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教基本知識 正果法師著

佛教基本知識 正果法師著

第四章 菩薩行果 第一節 菩薩乘的發心和誓願

[日期:2010-07-22] 來源:轉載  作者:正果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四章  菩薩行果

第一節 菩薩乘的發心和誓願

一、略說大乘名義及其殊勝

梵語「菩提薩埵」,略言菩薩,義譯覺有情。「菩提」是覺義,即智所求果;「薩埵」是有情義,即悲所度生。就是以大智上求無上正覺果,以大悲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具有這種自覺覺他的修行者,是名菩薩。菩薩法是佛教三種乘中的大乘,如《大集經》說:「其乘廣大,故名大乘。」乘是運載義,菩薩所乘的因行果德俱大,故《攝大乘論.無性釋》說:「亦乘亦大,故名大乘。」《瑜伽師地論》和《顯揚聖教論》等,都以七種大性相應解釋大乘的意義。即:一、法大性,菩薩法是十二分教中,屬於斷除二障,利樂有情,獲得無上佛果的方正廣大的教法所攝。二、發心大性,修學菩薩行的有情,已於無上正等菩提發起廣大的正願心。三、勝解大性,菩薩於大乘方廣教法,已生起堅定忍可,不可轉移的殊勝信解。四、增上意樂大性,一類菩薩已超過勝解行地,證入清淨無漏的殊勝意樂地。五、資糧大性,由於修集無量的福德智慧二種廣大資糧,圓滿時即能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六、時大性,修菩薩行者,要經於三無數大劫,才能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七、圓證大性,菩薩所證無上菩提,是最極圓滿無上的大果。前六種大性,是圓證大性的因,圓證大性是前六種大性的果。

因為苦薩乘的境、行、果都是無上的,所以又稱為無上乘。如《辯中邊論.辯無上乘品》說:「此大乘中,總由三種無上義故,名無上乘。三無上者:一、正行無上,二、所緣無上,三、修證無上。」

諸經論中,還就大乘法的殊勝體用,標列許多異名。如《華嚴經.如來出現品》說:「汝等當知,過二乘位,更有勝道名為大乘。菩薩所行,順六波羅蜜,不斷菩薩行,不捨菩提心,處無量生死而不疲厭,過於二乘,名為大乘、第一乘、勝乘、最勝乘、上乘、無上乘、利益一切眾生乘。」

大乘法是最極殊勝的法門,如《大寶積經.勝鬘夫人會》說:「一切聲聞獨覺,世出世間所有善法,皆依大乘而得生長。」又如《大集經.海慧菩薩品》說:「諸乘之中大乘最,猶如虛空無邊際,遠離一切生死有,趣菩提樹無障礙。於諸眾生心平等,常觀煩惱諸罪過,能勝一切下劣乘,調伏眾生於大乘。所有一切世間法,及以無上出世法,若有學法無學法,一切攝於大乘中。若欲了知眾生行,一切眾生諸界根,菩薩一念能通達,是故大乘難思議。若有人能行大乘,是則不斷三寶種,能為眾生作利益,破壞貧窮諸苦惱。能到十方諸世界,現見無量佛世尊,如是趣向大乘者,是人即得無量福。一切世間無能勝,趣向無上大乘者,具足大力壞眾魔,是故大乘難思議。」

《攝大乘論》中,以十種殊勝讚說大乘:一、所知依殊勝,二、所知相殊勝,三、入所知相殊勝,因、彼入因果殊勝,五、彼因果修差別殊勝,六、增上戒殊勝,七、增上心殊勝,八、增上慧殊勝,九、彼果斷殊勝,十、彼果智殊勝。此中阿賴耶識,說名所知依體。三種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計所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說名所知相體。唯識性,說名入所知相體。六波羅蜜多,說名彼入因果體。菩薩十地,說名彼因果修差別體。菩薩律儀,說名增上戒體。首楞伽摩虛藏等諸三摩地,說名增上心體。無分別智,說名增上慧體。無住涅槃,說名彼果斷體。三種佛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說名彼果智體。以上十種殊勝相,聲聞乘的教法中不曾見說,唯大乘法中處處見說,故十相即顯大乘體大,亦顯最勝。

從上經論讚說大乘的殊勝乘,可以信知大乘確是最極殊勝的無上教法。修學佛法的人們,無論從希求圓滿究竟的解脫果說,從利益安樂一切有情說,從紹隆三寶住持正法說,都應該以大乘教理行果為學修求證,才能算是一個真實的佛子,也才是一個具有偉大志願的學佛者。《大集經.海慧菩薩品》說:「聲聞寶中不出三寶,三寶要從菩薩寶出。」《大般若經》卷一百三十說:「若教有情令趣無上正等菩提,則令世間佛眼不斷。所以者何?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如來應正等覺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佛寶、法寶、僧寶一切世間皈依供養故。」於此等經義,學佛者應深思之。

二、菩提心

菩提心是菩薩行的根本法,至極重要。今依據經論方述十五義如下:

