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淨因三要 證嚴法師著

淨因三要 證嚴法師著

淨因第三要 -- 三.讀誦大乘

[日期:2010-08-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證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三.讀誦大乘

  宇宙是我們的大學

  志玄虛漠,守之不動

  宇宙是我們的大學

  學以致用,受而持之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清晨大家都在大殿持誦早課,一般人稱之為「修行」。其實,是否這樣就叫做修行呢?每天課誦完畢,曾否將課誦內容融入日常生活中的行儀?是否將經文所教「學以致用,受而持之」?如果有,才是名副其實的「修行」。

  受持的意思,就是接受並拳拳服膺。我們讀誦經文後,能將經文的意義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就是學以致用;若能分分秒秒都受而持之,則每一刻都是在修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親身體驗,才知道箇中滋味!

  如果能將所學經文於日常生活中學以致用,也就是在二六時中皆能受持、修行、學習,那麼就不需遠至深山或離開人群,也不必到另外一間學院去修學。我常說:「一天是一張紙,一個人是一篇文章,宇宙之間就是一所大學。」我們自己身處於大學中而不自知,身為宇宙大學中的學生,卻偏偏要跑去入小學。其實,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大慈大悲、大雄大力的力量,卻偏偏要隱藏起來,這就是浪費人生。請大家自我省思,相互勉勵!

  如一眾生不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楞嚴經》中第三卷阿難說偈贊佛的一段偈文:

  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

  這段讚頌偈,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發,是最好的學佛途徑。學佛者必須學這分大雄大力、大慈大悲的宏願——「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修行並非要求快速成佛,而是要發願救度一切眾生。如果還有一人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涅盤也,意譯滅度、圓寂),意即不願修取菩提正等正覺(成佛),這也是廣結善緣的宏願。然而,要廣結善緣就必須常常警惕自己,善加化解煩惱,並且要以「愛」和「包容」來接納每一個眾生。

  去除煩惱,廣結善緣

  與人相處,難免會有投緣、無緣,歡喜或不歡喜的分別。有時候別人無心說的話,我們卻有意鑽牛角尖、自取煩惱,這樣就是凡夫;凡夫總是自尋煩惱,而不懂得去除煩惱。學佛就是要善加化解煩惱,化解別人的不悅與刻意傷害。

  煩惱的產生一定都有其原因,所謂無風不起浪,人家為什麼對我們不投緣、不高興?必須好好地審思,找出其原因,盡量做到使人高興,解開別人對我們的誤解或惡意。

  人與人之間的「緣」非常重要!若能在今生今世,減少眾生對自己的不滿意和廣結善緣,一旦因緣成熟即得速成正覺,在娑婆世界「坐道場,弘揚佛法」。

  但是如果不先去除煩惱,就得不到大雄大力,也無法發揮大慈大悲。在我們的宇宙大學中,必須時時刻刻「審除微細惑」。審是思考,除是去除,微細惑是煩惱,所以「審除微細惑」,就是好好地仔細思維,找出煩惱並將其淨化排除。

  (微細惑就是九十八使,九十八種煩惱。使,即煩惱之意,從我們內心中的五蘊(陰)——色、受、想、行、識衍生,再由地、水、火、風的四大假合細分成六十二見、九十八使。這些都是人的心理狀態。)

  所謂「捨得」是要捨什麼,你們知道嗎?就是要捨煩惱。捨去煩惱才能得到智慧與大雄大力,發揮大慈大悲。有大慈大悲才能四通八達,一切無礙!當初,佛陀並非單憑他一人覺悟就能教導無邊眾生,實際上,是由周圍的弟子幫助他廣設道場、廣結善緣,佛才能將自己的慧命發揚光大、利益眾生。所以,我們若想發揮大雄大力,必定要在今生廣結眾生緣。

  佛陀常常教導弟子要時時與人結好緣,也曾講述了一段他與阿難的往昔因緣,希望弟子重視因緣,多結善緣。

  長者與小沙彌的善緣

  在久遠劫前,有一位老師父帶領著一群小沙彌用功精進的修行。老師父常常叮嚀小沙彌們,要多多利用時間背誦經文。所以小沙彌們也謹記師父的教誨,於行、住、坐、臥中都非常用心的依教奉行。

