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淨因三要 證嚴法師著

淨因三要 證嚴法師著

淨因第一要 -- 二.奉事師長

[日期:2010-08-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證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二.奉事師長

  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師長

  學佛需求正知正見

  選擇良師專心依從

  事師應如事佛

  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師長

  孝養父母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理,也是萬善之門,入佛門的初基亦是從「孝」開始。學佛弟子,必須以孝為宗。除了孝養父母外,同時還要盡心奉事師長,因為我們一切的正規、道業,皆從師長的教導而習得,所謂「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師長」,立身處事於人間,要做個利益人群的人,發揮人生的良能,一定需要啟蒙者的引導;能在學習路上引導、教導我們的人,皆是我們的老師。

  過去的人想學門功夫,至少得花上三年、五年的時間才能學成,而且要拳拳服膺、循循順從,才能得到師父全心的調教與真傳。因此,過去的人相當尊師重道。身為佛弟子,對於引導我們走入善道、洗煉我們的心靈、開啟我們清淨慧命的師長,其恩德又如何言喻呢?

  父母生我們只是一生一世,師長開啟我們的心靈、引導我們的人生,是歷過去、接未來,讓我們在茫茫六道中,有個正確明白的去向,並使我們的慧命長存。

  眾生自無始以來,清明的本性即被無明遮蔽,乘著業力而來,又落入六道的業海之中,良知被慾念埋沒,猶如處於暗室中,又像漂流在茫茫的大海上。而師父、師長,就是暗室裡的一盞明燈,也可以說是苦海中的慈航,開啟我們智慧的道路,因此師長的恩惠無異於父母的親恩。

  我們和父母的關係是共業,因為業緣而成為父母子女,這分緣是染緣;而與師長則是淨緣。師長啟蒙我們,使我們慧命長存,不但助益我們的今生,甚至來生及未來生。他指引我們正確的人生方向,讓我們不再沉淪苦海,所以說師長的恩德是無可比擬的!

  德喪起於不能尊師重道

  所謂「合抱之木,發於毫芒」,能夠成為庇蔭萬家的大樹,是源自最小的「因」——種子,而漸次碩壯;出家修行人要成為人天的導師,也一樣要從尊師重道做起。淨土宗的蓮池大師曾說:「師長之德逾於父母,重於乾坤。」又說:「所以弟子事師,不敢慢矣。」他固然是一代明師,但也曾為人弟子。他之所以能夠成為佛教一代宗師,正因為他能善盡弟子的本分,做到真正的尊師重道。

  然而,尊師重道的觀念在現代社會似乎已日漸式微!現在的社會道德淪喪,起因於不能尊師重道。過去師長的一句話重如泰山,現在卻輕如鴻毛!道德的淪喪,也讓我們的社會出現了危機。

  曾有幾位老師與我閒談時,講出內心的話後,竟然痛哭流涕,讓我深深感慨,人師真是難為啊!現在青少年所受的教育,花費教育家多少的心血?用盡了父母多少的培育與期待?但是教育的功能到底發揮了幾分呢?

  現在一些學生,對師長不但不懂得恭敬遵從,反而認為師長嚴格的教導是嘮叨,而蔑視師長的苦心;甚至有些學生做錯了事,一點都沒有悔改之意,依舊理直氣壯,不聽師長的教誨,也難怪許多老師會有「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感歎!

  師之德重於乾坤

  出家學道也是一樣,千里之途,始於初步。如果輕慢師長,不能真正地尊師,又如何真正重道?忘記了初步,就想趨向千里,如何能找到真正的「道」呢?

  過去的大德,將佛教分列宗門派別,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弟子能深入契機法門,專心學道;否則佛法八萬四千門,今天走這條,明天走那條,走得心慌、意迷,如何能夠深入?求道最重要的就是心安理得,我們既然擇師,則必從於師,如此心就能安。若選擇此處修行,而心卻無法安住於此,「道」又如何能專呢?