一、重要:修學菩提道,首先必須發起菩提心。由有發心,才能有目的地欣求趣向,修習福德智慧兩種資糧,斷除煩惱所知二障,證得無上菩提涅槃,故《華嚴經》說菩薩十種住中第一為發心住。《成唯識論》說菩薩十資糧位「從發深固大菩提心」。由發心故,入於阿僧祇數。趣入大乘之門,正行菩薩道,有菩提心,是真實的大乘菩薩;沒有菩提心,縱然有通達無我的智慧,也是小乘人。故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也是大小乘人的區別法。《大集經.虛空藏菩薩品》說:「菩提心是安一切佛法根本,一切法住菩提心故,便得增長。」《華嚴經.入法界品》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人難得,若能發心,是人則能求菩提行。」經七十八卷又說:「欲修菩薩一切行願,先當發起菩提之心。」《出生菩提心經》說:「若有眾生等,欲轉於法輪,欲觸上菩提,須發菩提心。」《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說.「又諸菩薩初發心已,即名趣入無上菩提,預在大乘諸菩薩數。此據世俗言說道理,是故發心趣入所攝。又諸菩薩,要發心已,方能漸次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非未發心。是故發心能為無上菩提根本。」

二、受法:菩薩為欲利益十方世界一切有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發誓求證,故發菩提心是極其尊重莊嚴偉大的矢志大事,應以真誠純潔歡喜踴躍的清淨意樂請師作證受發。《顯揚聖教論》說受發心有兩種,如彼論說:「此受發心,復有二種:一、世俗發心,二、證法性發心。世俗發心者,謂如有一隨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發誓願言:長老憶念,或言聖者憶念,或言鄔波柁耶,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願尊證知我是菩薩。第二、第三亦復如是。證法性發心者,謂如有一已過第一劫阿僧企耶,已證菩薩初極喜地,已入菩薩定無上位,已如實知無上菩提及菩提方便,已悟自身將近等近大菩提果,證解自他悉平等故得大我意,已至不住流轉寂滅菩薩道故得四廣大意。由如是故,於大菩提願不退轉,是謂證法性發心。」證法性發心是約地上菩薩說,初發心人,只可依第一種世俗發心受發。

三、體性:大菩提心,從自性出體來說,即以別境中的善性欲心所為其體性。如《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說:「菩薩最初發心,於諸菩薩所有正願是其初正願,(此於菩薩五正願中依順次數,說名為初。五正願是:一、發心願,二、受生願,三、所行願,四、正願,五、大願,是名菩薩所有正願。如《瑜伽師地論》四十五卷說。)普能攝受其全正願;是故發心,以初正願為其自性。」初正願就是「定自希求無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義利」的發心願。體即希求為相的欲心所。若約顯勝義說,即以欲心所相應的最勝第六意識心王為體。故《現觀莊嚴論略釋》說:「一謂發菩提心,即為利他而希求大菩提欲相應所起入大乘門所顯之最勝第六意識心王,是大乘發心之相。界限從大乘資糧道,乃至佛地。」成佛之後,於大菩提已證故,不再有希求,雖窮未來際利樂有情,但皆任運自在起,不作意加行故,亦無希求;因此,菩提心的希求相界限,只從大乘資糧道乃至佛地。

從相應出體來說,大菩提心,即以信、精進、正念、正定、正慧為體。如《攝大乘論》在說明菩薩最初修行頌說:「清淨增上力,堅固心升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成唯識論述記》中引釋這一頌文時說:「大菩提心以善根為其自體,以大願為緣,不退屈為其策發,方能發起故。善根力名清淨力,是因;能降伏所治故。大願力名增上力,是緣;常值善友故。堅固心升進者,雖遇惡友方便破壞,終不棄捨大菩提心,所修善根運運增長,大菩提心堅固不退,齊此方名初劫之始。」文中所說的善根,不是無貪等三善根,是指的信等五根,故大菩提心即以信進念定慧為其體性。

四、因緣:發菩提心,在諸論中說有種種因緣,但最能引發菩提心、鞏固菩提心的根本法,是大悲心。如《優婆塞戒經》說:「善男子!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生因了因。汝今當知,夫生因者,即是大悲。因是悲故,便能發心,是故悲心為生因也。」《華嚴經.入法界品》說:「發菩提心者,所謂發大悲心。」《大般涅槃經.梵行品》說:「若於一眾生,不生瞋恚心,而願與彼樂,是名為慈善。一切眾生中,若起於悲心,是名聖種姓,得福報無量。」《大集經.無盡意菩薩品》說:「如人命根,即以出息入息為根本;菩薩如是修學大乘,以大悲為本。」《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經》說佛成就一切智智是以「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說:「又諸菩薩悲愍一切有苦眾生,為欲濟拔發菩提心。是故發菩提心是悲等流。」《發菩提心論》說:「菩薩發心,慈悲為首。」《大乘莊嚴經論》說:「菩薩發心,以大悲為根本。」

大悲的意義如《攝大乘論.無性釋》說:「言大悲者,謂於有情,利樂意樂。」此即顯示大悲利益安樂為體。又說晝夜六時,常遍觀世間一切有情善法增減等,平等地拔苦與樂,是大悲所作業用。悲依何義為大悲呢?《瑜伽師地論》四十四卷說:「由四緣故,悲名大悲。一、緣甚深微細難了諸有情苦為境生故。二、於長時積習成故。謂諸菩薩,經於無量百千大劫,積習所成。三、於所緣猛利作意而發起故。謂諸菩薩,由如是作息,悲所執持,為息諸有情眾苦因緣,尚能棄捨百千身命,況一身命,及以資財,於一切種治罰大苦,為諸有情,悉能堪忍。四、極清淨故。謂諸菩薩,已到究竟菩薩清淨。若諸如來,已到佛地如來清淨。」

