斷向上提升;見到宮殿房屋,走進房屋,立刻就想到我的心要住在非空非有;無論坐在何處,看到座位立刻要想到一切法空。這都是說法,佛以一切萬法說法,所謂塵說、剎說、無間斷說。《華嚴》在哪裡?《華嚴》就在我們生活當中,生活點點滴滴都是「大方廣、佛華嚴」。從表法上說,《華嚴經》不在書本,《華嚴經》不在講堂,《華嚴經》在我們生活當中;然後你才曉得這部經與我們的關係多麼密切,字字句句都是講現實的生活。

表法的意思懂得了,最重要,如何把我們的觀念換過來。我們過去起心動念都錯誤,現在把觀念轉過來,念念與事實真相相應,這叫真正修行。首先我們一定要很認真、很努力深入學習「心地法身之因」,才能夠獲得如來果報中的金剛之地。「二、以般若為因」,佛法自始至終追求高度的智慧,我們要過高度智慧的生活。「三、以悲智相導為因」。智慧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處世待人接物,就是大慈大悲,悲智是一不是二。更高一等的,「四、亦以法空為因」。《華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給我們說了四種因行︰心地法身之因、般若為因、悲智相導為因、法空為因。四個因都好,都是正因,能得正果,果報中特別顯示出依報的莊嚴,就是依報隨著正報轉。或者是一個因行,成就一切莊嚴;或者是一切行,成一種莊嚴。又或一種因行成一種莊嚴;也有一切因行,成一切莊嚴。可以互相融通,「純雜無礙,今但明一行一嚴,顯所表故。然各攝無盡之德,故四事皆有十句」。我們先看「地嚴」︰

一、總顯地體

其地堅固,金剛所成。

二、地相具德

上妙寶輪。及眾寶華。清淨摩尼以為嚴飾。諸色相海無邊顯現。

三、地上具嚴

摩尼為幢,常放光明,恒出妙音。眾寶羅網,妙香華纓,周匝垂布。摩尼寶王變現自在,雨無盡寶。及眾妙華,分散於地。寶樹行列,枝葉光茂。

四、舉因結用

佛神力故,令此道場,一切莊嚴,於中影現。

「地嚴」這段經文,十句分四個段落,第一段『其地堅固,金剛所成。』這是堅固,不像我們現在居住的大地「危脆」,土石沙礫,古人常講「滄海桑田」,地殼的變化,大地的震動,說明這個地不堅固。諸佛如來所感得的依報,大地特別堅固。你要問什麼原因?原因還是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這個世間眾生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妄心生妄相,地當然不堅固。佛菩薩的世界純一,他們是清淨心、平等心、覺心所感得的大地,當然成金剛不壞之體。

佛講經說法,其他經論中多半說到「敷座而坐」。在佛陀那個時代,敷座都是用草。在大乘經中,多半都說佛坐的是以「金剛為座」,可是講整個地面都是金剛的經典就很少。佛在往生經中,像《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述的西方極樂世界,都是「黃金為地」,而此地所講的是華藏世界,毘盧遮那如來的報土,整個大地是金剛所成。

第二段是「地相具德」,言此大地的相狀,及其所具足的德用。第一句是『上妙寶輪』。大地既是金剛所成,當然所有的器用都是眾寶成就,與西方極樂世界相同。「輪」表圓滿,代表一一行門中具足一切行門。『及眾寶華』。「華」也是表法。花可以說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有情眾生共同的喜好,所以我們用香花供佛,以及供養一切眾生,來表達敬意。「華」代表六度因行,我們看到花要覺悟。花能令人喜悅,我們的心行也要像花一樣,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大經中佛常說:「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就是「華」的意思。所以我們見到花,無論在什麼地方,只要一看到花,就是提醒我們一定要修六度萬行,唯有六度萬行能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及眾寶華」,什麼是「寶」?布施是寶,持戒是寶,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是寶,這是性德的流露。

『清淨摩尼』。「摩尼」是寶珠,叫摩尼珠,顯得特別的清淨明澈,以此莊嚴自己的心地。「上妙寶輪」、「及眾寶華」、「清淨摩尼」這三樣東西都是我們世間人所喜愛的,世人叫它珠寶,大家都喜歡收藏。出門把珠寶佩帶在身上,來莊嚴身相。如果懂得它表法的意思,就知道是用來莊嚴心地。我們一一行能夠包含一切行門,能令眾生生歡喜心,心地清淨光明,一塵不染,就是「清淨摩尼」之意。在外表上、事相上,莊嚴我們的色身;理上,莊嚴我們的心地。『以為嚴飾。諸色相海。』這個「海」是比喻,形容深廣。『無邊顯現』,這是說隱顯自在,顯示出自在無礙。

第三段是「地上具嚴」,地上具足的莊嚴。經文有五句,『摩尼為幢,常放光明。』「摩尼」是寶珠,珠有光。『恒出妙音。眾寶羅網,妙香華纓,周匝垂布。』「光」與「音」指其作用。摩尼能放光,它是寶物,就像西方極樂世界寶樹一樣,微風吹動的時候有微妙的音聲,所以說「恒出妙音」。「羅網」、「纓絡」,是裝飾,也表法。所以佛家形容講經說法為「高樹法幢」。「幢」是圓形,「幡」是扁長形,都表「降魔伏外」。哪些是魔王?煩惱是魔王。哪些是外道?錯誤的知見是外道,邪知邪見是外道。而魔王、外道不在外頭,魔王、外道都在自心。佛家常講,破煩惱障是降魔,破所知障是伏外道。如果把魔王、外道認為是心外的境界,永遠不能成就,自己的煩惱障、所知障天天增長而不自知。所以降伏魔外就是對付自己的二障。

「智光常照,慈音外悅。」我們今天最妙之音是「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因這個妙音而成無上道的不知有多少。因此一切諸佛如來無不宣揚往生經,勸人往生,也無一菩薩不勸人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

「妙香華纓」,「纓」是羅網、纓絡。羅網、纓絡不但是一種裝飾品,而且防非止過,降魔伏外。「周匝垂布」,這個「垂布」有保護的象徵,表戒、定。用什麼來護持自己正法的修持?一定要用戒、定。如何護念一切眾生?一定要學習佛的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關懷、愛護一切眾生,這就好像「周匝垂布」的樣子。如來在果地,菩薩在因地。因地修行,說實在話,除障而已。古德所謂「但除妄想,切莫覓真」,不要去找真,你只要把妄除掉就好了,不要去找真。為什麼?離了妄就是真。你再要去找真,那叫「頭上安頭」,又錯了。

神識是六道輪迴的根本,在六道捨身受身是它,在十法界中也是它,將來修行證果作佛還是它。它要真正明心見性,就轉識成智,不再叫神識,在相宗叫大圓鏡智。一般經論則稱之為真如本性、真心、理體、法界,名詞很多,在佛經中有一百個以上的名稱,都說這件事。一樁事情,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說這麼多名字?這是佛說法的善巧,讓我們知道名是假名,只要意思對了,不要執著名相,怎麼說都可以。佛不分別、不執著,真正做到「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光—佛菩薩的光、覺悟人的光,是智慧之光,這個光的顏色好,金色光明,晃曜熾盛。不但自己住真實慧,而且這個智慧之光能夠加持一切眾生。《無量壽經》經題「清淨、平等、覺」五個字就是「大方廣」;與這個相應,智慧之光就能加持,就起作用。

我們總結諸佛如來出現在世間,一生的生活行持,就是佛經中,佛常叮囑我們的一句話—「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四攝法第一條「布施」,我們要懂得怎麼修布施,決定不是講到布施,就是拿一點錢、拿一點物品去施捨送給人家,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做出一個好樣子給人看,「為人演說」,叫人看到了、聽到了、接觸到了,能覺悟、回頭,改過自新,布施的功德就達到了。我們學佛的人要以身作則,做出好樣子給人家看,叫做布施。社會缺乏道德觀念,我們特別注重道德、遵守道德、履行道德,這是布施。世間人喜歡打妄語,我們心地真誠;世間人喜歡兩舌(挑撥是非),我們對於善人、惡人平等恭敬,這就是對社會、對一切眾生的布施供養。

第二個是「愛語」。這個愛是關懷的意思,真正的愛護,不是甜言蜜語,而是真正愛護眾生的言語。安慰他、獎勵他、勸勉他,都是愛語。縱然教訓他、呵斥他、責備他、罵他,都是為了利益他,這種言語就叫做愛語。第三個是「利行」,利益一切眾生之行。我們所作所為都是利益社會、利益眾生,凡是不利於社會,不利於眾生,決定不做。第四「同事」,同事就是經上講「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現同類身。在我們這個世間,應以人身而得度者,釋迦牟尼佛即現人身而為說法。所以佛經稱為契經,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這叫四攝。四攝在這一句經文中就是纓絡的垂布,垂下來表四攝法,接引一切眾生。

下面說『摩尼寶王變現自在』。這個「變現自在」是講神通如意。神通是智慧德能。這個智慧應用在生活當中,應用在處事上,用得非常靈活巧妙,沒有任何障礙,能令一切眾生生起信心,能令一切眾生生起歡喜心學習佛法。這個就是變現自在的意思。隨機說法就是「變現自在」之意。無論什麼樣身份的人,無論哪一種行業的人,你一接觸,你都有智慧、有能力、有善巧方便幫助他,令他歡喜修學佛法。能把佛法應用在他的現實生活上,應用在他現前的工作環境當中,幫助他成功,幫助他的事業順利,達到圓滿,這個就譬喻是摩尼雨寶,這才是真正的寶、法寶,而且法寶無量無邊。

第三句,『及眾妙華,分散於地。』散花在世法中,有所謂天女散花,表無量的因行,普遍的莊嚴大地。我們在《無量壽經》中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空中雨花,花落到地面,自自然然形成像一種地毯,而且這個地毯的花紋組織非常微妙,並不凌亂。此地所講的就是這個意思,是以無量的德行、無量的智慧莊嚴心地。此「地」為金剛寶地,指當人自性、心地、真心、本性。以六度萬行莊嚴自己的心地,是真實的莊嚴。

後一句,『寶樹行列,枝葉光茂。』底下還有一段經文,述說寶樹的莊嚴。樹代表建立、建樹。中國古人常說,人一生不能空過,至少要流芳千古,讓後人有一個好的紀念。那就是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這是世俗人的觀念,而是否真能做到不朽,很難說。現代科學家告訴我們,地球會有成、住、壞、空,太陽也有失掉光輝的一天,豈能真正做到不朽!可是佛法中,性德是真實的不朽。為什麼?自性沒有生滅,凡是稱性的德行,都不生不滅。這個意思,往後本經還有很多地方會說到。

第四段是「佛神力故,令此道場,一切莊嚴,於中影現。」前面所說的果德,到最後真的是有所建樹,因此以「寶樹行列」作為總結,我們的德行建樹就有了成績。可是不要忘掉,修因證果都要靠佛力,如果得不到佛力加持,我們確確實實不得其門而入。唯有真正發心學佛,自然就得佛力加持。為什麼?與佛同心,同心就有感應。諸佛成佛要得佛力加持,眾生成佛還是要得佛力加持。『莊嚴』,這一段是講心地的莊嚴,說之不盡,太多太多了,所以經上用個『一切』統統包括了。「影現」兩個字用得好,表幻有,不是真有,如影相,沒有自體,體性空寂,諸緣所生,緣起性空,如「夢幻泡影」,可以受用,不能執著。

