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How To Live Without Fear And Worry) 達摩難陀法師著

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How To Live Without Fear And Worry) 達摩難陀法師著

第二十章 容忍、耐心和滿足

[日期:2010-08-1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達摩難陀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二十章 容忍、耐心和滿足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無法容忍不同種族、宗教、傳統或膚色的人,就像是身為愛斯基摩人卻厭惡雪般。 

忍辱是佛教道德中一項重要的美德;因為,它能使人遠離麻煩,所以,我們應該培養容忍性。同時,它能夠幫助我們去瞭解他人的問題,避免說出具毀滅性的評論,使我們知道聖人也有犯錯的時候。另外,我們也會瞭解鄰居們所犯的過失,在我們身上也可以找到。

一個心靈啟蒙的人,或許較他人有更大的容忍性。一個能容忍的人不會干涉他人思想上的自由,因為那是與生俱來的自由。他不會輕易地被激怒,即使不同意別人的觀點,也會承認他的觀點可能是正確的。假如他認為別人有錯時,他會試著說服他人,並且藉說理來告訴別人錯在哪兒。但是,他不會強迫他人接受他的觀點。

人際關係的最大悲哀之一,是人們無法容忍不同的意見。假如在宗教教義中,不同信仰的人無法像文明人般站在平等的立足點上,那麼,所謂有慈悲心的傳教人是徹底地失敗了。在平等點上,我們才可以討論和交換相同的意見,同時容忍不同的觀點。當某些干擾產生時,我們必須知道如何克服他們,使情況不致惡化。

如何避免騷動不安:從前,某村莊的村長有個壞脾氣的父親。每一次老人發脾氣時,他就會沖出屋外,大聲地責罵他的兒子。雖然全村的人都知道他的脾氣,但他易怒的脾氣常常將情況弄得很窘,而且令其他的村人感到困擾。

有一天,村長將一個鐵制鈴鐺掛在屋外,命令村中的男孩每當他的父親罵他時,就敲鈴鐺。鈴鐺的噪音惹來他人的注目,不久這位老人瞭解自己愚蠢的行為,便不再罵他的孩子了。

耐心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必須忍受許多事;我們必須忍耐精神上及肉體上的各種痛苦,我們必須面對擔憂、挫折、沮喪和各種可以想像的恐懼。知道如何處理痛苦對我們有益,因為許多肉體上的不適來自於錯誤的思惟習慣,不健康的心靈態度和不必要的焦慮。在這般情形下,試著有耐性點是有益的。

耐心是信徒可資模範的特質之一,誠心、善解人意和溫柔有禮也會因而產生。擁有以上四項特質的人被公認為值得尊敬的人。

追隨釋尊的模範:有一次,一位婆羅門(印度四大階級中之最高者)以供齋名義邀請釋尊。但是,當釋尊來到他的屋內時,他不但不款待釋尊,卻用鄙薄的言辭連續地問了一堆問題。

釋尊禮貌地詢問他:「曾有人來拜訪你嗎?」「是的!」他這麼回答。「當他們來時,你如何款待他們?」「哦!我會準備一頓豐盛的大餐。」「假如他們不願出席呢?」「不可能吧?我可是很歡迎他們!」「婆羅門先生,你以供養的名義邀我來,卻以我無法接受的侮辱態度來招待我,請你收回去。」

釋尊並不是在報復,只是客氣地回報婆羅門。釋尊勸告我們不要心存報復:「怨恨並不因怨恨而終了,而是因愛而終止。」

從來沒有宗教導師如釋尊般,被人們極力地推崇,卻也被人們嚴厲地批判、辱罵。但是,這不過是這位偉人的命運。

在法會中,一位名叫辛卡的厲害女人,假藉懷孕之名指控釋尊。但是,釋尊始終有耐心地忍受著這種侮辱,最後證實他是清白的。

釋尊曾經被控謀殺一位曾受其門徒幫助的婦人,佛教徒從未如此嚴厲地批評釋尊和他的門徒。於是,門徒阿難懇請佛祖離開這個村落。

「為什麼呢?阿難!假如其他的村人也辱罵我們呢?」「那麼,我們再前往別的村子吧!」「阿難,這麼一來,整個印度將沒有我們容身之處。有耐心點,這些沒有根據的辱罵將會消失。」

有一次,一位名叫瑪格狄亞的閨女,她無知的父親希望她能夠嫁給釋尊。但是,釋尊對她美麗的外表卻表現得很冷淡,使得瑪格狄亞非常討厭釋尊。因此,她雇了一個酒鬼,在公共場合中侮辱釋尊。釋尊鎮定地面對這個侮辱,但是瑪格狄亞卻得為她的惡行感到不安。