  所以,不管出家或在俗,法原本是正的,只是人心偏向於末,真正安心於正道的人,絕對沒有末法的行徑。

  開啟內心深處的明燈

  對於我的師父——上印下順導師的話,我是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全心一志奉持,以師父為我內心深處的明燈。你們若能真正瞭解我出家到現在的這段心路歷程,就能明白我所承傳的師教,就是這句話「為佛教,為眾生,我將這句話尊為我的人生宗旨。今天的慈濟,就是始於這句「為佛教,為眾生」的啟蒙深因,這不就是「合抱之木,發於毫芒」嗎?我拳拳奉事,時刻不敢違離師父的教示,這就是我的宗法——敬師如佛,認為師父開示「為佛教,為眾生」的話,就是我終生奉行的佛法。

  「千里之路,始於初步」,最初的步伐若走得不穩,恐怕會有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遺憾!因此大家須警惕戒慎,好好自愛,既然要修行,就要從最根本的「尊師重道」做起。

  學佛需求正知正見

  學佛、修淨土,不能離開「孝」這個最根本的條件,除了以孝為宗、以孝為戒外,還要學習「奉事師長」。

  學佛之基在重孝尊師

  《論語》中有句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做人、求學,應從重視孝道,並由遵守「弟」與「子」的禮節做起。父母生我們一生一世的身命,師長卻成就我們千秋萬世的慧命——《法華經》的「方便品」中,舍利弗所說偈:「佛口所生子」,意思是說父母生養我們的是血肉身軀,佛陀則以「口」宣法度眾,成就眾生慧命,師長亦是如此;師長是我們慧命的孕育者,所謂「千里之路,始於初步」——幾千里的道路,必定要從第一步開始;學習也是如此,不管多高深的學問,還是源於師長的啟蒙。所以,平常待人處事或求學,必定要時刻抱持謙讓、恭敬的心。

  蓮池大師曾說:「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師長」、「師長之德重於乾坤,所以弟子奉事師長不敢輕慢。」佛教公案中,有佛陀為求法而「捨全身,求半偈」的故事;佛陀《本生經》裡亦有很多類似這種捨身求法,為法忘軀的實例;又如「腰石負舂以繼祖」的惠能大師,在學佛求道的過程中歷盡千辛萬苦,他的生活幾乎都是在柴房、磨坊裡度過,每天舂米、砍柴,任勞任怨地做各種粗活。普通人修行到「任勞」容易,但要做到「任怨」就比較困難了!後來他繼承了禪宗六祖之位,實實在在是由自身的德行修習而來,可謂是「重道」的模範。

  此外,也有為了求法而「投火聚以證菩提」的公案,如《華嚴經》中「入法界品」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曾經參訪一位觀火入道的覺悟者,隔火向他請法,這位善知識說:「你既然要求法、問法,卻不敢經過這個火坑,哪有辦法求得法呢?」於是善財童子便縱身投火。這些都是親身力行證得菩提的實例。

  現在學佛的人,有些只是自我修學而不能身體力行化導眾生;真正尊師重道的要法,除了自我修德外,更要鍛煉勇猛、堅定、精進的心,以身體力行利益眾生。經中舍利弗曾說:「終身奉道,非報師恩。」也就是說,即使一生一世守在法裡,尚不足以報答如來之恩,一定要「行菩薩道」,才能真正報如來之恩。

  以清淨面貌建立新人生

  很多事情讓我感觸良深!曾經有一位在歌廳演唱的年輕小姐,由其姊姊和一位委員陪同來看我,她第一次見到我,便痛哭流涕,之後我回花蓮時,她也跟著回到精舍住了幾天。

  過去的她,在舞台上被許多人捧得很紅,海內外到處作秀。她身處五光十色紙醉金迷的娛樂場所裡,樣樣精通;來到精舍後,她感悟過去的日子實在是顛倒迷茫的人生—— 在精舍裡,每個人抱著虔誠的心,無所求地為人群奉獻,這種毫無掩飾的人性「真」與「誠」的情感流露,讓她非常感動!

  以前的她,完全不能體會佛陀所說的「人生之苦」,直到參與慈濟志工的服務後,看到醫院許多真切的無常、苦難示現,這些苦、空、無常,讓她瞭解人生苦諦,也開始重新思索生命的意義。她深感自己應該及時捨棄過去之非,從未來之是。於是毅然發心喜捨一百萬元整捐作慈濟基金:但她告訴我目前手頭不方便,因為過去賺錢雖然很容易,可是在抽煙、打牌中,卻也輕易地把錢就花光了。我告訴她:「只要有這分善心,可以慢慢來。」但她回答我:「不能慢!人生無常,今天我還有能力時,就得趕快做!」結果她回到台北後,便立刻將景美的一間店面賣掉,並把這筆善款送到本會。