我過去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醒同修們,我們在這個世間,我們要使用權,不要所有權,使用權很自在。像我們住酒店、住旅館一樣,我們有使用權。諸佛菩薩在這個世間就是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我們這個世間凡夫,說實在的話,他要的是所有權,沒有使用權。可憐,好可憐!我看了很多,有錢的這些人家,在世界上風景好的地方,都買了洋房、別墅。但是他自己工作忙得不得了,不能去住,怎麼樣呢?請人,每個月讓他住還給他錢;受他雇用的那個人就是有享受權,沒有所有權,叫真正有福報。那個有錢人實在是大傻瓜,沒福報!他不會孝順他的父母,他孝順他的傭人,蓋那麼好的房子,那麼大花園叫他去享受,每個月還給他生活費,對他的父母很刻薄,你說糟不糟糕!這種人,我在這個世界上看到好多好多,我看著很歎息,愚痴!他有沒有享受?可能一生只在那裡住一個晚上。要所有權,所有權就是六道輪迴,死的時候還掛念著,這個地方有產業、那裡有房子,一樣也放不下,他能去享受嗎?不能,隨業受報,三途流轉,這個是世間愚痴到了極處之人。

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我們這個世界何嘗不是六塵說法?正報中一一毛孔,依報中一一微塵,都在轉妙法輪。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心細,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他能感受得到,而且是強烈的感受,明顯的感受;我們在這個世間,六塵同樣說法,從來沒有間斷,從來沒有差別,但我們的心粗,感受不到。這個事情,理與事在《華嚴經》上都能得到證明,然後才曉得《華嚴經》所講,佛的道場始成正覺。道場在那裡?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處不是道場,處處皆是菩提場,時時皆是成正覺。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此界、他方也同時存在、同處存在。這個意思很深,但這的的確確是事實真相。第二段「樹嚴」:

一、總顯高勝

其菩提樹,高顯殊特。

二、體攝眾德

金剛為身。琉璃為幹。眾雜妙寶,以為枝條。寶葉扶疏,垂蔭如雲。寶華雜色,分枝布影。復以摩尼而為其果。含暉發燄,與華間列。

三、妙用自在

其樹周圍,咸放光明。於光明中,雨摩尼寶。摩尼寶內,有諸菩薩,其眾如雲,俱時出現。

四、舉因結用

又以如來威神力故,其菩提樹恆出妙音,說種種法,無有盡極。

這一段經文總共有十一句,十一句也分四個小段。第一個小段「總顯高勝」。這個勝是殊勝,高顯殊勝。前面我們曾經說過寶樹,寶樹就太多了。為什麼叫寶樹?任何一棵樹,覺悟的人看來,其妙無窮,迷的人看不出來。為什麼?任何一棵樹都說妙法,而且所表之法無有窮盡,深廣無際,細說,就算諸佛如來共同宣說,說一個阿僧祇劫也說不完。但是佛很慈悲,希望我們都能夠略知大概,所以在眾多寶樹中舉一個例子—菩提樹,「菩提樹」印度人叫它「畢缽羅樹」,菩提是覺,佛在這個樹下示現成等正覺,所以以後就把此樹稱為「菩提樹」,作為紀念

覺的因是智慧,覺之體是智慧。所以佛法的教學,戒定慧三學,以智慧為目的,以定為手段,因定開慧,而戒律是手段的手段;因戒得定,因定開慧。禪定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要開智慧。佛能成大覺,對於虛空法界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內,徹底明瞭心性;外,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現相因緣果報,無不通達。所以成正覺,就是成究竟圓滿的大智慧。佛告訴我們,我們的智慧與佛一樣,無二無別。佛所謂「成」是發現了、明瞭了。我們有同樣的智慧,為什麼不能現前,為什麼不能發現?有障礙把它障住了。

障礙很多很多,佛在經教中將這些障礙,歸納為兩大類︰一類叫煩惱障,一類叫所知障。這兩種障礙將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障礙住,不能現前,不起作用。聖人懂得轉此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槃,他把它轉過來了。我們今天修學想功夫得力,如果不做個轉變,決定不能成就。我們從前的老習氣、老毛病、老舊的習慣,與性德完全相違背。譬如佛教我們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是性德。十善:不殺生、不邪淫、不偷盜、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也是性德,是我們自性本來具有的良知良能。人人自性本具,一切眾生個個皆有。這哪裡是佛提倡,哪裡是佛教我們?自己有,忘掉了。現在所行,與自性性德,與佛的願行,一百八十度相違背,因此得不到感應。佛很慈悲,想保佑你、想加持你,但加不上。所以諸位要曉得,佛家講的這些戒律、教條,不是佛制訂來約束我們的,而是你自己的良知良能本有。如果你覺悟,你就很歡喜,回過頭來,回頭是岸。

菩提樹的高,「高」是德高、智高。菩提樹茂盛,「盛」是行為殊勝,表演殊勝,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這是菩提樹茂盛的樣子。從樹顯示出性德的體、相、德用,無不周圓。古大德在註解當中也註得好,「智超數表」,這是「高」;你的智慧高超,高得世間人沒有辦法形容,就是高的意思。「本性不昧」,這是「顯」;這個不昧就是「覺而不迷」。無論在什麼境緣之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無論在哪一種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中,他都能夠覺而不迷。這是顯的意思。

自己的光色、德行流露在形象上,能夠幫助一切眾生覺悟,幫助一切眾生回頭,成就一切眾生修學佛法,這個叫「殊」,殊勝。除此之外,別無餘法,這是「特」,獨特之行。佛是獨特之行;佛的弟子,每一個學佛的人,沒有一個不是獨特之行。這個獨特之行還是用世間術語來說,大家容易懂,「出類拔萃」,就是這個意思。你在群眾中所表現的跟人家不一樣,人家是迷,你是覺悟;人家作惡,你獨修大善。所以在此地用菩提樹表法。

第二段「體攝眾德」,有六句,『金剛為身』,身是樹身,就是樹的本幹、主幹,從這個本再生枝,枝再生條。這個身就是本,就是樹身,樹身是金剛所成。佛在此地說這個「樹」,其實是在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是在說明我們自性真心的體、相、德用,無論指任何一法,都是在說這些大道理。所以才說,一經通一切經通。

「身」是講本體,這是以菩提樹為喻,來講菩提的本體。菩提是覺,覺性的本體是什麼?三昧。『金剛為身』,金剛三昧。金剛三昧是諸佛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佛自行化他,以為根本。「金剛」比喻不變、不壞,比喻堅固。在金屬中,唯有黃金顏色不變,所以特別令大眾喜愛,表不變的意思;不變就表不生不滅。「剛」是非常堅固,金剛是不但不變,而且表堅固。堅固是信心堅固、願心堅固、行心堅固,信、願、行三個都不變,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如來家業,這就樹立起來了,取這個意思。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們之所行,都不離這個基礎。

佛在此地告訴我們,「幹是琉璃」。『琉璃』是七寶之一,琉璃是透明的。透明表身心清淨、一塵不染,智慧往外透,內外明澈。佛菩薩、修道人心地清淨,身體是透明的。我們肉眼凡夫看不出來,有天眼的人能看得出來。看出這個修行人的身體中雖然也有這些器官,清清楚楚,一絲毫都不染污;不但透明,而且放光。

「雜寶枝條」,佛在此地教我們如何觀察萬物,體會六塵說法;說,不一定用言語,任何表示都可以叫說法。在我們人間,我們有意的表示,這個大家很明顯的能夠領悟,所謂生活當中,特別是在舞台上,講台也等於舞台,眉目可以表情,動作也可以表情,這些有意之法都屬於說法。而無意的表法,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同樣很明顯的能夠領悟。如果領悟到一切植物、一切礦物、一切自然現象,中國古書中記載的所謂「上天垂象」,這個意思就是說大自然的現象。聰明的人、有智慧的人,能夠領悟。其中的道理很深,實在說也唯有佛法能說得透徹。理是什麼呢?因為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我們自己向內觀察比較難,觀察心性,觀察內在極其微細的念頭,實在是相當不容易。但是我們對外觀察,則比較容易得多。可是一定要曉得,內外一如,沒有兩樣。所以從外面境界能夠知道,自己起心動念與法是否相應,都能夠體會得出來。

『雜寶』比喻差別的智慧,佛家講後得智,也叫做權智。權,相對於實而言;後得,則對根本說。後得智能知一切萬事萬物,所謂是無所不知。此地以雜寶比喻,說明我們解能隨境生,六根接觸外面境界,都能夠開悟,都能夠覺悟,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

第四句是講『枝條』,『寶葉扶疏,垂蔭如雲。』寶葉雖然多,雖然不同,它共同成就了大樹的蔭涼,比喻百千定門,或者百千三昧,同歸一寂。三昧翻做正受,也翻做禪定。為什麼有那麼多?禪定與正受都說明,我們在境界當中能保持如如不動,這個時候的受是正受。如果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起心動念,那就不是正受,起心動念就落在凡夫的感受。凡夫的受,佛經中把它分作五大類︰苦、樂、憂、喜、捨,每一類又有無量無邊。身體有苦受與樂受;心中有憂受與喜受。捨受是身沒有苦樂,心沒有憂喜。捨受很好,但是捨受的時間太短,不能常常保持,如能常常保持就叫三昧,就叫禪定。所以捨受,我們凡夫有;三昧、正受,凡夫沒有,差別在此地。

第五句『寶華』,色彩眾多,分佈在枝條當中。這些花的顏色,在光明照耀之下顯得非常美觀。光照之下投射在地面上有「影子」、樹影。樹影、花影,很能引起文人的遐思,我們一般說,給文人帶來靈感,因這個靈感能寫出很美的詩詞歌賦;帶給音樂家,譜出微妙的樂章;帶給畫家,畫出上好的傑作。可是在佛法中,美多動感情,換句話說,都是叫你生煩惱,不能超越六道輪迴。修道的人就不一樣,修道人的方向、角度正對著真心本性,正對著「大方廣」,他領悟的決定不同。這是佛家講,他看到這些景觀領會的,幫助他破迷開悟,幫助他明心見性,提高他修證的層次,這點不一樣。

東晉時代,慧遠大師,這是我們中國淨土宗第一代祖師,在廬山建東林念佛堂,以虎溪為界。謝靈運居士想加入這個念佛堂,被慧遠大師拒絕了。遠公大師為什麼拒絕他?這個人在中國歷史上是大文學家,他有許多作品一直傳留到今天,《四庫全書》中也有他的作品。但就是文人習氣太重,換句話說,他很聰明,有智慧,但是他的角度不是對著「大方廣」,他角度偏差了,偏到感情中去。遠公怕他看到六塵境界,又寫詩、又寫詞、又寫文章,擾亂大眾念佛修行,所以拒絕。他文人習氣太重。