大悲心要怎樣才能生起呢?主要是由於觀察世間眾生諸苦。如《瑜伽師地論》四十四卷說:「又諸菩薩,於大苦蘊,緣十九苦,發起大悲。何等名為十九種苦?一愚癡異熟苦,二行苦所攝苦,三畢竟苦,四因苦,五生苦,六自作逼惱苦,七戒衰損苦,八見衰損苦,九宿因苦,十廣大苦,十一那落迦苦,十二善趣所攝苦,十三一切邪行所生苦,十四一切流轉苦,十五無智苦,十六增長苦,十七隨逐苦,十八受苦,十九粗重苦。」諸經中亦說菩薩恆以各種心觀察眾生而生起大悲。如《華嚴經.離世間品》說:「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十種觀察眾生而起大悲。何等為十?所謂:觀察眾生無依無怙而起大悲,觀察眾生性不調順而起大悲,觀察眾生貧無善根而起大悲,觀察眾生長夜睡眼而起大悲,觀察眾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觀察眾生欲縛所縛而起大悲,觀察眾生沒生死海而起大悲,觀察眾生長嬰疾苦而起大悲,觀察眾生無善法欲而起大悲,觀察眾生失諸佛法而起大悲,是為十。菩薩恆以此心觀察眾生。」

大悲心不但是菩提心的根本,也是大乘佛法初中後三位的根本。初能引發大菩提心,令入大乘;中能堅固菩提心,不退菩薩行;後能不住涅槃,窮未來際常作一切有情的利益安樂事故。《無盡慧經》說:「如人命根即以出入息為根本。菩薩如是修學大乘,以大悲為根本。」《大般涅槃經.現病品》說:「三世諸佛尊,大悲為根本,若無大悲者,是則不名佛。」大悲心在大乘佛法中,既然如是之重要,因此,意欲發大菩提心者,當修大悲心。已正修學菩薩行的人,為了鞏固菩提心,不退菩薩行,更應常修大悲心。

其次,世親菩薩在《發菩提心論》中說,菩薩將欲發心,須具足十種勝德,才能發起。如彼論說:「若菩薩親近善知識,供養諸佛,修習善根,志求正法,心常柔和,遭苦能忍,慈悲深厚,深心平等,信樂大乘,求佛智慧。若人能具如是十法,乃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復次《華嚴經.離世間品》說菩薩發菩提心由十種因緣。如彼經說:「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菩提心因緣。何等為十?所謂:為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故發菩提心,為除滅一切眾生苦聚故發菩提心,為與一切眾生具足安樂故發菩提心,為斷一切眾生愚癡故發菩提心,為與一切眾生佛智故發菩提心,為恭敬供養一切諸佛故發菩提心,為隨如來教令佛歡喜故發菩提心,為見一切佛色身相好故發菩提心,為入一切佛廣大智慧故發菩提心,為顯現諸佛力無所畏故發菩提心。是為十。」

復次《大集經.不可說菩薩品》說眾生成就十六法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常修上心,瑩磨諸根;二、勤修諸苦,莊嚴功德;三、至心持戒,不生悔厭;四、修集大悲,憐愍眾生;五、信佛世尊有大慈悲;六、為諸眾生受行諸菩;七、能壞眾生所有苦惱;八、調伏諸根,具足正念;九、心類所畏,不求諸有;十、樂求佛智,不樂二乘;十一、受樂不慢,受苦無悔;十二、恭敬智慧,破壞驕慢;十三、知恩報恩;十四、具足身力;十五、護持正法;十六、不斷三寶。

又《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說,菩薩最初發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而能發菩提心。

四緣是:一、諸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於看見諸佛菩薩有不可思議的神通變化的威力,或雖未親見諸佛菩薩的神變威力,由於聽到可以信任的人說諸佛菩薩具有這種神變威力,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此發起大菩提心。二、或有一類人,雖然不曾見聞過諸佛菩薩的神變威力等功德,由於聽聞讀誦菩薩藏教法,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起菩提心。三、或有一類人,見到菩薩藏教法將欲滅沒,心中便作是念:菩薩藏法久住世間,能滅無量眾生的大苦,我應當住持菩薩藏法,因此發起菩提心。此即為滅無量眾生大苦故;為護持菩薩藏教法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而得發心。四、或有一類人,雖不由觀見正法欲滅,而是於末劫見諸濁惡眾生身心為十種隨煩惱之所惱亂,即:多愚癡、多無慚愧、多諸慳嫉、多諸憂苦、多諸粗重、多諸煩惱、多諸惡行、多諸放逸、多諸懈怠、多諸不信,見到這些事相後,便作這樣想念:大濁惡世眾生,為諸隨煩惱所惱亂時,能夠發起下劣的聲聞、獨覺菩提心,尚且難得,於無上大菩提心豈能發起?我應當發大菩提心,令無量有情隨我學習,發起大菩提願。此即由見末劫發心人難得而發菩提心。

四因是:一、由諸菩薩具足菩薩種姓,是名第一初發心因。二、由諸菩薩依賴佛和菩薩為善友攝受,是名第二初發心因。三、由諸菩薩於諸眾生多起悲心,是名第三初發心因。四、由諸菩薩於極長遠時間的生死大苦難行苦行無有怯畏,是名第四初發心因。

四力是: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二者因力,四者加行力,謂諸菩薩由於自己功力,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是名第一初發心力。又諸菩薩由於他人功力,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是名第二初發心力。又諸菩薩由於宿世修習大乘相應善法為因,今世暫時得見諸佛菩薩,或暫時得聽聞別人對於佛菩薩的功德稱揚護歎,即能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三初發心力。又諸菩薩於現法中,親近善士,聽聞正法,於所聞正法義理審諦思惟等,長時修業種種善法,由這些加行力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力。

