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How To Live Without Fear And Worry) 達摩難陀法師著

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How To Live Without Fear And Worry) 達摩難陀法師著

第十七章 為他人的福祉犧牲自我

[日期:2010-08-1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達摩難陀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四篇 快樂、成功的生活技巧

第十七章 為他人的福祉犧牲自我

偉大的人總將自己的血肉之驅奉獻於全世界的利益和福祉。 

當人們被問及金錢或生命何者重要時,我們會得到各式各樣的答案。對一個小器鬼而言,金錢較重要。對一個有錢人而言,他的生命較重要。對一個偉大的人而言,他的理念較諸金錢和生命重要。但是,偉大的人可說是寥寥可數。有時,他們為了實踐理想,拒絕向環境屈服,而遭到他人的迫害;蘇格拉底被迫飲鴆、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甘地遭人暗殺皆是最佳例證。

偉人有一個共通點,他們皆運用其智慧、悲憫、權力、精力和知識為人類創造利益和福祉。他們瞭解若他人不能沾其雨露,他們也無法達到幸福的最高點。釋尊認為個人應先建立自己正確的價值觀,然後再教導他人,聰明人是不會做後悔的事的。

假如一個人將其聰明才智濫用於自私的欲望,那麼,按照佛教的觀點,他是疏於修身養性,這種自私的態度對他無益。諾貝爾獎得主亞伯特‧史懷哲曾說:「只有知道如何奉獻的人,能夠得到真正的快樂。」魯斯‧史默澤寫道:

有些人以日子來計算生命, 

有些人以心臟跳動、熱情和眼淚來測量。

但是,太陽底下最正確的測量法,

是你這輩子為他人貢獻了多少心力。

許多人認為犧牲即意指較原計劃奉獻更多,實際上,這件事並非光指個人對價值觀的認知和不自私的程度。當人們知道,他人的需要較一己之需重要時,他會將自己的事情放在第二位。下面有個真實的故事可說明這個論點。

幫助他人抑制悲傷:從前有位醫生開了間免費的診所,為窮人一星期開放一次。某天,有個人沖進診所,告知醫生他最喜愛的小兒子死了。雖然為此感到沮喪,這位醫生還是繼續他醫治病人的工作。

知道這件事的人,都對醫生冷靜的行為感到訝異。當被人問及此,他解釋道:「我的兒子已死,我無力救治他。但這些貧病孤苦的人們,卻需要我的治療。我知道我可以為他們做些事,所以,我抑制了悲傷來幫助受苦的人們不是更好嗎?」

行善並非是種責任,它是一種權利,可以讓我們擁有健康和幸福。

——劄拉斯特——  

對所有的人仁慈

有時,人們會對他人的苦難視而不見,甚至故意加深他人的痛苦。看到他人受苦而感到高興,是人類極不文明的想法。假如自己不願受苦,那麼我們有何權利去加重他人的苦難。釋尊說:「自愛者將不會傷害他人。」

你願意他人如何對待你,你也應該照此去對待他人,這是所有宗教導師都贊成的金科玉律。人們經常忽略一項事實:對每個人來說,生命都是非常珍貴的。但是,回顧人類的歷史,充滿了屠殺、血腥和折磨,由此可見人們是多麼冷漠,不尊重生命本身。甚至,對某些人而言,殺人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嗜好。這樣的次等人使人類的歷史充滿了血腥。因此,許多人認為人類的歷史是一段精神異常、非人性的歷史。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個曆久彌新的俗語,在此我們要加上一句「己所欲,施於人。」人們應該實踐這些俗語,以克服人類自私、自大的天性。

更專注於自身的責任:有些行善的人為了他人之事而日夜奔波,甚至惹上麻煩。你是否聽過有關驢子的故事?從前有個人養了只狗和一隻驢子,有天晚上,狗吠叫個不停,使得主人無法入睡,於是他將狗痛揍一頓。接下來的一整天,狗都躲在角落裏,一付不痛快的樣子。偏偏那天晚上,有幾個賊潛入屋內,狗卻故意漠視本身的職責而保持沈默。驢子呆在外頭看到這一切,它對自己說:「看啊!我的主人在睡大頭覺,而小偷正在打劫,狗卻連管都不管,我必須馬上代替狗的責任,盡我所能地大叫。」驢子出於善意,來做非它本份之事。主人被吵醒了,大叫:「怎麼了?昨晚是那只狗,現在又輪到這只愚蠢的驢子。」說著他就下了床,在盛怒中拿起鞭子一直抽打驢子,使驢子痛苦不堪。於是,它得到教訓,也感到悔恨不已,說道:「自作主張去做別人份內之事者,活該挨打!」

慈悲心的內涵

生命是彌足珍貴的,當人們感到生命即將被剝奪時,他們會因恐懼而退縮不前。他人也和我們一樣不希望死亡的來到,甚至不願想到死亡這件事。所以,我們不應殘害或找藉口去殺害任何生物,不論是多麼微小的生物。我們應該敞開仁慈的心房,為比我們不幸的人著想,試著去幫助他人。

釋尊教導我們不可以故意去傷害任何生物,假如社會上人人皆抱著慈悲、感激之心,願意隨時回報他人,那麼人與人之間充滿和氣,人類社會將變得寧靜,使人樂於居住。人際關係就如同雙向道般,有著一報還一報的準則。當愛與尊敬在私底下和公共場合皆被人們實踐,衝突和誤解將消失於無形。

我們應該多去幫助和服務他人,同時,我們應該強化本身瞭解事物真相的能力,方不會被事物表面所蒙蔽,這種訓練可以藉由本身的常識達到。當我們試著去幫助他人時,我們應該確實瞭解想要幫助的物件和他的態度。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給予他們最適當的照顧。

