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 大願法師講述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 大願法師講述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一

[日期:2010-08-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大願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一

回歸根本佛義

我們這個在家居士戒律篇,已經講到菩薩戒了,菩薩戒我沒從戒條講,前集已經講過,菩薩戒應該是佛陀滅度後,在部派佛教才開始產生菩薩戒,所以我們一定要來提倡佛陀度化眾生,弘法四十九年的這種精神,那麼我們就稱這種為菩薩的精神。戒本有很多種版本,希望各位有興趣去探討,我們不能說,對、不對,好或壞,這種對、不對或好壞是相對待的,是依各人現在所需要的解釋分別法來區分。因為各個時代的生活,文化等等都不同,也就是說當時印度的文化,和現在我們的文化及生活習慣已經有所差異,何況說離開了二千多年至今當然一定會有所不同。佛教是印度悉達多太子由於他感歎人生很無奈,對生老病死不能瞭解,所以才來離家出走,為了追求我們人的生老病死到底是何因,徹底來自體證,最後發現到法的自然,那麼我們堪稱為緣起法,後來傳遍了全世界。印度的生活文化,和我們生活完全不同,何況佛陀當時為了想要度一些印度原有思想的外道,外道就是心外求佛,從心外去追求,認為說藉由天人、什麼人的幫助可以讓我們得解脫的方法,這種稱為外道法。要借用印度現有的沙門生活甚至將舊有印度的一些習慣、方法,戒加以轉變它的內容,目的也就是希望能夠用他們過去執著的方法,來轉化、引導他們走入正信。因為很多人,既然他要出家作沙門,或是修行的主要目標是想要離苦,追求解脫,但是畢竟他們找不到門路,無法找到一條解脫的路,既然是這樣,佛陀當時想說若一下子全部改掉,他們會覺得難以接受。像我們現今社會世俗有一種俗例講說「新例不設,舊例不滅」,有人若這樣拜,我們跟著就這樣拜,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一種盲目跟從的習慣性,所以佛陀他,當然是大開智慧的人,認為說我就不要設立什麼所謂的新例,只須利用他們舊有的風俗習慣,來轉化它的內容就可以了,藉此慢慢引導他們走入正信,所以佛陀用很多方法來應機教化。但是傳到中國,當時,因為佛法要傳過來之前,已經有大乘與小乘佛教的區別,大乘佛教取道較快的沿海路線傳入東亞,而且也很快的就傳遍中國,另外原始佛教則順由斯里蘭卡路線較慢地傳佈於各地。所以當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中國當然有中國人的生活、文化方式,印度的生活方式,與我們中國的生活方式,當然不一樣,因為它的天氣、生活、歷史,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通通不一樣,所以為了要將佛法傳佈,等於也就是要將印度佛法傳在中國裏把它傳佈推廣出去,就必須一定要運用方便法。過去傳法的祖師,為了順利弘法也一定必須運用。所謂的「方便法」也就是現有的中國文化,用中國文化加入我們佛教思想,來作方便的轉變,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轉迷入悟讓他們走入正見。但是後來,時間愈久,方便法卻愈來愈多,有的人以方便法作轉變卻不能將他本有的宗旨穩住,反而隨順了方便,慢慢離正見愈來愈遠,就如我在回歸自然第一輯所說,我們眼睛遠遠的看,若要看到一棵樹的樹枝及樹葉較簡單,那麼若要看到這棵樹頭,就必須要走近一點了,同樣的道理,我們已經離開佛陀二千多年了,只能見到枝葉,要見到樹頭較難,所以若要真的見到樹頭,我們一定要研究探討根本佛教。既然我們要學佛,就應該好好地來學習佛陀的身教及言教,這才堪稱是學佛,我們不能否認其他的宗教,也不能排斥其他的宗教,因為各人有各人的因緣,各人有各人的智慧,各人也有各人契機的方法,要信什麼我們沒資格去要求別人,也沒有資格去希望別人信什麼,但是既然我們已經要來信佛了,我們就一定要來學佛。雖然佛離開我們二千多年了,難免我們離這棵樹的距離愈來愈遠,看不見樹頭,那麼若要真正看到樹頭你就需要走近,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走近並親近佛陀以前的根本佛教思想,這樣我們就有辦法徹底瞭解佛陀在說什麼,既然我們要學佛了,我們就一定要學佛,這是我的希望。各位思惟看看如何?所以離開根本佛教愈來愈久,離開正見的生活當然會愈來愈遠,雖然外型看起來是佛教,但法門的傳佈卻是已經偏離了佛法,初學者往往智慧不能具足,當然也就不能夠對佛法徹底瞭解,不能分辨出什麼叫做真?什麼叫做假?何況世間法與出世間法,有漏與無漏?再就當時印度複雜的宗教派別中,各個宗教都宣揚其法門均是究竟解脫之道,尤其耆那教所講的法門,他們完全與佛教看起來似是而非,好像與佛教相同,也好像與佛教不同,你若不是真正有用功過,瞭解研究過,是分不清楚這到底是不是佛教,對不對,所以往往外表是要學佛,結果所走的卻是走向印度外道的宗教,這樣的現象很多,也很可惜,如何可惜呢?我們想學佛,結果無法學到佛的教義,卻學到印度婆羅門教的教義,這樣你想想看,我們可憐嗎?實在很可惜,講起來也真的很可憐,他有心,但是初學者無法選擇對與不對,所以不知不覺就走錯了,他有要學的心,實在很好,但是因緣不具足,卻自己誤解佛法,學到印度的婆羅門教,及印度其他的宗教外道,這樣實在可惜。所以佛法現在傳遍整個世界,其中當然涵蓋很多各國的文化色彩,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是無論如何,我們的根本目的、根本思想一定要與佛法的根本教義完全相應及契機,若無的話,只有外形是學佛,內在的涵意已經偏離,那樣就太可惜了。所以此處我們一定要瞭解,千萬不要盲目的信仰及盲從認假為真,否則,經過長時間的認假為真,要轉變就沒那麼容易。也等於我們慢慢養成那個習慣,若不是大智慧的人,他就無法扭轉過來,卻隨順我們自我的主觀,隨順人說我們就去聽,不去分析對或不對,所以產生演變成佛教多元化。各人講各人的話,一百個人講一百個人的話,所以很多被稱為名嘴的人,名嘴就是很會講話的人,那麼就受人稱讚、及擁護,讚歎及供養,但是時代不同,真正的明師卻反而被遺棄,明師就是他真的有修行,他講的法真的正確無誤,並且能與佛陀真正的教義相呼應,這樣的修行者結果反而被人遺棄,不能得到像名嘴一樣地受人讚歎供養,因此產生了很多的後遺症,所以這是現代社會的共業吧!