五、行相:菩提心以希求為行相。希求有二:一、求無上菩提,二、求利益眾生。如《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發心品》說:「又諸菩薩起正願心求菩提時,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智中。如是發心,定自希求無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義利。是故發心,以定自希求為行相。」

《大乘莊嚴經論》分別菩薩發菩提心相說:「菩薩發心有四種大:一、勇猛大,謂弘譬精進甚深難作,長時隨順故。二、方便大,謂被弘譬鎧已,恆時方便勤精進故。三、利益大,謂一切時作自他利故。四、出離大,謂求無上菩提故。復次:此四種大,顯示三種功德。第一第二大顯示作丈夫所作功德,第三大顯示作大義功德,第四大顯示受果功德。此三功德以二義為緣,所謂無上菩提及一切眾生;由此思故發菩提心。」這也是說菩提心以希求無上菩提及希求利益一切眾生為相。

《華嚴經.入法界品》說菩薩發大菩提心是:「欲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承事供養一切諸佛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嚴淨一切諸佛國土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護持一切諸佛正教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成滿一切如來誓願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往一切諸佛國土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入一切諸佛眾會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知一切眾生心海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知一切眾生根海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知一切眾生業海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知一切眾生行海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滅一切眾生諸煩惱海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拔一切眾生煩惱習海悉無餘故,發菩提心。」這經是說菩薩以許多的方便行,發起菩提心。但概括起來說,也只是求證無上菩提及求利一切眾生兩種善勝意樂。由此可以知道,諸大乘經論所說菩薩發心雖有種種所欲所為,綜集起來,不外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皆以決定希求二利為發菩提心的行相。

六、所緣:菩提心既然是以希求為行相,則其所緣甚可了知,即恆以所求所度而為所緣。所求即無上正等菩提,所度即一切眾生,故菩提是以大菩提及諸有情義利為所緣境。如《華嚴經.淨行品》說:「常欲利樂諸眾生,莊嚴國土供養佛,受持正法修諸智,證菩提故而發心。」《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說:「又諸菩薩緣大菩提及緣有情一切義利發心希求,非無所緣。是故發心以大菩提及諸有情一切義利為所緣境。」

七、功德:菩薩發心,從所求上說,不為人天福報,不為聲聞緣覺,唯為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從所度眾生說,不為一個眾生而發心,不為十個百個眾生而發心,不為千萬個眾生而發心,乃為利樂一切世界一切眾生而發心。既上所求者,至極無上;下所度者,無量無邊;以無限量的心,求無上果,度是無量眾,故菩提心的功德勝利也是無上無量的。如《大集經.寶女品》說:「若樂喜發菩提心,如是乃能斷惡有,能為人天開正路,能閉八難邪險徑。諸根具足不盲聾,皆由至心發菩提。能見十方諸佛尊,能聞無上甘露味。若能至心發菩提,是人能破疑驕慢。無量智慧得自在,能為眾生說法界。眾生見之如父母,亦如良醫師友想。能療眾生煩惱病,教誨令趣菩提道。」《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說:「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由初發心求菩提故,所攝善法比餘一切所攝善法有二種勝:一者因勝,二者果勝。謂諸菩薩所攝善法,皆是無上正等菩提能證因故,所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此果故,比餘一切聲聞獨覺所攝善法尚為殊勝,何況比餘一切有情所攝善法。」又說:「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有二種發心勝利:一者,初發菩提心已,即是眾生尊重福田,一切眾生皆應供養,亦作一切眾生父母。二者,初發菩提心已,即能攝受無惱害福。由此菩薩成就如是無惱害福,得倍輪王護所守護。由得如是護所護故,若寢若寤若迷若悶等,一切魍魎藥叉宅神人非人等不能嬈害。」《華嚴經.十住品》說:「發心功德不可量,充滿一切眾生界,眾智共說無能盡,何況所餘諸妙行。」《發心功德品》又說:「眾生心行可數知,國土微塵亦復然,處空邊際乍可量,發心功德無能測。」《發菩提心論》說:「如來說言:如諸菩薩最初發心下劣一念果報,百千萬劫說不能盡,況復一曰一月一步乃至百步所習諸心福德果報,豈可說盡。何以故:菩薩所行無盡,欲令一切眾生皆住無生法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華嚴經.入法界品》說:「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功德。舉要言之,應知悉與一切佛法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則已出生無量功德,普能攝取一切智道。」《大集經.寶女品》說:「如恆河沙等世界,滿中妙寶持用施,雖有如是無量福,不如憐愍發菩提。無量億等恆沙佛,淨妙香花以供養,如是福德尤不如,發菩提心七單步。」《大集經.海慧菩薩品》又說:「若有能發菩提心,是則能勝一切乘,能淨一切眾生心,亦能演說無上道。」諸大乘經論中,說到菩提心的功德與諸餘功德較量勝劣處,都是以最勝、最高、最上、最妙、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等來讚歎菩提心。說如恆河沙等眾生悉住聲聞獨覺乘,欲比菩薩初發菩提心的功德,百分千方乃至百千萬億分不可為喻。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三百六十四說:「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普為度脫諸有情故,初發無上正等覺心,獲幾許所福?佛言:善現!若諸菩薩摩訶薩普為度脫諸有情故,初發無上正等覺心,其所獲福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善現!假使充滿小千世界一切有情皆趣聲聞或獨覺地,於意云何?是諸有情其福多否?善現的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彼所獲福無量無邊。佛言:善現!彼所獲福,於為度脫一切有情初發無上正等覺心一菩薩摩訶薩所獲福聚,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俱胝分不及一,百俱胝分不及一,千俱胝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庾多分亦不及一。何以故?善現!聲聞獨覺皆因菩薩摩訶薩有,非菩薩摩訶薩因諸聲聞獨覺而有。」如是廣說乃至假使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住獨覺地,其所獲福比之於初發菩提心的功德也是百千俱胝那庾多亦不及一。這樣的勝劣校量,在《華嚴經》、《大集經》、《寶積經》、《報恩經》、《出生菩提心經》、《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等經和諸大乘論中皆廣有所說。

