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地藏菩薩本願經演孝疏 知性法師講述

地藏菩薩本願經演孝疏 知性法師講述

地藏菩薩本願經演孝疏玄義

[日期:2010-08-2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知性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地藏菩薩本願經演孝疏玄義

原夫法性無為、不落諸數。靈知寂照、絕義 絕思、為聖賢之依止、為萬法之根源。自無住本、立一切法、名言始興。中道究竟之處、嘉號第一義諦。明明歷歷了脫根塵、炯然無物、稱般若之炬智。眾生晦之循 業流而不還。諸佛曉之全彰三身應用而無極。雖迷悟之有殊、而心性誠無二也。故自他色心、悉遮那妙體、欲羡臻剋、離心之外、無片物之所得、既屬一心以為本、 學聖學賢、惟心學修觀耳。是知十方諸佛法門、元是眾生心內之法門歟。故經云心如工畫師、能造種種五蘊。一切世間中、無不由心造、心為善惡主、心為迷悟源、 心即法也。是心能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然地藏菩薩、自初發心、造就一切善法。係即悟自心之法、而起造也。心純是法、與法應用相印。造成事理圓融、生佛致 等、而度盡眾生、不越心外之度生、良終日度生、不著度相、方真度生也。心本無相自從緣心所起、與心作相。經云本是不有、無明和合而有。專向一切境相、隨心 所緣、念念相續、以此而得住持、暫時為有。究竟虛假、皆如空花。今所指南、唯此心地法門、於當念之妄心云爾。今經貴明、果報業緣、唯心所為、各各私作、彼 彼別受者此也。業緣有輕重、果報分巨細、心作心受、如是因果纖毫焉差。然且置之後論。先解全經名題、將釋題、須以五重玄義、預述經中大旨。然後則明觀法、 承行修持。方教觀之並運、是宗主垂範之典型也。五重者、一釋名、二辨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相、此五重皆稱玄義者、懸敘經中之要義也。玄者幽微難知 也、義者心意有所憑也。將此陳之於前、令人一覽、便知經中大略要義宗旨。此經人法兼喻為名。辱所回向法界性為體。行孝誓願為宗。廣設方便度脫六道為用。同 法華涅槃開顯為教相。蓋以名若無體、則無致歸。體若無宗、則不能顯體。宗若無用、則難明功能。用若無教、則不知時味。即所謂、提能詮名。識所詮體。顯體由 宗、宗成體顯。妙用在其中矣。更明判教、屬時味之部類。則義旨昭然、明似指掌。譬之木匠造屋、尺寸屋樣先圖、然後起工運作、一一都由心目、并樣之所軌出 也。此亦如是、以五重玄義、大綱總圖之、一經之網目、羅含於其中矣。