  從那時起她每天都來體會慈濟精神。她努力改掉過去傲慢的態度與生活習氣,誠懇地待人處事;她的改變,讓週遭的人也一起感受到她的親切、真誠與美麗—— 過去她雖然打扮得花枝招展,艷麗奪目,穿著最新流行的服飾,卻得不到人們真正的喜愛;而最近兩、三個月來,她卸掉濃妝、換上樸素的衣飾,時時刻刻帶著親切的微笑,反而帶給大家親切和真誠的感受。後來她的同事和她一起來看我,並為她作見證:「我很感動,也很驚訝!究竟是什麼力量讓她轉變?由於好奇,所以特地來見師父。」

  事隔不久,她又來看我。她伸出手說:「師父,您看看我的手!我深深記得到精舍交善款時,師父的眼睛曾仔細地注視我的指甲,雖然師父沒有作任何評語,但我心裡明白,這就是我虛浮的一面。所以回家後,我馬上將指甲剪短,把指甲油抹掉。」

  這就是尊師,也是重道!我並沒有訓示她任何話,可是她認為師父的眼神就是教導的方針。所以她在言語動作中用心觀察,以尊重、信受的態度來奉行師訓,精進實踐菩薩道。

  佛法並非只能從師父在講台上的開示中獲得,像這位小姐即是因為透過自己的省悟,更進一步親身力行與修持,心、行時時刻刻不離教法,才能逐漸讓人感動、敬服!所以,學佛不僅用耳朵聽,還要用心觀察,為人師者的一舉一動,時時都在教導弟子。能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時時奉守師教,就是時時行道。

  耳聞目視莫非教育

  耳之所聞,目之所視,無不是教育,但仍需慎重的判別所聽所見的事。蓮池大師說:「應知出世投師,需求正見。」我們一定要謹慎選擇良師,求得正見。要如何選擇良師呢?孔子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說我們不能只看一個人的外在言語動作,就斷定他是怎樣的一個人,應該仔細觀察一個人行動後面的動機、目的,長期觀察其言行,甚至看他獨處時能否守規如儀?因為大部份的人在公共場所都能自我約束警惕,但在自我獨處時便會鬆懈下來,因此「君子慎其獨」,君子在獨處時會更加謹慎小心自己的舉止。

  現在很多人只知道好高騖遠,不知「道即在眼前」。所以,千里之路重在審慎這最初、最近的第一步,求師之道亦是如此。

  我們要身體力行,修己善群,不可故步自封;若只是一味地追求佛理,而不能在現實生活中接受人事的歷練,又如何能真正回歸清淨的本性呢?現在很多人只求理不求事,懂理而不懂事——只知「道理」而不知「事理」。做人能成功是因為能順應事理,若違逆事理則容易導致失敗。所以,能在人生道上通行無礙即是順理;若在人生道上行不通,人與人之間都無法融洽、和順、遵守禮節,那還談什麼「道理」呢?

  確立學習的目標方針

  不論學佛修行或做人修養,皆要尊師重道。若對師長欠缺尊重恭敬的心理,也就等於輕忽了自己向上學習的精神。

  學習必須有方針,先確定自己要學習的,然後慎重地選擇引導我們達到目標的教導者。各行各業都有專精擅長的師傅,例如對裁縫有興趣者,確立目標、方向後,就要尋找一位手工精細、裁剪高明的裁縫師當老師,才能學得一手好的裁縫技術。否則,若想學裁縫,卻找一位木匠師傅,那又有何用呢?所以,擇師在於己志,既然找到自己需要的師長,就要必恭必敬、貫注精神,認真學好這門功夫。

  假如希望師傅能將畢生所學的功夫傾囊相授,一定要在學習過程中非常認真、用心,並且尊重師傅。如此,師傅才會不遺餘力地將所有的技藝傳授給弟子。如果弟子對師傅的態度輕慢,對所學的功夫不認真,即使多有涵養的師傅也會失望,最後弟子當然無法學得精湛的技藝。

  學佛也是一樣,佛陀的智慧超越世人所知,佛陀的教化是應眾生需求而因材施教。為了教導眾生瞭解佛陀所悟得的教理,古德乃將佛法分科別門,區分成各宗派別,修行者確立自己的目標方針,然後選擇自己依止的宗門,一門深入。

  總之,學佛最重要的是必須尊師重道,要依從佛陀所說的教法身體力行,不能只在口頭論誦;雖然起而行總是比坐而言困難,但不付諸行動,就好像是進入藥店看藥材,而未將良藥放進口中服用,如此,身心的病根本無法治癒。儘管「忠言逆耳」、「良藥苦口」,但眾生的病一定要對症施藥。修行即是如此,知道道理不難,然而要真正身體力行,就不太容易了!

