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淨因三要 證嚴法師著

淨因三要 證嚴法師著

淨因第二要 -- 三.不犯威儀

[日期:2010-08-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證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三.不犯威儀

  人性之美,莫過於誠

  能受天磨方鐵漢

  人性之美,莫過於誠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這是《普賢菩薩警策文》中的句子。聖人賢者有高超的見地與智慧,能透徹人生真相,所以常時時刻刻自我反省——昨日已逝,自己是否已成就了些什麼?

  知道反省過去才是正確的人生,若只是隨著日子消逝而紙醉金迷、懵懂迷糊地空過時日,就叫顛倒的人生。所以修行者要隨時自我警惕、檢討,不要迷失了自我,也不可浪費時日。

  去偽歸真,還我本來面目

  自我最可貴,本性最純真,若能認清自己,就是最完美的人生!而我們要如何認清自我呢?因此自我省思與檢討非常的重要!人生的道路從何而來?目標又何在?想要走正確的道路,必定要誠心學道,想找回自我,也唯有學道。「道學行儀純誠厚德,人性之美莫過於誠,人性之貴莫過於信。」所謂「誠於中、形於外」,就是將所學的道理攝受於心,表現於外,亦即心念誠正則行動顯現威儀。一切舉動,如何與「道」相契合呢?必先具足「純」、「誠」的心念。

  純就是純真、單純,沒有雜染。凡夫由於受到後天的污染,一心直向欲境奔馳,所以多心、多欲。一切的罪惡以及業力,皆由慾念所致。要尋回真如本性,唯有去雜返純,去偽歸真,回歸到自我的本來面目!

  所以,學道應以最純誠的一念心追求道理,設若只是成為裝飾自己的名利,道則不純、不誠;要以發自內心的單純和真誠精進向道,方能培養出純誠厚德,故知「道學行儀,純誠厚德」,即是找回自我最重要的一條軌道。

  什麼樣的人最可愛?什麼樣的人最可親?

  「人性之美莫過於誠」,以誠存心、以誠待人的人,最得人喜愛,也最值得人親近!自無始劫以來,我們清明的本性因為受到社會環境的薰染而污濁,直到認識佛陀所教導的道理、瞭解人生的宗旨後,才學習去掉無明,回歸純真本性;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機緣「學行合一」,戰戰兢兢地行於誠、精於道。

  希望人人都能為自己開創一個可親、可敬、可愛的人生;這也是大家所追求的目標——回歸自我清淨的本性。

  團體美來自個人的美

  我常常提醒並鼓勵大家,要時時刻刻抱著一分感恩心誠懇地和人相處,以誠信待人。彼此若能守信重諾和信賴,則任何人我是非,都不會造成問題!

  學道,一定要反求諸己。一個團體,乃由無數個個體所組成,人人對自己都有責任,若能常常堅固「誠心」,一個團體有十個人,就有十分誠心;有二十個人,就有二十分誠心;整個團體若能同心發揚「誠」字,這個團體就是最美、最清淨的團體。所以說團體的風氣和形象,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宇宙雖然廣大,但是我們不可自認渺小,無法發生任何作用,我們應該要有自信,相信自己這個渺小的點,也能夠影響無數個點。我們是慈濟的一分子,一定要身體力行,檢視自我的誠意,恢復清淨的本性;人人若能恢復清淨的本性,就能轉娑婆世界為極樂淨土。

  道學行儀,純誠厚德

  要得到幸福的人生,達到真、善、美的境界,一定要依正道而行;人生的道路若能行得正、不脫軌,便是真善美的境界。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早上若能聽到一句真理,並體會其真義,即使當晚嚥下最後一口氣,也能了無遺憾,可見「道」對於人生是多麼重要啊!因為唯有識得真理,才能建設有意義的人生。

  因此學佛一定要用心追求正道,充實內在修養,並且表現於行動威儀中;若能如此,即是厚德——德行厚重。

  坦誠待人,則一切舉動皆能受人讚美、肯定。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人若無信,就無法立身處世,有如一輛馬車欠缺了馬與車之間的連接桿,車子就無法運行前進!所以,做人一定要有誠信。