第一不思議人法兼喻為名者、地藏菩薩本 願、六字是別題、經字是通題。別者與諸經各別不同故。通者經字一切諸經皆同故。此是通別一雙。地藏菩薩是人題、本願是法題、次是人法一雙。地藏似兼喻題、 菩薩大道心之人是人題、似人喻一雙。總而言之、人法兼喻立題也。据當文、如來讚嘆品中、佛告普廣、此經有三名、一名地藏本願、亦名地藏本行、亦名地藏本誓 力經。今獨標願、餘二不題者、菩薩因地發願、必起實行。行願既成、其間慈心與樂、悲心拔苦之力用、自然於其中、故願行力三、同一體耳。隨舉一名兼二必備 也。地藏二字、雖屬菩薩名字、義實兼喻也。地字分為二種解釋。一以儒書釋、因外粗相之四大、地居其首、五行之一也。蓋兩義既判之後、地為萬物之祖、元氣之 所生也。其卦為坤、其德為母。易經云、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彊、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以其褒體用廣厚、德大難言、若約義推之、 則有能持義、能育義、能載義、能生義。謂能持則山河大地、一切萬物、唯地維持、持而不失者也。能育則增長一切萬物、如春生夏長是也。能載則乘運密移、咸使 秋收冬藏、之結果也。能生則地為產生萬物之母、無物不從地生也。二約心地釋者、四念處云、始從初地、俱有住持、生長、荷負之義。所謂住持則住於本性、顯持 法身。如三草二木、由地而住持、五乘七方便、發大小之行願。亦由心地而住持。係心地為萬法之總持也。生長者、約智斷邊說、以無明所障分分破、理體智慧分分 生。具有恆沙功德、漸增漸長、稱性無緣作用、似生長義。荷負者約慈悲利物同體邊說。承諸佛敕宏化之責任、誨導眾生是其家業。至後究竟、亦具此三義。四教義 云、能生成佛智、住持不動、能與無緣、大悲之心、荷負一切、故名為地也。藏者亦約喻以顯法也。正如世間七寶庫藏、例同出世三德祕藏。經云如人七寶、不出外 用名之為藏。其人藏積此寶、為未來作用。忽來惡賊侵國、值遇惡王之加害。為要贖命、寶不得藏、乃當出用。諸佛祕藏亦復如是。以眾生本具、三德祕藏、而不自 知。隱故名祕、覆故名藏。眾生不解、稱為祕藏。法界包含、攝一切法、用不可盡、名之為藏。由眾生性具三千之珍寶、被煩惱六賊之所侵、值意識惡王之加害、乃 出此三德祕藏、以融禦之、則贖常住法身之慧命也。今地藏菩薩之大願、欲俾一切眾生、贖常住之慧命者、良以此義、以定名爾。蓋三德祕藏、蘊在一切眾生、身心 之內。諸佛悟之、而證得。眾生迷之、而流轉。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以常存、存即藏也。菩薩具足應云、菩提薩埵。大論釋云、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就眾生。秦 言大道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者、名菩提薩埵、天台於淨名疏解云、用諸佛道、成就眾生。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賢首云菩提、此謂之覺、薩埵此曰眾生。以 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眾生。有自利利他之兼益者。然菩薩之義、應具四教。一凡夫地上、根性大利之人。初發心時、便緣四諦境、發四宏誓願、即稱菩薩。修事六 度行、乃藏教菩薩也。二體色即空之人、斷證與二乘同、不住涅槃、扶習潤生、道觀雙流、自他兼利、遊戲神通、成熟眾生、希佛國土之嚴淨、此是通教菩薩也。三 從初發心、希緣廣闊之境、望登地為指歸、稟修事理六度十度、次第修持、經歷無數劫之行門、此乃別教菩薩也。四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所有慧心不由他悟。縱行 十度、不離一心。隨舉一度、圓攝互具。心佛及眾生三無差別、是圓教菩薩也。今經既同開顯、義當屬圓。觀地藏發願歷行、仍在別義、須判、假別明圓、萬無一失 矣。次釋本願之法者、本即往昔之本初也。心望所期為之願、有希須樂欲之意、是因地發願、立行之法。誓求滿足、捨諸所愛、仰效度生之轍。乃地藏菩薩疇昔物物 沙界、界塵之劫、久遠久遠以前、為婆羅門女、及光目女、行孝之時、所發之大願也。亦即性地之本、本性之力用、稱性周遍。故願亦稱性周遍、本誓本行亦無不稱 性周遍也。願若不依性名為狂願,誓行亦如是。然立願有通有別。通者、即四宏誓願、依四諦而發心、觀世間因果皆苦、良出世間因果皆樂。故依苦樂之境、發與樂 拔苦之心也。依苦諦誓度一切眾生、依集諦誓斷一切煩惱、依道諦誓學一切法門、依滅諦誓剋無上佛果。一切諸大菩薩、俱發此等之願、故名為通也。別願者各人私 發也。或八願十二願、若彌陀四十八願、觀音十六願等、今經若婆羅門女、及光目女、皆為母發心而救六道、苦則以孝行、為大士本地、發心時之別願也。又地藏菩 薩、所發本願、通別兼收。總以四弘、靡時不發、直無間斷、是其本願。別則悲心偏重、耑向受苦眾生。永作幽冥教主。故若通若別、並從本性、而發大願。本誓本 行一一悉稱性而作。即圓教無作之大願也。次釋經者、乃聖教之都名也、梵音素怛覽、或無翻、有翻、和合有無、歷法觀心。言無翻者、以含湧泉義、其中義味無盡 故。又含出生義、能生妙善故。又含墨線義、楷定邪正故。又含顯示義、能指示正理故。又含結Ÿ義、貫穿諸法故。具此多義故不敢翻也。二或言有翻、云法本、云 善語教、云經。於一作三、後前總括、三五成十五義也。法本者一切法皆不可說、以四悉檀因緣、則有言說。以前三悉檀、依第一義悉檀為本。一切諸法、皆以實相 為本、故云法本也。善語教者、金口誠言、一音之中、有無量音。一言為善教、派出無量言教。若通若別、隨機被物。聞即得道、故云善語教也。言經者、古今聖賢 哲士、咸謂契經、上契諸佛二諦理、下契群生三根機。又有訓常義、梵典不可改、名教常。真正不雜、名行常。湛然不動、名理常。又有訓法義、有法可軌、有行可 軌、有理可軌也。三和合有無者、天台云、且据一名為正、不使二家有怨。從古及今、譯梵為漢、皆題為經。妙玄引開善云、非正翻也。但以此代彼耳。此間聖說為 經、賢說子史。彼聖稱經、菩薩稱論、既不可翻、宜以此代彼、故稱經也。四歷法明經者、舊用三種解釋。一用聲為經、如佛在世、金口演說、但有言音詮辯、聽者 得道、故以音聲為經。大品云、從善知識所聞、當文云、放光已後、出種種微妙音、告於天龍八部是也。二用色為經、忉利神通品、及見聞利益品。放十種光明雲是 也。若佛在世可以聲為經、今佛去世、紙墨傳持、應用色為經。大品云、從經卷中聞。三用法為經、內自思惟、心與法合、不由他教。亦非紙墨、但心曉悟。即法為 經。當文云、汝供養畢、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號。即當知母、所生去處。故云修我法者、證乃自知。蓋此三塵為經、餘可例知矣。五明觀心釋經者、類上四 科。一類無翻者、心含善惡諸心數等。當知此心、諸法之都名、何可定判。若惡是心、則不含善心。及諸善心數。若善是心、則不含惡心、及諸惡心數。不知何以目 心。以略代總。故知略心、能含萬法。況不含五義耶。經云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即此義也。二類有翻明觀心者、心即由也、一切語言、由覺觀心。一切諸行、由 於思心。一切義理、由於慧心。經云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念中求。心是經緯者。以覺為經、以觀為緯、結成語言。慧行心為經、行行心為緯、織成眾行之本。觀境 為經、觀智為緯。觀察迴轉、織成一切文章。又心即是契。觀慧契境、是契緣。契樂欲心、為契教。契第一義心、為契理。心為法本者、一切諸法、由心為根本。今 以善心善觀、定之即善語教也。心常者、心性常定。猶如虛空、誰能破壞者。惡覺不能壞善覺、名教常也。邪行不干擾正行、名不雜行常也。邪理不能滅正理、名不 動理常也。心是可軌者、有觀法、是行可軌。有觀境、是理可軌也。三類有、無、和合、明觀心者、心本無相、與有相和合。心亦通善通惡。是心宜代於經也。四類 歷法觀心者、如觀音聲為經、色香味等、皆為經歟。唯心曉悟、即法為經也。以上略述人法及兩通別。都以約喻顯法、而釋經題之名竟。

