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我們的導師-上妙下蓮老和尚

我們的導師-上妙下蓮老和尚

為培僧才創靈巖-佛七法會開示集粹

[日期:2010-08-1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靈巖山寺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為培僧才創靈巖-佛七法會開示集粹
  
  一、為印智論初來臺
  
  回想我本人,我是民國三十八年從大陸到了香港,可說因禍而得福,在香港有了因緣閉關用功,前後閉關二十年。在閉關期間,我從佛教雜誌中,得知臺灣各大 專院校都有佛學社團,青年學佛很好樂,所以從始至終我就很留意他們。民國四十幾年,南亭老法師、周宣德老居士,他們首先發起設獎學金來鼓勵青年研究佛學, 之後一個個佛學獎學金發起,學生為了想得獎學金,就努力地看佛經寫心得。他們初學習時寫的心得並不怎麼好,可是十年、八年下來,他們寫的心得報告就很有分 量,我就感覺到真是後生可畏,他們讀佛經確實有了領悟之力。
  
  但我想他們的學習不能老是停在這個階段,應該還要高進一步。那時我在關房研究大智度論,認為要對佛法有深一層了解,甚至能了脫生死、成佛道度眾生,一 定要明白般若,所以希望他們也能研究大智度論。大智度論在佛經中可算是博士程度的論文,是最高也是最好的一部大論,我就想多印一些,提供給他們大專學生閱 讀。因此民國六十三年十一月出關後,六十四年十月隨著參加雙十國慶的旅行團來臺灣,特地是為了辦理排印大智度論的事而來,也就這個因緣來參加雙十國慶。那 時候政府招待華僑參觀三軍基地及各項建設,真華法師也帶我到各處寺廟參觀,我一看,感覺到臺灣確乎是個名副其實的寶島,風土民情很熱情的,尤其民眾善根深 厚,所以從那時候就很有心想回到祖國定居。
  
  這部大智度論是一百卷,百萬多字,因為古老的版本沒有句讀、沒有分段落,字句分不清,錯字又多,不但居士研究時看不懂,連法師都不容易看。因此我在香 港就把大智度論重新校對、分段落、加新式標點、重新製版,又籌備經費,這樣經過三、四年的時間,民國六十八年來臺灣印,第一版印了三千三百套,花了一百六 十萬。印好了不但分送各大專院校,也分送到臺灣全省各圖書館,包括外國都有。臺灣有一千多套,一千套在外國,一千套在香港。以後陸續又印,到現在還有人印 著在流通。希望大家也能發起印大智度論,使青年人能研究佛學、認識佛學。
  
  印好大智度論,就想找個地方建關房,因為在香港雖然閉了二十年關,還是功虧一簣,道業沒有完成,希望回到祖國定居後,能有個關房再進關努力用功,等阿彌陀佛來接引,不再出關了,所謂的「閉生死關」,初發心到臺灣來的目的是如此。
  
  原本在香港就有好多信徒吵著要我建道場度眾生,但我還是只有一個志願:繼續閉關念阿彌陀佛,等阿彌陀佛來接引生西方,並不是現在就要創道場度眾生。因 為我總感覺自己是凡夫身,能不能度得了自己還是個問題,那敢想要度化人呢?先把自己度好就好了。又覺得以凡夫身度眾生,力量太微弱了,要生到西方證無生 忍,才能分身十方世界度眾生。雖然我們這個世界苦,但十方世界還有比我們娑婆世界更苦的啊!
  
  二、改願建寺之緣起
  
  那時是立這個志,後來為何又要建道場呢?這是因為來臺印大智度論的兩年期間,了解臺灣佛教的情形:寺廟雖多,但都是家庭式的寺廟,出家人好可憐,沒有大叢林可參學。
  
  印大智度論時,我住在臺北慧日講堂,見到好幾位有為的青年僧這裡跑、那裡跑的,我就對他們說:「大好的青年!為何不在道場住下來好好用功?這樣居無定 所,太辜負寶貴光陰了!」他們回答說:「我們也想安定下來用功,但沒地方可安住啊!」我感到很奇怪地問:「臺灣寺廟如此多,怎麼會沒有地方住?」他們就 說:「寺廟是多,但很多寺廟,住在那裡幫著趕經懺人家是歡迎,若要自己用功看經就不受歡迎了。」
  
  他們緊接著要求我發心建個道場成就人用功,我聽了笑笑地回答:「那就等我把大智度論印好了,看看有沒有因緣再說。」當時那裡還真想建道場?根本沒這個打算!
  