  社會上有許多進修研習的機會,出家修行與在社會中修學畢竟不同。出家修行沒有文憑,且不僅只聽講、學習而已,而是為了收攝本性,將潛藏內在的良知啟發出來,並且將良能展現;不管身心經歷多大的磨練和考驗,都能有始有終地堅持到底!

  出世投師,需求正見

  蓮池大師曾說:「應知出世投師,需求正見,參訪請益,莫附邪宗。」起步需有人引導,因此不能沒有師長;但我們請教法師或有修持、有學德的人,一定要非常注意他是否具有正知正見?聽經時也要仔細選擇真正能引導我們正確方向的人,絕對不可人云亦云,否則很容易附和邪宗——影直則以直為實,影曲則以曲為實;如此根本無法分辨本體形態究竟是曲是直,甚至誤以為二者皆對。

  身為佛教徒,要懂得運用智慧,因應時代力行佛法。有一則日本的小故事說:德川時代,日本天皇的大權完全被德川幕府的將軍所執掌,有位江吉將軍可說是當時日本的執政者,天皇只不過是傀儡而已。這位將軍的母親是位虔誠的佛教徒,但卻無正見。

  古時候的人重男輕女,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很多妻室,因為大房(第一位妻子)所生的孩子不一定是男孩,所以將妻室中第一位出生的男孩立為父位繼承人。江吉的母親是第二房妻子,一心想生個男孩,因此她不斷拜佛。後來經由某宗派的師父引導她祈求生男育兒的方法,她果真如願生下一子,自己也由偏房高昇正位;而她的兒子江吉長大後,也成了將軍的繼承人。

  江吉的母親不斷灌輸他一個觀念:「媽媽就是因供奉某宗門,才有今日的福報,你也應該虔信這個宗門。」江吉是個孝順的兒子,他深受母親的影響,所以也非常虔誠信奉。他長大成人後,繼承將軍的權位,為了事業以致晚婚方得一子;他的兒子在大家歡喜慶賀下誕生後,卻不辛夭折了!為人父母者當然心痛欲碎,而老來得孫的祖母更是哀慟不已!

  江吉將軍想盡辦法安慰母親,都無法減輕母親的悲傷。最後,他只好請自己虔誠信奉的兩位大師入宮勸慰母親。其中一位大師告訴她:「你兒子過去生中多造殺業,因此招致你孫子短命,你們要多放生。還有你的兒子肖狗,若他想要官運亨通、掌握大權,唯有多護狗。總之,除了放生、護生外,還要對狗特別禮遇。」

  江吉將軍聽了母親和法師的話,便下令江戶(德川幕府所在地)所有的百姓——不准吃魚吃肉,不准殺生,對狗要禮遇,不僅不能殺狗,甚至要尊稱狗先生、狗閣下,而且要讓狗住華貴的狗屋,穿綢緞制的狗服。那個時代的人民大多家徒四壁,衣不蔽體,生活非常困苦,到處有餓殍。但是江吉對庶黎蒼生卻沒有一點體恤、關懷的心念;反之,有人殺生,便施以嚴刑酷罰。

  護生當然是善意,但是過於偏愛牲畜而無愛護生民之心,就是太執著了!