  佛門「六和敬」的重點在於「和睦」,而和睦最重要的條件是:相互坦誠。心存坦白、誠意,才能取得對方的信任;彼此信任,則一切行動皆能和敬——和而敬之。因此,我們的內心與行動要非常坦誠,才能彼此敬重,相互信賴。

  以誠以信,深蓄厚養

  靈源禪師說:「衲子雖有見道之資,若不深蓄厚養,發用必峻暴,非特無補教門,將恐有招禍辱。」圜悟禪師曰:「學道存乎信,立信存乎誠。存誠於中,然後俾眾無惑。存誠於己,可以教人無欺。惟信與誠,有補無失。若誠不一,則心莫能保,信不一,則言莫能行。」

  靈源禪師的意思是說:看人不可只看皮毛——不能只看他的聰明、談論佛法頭頭是道,就以為很好;也不可因為他的學問廣博,就以為很好;若不能真正地深蓄厚養——長久累積內在的德行、真誠的修養,而只是憑著世智辯聰,利用佛法搬弄口才,這樣的人不但無法利益人群、教導眾生,甚至還會污染佛門。

  圜悟禪師則強調:學道最主要是心存信、誠——要有正確的心思、正確的見解及正確的道念;這些都發自於我們的正信——正確的信仰。有些佛教徒但憑一股熱心,只知道要尊重佛、法、僧「三寶」,對於教法卻不求甚解,只是一味盲從,無法分辨是非;由於觀念偏差,而造成錯誤的見解與行為,這種錯誤的觀念害人不淺!

  例如有些人自稱信佛、學佛,但卻忽略家庭的照顧,每天跑道場,執著於打佛七、趕法會,或者受戒之後回來就說:「這件事我不能做,那件事我也不能做。」使一個原本美滿的家庭不得安寧!像這樣的人,儘管講經說法再怎麼好,又如何能圓融地負起人生應盡的責任。

   學佛要力行、合群

  學佛並非要脫離人群;能與人和睦相處,才是真正的學佛!我常強調:每個慈濟委員都必須從自身做起,從自我修養開始,漸進影響家庭,然後淨化社會;這是我三十幾年來,一直努力推行的佛教精神。

  處於現今社會,覺得人生茫茫,不知道做人目的而耽於紙醉金迷的人比比皆是!

  我們非常幸福,不但既得人身,又能聽聞正法;社會上有些人雖然有心追求道理,但是現在的宗教很複雜,若無法正確地選擇,往往會迷途而不知返。我們應該要心中存「誠」,不是為私「我」信仰,要為利益大地眾生,選擇正確的人生方向。

  所以,學佛一定要學得內心純誠厚德,不可只學得表面能說善道。只對文字認識深入,對佛法並無助益;總之,最重要的是身體力行。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誠信」,是學道的根源。一個人要成就事業或道業,不能離開誠與信。凡夫心之所以會迷茫,就是因為彼此少了一分「誠」意,「一念無明起,三細六粗(煩惱)生」,相互欺瞞、詐騙的事也就屢見不鮮!

  孔子的弟子曾參常常警惕自己:「君子慎其獨。」——在眾目睽睽下能夠保持君子風度沒什麼稀奇!因為人多時,會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最容易疏忽的是個人獨處時,以為沒有人看見,自己的缺點及不符合道德的行為便不經意顯露出來。所以做為一個君子,在四下無人時,更要提醒自己威儀端正。

  孔子的弟子修身養性,就是這麼謹慎!他們不單是訓練自己的文學和辯才,更注重心性的修養。我們學佛者的目標是超凡入聖,所以要更加謹慎,清淨心地。

  說話時,不論對很多人說話,或只對一個人說話,態度同樣要有誠意。「信近於義,言可復也」,一個人講話非常有誠意,且這個誠是扎根於義的,則說話的人必能確實力行佛陀講經「不增不減」的精神——對眾人說法不增,對一人說法不減。這就是「信近於義」,也就是「發自於誠」。

  聞思修要發於誠

  想要心無雜染,就要有一分真「誠」的修養。佛法中「聞、思、修」——意指聽經不是為了與人辯論,而是要好好用心地聽;聽了以後,深入地思考,悟透人生時間短暫,體會生命的寶貴;思考以後,將經中的道理表現在行動上,啟發良知,發揮良能,該做的事積極去做,不該做的事要戒止;這一切都是發自「誠」心。

  善的法門要勤修,惡的心念要息滅。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戒定慧就是出於真誠的聞思修;我們學道要好好地培養這個「誠」字,設若缺乏誠心,任憑你說法說得再好,也只能暫時吸引人;然而如果言行不一,則無法使眾生信服,反而侮辱了佛門。因此,會不會說法不重要,老實修行、身體力行才是最重要!