  之後碰面他們又告訴我:「臺灣有一些青年出家,但沒三兩年又還俗了。」我聽了很難過,因為發心出家是很難得的,父母反對,兄弟姊妹也不同意,連親朋鄰 居都認為青年不應該出家,學佛是老年人的事。能衝破這一關來出家,三兩年後又還俗,這太可惜了!一般法師若不同情,都認為這些青年沒有定心、業障重。我不 這麼認為,這只能說他們福報淺。如果有個安靜的好地方讓他們好好用功,又有老法師指導安慰,他們修行得到了法樂,叫他們還俗他們也不願意了。
  
  出家人沒有叢林可參學,這是一個隱憂。還有最令人擔憂的,我來臺印大智度論時,從大陸來的善知識雖然多,不過當時大家都警覺到:這些善知識都老了,隨 時都可能走,但走後就後繼乏人;當然是有人繼承他的廟做住持,卻沒辦法紹繼老法師弘法度生的家業以及他的修行道德、戒行莊嚴。在臺灣發心出家的是少,在香 港、東南亞、美國幾乎就沒有,所以大家坐下來所談的都是:「師父度了我們,我們沒有接引下一代,佛法到我們這一代就要斷絕了!」
  
  從大陸來臺的老法師們有道德、學問,口能說、手能寫,又能以身作則,他們來使臺灣佛教興盛,但弘揚佛法的成果還是以在家信眾居多,尤其民國六、七十年 以後,在家信眾發起各處的精舍、道場、共修會好像雨後春筍一樣;至於發心出家的實在太少了,比例上不夠分配來領導在家信眾用功。弘揚佛法完全要靠僧,沒有 出家人就沒有佛法。我看佛法到了這種青黃不接的地步,不趕快發心是不行了,因此我才想要建道場,使出家人有安住用功的地方,最大的希望是要度青年出家紹繼 佛法。
  
  三、有感臺灣無叢林
  
  民國二、三十年之前,大陸佛教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善知識,甚至高僧輩出?那就是大叢林多。現在臺灣佛教是興盛,但最大的遺憾就是缺少像大陸叢林的大寺 院。眾草為「叢」,眾木為「林」,大山上有千百棵樹才叫做林。叢林就表示這一個大寺院最低限度都有數百僧、千僧。一個大寺院就是所謂的選佛場,出家人千人 萬人在裡頭一起熏修,才能造就出人才。
  
  大陸叢林的僧眾都是從各處鄉間小廟來的,那些小廟的師父收了徒弟,這徒弟要在小廟經過三五年、十年八年初步的訓練,到了時候才讓他去受戒,受了戒就要 出外參學,所謂「受戒不參方,猶如菩薩未開光」,徒弟不想去參學,師父還要逼他去。不是出家後老是跟在師父面前,這樣學問道德有什麼辦法增進?這就等於家 庭的小孩,到了讀書的年齡就要送他上學校,由小學、中學乃至大學,甚至到博士,不是在家裡藏一輩子不見人、不見事,那這孩子有什麼用?
  
  要培育僧才住持佛法,香港、美國不可能,東南亞國家也不可能,華僑在東南亞要受當地的語文教育,想讀中國文字都很難,下一代連中國文字都看不懂了,更 何況要他們看佛經?我看準了佛教要想興盛,只在臺灣有一線的希望,因為目前大專青年學佛,不僅佛學報告寫得好,也跟著實際修行,寒暑假都去參加佛七或共修 會,可說是解行並進,像這些人能到佛教中來,就是佛教的棟樑。正因為臺灣有此一線希望,待大智度論印好之後,我就立定一個心志--要在臺灣創建一個像大陸 的叢林。
  
  說到為什麼要造叢林,那就等於我們國家為什麼要有高等學府、三軍為什麼要有他們自己的學校來造就幹部人才。要想造就僧才化導無量眾生,決定要有叢林道場;佛教的叢林道場就好比國家的高等學府、三軍學校一樣,有它重大的意義。
  
