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淨因三要 證嚴法師著

淨因三要 證嚴法師著

淨因第三要 -- 二.深信因果

[日期:2010-08-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證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二.深信因果   

  珍惜今生福

  知福惜福再造福

  珍惜今生福

  深信因果

  學佛者除了發菩提心、修菩薩行,還要「深信因果」。在《地藏經》的「閻浮眾生業感品」裡,佛陀明明白白地告示我們:「未來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惡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語者、兩舌惡口者、譭謗大乘者,如是諸業眾生,必墮惡趣。」凡夫眾生,常常因迷失了自己的心性,活在醉生夢死中,不知生命的價值,不畏因果的可怕,妄造許多惡業;但是卻不知為善造惡,一切果報還自受!所以懵懵懂懂地做了許多不應該做的事。

  在此舉一古代所發生的「一字因果」故事給大家作警惕:

  在唐朝,有位立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清規的百丈禪師,他平常上堂說法時,總有一白髮老人跟著大眾進入法堂聽講。有一天,禪師開示完畢,大眾都退下後,卻只有他逗留不去,百丈禪師就問他是誰。

  老人回答說:「我並不是人,在很久以前的迦葉佛時代,我曾在此山修行,當時有個弟子問我:『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入因果的法則?』我當時回答說:『不會落入因果法則。』結果因為這樣,五百世來我都轉墮狐狸身,至今仍不知錯在哪裡?請求和尚慈悲為我明示,讓我能早日脫離野狐身!」

  禪師回答:「你請問吧!」

  老人請示:「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入因果的法則?」

  禪師回答:「你應該說:『不昧因果法則』。」(昧,違反之意也)

  老人聞言大悟,向禪師頂禮說:「蒙大師開示讓我能脫卻野狐身,我住在後山,請求大師依照亡僧的禮儀埋葬我!」第二天,百丈禪師依言帶領大眾到了後山,果然在洞穴裡找出一頭野狐的屍體,便按照禮儀將它火葬了。由這個故事大家明白知道,這位白髮老人只因為一「字」之差,而「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由人身轉墮野狐身,正是「因果」法則的最佳詮釋。

  試想出家為僧的修行人尚且如此,何況一般凡夫眾生?

  既然我們開始學佛,瞭解因緣果報的道理,就應該深信佛陀的教誨,須臾之間不可造次!必須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行舉止,因為「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啊!

  「三世」因果

  大家都知道佛法常說「三世因果」,但是並不瞭解它的意義。世是「時間」的意思,三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若以長時間計算,就是前世、現世、來世;若以短時間計算,就是昨天、今天、明天,都叫三世,也就是時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比如昨天是過去,今天就是現在,今天之後就是未來。「因果」呢?就是「因緣果法」,種時叫「因,得時叫「果」。如果種善因則得善果,種惡因則得惡果。亦如現在的「慈濟」就是由過去大家長久努力的累積(因)所成就,所以才能獲得今日海內外善心人士的支持與鼓勵(果)。然而慈濟仍需面對不斷的「未來」,因此今後更要加強我們的發心與努力。如果現在不怠惰鬆懈而慇勤工作、精進發心,自然未來的發展將會更蓬勃!

  如果大家相信三世因果,自然會不斷地努力。古人有句話說:「人唯知道有來春,所以留著來春谷。」因為知道有明年的春天,所以將秋天所收割的稻穀,留著一些等候明年春天播種。這是人類為了生存,所以預存來春播種的種子。

  「人若知道有來生,自然修取來生福。」人如果相信還有下輩子,就會好好地修福。今生今世能豐衣足食、生活在這麼自由的國家社會,正是過去生中所造的福;如果希望來生還能再續福,今生就得好好地為來生造福,積聚來生福報。

  所以,三世因果並非迷信。以待人處事為例,如果希望別人待我們好,就必須先對別人好;希望將來得到人人的護持,就必須現在多多付出!總而言之,就是要把握現在,自我付出、利益人群。再舉慈濟醫院所發生的實例:

  記得某年除夕夜,有幾個家庭發生不幸事件。其中有個家庭,先生騎摩托車載太太出外買東西,卻在剎那間發生車禍,先生當場往生;太太的肚子還懷著兩個月大的孩子,被送至醫院的加護病房。如果救活了太太,等於救活了兩個人;如果救不活,即將喪失兩條命;或者救活之後,變成只會呼吸的植物人……,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只要母親一息尚存,其性命尚能保得住,但是看清況實在不樂觀,隨時都有危險,真是人間一大悲劇!

  加護病房中另外還有二個孩子,年齡才八歲、九歲。一個因為在屋外燃放鞭炮玩耍,被來往的車輛撞傷腦部。還有一個因為把鞭炮放入石縫中,伸手進石縫中想將鞭炮取出,結果被三條龜殼花咬傷,送入醫院急救;而他的大哥也在醫院中!