當心你要幫助的對象,有些無辜者常因幫了邪惡的人而引來麻煩。雖然宗教鼓勵人們幫助他人,但是,是在瞭解狀況下才可以進行。

當心邪惡的人:從前有個人看見一隻老虎被網子抓住了,老虎請求這個人放了它。這個人說:「不,我放了你的話,你會吃掉我。」但是,老虎一直哀求,並答應這個人它會永遠留在他身邊保護他。這個傻子相信了老虎,把網子解開了。不用說,老虎一下子撲到這個人身上。這個人與老虎纏鬥並大叫救命,這場騷動引起了一隻狐狸的注意,走過來看發生了什麼事。這個人告訴狐狸他解救老虎的經過,而老虎也說這個人是心不甘情不願地救它。當他們爭執不休時,狐狸說道:「嘿!等等!我搞混了。假如你們要我做裁判,我必須知道事情是怎麼發生的。現在,我想要知道當你走過來時,老虎身在何處?」這個人開始解釋,但狐狸卻制止了他,「我仍然不明白,讓我看看老虎是怎樣被網子逮著地。」於是,這只笨老虎又再進入網子。當狐狸確定這只野獸再度掉入陷阱時,它轉過身對這個人說:「現在你可以走了,以後當心那些邪惡者信口開河、無心遵守的諾言。」

真正的勝利

今日,人人皆試圖操縱他人,人們盡全力爭取金錢、權利和地位,無非是為了控制別人。我們應該瞭解征服自己更為重要。釋尊曾說:「控制自我勝過控制世界,對世俗享樂的自製勝過全世界的財富。」每個人應該試著控制自己的憤怒、嫉妒、傲慢、貪婪和其他缺點(貪、瞋、癡、慢、疑)。勇氣、決心和毅力等建設性優點需要自我控制才能得到。

在甘地被暗殺的前幾個禮拜,他的一位訪客問他:「為何在他孱弱的身軀內擁有這麼多的勇氣?」甘地回答道:「勇氣是心靈的一部份,並不屬於肉體。」

雖然一個人必須在戰爭中征服數千人才能獲得勝利,但是,征服自我的人,方是最偉大的征服者。

 

 

——釋尊——  

假如我們能夠克己,他人將會因此而信任並尊敬我們。釋尊便是先征服自己,再以他的愛心、慈悲和智慧征服這個世界。因此,他廣為佛教徒和非佛教徒所尊敬。人們必須瞭解到自己才是自我命運的主宰,自己的快樂和悲傷是自己所造成的。因此,瞭解到這點後,我們必須調整自我,才能得到寧靜且值得他人尊敬的生活。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必須從一個理性、中庸的宗教中找尋必要的保護和指導,這個宗教能夠使我們自由地思考,而不是一味地盲從。

人們必須瞭解他所得到的後果,來自他的所作所為。假如不能掙脫出負面的情緒,他將會面對不斷的危機。當心中存有不好的念頭時,他必須以智慧控制心思。唯有教化的心靈才能擁有快樂健康的舉止、言語和想法。在《佛的靜思》這本書中,令人尊敬的法依拉那博士寫道:「假如能夠充分的冥想或修身養性,隨之而來的慈悲心將成為我們行動的助力。也就是說,善意在心中擴散時,必須付諸實行。」

人們所處的世界被多種力量所操縱,我們必須瞭解世界局勢,以便調整自己的生活,使自己能夠面對和克服難題。如此,方能瞭解自己在這個社會的位置,並和自然律法及其他人類和平共處。這個世界混亂不堪,是人類所造成。但是人類可以激發憐憫心和建設性的行為,來改善環境的品質。如此一來,人們不僅使自己心靈成長,也有助於增進人類的福祉。

人類的價值

藉佛教來發展人類的價值觀,是一件簡單之事,以下是基本原則:人們必須努力工作而且誠實待人,不可以浪費時光,偷懶會導致一事無成。即使是睡眠,也必須有所節制才有益健康。不可藉口天氣太冷或太熱,延後原來的計畫。必須以誠實和積極的心去做事。根據記載,「釋尊是世界上最有活力和積極的宗教導師。在他為人類服務的四十五年光陰中,平均一天只睡兩個小時。他周遊全國,教導人們如何擁有崇高的生活。

長壽的生命並不一定夠美好,但是,一個充實的生命卻是永恆的。

——班傑明.佛蘭克林——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為何憂傷
第3頁:第一章 恐懼與憂慮 第4頁:第二章 我們的困擾
第5頁:第三章 我們為何受苦 第6頁:第四章 精神虐待及健康的心靈
第7頁:第五章 抑制怒氣 第8頁:第六章 自私的隱憂
第9頁:第七章 克服嫉妒及私心 第10頁:第八章 應付敵手及批評
第11頁:第九章 控制不穩定的情緒 第12頁:第十章 養兒育女的重擔及喜悅
第13頁:第十一章 對死亡的恐懼 第14頁:第十二章 何必為未來憂心
第15頁:第十三章 如何找到真正的快樂 第16頁:第十四章 在鬥爭和衝突間找尋平和
第17頁:第十五章 道德:生命中的神聖和尊嚴 第18頁:第十六章 你創造了自身的運氣和命運
第19頁:第十七章 為他人的福祉犧牲自我 第20頁:第十八章 有禮貌的言談
第21頁:第十九章 慈愛的價值 第22頁:第二十章 容忍、耐心和滿足
第23頁:第廿一章 為愛所挫 第24頁:第廿二章 愉快的婚姻生活
第25頁:第廿三章 你的美貌 第26頁:第廿四章 累積自身的福祉
第27頁:第廿五章 與他人和諧相處 第28頁:第廿六章 人們可以改善周遭環境
第29頁:第廿七章 人性的尊嚴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