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學佛者的信念 濟群法師著述

學佛者的信念 濟群法師著述

第一章、導論

[日期:2010-08-3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濟群法師著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一章、導論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淨慧大和尚慈悲,讓我給大家講《普賢行願品》,我本人對這部經典沒有什麼研究,正好借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學習。《普賢行願品》是佛教界流傳非常廣泛的一部經典。很多出家人、在家居士都以此為日常修持的功課。在我們早晚的課誦文中,也有關於《普賢行願品》的內容。普賢的十大願王,在很多叢林的早晚課中都會念到,主要是因為這部經典的修行法門,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太重要了。

信仰、見地、行願

不論在家居士學佛,還是出家修行,我認為在修學佛法上有三大要領,值得我們重視的:就是信仰、見地、行願。下面分別向大家介紹。

1、信仰

佛法是以信仰為基礎。信是無上菩提本,要想成就菩提,首先要有信仰。《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這兩句話,概括了修學佛法的要領。佛法甚深又廣大,不具信心,則不得其門而入;法門無量,眾生煩惱無邊,沒有智慧,則不能超越生死大海。又說「信如手」。我們因為擁有雙手,才能夠創造很多的財富;學習佛法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要成就功德法財,就不能離開信仰。所以,整個佛法的修學有四個次第:即信、解、行、證。就是說佛法的修行,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礎上。由有信仰,方能生解、起行、證果。但佛法的修學又不是只停留在信仰上,如果一味的強調信仰,以為信仰便是一切,不重視經教的聞思。那麼,佛法與其他宗教就很難分別出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2、見地

見地,指知見、認識。在八正道的修學中,第一是正見,正見就是正確的認識,在學習佛法時正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是取決於自己的認識。有正確的認識,才能產生正確的行為;而錯誤的認識,就會導致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認識會使我們造下很多的罪業。眾生無始以來為什麼會流轉生死呢?就是因為無明。無明,就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我們每天生活在現實的世界中,卻對宇宙人生感到茫然無知。由於我們對宇宙人生的無知,使得我們不知道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我們為什麼要學習經教呢?原因就是通過學習佛法,使我們樹立正確的認識,把佛法的智慧變成自己的智慧,把佛陀的認識變成自己的認識。佛法的修行要從聞、思、修下手。聞就是聽聞經教,把經教的思想,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和認識。由聞慧而思慧,由思慧而修慧。在整個佛法的修學中,見地,是非常的重要。缺乏見地的信仰,往往會流於迷信。

就拿因果思想來說吧!修學佛法以深信因果為前題,而深信因果就是要我們止惡行善。因為,只有深信因果,才能改變我們自己未來的生命和命運。人做了壞事,就會給他的人生帶來不如意的結果。一個人要想擁有什麼樣的未來?什麼樣的命運?那麼,現在就要種什麼樣的因。《三世因果經》說:「若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問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深信、明瞭人生的因果,我們才有能力開創美好的未來人生。深信因果是修學佛法的基本見地,而整個佛法的修行終始都沒有離開因果。

3、行願

我們現在先說「願」,然後再講「行」。願,是內心深處發出的願望和決心。行,就是按照自己的發心,朝著願望所指的目標,努力地去實踐。如果沒有偉大而正確的願望,行動就會失去指導,迷失方向;但沒有刻苦踏實的具體行動,願則成為空談。所以,願與行猶如鳥的雙翅,車的兩輪,缺一不可。俗話說:「志當存高遠」。你的志向立得越高、越遠,你將來的成就也就越大。

如果沒有願力的話,你做的好事將來只能得到人天福報。也許,來生你會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你不愁穿、不愁吃,名利地位樣樣都有,事事如意順心,但是因為你沒有願力,你所修的功德,所做的好事,只能招感人天福報。不能成為成佛的資糧。因此,願力,在我們修學佛法中是非常地重要。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一個人成就的大小,往往取決於願力的大小。如果我們學佛僅僅是為了現生平安,求佛菩薩保佑家庭、妻兒、丈夫、事業、財富……那麼,你學佛的成就,最多只能得到這些;有的人學佛,修功德,做好事,是為來世服務,希望來世比現在活得好一些,一句話還是希望下輩子享福。那麼,你所修的功德,所種的因,只能為來生創造一種良好的生活條件,但卻不能擺脫六道輪迴的命運。