第二顯不思議法界性為體者、肇云名無召物 之功、物無應名之實。無名無物、名物安在。蓋第一義中、無相無名。世諦言之、無名無以顯法、故初釋名、以名名於法。法即體也。尋名識體、以體為總致歸、今 點當經要文、正理之性體。真性非無二軌、欲令易解是故直說。後顯宗用非無初軌。兩得互顯而已。體者、一部之指歸、眾義之都會也。非但會之至難、亦乃說之不 易。故文云、聞至本識、其識性之體、與法界性同。文云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勝妙樂。法界是理也。妙樂必具 常我淨之四德也。是知此經、亦可法界理為體也。經中三處、回向法界、究竟成佛。法界性、決為當經體。體無言說、言辭相寂滅。經云生生不可說(藏教經體)。 生不生不可說(通教經體)。 不生生不可說(別教經體)。不生不生不可說(圓教經體)。有因緣故亦可得說。何以一切諸經。決須歸體耶。釋論云、諸小乘經。以無我、無常、涅槃。三印印 之、即是佛說、修之得道、無三法印、即是魔說。大乘經但一法印、謂諸法實相、名了義經、能得大道、若無實相印、是魔所說。故舍利弗云、世尊說實道、波旬無 此事。此大小乘諸經之總印、印定半滿一切經體也。當知諸大乘經、畢定須得實相之印、乃得名為了義。一切外道、不能雜。天魔不能破。如世文符、得印即信、無 印不足為憑也。此經既同法華開顯、法華明諸法實相、舉手低頭皆成佛道。此經一瞻一禮、咸獲大利、於佛法中、獻一少花少水、並脫幽冥之苦。或一沙一塵一毛一 渧若能回向法界、至受勝妙樂。豈非法界性、為一經之指歸乎。譬如梁柱綱維一屋、非梁非柱、即屋內之空如體。梁柱如宗、屋若無空、則無所容受。宗若無體、則 無所成立。屋若無此空、不能成一切所作、所作即用也。故法界性體、若太虛空、容受四聖六凡、地藏菩薩、安此法界性體中、立願度生、焉有窮盡哉、略點經體 竟。

