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 大願法師講述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 大願法師講述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七

[日期:2010-08-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大願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七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居士,大家吉祥如意!

正直以圓智 方便導正法

我們前集說到婆羅門事火的事情。事火就是火供,火供就是以為將東西燒一燒之後天人就可以收到,就會賜福給我們,當佛陀看見之後,認為要將它轉變過來,並不是那麼容易,因為他們認為這種火供對內心具有一種相當的寄託。所以,佛陀就跟他們開示事火的功能,運用他們那一種習慣,將它轉換成有意義的事。佛陀說在宗教方面,必須要有恭敬虔誠的心,專心尊重供養沙門,沙門就是指出家的修行人,只要是出家人均可稱為沙門,當時印度婆羅門,也稱出家人為沙門,這是當時佛陀由婆羅門轉換過來的,所以並非指佛教的出家人而已。因此,如果能夠供養沙門,這樣你就可以得到很大的福報,婆羅門教聽到佛陀這種開示之後,他認為:「嗯!有理哦!佛教裏面也有火事、火供的方法呢!」也就是說婆羅門教聽了之後說:「咦!那麼佛教裏也有這種火事呀!但是他的火事和我們的火供不大一樣,儀式不一樣喔!這樣才是最合乎情理也是真正的火事之道。」所以,佛陀當時將很多原有印度的名相和禮俗給轉變過來,就是說雖然外表的名相一樣,但是裏面的含義卻不同,相當符合情理,不可一次把它否認掉,所以,實在很讚歎佛陀的大智慧!比喻來說一個故事,摩登伽女本來相當愛阿難,因為阿難聽說長得很莊嚴,有一天,佛陀在大眾前打坐開示時,摩登伽女就去跟佛陀要人,就跟佛陀說:「喂!你將阿難藏在哪里?」(若是現在的人,就會問:「你這野女人來到這裏亂來,阿難到底是你什麼人?」)但是佛陀並沒有這樣,佛陀問說:「你找阿難有什麼事?」她說:「我很愛阿難!」佛陀說:「好,你很愛他可以,可是阿難現在修得很高了,你跟阿難不論在修養、修道方面距離相差太多,即使結婚你們也不會幸福呀!起碼也要相當,才差不多可以,你若真的愛阿難,回去徵求你媽媽的允許,准你留在僧團裏修學,等修學跟阿難差不多時,才准允你跟阿難結婚。」你看佛陀這種慈悲智慧,他沒有用那種攻擊的方式,也沒有用那種粗語嘲笑排斥,更沒有使用暴力,以瞋恨的心去對待摩登伽女,反而用智慧勸摩登伽女修學,結果摩登伽女說:「好!我一定修得跟阿難一樣,才和阿難結婚!」嗯!結果怎樣呢?一天、二天、一個月、二個月的過去,等到摩登伽女不斷的精進之後,發現到這一切都是由自己內心的欲望貪著心態在作祟,這永遠都是苦的,所以摩登伽女瞭解之後,向佛陀懺悔,從此之後便修得很好。所以我們想到佛陀的待人處事、他的人格,內心就起了相當恭敬的心,我們學佛也是要學他這樣!掌握適時因緣觀機教化,摩登伽女的個案之外還有很多的個案,例如事火,六齋日等等,都是佛陀以這種方法轉變產生出來的,我本人就是還未達到那種智慧和柔和,總認為無理就是無理,仍無法做到圓融轉化,所以我們還要學佛,來增進智慧柔和及慈悲圓滿不足的地方。