「寶華光影」表神通,也就是能力、技能,一定有種種不同的差別,不同的才藝。像我們剛才舉的例子,以世法來說,對於音樂家,令他得到靈感;對於畫家,能畫出名畫;詩人,令他寫得好詩句。這就是說明他的能力依他的定力,沒有定力不會有感應,也就是你得不到靈感。專心接近定,心專於一門,往往觸目動心,就有靈感產生。世法都要專,何況佛法的修學!所以佛家講定、講慧都是這些智光,光影現在心地。比喻六塵落謝的影子在我們的心地上,才有感應。所以本經「淨行品」中說:「若見華開,當願眾生,神通等法,如華開敷。」教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當中修清淨心。我們如果念念為眾生,清淨心容易成就;反過來,念念為自己,清淨心決定不能現前。這是「淨行品」整個的大意。

「花」,表法表得很多很多,深廣無盡。花開了之後一定會結果,果表受用,表果報。果皆如意,這是真實的果報,自在如意。它表無邊的行海,海比喻廣大,比喻數量無盡。菩薩的行門無量無邊,六度萬行,「萬」不是數字,六度是六個綱領,每一個綱領的細行都說之不盡,無量無邊,所以把行比喻海。菩薩是覺悟的人,他的生活行持,一個方向一個目標,趣向於大菩提—只求究竟圓滿的智慧,不求其他。

 

我們學佛,學什麼?求什麼?就是求究竟圓滿的智慧。如果求世間,求福、求名、求利、求長壽、求兒女,都錯了。那我們要問,世間人求的這些東西,能不能求得到?能求得到。只要懂得道理,如理如法的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哪有求不到的?我們讀袁了凡居士的家書《了凡四訓》,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世間像了凡居士這樣的人很多,像了凡居士這樣成就的人也很多,不過是沒有把它寫成書而已。這種有求之心,依舊是輪迴心,雖然求到了,真實智慧不開,三昧正受不能夠獲得,這一生依舊是空過了,非常可惜。所以學佛的人要有智慧,一定要把目標定在無上菩提,也就是成佛。

我們學佛,要學得與諸佛如來一模一樣,這一生當中決定要成就佛果。但是成佛難!世出世間一切法中,沒有比這個更難。這麼難的事情,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能辦得成嗎?行!《華嚴》在末後普賢菩薩教導我們,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勸我們念佛往生淨土就成就了。但是要記住,十大願王我們雖然不能像諸菩薩般的修學,最低限度也要有幾分相似,我們念佛往生才有把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人人有分。只要這一生能真正發願,決定得生。何況這個果又是菩提涅槃的大果。

怎樣才能獲得圓滿的感應?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只有一個心,只有一個願,為佛法、為一切眾生。像清涼大師在這部經中所說,「為續佛慧命,為普利一切眾生」,其他的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個感應的力量太大太大了。為什麼?你這個心正是佛心,你這個願就是佛願,你的心、願與佛完全相同,那個感應力量是圓滿的。決定不為我自己,為正法久住,為續佛慧命,為利益一切眾生。我們只要發這個願,行願相資,必定能得到諸佛如來滿分的加持,滿分的感應。

身心湛寂,外面放光。接觸外面的境界,自己的緣沒成熟,沒入華嚴境界。可是我們的確每一天在認真修學,在充實自己,這就好比果中的「含暉」,逐漸在長成。如果已熟,光色就發出來了,自己契入境界,智慧現前,德能也現前,就像果子成熟一樣,可以利益一切眾生。果成熟之後,果樹自己並不享受,都供給別人享受。我們幾個人看到花果,有這種感受?成果一定要奉獻給大眾,奉獻給大眾是真正的成就,因果不虛。果要是自己享受,給諸位說,沒有那個道理。可是世間迷惑的人很多,多生多劫修積的福報,這一生開花結果,得了大的財富,得了很高的地位,又能享受多少?每一天還是「日食三餐,夜眠六尺」,累世修積的福報,在這一生當中,真的叫空過了。

無論你用什麼樣的心機,細細想想都是給別人糟蹋掉了,家親眷屬糟蹋了,旁邊的近人糟蹋了。為什麼不把這些東西布施給一切眾生,將福報與一切眾生共享,你才叫真正有福報,你生生世世永遠有享不盡的福報。最可憐的是什麼人?就是我們一般講得老人痴呆症。他有地位、又有錢,但一口氣不斷,躺在床上慢慢享受,一天三班護士照顧,往往一躺躺個十幾二十年,你看他花掉多少錢!這樣花得很辛苦。這種情形在佛法中有沒有救?有,但是他不相信。那是他命裡有那麼大的福報,福必須享完他才會走,沒享完他不走。如果真正是明白人,他自己能同意,家親眷屬也明白,把他的財富拿去布施,做慈善救濟事業,幫助苦難眾生。那麼他就兩個現象︰如果他壽命還有,他病就好了;如果他壽命沒有了,他很快就離開這個世間,不再受病苦折磨,都是好事。但是我們看到這些現象,不好意思說,說了是什麼?這個和尚不懷好心來騙我們的錢。我們是真明白,真能夠幫助他解決,看到他必需要躺在床上受罪。

我們明白之後,「果」決定是給大眾共享,這是真實的果報,有意義,有價值。我講這部大經,總希望每一位同修都覺悟,人人都做菩薩。過菩薩的生活,菩薩的工作,菩薩的處世、待人、接物,一定要與「如」相應,與真如自性相應,或者說與「大方廣」相應。或者落實在事相上,與六度、四攝相應。我們所得的果就是菩提之果,就是佛果。所以果與花間列在一起。本經經文中也說:「菩薩妙法樹,生於直心地。」大地生長許許多多的樹木,我們心地中也有妙法樹。清涼大師為我們說明這妙法樹—「信是種」,樹的種子。《華嚴》一展開:信、解、行、證;淨土三個往生的條件︰信、願、行,此信皆是佛種。菩提樹表覺悟成佛,成佛的種子是信心。「慈悲是根」,一個人沒有清淨信心,沒有慈悲心,怎麼會成就?佛門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大慈悲心,是由清淨心中生、平等心中生,對一切眾生不附帶任何條件。我們要學如佛一樣的大慈悲心,對於九法界眾生一律平等,沒有差別。佛在經上舉了一個故事,讓我們從中領悟平等的境界。施主供養很好的一缽飯,菩薩把它分成兩份:一份供養佛,一份餵狗。我們想想這是什麼意思?生佛平等。他做這個樣子給我們看,對佛的恭敬心,與對畜生無二無別。我們在這個境界中應當如是學,所以慈悲非常非常重要。

從慈悲中生出智慧,「智慧以為身,方便為枝幹,五度為繁密,定葉神通華。」樹表法,樹教我們,智慧是身體,方便是枝條、枝幹。將樹身比成般若,根本智,枝幹比成其餘五度,枝幹沒有離開樹身。又將禪定比喻樹葉,將德能比喻花,將一切智比喻果。「果是一切智」,這個一切智是後得智、權智。《般若經》上講得很好,「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果表無所不知,身表無知。無知之智是根本智,無所不知是後得智。根本智起作用,無所不知。後面還有兩句,「最上力為鳥,垂陰覆三界。」樹上有鳥,鳥是什麼?鳥是最上力,表如來果地十種特殊的能力,十表圓滿。樹蔭垂覆下來庇佑三界。

第三小段有三句,說明「妙用自在,利益無邊」。第一句,「其樹周圍,咸放光明。」依真實智慧教化一切眾生,這個就是佛家常講「放光」的意思。佛家迎賓接客,請你到我們道場來普照,普照就是放光普照,意思就是以智慧開導大眾,為大眾講經說法。佛法的修學自始至終,目標就是開啟智慧。智慧是本有的,不是學來的。你所學得來的,是佛學常識,不是真智慧,真實智慧從清淨心中生,而清淨心就是禪定。「禪定」兩字的意思,外不著相叫禪,內不動心叫定。

第二句,「於光明中,雨摩尼寶。」這是依智慧的教學,惠以眾生真實的利益。這個真實的利益就好比圓明的法寶一樣,圓明是圓滿光明,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佛法教學沒有別的,都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迷的果報是苦,悟的果報是樂。佛法教學真正目的,是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第三句,「摩尼寶內,有諸菩薩,其眾如雲,俱時出現。」這是講教學的成果。就像一個老師教一群學生一樣,教了一段時期,要拿出成績來,這個成績就是超凡入聖。原來是凡夫,現在變成菩薩。原來沒有信心,沒有慈悲心,沒有智慧,現在接受佛陀的教誨,信心生了,慈悲心現前,智慧也現前,轉凡成聖,這就是菩薩。我們要真正去修信種,種慈悲根,成就智慧之身,然後結成枝葉花果,表現在自受用、他受用當中,自然生無量真實智慧。

「又以如來威神力故,其菩提樹恆出妙音,說種種法,無有盡極。」這是第四小段,舉因結用,很要緊,決定不能疏忽。這個就是說明,我們必須要得佛力加持。我們要有信心、有慈悲心,有定、有慧,念念利益一切眾生,就得佛的感應。不必天天在佛菩薩形像面前哀求禱告,你保佑我,不必。我們的修學著重在實質,不著重形式,有這些形像擺在面前,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形式是表法的,我們在這段經文當中學習到,以後在任何地方看到樹木、花草,就想起世尊在《華嚴經》上這一段的教誨。樹的種子是信心,樹的根是大慈大悲,樹的身是般若智慧,樹的枝條表布施五度。豈不是一切樹都在說法嗎?