第三明不思議行願為宗者、修行之喉衿、顯 體之要蹊也。如梁柱維持其全屋。如結網提其綱維。提綱則眾目自張。梁柱安隱、則椽侪存而不斜。準當經文殊問佛云、地藏菩薩摩訶薩、因地作何行、立何願、而 成就不思議事。方知行願為經中之宗要也。然宗與體不可以一、一則混濫。亦不可以異、異則孤調。宗若非顯體之宗、則邪倒無印。體若非宗家之體、體則狹而不 周。不異而異不同而同、強分體宗耳。若過去時、為長者子、見佛相好莊嚴。而立行願、自希期就。由因地以至今、皆以行願為宗似屬自邊。當經中諸處、令至授 記。似屬六道眾生邊。若自若他、俱是行願為宗。問諸菩薩行業清淨、自然獲清淨報、何以要須立願然後得之。譬如田家得穀、豈復待願。答作福無願、無所樹立。 願為導御、能有所成。今乃莊嚴佛界事大、獨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須願力、方剋。譬如牛力雖能挽車、要須御者、能有所至。淨法界願、亦復如是。行願二法不可分 離也。行者不出五行。一聖行、謂戒定慧為自行。因十住入空之行也。二梵行、謂慈悲喜捨為因、化他十行十向入假之行也。三天行、謂初地已上、第一義天、天然 之理、由理成行、故名天行、中道之行也。四嬰兒行、謂示同三乘、七方便、所修之行、即用慈心也。五病行、謂示同九界三障、煩惱身之蔽病、方誘引之、即用悲 心也。復有一行如來行、一行一切行也。地藏因地發心迄今、經歷五行、本居如來行也。次釋願、須分四教菩薩、各有通別二願。與樂不無上中下之差別。下願與樂 通別者、別則與今世因緣樂、通則事四誓之望果也。中願與樂通別者、別則與後世因緣樂。通則界內理四誓也。上願與樂通別者、別則與涅槃樂。通則界外事四誓 也。上上願與樂通別者、別則發心究竟二不別、菩提覺法樂。通則界外理四誓也。地藏之願本在上上、假上願以顯上上也。行願二法合之、為本經宗、宗不越法界 性。釋稱性行願、以明宗竟。

第四不思議方便度脫為用者、用是如來之妙 能、此經之勝用。如來以權實二智為妙能、此經於五濁惡世、調伏剛強眾生、方便度脫為勝用。前就體以辨宗、使體宗之不濫。今就宗以論用、使宗用之不濫。謂宗 中有用、用中有宗、亦有用中之用。願令六道盡成解脫、是宗中有用。若根淺無讀誦性、念名服水、即獲聰明。獻一花一香、敬禮是人、若過去、現在、未來諸佛等 文、是用亦有宗。此菩薩威神誓願、不可思議。汝之神力、慈悲、智慧、辯才、皆不可思議。以慈悲為本、方便為用、悉屬用中之用也。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 緣。汝須百千方便、勸是等人。於娑婆閻浮提中、百千萬億方便而教化之、此等諸文統為當經中之妙用也。今經同法華、開權顯實、指權即實之方便也。方者法也、 便者用也。巧用方便隨機利物也。方便者門也、門名能通、通於所通。方便權略、為真實作門、真實得顯、功由方便也。方者指示也。便者妙也、物物處處指歸妙 體、為當之勝用也。經中一毛一渧一沙一塵、使獲大利。即獲法身妙體之大利。如念一名號、碎地獄而生天堂、亦是經中之勝用。皆稱法界性之論用也、略釋用竟。

第五同開顯為教相者、佛於無名相中、說出 名相。凡言教者、聖人被下之言。相者分別同異之旨。四教義云、通言教者、以詮理化物為義。能說明道理、化轉物心故言教也。化轉有三義。一轉惡為善、二轉迷 為解、三轉凡成聖。地藏大士現身六道之中、於四不可說、隨機說出、四悉檀赴緣。相宜教化、物心自轉、大概不越此三義、故約以判教也。相之同異、要明五時、 乃智者大師。憑華嚴涅槃二經。四照五味之文。判一代聖教共列五時。一華嚴頓相有別圓之異。二阿含漸初相、純小之同。三方等漸中相、對半明滿之各異。四般若 漸後相、帶通別二歸圓之異。五法華涅槃漸圓相、漸圓者、待四十年後、故漸。收四十年前未圓、都會於此、包收之圓也。純圓無雜粗之妙同也。今經在法華之後、 涅槃之前。故屬第五時收。稱佛名號品云、今正是時、唯當速說、吾即涅槃、釋迦成佛以後、五十三年、中國壬申年、佛先昇忉利天、三月安居。遣文殊詣母所、暫 屈禮敬三寶。摩耶夫人聞之。乳自然出、直至佛口。即同文殊俱至佛所。佛為說法、得須陀洹果、三月將盡、欲還涅槃。帝釋作三道寶階、佛與母分別。大眾俱從下 還祇桓。案行法經、卻後三月、我當涅槃。此三月之中、即為母說法。則知行法經、在辛未年十一月之望說畢。即日昇忉利、此經三月說畢、欲入涅槃。則知壬申年 二月十四日、下閻浮提、十五日入涅槃。故此經深明因果、屬涅槃、說律扶常意也。在第五時不必疑矣。