佛陀開示印度婆羅門人,勸他們放棄過去形式的事火。事火就是用火來燒的火祭,把這種轉換過來,轉成佛教的實質事火,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培福!否則大家以火焚燒來進行火祭,以為用火燒一燒天人就會收到,其實這種方法非但浪費損福報,而且又勞人傷財,於是佛陀將它轉變,大家也感到,嗯!這很合乎道理啊!所以對於有道理的事,人們就可以接受,當接受之後便依照佛陀所開示的去實行,所以佛陀為了要度印度一些外道,方法並不是沒有,經由佛陀的方便引導使他們離開了迷信,並且慢慢走進佛的正信知見,所以這種巧妙智慧的運用,是相當有智慧的人。那麼我去探討這至少要具備三種條件:第一要有很大的包容心,第二要有相當高的智慧,第三處理方法一定要相當的圓融,能掌握時機和因緣,以便如何在當下能夠恰當圓滿,這是以我主觀建立的看法,至少要能達到這三種條件才可能。印順導師曾說過一句話,這一句話在我心裏一直相當的認同,並且是有理和值得恭敬讚歎的,怎麼說呢?印順導師說:弘法利生的法師和居士,需要適時地「正直捨方便」,我們一定要深深思惟,就我對印度佛教史的論究,方便適應雖利於佛法的傳佈。但是方便適應不能離開佛法的大綱。講述方便法的目的就是要將佛法傳播出去,也是要方便讓所有的人從迷入悟,這是一個重點,這樣也才不會因為時代、環境及時間的變更,使得佛法喪失其實用的價值性,現在我們的生活和當時印度的生活,當然這兩者不能相比,是不是這樣呢?在不能相比的過程當中,將那個時代的那一套硬拿來我們時代套用,不僅死板板的不能接納,也不易叫現代人去接受,佛教重視在人間的生活和修行,若是你不能適應就會慢慢被淘汰,所以印順長老說這一句話是沒有錯的,為了弘法,為了將佛陀的佛法傳佈出去,不能說不用方便法,雖然是方便,但是如果已屬過時而且在時間上不能再適應者,則應有正直捨方便的精神,也就是說雖然我們以方便法傳佈,但也要有正直捨方便的精神,就是說對於無關於我們離苦,無助益於信徒離苦,或無關於使眾生開智慧,或對解脫無幫助的事,說得太多是沒有辦法使人有所體證,並加以使用,這種可以說是沒有好處的。所以說要以正直捨方便的精神,應用利益人間、淨化人間的方便,來傳揚佛法的真義,印順導師這幾句話說到我心坎上,無疑是對現在弘法的法師和居士包括我在內,打了一針強心劑。因為方便不可以沒有,但是要「正直捨方便」,對於無關於幫忙別人、利益別人,也無關於體證苦集滅道,換句話說,無關於修行的事,無關於修德並助益身心的事最好不要說,因為越說越會歪曲佛陀的教義越多,印順長老說的這一句話讓我感觸良多。佛教在長期的發展中,經過二千多年時間,必定有所流轉變動,這是難免的事情嘛!二千多年時間,有時候不要說二千多年,光是交代一句話,等一下經過另一個人的傳達,一句話出去,哇!錯誤了,差一個字就整個都不一樣了,何況二千多年流傳至今呢?難免因為環境、背景等等流變因素,產生有所不同的地方。所以我們如果能依止印順導師所說,正直捨方便的這個精神,佛教必定會更加發展,更加被社會的知識份子所肯定,也不會讓一些知識份子罵我們佛教,只不過與其他多神教一樣,拿著香跟著拜,熱鬧一陣就過去了,說簡單一點跟印度一樣,遇到事情之後,一股力量來就散了,若能讓你真正體會佛法時,無論是什麼環境都無法左右影響你,完全都是真正的真理,不是用什麼代價交換的,真理就是肯定嘛!

佛教是用真理來領導別人、吸引別人,並不用其他任何不屬於真理的方式,例如用騙的手段,或是用勉強的手段、或用任何不正當的引誘手段來讓人承受,因此佛教是重視真理的,是用真理來服人。所以,不管時代怎麼變,也不管環境如何流轉,只要正直捨方便,那佛教絕對是更加發展,絕對會更加興旺,這是真實的事。所以佛陀當時為了要度印度九十六種外道也有運用方便法,將他們原有的名相,變個角度把他轉換過來,方便引導他走入正法,並不是引導他走入迷信、執著迷信,那就不是方便,而是變成隨便了,更不是將方便變成事實,方便只是引導他走入正見而已。並非就讓方便左右下去,也就是說這方便只是引導他進入佛法的正見而已,像我們的手指月,或像我這手指電燈,說:「盛諦呀!那裏有一盞電燈呢?」原理就是叫盛諦去看電燈在那裏,這只手並不是電燈呀!所以方便法只不過是引導你到達正確的目標,所以佛陀也說一些作為引導的方便法,但是我們不要方便之後卻變成隨便,反而讓人引導去,讓人左右,這樣就不對了。