法爾如是 提升教眾素質

因為社會的轉變,不是過去多子多孫的時代,過去的人一生就是生十幾個,像我父母生我們就總共生十個,現有的人生一個、二個,三個已經就太多了,社會在變、環境在變,以前農業社會走入現在所謂的工業社會,所以演變慢慢不同,從前是追求多子多孫,現在則是一個、二個恰恰好,有一些佛教裏面的團體為了道場人員需求,不得不勉強來收僧眾,這是因為道場廣及道場分院多,所以若無法多納一些僧眾,就無法掌理寺院,寺院也等於是無人照顧,所以就比較不去注意這項,任何人來都不拒絕,來就收,不依照佛陀的教誡,因為依教誡來說應該先留在寺裏面,經過見習兩年的規定,導致引起了一些社會不滿和誤解佛教的問題。我們常常在報紙上都可以看到,這些也是社會在變、時代在變、環境在變的一種現象,這也是很如實,因為時代環境,走到每一個地方當然都有每一個地方的傾向出來。如果女眾欲求出家,應該先住在寺院兩年學式叉摩尼法,如此不僅可提升僧眾素質,也可避免被誤解產生很多是非出來,而影響到整個佛教。談到式叉摩尼法的因緣,就是佛陀當時為了女眾出家而規定的,所以我們應該不能放棄佛陀當時規定女眾出家的式叉摩尼法,若是放棄式叉摩尼法之後,往往會產生很多後遺症出來,甚至讓沒有真正瞭解佛教的人產生誤會。何況廣收僧眾素質不足,當然若素質高、出家眾愈多,對社會、對佛教都好,能夠將正見的佛教傳佈,能夠讓社會安和利樂,能夠讓大家過著人間淨土的生活當然是最好的。但是質的方面若不好,也是很容易導致整個佛教界產生是是非非的問題,包括讓外面的人誤解,師徒失和氣等等……。如果因此演變出很多的是非,對自己或是彼此都不利之外,包括對佛教團體通通都不利。其實佛法不怕我們去考驗,因為真正被誤會的不是佛法,佛法完全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辦法去否認掉,它是緣起自然法則,這是真正的真理。因為就是傳法不對,就是僧眾的素質不夠,才是引起別人對我們佛教誤會的最大原因,法的方面絕對沒辦法讓人否認掉,因為佛法是考不倒的,簡單講,法沒問題,有時候是因為人為的問題,所產生出來的而已。所以說到出家,出家並不是佛陀成佛之後才建立的,也不是佛教專用名詞,出家沙門並不是佛教的專用名詞,在佛陀以前,也就是說在印度佛陀未成佛以前,印度的文化就有很多種的外道沙門了,沙門也叫做出家人,是印度人對各類出家者的通稱,意思是「淨志」或「息心」兩種的解釋。也等於是佛陀未成佛之前的印度,就有很多所謂的沙門團存在,在印度的生活當中,追求佛法,是為了要瞭解真理,佛陀於自體證悟道之後,創立佛教僧伽,也依著印度文化沙門生活的方式生活,所以印度人就對佛教的出家人,稱為「沙門釋子」。同樣是沙門,但是加了一個沙門釋子,因為佛陀是屬釋迦族出生的,所以稱為沙門釋子,意思是釋迦牟尼佛座下的出家弟子,就是這個原理,也等於說原本在印度就有出家生活了,並不是佛陀才制定的,意思就是這樣。