  有一天,有一位小沙彌出門托缽,邊走邊大聲地背誦經文。背著背著,竟然忘記了「托缽」這回事……

  有位長者看到小沙彌過門而不入,覺得很奇怪,就追了出去問道:「小沙彌、小沙彌!你的缽還是空的呢!請接受我的供養好嗎?」

  小沙彌停下了腳步,接受長者的供養。

  長者問明原因,很讚歎小沙彌的精進,就說:「你以後專心的用功辦道,讓我來供養你的生活所需。

  小沙彌心懷感恩更精進的深入經藏……

  修行不能離開人群

  佛陀說完這個故事,告訴弟子:「當時的沙彌就是我,而那位長者就是現在的阿難。阿難生生世世都護持我,我則引導阿難入正知見,這都是因為過去廣結善緣的結果啊!」

  人與人間的相處,有「因」必有「緣」。有了因緣,才有相互對待的結果和彼此感受的回報。人無法離群獨居,在人群中必須相互依存才能生活,所以要「安處於群眾」,需與人結好緣。

  釋加牟尼佛離開皇宮到處參訪、求道時,曾經在苦行林六年靜修,但是他成道之後,為了教化眾生,還是必須回歸人群,所以修行不能離開人群。

  總之,與人結好緣,將來有朝一日有所成就,才有辦法、能力及因緣度化眾生。所以,廣結善緣是很重要的。

  眼睛「聽」,耳朵「看」

  對待每個人,我都是用眼睛「聽」、用耳朵「看」,為什麼呢?因為要瞭解一個人,並不是只用眼睛看、耳朵聽就可以;透過眼睛看、耳朵聽之後,還要再經過審思;也就是說,我雖然看到形態而同時也能「看」出其聲音,聽到聲音時也同時「聽」出其形態;聽與看平行,好好地審思,如此,才能將煩惱治除。

  所以,別人說話時,我會好好地聽,一邊聽、一邊體會話中情境的虛實。我若只用眼睛看,難免會像太陽被烏雲遮住。因為我也是人,人難免都會有煩惱;可是,只要給我一點時間,我就能將別人所說的話,好好地再思維、再思考。

  所謂學佛,就是學如何去除煩惱!凡夫難免有煩惱,但我們仍要用明智、敏銳的智慧,好好地審除煩惱,才能以清淨廣闊的心胸來包容他人。

  掃地掃地,掃心地!

  每年為了迎接新的三百六十五天,大家都忙著除舊布新,清掃環境。打掃環境為的是什麼?是不是真的為了過年?不是,是為了建立嶄新的人生。

  若只會掃地而不懂得掃心地,又有什麼用呢?修行人的心,決不能存有絲毫髒亂;如果有了髒亂,就像一間沒有打掃的房子,難以開門見人。希望大家在新的三百六十五天中,都能維持內心的清淨,這就叫做成就。總而言之,就是希望大家把無用的煩惱從今天開始棄除,過一個嶄新的人生!

  法親濃於世俗親

  靜思精舍是一個大家庭,和其它的寺廟不同。一般寺廟在過年時,都是香客去拜拜佛、添添油香就離開了,好像是過路的陌生人。可是靜思精舍不同!每一位來到精舍者都在過去生與慈濟結下善緣,此生來此再相聚!所以,我們比世俗的親更親;俗親是一世的親,而慈濟道侶是生生世世的法內至親,無窮無極……

  慈濟是一個大家庭,我們要將各地回來的師姊、委員,當作我們的親人。但是,並非讓他們來此禮佛就表示「親」,而是要讓他們體會佛法的精神。學佛並非只聽法師講經、師父開示,而是要從日常生活中去自我體會,才是最好的機會教育。

  譬如走路,我常告訴大家走路要輕聲,但是卻常常聽到有人走路拖泥帶水,老一輩的人如果聽到就會教訓:「走路不可用拖的,要輕步行走!」因為行、住、坐、臥都必須教育,修行人遵循古禮的教育。