六齋日的第二種說法,依據四天王經所說:佛說六齋日受八關齋戒修福德,就是因為六齋日當中諸天下來巡查人間的善惡,因此佛對諸眾弟子說,每六齋日應該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心念,這是引導人走入善念,棄除惡念。如果心生善念則一直保持下去,但是如果心生惡念一定要把它制止、改善。話說回來,佛教徒哪須諸天審察呢?就算不是六齋日本來也是應該好好的精進,斷惡修善呀!反倒說天上會來審察這一件事,把它變成一種迷信,非要依靠有人在看才來做善,那沒有人看就做惡了嗎?這是方便說呀!所以兩種版本比喻來說給大家聽,但騙別人一定要先騙我們自己,只要想去騙人的念頭一出現,在我們的意識當中,這種有意欺騙別人的心念就已經種下去了,業的行為也已經產生了,所以因果要同時看,種這種騙人的因,以後就會得什麼果,雖然佛教說多因多果,不是一因一果,沒錯!但是因緣成熟時果報還是在呀!我們要做的事情並不是為了要做給別人看,而是為我們自己本身來做的,說得世俗話一點,是以我們的良心來做事,何況若需要天神來審察我們的善惡好壞,那麼我們修行不就操縱在別人的手中了?自己也就沒有辦法自由地主宰自己,因為他能給你的東西,就能跟你收回來。我在回歸自然第一輯就有說過了,佛教重視自體證,並不是由別人來賜給我們,也並不是讓別人來安排我們的生死,而是由自己的業力產生輪迴變化,不要說有人在看我,有人在對我關心,我才來做好事情,沒有人在關心,沒有人在注意時,我就不用做好事,這種就比較不圓滿。不僅對心理活動是如此,對我們身口意行為的活動,也應該謹慎防患,提防我們身心的違犯,不可有所疏忽懈怠。所以我時常開示弟子們,修行一定要隨觀身、口、意,若是有人問修行要怎麼修,你就說要隨時觀察我們自己的身、口、意,千萬不要將我們的身、口、意走向惡的方面去,這是第一步,所以修行到底在修什麼呢?修身口意而已,轉念而已嘛!簡單說轉念也就是將惡念轉為善念,讓執著、迷信的念頭轉為正念,所以修行就是轉念呀!念就是業力呀!有意的行為就是業力呀!這很重要。大家千萬不能疏忽掉。

不了義法須依止於了義法

當時印度宗教修行目標很多,大多數由於受到婆羅門教的影響,都想死後求生天上,或認為祭祀能得到天神的賜福,佛陀為了要改正他們這種迷信的宗教儀式及思想,所以有時會順應民間的思想,加上一些不了義的人語,想藉用這個機會加強他斷惡修善的觀念,讓他們能夠真正地斷惡修善。所以有時也談一些天上的事,其實天上的事,並不是佛陀所創造發明的,當時在印度複雜的宗教思想當中,他們一直認為,印度人所說的語言是梵語,是梵天的話,婆羅門種則是大梵天的子民,是所有位階中最高級的,那麼他們的目標就是說死後我們還要回去梵天所屬的那地方。那時候的古印度就深信有天上的說法,但是佛陀為了要度他們,當然不會一開始就否認呀!說:「呀!這天是不存在的啊!」其實這只是一種方便法而已,為了度眾方便嘛!你們說有什麼天,我就跟你們說有什麼天,他們說有天我就說有天,因為不管是什麼天都是由我們的心所產生的,應該都是屬於唯心造作的「唯心論」,佛陀當然瞭解這不過是個唯心論而已,但是佛陀為了要引導他們,讓這些婆羅門教走進一個正見的思想,才借用他們的梵天說來比喻說明,以便使這些人持戒修福斷惡修善。而受持八關齋戒最大的目的是要能悟緣起法,並不是修行以後只想求去天上享受而已,並不是這樣的。最大的動機目標是為了達成體悟緣起法,親證涅槃,這才是最終的目的,不然的話我們永遠都在天上、人間中往返,去到天上,等到福報盡了又溜下來,像我們爬樓梯一樣爬上去溜下來,跑來跑去的,爬久了我們也會累啊!因為有些初入門的人必須要有所依靠,借助依靠的力量,才能讓他由淺入深,否則頭一次你就馬上跟他說空性呀!緣起性空呀!這些緣起甚深的法,他是聽不進去的,聽不進去反而會遠離你,所以必須要讓他先有依靠的心態,慢慢引導他,像我們也是一樣,做一件事情也是先要慢慢的引導才可以,比如讀小學就先教他ㄅㄆㄇㄈ……注音符號,教英語則從ABC…… 字母先教,慢慢地引導;引導,才能從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碩土、博士這樣出來的呀!不能一下子你就教他博士的課程他會聽不懂呀!學英語你不能不先教他認識字母,他就能夠聽懂呀!這是不可能的。所以這是一種引導的方法,但是最大自標也是要他們達到涅槃,涅槃就是斷除一切輪迴生死,也就是讓他們滅盡貪、瞋、癡,因為有一些人必須找一些依靠呀!所以我們要說依靠的方法,然後他才能去研究或是修行,他才會懷疑,咦!學佛豈是這樣而已嗎?這樣才能慢慢深入佛法的研究,追究到底是為什麼?所以佛教裏才有這種有漏和無漏的區分,有漏法就是世間法,無漏法則是出世間法,也就是了義和不了義,共法和不共法的說法,共法就是跟一般宗教的說法一樣,不共法就是跟其他宗教所說的不同,因此,佛教有兩種法,一種共法叫做人語,另一種不共法就叫做出世語,了義法,也就是出世法,為了能夠讓你瞭解了義法,有時難免不能離開不了義法的引導。就如同我今年五十歲,不可能我已經五十歲卻沒有走過八歲呀!別人問你:「大願師父呀!你今年幾歲?」我說:「今年快五十歲啦!」那麼快五十歲的人有沒有走過九歲呢?你不能否認沒有呀!雖然九歲時是九歲當時的智慧,當時的理想和身材,而現在五十歲則有五十歲的理想和身材,這是生活緣起緣滅的變化過程,但是你也不能否認你沒有經過五歲、八歲,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呀!是不是這樣呢?這都是有一個過程的。所以了義法必須要依止不了義法,除非他是個大根器的人,聽到佛法之後他馬上瞭解,若不是的話,了義法也是不能缺少的,為了方便引導也是必須的。