侮辱是人類必須面對和忍耐的尋常事,我們修行愈深,變得更偉大,卻也必須忍受這種羞辱。

耐心的力量

在心靈獲得自由後,釋尊的門徒賓頭羅回到他的故鄉拘睒彌國(kosambi),為了回報那兒的人們對他的善行。在一個炎熱的夏日,賓頭羅來到卡劄比的週邊,並在印度河邊的樹蔭下沉思。

同時,尤達那國王(king Udena)也帶著妻妾去那兒遊玩,經過一番嬉笑娛樂後,他在另一棵樹下小憩。當國王在睡覺時,他的妻子們和侍女四處漫步,然後來到賓頭羅沉思的地方。她們尊敬他,請求賓頭羅教導她們。

當國王醒過來時,他跑去找他的妻妾們,發現他們都在聽賓頭羅講道。國王一向善妒好色,因此他對賓頭羅發脾氣並辱罵著說:「身為一位聖徒,你卻坐在女人堆中,和她們打情罵俏,你無法為自己辯解了。」賓頭羅只是靜靜地閉上眼睛,保持沈默。

這位生氣的國王拿著劍威脅賓頭羅,但這位聖徒卻如岩石般不為所動。他的舉止使得國王更加生氣,於是他打壞蟻窩,將爬滿螞蟻的泥土丟到賓頭羅身上。但是,賓頭羅仍坐著沉思,靜靜地忍受這種痛苦和侮辱。

最後,國王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羞愧,請求賓頭羅的原諒。這次的意外事件,使釋尊的教義得以在皇室中宣揚,並擴及於全國。

恒持耐心,因為憤怒只會使人陷入死胡同。當我們感到憤怒時,肉體會受到傷害,心靈也會受到干擾。刻薄的話如同離弓的箭,一千句道歉的話也無法恢復原來的情況。在盛怒時,千萬不要說刻薄的話,因為它是無止盡的麻煩的開始。培養耐心,否則那些情緒的破壞力將使我們犯罪。

我聽不見你說些什麼:有一次,釋尊的大徒弟舍利弗被一位婆羅門侮辱。但是,那些辱罵性的字眼絲毫不影響這位令人尊敬的舍利弗,婆羅門變得愈來愈生氣了:「你沒有聽見我剛才說的話嗎?」婆羅門大叫著:「你難道沒有什麼話要說嗎?」

舍利弗對著婆羅門微笑著說:「我的朋友,我聽見你大聲而清楚地叫著,但是我知道你所說的話都是無益的,所以我聽不見你在說些什麼。」

忘記所有的邪惡和侮辱,記得所有的善行。這個世界已充滿了太多的憎恨,讓未來的世界充滿著善心、慈悲和智慧。佛教並不是以硬性的規矩來教導人們應付問題,而是以柔軟心來對治。憎恨或憤怒如同其他具毀滅性的情緒,我們不應該壓抑它,而是要慢慢地連根拔除。

假如我們以暴制暴,那麼暴力將變得永無止境。憎恨會更加深恨意,復仇的意念將會產生更多報復的想法。怨恨永遠無法戰勝怨恨,只會增加更多的怨恨。對付這些邪惡想法的最佳方法,是以慈悲心、寬恕、容忍和耐心去矯正。甘地曾說:「一報還一報,這個世界將會變得盲目。」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為何憂傷
第3頁:第一章 恐懼與憂慮 第4頁:第二章 我們的困擾
第5頁:第三章 我們為何受苦 第6頁:第四章 精神虐待及健康的心靈
第7頁:第五章 抑制怒氣 第8頁:第六章 自私的隱憂
第9頁:第七章 克服嫉妒及私心 第10頁:第八章 應付敵手及批評
第11頁:第九章 控制不穩定的情緒 第12頁:第十章 養兒育女的重擔及喜悅
第13頁:第十一章 對死亡的恐懼 第14頁:第十二章 何必為未來憂心
第15頁:第十三章 如何找到真正的快樂 第16頁:第十四章 在鬥爭和衝突間找尋平和
第17頁:第十五章 道德:生命中的神聖和尊嚴 第18頁:第十六章 你創造了自身的運氣和命運
第19頁:第十七章 為他人的福祉犧牲自我 第20頁:第十八章 有禮貌的言談
第21頁:第十九章 慈愛的價值 第22頁:第二十章 容忍、耐心和滿足
第23頁:第廿一章 為愛所挫 第24頁:第廿二章 愉快的婚姻生活
第25頁:第廿三章 你的美貌 第26頁:第廿四章 累積自身的福祉
第27頁:第廿五章 與他人和諧相處 第28頁:第廿六章 人們可以改善周遭環境
第29頁:第廿七章 人性的尊嚴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