  由此故事可知,一位佛教徒不僅是要有虔誠的心,且除了慈悲外還要懂得運用智慧判斷,否則自己抉擇錯誤,還誤導了眾生。故知「正知正見」對學佛者的重要。

   選擇良師,專心依從

  參學求法,除了根本上要尊師、重道,同時還要秉持正知正見,才不致有所偏差。

  人生苦短,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今日既過,生命亦隨之減少一天;要時時自我反省過去不正確的觀念、行為或思想,是否隨著歲月消逝、壽命減損而日益減少呢?修行就是要日日精進,將過去錯誤的觀念,一天天地修正減少,並將正確的觀念充實增加,如此慧命才能增長。

  佛教所蘊涵的教育,是人生最活潑、最實在的教育,是我們人倫、教育、文化的前導者。學佛,也應順應不同的時代背景與潮流。今日社會教育普及,學識智力水準提高,不同於古代的生活背景,若仍停留在一般的民間信仰——「人家說什麼,你就做什麼」,這就不是宗教真正的宗旨。

  擇師要正確,用心要專注

  在五濁惡世中學法,就是學習讓心不受染著,而且能以超脫常人的智慧看待人、事、物;然而想要真正超俗,一定要有正見。

  參學求法必須謹慎選擇自己的方向與目標,以免產生偏差,否則,將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如果隨眾人云亦云,今天聽這個法有道理,就開始用心於此;明天聽那個法不錯,又開始用心於彼;每天都處於開始學習的階段,則永遠停留在第一步而無法再往前邁進。所以選擇必須正確,心念一定要專注,有了正確的選擇,就要認真付諸行動。

  德蕾莎修女為苦難眾生付出的感人事跡,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她投注一生的時間,以悲天憫人的慈愛心照顧病苦垂危蒼生,讓他們感受到生而為人的尊嚴,這是她終身所奉行的宗旨。她偉大的愛心與胸懷,就是菩薩精神的表現。

  大家都是抱著救濟貧病眾生的心來到慈濟,慈濟志業與德蕾莎修女的博愛精神其實是相同的。慈濟人以佛陀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精神為依皈,這是我們一生的理想。大家要盡全心、盡本分地珍惜把握人生,身體力行愛一切眾生,這就是慈濟人的正念。 

  慎選依止之師

  修行要依循自己所選擇的宗旨、志向,如果宗旨一偏,目標就差矣!人生幾何?能有多少日子任我們蹉跎?所以,學佛修行除了宗旨、觀念必須正確外,最要緊的就是慎擇明師。

  蓮池大師曾經開示擇師之道——「應知出世投師,需求正知正見;參訪請益,莫附邪宗;要明罪福之因,審辨正邪之利;正則成佛,邪則成魔;是以如來知師非而捨去,子擇師善者而從之。觀古聖之如斯,何今人而不爾?」

  這段文字是說明——佛陀的教法有八萬四千法門,而我們一生中有多少個日子、多長的壽命讓我們樣樣學習呢?所以,擇善依從,專心正念才是修行的宗旨。

  罪福不離身口意

  學佛最主要就是要「明罪福之因」——明辨何者是罪業?何者是福業?

  造罪或造福,都不離「身、口、意」三業:「身」——殺、盜、淫:「口」——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意」——貪、瞋、癡,這些都是罪業的因。

  能愛護生靈、不殺不淫,親手遍佈施,身體力行、愛護一切眾生,生活守節無污染,這就是「身」的淨業之因。至於「口」的淨因,則是時時勸導、調和眾生的是非紛爭,令其去除惡念,趨向善道,這就是口的淨業。若心能不貪求,常生施捨心;不生瞋怨,時時有慈悲、柔和、善順的心念;不癡妄,時時向正確的道路行進,所謂「形正影端」,能心存正念,則身行必定端正,這就是「意」的淨業。所以,要時時培養慈悲、喜捨、正念的心,這就是「福業」,修行的關鍵也在於此。

  學佛能否邪正分明,在於「審辨」——仔細謹慎地分別邪正。身、口、意若正,則能成佛;三業若不正則成魔;也就是說修行的觀念正確,則一切動作、行為皆正;觀念一偏差,則一切動作都是邪行、邪思,落入魔業。因此,必須非常小心謹慎!

  「因」是由觀念、心念、心田中所培養,種下正因則成佛,種下邪因則成魔。所以,學佛發心必定要非常慎重!修行者若能改正過去的陋習、錯誤的觀念,行於正道,則能達到成佛、證菩提的目標;反之,如果不能捨棄陋習、修正自我偏執,到最後學佛不成反成魔。

  吾愛吾師,當擇善而從

  「是以如來知師非而捨去」——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曾為太子,因為體悟到人間生老病死的苦,而捨棄榮華富貴離開皇宮。最初在外的五年,他到處參訪婆羅門教,後來覺得此非解脫之道,所以立即捨棄。所以,同樣的我們求師問道所依止的人,如果言論、行為不能合於人生正道,就應該再尋找正確的明師。

  「子擇師善者而從之」——佛弟子應該好好選擇真正的正道、至道之師,並終生奉行正法。孔子在《論語》中明確地教導我們如何選擇師長、如何尊重師道,並且教誨我們「擇其善者而從之」、「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最後才能「就有道而正焉」。入世的教育都如此尊師重道、如此慎擇師長,更何況是出世修行的人?