當然也有很多人,他們的修行是為了往生西方淨土。那麼這種人所修的一切功德,就能成為將來往生淨土的資糧。淨土宗裏非常強調信、願、行,認為這是往生淨土缺一不可的資糧。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相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存在。願,有二個方面:一是願意離開這個娑婆世界;二是願意往生西方淨土。這種願力非常的重要!有些人念佛,他們願意往生西方,但又捨不得離開這個世界,那你說,像這樣的人能往生嗎?阿彌陀佛來接你的時候,你說:唉呀!這個世界這麼好,你看我的家庭多幸福美滿,我們夫妻恩愛、兒女又孝順。還有的人會說:我這一生,辛苦了一輩子,眼看兒女才剛剛長大成人,積累下一點財產,還沒有來得及享福就要走了,實在划不來。或許還有人會說:我的事業有成,我創下的公司、企業剛有成效,這一切都是這樣的美好,使人非常的留念。要是我走了,我的企業、公司交給誰呢?我還捨不得離開這一切。請佛、菩薩保佑我再多活幾年吧!讓我過一段時間再走吧。假如存有這樣的心態。你說,這個西方極樂世界你能往生嗎?我看你是不能往生的。願:就是要願生西方,同時還要願離娑婆。在坐的很多人都是修念佛法門的,願力在念佛法門中是十分重要的。

作為修學佛法來講,如果你想成佛,就要發願。大乘佛法修菩薩道,有四種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多麼宏偉的誓願。這四種大願叫做四宏誓願,你想成佛,就要發這樣的四種大願。然後按你所發的大願去修行、實踐,你才能成佛。一個合格的佛子,他應該有以上四種宏願。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他們之所以能成佛、成菩薩,原因就是他們都有非常宏偉的大願。比如地藏王菩薩的大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氣魄!我們在坐的每個人都十分熟悉的阿彌陀佛,他曾是一個國王,後來他遇到世自在王佛,就跟隨出家修行了,法名叫法藏比丘。法藏比丘在他老師面前發了四十八大願,然後按自己誓願去修行,隨著他的功德圓滿,創建了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修淨土宗,通過念阿彌陀佛的聖號,甚至每日十念;就是五逆十惡的人也能往生西方呢?原因是跟阿彌陀佛的誓願有關係。念佛往生西方,主要還是借助阿彌陀佛的願力!假如沒有阿彌陀佛的悲心與願力,那麼念佛往生西方這個超越生死的捷徑,也就不存在了。再如藥師佛的佛土,東方琉璃世界,這也是一個淨土,它跟西方淨土一樣莊嚴。藥師佛為什麼能夠成佛呢?原因是他在因地上發了十二大願。所以,發願在修學佛法中非常的重要。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解的這部經典叫《普賢行願品》,它是普賢菩薩的修行法門。普賢為什麼能夠成為一個大菩薩呢?原因是他初發心時,發了十個大願。這十種大願,作為修行菩薩道的人來說,確實是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法門。我們學佛行菩薩道,不是一天到晚求佛菩薩保佑,有了一點點小事就要去找佛菩薩幫忙,你說這種人能成為佛、菩薩嗎?我看永遠都成不了。為什麼呢?因為一個真正學佛的人,不是整天老是想著自己的痛苦和利益,而是應該擔負著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使命,以一種極大的力量,忍受人世間的一切,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怎麼能為一點點不如意的事,就去求佛菩薩幫忙呢!如果遇到一點困難和不順心的事,就去找佛菩薩,這種人永遠都是佛菩薩保佑的物件,永遠都是可憐的眾生。這種人永遠也成不了佛,為什麼呢?因為你只想著得到別人的幫助,而你沒有想到要去幫助別人。

《普賢行願品》中第八大願:「常隨佛學」,就是要向佛、菩薩學習。佛怎樣修行度眾生,我們也怎樣去修行,去度眾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有成佛的資糧。我們才有可能成佛,才有可能成為菩薩。

本經在佛教中的地位及來歷

《普賢行願品》屬於《華嚴經》中的一品。《華嚴經》是佛教中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被稱為經中之王。《華嚴經》的境界是非常高深的,對於我們凡夫來講,這種境界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所謂不可思議,就是說不可以用我們的思維可以想像得到的。為什麼不可以想像呢?原因就是它是佛的境界。佛陀把自己證得成佛的境界和盤托出,我們凡人要去理解它,自然就比較困難了。