「無有盡極」,無盡無極。從空間講,廣多無盡;從時間講,豎窮無極。如果我們離開佛所講的原理原則,古德講,那是魔說,不是佛說。佛法弘傳確實不容易,世間人常講,好事多磨,你想做一件好事,障礙重重。如果沒有智慧,沒有定力,世間的好事也不容易成就。有智慧能解決障礙,有定力不怕折磨,這個世間的事業才能成就。佛法的大事業更是如此。而做佛事,要靠佛力加持,我們不離諸佛如來教導的原理原則,就是得佛力加持。

再看第三段「宮殿嚴」。經文十句,也分作四段:

一、總明分量

如來所處宮殿樓閣,廣博嚴麗,充遍十方。 

宮殿是居住的處所,古時候私人居住的地方叫『宮』;接待大眾,辦公集會的場所稱為『殿』。殿像我們現在的客廳,宮則是自己的臥房。而殿與堂一樣,現在多半稱之為講堂、會堂;自己的住宅,則稱為宮。宮殿的形像能覆蓋,避免日曬雨淋,使我們得到安穩,表慈悲之意,佛在此地用殿堂表圓寂。圓是圓滿,寂是心地清淨寂滅。

『樓』與『閣』是一樣的意思。樓是兩層以上;閣,形式上可以有兩層,實際未必有兩層。看外面結構是兩層,裡面是一層,也叫閣。它表的是慈悲與智慧要合起來用。以智慧幫助慈悲,慈悲幫助智慧,就像樓閣相依一樣。樓閣,上面一層要依底下一層而建,底下一層要托得住上面一層,取這個意思。

「廣博嚴麗」,四個字是形容宮殿樓閣的壯麗。『廣』,智慧與慈悲都是廣大無邊,充滿法界,隨他的心量而擴張。『博』是不窄狹。內,清淨寂滅,是博;外,無邊際,是廣。「廣博」兩個字連起來講,廣與博意思相同;分開來,廣對外,博對內。『嚴』是莊嚴,莊嚴是從事相上說,我們常講十法界依正莊嚴。自己住宅以及殿堂中種種的裝飾都屬於「嚴」,現代叫室內設計;『麗』者華美,法與義統統具足。末後一句『充遍十方』。為什麼充遍十方?稱性,換句話說,與性德相應,就是經題「大方廣」。大是自性的本體,方是自性的現相,廣是自性的作用,所以這三個字可以說成為體、相、用。

二、體相圓備

眾色摩尼之所集成。種種寶華以為莊校。

圓是圓滿,備就是具足的意思,一絲毫欠缺都沒有。如來世尊所處的宮、殿、樓、閣,都是「眾色摩尼」寶成就,這一句用現代話來講就是建築材料。眾寶摩尼就是稱性的智慧德能,這個種種莊嚴是佛無量劫中累積功德的成就,這是從事上講。從理上講,自性中本具功德莊嚴,本具就是本有;佛有,我們也有;佛能夠顯現,我們也能夠顯現。今天,我們稱性的德能不能現前,是因為我們有業障。《華嚴》中所講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些現象從哪裡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世出世間一切法建立的原理,從這個道理,佛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一句話就是唯識所變的註解。你心裡想什麼,這個境界就隨著你的心想而轉變,千變萬化,變化自在,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種種寶華以為莊校』。「莊」就是莊嚴,「校」是裝飾。這裡面珍奇之寶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顯示如來果地上的神通妙用,圓滿具足。怎麼變現出來的?是世尊在因地行菩薩道的時候,悲智等運;他有大悲心,普度一切眾生;他有真實智慧,不住一切相。

三、妙用自在

諸莊嚴具,流光如雲。從宮殿間,萃影成幢。無邊菩薩道場眾會,咸集其所。以能出現諸佛光明,不思議音,摩尼寶王而為其網。如來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從中出。一切眾生居處屋宅,皆於此中現其影像。

『莊嚴具』,我們曉得是德行的成就,這個話諸位要細細的去體會。經文中用一個雲字作比喻,『雲』表事有、相有,體空寂。我們常講「得其受用,絕無執著」,這是雲代表的意思。在《華嚴經》它表的意思很多,這是其中主要的一個意思。講經說法要依清淨心,清淨心是寂的意思。我們要懂得、要認真的修學,要把世出世間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捨掉,清淨心才能現前,與法才能夠相應。不僅僅佛法要以清淨心修學、弘傳,世法也不例外。世法如果也以清淨心去做,念念利益社會,利益眾生,此世法就是佛法。

世法與佛法沒有界限,是一法不是二法。我們一定要曉得宇宙人生的真相是夢幻泡影,般若經上講,「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古德亦云「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我們這一生,實實在在講,你說你擁有的,無論是財富也好、地位也好,任何一法也好,你說是你所擁有的,那是一個錯誤的妄想。你怎麼可能擁有?連自己的身都得不到。這個身體我們知道是由許許多多細胞所組成,細胞剎那剎那在新陳代謝,你都止不住,換句話說,你都得不到,連這個身都得不到,何況身外之物!全是假的。在假中做活計,這叫造業。

《華嚴》教義,「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我將佛在經典中教導我們的許許多多法門,把它歸納成五句,好記好學︰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五句每一句中就具足其他的四句,這是古人所講交融的意思,「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真誠心中如果沒有清淨,沒有平等,沒有正覺,沒有慈悲,不是真誠心;慈悲心中沒有真誠,沒有清淨,沒有平等,沒有正覺,不是真慈悲;說一法自自然然具足一切法,這才能夠相應。相應之後就有力量降伏魔外,顯示它超出魔外了。這是「從宮殿間,萃影成幢」的意思。

我們的錄像帶流通得很廣。我沒有版權,所以我的錢盡虛空、遍法界。如果有版權,所得到的就僅僅那麼多。這一點要是不能夠通達,不能夠明瞭,學佛就叫白學了。出家如是,在家也應該如是,你就得大自在,你與性德就相應了,性德中的智慧、德能、財寶,真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需要的時候,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要的時候,不知道從哪裡就來了,要多少就來多少,你說這個多自在,這個多快樂。必須要降伏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降伏自己的煩惱習氣、邪知邪見,才能成功。

《華嚴經》是世尊成道之後二七日,定中所說。如來在定中,那是果地的境界。他在定中宣說大《華嚴經》,無量的菩薩參與佛定中這一會,豈不是果中有因嗎?這是古德所講「眾聖冥會」。「冥」的意思是凡夫不能夠覺察,凡夫肉眼見不到;不但凡夫見不到,華嚴海會,二乘人都絕分,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都不知道。但是我們在本經中看到,也有許許多多的神眾,實際上,這些神眾都是法身大士,都是佛與大菩薩在九法界中教化眾生,示現的形相。所謂是「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參與華嚴海會,他也現這個身相。我們今天有緣能參與這一會,雖然不是世尊親自主持,也是不可思議的善根、福德、因緣,我們說、聽都得諸佛如來的加持。如果沒有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守護,這一會很難成就。

『以能出現諸佛光明,不思議音,摩尼寶王而為其網。』著重在光、音、網。音,說法;光、網表法。羅網,前面也給諸位介紹過。『網』是比喻、是形容,形容教網大張;網的作用是防止,高級的藝術品用羅網攔起來,防止小動物去破壞。所以這個「網」在佛法中就有防非止過的意思。對外,防止邪知邪見;對內,增長智慧、慈悲。所以佛的教法不僅僅以言說,六塵都表法,六塵都放光,六塵都說法,我們六根所接觸的,無一不是「大方廣佛華嚴」,才顯示出如來教網確確實實無量無邊。這個羅網是以寶成就的,所以能出如來智慧光明,圓音說法。

此段經文『不思議』,古德說有四個意思。第一個是「音聲不可思議」,「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第二個意思是「所說難量」。所說的理深,所說的事繁。佛能夠以很少的言語文字,說出甚深之理、無量之事,這個不可思議。第三個不可思議是「說即無說」,無說而說,無聞而聞;說、聽都不可思議,這是真說。這不是我們凡夫的境界,我們凡夫沒有法子體會,我們也只是在公案因緣當中聽說而已。禪宗對上根利智,就採取這一種教學的方式,能夠契入甚深境界。第四個意思就是經上講的「一具一切」,一法中含攝一切法。這個一是任一,不是獨一;任何一法都具足一切法,「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多不二。

底下一句,『如來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從中出。』這是正報的作用,為我們說明依正圓融。前面是依報中有正報,當然正報中也有依報。依中有正,正中有依;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參而不雜,依正分明,因果分明,所以它能夠出生。佛告訴我們,有無量因緣在其中,因緣聚會的時候它就起現行,就起現相,這個起現相叫做出生。如來果地事實真相如是,我們今天在凡夫地,實在說亦如是。所不一樣的,佛果地上境界的出現是佛的願力,是佛的神通德能。我們凡夫從早到晚,從年初一到臘月三十,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是無量境界出現,這種境界出現實在講全是業力。我們過去生中所造作的業,惡業多、善業少,所以出現的境界,多半都是不如意的,世俗人常說,「不如意事常八九。」是有道理。因不善,果哪裡會如意?佛在經上說六道眾生,善心所只有十一個,惡心所二十六個,惡比善多得太多了,所以人起心動念都是惡的多,善的少。惡的念頭力量強,善的力量薄弱,佛把這個事實真相給我們說出來了。所以起心動念,惡念多過善念,特別是在現前這個時代。

末後一句,『一切眾生居處屋宅,皆於此中現其影像。』這是妙用中最後的一句。「眾生」是凡夫,凡夫心地受染污,生活環境也染污。這裡給我們說明是「無染現染」。如來是清淨的,沒有污染;如來境界中也現眾生,也現眾生生活的環境。這就給我們說明,淨中有染,染中有淨。染、淨雖然交融,但是染與淨界限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境界清淨,因為自性清淨,佛隨順性德,就現清淨的依報與正報。凡夫違背了自性,所現出來的是染污的境界,依正都染。我們今天身心不清淨,我們居住的環境也不清淨。不但我們居住的地球不清淨,接近地球的這些外太空也不清淨,然後才能夠體會到其影響力之大。不是華嚴會上,我們很難講,通常我們也不願意講。為什麼?難懂。今天我們在這一會,應當要講。諸位千萬不要以為,我們自己起心動念算不了什麼,你要這樣想,錯了!你動一個善念,極其微弱的一個善念,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如來都知道、都歡喜、都讚歎;你起一個惡念,也是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都受到影響。真的是這樣嗎?真的,一點都不假。為什麼?這部經給我們講得清楚、講得明白,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這是在華嚴會上才說出事實真相。這個不是方便說,是真實說,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

現代科學發達,用先進的技術及儀器,能偵測出極其微細的波動。而無明就是波動的現象。現代的科學家也明瞭,知道所有物質現象不是真的。這些現象從哪裡來的?現象就是波動,比前所發現的原子、粒子更進了一步。波動的現象,現在我們比較清楚一點,我們知道光波、音波,這些波動的現象非常複雜,有長波、短波、電磁波等。所有一切種種不同的波動,究其根源是心波,起心動念才是根源。而心波波動的速度絕對不是光波、音波、磁波所能夠相比的,都比不上。電波的速度現在科學家計算得很準確,一秒鐘三十萬公里。可是心波,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生滅當下,已經到達盡虛空、遍法界。一秒鐘三十萬公里的速度怎能相比?於是我們恍然大悟,為什麼經上常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果報現前害怕,害怕來不及了,必須要承受。菩薩不怕果報,菩薩怕造因;果來了,怕也沒用處。如果不願意接受不善之果,那我們決定不能造不善之因。不但不善的事不能造,不善的念更不能起,這才叫從根本修。

四、舉因顯廣

又以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間,悉包法界。

佛說法,先說果,然後再說因。我們羨慕如來依正之果,就要懂得怎樣去修因。如來的功德無量無邊,說之不盡,此地在總結中用個佛力,這個不是客氣話,是真實話。使我們深深的體悟到,佛都要靠諸佛神力加持,我們不仰賴佛力加持,怎麼能成就?諸佛神力加持,一念之間,悉包法界。極其微弱的一個念頭,剛才說了,它的影響盡虛空、遍法界。此其中包含了事法界、理法界、清淨的一真法界、染污的十法界。

經文到這裡總結。前面講充遍十方,這是講「通局無礙」;通是通達,局是局限,有限制;我們現代的話講突破時空。集菩薩眾,集是集會。在我們凡夫感觸中,好像佛或者是放光、或者是現瑞,召集這麼多大眾,其實佛沒有意思。菩薩心地清淨,感應靈敏,就來了。我們的心粗心大意,煩惱妄想很重,不靈,不是佛的音波、光波、心波達不到我們這兒,早就達到了。我們這個機器不靈光,雖然電波來了,收不到,沒有反應;菩薩有反應,所以他懂得到那個地方去聞法。這是聲光集眾,顯示佛的德能,即「攝入無礙」。就像有很強的磁場一樣,十法界有緣的眾生,統統吸收到此地來。又「現生舍宅,即染淨無礙」。