  「觀古聖之如斯,何今人而不爾?」——釋迦牟尼佛在無數過去生、無量劫以前,即不斷地出現人間、不斷地以身行示法,教導我們如何修行、如何選擇師長、如何捨身為人。佛陀時時刻刻現身於人間,可惜凡夫肉眼無法看見如來真法身。孔子與佛陀都是顯現於世間的古聖先哲,他們的行誼一直流傳至今。今人為何不能傚法聖人之節,追從聖人之跡呢?

  我們不妨仔細觀察週遭人的言行舉止,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何者是善?何者不善?大家必須好好用心分別。

  悟得正道,一生依止

  靈源禪師曾引先哲的言論教導後學:「學道,悟之為難;既悟,守之為難;既守,行之更為難;今當行時,其難又過於悟守。蓋悟守者精進堅卓,勉在己躬而已;唯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損己益他為任。若心不等、誓不堅,則損益倒置,使墮為流俗阿師。是宜祗畏。」

  「學道,悟之為難」——是說要真正體會道理中的精粹,實在不簡單!所以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早上若能聽到一句真理,深加體悟,並且心與理合一,即使晚上死了也不遺憾!一般人常常在聽道理、講道理,但是有多少人真正體會道理中的真髓呢?所謂「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日於斯,夜於斯,時時刻刻行於斯。」能夠早晚時時刻刻依理行事,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言談舉止、行為動作合於道理,就是真正體悟道理的真髓了。

  我創辦「慈濟功德會」的目的,就是「為佛教,為眾生」,這是我遵從師教所體悟的真理,也是我一生依止與遵循的法則;然而要真正體會為什麼要「為佛教,為眾生」,必須先體會人生的真諦,能體會就叫做「悟」。

  「既悟,守之為難」——要一生一世固守所悟得的道理,熱心不退、恆心不減地堅持下去,實在很難啊!不過,在慈濟這個團體裡,以精舍常住眾為例,他們任勞任怨,為了志業工作而默默奉獻毫無怨言,這就是「守」;工作同仁以「志業」的精神投入「職業」,不計較時間、工作份量,專心致志奉獻一己之力,這也是「守」——守其職志。至於慈濟委員呢?慈濟志業創辦以來,每月增加不少委員,他們不是三個月、五個月短時期的發心,而是持恆常心,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日為慈濟的濟貧教富工作努力,這也叫做「守」。他們能夠體會佛陀的慈悲、體會慈濟志業的深遠意義,因此身體力行此志願,這就是「悟而守之」。

  甘願做,歡喜受

  「既守,行之更為難」——守持善法後,要進一步力行時,也是很困難!

  然而,慈濟人長期不斷地為志業努力奮鬥,不管風霜雨露,不論烈日酷陽,一樣奔走於長街陋巷。這股精神與毅力,讓很多困難的事迎刃而解,這就是菩薩精神的發揚。只要甘願做的事,即使再困難艱鉅,都能歡喜信受、樂意奉行;如果是不情願做的,即使再輕鬆也覺得困難。

  「今當行時,其難又過於悟守。蓋悟守者精進堅卓,勉在己躬而已」——修行者當其開始將所悟得的善法付諸實行的那一刻,才深深覺得比悟道、守道更加困難!因為這是從自我勉勵進一步到力行實踐的階段。能夠一生潔身守志,將身戒規矩守好,堅定心念,不要一曝十寒、朝秦暮楚,三天精進而七天懈怠;這也都只是「勉在己躬而已」——勉勵自己親身做到而已;雖然做到身體力行,卻也只是獨善其身而已。

  在慈濟世界裡,大家應該感到很欣慰。每個人持守「難行能行」的志節,那麼一切的「難」,似乎都不再是困難!