次約觀法、承行修持者。前文教義令解、若 不明心、觀法修持。仍託空談、非山家本意。天台立宗、貴乎三觀類通萬法、明歸一念之妄心耳。教以開解、觀以起行。教觀並行、如鳥二翼。車之兩輪、運行無滯 矣。然教既分為四、觀亦分四、謂析、體、次、不次、之別。若析法之觀、正因緣為所觀之境。非此經教部所宜。體法之觀、觀六道陰入、皆如幻化。智境不周。即 具之旨未明、亦非所宜。次第觀法、耑緣登地、中道之境而為所觀。迥出空有之表、不即二邊。非此經觀六道受苦、不離萬法、即法身也。不次第觀者、直下當念、 觀不思議境、是名法界觀。然十法界之理、義由教顯。十法界之妙觀、旨由當念明心。一家宗要、必先溫玩領解起行之文、解行詳則境觀明矣。止觀一部、其要在乎 解行。解則圓解、明諸法本真。行則妙行、定境用觀。然境智常住、無二無別。常境無相、常智無緣。無緣而緣、無非三觀。無相而相、三諦宛然、以是擬知、須揀 前三種思議之觀。唯修不次第不思議之妙觀、觀於法界性也。揀境揀觀、定觀起行、乃仿止觀一部之綱格、為進道之要宗也。前文五重、各稱不思議。欲顯一念三 千、善惡即具之旨也。法界性為體者、一法界互含十法界。受苦六道、為地藏所觀之境。法界有事造理具、同在一念。一切眾生、從本已來、未曾離此。而濁成妄 有、若不觀苦三障、即妙三德。便同山外、偏觀清淨真如。輔行云、安住世諦、然後顯出妙諦。以正觀安故、世諦方成不思議。此義合乎此經。不違現文、方為正 說。今釋一念、隨趣舉、根塵和合、一剎那心。若惑、若業、若苦、若善、若惡。皆具三千、各具之中、咸即三諦。方為此經之大體。斯之一念、為成妙觀、觀於法 界。所謂對法界、起法界、即具亦法界也。問法界因何有起對、即具耶。答須知準義例、釋法界有三、一者約理、心佛無殊、雖起雖對、奚嘗非理(此約理釋)也。 二者夫念起依理、體達若起若對、不出法界(此約觀釋)也。三者稱理、理既法界、起對稱理、無非法界(此約即具釋)也。此經不思議法界性、為全部之指歸。意 同乎此。若曉斯旨、則教有所歸。一期縱橫、不出一念三千、即空假中也。然業緣、業感、地獄名號、三品。圓觀觀之、不外三千、發明即具宗旨、點示性善性惡法 門。修惡性惡、對修善性善得名。克論法界、仍是十界一念。性善性惡、理具三千。修善修惡、事造三千。事造造乎理具。理具具乎事造。故全性起修、全修在性。 互融具造、性修不二。圓人了知修惡、當體即性。性名不改、復是法門。別行玄云、性之善惡、但是善惡之法門。法名可軌、軌持自體、不失不壞。復能軌物、而生 於解也。門者能通出入之義。以表修法有善惡、性之本有、具之不可改也。是知、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矣。夫若圓觀行人照之、境智冥一。何善惡之有哉。止觀 云、以無緣智、緣無相境。以無相境、相無緣智。輔行釋云、實相無相、無相亦無。實智無緣、無緣亦絕。方是圓智圓境也。略明觀法、承持修行竟。

地藏經演孝疏玄義終

【書籍目錄】
第1頁:偈頌 第2頁:略述孝義論即自序
第3頁:佛須說此經 第4頁:地藏菩薩本願經演孝疏玄義
第5頁:忉利天宮品第一 第6頁:分身集會品第二
第7頁: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第8頁: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第9頁:地獄名號品第五 第10頁:如來讚歎品第六
第11頁:利益存亡品第七 第12頁: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
第13頁:稱佛名號品第九 第14頁: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
第15頁:地神護法品第十一 第16頁: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第17頁: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