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靜思、智慧、愛 證嚴法師著

靜思、智慧、愛 證嚴法師著

卷三 愛 之 慈悲法愛

[日期:2010-08-1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證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卷三 愛

  10.慈悲法愛

  以愛一切眾生的心,
  來救度一切眾生,
  護持一切眾生。


  救護的精神

  佛教中說兩種愛:一種是餓鬼愛,也就是欲愛;一種菩薩愛,也就是法愛。我們如能身心得到解脫,所表示出來的愛,就是菩薩慈悲無我的大愛。

  又解脫的愛,另有一個名詞——「救護」,以愛一切眾生心,來救度一切眾生、護持一切眾生,這分力量叫做法愛。我們如有救護的精神,則在世間所做的一切皆無畏懼。愛是人生最幸福的,是菩薩道的基礎。

  我們如能發揮這分無我的精神、清凈的愛心,則在人間所做一切皆是利世事業,毫無畏懼之慮;這就是信心、毅力與勇氣。

  善心愛念

  經云:「佛口所生子。」父母所生的是肉體,是父精母血結成的身體,是不清凈身。而佛陀也會生子,他用什麼生呢?是用口生,《法華經》中雲:「佛口所生子。」一個虔誠的佛教徒,都自稱為佛子,也就是佛從口生出的法身之子,法身是什麼呢?

  父母所生給我們的是四大假合的身體,有時限,有生、有病、有老、有死;而佛陀所生給我們的法身是清凈的,無生無死、無老無病,這就是精神的力量。

  精神力量不分老幼,老人有豐富的愛心,孩童也有充足的愛心。古人言:「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生出來就有這分善心愛念,這也是我們的良知。佛生子是從他口中說出道理,來啟發我們的良知,如此我們的良心及良知善念才能夠發揮出來,這就是:「佛口所生子」——清凈法性身。

  除私愛成大愛

  什麼是人生最有價值的呢?就是大愛。把犧牲當作享受,能夠付出愛心的人,永遠都很快樂,而且活得很有意義。

  佛陀的教育是要轉換我們的心念,把貪念轉為知足,把知足的心念化作慈悲;不但自我滿足,而且還要發揮「把慈悲給予別人」的那分愛心。

  把氣憤的心境轉換為柔和,再轉換為愛,所以不發脾氣就能保持柔和的心、培養愛心。如此,這個世間就會很完美。

  佛陀還教育我們要把癡迷轉為智慧,去掉私愛換成大愛,這就是菩薩了。如果每個人都能成為菩薩,那麼這個世界就是光明清凈的世界,也就不會在天災人禍發生了。

  平常心

  社會上有些人總以外在形象來分別身分的高低,佛陀卻教育我們要用最平等、最質直的心待人,把這分愛心平等地發揮出去,不可有人相的分別,這就是正直、無諂的心,如此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人性平等並非只是口頭上講的平等,而是實質上的平等,不要有虛偽諂曲的心。

  原諒他人

  我們的心如要常常保持快樂,那就不要把人事當成是非。有些人常起煩惱,因為別人一句無心的話,他卻有意地接受,動不動就說別人在侮辱他、譏諷他。我們如果能把是非當成一種笑話,不要把事情當作是非,那麼事情很快地就會過去。

  所以我們應該培養一分愛的精神,即使別人罵我,也該以這分愛心去原諒他,這種日常生活就會過得很快樂,這也就是惜福啊!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所以說福慧雙修並不難啊!

  時時吉祥

  我們每個人都要求吉祥如意、發財,那就應該先對別人好,以愛心待人,如此你的周圍都是貴人,自然就會事事如意了;若欠缺愛心,就會有障礙而不得如意。

  我們如能時時救人,自然就會吉祥、好事臨門。求發財,倒不如求自己的心常滿足,滿足就是快樂。既然取諸社會,也就要用諸社會,不需為子孫積多少財產,應該用菩薩的心來地教育子女,用媽媽的愛心來愛社會上的眾生,如果能抱著這種心態,就會時常感到滿足。

  如能把一切眾生當做是自己的子女,看到別人的孩子成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成功一樣,不必只為栽培自己的子女而苦惱。普天之下的孩子,我們也都應該去栽培,如此我們豈不是常常快樂?常常在發財嗎?