  所以,走路必須教育,若自己走得輕、穩,也要教人走路時腳步放輕。開門也一樣,動作要輕柔,若碰撞、發出聲響,就表示心沒放在手上;如果開門時把心放在手上,輕輕地開、慢慢地關,輕開慢放自然不會有聲響。若能做到這樣,就是身教——手和腳的教育。

  又如說話也是一樣。彼此互相勉勵,多說好話,是非不提——師父如此說、佛陀如此說、經典如此說,此即是「如是我聞」。這就是「口」的教育。   希望每個人都能以身作則,從本身做起,然後教育家人,建立美滿的佛化家庭,進而影響社會,淨化人心。為了要使我們的下一代接受佛教,不能一直以口說教,一定要用親切、發自內心的誠意去感動他們!凡是來到精舍者不分老、幼,都要親切地招待、溫柔地照顧。年老者以佛法甘露水滋潤其心田;年輕者最重要的是必須讓他們能學習佛法,讓慈濟人的第二代都能得到佛法的教育。

  邁向宇宙大學

  三百六十五日一天天地過去,新的三百六十五日又一天天地來臨。從今天起,我們要將所有的煩惱完全清除!以清淨心來迎接每個新的日子,立下每個新志願,過一個大雄大力、大慈悲的人生。

  「宇宙之間是我們的大學,每一天是我們的一張白紙,每一個人是一篇最好的文章。」大家好好地思維這句話的意義!

  志玄虛漠,守之不動

  法華經是經中之王

  佛陀講經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經中,有三部經是我們學佛者應該熟習並瞭解和實行的。哪三部呢?

  第一部是《華嚴經》。《華嚴經》是三藏十二部經的經母,因為佛陀成道後講的第一部經就是《華嚴經》。《華嚴經》有八十華嚴、六十華嚴,是佛為菩薩和天龍鬼神而講,當時娑婆世間無人能聽,以三七日的時間講一部華嚴,此乃佛之境界。此經由印度龍樹菩薩於龍宮讀誦整理而出,佛陀的教法即由此經不斷衍生出來,因此《華嚴經》稱為一切經之經母。

  第二部是經王《法華經》——即我們現在每天禮拜的《法華經》。有人說「成佛法華」,若要成佛必定要力行《法華經》的精神,所以《法華經》是一切經典之王。

  第三部是《楞嚴經》。《楞嚴經》可以開啟智慧,其內容是講人的心念,教導人找回自己的心。眾生會迷失自我,完全是因為迷失了心性,迷失心性就會埋沒良知,因此所做的一切都是煩惱的罪業。所以,我們要找回本心一定要研習熟讀《楞嚴經》,從讀經中開啟我們的智慧。

  《法華經》既然稱為經王,其實也是開慧之經。但是,其經義和意境不似《華嚴經》之演說十方法界諸大菩薩修行成佛度眾之道,讓人難以瞭解。其法門完全是佛陀對娑婆世界眾生開示如何成佛的方法,是講人間成佛之道。成佛一定要先開智慧,菩薩也是一樣,要先掃除煩惱才能開啟智慧。所以說,《法華經》上承華嚴的精神,下能引導楞嚴的經典,因此《法華經》是佛教的經王。

  《無量義經》是法華的綱領

  佛陀講《法華經》之前,先講《無量義經》,在這麼多的三藏十二部經中,我很重視《無量義經》。因為《無量義經》是《法華經》全部的精粹所在,而《法華經》則是《無量義經》的註解。《無量義經》教我們力行菩薩道,啟發我們與佛同等的智慧,不輕視自己的本性,並且引導我們如何教化眾生。

  其實,慈濟的精神就是《無量義經》的精神。經中「德行品」說:菩薩的智慧是——「智慧日月,方便時節,扶疏增長大乘事業。」菩薩的智慧像日月一樣,有智慧的人要教化眾生,必定以眾生的根機為主,觀機逗教;何時何地為何人講何種法;什麼樣的根機,就用什麼樣的教法引導他,這叫做「方便時節」。

  講話要因人、因時、因地;因為此人的根機可以接受,所以我跟他講這句話,但是也要觀機、觀時。若時間對了,要跟他講的話也沒有錯,則必須考慮地點適不適合?這幾件事情都要用我們的智慧分析,所以稱為「方便時節」。要做一位菩薩,就必須學習佛陀的智慧,要善於分辨,以方便時節去施法、教導眾生,此即智慧。有了像日月一樣明朗的智慧,才能分辨眾生的根機,並觀察何時適合推展何種事業。