  信是誠的起步

  圜悟禪師說:「學道存乎信,立信存乎誠。」我們要以誠來學道,但是起步一定要從信開始;「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要學道、成就功德,一定要先建立自己的信用;若無法讓人信任,則連做人的根基都欠缺,何況是學道、識理呢?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好好維守信用。

  慈濟志業任重道遠,這一條長遠的路,最初也是起源於「信」。當初創建慈濟醫院時,沒有寸土片瓦,我只不過說一句話:「我想蓋醫院。」全省慈濟委員就以我的意願為意願,努力護持建院志業。也因為這麼一句話,雖然遭遇很多困難,但為了「言出必有信」,還是力行建院志業,這就是守信用、負責任。總之,「信」是做人的基本,建立信用後才能達到誠的境界。

  圜悟禪師又說:「存誠於中,然後俾眾無惑;存誠於己,可以教人無欺。」一個人內心若能常存一個「誠」字,則開口動舌、舉手動足,一切行為舉止就可得到大眾的信賴。做人常常存著一分誠心,才得以教導別人不可欺騙;自己若不誠實,常常欺騙別人,搬弄口舌是非,卻要教誨別人不欺騙,那就很難了!

  記得我計畫創建醫院時,有一次到土城拜見廣欽老和尚。老和尚平日禁口不語,那天卻對我說了許多話。有位委員問他:「老師父!我們想建醫院,您說蓋得起來嗎?」他拍拍我的肩膀說:「你心無欺,醫院一定建得成!」當時,我體會到「欺」就是「誠」的相反;若有一分誠,醫院一定建得成。如今,這句話已經應驗了!

  誠信是做人的基礎

  道業唯有以「誠」方能成就,人間的事業也是一樣;若時常存心欺騙他人,說話欠缺可信度,這樣的人無論到哪一個地方,都是窒礙難行。希望諸位記住「唯信與誠,有補無失」。

  修行者要能善體人意,不能只顧到自己的感受,而不站在他人的立場為人著想。我們應該學習善體人意:不要當一個常常需要別人來善解自己行為的人,而是要當一個能夠常常善解他人的人。

  我曾說過,什麼人我都可以原諒,唯有「不誠」與「不信」這兩種人,我比較不能原諒;但我不會放棄他們。平時說話不誠實的人,有時我就當他沒說,有時會將他的話打折扣,十分只能信幾分。至於無信的人,我不會重用他,不過,我同樣不會捨棄他,我會讓他有機會好好反省、改過。總之,「事相」上我必須去分別人的誠信與否,而「理相」上則不放棄任何人。

  舉手投足都在下種

  我們要相信佛教所說的因果,不要以為此生結束後就什麼都沒有了!種如是因,將得如是果。慈濟之所以有今天,全靠眾人護持,這個緣是累生累世結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因緣果報」,一定要有耐心,不但在發菩提心,還要有長遠心,好好照顧我們的善緣種子。

  開口動舌無不是因,你今天說一句話,博得他人信任、安心而生歡喜,解開疑惑,那你已經種了度化眾生的因。身體的動作也是一樣,大家一起辛苦工作後,卻把善後的工作留給別人,這就斷了善緣的因。雖然你開始時做得很好,但是後來卻招致別人不滿與怨憎,那麼你就種下與眾生無緣的因,將來你所說的話,人家不會採納;你想合群,也會覺得很困難!