八、譬喻:世親菩薩的《發菩提心論》中,在讚嘆菩提心的功德的最後說:「假令無量一切諸佛於無量阿僧祇劫,讚其功德亦不可盡。何以故?是菩提心無有齊限,不可盡故。」由於菩提心的功德說不可盡,故諸經論中施設種種譬喻,以顯示它少分功德威力,令諸見聞眾生,生起歡喜希求,發起大菩提心。故譬喻施設,大有勝妙作用。這裏依《大乘莊嚴經論》所說二十二喻,略顯菩提心的殊勝。一、譬如大地,能生長萬物;菩提心亦如是,於一切佛法能生長攝持故。二、譬如淨金,色質不壞;菩提心亦如是,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永無退壞故。三、譬如新月,漸增圓明;菩提心亦如是,與勤相應,於一切善法漸漸增長故。四、譬如增火,火勢熾盛;菩提心亦如是,以智火燒諸煩惱,愈修智力愈勝故。五、譬如大藏,取物無盡;菩提心亦如是,修行而施波羅蜜多,周濟有情亦無盡故。六、譬如寶礦,出生種種珍寶;菩提心亦如是,修持淨戒波羅蜜多,出生種種功德故。七、譬如大海,能容受一切;菩提心亦如是,修習忍辱波羅蜜多,雖遭遇違逆眾緣,皆能忍受,心不動故。八、譬如金剛,堅不可壞;菩提心亦如是,修習精進波羅蜜多,勇猛堅牢,他不能壞故。九、譬如山王,無物能動;菩提心亦如是,修習靜慮波羅蜜多,於諸境相,心不散亂故。十、譬如藥王,能治諸病;菩提心亦如是,修習般若波羅蜜多,能對治煩惱所知二種障故。十一、譬如善友,不捨友人;菩提心亦如是,修習四無量心,一切時候不捨眾生故。十二、譬如如意珠,隨所欲求皆能滿足;菩提心亦如是,修習四攝法成熟眾生故。【出版者註】十四、譬如美樂,能吸引聽者;菩提心亦如是,與四無礙辯相應,說法教化,能攝引眾生故。十五、譬如國王,能制定國法;菩提心亦如是,演說正量,能為正道不壞因故。十六、譬如倉庫,是財物聚積處;菩提心亦如是,修習福智二種資糧,能聚積無量財法故。十七、譬如王路,王者先行,餘人隨行;菩提心亦如是,修習菩提分法,是大聖世尊先所行道,餘人隨行故。十八、譬如車乘,二輪具足,能到處去;菩提心亦如是,止觀相應,能往安樂處故。十九、譬如湧泉,取水無盡;菩提心亦如是,總持門相應,聞法者雖多,說法無盡故。二十、譬如喜聲,眾生愛樂聽聞;菩提心亦如是,說佛法印,希求解脫的眾生愛樂聽聞故。二十一、譬如河流,其水自然;菩提心亦如是,自性相應,不起作意,無生法忍智自然流出。二十二、譬如大雲,能變現多種形相,注雨潤澤萬物;菩提心亦如是,能示八相成道,化度眾生故。

【出版者註】原書漏印了第十三喻,今謹依《大乘莊嚴經論》補錄原文如下:「譬如盛日,攝相應發心亦如是,如白熟穀,成熟眾生故。」

這二十二喻,是以菩提心與二十二法相應作用顯示它的功德,故在《大乘莊嚴經論》中,每一譬喻都有「相應」二字。第六喻原名「寶筮」,為了立名含義更為明顯,今依《現觀莊嚴論略釋》改名「寶礦」。諸大乘經論中,稱讚菩提心功德的譬喻很多,如《華嚴經.入法界品》、《大集經.海慧菩薩品》等皆廣有所說,文長不錄。