佛教修持戒、布施、精進、禪定,這別人也有,其他的宗教也有持戒、禪定、布施、忍辱,並不是我們佛教特別獨有的,唯一不一樣的就是重視智慧的解脫,這也是佛教不共外道的地方,所以叫做共法和不共法。如果聽到能賜福給我或是賜福給別人的說法,那麼這是無法取信的,他們到底要憑什麼賜福給我們呢?像我們在銀行存錢,你沒有拿錢去銀行存,如果要錢你就得向銀行貸款呀!誰能賜給我們?只有自己而已!禍福不是別人賜給我們的,禍福是由自己行為所感召來的,絕對不是坐在那邊別人就會白白地賜給我們的,因此,並不是什麼人賜福或賜禍給我們,福禍全是由自己的業力行為來造作感召,要不然佛教就變成多神教了。所以有一些人後來經由經典來做參考,我們看經典是拿來做參考的,哪里是了義,哪里是不了義,你一定要判別明白,千萬不要將你所看的經典全都當做是了義法,像在回歸大自然中我有說過,並不是「如是我聞」這樣就代表佛說的,如現在度法師和盛諦你們大家也都能說如是我聞呀!一時是說一九九幾年,我在慈蓮寺的諦觀園如是我聞呀!聽到大願法師所說的什麼話,所以「如是我聞」是說按照我本人所聽到,此和彼所說的實際的話,並且按照他的話一句一句不增不減地說出來,沒有加油添醋,原原本本地說給你們聽這才叫做如是我聞,不能說離開二千多年了還可以聽到佛陀親口說法。佛陀他的世壽也只到八十歲而已,是不是呢?所以這如是我聞,應該只有佛陀他最初的弟子才有資格說「如是我聞」。以後的人不能斷章取義,把如是我聞全都推給佛陀,認為只要有「如是我聞」就一定是佛陀所說,這是不可以的,所以看經書不能像工廠接訂單一般,啊!只要人家跟我們捧場我們就跟他買賣,我們也要考慮這個人,買賣數量夠不夠,公司接下訂單之後會賺錢嗎?是不是以後他會倒閉?對方是否營運穩定,有沒有風險?這都要具足考慮的事情呀!世間法都這樣了,何況是學佛呢?不要別人一說馬上就聽,經典原本就是讓我們作參考用的,千萬不要照單全收,否則就會把佛教變成神格化了,會產生這種情形是因為不當運用一些方便法所造成的,方便一多的結果反變成一個聽二個聽三個聽,剛開始時前面的人沒有歪,慢慢後面的人就愈偏愈遠了。換句話說,就是前面的人這樣說,但是他的動機其實不是這樣的,然而後面的人加個鹽,加個味素,卻慢慢地將裏面整個滋味都變了,以後的人不知道,錯認為這是真的,便這樣子一直誤解下去。所以一定要注意正直捨方便的精神,方便是要引導人從迷進悟,突破迷信,而不是引導人走進迷信,這是相當重要的事情,否則反而會變得更嚴重。如果要說真正另有動機除非是他自己不知道,不知道是沒有話說,若是自己本身知道還用這種機會騙人,就是有意來斷人慧命,這說起來實在是很嚴重的呀!