  所以要發世間財,倒不如求法財,多接受佛陀的教育,並且把它用在日常生活上,那一定是天天如意,時時吉祥,處處發財了。

  覺有情

  我們要實行人間的佛法,就必須身體力行地凈化人間;當然,要凈化他人必須先凈化自己。什麼是凈化呢?就是培養清凈的法愛——普愛天下的眾生,並待之以情。

  對人的感情不要一對一,因為感情如果只對一個人,就容易生煩惱,我們不如把感情昇華擴大,即使一個人孤負我們,還有其他無數的人不會孤負我們,這種感情才有保障;必須遍佈一切的愛心,「愛」千萬不要縮小範圍,不能只愛我自己,也不能只愛與我有關係的人,只愛自己而不能得到別人的愛,那一定會痛苦的。

  總而言之,我們付出的愛一定要無所求,愛得很普遍,這才是法愛。菩薩是放長情、擴大愛,所以說菩薩叫做「覺有情」,也就是已覺悟的有情人,所以覺悟的有情,不只是今生此世而已,是承接過去的情,銜接現在而延續到未來的長情,因此過去、現在、未來的菩薩,都跟我們有斷不了的情,所以諸佛菩薩常「倒駕慈航」來人間度化事業,故菩薩名為覺有情。

  記得曾有兩位年輕的比丘尼來精舍,他們問我說:「法師啊!在您修行的這條路上,有否碰到困難的事?」我問他們:「什麼叫做困難,因為我從來沒有時間去想到困難。」他們回答道:「在人與人之間,你的心態上難道沒有遭遇障礙嗎?」我答道:「修行是我們自己心甘情願的,就是因為要脫離人我是非,我們才需要修行,如果修行還要去招惹人我是非,那又何必修行呢?」

  平易近人

  什麼是最富有呢?最平常的人最富有。他沒有事業的野心又有知足心,他有時間去關心親友、關心社會、平易近人,因此可以得到真正的情誼,這種生活最富足。

  富有,應取諸社會、用諸社會,以慈心、愛心去關懷別人。

  廣慈悲濟

  觀世音菩薩,數千年來,一直都是民間社會中造福人群的精神堡壘。他不但以慈眼視眾生,聞(尋)聲救苦(追蹤救濟),並能身體力行,諄諄善誘,導引眾生建立信心、培養意志毅力,充實廣慈悲濟的勇氣,群策群力去造福人間,成就人人是觀音、個個是菩薩的美好世界。這股精神堡壘,數千年來都一直延續不斷地蘊涵著教化的力量!

  菩薩永不寂寞

  學佛者切莫以為脫離人間才有佛法,其實離開人間就沒有佛法可聞可修。無始以來,諸佛菩薩都是在人間成就道業。人間需要佛菩薩,眾生才有機會接受佛法。

  在六道中,「天道」只重享福,在快樂的地方自然就不想追求佛法;而地獄、餓鬼、畜生道太苦了,他們不僅苦無間斷,同時沒有智慧,也無法接受佛法。唯有人間苦樂參半,有警惕的機會,有接受佛法的因緣。

  所以說佛法一定要在人間,人間離不開佛法,學佛必須以人間佛法為目標,培養我們的慈悲心,從自身做起好好的培養自己的氣質,發揮愛心普愛周圍的人;關愛親近的人,也關愛普天下眾生,所以說菩薩永遠不寂寞。

  孔子也說:「德不孤,必有鄰。」有這分寬廣的慈悲心去愛一切眾生,就絕對不會寂寞,因為一定會有人響應這分愛的工作。

  不求代價的愛

  「得」有「捨得」,也有「得失」兩種完全不同的心境。有智慧的人就能夠捨,能「捨」也就能「得」,能常常抱持喜捨得心理,就會能得無限的快樂。我常說不增不減,只要有清凈的愛心,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心靈上的快樂,甚至是無限量的收穫。希望大家都能了解「捨」就是「得」,而能不求代價地付出愛心,那真是功德無量啊!

  而「得失」呢?在做一件事之前就想有所得,那必定會有失。人的心如能常常接受宗教的教育,就能得到身心的清凈,身心清凈就是快樂。

  聰明與智慧不一樣,聰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才能捨得。所以,同樣的心念,卻有不一樣的形態;同樣的付出,卻有不同有心理。

  假如能抱著捨得的心態去付出,你會很快樂;反之,如抱著我要得到多少才肯付出的心念,這種期待心也就是得失心。看看現在社會,多少人因貪得而慘遭損失,這就是最好的警惕。

  佈施愛心

  若常常歡喜目前已擁有的一切,勤儉惜緣,就能發揮溫暖於社會。世間有很多需要我們幫助的人,有物資能力的人,就奉獻物資的力量;有時間的人,就奉獻時間參與愛的工作。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就是無量的福慧功德!