悉包法界,這是「廣狹無礙」。「一念即能」,這是「延促無礙」,無量劫可以濃縮成一念;一念又能夠展開成無量劫。所以諸位要曉得,空間與時間不是真的。真法是一,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雖同時存在也不礙有過去、現在、未來,圓融自在。此界、他方同在此處,妙不可言。就像我們看電視的頻道一樣,電視空間很廣,此界、他方我們頻道一轉換都在一個螢幕上,此界、他方同在此處,空間沒有了。時、空都不是真實法。末後,「集菩薩」顯示「因果無礙」,「出佛神通」顯示「依正無礙」。

在本經第五十四卷中,世尊給我們說出,菩薩有十種宮殿。這一段講到宮殿的莊嚴。我們在這段經中所看到的,顯示出無障礙的法界。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將種種無礙合起來說,不外乎這四大類。我們一定要懂得佛言外之音,修學才有下手處。清涼大師在《疏鈔》中,節錄出五十四卷中講的十種宮殿,第一種「菩提心是菩薩宮殿」。宮殿是住所,諸位要知道,最要緊的不是我們身住哪裡,要緊的是心住在哪裡。須菩提尊者在金剛般若會上,向釋迦牟尼佛請教了兩個問題︰「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一部《金剛經》就講這兩件事情。請教世尊,我們的心要安住在哪裡?「降伏其心」,就是煩惱妄念我們要怎樣去降伏,所以說到宮殿,就是講心安住之處。心要住在哪裡?所以佛第一句就給我們講菩提心。「菩提」是覺,你的心要安住在覺道中,不可以迷惑。安住在大菩提上,那就是妙寶宮殿。「四弘誓願」是菩提心,《觀無量壽佛經》中,佛告訴我們,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是菩提心。蕅益大師又教我們,一心嚮往希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念不忘,這個心是無上菩提心。菩提心是菩薩妙寶宮殿,不發菩提心者,就捨棄了大乘;二乘人沒有菩提心。

第二,佛說「十善業道、福德智慧是菩薩宮殿」。菩薩的心要安住在這裡。諸位一定要記住,菩提心是根本;沒有菩提心,什麼都談不上。然後你心中常有十善業道、有福德智慧,就能教化三界中的欲界眾生。欲界眾生心量不大,教他修學大法,他不敢當。所以要教他做好人,來生不捨人身,還比這一生過得更好;再好的能夠生到天上,享受天福。所以要以十善業道、福德智慧去教化這一類眾生。

第三種叫「四梵住」。梵是梵天,色界天。色界四禪十八層天都叫做梵天。他們的心安住在慈、悲、喜、捨四條,所以叫四梵住。我們如果連這個心都沒有,不管行什麼善、修什麼法門,色界天不能去。你有很深的禪定,沒有慈、悲、喜、捨,也不能到四禪天。你的定功很深,能超越欲界,可是沒有慈、悲、喜、捨,頂多只能生到四禪的無想天,無想天是外道天。所以,慈、悲、喜、捨是菩薩宮殿。

第四句是「生淨居天是菩薩宮殿」,一切煩惱不能染故。生淨居天,淨居天是四禪中的五不還天,也叫淨居天,所以四禪是凡聖同居土。四禪一共九天,四種是凡夫天,五種是三果以上的聖人,住在這個地方修行。菩薩為什麼要生淨居天?不生淨居天,就度不了淨居天中的三果聖者。如果根利的人、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他在這個地方就迴小向大。如果是小乘根性的,菩薩在這個地方教化他們,他就能夠脫離六道輪迴,證四果阿羅漢。

第五,「生無色界是菩薩宮殿」。第六,「生雜染世界是菩薩宮殿」。雜染世界就是我們現在這個世界,佛菩薩也不捨離我們,「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果然不錯。雜染到極處是餓鬼、地獄、畜生。放焰口,焰口台對面,通常紙紮一個青面獠牙的鬼王,這個鬼王叫「焦面大士」,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觀世音菩薩在餓鬼道中要現鬼身,才能夠度這些鬼眾。人如果給鬼說佛法,鬼就嚇跑掉了。所以你們要記住不要怕鬼,諺語說得好,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我們人若被鬼嚇到,那你可糟了!鬼本來是怕人的,結果你怕祂,你說這不奇怪嗎?所以遇到鬼,氣要壯一點,鬼就嚇跑掉了。所以菩薩在哪一道,要現哪一道身,才能度那一道的眾生,幫助這些眾生斷惡修善,改過自新。

第七,「現處內宮妻子眷屬是菩薩宮殿」。這句話用現在的話講,就是示現在普通住家,你的家中有妻子兒女,有父母兄弟,古代的時候都是大家庭,一家人都住在一起。現在雖然提倡小家庭制度,這一句經文的意思還是講得很圓滿。菩薩示現在一個家庭中,起什麼樣的作用?度化這一家的眾生。這一些眾生在這一生當中,變成你的家親眷屬,都是過去生中有密切的因緣。佛常講因緣很複雜、很多,歸納起來不外乎四大類︰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不是這四種緣,不會變成一家人。孝子賢孫,是報恩來的;敗家子,搞得家破人亡是報怨來的、報仇來的。所以要曉得是這四種緣聚集成一家人,覺悟就好了,都當作法眷屬,一家人變成同修伴侶。過去這些恩怨債務統統消除,變成法眷屬。度家人要從自己本身度起,在四攝法中屬同事攝。所以一定要認真依教奉行,把自己毛病習氣統統改掉,你家人就相信了。

第八句,「現居輪王、護世、釋、梵是菩薩宮殿」。這一句中,輪王指轉輪聖王,實在說不在我們這個地球上,他度外太空的人。不但度我們地球上人,其他星球上人我們也要度。輪王是人道,不是天道。其他星球上也有人,他們的科技比我們發達,比我們更高。講到「護世」就是四天王,「釋」是忉利天王,中國人稱為玉皇大帝,「梵」是大梵天王。菩薩也示現這些身分,所以這些都是菩薩的宮殿。

第九句,「住一切菩薩行,遊戲神通皆得自在,是菩薩宮殿」。菩薩以善巧方便在這個世間教化眾生,善巧方便中就有遊戲、就有神通、就有禪定、就有解脫,無量的智慧德行融合在一起。我們讀《地藏經》讀到,供養菩薩要供養玩具。從前有人問過我︰供養玩具是什麼意思?玩具就表遊戲神通,所以供佛可以供玩具,遊戲神通,這經上都有的。

末後一句是「一切佛所授無上自在,一切智王灌頂記是菩薩宮殿」。住十力莊嚴,作一切法自在。佛在這部經中給我們說了十種宮殿。菩薩沒成佛,在菩薩位,往往也得諸佛給他授記。

第四段是「師子座嚴」。佛在這部大經一開端,給我們說明毘盧遮那佛的依報莊嚴。在種種莊嚴當中,特別為我們介紹地的莊嚴、樹的莊嚴、宮殿與寶座的莊嚴,用意非常之深,可以說將整個華嚴的境界,都在這裡面顯示出來了。華藏世界與西方極樂世界無二無別,這種種莊嚴都是性德自然的流露。而大地是表我們的真心本性,心地法門,所有一切依正都不能夠離開大地,說明萬事萬法不出一心。我們看到如來果地上依正莊嚴,就要想到怎樣修學,我們的性德才能夠顯示出來,與諸佛如來果報等齊。諸佛如來他們的建樹,如我們中國古人所說︰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而實際上,世間人做這個三不朽並不徹底,也不究竟;唯獨諸佛菩薩他們的立功、立德、立言是真正的三不朽。為什麼?樣樣都稱性,樣樣都與「大方廣」相應,這是寶樹的莊嚴。宮殿是讓我們身能夠安居,宮殿中表法,雖然有眾多的義趣,但是總以慈悲為本,以大慈悲心遍覆九法界一切眾生,幫助這些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慈悲是菩薩宮殿,也就是慈悲是佛菩薩安心立命之處。佛菩薩心安住在哪裡?安住在大慈大悲。

第四段給我們講師子座,為什麼不說別的,要說座?佛法是師道。在古時候,老師都是坐著教書,而且要高坐、上座,表尊師重道。在中國的習慣一定是請法師上座,不但是講經,講演、講開示也都給法師設一個講台,設個座席;可是在外國不如是,在外國上講台講演,多半是站著。現在的潮流是民主時代,「民」比誰都高,我們在形象上都能看到。在從前,民間所有的建築物不能高過官府。一個都市,市政府,你的房子要高過市政府,市長的權威沒有了;你的房子高過總統府,總統的權威也沒有了,所以它有一定的高度。現在我們看每一個都市,高樓大廈都比市政府高好多倍。時代雖不一樣,可是這種原理原則還是沒有變。明白這個道理的人很清楚,但是今天真正知道這些道理、事實真相的人越來越少了。此地不說其他,特別要提老師講經說法的座位,這個座位稱為師子座。請看經文:

第四、師子座嚴

一、總顯形勝

其師子座,高廣妙好。

這是一小段,這一小段總說形式的殊勝,實在講這就說了「依報隨著正報轉」。形式之殊勝是形容說法人的智慧、德行、權威,與這個座不大相干。所以稱為師子座,不是座位上雕刻著獅子,是形容這個說法人是「人中師子」。佛在經上常以師子作比喻,在一切動物當中獅子是猛獸,所謂「獅子一吼,百獸腦裂。」獅子吼叫的時候,小動物聽到都發抖,都跑不動,牠有這樣的威力。以這個來形容諸佛菩薩說法無畏,能降伏一切邪魔外道,他有這麼大的威力,形容說法的人為師子,他坐的地方就叫做「師子座」。

『高廣妙好』四個字從事相上看是形容寶座,實際上是形容說法人的智慧德行。佛說法根據什麼原理,能有這樣大的威力?經典中告訴我們,佛說法以法空為體,也就是說佛證得二空真如—人我空、法我空。得二空真如,就無所畏懼,所以稱之為「人中師子」,表說法無畏。契入二空真如是真正的無上之法,不但至高無上,而且深不可測,性德即圓滿的顯露出來,這是「高」的意思。「廣」,廣大,他的智慧廣大,他的說法廣大,大而無外,無有邊際。第三個字「妙」,妙指佛說法的善巧方便,就像這部《華嚴經》一樣,即事而真,完全在事相當中表顯甚深的義理。無論我們過的是什麼生活,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在一天生活當中,坐的時間確實佔的比例很大,坐要舒適,坐要講究。中國過去的寶座,都是上好的木材所製造成,上好的木材「氣」不一樣。人有氣,物也有氣,練氣功的人叫氣,佛法叫光,放光,物也有光。上好的木材氣旺,人氣也旺,他所用的這些器具的氣也旺,這是器具為什麼要選擇的道理。

萬物都能養身,能影響我們的情緒,影響我們的心理。所以座要寬、要大,心量就不一樣了。有些座位很窄小,擠得很難過,你就曉得坐的人的心情不能夠開放,就很難受。因為坐的時間長,所以座位設計花掉人類不少心思。現代人對於座椅似乎比古時候人要考究,像沙發,其實對於養生之道來說不如中國古人,絕對不是說中國古人沒有想到軟的座位,軟座坐起來好像很舒服。中國的座位都是硬板凳,睡覺是硬床,這就比外國人有學問、有經驗,這種設計實在講是最健康的用具。中國人與外國人,諸位仔細去觀察就曉得了,外國人大概到六、七十歲,我們在美國看得很多,背就駝了,腿也沒有力量,就顯得衰老。什麼原因?座,坐沙發,人一坐下去就陷下去,對身體沒有支撐力;睡的也是軟床,身體怎麼會健康?