受八關齋戒的目的主要是在「六念」,佛陀和其他宗教主要的不同就在於動機,也就是說:過去的印度在受八關齋戒時,他們想說我們都不要吃,佛陀將他們這個想法給轉換過來之後,就把重點放在六念清淨的修法,若是能夠持戒而使六念清淨,當然惡魔就會退出呀!當你持戒清淨時,魔怎麼敢來找你呢?因為你有定呀!慧呀!你的心念並不會隨順業力被它牽著轉呀!所以我們就是定慧不夠才被外魔來引導,心念起心動念就是魔,起心不正念就是魔呀!起心正念就是天人呀!起心善念就是善人呀!起心惡念就是惡人呀!所以在起心動念當中,全看你的動念是什麼,如果你起心動念都是正見,你就是佛呀!就是差別這樣而已嘛!對不對呢?所以當你的念頭正確就有正見,就有福德因緣,魔怎麼敢找你呢?不敢啦!看到你自然就跑的老遠了!那麼你住的地方自然就會平安和吉祥呀!並不是求別人賜給我們平安吉祥呀!平安吉祥全是操縱在我們自己手中的!比如說你要平安,開車出去卻將眼睛閉上,不管紅燈綠燈胡亂闖,那麼誰能保護你平安吉祥?那是不可能的!所謂的「平安」就是平常叫你處事小心,言語小心,行為小心就是最平安,而「吉祥」則是做事要有因果律,知因識果,並能夠與隔壁鄰居和睦相處,人人和樂,人人和藹,那麼這就是吉祥,就是「安吉」——平安以及吉祥,如果自己為非做歹卻希求平安吉祥,這怎能獲得平安吉祥呢?這是不可能呀!現在社會上有的人吸食安非他命等毒品,就是受到了毒品的污染,他們在怕什麼呢?就是做壞事怕被警察抓到,來到寺院便說:「師父,你能幫忙我,保佑我,教我一個方法,讓我不要被人抓去關!」若是發現這樣我會馬上打電話叫人把你抓去關,你做錯事情應該要受法律的制裁,何必還要求菩薩保佑你不用被抓去關,這種沒有道理呀!這樣你本身就不對,你犯錯事菩薩保佑,菩薩豈不是更加不對,這樣說菩薩不也就是魔就是鬼呀!是不是這樣呢?你不對它還溺愛你,還掩護你,你錯了它還幫你,像這樣的菩薩是什麼菩薩呀!我說它真的是魔呀!鬼呀!最恐怖的就是這一種啊!所以「安吉」是由你自己創造而來的,要是沒有自己創造的話安吉從哪里來呢?所以若能在受持八關齋戒之外,並時時刻刻地來觀察自己的身、口、意,不要希望天人來巡視、觀察時,我們才規規矩矩,想到:「哦!今天是六齋日,天上要來巡查。」這時你才規規矩矩不做壞事情,這種就不對,等到一過了齋日之後你又馬馬虎虎,又做一些壞事情,做一些不好的事,這都是不正確的。誰要保護你呢?唯有自己才能保護自己,我們應該瞭解一切行為都是由自己負責,所以佛教主張業力輪回,這也就是說一切行為由自己承擔,並沒有任何人可以跟你幫忙和負責,所謂的「幫忙」也只是教你、引導你而已,不能代替你作主,所以你做給別人看,做給天人看,但是業力行為所感召的業果,簡單說誰能有辦法幫你負責呢?因緣成熟還是必須要自受,自己做自己來承受,沒有一個人能替你承擔,不可以說不知道呀!反正我做給人看,雖然別人說我是好人,但是卻在暗中做壞事情,你做壞事情可以騙得過自己嗎?等到因緣成熟時,仍然是要自作自受的,除非你學得很好,已止因了,雖然你面對現實的一切,但是你瞭解這只不過是因緣,你如實承擔並沒有再感召貪、瞋、癡,否則,不論你行善或行惡,在業力輪迴當中總歸仍會遇到的。佛陀說:「人的業力輪迴生命,並非一期就結束。」除非你這一世學到成功圓滿,要不然你還有來世的可能呀!在「業力輪迴」當中我就有說過,若是不瞭解可以參考「業力輪迴」的說明。