九、助法:已發大菩提心,還必須修習種種勝法來扶助它,才能堅固增長,直至取證無上菩提。在《悲華經》卷第五中,說有二十八種助菩提法,經說「是名攝取助清淨,度生死法門」。「如是修行,即是繫念得菩提」。二十八法是:一、布施是助菩提法,以能調伏眾生故。二、持戒是助菩提法,由戒清淨,隨其所欲皆能成就故。三、忍辱是助菩提法,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因故。四、精進是助菩提法,能具足一切諸事教化眾生故。五、禪定是助菩提法,令心得善調伏故。六、智慧是助菩提法,能知能斷一切煩惱故。七、多聞是助菩提法,於諸法中得無礙解故。八、福德是助菩提法,成就一切眾生之所須故。九、智業是助菩提法,得具足無礙智故。十、寂滅(靜)是助菩提法,柔軟善心得成就故。十一、思惟是助菩提法,成就斷疑的慧業故。十二、慈心是助菩提法,於諸眾生成就無礙心故。十三、悲心是助菩提法,拔除眾生諸苦,教化眾生心無厭故。十四、喜心是助菩提法,於正法中生愛樂故。十五、捨心是助菩提法,斷除愛憎故。十六、聽法是助菩提法,滅除五蓋故。十七、出世是助菩提法,捨除一切世間故。十八、阿蘭若是助菩提法,離諸匆務,滅不善業,增長善根故。十九、專念是助菩提法,得陀羅尼,成就總持故。二十、正意是助菩提法,成就善巧分別諸法的意識故。二十一、攝持是助菩提法,成就思議之醒寤心故。二十二、念處是助菩提法,成就分別身受心法的觀慧故。二十三、正勤是助菩提法,離一切不善法,修一切善法故。二十四、如意足是助菩提法,成就身心輕利故。二十五、諸根是助菩提法,攝取諸根,能生一切善法故。二十六、諸力是助菩提法,摧滅一切煩惱故。二十七、覺支是助菩提法,覺知如實法相故。二十八、六和是助菩提法,調伏眾生令清淨故。除上二十八法外,在本經卷九更增說多種助菩提法,應取閱參考。

十、懈怠:已發大菩提心者,若不善護保任,近習諸障礙法,則成懈怠行者,不能速證無上菩提。《悲華經》卷五說菩薩有四種懈怠法,如彼經說:「菩薩有四懈怠法,若菩薩成就如是四法者,貪著生死,於生死獄受諸苦惱,不能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四?下行、下伴、下施、下願。云何菩薩下行?或有菩薩破身口戒,不能善護,是名下行。云何下伴?親近聲聞及辟支佛,與共從事,連名菩薩下伴。云何下施?不能一切捨諸所有,於受者中,心生分別,為得天上受快樂故而行布施,是名菩薩下施。云何下願?不能一心願取諸佛淨妙世界,所作誓願不為調伏一切眾生,是名菩薩之下願也。」

又《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六說有五退分法,能令菩薩不能速證無上菩提。如彼論說:「又諸菩薩,順退分法當知有五:何等為五?一者,不敬正法及說法師:二者,放逸懈息:三者,於諸煩惱親近執著:四者,於諸惡行親近執著;五者與餘菩薩校量功德起增上慢,及於法顛倒起增上慢。」

十一、退緣:《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說:「有四因緣,能令菩薩退菩提心。何等為四?一、種姓不具;二、惡友所攝;三、於諸眾生悲心微薄;四、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難行苦行,其心極生怯畏驚怖。」

又《大寶積經》卷七十七《富樓那會》說有四種法令菩薩退失菩提心:一、由於菩薩親近惡友故,令其遠離佛法正行,損壞善根。惡友對菩薩說:「你何用這樣發菩提心呢?三界生死長遠,苦惱無量,修菩薩行,希望成佛,是很艱難的事。若出家修菩薩行。則更為困難。勞心受苦,很是長遠,你不要再修菩薩行了吧!況且,你又未曾經佛授過成佛的記,善根力量微弱,未得決定不退,不能決定得大涅槃,如此輪轉五趣,豈不徒勞無益?」菩薩聽了惡友這些說話,便心頹意喪,於菩薩行不復樂趣,由此退失菩提心而住於聲聞乘了。二、由於菩薩不聽聞菩薩乘相應法藏,即宣說發菩提心勝利的經,攝持菩薩事相的經,六波羅蜜多廣大行相應的經。由於不聽聞故,即不能如經所說而行,不能如經所說而學。這種人,也不知道菩薩對什麼法應親近,對什麼法應遠離,對什麼法應受持,對什麼法不應受持。因為對於這些不知道,不能了達分別,所以對於菩薩應該親近的法而不親近,不應該親近的法而去親近。由於應該親近的法而不親近,不應該親近的法而親近故,菩提善根漸漸損減,內心迴惶,意志衰頹,遂厭捨本願,退失菩提心而住於聲聞乘了。三、由於菩薩對於諸法妄生異計,執有實法可得,貪著有我,或修行邪見,或墮在邊見,或沉沒在惡邪行中,難可拔出。偶得聽聞無上甚深經教,本應悔悟,但應妄執深重,違逆不信,反生誹謗。以謗法罪故,死墮難處,無復見佛聞法,不復更修大乘。不值遇諸佛所教化眾生的正法故,不得善知識故,親近惡友,與共從事,忘失本念,捨菩提心而退住聲聞乘了。四、由於菩薩雖聽聞甚深經典,其心退沒,但樂獨行,不願為眾生解說。以此慳惜佛法,不攝眾生的不善因緣,失智慧念,不能思惟經典法義,與他人共同讀誦,亦不堪任受持法分。這種人,到捨身命終,失菩提心,忘菩薩念而退住聲聞乘了。

十二、守護:已發菩提心的菩薩行者,為了能夠順利地直證無上正等菩提,應當善於守護菩提心。《大般若經》中說,菩薩常勤守護菩提心,猶如世人守護獨一的兒子,亦如瞎一目者護惜另一只好眼睛。因其善自守護,能無退屈地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華嚴經》卷七十八說:「如人護身,先護命根;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護持佛法,亦當先護菩提之心。善男子!譬如有人命根若斷,不能利益父母宗親;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捨菩提心,不能利益一切眾生,不能成就諸佛功德。」菩薩若不守護菩提心,既不能真正地利益一切眾生,亦不能證得無上菩提,而且還是可呵的欺誑眾生的妄語者。如《法集經》卷三中,無所發菩薩告奮迅菩薩說:「諸菩薩以實諦智以為法業。善男子!何者是實諦?善男子!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捨身命,不捨彼心,不捨諸眾生,是名菩薩摩訶薩實諦。善男子!若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時捨心、捨眾生者,如是菩薩則為可呵。是人名為最上妄語!」