中國人坐硬板凳,睡硬床,好像是不舒服,其實是健康長壽之道。非常有道理,幾千年的文化傳統,現在人講有它的哲學在其中,哲學就是智慧。美國的歷史才兩百年,哪裡能夠比得上中國?現在她是發財了,她富了,我們沒有她富貴,但絕對不是說富人樣樣都是對的。經驗豐富,悠久的文化傳統,樣樣都是對的。所以對於身、心健康決定是有幫助的,養身、養性。中國傳統這些學術,如果我們把它捨棄,實實在在是可惜。古聖先賢累積幾千年的智慧經驗,我們如果能相信,不懷疑,以這個為基礎才能真正幫助我們過幸福美滿的一生。更何況佛給我們究竟圓滿的開導,教我們知道,事事物物都是真如本性,即事而真。禪宗明心見性,性在哪裡?就在日用平常當中,沒有一法不顯示圓滿的性德,「頭頭是道,左右逢源」,道是無上菩提大道。

「好」是美好、圓滿的意思,就是沒有絲毫欠缺。「高廣妙好」,事上是形容寶座,也是讚歎說法人的智慧、善巧方便,達到高廣妙好的標準。接看下面經文,有六句:

二、體德圓備

摩尼為臺。蓮華為網。清淨妙寶以為其輪。眾色雜華而作瓔珞。堂榭樓閣,階砌戶牖,凡諸物像,備體莊嚴。寶樹枝果,周迴間列。

座位的中心叫『臺』,通常我們一般道場中說法的座位是方的三尺,當中高出的地方是臺。出家人、在家居士講經也是一樣,升座講經多半是盤腿而坐,盤腿坐後面要高出一點,這個高出的地方就是臺。『摩尼』是寶珠,此地臺座比喻是摩尼,也就是我們坐的力量依著它。它的光是一種反射光,隨著外面的光源而發光,它自己本身並不放光。光源不相同,它反射的色彩就不一樣。寶石、金剛鑽,為什麼那麼貴重?光彩奪目,它的光不是自己發光,本身沒有光,隨著一切的光源,反射的光非常之美。也比喻說法,說法的人有真實的智慧;真實的智慧,即《般若經》所講根本智,般若無知。無知的根本智就好比是摩尼之體,它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就像摩尼珠接觸到光源,反射的光不一樣,那個反射的光千差萬別,叫後得智。佛為一切眾生說法,佛有沒有法可說?佛說他沒有法可說。眾生就像光源一樣,佛就像個摩尼珠—眾生有感,那個感就是光—眾生有感,佛立刻就有應,感應道交。眾生的感千差萬別,佛的應也千差萬別,所以佛能給我們說出種種的經教。

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為一切眾生說這麼許多經教,而這些經教確確實實都是從感應當中顯現出來。摩尼所表的是法空之體,這個是佛菩薩講經說法真正的依據,根據「二空真如」。我們想要證得二空真如,你現在就不能不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你才曉得放下是對的,這種堅固的執著,生生世世害了我們。佛為什麼有這樣大的智慧?有這麼大的能力?他徹底放下了,世出世間一切法絲毫都不染著,才有這樣圓滿的智慧、無盡的善巧方便。

第二句『蓮華為網』,網是外相,寶座的四周。寶座的四周用蓮花圍起來,像網一樣,這個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圖案,莊嚴寶座。蓮花也表法,表「出污泥而不染」。座體是摩尼,四周圍蓮花,摩尼表法空,蓮花表無染,清淨不染;心地果然做到不染,這就叫坐蓮花寶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是蓮花化身。極樂世界的蓮花誰去培養?給諸位說是自己去培養。西方極樂世界確實不可思議,正報無量壽,依報也是無量壽。樹木、花草常青,沒有凋零,也沒有落葉,樹枝也不枯,與阿彌陀佛一樣都是無量壽。唯獨七寶池中的蓮花不是,西方極樂世界只有蓮花有生有滅。那是什麼原因?因為蓮花不是阿彌陀佛栽的,不是他種的,是十方世界發心求往生的眾生,自心栽培的。你發這個心,七寶池中就長一朵蓮花,經上說得很清楚,蓮花上還有你的名字。你用功很勤,功夫得力—得力就是心地清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其他萬緣統統放下—心一天比一天清淨,一年比一年清淨,七寶池的蓮花就愈來愈大,光色就愈來愈好,將來往生你就住在蓮花中。如果你念佛有夾雜,花色就不純,有污染,光色都不好,黯然無色。如果你退心,改學別的法門,或者參禪去,或者念咒去了,花就枯死沒有了。所以只有七寶池中看到花開花謝。花開是念佛功夫成就往生的,往生花就開了。那個花還沒有開,含苞還沒放就已經枯死了,就知道那個人不是退心就是改修別的法門。蓮花在這裡是表法的。

我們自己要全心全力培養七寶池中,自己的蓮花,那是真的。世間人不管什麼,不要去跟人家比,那個沒用處,怎麼比到後來都是一場空,都落空。唯有比蓮花大小是真的,這個不是假的。經上所講的蓮花,小的有十由旬、百由旬、千由旬,大小不一,光色不一樣,視乎修行人的功夫。我們在這個世間除了念佛之外,每一天三餐飯能吃得飽,衣服可以遮體、可以穿暖,有一個小房子能遮避風雨,足夠了。一心念佛,求生淨土,自己在這個世間身心清淨,一塵不染,身就是蓮花,你的住處,你的座位都是蓮花座。你出去走路,步步都是踏著蓮花,我們凡夫見不到,有神通的人能看到。你一步一蓮花,舉足、下足,就是念頭生、念頭滅,念頭生也不染著,念頭滅也不染著,就好像舉步、下步都是清淨無染,與二空之理相應。

第三句『清淨妙寶以為其輪』。這個輪是座位的中心,不管它有沒有輪相,輪是從中心點,往外面擴射成一個周圓。如果用寶座來表法,這個設計是很完美的。這個輪就是前面所述的臺,臺是講高出,此處臺的形狀是圓的,座位中心是圓的。圓代表清淨圓滿的意思。坐墊一定要很清潔、很整齊,才能象徵這個意思。表說法的人智慧圓滿、德行圓滿、才藝圓滿、善巧方便圓滿,表意很多、很豐富。

再看下面這一句,『眾色雜華而作瓔珞』。瓔珞是裝飾品,使寶座看起來格外的美觀,用花、用瓔珞來裝飾。這裡面也是表法,同表他的智慧、德能,及慈悲。慈悲以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關懷一切眾生,愛護一切眾生,教導一切眾生,感化一切眾生,也都是垂布的意思,瓔珞在寶座四周圍垂下來。

底下一句:『堂榭樓閣,階砌戶牖,凡諸物像,備體莊嚴』。這些裝飾品是一種高度的藝術,在中國古代處處可以見到,宮殿樓閣可以見到,桌椅也可以見到,雕一些浮雕,人物花草。寶座中也雕刻這些東西,顯示出無處不莊嚴,所以說是「體德圓備」,這四個字在此地都顯示出來了。

而其含意是講二空真如,包含世出世間一切現象。佛界是一真法界,凡夫界是十法界依正莊嚴,就在這些事事物物當中顯露無遺。所謂理即是事,事即是理;性即是相,相即是性;理事不二,性相一如。理與性是空寂的,實在講我們六根接觸不到,事與相則很明顯。接觸相,理就在其中,性就在其中,見相就是見性,見事就是明理。入這個境界就是證得二空之理。通達一切事相,自性本具的兩種智慧—根本智、後得智都現前了,智慧現前就是成佛。本經後面講佛十種身,第一種叫菩提身,菩提是朗然大覺,對於事理、性相都通達明白者,不再叫凡夫,這一覺就是佛菩薩。所以明白人,見相就是見性,即事就明理,這是這一句所含的意思。

末後一句,『寶樹枝果,周迴間列』。此地的寶樹是師子座上所雕刻的。「周迴間列」,或者我們可以說是師子座周邊的,佈置的樹木、花果,也是屬於這兩句經文包括的範圍。過去人講經,可能講臺旁邊也有很多盆栽。沒有盆栽的用屏風,屏風中畫的畫也非常講究,都是用來莊嚴寶座。《華嚴經》中的說法與其他經確實不一樣,學了之後,我們六根,如《楞嚴經》上講,「六根門頭,放光動地。」為什麼?六根都聰明了,以前看東西呆呆板板的看,不知道什麼意思;現在一看,其中含無量義。看花,花有無量義;看水,水有無量義;看樹,樹有無量義,乃至於看一塊石頭、看一粒微塵,都是圓滿的無量義,你豈不是「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嗎?