  四、找百甲地建叢林
  
  我立志要在臺灣創建像大陸的叢林,初時預計沒個一百幾十甲,最起碼也要有五、六十甲,否則怎麼成就一個像樣的叢林?像我的戒常住--南京寶華山隆昌寺 有幾千甲地,約略來說有三百六十個山頭,一天就要用一個山頭的柴草,人眾盛旺的時候都有幾千人。所以我總希望能有一座山,不說像四大名山,最低限度也要像 蘇州靈巖祖庭那樣一個獨立的山才合理想。
  
  要建設大道場首先要找塊好地,我們佛家找地並不是看風水地理,左青龍、右白虎的,而是用直覺觀,看山的形勢、天然的條件是否具足。我在大陸名山叢林看 得多,所以一看那山便知合不合適建大道場。臺灣是個寶島,不是沒有好地,但當時我來得太遲了,可說來遲了十年,國有地封在那裡動都不能動,私有地想賣的又 很少。而且一定要建築用地才可以起房子,不是像民國五十幾年,想在那個地方建道場都可以。
  
  從民國七十年開始找地,我用心是在中部,南北也去看過,但找了兩三年還沒找到,心裡就有點慌了:「找地就找了兩三年,蓋個道場又要三五年,我現在已經 六十三歲,究竟前途還有多少年給我來做?」所以就另想辦法:「五、六十甲地難找,範圍就縮小一點,有十甲八甲都好。」七十三年尾才找到靈巖山寺這塊地,當 時就想這是個過渡時期,先立個道場,待著因緣再找。
  
  我說要建道場,人家就說:「臺灣寺廟這麼多,你還要建什麼寺廟?」他們以為我也是建那種家庭式的寺廟,就是住個三、五人。乃至在建寺的時候還有人說:「你建這麼大幹什麼,建這麼大的寺有沒有人來住?」
  
  現在佛教是到了末法,但我們要扭轉乾坤,把末法轉為正法。我們要藉著種種因緣來使佛教起死回生,那就一定要造大寺院,大寺院才能容受百千僧眾來修行, 眾僧團結就是力量。家庭式的寺廟,你是你、我是我,就像普通一般人,你只孝敬你的父母、我只慈愛我的兒女,那樣佛教怎麼能興隆?
  
  大陸的出家人都知道「天下名山僧佔多」,不管這山是不是名山,只要有道場在就變成了名山。出家人自修還是在山中好,山有山氣之靈,在城市用功二、三十年,都不如在山上用功一年。初出家的不在深山磨鍊個二十年,沒辦法度眾生的。
  
  希望臺灣起碼要有個像大陸叢林的道場,這樣才能引動其他出家人也發起心來。萬事起頭難嘛!起頭風氣一開了,別的人也會發心做。臺灣能有十個、八個叢林,佛法一定能振興!
  
  五、叢林精神辦靈巖
  
  我創立靈巖山寺是想延續佛法命脈,將靈巖山寺建立成模範道場,到這兒來要先念佛消業障、修萬行培福慧,凡骨、凡情去除再出家。否則沒有皇帝的行儀,就 算穿上龍袍也不像大皇帝。所以來我們山上準備發心出家的居士,都需安住一年、二年或三年才為他剃度。為什麼要分別一年、二年或三年呢?這就看個人的根性及 表現;要能接受這清淡的生活、種種的磨鍊,還要把五堂功課學會才能剃頭,要將淨土五經背熟了才有資格去受戒。
  
  我希望靈巖山寺就是向叢林模式這方面辦,要有過去大陸那些大叢林的精神。靈巖山寺是我在這邊創建,但並不是我的,這是十方叢林,為十方所有出家人而建造的,不是家庭式的小廟。
  
  叢林裡不能收徒弟的,叢林裡這些海眾之人,都是從十方各處小廟已經出家受過戒的,再到這邊來參學磨鍊。「那在靈巖山寺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是什麼身分?」就是在這邊掛單,還有什麼身分?十方人來都一律要守規則,並不是跟我出家就有個什麼特權,規則守不了還是要被趕出去。
  
  現在在靈巖山寺是在裝備、充電,一切都是在學習、磨鍊,充實道德學問使戒行莊嚴,到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後,道德學問都有了,當然還要到別的地方再開創道場廣度眾生。這樣一代傳一代,化化不絕,使佛法能久住。
  
  不過靈巖山寺這座山這麼小小的,這在大陸說起來還是普通的小廟,那裡能做叢林?所以我現在積極的要找地,希望再建個大道場在深山、高山,讓真正發心出家的人有地方可以深造、修行。深山的叢林造就僧才,是為了將來住持佛法、化度眾生。
  