  我曾經聽人抱怨說:「我抱著非常誠意的心來到這個團體,但是我覺得自己很沒有人緣!」這就是我剛才所說的,本來與這個團體有緣,只是不能與人同甘共苦到最後皆大歡喜的時刻,就是差這麼一點而已。所以我們既然付出了,就要有始有終、貫徹到底,做到整件事情圓滿完成,這就是種歡喜因。

  《地藏經》中「利益存亡品」也這樣說:「舉心動念,無非是罪」,故知舉手投足,開口動舌,無不是因,無不是業。舉手役足之間,隨時都在種因。所以我們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一定要抱持因緣果報的觀念,處處謹慎,不要讓眾生起了厭煩的心。

  學佛要學平等心

  修行若能保持誠與信,則有補無失——有百利無一害。「若誠不一,則心莫能保;信不一,則言莫能行。」若誠不一,是說我們對別人的誠意不平等——對某個人很誠意,但是對另外一個人卻沒有誠意;對自己愛的人,即使掏心挖肝也無悔;可是對於不喜歡的人就不一樣了,看他成功、健康,就會感到怨怒、氣憤,不但不會生隨喜心,反而會去破壞他,這就是沒有平等心。

  學佛就是要學平等心,也就是「怨親平等」——不論親疏愛憎,對一切眾生都要抱持一個「誠」字。我們若沒有平等心,就會偏護此人而排斥彼人,如此則不能保住菩提心;而菩提心一失,就落入小乘了。「信不一則言莫能行」——一個人若講話不算話,絕對無法成就事業。

  若能做到「誠」與「信」這兩點,就是最大的修行;這兩個字是一切智慧和福德的種子,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勉勵。

  (編者按:靈源惟清禪師與圜悟克勤禪師皆乃宋代禪宗高僧,讀者可於《大正藏》第51冊史傳部三之績傳燈錄卷第二十二及第二十五得知二位禪師之生平。本文內二位禪師之對話,讀者可於《卍續藏》第113冊禪林寶訓順朱卷二詳知內容。)

  能受天磨方鐵漢

  修行的原則,一定要以孝為先,奉養父母,並且皈依三寶,守持戒律;而修行最重要的態度就是「誠」與「信」:「存誠於己,可以教人無欺」,一個人的人格實以誠信而立,我們若能時時心存誠意,不欺不誑、不卑不亢,則一切舉止動作、行為表現,都是無聲的說法——不管身教或言教,皆可以啟發他人內心的誠意。

  修行必須心正意誠

  佛法修行的法門很多,有所謂「八萬四千法門」;佛陀說法四十九年,所接觸的眾生,根機參差不齊,有的人智慧門未啟、有的人智慧很高、有的人執著很深,所以佛陀要用種種法門循循善誘。然而,不管是小乘法或大乘法,都不離「誠」與「信」。

  佛陀教導我們學法不可偏差,但是有的人偏於打坐參禪,一打坐就想求神通,欠缺下工夫磨練、修持佛法的誠意,這樣很容易產生幻覺幻聽,一不小心就得禪病。

  有的人偏於念佛、偏執於個人了脫生死,以為只要念佛就能往生西方,解脫今生的業報,這種信念是不正確的,欠缺了淨土法門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的認知。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脫生死,必先在人間培植大善根、大福德;若只斷章取義,就不是正確的信念。佛陀開演千經萬論、無量無數的法門,絕對不離正信、正念,能夠依止正信、正念,內心自然存誠。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誠」、「信」兩個字是修行之本——信為道源功德母,而誠可以成就一切事業;所以誠與信對我們有莫大的助益。孔子也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一個人若沒有信用,講話不能讓人採信,則他的為人就不可能被人看重,他的一生也難以成就。因此做人絕對要言而有信,不可言而不實;做人一定要心存誠意,以誠待人,不可欺騙、隱瞞人。

  修行就是要修整自我的心,使之不迷失。「是誠不一,則心莫能保」,連自己的心都保不住,何況是要得到別人的信用與敬仰?那就更難了!

  所以我一再強調,誠正、信實是做人的基礎。做人若無信用,即使說得天花亂墜,大家還是認為你能說不能做,這樣的人如何發揮所長?因此,修行必須從「信、實、誠、正」出發。「衣食可去,誠信不可失」,我們可以寒無衣穿,饑無飯食,但是不能失去誠與信。

  衣食可去,誠信不可失

  殷商末年的伯夷、叔齊能受後代學者的尊敬,是因為他們有誠、有信,有清高的意志——當他們認為國無道時,甚至拒食這個國家土地所生長的糧食,寧願流離他國、餓死他鄉,這就是清高之士、信實之人;他們雖然因貧困飢餓而死,但是他們的精神與芳名,卻永垂不朽!