漸次戒與頓立戒

什麼是八關齋戒?戒在佛教大體上分為有二大類,這二大類分別是:漸次戒,頓立戒。什麼叫做漸次戒呢?漸次戒是在家三皈依五戒,出家的沙彌、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沒有受過三皈五戒,不能受沙彌,沙彌尼戒、十戒,也就是在家弟子沒有受三皈,就不能受五戒,以上有說過,過去佛陀時代三皈依五戒是一起受,慢慢為了適應社會環境背景的需要,便先受三皈依再來受五戒,其實三皈依五戒應該一起受,要不然的話三皈的動機要怎樣力行?而你沒受過沙彌、沙彌尼戒的十戒,那麼你就無法受比丘、比丘尼戒,這是有個漸次,有個層次的,因為受戒的過程必須要有個漸次級級來增加的,所以稱為漸次戒,像讀書從小學開始,一直到上中學高中。而在家二眾加上出家五眾,總稱為佛教的七眾弟子,所謂的在家二眾就是說優婆塞和優婆夷,那麼出家五眾就是說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和式叉摩女。式叉摩女也是出家五眾之一,解釋為「學法女」,「正學女」,這有很多不一樣的名相,將七眾弟子結合起來,便是佛教的組織架構,所以是個大團體、大組織,這是由漸次戒得名,非他的層次次第,這也可以使我們進一步明瞭什麼叫做漸次戒。現在再來介紹頓立戒,什麼叫做「頓立戒」呢?就是指八戒、梵網經、瓔珞經所說的菩薩戒,但是「菩薩」一詞照理說應該是於佛陀滅度之後才出現的,因為在部派佛教階段才開始有個大乘和小乘的區別,本來佛教在佛陀時代,並沒有區分大乘和小乘,也沒有什麼所謂的菩薩戒,但是在現在基於菩薩戒的精神,我們對於流傳至今的菩薩戒卻不可以隨意否認的,然而菩薩戒應該要依照理性,我們去學佛陀弘法四十九年的精神及方法,這才是真正的菩薩嘛!所以這兩種戒是在七眾之外,屬於特別解脫戒,菩薩戒與前面所說的漸次戒不同,因為七眾弟子,依照佛制定的戒律,應受漸次戒,但是他不受三皈五戒,同樣可以直接受八關齋戒,這個意思就是說你要去受八關齋戒,可以不用經過三皈五戒,不用先經過漸次戒,這就是頓戒和漸戒的不同處。

現在我們來說八關齋戒,八關齋戒屬於什麼戒呢?它是屬於頓立戒,並不是漸次戒。非七眾漸次戒就是八關齋戒嘛!而八關齋戒的內容是什麼呢?當然它分有八條,分開為齋戒,八關齋戒: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淫,這地方各位請留意八關齋戒和五戒不同處,其中的區別就是五戒禁止邪淫,八關齋戒則是不淫,差別就在這地方,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第六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旁聽,第七不坐臥高廣大床,第八不非時食。以上所說八條戒,前面是防備不可犯的,後面是指吃的東西,這就是八關齋戒的內容,所以很多人說:我吃素食是持齋,這不是正確的,因為照理研究起來,持齋就是過午不食,才可以說我吃齋,因為我過午不食嘛!中午過後不吃叫做吃齋呀!不可說你吃素食就說你在吃齋,可以說你是吃素食,也千萬不要說我在吃菜,以前因為不明白「吃菜」的意義,讓我把這個身體給搞壞了。在二十幾年前,當我還是在家居士修行時,起初並沒有真正瞭解佛法,在一次探討修行的過程中,當我在打坐時真正感到不可再吃眾生肉,有了這種體悟後,便戒葷食。那時候聽人說要吃菜,我就吃菜,以前吃素食,並不像現在那麼豐盛,而且也沒有人告訴我素食的真正意義,那麼我就想可能只有吃菜而已吧!當時販賣素食的人很少,別人也不能特地煮給我吃,於是自己便去菜市場買菜,將菠菜、花菜、空心菜全部都買回來,再買新的鍋子,用油爆香倒水進去,每一樣菜洗一洗後全部放進鍋子裏煮,每天吃飯只吃菜而已,這樣吃了三個月、五個月身體卻敗壞了,所以最好我們說吃素食,不要說吃菜,吃葷的人也是有吃菜呀!吃素食的也吃菜呀!所以在誤解吃菜的情形下,身體一直衰弱下去,腸子也產生毛病,別人才跟我說:不是哦!吃素食不是吃菜,吃素食和吃菜不一樣,不吃肉類的東西,才是吃素食的。因為一句話卻讓我們沒有智慧的人受到影響,所以我鼓勵大家不要說吃菜,要說吃素食,因為吃葷的人也有吃菜呀!吃素食的人也是吃菜呀!不可能說吃葷的只吃肉不吃菜吧!也是要調配嘛!所以「齋」是過午不食才可說是齋。