  六、解行並進培僧才
  
  臺灣靈巖山寺是傳承大陸靈巖山寺的規則、印光祖師的道風,是念佛求生淨土的道場。修行的方式就好像老農夫一樣,重在實行,大家就是依著古祖念佛的芳規來做,安守出家人的本分,老老實實的念佛求生西方。
  
  凡是來山上出家的人,只要能在這裡住個二、三十年,就算你沒福慧不能度眾生,但保住自己生西方了生死充足有餘,因為這邊有規則扶著你的腳跟站穩,你不會懈怠、不會起大邪見的。
  
  我創建靈巖道場,主要是為了培育僧才,尤其希望男眾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發心出家,讓他們專心修學佛法二十年,希望能造就他們成為未來住持佛法的弘法 僧。你看在世間要成就一個人才,最起碼也要受二十年的教育,何況要培養僧才,沒有二十年的時間,如何能住持佛法?當然能經過三十年、四十年更好,大器晚 成,和尚老就是個寶,到那時自己道業已經成就,才真正能擔荷如來家業廣度眾生。
  
  我們佛家的高僧大德,像近代的虛雲老和尚、印光祖師,五十歲以前都是自己埋頭用功,五十歲以後才開始度眾生,所以千萬不可望青年僧太早出來弘法。其實 世俗人都有說:青年人走運並不怎麼好,要到四十歲以後走運才好。從前在大陸有些青年法師,看他們的智慧一切都很好,但三兩年就倒下去了--被那些皈依弟子 恭敬供養、種種名利打倒了。說起來他們的智慧真夠,但自己道業沒有穩定下來,那樣就說法度眾生是非常危險的。
  
  我們山上是專修淨土的道場,當然要先從淨土下手,尤其現在末法時代,要想得到佛法的真實受用,還是要靠淨土法門。我們山上培育僧才的構想是如此:青年 人來,三兩年內先好好的研究淨土、念佛用功,對世間的情欲認清了,再研究佛學的真理,如研究般若空慧等等。前十年以解為重,當然在解的時候也不能忘了行, 以兩分的精神求解、一分的精神來行;後十年剛好相反,以行為重,以兩分的精神來行、一分的精神求解。二十年以後,解就是行、行就是解,解行是同時的。
  
  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自修的力量有了,給他充分的時間,參考書準備齊全就可以好好的自己用功。參考書看不懂的,有一位導師可請教,完全以自修為主,沒 什麼老師、教授來講課。白天所研究的,晚上一定要講出來。佛法三藏十二部,每個人將自己研究的心得發表出來,使大家都能得益。
  
  佛法是個大家庭,一個大道場各種的人才都需要,不僅要青年來研究經教做弘法的大棟樑,也要有中年人來辦行政的事情。四、五十歲的人,所謂「人生五十五,正是下山虎」,在社會上事業、學問成就,有辦事經驗的,也希望他們來出家。
  
  七、純粹佛法教沙彌
  
  我要度青年人,更要度童真入道者。因為學佛要想真正能明白佛法,又能依佛法修持,而又修持得相當有成就,確乎要從小出家,這就是科班出身。就像練武功 的武生,都是要從七、八歲就開始訓練,你到二、三十歲才要來學,人家不會要的,因為翻筋斗、身後仰到頭同腳跟靠在一起,這些武功練不出來。
  
  童真入道身心寂靜,就像一張白紙,你畫佛像就是一張佛像出來了。而且有長時間學習,三藏十二部才能融入心裡,所以從古至今,高僧大德十之八九都是童真 出家的。中年才出家,世間情見、習氣染多了,一時改不了,佛法的道理怎麼能入到心裡?那他出家十幾、二十年修什麼呢?先改變習氣、壞習慣,懺除以往所造的 業障,慢慢才能談到積功累德。
  
  現在一般法師都認為:小和尚來出家,一定要讓他讀到大學,若能讀到博士更好。我對這種看法並不認同,因為從古祖的規則來看,童年來出家,受過世間基本 教育就足夠了,最多中學畢業就好,寶貴的光陰要讓他多讀誦大乘經典。要以佛法培養他們,讓他們多誦經、拜佛、念佛,日日培養他們的善根福德。
  