我們現在學的《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入法界品》的一品。在這部經裏有這樣一個故事:就是大家熟悉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座的不知是否注意到,觀音菩薩身邊有兩個小孩,一個是善財童子,另一個是龍女。我現在給大家講的這部經,跟善財童子的關係非常密切。據《華嚴經》記載:在印度福德城裏有一位長者,他是福德城裏的大企業家。家財萬貫,平時樂善好施。可是有一件令他很苦惱的事,就是他們已經四十幾歲了,還沒有孩子。後來終於生了一個孩子。孩子出世之後,他家裏的財物日益巨增,生意很順利,財富一下就翻了幾翻。福德長者感到這個孩子的來歷不凡。印度人非常迷信看相,就請了一個看相先生,來給孩子看看。看相先生告訴福德長者:你家財寶的來源與這個孩子的出世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這個孩子的福報非常大!隨著他的出世,你們家的福報也將會越來越大,所以就給這個小孩取名為善財(善財就是很能生財的意思)。

善財童子眼看一天天長大了,雖然他家裏很有錢,但他對錢一點也不感興趣。他考慮的是尋找人生的歸宿,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以及如何擺脫生老病死這些問題。他想雖然自己很富有,但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很窮,很痛苦。應該怎樣去幫助這些人,把他們從痛苦的深淵裏解脫出來。光有錢財,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比如說你看見一個窮人,你給他二百塊錢,但是用完之後,又怎樣呢?明天再給他一千塊,但一千塊也會很快用完的,還是不能解決問題。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他們雖然很有錢,但他們生活得並不幸福。你們說是不是?所以,善財童子想探求徹底解決人生困惑和痛苦的真理。

就在這時候,文殊師利菩薩到福德城裏來弘揚佛法。善財童子聽聞佛法後,找到了解決人生問題的最好途徑。當文殊菩薩講完法後,他就對文殊師利菩薩說:「我現在要發菩提心,要解脫生死,想幫助世界上的人們擺脫痛苦,但我不懂得應該怎樣修」?文殊師利告訴他:「如果你要想修行,那就要參訪善知識」。善知識是最好的老師,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參訪善知識非常重要。參訪善知識的好處是什麼呢?因為只有親近善知識,我們才能聽聞正法,才能走入修學佛法的正道。假如你遇不到善知識指導的話,你有可能會誤入歧途的。善財童子聽了文殊菩薩的話以後,他參訪了很多的善知識,這就是平常所說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的修學過程,便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典範。

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最早參訪的一位老師是文殊師利。最後參訪的一位善知識是普賢菩薩。他參訪普賢後,普賢菩薩告訴他:「我修行成佛法門的具體內容就是十大願王」。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不僅適合善財童子修學,也是我們在座每一位修學佛法的最好法門。關於這部經典在佛教中的地位和來歷,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

本經的翻譯

《普賢行願品》屬於《華嚴經》。《華嚴經》在中國佛教史上有過三次翻譯。第一次是在東晉,當時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羅,他帶來了《華嚴經》的梵本,把它翻譯出來,他翻的《華嚴經》一共有60卷,34品,又稱《晉譯華嚴》或《六十華嚴》。到了唐代,從西域傳來資訊,《晉譯華嚴》只相當於梵本的三萬多偈,不是全本,說於闐有更全的本,於是武則天專門派人前往於闐尋訪該經梵本,並聘請譯經人。使者在於闐果然找到梵本,並請到高僧實叉難陀一同返回長安。武則天為實叉難陀組織了專門的譯場,動筆翻譯的那天,武則天親自參加,擔任筆受。這次翻譯出來的是第二個本子,共80卷,39品,又稱《唐譯華嚴》或《八十華嚴》。可是奇怪的是《六十華嚴》也好,《八十華嚴》也罷,裏面卻沒有《普賢行願品》的內容。

唐貞元年間,又來了一位叫般若的法師,他是從印度來的。他對《華嚴經》又重新翻譯。他翻譯的是《入法界品》,共有40卷,故稱《四十華嚴》。般若翻譯的《四十華嚴》中,最後一品就是《普賢行願品》。如果我們想從《華嚴經》裏找《普賢行願品》內容,也只能在《四十華嚴》裏才能找到。