安住六念 清淨梵行

我們從以上的八條戒來看,就我看來除了六、七、八條及第三不淫之外,其餘和五戒的戒條都是一樣的,五戒是不邪淫八關齋戒卻是不淫,這個是不一樣,八關齋戒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邪淫改不淫,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已經都說過了,對於這幾條我不需要再來作解釋,這樣很浪費時間,也就是說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都說過了嘛?這在五戒裏有說過,所以在八關齋戒不需要再說這些了,現在我們必須要解釋的是八關齋戒的第三條,就是不淫戒,在受八關齋戒當中必須一日一夜斷淫欲,因為淫欲是障道法,會障礙你修道開悟,障礙你悟道的障道法,何況在淫欲當中,會產生以後生小孩等等事情,這會阻礙你修行,所以淫欲是障道法。佛陀所制定的八關齋戒除不可淫欲之外,在齋經裏有說:一日一夜心如真人,心像如來清淨,不思淫欲,不念房事,除不淫欲之外,在受八關齋戒還不可想男女間之情事,一心修治梵行,梵行也叫做清淨,修治梵行清淨的意思是說身心清淨,不興邪欲,心不貪色,如清淨戒,一心一意專注。這也就是說一日一夜中的八關齋戒是要學佛陀,效法如佛陀一般身心清淨的梵行,身不患淫行,口不說淫語,心也不想淫事,就是說你們的身體不犯淫行,口不犯淫語,不說一些讓人引起綺念想入非非的粗語、綺語,在一日一夜之中心不想淫事,安住在六念,那麼重點就在六念的安住,如果你沒有安住,就像我們的手沒有拿一樣東西就會想亂拿,我們嘴裏含個東西,就不想,也不會想再去含東西,拿個東西之後,你就不會再想去亂拿東西了。同樣的道理,心若不用個東西把他安住一下,一個還在初學的人,你叫他都沒有雜念,且又以正念安住這是不簡單的,所以佛陀才用方便法,將過去他們原本一天都不吃的習俗轉化,引導他們以便走入佛教,但也只有限於過午不食而已,這是基於考慮在家居士的忙碌生活,身體的健康也是重要的,唯有身心健全、精神充足才有心來悟道。所以佛陀才叫他用六念,一日一夜必須安住在六念之中,不要說一日一夜,凡是精進的人長期安住於六念中這是最好。但什麼是「六念」呢?「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若是有一淫念浮現起來,或是回想過去的淫境,或是憶想未來的淫事,便是不持淫戒的清淨戒了(即破了淫戒),另外第六條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旁聽,這八關齋戒,就這一條來說,因為現在電視很方便,很多人吃飽就坐在電視下,那麼要怎樣來解釋呢?其實對於這種問題,佛陀當時的印度並沒有電視可看,所以從這事相看來,只是屬於自求解脫生死的小乘法門,對於這小乘和大乘的說法我們再簡單補充,其實本來在佛陀時代並沒有派別之分,這是到了後來部派佛教時期才產生的,我們參閱印度佛教史就知道了,但是在度別人之前必須要自度,這應該才是正確的作法,我們不可以說他這樣就是小乘,像初出家的人,必須要一段時間研究佛法,親近善知識,有的人他不知道方法,自己躲在小茅棚裏要怎麼修呢?當你自己錯了你也不知道呀!沒有大眾的熏習也會容易懈怠,所以有的人說自己要去一個地方靜修,其實靜修必須先要瞭解佛法,一定必須先親近正見的善知識接受他的引導,如果有不對的地方,他會給予你指正,慢慢等你智慧開啟,認為你要親身體證按照理論來實踐的時候,那麼就可以找個清閒之地來實修,否則你初出家什麼都不懂,好的不學,壞的卻學一大堆,糊里糊塗地不知道,白白將時間浪費過去,唉!時間一過去是挽回不來的,很可惜,所以就像教學一樣,當你還是一個小孩時,以學生的身份來接受栽培、教導,等到讀完書、做了老師以後,就要將你所知道的來教導別人,但是眼前要先能夠獨善其身,要預先充實自己呀!要不然的話以後他怎麼來教導學生呢?對於剛初出家的人也是一樣,不可以說他住山上就是獨善其身。不是這樣,他是在充實自己,等待他充實自己有所體證之後,再去教導別人,才不會錯誤,才不會自誤誤人,不能說將自己的眼睛閉上,連過馬路也不知道,這樣盲人領導盲人就會發生一同跌入斷崖裏的危險,不可以呀!所以你不可以貶說他是小乘,這是因為他明白必須先充實自己,然後才能去教導別人,何況大乘、小乘,也是因為佛陀入滅後,至少差不多一百年以上左右,有部派佛教時,才有分大乘和小乘,這個原因就是說當時佛陀滅度後,等到時間一久,有的人認為仍應按照佛陀的修法,有的則為適應社會環境,兩方面就互相爭論,按照佛陀生活方式在山林修行的人跟都市生活的人說,說什麼呢?