  他的大哥是先天性的動靜脈畸型,到十六歲才開始發病,病發之前全無徵兆,忽然間便倒地不起!送到慈濟醫院接受腦部開刀之後,一直平安無事。沒想到過年前突然再度病發,昏迷不醒。

  兩個兒子先後送入加護病房,令父母憂心如焚!所以當我初一早上訪視病房時,孩子的父親一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師父!我多麼不幸啊!為什麼所有的不幸都發生在我家……。」

  同一個天空下,有的人如此快樂、平安,過著幸福的日子;有的人卻一而再、再而三,連續發生不幸的禍事。總而言之,這叫做業力,也就是因緣果報。所以大家要常常警惕自己的起心動念的所作所為。然而幸福中的人,是否能想到那些不幸的人呢?學佛者即使在安樂幸福的日子裡,也一定要為貧困、不幸的眾生多設想、多考慮,也就是平時就要多種善因,多積福德。

  又如過年期間,人人見面都有說:「恭喜發財!」健康、發財是人人想要的,當然,我也恭賀大家都能發財,除了發世間財之外,更希望大家發心修取佛法的豐富法財。然而想獲得豐富的法財,自己一定要先努力地付出。

  及時種善因

  就像一粒種子,若將它裝在袋子裡,儘管是顆種子,但缺少了「緣」,一樣無法發揮作用。若將這粒種子拿出來,選擇在春天的時機種到土裡,有泥土、水分、陽光的聚合,這顆種子就能發芽;如再經由良好的灌溉和施肥,自然能從幼苗長成大樹。例如荔枝的種子小小一粒,而它的「因」就存在小小種子中,一個微細如毫芒的芽,如果將它種植土裡,經由陽光、水分的培育漸漸成長,等到成熟季節,自然結滿纍纍的果實。

  大家想發世間財,一定要先種因造福,只要造了福,世間財就自然而來。《地藏經》中有句話說:「捨一得萬報」,只要你肯「捨」,雖然是一點點,也可能得到不可思議的回報,就如真正發了濟世救人的心,就會得到無量無邊的福報。慈濟每年的善款都是用於四大志業、八大腳印,這些善款都來自諸位大德每個月點滴所樂捐。因為有這些善款,使我能很充裕地發揮救急、救難、救病、救貧的功能;由於大家每個月的施捨,能使得好幾萬人得到救濟和平安,這就是《地藏經》中所說的「捨一得萬報」,也就是捨了世間財,換得了功德法財。

  然而,這樣的善舉必須依智慧作抉擇。有人說:「有錢為什麼不自己留著用,要拿給別人用呢?」有這樣的想法,就是世間凡夫眾生。就像一顆種子放在袋中不拿出來播種,將會錯過生長時機、無法發揮它的良能。所以必須及時將它播種和培育,才能使這顆種子發揮功能。正如自己親手去佈施,比留給子孫替我們做佈施的功德還要大,而且兒孫自有兒孫福啊!

  佛陀教導的理財法

  佛陀曾教我們理財之道,即是將財產做四分法,以善用世間財,培育功德法財。

  首先將財產分作四等分,將第一分用來報答父母恩。萬善皆以孝為首,人要以孝為先,修學佛法也要以孝為先;將財產的四分之一供養父母,讓父母的生活溫暖飽足,他們想做什麼事業或善事,想佈施或拜佛,都要滿足他們,完成他們的道業。所以,一定要以充足的生活資產孝養父母,讓他們能夠自由運用。

  第二分用於培育下一代。做人要有責任心,要為子女留一份基金,使其能安心完成學業。所以,四分之一的財產是為子女留存教育基金。

  第三分留作家庭生活平安的事業基金,即現世生活的費用。

  第四分用來供養三寶、做社會福利救濟事業。佛陀教育我們應延續佛的慧命,如何延續呢?就是要造福人群,將四分之一的財產做社會福利事業,同時進修自己的福業和慧業。

  今生此世能生長在這福地,享受豐衣足食的生活,是因為我們過去生中曾累積了造福人群的福業。佛陀希望我們的「福」能綿延不絕,所以鼓勵我們以四分之一的財產造福人群、佈施眾生,這就是捨世間財修取功德法財。因此我在此與大家共勉,希望大家學習佛陀所教導的理財法,來處理世間財,為自己培福和造福。

  知福惜福再造福

  慈濟志業,福慧雙修

  佛陀一再教育學佛者要與佛心一致,所以鼓勵大家要常念佛。念佛法門是佛教中修行最方便、最安穩,也最簡捷的一個法門。但是,念佛只不過是一種方便法,最重要的還是要能深入念佛法門。念佛法門到底教我們什麼呢?教我們「福慧雙修」啊!教我們好好的修福、好好的修慧。