  貫徹利益眾生的誓願

  「唯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損己益他為任」——修行的人,要立下誓願,以平等心、平常心做好自己的本分事,不可認為「我會做的,你不會做」而心生驕傲。這種利益群生的任務不只到死為止,佛教有「倒駕慈航」的說法,不僅要一生一世不改變心志,還要有來生再續未竟志業的誓願,再回娑婆世界續任濟助蒼生的工作。

  有人問我:「師父,你以後會往生極樂世界嗎?「我毫不考慮地回答:「我不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我想再轉生為人,因為人間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要有這種以犧牲自我、利益他人為責任的誓願,而且堅持貫徹,永不改變心志!

  「若心不等、誓不堅,則損益倒置,便墮為流俗阿師。是宜祗畏。——若無平等心、誓願不堅定,一心以利益自己為前提,則容易顛倒是非損害他人;只要一念心顛倒,行為就顛倒了。所以說「是宜祗畏」——種正因則得正果,終至成佛;若種邪因,就會走入偏邪的魔道成為魔。對於這種因果循環,應該心生警惕啊!

  在學佛路上悟守與力行,雖然世人以為困難,但修行之人如果能擇師而行、擇善而從,事事勇猛精進,那麼一切則不以為難。

  事師應如事佛

  選擇一位良師,對我們的修行目標影響很大!一個人的見解和修行方向若正確,則能達到成佛的目標;若選擇上有所偏差,被誤導入邪知、行於邪行,那麼,儘管你很努力、用功,所達到的只是魔的境界。所以,選擇良師一定要很謹慎。

  學佛路上,有難得遇佛、難聞正法……等八種障礙,叫做「八難處」。天福再大,亦難免六道輪迴,不如人間得聞佛法、得修解脫道。學佛不是要求長壽,而是為了「來去自如」——三界六道中,何處與我有緣、何處需要我,我便發願前去,緣盡我也了無牽掛地離開,這叫「來去自如」;該來之時我就來,該去之時我便去,不受到「緣」的束縛,也不受到「緣」的阻礙,既不受阻礙也不受纏縛,這就是解脫。

  學佛最主要的目的,即是能發揮自己的良能。眾生需要我們,我們就應眾生之需,發揮自己的良能,此即真正的學佛,也就是佛陀來人間設教說法的目的。所以,學佛不可附於邪宗;若附於邪宗,不管我們如何努力修行,終究落入魔的境界。

  世智辯聰難為道

  孔子教導弟子要擇善者而從之,蓮池大師也說:「子擇師善者而從之。過去的人大部份都能尊師重道,對於師長的教法拳拳服膺;反觀現在,放眼天下,世智辯聰的人比比皆是——每個人都說自己聰明、見識廣博,世間之事無所不知,口頭上的論調也很高,但是他又真正能做到多少呢?滿口喊著制度、原則的人,究竟自己能不能成為組織中真正最負責的人?負起應盡的責任?實在是個問號!

  現在的人多數都是世智辯聰者,只限於口頭上的論調,沒有幾個人能真正體悟道理,進而身體力行。難怪靈源大師慨歎:古時聖賢皆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恭敬精神尊師重道,而現在能體悟的人不多,能守道的人更少,而能守持正道又能身體力行的人,更少之又少!

  二祖立雪為求師

  佛陀教法延續至今已二千多年,二千多年的歷程實在很長!隨著人事的演變、人們思想的偏差,而將佛陀的正法不斷變易,不但佛法的原意走樣,連人們心理上接受的程度也不同。現居末法時代,邪思橫行,人的思想變遷,佛陀的正法也被曲解!不免有邪思邪見者喊著佛法的口號到處講經,使聽經的人失去正確的準繩。此即末法,亦是法的偏差。

  佛陀教法是真正千古不變的,所以叫做「經」——縱直之線,沒有偏差;不管經過幾千年,絕對不會改變,但是後人將它引用偏差,導致教導上也產生偏差;因此,我們擇師要非常謹慎,師長的腳步若有差錯,我們難免也跟著錯了!

  總之,真正的修行,絕對不可親近思想偏差的邪宗邪師,所以蓮池大師苦口婆心地交代我們「擇師」不可不慎!