  接著解釋「扶疏、增長」。懂得種菜、耕作的人,將種子播種後,一定要知道如何照顧田園。例如菜苗長出來時,不能讓它太密雜;太密雜則蔬菜長得不美,必須將多餘的菜苗摘除。而且何時種菜?何時播稻?耕作時間必須配合谷種和菜苗的生長季節,如此,農作物才能豐收。

  學佛也要像園丁、農夫一樣,好好地播撒善種,好好地摘除雜亂的根苗、辛勤耕耘,好好照顧播撒的菩提善種,使其茁壯長大!此即「方便時節,扶疏增長大乘事業」。

  佛陀以各種方法引導我們,最主要的目標是要啟發我們的大乘精神,使每個人都能加入大乘的事業。大乘事業就是救人的工作,菩薩精神就是大乘的精神。我們要自己培養這種精神,也要引導大家身體力行去做救人的工作——「大乘事業」,此即《法華經》的精神。

  志玄虛漠,守之不動

  《無量義經》的「德行品」經文中有一句「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就是教我們要以清淨的心念,立大志弘大願。玄是極深之意;佛陀除了要我們發大心、立大願、行大行之外,又教我們「守之不動,億百千劫」,即是以恆持心時時身體力行去救人,生生世世都不退轉這分道心!

  今天大家生活在平安、富裕的環境中,應該好好把握因緣,充實自己未來度眾的力量。彼此廣結善緣,攜手並進常發悲憫心,為世間苦難眾生多付出!然而有「一念」悲憫之心還不夠,還必須將這念心付諸行動——從事救人的工作、造福人群,如此才能成就「佛」的境界。

  若只是發心說:「我想救人,我很同情他……。」這僅是一個因,並沒有造緣,有因無緣則菩提善種無法增長,仍然會腐爛!大家要知道,有了因若欠缺緣的聚合,不合時宜,也不能發揮作用。

  諸位,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很好的種子,也就是成佛之「因」。如果不採取行動、身體力行,那就是無菩薩的「緣」;欠缺緣,則不能成就任何事業。

  日行萬善,增長大乘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天很快就過了!希望大家莫浪費時間,要好好利用時間,培養善種,造就善緣。總而言之,如果想當一位「菩薩」就必須日行萬善,觀一日之事,立萬世之善願!仔細觀察這個人間社會,並且好好地思考,才能真正體會佛陀的悲心本懷!把握時機因緣立下宏願,生生世世常行菩薩道。

  前面已提過《無量義經》的一句話:「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立志一定要弘大,並守持不變動。要做到這樣,必須善用智慧觀察人生,若能以智慧來觀察人生,自然能悟得人生的境界,能守持億百千劫的善願。

  一般人的善心都是浮沉不定,今天看到某事令他非常感動,就想趕快修行;但遇到別的境界,或聽到別人說的幾句話,心又跟著動搖,這樣如何能「億百千劫,守之不動」呢?

  大家要學佛、學菩薩一樣——「智慧日月,方便時節,扶疏增長大乘事業。」日子過得很快!每過一天就減少一天,不知到了明年的今天,我們究竟能增長多少大乘事業呢?日子減少,我們的大乘事業應該有所增長;相對的,我們的智慧也要增長。所以,希望大家努力精進於菩薩道上,福慧雙修!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淨因第一要 -- 一.孝養父母
第3頁:淨因第一要 -- 二.奉事師長 第4頁:淨因第一要 -- 三.慈心不殺
第5頁:淨因第一要 -- 四.修十善業 第6頁:淨因第二要 -- 一.愛持三皈
第7頁:淨因第二要 -- 二.具足眾戒 第8頁:淨因第二要 -- 三.不犯威儀
第9頁:淨因第三要 -- 一.發菩提心 第10頁:淨因第三要 -- 二.深信因果
第11頁:淨因第三要 -- 三.讀誦大乘 第12頁:淨因第三要 -- 四.勸進行者
第13頁: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