「寶樹枝果」,樹的身表智慧,樹的枝幹代表五度,葉代表定,花表菩薩因行,果表菩提涅槃,都是整整齊齊排列在樹間。這就顯示因中有果,果中有因,表這個意思。菩薩妙法樹,隨因感果,才能普度眾生。菩薩大慈大悲,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說什麼法,他就說什麼法。凡聖同居,是周迴間列的意思。菩薩在沒有成佛的時候,度眾生是修學的一個主要課程。為什麼?世間人常講教學相長,師資道成。老師教學生,學生也資助老師。如果沒有這些學生問問題,老師有的時候智慧透不出來。沒有人問,他還在無明中,一問,把無明問掉了。他才會突然想到這些問題,突然覺悟了這些問題。所以菩薩若不教化眾生,怎麼能成佛?因此,說法度眾生這件事,不是只有出家人,在家人也要做。

我們現在特別強調老實念佛,一門深入,不勸大家廣學多聞,是什麼原因?我們廣學多聞的條件不具足。你要問什麼條件不具足,第一個壽命短促,修學的時間不夠用。不要說其他的條件,單單就是這一條,大概學的萬分之一都不到,壽命已經到了,豈不是真的叫掛一漏萬?因此,祖師大德們才勸導我們,選擇一門深入,往生淨土,親近彌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就得無量壽,那我們這條件夠了,有的是時間。法門無量,我們的壽命更是無量,才能成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是去享福,如果是去享福,那你錯了。「無量壽」是淨土第一德,往生就是要得無量壽,有無量的時光,讓我們修學無量的法門,我們求生淨土真正的目的在此。

三、妙用廣大

摩尼光雲互相照耀。十方諸佛化現珠王,一切菩薩髻中妙寶,悉放光明而來瑩燭。

前面一句是說「淨寶出光」,出光指本身放光。西方極樂世界六塵都放光,連地都放光,光明世界,沒有一樣不放光。為什麼?極樂世界、諸佛淨土是法性身、法性土,性德變現的,性德本身就是一個發光體,焉有不放光之理?發光體我們稱之為寶,淨寶。所以最重要心要清淨,清淨心就是真心,不清淨是妄心。妄心,光就沒有了,光就被障礙了;心地清淨,光就又透出來了。我們今天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起心動念有是非人我,有貪瞋痴慢,真心本性中原來沒有這些東西,禪宗六祖惠能說得好,「本來無一物」。真心本性中本來無一物,有一物就錯了,就是污染,有一物就是障礙,將我們自性中智慧德能,乃至於依正莊嚴的相好統統障礙住了,你說這個損失多大!雖然在六道,雖然處三途,性德也不曾喪失,只是這些嚴重的障礙,將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都障礙住,不能現前,這是事實。

『摩尼光雲』,法空就像雲海一樣,山峰就像十法界依正莊嚴,雲海在山峰之間自在的飄來飄去。這一個景觀,現在的人很欣賞,我們出外觀光旅遊,中國的四大名山都能看到這種景觀,但不知其表法的意義。如果你懂得表法的意趣,就不是單單在欣賞風景了,你是在修道,真正在那裡修菩薩行,修無上道。二空真如就像這個現象。

「一一智中知一切法」,一切法是事相,二空真如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在哪裡?沒離開事相,與這些事相交融。現在我們佛教中世界通用的教旗,就用這個來表法。教旗從上到下一共六條顏色,表菩薩六波羅蜜。六條中有五條單色,代表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後面有一條雜色,由這五種顏色混在一起,代表般若。表前五度都要具足般若,才成六波羅蜜。也就是說事相中要有智慧。這六條寬窄要一樣,現在我們看到有些做得不如法,雜色的這條做得特別寬,這個沒道理,那就是不平等,六度一定是寬度完全相等。如果做得太長,那個意思就不對了。有橫、有豎還能講得通,但不能代表前五度與般若度。佛法我們常講「五乘佛法」,或者華嚴宗講「五教」,用五種顏色五條,可以表五教。

一一法體中顯示出二空真如。任何一法,佛菩薩都能見到人我空、法我空,空有不二,空有是一不是二。《心經》上說得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我們現前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其真相、妙用才完全顯示出來。了解真相之後,那你就與諸佛菩薩一樣,遊戲神通,你的日子過得自在美滿,有受用,沒有得失。世間人,佛常講:顛倒、可憐愍者。他顛倒在哪裡?他有執著,沒有受用,這不顛倒了嗎?他能不能執著得到?執著不到。能執著是空的,所執著也是空的。《金剛經》上給我們說得很明白,佛講三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能執著的是心,三心不可得,你所執著的一切萬事萬法因緣所生。凡是緣生之法,沒有自體,當體皆空,了不可得,你所執著的也不可得。能執著、所執著都不可得,就顯示出二空真如。人我空是對能執著而言,法我空是對所執上說,這才把宇宙人生的真相一語道破,這就是所謂看破。看破之後再不執著、不分別就放下了。放下之後,你的生活就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無論現前過的是什麼生活,無不自在。富貴者,在富貴中得自在;貧賤者,在貧賤中得自在,富貴與貧賤平等,沒有差別。所以說一一事法、一一事相都顯二空真如。

執著捨掉,六道輪迴就沒有了,六道輪迴就是虛妄的執著變現出的幻相。再能把一切分別捨掉,那十法界就突破,十法界是從分別中變現出來。所以妄想、分別、執著斷掉,你就證得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裡?一真法界就在現前,你就得一真法界的受用,你的受用與諸佛菩薩沒有兩樣。這個理悟了之後,事就變了。事上怎麼變?我們世間人常講「相隨心轉」,體質也隨心轉。你的相貌改變了,你的體質改變了,這個變化就太大太大。你現在是凡夫,你要養這個色身,天天用盡了心思,到處去請教要吃什麼補品,什麼營養的東西,身體才能健康。如果你見到性,明白理,一天喝一杯水,營養都足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和學生們都日中一食,到外面去托缽,給什麼吃什麼,一個個都健康長壽。為什麼?體質變化了,心地清淨;清淨心的身體就放光,真的放光。但是諸佛菩薩的身光不讓你看見,怕你看見害怕,以為是妖魔鬼怪來了,趕緊遠著些。凡夫福薄,佛雖有身光,也要收斂。

所以佛法始終以教學的方式來教化眾生,不以神通感應。因為神通感應,妖魔鬼怪也有,魔也會放光,會變戲法。如果佛用放光現瑞這種方式教化眾生,魔也變這個境界,我們就沒有辦法辨別,邪正難分,混淆視聽,對於佛法的弘傳、教化有很大的障礙。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一般人看不到他放光,偶爾放光,是有特別因緣,接引某一類的眾生,佛才展現。由此可知,我們的修行重點、關鍵還是個清淨心,正是此地講「淨寶出光」,淨寶就是清淨心。

後面這一句『十方諸佛化現珠王,一切菩薩髻中妙寶』。佛是老師,是教主,菩薩是學生,是佛的法侶、法眷屬。《華嚴》會上稱為主伴,佛是主,菩薩是伴,這也是互相的發揮。佛化摩尼教化眾生,在十方能作佛事。摩尼寶珠是表法,真正的意思是覺、正、淨三寶,能作一切破迷開悟的佛事。佛事就是教學,教化眾生。

佛寶入菩薩寶中,菩薩寶入佛寶中,很有味道。經文所說的「十方諸佛化現珠王」,是佛化寶;「一切菩薩髻中妙寶」,是菩薩之寶。『悉放光明而來瑩燭』,光明交融。菩薩髻中妙寶,光中有佛的寶珠之光,佛寶珠光中有菩薩妙髻寶珠中的光明,光光互照。這個意思顯示出菩薩差別智慧,與佛圓滿智慧的交融。佛智慧當中有菩薩智慧,菩薩智慧當中有佛的智慧,表這個意思。如來從果起用,所以叫化現。摩尼寶珠之珠王,是形容究竟圓滿的智慧。

我們在經典上看到佛告訴我們,菩薩初成佛的時候決定得到諸佛如來的加持,一定得到古佛的祝福,來賀喜。他們在形式上都是現形灌頂,古印度新國王就職大典,一定是請宗教中權威的上首來舉行灌頂禮。佛在人間說法一切也隨緣。在形式上以此為喻,在意思就不一樣。灌頂的意思,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解》中,引用經典的話說,灌就是慈悲加持,頂是最高的法門。把成佛最高的法門傳授給你,就叫灌頂。

而《華嚴經》自始至終我們所看到,都是非常濃厚的表法義趣,這個意思要用現代話來說,是一種教學的藝術,是一種教學的手法。可是如果我們就用這個觀念來看佛的教學,那又錯了。因為宇宙之間一切事物本來如是,佛在經上常講「法爾如是」,「法爾」就是自自然然是這個樣子,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佛實實在在沒有加一點意思,也沒有加一點什麼權巧方法,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我們要往這裡面去體會才能真正得受用,久久我們就會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

四、佛加廣演

復以諸佛威神所持,演說如來廣大境界,妙音遐暢,無處不及。

這一段經文不但意思圓滿,文字也好,詞句非常之美。我們要曉得,此地所講諸佛如來,就是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中告訴我們的,即《華嚴經》講的法身大士。從圓教初住到究竟的果位,一共四十二個階級︰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妙覺就是究竟的佛果,這四十二個位次叫「諸佛」。所以這個「諸」,不是眾多,而是四十二個不同的程度。但是他們都能夠示現八相成道,示現佛身普度眾生,所以稱之為諸佛。

這一段經文是講師子座嚴,師子座就是比喻說法。前面四個字「高廣妙好」是總綱領,下面經文都是這四個字的註解。清涼大師的《疏鈔》為我們開導,意思確實相當圓滿。可是李長者在《論》中也有他的妙處,《疏》與《論》要合參,合起來看。世間人講參考研究,佛法不用這個名詞,我們講合起來參究,不叫研究。研究是用心意識,參是不用心意識。這個講法恐怕初學的同修還是不好懂,什麼叫不用心意識?我們說得更白一點,就是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心是阿賴耶,阿賴耶中含藏種子落印象;意是末那,末那是執著;識是第六意識,是分別。不用心意識,就是不用第六意識的分別,不用第七識的執著,也不用第八識的含藏,這就叫做參,所以參究是真實智慧。用心意識叫世智辯聰,是世間人的聰明智慧,而不是真實智慧。不是真實智慧,不能解決問題。什麼問題?斷煩惱的問題,了生死的問題,出三界的問題不能解決,所以佛教我們參究。

長者在《華嚴》這一大段的開示,是把依報莊嚴中的四段:地嚴、樹嚴、宮殿嚴、師子座嚴合起來講。這一段文中顯示出如來本性當中,行四種因,所以感得四種果報。這四段是如來的依果,依報的莊嚴。第一種是行「法身因」,所以「報得金剛地果」,經上說其地堅固,就是這個意思。地上有無盡的莊嚴,是性德的流露。無盡的莊嚴就是因地中修行無量的法門。無量,在教學講解上很不方便,所以把無量歸納為十大類,十條。《華嚴經》統統以十為一個圓滿的單位,每一法都說十法,這個就是十波羅蜜。在這部經上文殊菩薩表十波羅蜜,普賢菩薩表十大願王。長者的意思是說,寶地的莊嚴是依十波羅蜜而成,也就是說十波羅蜜是因,感得金剛寶地是果報。而我們今天賴以生存的大地,為什麼是瓦礫土石?