  智慧是從善根中產生,所以要好好的培養善根。想培養善根就必須掃除煩惱的念頭,去除不良的習慣、不好的見解,將邪思邪念轉成正思正見;掃除了雜亂心、煩惱心,智慧與菩提的善根就自然成長和顯現,所以我們要念佛。而念佛最重要的是要「以佛心為己心」,念阿彌陀佛就是以阿彌陀佛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光明,為我們的智慧與光明;以阿彌陀佛的恆常心為我們的心;以阿彌陀佛的慧命為我們的慧命,這就是培養善根。若能念到這種程度,我們的智慧就能逐漸具足和顯現了。

  但是只偏重於修慧也不行,一定還要同時造福人群,意即修福。修福就是要付出,真正身體力行的付出。例如慈濟志業,雖是救濟人間的事業,其實它就在培養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為娑婆世界多苦難、多病厄,這些苦難、病厄的眾生,由於過去生中缺少修福,所以今生此世遭受貧窮、病苦折磨,需要別人的幫助。

  佛陀救濟眾生,只憑一分力量做得到嗎?不可能的!所以他要啟發眾生、教導眾生。以佛心為己心,以菩薩的手做我們的手,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救度眾生;眾生若得救,就等於累積了我們的福德;貧困眾生若得到我們的實質幫助,在佛性中我們便可以種下成佛的因。此即借事以啟理,借這些貧困的眾生,啟發我們悟見佛陀的真理。

  因此要懂得「捨」,若捨不得就不能去除煩惱!人生的煩惱,多數都從「欲」產生,要去除慾念,就要「捨世間財,修功德法財」將世間的物質佈施給眾生,自然可以得到法財。所以,佛陀教導我們念佛的法門,就是要我們福慧雙修;而福慧雙修即是捨世間財,修取功德法財。

  貧中之福

  人生是苦,一切眾生隨業力牽引而分佈不同地方,由不得迷茫眾生自由選擇,這是因為「不覺」;所以佛陀出現人間施行教育,教導眾生了徹人生的道理——「覺道」。如何覺道呢?就是要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如何修菩薩行呢?就是要多發心,為苦難眾生多付出!

  世間苦難有多種,有貧困的苦難、處於戰火的苦難,有饑荒、無糧可食的苦難。由新聞廣播等媒體,我們清楚可見!例如巴勒斯坦因戰爭不斷,曾發生斷糧情形,造成饑荒。他們的民生物資都來自外援,然因戰火不停,援糧路線都被截斷,使當地居民瀕臨餓死邊緣;由於無法得到外援,百姓無糧可食,落得吃貓、吃狗以度日,甚至向政府要求吃人肉以維生。由此可知,只要國家戰火不息,將導致百姓不得安寧、長久處於生命危險和斷糧的危機!

  和他們悲慘的景況相比,今日的台灣真是幸福無比!但是在這豐衣足食的社會裡,也一樣有暗角的苦難眾生受饑、受寒,迫切需要濟助;所以大家要發心,一起呼籲社會上的愛心人士,來幫助這些貧困眾生。

  雖然台灣難免也有暗角的貧困眾生,但是和國外相較,他們還是滿有福!因為在台灣有像慈濟這樣的善心團體——幾百萬善心人士的救濟,給予溫暖的照顧和幫助。反觀國外遙遠的戰區,雖然我們有心伸出援手,但因國家政治因素而心有餘力不足。

  知足感恩,惜福造福

  生長在物質生活不虞匱乏的台灣,我們還有什麼不滿足呢?能共同生長在這塊福地,是因為過去生中大家培福和造福,所以我們應該感恩於過去生中曾造這分福因,才能享受今天這分福緣,在此安居樂業。因此,希望大家要有知足、感恩的心,並且懂得知福、惜福再造福;要惜福唯有發菩提心,把握因緣趕快發揮愛心再付出!將過去豐收的種子及時播種,使來生來世能延續這分福緣,再生活於平安幸福的福地,繼續行菩薩道。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淨因第一要 -- 一.孝養父母
第3頁:淨因第一要 -- 二.奉事師長 第4頁:淨因第一要 -- 三.慈心不殺
第5頁:淨因第一要 -- 四.修十善業 第6頁:淨因第二要 -- 一.愛持三皈
第7頁:淨因第二要 -- 二.具足眾戒 第8頁:淨因第二要 -- 三.不犯威儀
第9頁:淨因第三要 -- 一.發菩提心 第10頁:淨因第三要 -- 二.深信因果
第11頁:淨因第三要 -- 三.讀誦大乘 第12頁:淨因第三要 -- 四.勸進行者
第13頁: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