  有些人沒錢也沒時間,卻以捐血來發揮愛的功能,這也是悲智啊!及時捐熱血能及時救人命,捐血不但有益身體的代謝迴圈,也可以發揮救人的功能,這也是佛教所說的慈悲善行。

  佛陀曾說過:「頭目髓腦悉施於人。」現在科學證明,只要肯佈施,皮膚可以移植在別人身上;眼睛可以運用到別人身上;甚至連骨髓、肝腎、心脾,都可以移植捐贈。既然身體上的器官都可以佈施,那身外之物還有哪一項捨不得的呢?如能做到這樣,就是無貪,所以佛陀說:「若有智慧,則無貪著。」

  愛心消共業

  佛陀說:眾生的災難,來自眾生的共業。眾生的惡業,可造成三種大災難:

  (一)兵荒馬亂(戰事):目前世界許多地方都無法平靜,在電視上真人實事的悲慘戰爭畫面,到處可見。很慶倖的,台灣人民卻能夠安居樂業地過生活,可以說這個地方很有善業、愛心。

  (二)天災:衣索匹亞鬧饑荒,有多少饑餓的眾生在受苦?而台灣卻能豐衣足食,這也是我們的福業,因過去曾有佈施的善業,今世才能衣食無憂。所以我們應鼓勵所有的人,及時共同來耕植這塊福田。

  (三)瘟疫:也就是傳染病。人如缺少慈悲心,多造殺業則將來所受的苦果,就在瘟疫病亂中受報。

  世間無常,今天能平安和樂,卻不知明白會如何?我們應把這分受心及時發揮,並且永遠保持,更要影響更多的人把愛心擴展出去,才消除災難。

  救濟人群

  佛陀於人間施行教法,是為了救濟人群。也許你們聽到「救濟」二個字,會有所疑惑,為什麼我會說是「救濟」呢?因為人生是苦,不止貧困的眾生苦,富有的眾生也苦。平常我們都知道人生有四大苦,其實以佛法來分析,人生不只有四大苦,還有三界的三苦、人生的八苦。三苦有:苦苦、壞苦、行苦。

  一、苦苦:苦上再加苦,這是在欲界中。眾生在人間,除了身體上有四大苦(生、老、病、死),還有精神上的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蘊熾盛苦。除了身心這八大苦外,生在欲界中,因為有物質的存在,所以有不斷追求的苦,還有敗壞無常的苦。

  二、壞苦:謂長期享受於富樂之中,一旦突生變故,樂相壞時,苦相即至,名為壞苦,亦稱為樂極生悲。

  三、行苦:是說諸法不住,變易無常,四相遷流、異滅,不得安穩。

  在色界中,有「成、住、壞、空」之壞苦。無色界雖已無物質,但卻有心識變異之行苦。總之,三界中就是有這三苦。

  五蘊熾盛苦是佛教的專有名詞,也多是心理形態的痛苦。佛陀來人間就是為了救濟眾生,使貧困之人得到愛心人士的幫助,獲得物質上的支援,解決物質缺乏的痛苦。

  而富有的眾生,因為心靈上有不斷追求、不知足的痛苦,所以佛陀創立教法,以宗教家的精神來教育眾生,充其愛心、富有感情,使人人生活於身心富樂中,所以說佛陀施教是為了救濟人群。

  看病的愛

  在慈濟醫院中有一幅大壁畫,是關於探病的故事——

  佛陀有一個弟子,別人生病的時候,他既不照顧也不關心。到了年老時,病了也沒有人要去看他,無人倒水給他喝,全身臟兮兮;佛陀知道後,便親自到他的房間去看他,為他洗澡,照料飲食。這時,佛陀就向弟子說:「看病的功德為第一。」

  人最痛苦、最無奈的時刻就是在病苦中,別人生病時,如能表現出一分愛心、一分親切,這分恩德是很大的,所以說看病的功德為第一。
【書籍目錄】
第1頁:卷一 靜思 之 清涼月 第2頁:卷一 靜思 之 菩薩道
第3頁:卷一 靜思 之 八正道 第4頁:卷一 靜思 之 知足
第5頁:卷一 靜思 之 修養 第6頁:卷一 靜思 之 信心
第7頁:卷一 靜思 之 啟發 第8頁:卷二 智慧 之 覺悟
第9頁:卷二 智慧 之 修行 第10頁:卷三 愛 之 慈悲法愛
第11頁:卷三 愛 之 慈濟心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9-29 13:41:19
為人群服務,這是最純、最誠、最清凈的善念,像是晴空無雲萬里天一樣。我們的凈心愛念,就像是一片晴空,無一點雲遮住。這就是因為每個人抱著不求回報的精神,犧牲享受,享受犧牲。

  我們的心要像明月一樣,只要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樣,只要雲開就見青天。能像晴空一樣地寬闊,如此的人生才能逍遙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