現代科學進步,我們明白了,原來這些瓦礫土石與金剛是一不是二,只是它們所組成的原子、粒子排列方程式不一樣。科學證明,一切萬事萬物把它分析到最後,原子、電子、基本粒子都一樣,沒有貴賤,平等平等,只是排列的方程式不相同。那麼現在要問,這一些萬物萬法誰給它排列的?現在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這一組的原子排列成一個石頭,排列成一堆泥土,那一組原子排列成黃金,排列成金剛鑽?誰去排的呢?沒人知道。於是世間人就思維想像,大概排的這個人就是上帝。所以上帝從哪裡來?從想像變出來的。但是《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不是上帝,也不是人為,還是從心想生。如果我們天天想的是十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大地的結構,方程式的排列,自自然然就排成黃金。西方極樂世界人心清淨,一塵不染,西方極樂世界的大地,琉璃為地,透明的,就是清淨心所感。

我們如果把這個道理、事實真相體會得幾分,我們現前的生活一定能夠改進。今天大家都說我們生活環境不好,確實,現前這個社會,幾個人認真在修十波羅蜜?大家所作所為與十波羅蜜恰恰相反,一百八十度的相反,於是金剛七寶就變成污穢的土石大地。佛在經上講,宇宙的形成是一念之間,剎那際形成。將來到本經後面《十定品》中有詳細說明。

第二段講寶樹。長者說,這是「萬行因果」。菩薩修六度萬行所感的寶樹莊嚴,是為果。果報顯示「寶樹行列,莊嚴金地」。金地表真如本性。以六度十願,普度法界一切眾生,這是建樹,樹立如來果地度化眾生的大事業。佛家常講大事因緣,無過於是。經上講︰「令此道場一切嚴具,樹中現像。」這些境界都在如來行之中,法爾如是,自自然然感得的果報,顯示出覺行交徹。如來在果地上證得圓滿的大覺,所以他的生活是覺行,他的事業也是覺行。總而言之,寶樹是如來自行為因,因行感果,樹是依報之果。樹的身是金剛,樹的枝幹、條葉、花果是眾寶所成。花表法,果表智。我們見到花就要想到菩薩所修的法門—六度,六度含攝所有一切行門。

長者又說,慈悲好比樹葉,十波羅蜜是樹幹,以「法身為其莖,而隨十行之上,報得十種依果莊嚴。」十種依果就是經上講的十句。我們接觸樹木、花草,如果能夠想得起來佛在經上給我們的這些開示,我們面對樹木,豈不就是如來給我們說法!所以真正是無時、無處、無物不是道。這個道就是「大方廣佛華嚴」,頭頭是道,左右逢源。我們自己原本就生活在「大方廣佛華嚴」之中,可惜自己茫然不覺。佛果真實的受用,在古人講「當面錯過」,這個境界如果不能稍稍體會得,確實很難懂得它的真意。

第三大段,宮殿嚴。長者說,這是「大悲因果」。他都從因果上說,地嚴心地因果,樹嚴萬行因果,宮殿大悲因果。大悲心為因,感得殊勝莊嚴的宮殿。宮殿的作用,表庇佑一切眾生,特別是一切苦難的眾生。大乘經中講的苦難,是沒有證得究竟佛果都是苦難眾生。如果把範圍縮小一點,苦難眾生就指十法界中的眾生,沒有能力脫離十法界,也就是法相宗所謂的異生性的眾生,都叫苦難眾生。世間六道眾生,再富貴,古人所謂「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在人間是人上之人,很了不起,實際上還是不免輪迴,還是要受流轉之苦。換句話說,既在六道,無不墮三惡道之理。佛在經上講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一切眾生在這個世間,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六道眾生以三惡道為家鄉,三善道只是出來觀光旅遊,沒幾天又要回去了。特別是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我們看得很明顯,地藏菩薩非常非常感慨,好不容易勸導一個眾生斷惡向善,離開地獄,生到人間享福,但是沒一會他又回來了。人間與地獄時差很大,人間享壽一百年,在地獄才幾分鐘。所以地藏菩薩很頭痛,感歎眾生難度!但是他老人家畢竟了不起,難度也要度,決定不退心。

長者在此地也告訴我們,有五種殊勝的功德,成就如來所居的宮殿。也就是說,佛有五德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一如來大悲含育德以成其宮。二以正智利眾生德以成其殿。三以智觀照利自他德能成其樓。四以大智知根設教益生德能成其閣。五以大悲弘願周遍利生德報得宮殿樓閣。」第一種如來大悲含育德,如來就像一個慈母愛護她的子女,把九法界眾生都當作兒女一樣看待,愛護、關懷、協助,無微不至。因此,每一位同修如果發至誠心,肯接受諸佛如來的加持,那個加持就太明顯了。今天你們感覺得不到佛力加持,是自己排斥的力量很大,你隨順煩惱習氣,不能隨順佛的教誨,所以佛力的加持加不上,事實真相如是。

第二種德是真實智慧利益眾生,成佛之後可以說就這麼一件事情,念念幫助社會,幫助一切眾生,決定沒有一念為自己。念念能夠成人之美,絕不會成人之惡。你有一點點小善,諸佛如來都知道,都生歡喜心嘉勉你;你造作種種過失,諸佛菩薩也知道,但不會記在心上。所以絲毫極微的小善都得佛力嘉勉,何況大的善行,能夠捨己為人,幫助一切眾生,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從今而後,起心動念為社會、為眾生,把自己完全忘掉,完全捨棄掉,不要害怕我的生活怎麼辦?我這一家老小誰照顧?我到了年老的時候又有誰來幫助我呢?不要起懷疑,不要去問,你先種因,後來果報是你意想不到的。你真能為佛法、為眾生,縱然你的兒女不孝,佛菩薩會應化在你面前,變成你的孝子賢孫。要不然佛在經上所講的不都是妄語!佛菩薩的話是最可靠的,決定沒有妄語,我們偏偏不相信,不相信就不能接受加持。佛很樂意加持我們,很希望圓圓滿滿的加持我們,你不肯接納,有什麼辦法?所以五周因果中,第一個是所信因果,把「信」擺在第一條。一定要學習利益眾生。

第三,我們要學習佛的智慧觀察,在日常生活當中看待自己、看待別人,佛菩薩用究竟圓滿的智慧,而凡夫用什麼?凡夫用感情。我們要學佛用真實智慧對自己、對大眾,換句話說,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我們要理智,不要用感情。絕不要感情用事,時時刻刻保持頭腦冷靜,以冷靜的頭腦來觀察一切人、事、物,佛與大菩薩是這樣做,絕不動感情。別人以貪、瞋、痴對我也好,無論什麼樣惡劣的態度對我都好,我們要學溫和,要顯示出定力,在境界中保持如如不動。他說話粗暴,我們說話柔和,這就是度化眾生。讓他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我們就在行菩薩道。不必跟他講什麼大道理,就是這些態度,久而久之他會覺悟回頭。

如來第四種德,是以大智慧能夠知道一切眾生的根性。第三也是講真實智慧,觀照自他;這個智慧是根本智,是無分別智。第四種是差別智。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千差萬別,佛菩薩一接觸就能夠明瞭,自自然然就以最適當的方式來調教他,這是真實智慧。教化眾生要用權智,也就是要用差別智;差別智是利益眾生的,根本智則是自己受用。

第五種是以大慈大悲,廣大的弘願普度一切眾生。實在講這一條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四弘誓願」。「四弘誓願」不是為自己發,是為一切眾生而發。世間人講立志,這一條就是立志。佛菩薩立什麼志?立利益一切眾生的大志,現在人所謂是「人生以服務為目的」,這話講得沒錯。不過服務的範圍、服務的時間、服務的項目,與佛菩薩的弘願一比較,那就相差太遠了。佛菩薩無論講空間、講時間、講項目都沒有邊際。所以如來能夠成就無比殊勝的依報莊嚴,不是沒有原因的。

我們想真正有成就,佛的五德我們要記住。第一個,看待一切眾生,要像慈母照顧他的嬰兒。第二,要以真實的智慧,念念有利益一切眾生之念。第三,以無分別的智慧,對自己、對別人。第四,以一切無量的差別智教化一切差別的眾生。第五,要發真實的大願,建立普度眾生的志向。這樣才能夠感得果地上宮殿樓閣的莊嚴。

李長者在這一大段經文中給我們作了一個結論,他說,菩薩六度萬行,理只有一個,都是從自性流露出來,隨其法身、萬行、大悲、大智,果報而有差別。從圓初住菩薩就明心見性,一直到如來究竟的果地,《華嚴》中給我們講了四十一個菩薩階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見性的圓滿度不相同,所以果報就不一樣。雖然有差別,他的大願大悲大智,以及菩薩行,決定都是圓滿的。初住菩薩同時修學登地的法門,等覺菩薩在日常生活當中也不捨初住的法門,乃至於十信位的法門。如果不是這樣的圓修,決定不能夠圓證,像本經中所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一修是一切修,一證一切證。這從圓融上來說,圓融中有差別,差別不礙圓融,圓融也不妨礙差別,這才顯示出微妙。所以長者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想在這一生修學大菩提,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要學習這個法門。

圓則遍,就稱法界性,所謂是:「稱性起修,全修即性。」不是偏。如果偏在一邊,偏修理,就很容易落在寂靜的境界。如果偏在智,就缺乏慈悲心;偏在慈悲,「即染習便增」,所謂慈悲多禍害,慈悲要圓修,才是真正的慈悲。如果偏在願,有一些法師發願,不願意往生,也不願意證果,他發的是什麼願?我生生世世都要到這個世間來當法師,這個好,不錯。但是諸位要曉得,偏在願上容易生起感情,落在情識,必定隨業流轉。理要清楚、要圓融。任何一個法門都圓滿含攝一切法門,《華嚴》如是,《般若》也如是,《無量壽經》也如是,乃至於小本《阿彌陀經》亦如是。菩薩修學圓融才與法性相應;法性是「二空真如」,也就是說與空性相應,這是宗門講的「三輪體空」,不著人相,也不著法相,這樣才能相應。

講堂的設施、座席都是寶座,主講人的座是寶座,聽眾的也是寶座。維摩居士講經,聽眾有一萬個師子寶座,說者、聽者都不可思議。寶座高廣有沒有大小?在事上講可有大小;在理上講沒有大小。事上講是階位不相等,譬如我們講十住菩薩、十行菩薩、十迴向菩薩、十地菩薩,地位不一樣,隨他自己的修證功夫而有高下不等,這是從事相上說。從理上說,沒有大小,也沒有高下。可是在相上有,相上是諸佛菩薩隨類化身。

身相可以隨類化身,當然依報也要隨類,「依報隨著正報轉」。所以世尊在我們世間示現在菩提樹下成道,我們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鋪一個草座,可是天神、菩薩看到釋迦牟尼佛是坐在金剛寶座上。我們看不到金剛寶座,我們只看到草座。菩薩與淨居天人看到釋迦牟尼佛的樣子,與我們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的樣子,肯定不一樣,「相隨心轉」。更深一層的意思,相貌與體質可以隨眾生心念轉。如果不隨眾生心念轉,佛怎麼能夠隨類化身?

每一個人審美的觀念不相同。同樣是一朵花,有的人看到很喜歡,有的人看了很討厭,有的人看到無所謂,這就是一個形相隨著眾生心念轉。一朵花如是,一個人也如是。有些從來沒有見過面的人,看到你很歡喜,有些人看到你很討厭。我們走在路上,有的人跟你笑笑,點點頭;有的人瞪你一眼,理都不理你。這不就是我們的形相隨著眾生心念在轉嗎?我們細心從此地去體會,然後才真正了解《華嚴》上所講,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念念都與虛空法界有感應。你要問感應是什麼道理?共同一法身,同一個真如自性,哪會沒有感應!所以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佛就現什麼身。他所現的身一定與他的依報之果相應。因此在事相上講沒有一定,有差別;從理上講,決定沒有差別。

總而言之,如來以圓滿的智慧、圓滿的慈悲德能,隨行普賢行。一切時、一切處都給眾生做一個好的表率,這就叫「始成正覺」。我們能體會到這個意思,修學就有下手之處。所以讀了《華嚴經》,不但你的心量拓開了,你也知道在日常生活當中怎樣去學佛,學得與佛一模一樣。這第四大段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華嚴經疏論纂要懸示卷第一
第3頁: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二 第4頁: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三
第5頁: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四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