  古代的秦始皇統治天下,但是他不誠、無信、施暴於天下,使民不聊生、百姓受苦,而受到萬世唾罵,無法取得別人的尊敬;所以說「衣食可去,誠信不可失」。

  有誠有信的人就是「善知識」,像伯夷、叔齊,寧可捨棄衣食而餓死他鄉,但其精神可以領導後世之人,我們應該要學習善知識的德行。「唯誠取信」——唯有一個「誠」字才能取得別人的敬仰信任,因此我們要非常謹慎,絕對不可失去誠信,否則就有欺人之嫌了。

  有句話說:「心若欺人,反自取其欺」,你若欺騙別人,其實是欺騙自己啊!你可能騙得了人家一、二次,但當馬腳露出時,則任憑你再多的花言巧語,也沒人會再相信你,這等於是欺騙自己的心。所以,我們要謹慎莫欺人!

  能受天磨方鐵漢

  我曾聽過有人這樣說——「佛法教我誠信,但是我以誠以信待人,別人卻無法以誠以信待我,這樣我很快就會被人淘汰,事業無法穩固。現在的時代必須相互競爭、欺騙、隱瞞,才能建立事業。

  這是不合道理的說法。一項事業的成就,必須憑借我們的誠信待人,並發揮自己的實力,於困苦中力爭上游,方能獲得圓滿的結果。所謂「能受天磨方鐵漢」,當所經營的事業無法順利成功時,除了憑藉自身的誠正,還得有鐵漢般堅忍的毅力,屢挫屢堅,那麼就能東山再起,重現新機。

  寶石美玉從礦石而來,但若沒有經過雕琢就無法發光、發亮;同理,人在世間必定要接受許多人事的磨練、考驗,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堅強的人。

  不遭人忌是庸材

  一般凡夫都容易妒賢欺能,能幹的人不能被別人容納,為什麼呢?因為太自大了!我常常說「成功的第一秘訣要擴大心胸、容納一切眾生;第二要縮小自我,不可自大。」要將自己縮小到進入他人眼裡、能穿透他人心窩,讓人見了你而不覺礙眼,甚至能從內心接受你、喜歡你。所以,遭到別人妒忌、欺難時,要好好警惕自己!

  然而,「不遭人忌是庸才」,若自己表現得很好,卻遭到別人的譭謗時,要安心立足,繼續發揮自己的能力、才幹。

  「能受天磨方鐵漢」,是要我們磨練堅強的意志,當面對別人的讚歎或譭謗時,能如如不動、站穩腳步!「不遭人忌是庸才」是警惕我們要不斷地努力,受人妒忌時要安然地接受;受人欺難時,也要勇敢地繼續做該做的事,要有寬容的心接納一切!

  因此,不想受到別人的欺難,而能充分發揮良能,就要縮小自己,擴大心胸。被人欺難時也不要在意,因為「欺難」是凡夫的習性啊!所以我們要常常自我警惕,雖然自己很能幹也必須縮小自己,不礙人的眼、不刺人的心,以溫柔的態度對待人,擴大心胸容納所有的人,盡量做到不遭人忌的程度;設若被人忌,也要歡喜接受,趕快自我檢討,誠心改過。

  所以不管是在家弟子或出家弟子,我們都不要對和自己能力相當的人斤斤計較,要以平等心去對待眾生。除了幫助比自己弱小而可憐的人以外,也要付出愛心去幫助能力和自己一樣或比自己能力強的人。如此才能去掉凡夫心,成就我們的佛性。

  因此,「不遭人忌是庸才,能受天磨方鐵漢」也是磨練我們修行功夫的基礎,如能接受考驗,那麼必然能守持三聚淨戒和不犯威儀。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淨因第一要 -- 一.孝養父母
第3頁:淨因第一要 -- 二.奉事師長 第4頁:淨因第一要 -- 三.慈心不殺
第5頁:淨因第一要 -- 四.修十善業 第6頁:淨因第二要 -- 一.愛持三皈
第7頁:淨因第二要 -- 二.具足眾戒 第8頁:淨因第二要 -- 三.不犯威儀
第9頁:淨因第三要 -- 一.發菩提心 第10頁:淨因第三要 -- 二.深信因果
第11頁:淨因第三要 -- 三.讀誦大乘 第12頁:淨因第三要 -- 四.勸進行者
第13頁: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