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情到深處人孤獨 黃威南居士著

情到深處人孤獨 黃威南居士著

第二章 無常的性質

[日期:2010-08-1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黃威南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二章  無常的性質

⊙「......如無常,如是動搖、旋轉、......飄疾、朽敗、危頓、不恒、不安、變易、......如沫、如泡、......損減、衰耗......」

—雜阿含經

就如前面所引用的那段經文所說的:無常的性質是動搖、不安的。所以,我們也說:無常是變易的法則;是一根木頭從完好到朽敗的過程;是情緒起伏不定、變化難測的形容;是從多到少、從強到弱;也是生滅的表現。

無常,是不安穩、不固定的。那麼,是什麼使得它如此飄疾呢?

◆因緣和合

在第一章裡,我們對無常的現象作了一番觀察,發現:身體的無常是由於四大元素,即:地(固體)、水(液體)、火(溫度)、風(氣體)的聚合或消散;感受的無常則由於所接觸的對象有所不同......

總而言之,不外是由於主觀或客觀條件的和合或分散所引起的。

別譯雜阿含經中說:「一切眾生皆是有為,從諸因緣和合而有,......若假因緣和合者,即是無常......」

什麼是因緣和合呢?

「因」是直接條件或主觀因素。

「緣」是間接條件或客觀因素。

「和合」就是適當的、很好的配合在一起。

「因緣和合」也就是直接條件和間接條件很好的配合在一起的意思。

比如說:我們的身體是因緣和合的,那就是說:我們的身體是由四大元素適當地配合在一起所組成的。

我們的感受也是因緣和合的。視覺是眼睛和色彩、光線的因緣和合:眼睛是因(直接條件),色彩和光線是緣(間接條件);聽覺是因緣和合的;耳朵是因(主觀因素),聲音是緣(客觀因緣);嗅覺也是因緣和合的,鼻子是因(能嗅),氣息(香、臭)是緣(被嗅);味覺是因緣和合的,舌頭是因(感官),味道是緣(被感知的對象);身體(皮膚)是因(主角),種種物體是緣(環境),所以觸覺是因緣和合的。

因,是必須具備的、主導性的直接條件。

緣,則是輔助的、配合性的間接條件。

因是主,緣是賓。

因是主角,緣是配角;這是一齣戲中眾演員的關係。一齣戲沒有主角則絕不可能上演,因此是必須具備的條件(因)。整體而言,則演員是因,道具是緣;道具是用來配合演員的表演、襯托劇情用的,屬於輔助的間接條件(緣)。

以一棵樹為例,則種子是因,其餘的泥土、水分、陽光等都是緣。當因、緣具足時,於是長成一棵樹。

這就是因緣和合的道理。

世間的一切物質、感受、感想、意志、判斷、經驗、認識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這是永久不變的定律。小至微生物,如細菌,大至整個世界,都必須彼此相依、互為因緣才能夠存在的。沒有一個人是可以不依靠別人或其他事物的助緣而能夠單獨存在的。即使他躲到山林裡去,他也必須從樹上採摘野果、野菜來作為食物。這些植物都有賴於陽光、水分、泥土的滋潤才能茁壯成長的。所以,即使一個人獨自躲在山林裡,也還是需要間接地依賴大自然的種種事物。

就像這樣子,世間的萬物互為因緣,彼此相依相存而得以生存、增長;然而因緣既有和合,便也當有分散。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分散則滅。生滅的變換,就是無常。

事實上這種變換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只是我們不曾細心留意罷了!

⊙剎那生滅

人並不是到了某一個特定的階段便突然間變成白髮蒼蒼、面有皺紋的。身體的新陳代謝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只不過它顯得很細微、很渺小,使得我們無法輕易察覺。直到這種新陳代謝完成了很大的部分時,我們才如夢初醒。這時候,才聽見有人感嘆說:「啊!人老了!」

植物的枯萎凋落也是一樣的。首先,可能是一片葉子開始枯黃、掉落;然後是第二片、第三片......樹枝也由頂梢開始,逐漸地一寸一寸往根部乾枯、萎縮,一直到整棵樹枯死為止。