  如果尚未尋得人間適用的正法,靈源大師也告訴我們:「但存正念,終得明師」,只要心中存有正念,自然可以遇到明師。「要了大緣,甚莫容易。」真正有心學道,了脫生死、體悟佛法的人,要抱持著「明師難求」的心,決不可有輕視、以為容易的心理。如此,才可以真正得到悟道、守道、行道、得道的功德。

  現在有不少人懷著這樣的心理:「我來此處求訪明師、想要出家,你好像不鼓勵我,也不太理睬我。既然如此,這個時代到處都有師父,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你不收我作弟子,別處還有很多人想要我呢!」

  現在的人十之八九都是這種心態,過去的人就不是這樣。如果是對心目中所尊重的師父,不僅恭敬求法,甚至喜捨身命,用最誠敬的心意來感動明師。例如禪宗的二祖慧可禪師,為了求一句真理,可以七天七夜站立於雪中,任風雪飄飛、冰霜凍寒,雪沒及膝,仍然矗立等待,只為了向達摩祖師請示一事——「如何是我本來的面目?」為了覓求一位明師,絕對不敢掉以輕心!所以,我們一定要以真正的恭敬心,謹慎地追隨指導我們的明師。

  弟子事師如事佛

  「是故弟子事師,即同事佛也。」——師父如同現代的世尊,弟子奉事師長,應該像敬佛禮佛一樣。我們為什麼尊敬佛陀?因為佛陀教導我們、造就我們的慧命,依照其教法實行,可以得到慧命的解脫,所以我們敬重佛陀。但是佛陀已經過世了,你跪在佛像面前求他、問他,他也無法作答;你做錯事,他也不能指正你。然而,在生活週遭卻有一位真正的活佛——師長,為什麼不懂得去禮敬呢?心中有疑問,師長可以幫你解惑;有錯誤,師長會幫你修正;日常生活可以依照師長的戒法規則實行,這不正是「現在的活佛」嗎?

  修行人更應如此!弟子應該事師如事佛,遵守師規——出門前先告假,入門後趕緊銷假,免得讓師父擔憂;師父要出門時應該送駕,入門時應該接駕。出入威儀規矩,是宗教中不可輕忽之處!

  現在的人就不如此了!入座的時候,自認為「我先進來就先坐下,師父站著也沒關係,反正是自己的師父嘛!熟不拘禮。」要出去就出去,要回來就回來,認為「反正這裡是自己的常住」,要出門的時候才說:「師父!我要到某處去。」私下以為:「我已經穿戴整齊,你非答應不可!因為我不出門不行,跟你講一聲已經很好了。」

  過去的弟子不是這樣,有事情要出門,自己不敢做決定,必先請示師父的意思,而且非常遵守時間回來。現在有些為人弟子的,甚至只吩咐別人說:「你跟師父說一下,我出門去了,」到了遠地才又打電話回來:「你跟師父說,我幾天後才要回家。」相形之下,似乎師父連朋友都不如;既然目中無師,心中哪有「道」的存在呢?事師應該如同事佛啊!

  四事供養焉辭勞

  所謂「四事供養,莫敢辭勞。」——四事是衣、食、住、行。衣著方面,冬天時體念師長有沒有暖和的衣服;夏天到了,關心師長有沒有薄涼的衣服,事師像侍奉父母一樣的體貼開心。食呢?關心師父吃得下否?吃得飽嗎?營養豐富嗎?生病時是否服藥了?盡力做到飲食湯藥的侍奉。此外,師長睡的地方是否溫暖?出門時行動是否方便?……總之,對師長的衣食住行,身為弟子者必須要真正用心!

  為師長服務,並非供給他許多物質上的享受;金錢與物質對一個有修行的人而言,一點也不發生作用。為人弟子者應該身體力行,以謹慎的態度恭敬禮遇師父,這樣才是真正的「尊師重道」。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淨因第一要 -- 一.孝養父母
第3頁:淨因第一要 -- 二.奉事師長 第4頁:淨因第一要 -- 三.慈心不殺
第5頁:淨因第一要 -- 四.修十善業 第6頁:淨因第二要 -- 一.愛持三皈
第7頁:淨因第二要 -- 二.具足眾戒 第8頁:淨因第二要 -- 三.不犯威儀
第9頁:淨因第三要 -- 一.發菩提心 第10頁:淨因第三要 -- 二.深信因果
第11頁:淨因第三要 -- 三.讀誦大乘 第12頁:淨因第三要 -- 四.勸進行者
第13頁: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