十三、不退:菩薩行者,在認識到守護菩提心的重要意義之後,還必須修學聖教中所說的不退菩提心的方便行來鞏固它,才能不會中途退失。《大寶積經》卷一百十一《彌勒菩薩問入法會》說,菩薩成就八法,能不退轉大菩提心:一、成就深心。若菩薩聽聞他人讚歎佛法僧及毀訾佛法僧,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心堅固不動,是為畢竟成就深心。二、成就行心。若菩薩能畢竟遠離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綺語身語清淨行,是為畢竟成就行心。三、成就捨心。若菩薩能成施主,施諸有情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是為畢竟成就捨心。四、成就善知迴向方便心。若菩薩以身語意三業所修一切善根,皆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畢竟成就善知迴向方便心。五、成就大慈心。若菩薩成就大慈身業、大慈語業、大慈意業,是為畢竟成就大慈心。六、成就大悲心。若菩薩成就不可譏嫌呵責的身業,不可譏嫌的語業,不可譏嫌呵責的意業,是為畢竟成就大悲心。七、成就善知方便。若菩薩善知世俗諦,善知第一義諦,善知二諦,是為畢竟成就善知方便。八、成就般若波羅蜜。若菩薩如是覺知:依於此法有故彼法有,此法生故彼法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等,如是唯有大苦聚集的緣起緣生道理;此法無故彼法無,此法滅故彼法滅,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等,如是唯有大苦聚滅的還滅道理:是為畢竟成就般若波羅蜜。經說菩薩成就上述八法,則「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勝進法中不退不轉,行菩薩行時,降伏一切諸魔怨敵,如實知一切法自體相,於諸世間心不疲倦,以心不疲倦故不依他智,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又《思益梵天所問經》卷第一說:「菩薩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心。何等為四?一者,常憶念佛:二者,所作功德,常為菩提;三者,親近善知識;四者,稱揚大乘。」

又《大寶積經》卷一百十二《普明菩薩會》說:菩薩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何謂為四?失命因緣不以妄語,何況戲笑;常以直心與人從事,離諸諂曲;於諸菩薩生世尊想,能於四方稱揚其名;自不愛樂諸小乘法,所化眾生皆悉令住無上菩提。」

已發菩提心的菩薩行者,既應現前善護菩提心勿令退失,也要決志依經教導遵行四法,誓願生生世世皆不退失菩提心。又《大方廣大集經》卷第十三說,菩薩修行三十二業,能終不退失菩提之心。諸愛樂菩薩行者,應取閱修學。

十四、增長:諸大乘經論中,廣說增長菩提之法,若諸菩薩依教奉行,必能令菩提心迅速增長,決定得證無上正等正覺。這裏錄《大集經》所說三十二法如下:《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三說:「善男子;有三十二法,向菩提心而得增長。何等三十二?一者,至心;二者,定心;三者,淨;四者,欲心;五者,不放逸心;六者,修集善法;七者,莊嚴趣向無上菩提;八者,能以四攝攝取眾生;九者,樂行方便;十者,調伏眾生;十一者,能熱眾生;十二者,能知因緣;十三者,勤行精進;十四者,親近善友;十五者,具足信心;十六者,具足信心故便生歡喜;十七者,供養恭敬師長、和上、有德之人;十八者,能瞻病苦;十九者,能善思惟:二十者,如法而住;二十一者,為護法故不惜身命;二十二者,成就總持;二十三者,具足念心;二十四者,能說深法;二十五者,具足智慧;二十六者,具足諸力;二十七者,願於菩提;二十八者,不捨眾生;二十九者,修集慈悲喜捨之心;三十者,遊於生死,心不生悔;三十一者,為受身故莊嚴福德,為發淨願莊嚴智慧;三十二者,知一切法不可宣說。是名三十二。菩薩若能增長是法,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五、速證:發菩提心的兩大希求,即為利樂一切有情和願證無上正等菩提。故菩薩行者,為了能夠圓滿自在地利樂有清,受用圓滿清淨無上的法樂,都必須於無上菩提希求速證。諸大乘經論中,廣說速證方便,菩薩行者能依教奉行,定能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發菩提心品》說,菩薩發五種勝心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彼經說:「爾時薄伽梵告慈氏菩薩摩訶薩言:欲度有情置大涅槃,應當先發五種勝心。云何為五?一者,於諸有情普發平等大慈悲心:二者,於一切種智心不退轉;三者,於諸有情起親友想,於險難中誓當救護;四者,常於有情起負債想:五者,恆懷慚愧何時償畢。能發如是五種心,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寶積經》卷百十一中,彌勒菩薩問佛,菩薩成就幾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而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告彌勒菩薩:菩薩成就一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為一?所謂發勝意樂菩提之心。是名為一。彌勒!復有二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為二?一者,於奢摩他常勤修習;二者,於毗缽舍那而得善巧。是名為二。彌勒!復有三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為三?一者,成就大悲;二者,修習空法;三者,於一切法不生分別。是名為三。」如是說到菩薩成就十法,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樂廣行者,應取閱修學。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一百二十九說:是菩薩摩訶薩於菩薩摩訶薩,以無所得為方便,修習般若波羅蜜多:於菩薩摩訶薩行,以無所得為方便,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由此因緣無所執著,令所修習速得圓滿。是菩薩摩訶薩於三藐三菩提,以無所得為方便,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由此因緣無所執著,令所修習速得圓滿。」卷一百三十又說:「菩薩種姓補特伽羅修學此法(般若波羅蜜多),速入菩薩正性離生,漸次修行諸菩薩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又卷四百零二說:「若菩薩摩訶薩,欲疾證得一切智智,當學般若波羅蜜多。」又卷四百二十八說:「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發心定趣無上正等菩提,精勤修習趣菩提行,欲住菩薩不退轉地,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無留難者,應於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數數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習,如理思惟。」又卷四百三十說:「三世諸佛皆依般若波羅蜜多精勤修學,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又卷四百四十二說:「一切如來應證等覺,依深般若波羅蜜多,證一切法真如究竟,乃得無上正等菩提;由此故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生諸法,是諸佛母。」諸已發心菩薩,為欲疾證無上正等菩提,當依教奉行,精勤修學般若波羅蜜多。