釋經題

這部經的題目很長,全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一部經典的題目,對於我們理解該經,往往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是有很多的讀者,不太重視經的名稱。其實,經的題目與經文的內容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普賢行願品》是出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這部經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呢?它是佛陀進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時說的。佛,是梵語佛陀,在這裏主要指釋迦牟尼佛陀,他是一位覺者、智者。「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是什麼意思呢?不可思議,是超越了我們凡人的思維,就是說,佛的境界是不可以用我們凡人的思想去想像,也無法用世間的語言去描述的。「解脫境界」是說已經斷除了煩惱和痛苦,已經了脫生死,永遠不會再到生死裏面去流轉。另外,解脫有二種意思:一是心解脫,二是慧解脫。心解脫,是說心裏沒有任何痛苦煩惱;慧解脫,是說在思想知見已經成就般若智,不會被世間一切現象所迷惑、所困擾。

「普賢行願品」,一部經典是由很多品組成的。品就像我們現在一般著作裏的章節。這一品是《普賢行願品》。這一品的經文是說普賢菩薩發的十大願王,而不是說其他的別的事情,所以可以單獨立為一品。願是普賢菩薩發的,發了願以後,普賢又按自己的發心去修行,所以叫做普賢行願。

在中國佛教裏有四大菩薩: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四位菩薩的道場成了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觀音的道場在普陀山;地藏王的道場在九華山;普賢的道場在峨嵋山;文殊師利的道場在五臺山。這四位大菩薩中,觀音代表大慈大悲:一是無緣大慈,另一個是同體大悲。無緣就是沒有任何條件的去幫助別人,慈就是給你快樂,無條件的給你快樂;悲,是拔苦的意思,同體,是把自己與眾生看作是一個整體,把眾生的痛苦看作是我的痛苦,眾生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眾生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如果我們在坐的人都有這種精神!那麼,我們大家都是菩薩啦!文殊師利代表智慧,智慧在修學佛法裏非常重要。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成佛。成佛,其實是智慧的成就。在坐的各位,你們想不想成佛啊?

記得拿破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他不是一個好士兵」。那麼,我說:「一個不想成佛的人,他不是一個佛的好弟子」。你們說不想成佛的人,他是不是佛的好弟子呢(聽眾回答:不是!)?這就對了嘛!看來大家還是想當佛的好弟子?說明你們大家還是願意成佛的嘛!大家都想成佛當然是好事。不過,成佛要具備成佛的資糧,換句話說要具備成佛的條件。我們要學習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我們要學大行普賢的十大願王。大行:不是幫助一兩個人,而是要幫助一切人,要以一切眾生作為我們幫助的物件。

我們學《普賢行願品》就是要學普賢的「願」和「行」,行和願如鳥的雙翼,車的兩輪,缺一不可。因為沒有宏大而正確的「願」,「行」就很盲目,你在修行上就沒有方向和目標可循。但是如果光是發願,而沒有實際行動,發心只是一句空話。因此,我們在學習《普賢行願品》時,特別要注意行持。我們只要按照自己的發心,用具體的實際行動去實踐普賢願王,才能功德圓滿,最終成佛!

本經的組織與內容

學習一部經典,瞭解它的組織和內容,有利於把握其整體,及其思想脈絡。《普賢行願品》它的內容大體上來說,主要包括二個方面:一是長行,二是偈頌。長行是前面散文部分,偈頌是後面詩歌部分。偈頌基本上重覆長行的內容,但它的重覆並不完全相同,在語言上表現的比較精煉,而內容方面還有一些新意。《普賢行願品》的整體內容,主要是由十大願王組成。十大願王是:「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普賢行願品》,主要是由以上十個問題組成的。

【書籍目錄】
第1頁:整理者說 第2頁:第一章、導論
第3頁:第二章、序分 第4頁:第三章、禮敬諸佛願
第5頁:第四章、稱讚如來願 第6頁:第五章、廣修供養願
第7頁:第六章、懺悔業障願 第8頁:第七章、隨喜功德願
第9頁:第八章、請轉法輪願 第10頁:第九章、請佛住世願
第11頁:第十章、常隨佛學願 第12頁:第十一章、恒順眾生願
第13頁:第十二章、普皆回向願 第14頁:第十三章、受持利益
第15頁:第十四章、略說前七願 第16頁:第十五章、廣頌第八、九願
第17頁:第十六章、本經的殊勝 第18頁:第十七章、結歸
第19頁: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