由於這種無常的變化十分微小,我們便往往因此而誤以為它並不曾發生。以為人是不會死的,雖然,我們的理智和常識會告訴我們這是絕不可能的。我們的內心卻一再存著僥倖或佯做不知不覺地一直拖延、逃避下去。

就像我們總是以為金錢、財富、名譽、地位是可以被永久擁有的那樣。我們並不曾注意到:這些財富也是因緣和合的,是無常的。就以財物為例子吧!大火能燒、大水能淹、強盜能奪、賭博會輸、耗費會盡。我們擁有這些財物只是因為需要運用它,而不是為了可以永久擁抱它。我們必須清楚地認知這一切都是剎那生滅的,總有一天,在某種因緣分散的情況下,將會磨滅、消失。我們必須有一種「萬物為我所用」的態度,所有的物質都是一種工具、一種媒介以完成某件事務,切莫被它們所役使、所奴役。

我們的身體也一樣。在無常和因緣的法則下,一切的疾病、敗壞和死亡都是自然而正常的。我們無須為此而不安和生起恐懼、害怕。生而有死,那只是一種自然的演變;又有什麼是值得害怕的呢?

◆一開始便走向結束

我們常常以一種慣性的思維來形容一個人或一件事物。比如我們說:這是一個年輕人—在說這句話時,我們忽略了其實這個人身體內的新陳代謝正在一步一步地使他走向衰老、使它不再「年輕」。然而,我們並不考慮這些。我們只盯著眼前這一刻的現象看,然後以一種「慣性的」、「想當然爾」來認識他、形容他。

如果我們時時刻刻都透過緣起和無常的法則來觀察一切事物的話,那麼,一個年輕人,其實是一個正在步步接近年老的人;一棵茂綠的樹,則是將來的枯枝,甚至爛泥;一個初生嬰兒,其實是等待死亡的開始。

這並不是一種悲觀的態度。我們這樣說法,只是因為這是一個事實。我們必須清楚而透徹地認識它,那麼,我們才可能採取正確的步驟。

就一般的情況來說,清楚知道死亡的終將來臨後,我們將會更加倍的珍惜有限的生命,趕緊在生命結束前,履行一切的義務和職守。知道一棵茂綠的樹有朝一日會變成枯枝,將警醒我們:應該更細心地照顧它,仔細為它澆水、施肥,施以適當的助緣使它得以繼續茂盛生長。

有人以「一開始便走向結束」這句話來形容生滅的情況。這個形容倒是十分恰當、貼切的。不是嗎?當電影一開始放映時,放映機裡的底片便一寸寸地被播放在螢幕上,同時,尚未放映的底片也隨著一寸寸減短,以致越來越接近劇終的畫面。

在佛學的術語中有四個名詞是用來形容這種從開始走向結束(生滅)的過程的。

當我們要說明一個人的生命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時,我們便說其中包括了四個部分,那就是:生(出世)、老(成長及衰老)、病(身體逐漸敗壞,也就是得了病或身體機能衰退)、死(四大分離了,精神和物質的因緣和合也不再相互依存。)

形容一個念頭的起伏時,我們用:生(念頭生起,在腦海中出現)、住(念頭在腦海中逗留、持續)、異(念頭轉換了)、滅(原先的念頭消失;新的念頭可能取而代之。)

形容一個世界的生滅,則用:成(種種因緣和合,形成一顆行星)、住(因緣和合的情況被保持,其中也有一些變化,但不致影響全體)、壞(巨大的變化開始發生,因緣明顯地分解、敗壞。)、空(星體毀滅了。)

說起來,即使是這篇文章本身也有他的變化,那就是:起(文章起首)、承(內容)、轉(高潮,重點或轉折)、結(文章寫完或是被讀完了)。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 什麼是無常? 第2頁:第一章 如實觀察無常
第3頁:第二章 無常的性質 第4頁:第三章 無常是苦
第5頁:第四章 如何在無常中生活得更好? 第6頁:第五章 如何在無常中相愛?
第7頁:第六章 如何在無常中從容成長? 第8頁:第七章 無常的自由氣息
第9頁:第八章 「看見」無常—開啟智慧的無常法門 第10頁:第九章 無常這個事實
第11頁:第十章 雜阿含經中的譬喻 第12頁:後記
第13頁:讀後序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