  其實佛學明白,世間學也就通曉了。好比已登泰山頂,俯瞰而下,四周圍那有看不到的?佛經讀明白了,需要世間學臨時再參考就夠了,所以小和尚出家那裡還 要讀大學、博士?讀世間書不是不好,但學非所用;他出家是準備說佛法度眾生的,不是叫他再到社會上做事。他們受佛法的教育,這就是專科,就像世間人準備將 來在社會上立足也有他所學的專科。
  
  小沙彌當然還談不上研究佛法,而是要讀誦經典,大乘經像楞嚴、法華、般若等應該要讀誦背熟。現在把大乘經典背熟,到將來說法時,自然就像湧泉般湧出來;就像古老的人四書五經背得爛熟,然後再寫文章,用不著想就會寫了。
  
  當知佛法的功德不可思議,有業障的人讀誦佛經就業障消除,愚蠢的人讀誦佛經就開智慧。讀誦大乘經典就是莊嚴一乘之果德,能消業障、增福慧;能將三兩部 大經讀下去,那種氣概、樣子看起來就不同。讀佛經是慧莊嚴、開慧眼,世間那些學識都不是了生死的學問,而是障礙了生死的學問,拿到佛法來是所知障啊!有所 知障,想修行用功是不得力的。
  
  有很多小孩子,在家就跟父母吵著要去出家,他們這麼有善根,還讓他們讀世間學,豈不是虛喪時間?玄奘大師十三歲就出家,你想想他在家讀過什麼書?根本 很少,他所念的書多半是出家後所接觸的佛學,可是他後來成為國王之師,乃至現在世界學者提到玄奘大師,無不推崇他在佛學上有最高的地位。又如太虛大師十六 歲出家,在家也沒念過什麼書,他是在普陀山閉關讀誦大般若經而開悟的。古來高僧大德幾位讀過世間書的?沒讀過世間書卻為人天之師,那些秀才乃至皇帝還要拜 出家人為師父呢!
  
  即使他們有世間的學問,到一出家,通通要把它包裹起來不用。如近代的弘一大師,世間學像藝術、雕刻這些門門通,一出了家,你要請他畫,他不會畫的,最多幫你寫個法語四個字、八個字,甚至寫副對子都不會超過二十個字。
  
  我們山上有很多小沙彌善根深厚、有福有慧,看他們小是小,可是有大比丘的威儀,也可說有老和尚的德行,那是前世就修來了。所以我常感覺他們是過去大陸那些老和尚心願未了再來投胎,童真入道,還是發心自修利他、弘揚佛法度眾生。
  
  希望十年、二十年以後,我們小沙彌長大就是靈巖山寺的靈魂;三十年、四十年以後,他們就成為佛教的靈魂,能住持佛法、廣度眾生。尤其希望我們這些小沙 彌將來另外再建大道場,在臺灣最少建立十個叢林,再回大陸去,恢復大陸過去的佛教,乃至弘揚佛法到五大洲。所謂「願將東土三千界,盡種西方九品蓮」,起碼 要把臺灣寶島轉成佛島!
【書籍目錄】
第1頁:我們的導師 - 一、童真出家善根深 第2頁:我們的導師 - 二、受戒律宗第一山
第3頁:我們的導師 - 三、參學蘇州靈巖山 第4頁:我們的導師 - 四、閉關卓行眾欽仰
第5頁:我們的導師 - 五、創建道場倍辛勞 第6頁:我們的導師 - 六、飲水思源話靈巖
第7頁:我們的導師 - 七、演說妙法無窮盡 第8頁:我們的導師 - 八、曲高和寡佛思想
第9頁:我們的導師 - 九、以身示教守禮敬 第10頁:我們的導師 - 十、和尚大肚是道場
第11頁:我們的導師 - 十一、栽培弟子二十年 第12頁:我們的導師 - 十二、高僧行誼立風範
第13頁:我們的導師 - 十三、道高德重眾歸仰 第14頁:我們的導師 - 十四、二大弘願度眾生
第15頁:我們的導師 - 十五、第四九願大慈悲 第16頁:我們的導師 - 十六、培育沙彌具慧根
第17頁:我們的導師 - 十七、啟辦研讀學佛院 第18頁:我們的導師 - 十八、遍造慈航運群生
第19頁:紀念閉關話當年 第20頁:為培僧才創靈巖-佛七法會開示集粹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