三、發弘誓願

修學菩薩行的人,在發起菩提心之後,為於堅固菩提心,制伏煩惱,遮止放逸,勤修六度,成就無上正等菩提,應當發弘誓願。諸聖教中所說菩薩廣大弘願,種種非一,這裏略舉幾種,以便依學。

1、四弘誓願,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種誓願,就是菩薩以自己觀察得到的四諦真實道理為緣展開來普及一切有情而發起的。第一誓願,即使未出苦界的眾生,解脫眾苦。第二誓願,即使未斷煩惱的眾生,皆令斷滅。第三誓願,即使未安住聖道的眾生,皆安住聖道。第四誓願,即使未證滅諦的眾生,皆證得涅槃。如《菩薩瓔珞本業經》說:「未度苦諦,令度苦諦;未解集諦,令解集諦;未安道諦,令安道諦:未得涅槃,令得涅槃。」《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五十六說到菩薩發起種種堅固大願中也說:「我既自度生死大海,亦當精勤度未度者;我既自解生死繫縛,亦當精勤解未解者;我於種種生死怖畏既自安穩,亦當精勤安未安者;我既自證究竟涅槃,亦當精勤令未證者皆同證得。」這四弘誓願,是菩薩行者的總願,凡是修學菩薩行的人,都必須修學。如《心地觀經.功德莊嚴品》說:「一切菩薩復有四願,成熟有情,住持三寶,經大劫海,終不退轉。云何為四?一者,誓度一切眾生;二者,誓斷一切煩惱;三者,誓學一切法門;四者,誓證一切佛果。善男子!如是四法,大小菩薩,皆應修學,三世菩薩所學處故。」這四種誓願,廣大周遍,所以叫弘;自利其心,意志堅猛,所以叫誓;以清淨意樂,希求滿足,所以叫願。

2、《發菩提心論》所說十大正願:「一者,願我先世及以今身所種善根,以此善根施與一切無邊眾生,悉共迴向無上菩提;令我此願念念增長,世世所生常繫在心,終不忘失,為陀羅尼之所守護。二者,願我迥向大菩提已,以此善根,於一切生處常得供養一切諸佛,不生無佛國土。三者,願我得生諸佛國已,常得親近隨侍左右,如影隨形,無剎那頃遠離諸佛。四者,願我得親近佛已,隨我所應為我說法,即得成就菩薩五通。五者,願我成就菩薩五通已,即通達世諦假名流布,解了第一義諦如真實性,得正法智。六者,願我得正法智已,以無厭心為眾生說,示教利喜,皆令開解。七者,願我能開解諸眾生已,以佛神力,遍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聽受正法,廣攝眾生。八者,願我於諸佛所受正法已,即能隨轉清淨法輪,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聽我法者,聞我名者,即得捨離一切煩惱,發菩提心。九者,願我能令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已,常隨將護,除無利益,與無量樂,捨身命財攝受眾生,荷負正法。十者,願我能荷負正法已,雖行正法心無所行,如諸菩薩行於正法而無所行亦無不行,為化眾生不捨正願。」

3、《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中,說菩薩發十種大願:一、願當獲得上妙供具供養諸佛,二、願護正法傳持不絕,三、願如諸佛八相化現,四、願行一切菩薩正行,五、願普成熟一切有情,六、願諸世界皆能示明,七、願能淨修一切佛土,八、願諸菩薩同趣大乘,九、願所修行皆不虛棄,十、願當速證無上菩提。

上面依經所說四弘誓願和依論所說的兩種十大正願,皆遍眾生界,攝受一切諸願,菩薩行者,應依修學。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章 教理 第一節 佛法僧三寶 第2頁:第一章 教理 第二節 五位百法
第3頁:第一章 教理 第三節 蘊處界三科 第4頁:第一章 教理 第四節 四諦
第5頁:第一章 教理 第五節 十二有支 第6頁:第一章 教理 第六節 三法印與一實相印
第7頁:第二章 人天行果 第一節 行 第8頁:第二章 人天行果 第二節 果
第9頁:第三章 聲聞行果 第一節 行 第10頁:第三章 聲聞行果 第二節 果
第11頁:第四章 菩薩行果 第一節 菩薩乘的發心和誓願 第12頁:第四章 菩薩行果 第二節 行位
第13頁:第四章 菩薩行果 第三節 修斷 第14頁:第四章 菩薩行果 第四節 果德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1-6-9 23:56:20
無法看到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