說他們是現代佛教,認為自己是大乘呀!度別人的,像一隻船要載別人呀!那麼自稱大乘的人就毀謗過山林生活的人,說是獨善其身的小乘呀!在那時才開始有大乘小乘的差別,在佛陀時代並沒有所謂的大乘小乘,都是大乘,全都是自利利他,假如佛陀沒有自利利他,當他悟道之後就不用講經四十九年了,佛陀弟子個個都是為了弘法利生,自利利他,要不然怎麼能將佛教延續到現在已兩千多年呢?不可能,所以這是從以後部派佛教時產生下來的,有的人根本一點正見都不了解,也不知道什麼是佛法,常常說別人是小乘,總喜歡貶低他人說:「啊!你那小乘是獨善其身呀!」小乘大乘是悲願大小的差別而已,你有悲願只有你自己瞭解,你教導別人,你就是大乘,你要去教導別人自己先要知道修行的方法和次第,你不知道怎樣教導別人,帶錯了,就不是什麼大乘、小乘了,而是帶去地獄,帶去外道。是不是這樣呢?所以大乘小乘之差別,簡單說就是他的悲願,悲願大你就是大乘,沒有悲願你怎麼說你是大乘,雖然你研究很多,你不教導別人,不回向給別人你就是小乘呀!差別就在這裏,但是為了悲願度眾生,自己必須先了解體證。否則你不懂怎麼去帶領別人,危險哦!若沒有的話不知會害了多少人走進歧途、走進邪見,你知道嗎?說起來實在是不懂不怕,不知斷了多少人的慧命,實在可惜,無常嘛!短短幾十年過去,浪費了實在可惜,而所謂的香華鬘是印度一種化妝的裝飾品,用香花把它串一串做帽子呀!做掛在脖子上的花串啦!去印度看什麼節慶,都用鮮花串成一串去供養佛,他們用很香的花串成一串,或是用金銀財寶結成的飾品,掛在頭上作裝飾,有的掛在胸前,或是掛在耳朵,掛在手上,全身掛的鏗鏗鏘鏘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香華鬘。現今在我們社會經濟富裕的地方,已沒有用花串成一串戴的叮噹響,大多數都是戴金子,耳環、金鏈子,掛得全身都光亮叮噹的,所以耳環,鑽石戒指,這都是裝飾品,這一大堆裝飾品都是屬於與香華鬘同樣的性質,當時印度環境差經濟也不好,所以他不能用這麼多的金銀財寶等等做香華鬘,都用鮮花,自然的花鬘來做裝飾,而香油塗身則是源自印度本來的習慣性,因為印度屬於熱帶氣候,天氣幹熱,皮膚要是乾燥,就時常用油來塗身滋潤,所以有錢人不論男女,都有養成有擦油的習慣,當然,經濟不好沒錢的,生活三餐都不濟了,要怎樣去買來擦呢?所以比較有錢的人,每洗一次澡就擦一次油,他們是這樣,現在我們的時間又到了,我們下次再來說香油塗身。祝各位能夠身心安樂,吉祥如意!天氣比較冷了,大家要注意早晚要多加衣服,不要讓你的法體不舒服,就很可惜!所以祝福各位時時吉祥安樂,我們以後有因緣再見!

大願語錄:

「對於佛法僅止於瞭解,不力行修證,雖然廣聞,反成障礙,錯失因緣,人生無常,一失難得,警策精進。」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一
第3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二 第4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三
第5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四 第6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五
第7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六 第8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七
第9頁:在家居士如何修持(戒篇):之八 第10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九
第11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 第12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一
第13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二 第14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