世界上各類宗教出家的目的,都是想解脫達到自在,不錯,出家的動機都對,都想說要解脫達到自在,但是以出家形態來達到究竟解脫,雖然是很多宗教之共同的思想,但是想藉用出家來實踐禁欲的生活,以達到真正解脫生死最高境界的,卻只有佛教而已。意思就是,雖然出家的沙門團很多,大家的目標也都是要解脫生死,可是以出家生活達到這個目標的卻只有佛教,只有佛教才有辦法達到真正了脫生死的最高境界,其他的宗教現在還沒發現到。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其他宗教僧伽團外表看起來很相似,但是出家的內容卻都完全不同,就其他的宗教出家而言,雖然也有他們的宗派,而且也各都有一套道理及修行法門或修持的方法,我們不敢否認沒有,但那都是屬於似是而非的理論及修行法,好像能夠真正解脫,也好像不能究竟離苦,不像佛陀能夠有個相當明白的次第安排,所以他們就不能按照次第來修行,演變到最後卻變成盲修瞎練,希望死後能夠生到天上,做天人來享樂,去那裏喝好茶,享受雲遊四海的樂趣,就像我們中國過去所講的八仙那種自在的生活。有的想說,我來修行就希望天神能夠賜福免難,沒有災難,求神賜福給我,讓我永遠沒有災難,永遠平安自在,絕對沒有這種東西,有的話除非就只有深信因果而已,我們詳細來參考佛教的起源,或印度佛教史,就能夠瞭解。所以在這個地方,我不再講到那裏去,因為我現在是在講戒,講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戒,希望各位拿印度佛教史,或是我本人有講過佛教的起源——「宗教的起源」及「佛教的緣起」作參考。所以他們所修的就是沒有一個根據,也就是說不能用如實的根據來成就,來體證,這也等於說是假相觀。有一種叫做如實觀,一種叫做假相觀,假想的假相、幻想出來,佛教所講的並不是幻想想出來的,而是真正如實,有憑據、有證據,你若是能夠按照這樣修就能夠活著的現在馬上去體證。並不是沒有證據,沒有根據的狂熱,屬於一種偏執的迷信,佛教一直都是主張破除迷信,才能走進悟,唯有破迷才能轉迷成悟,並不是叫你走進迷信裏,走入迷信就如同走入一條死胡同,不僅對自己本身的慧命沒有幫助之外,還會在我們的生活裏面,產生受人矇騙的情形,更嚴重的有時候還引起家庭糾紛,甚至導致社會不安。所以佛教一直是叫我們要破迷信,不談玄,不談妙,無怪力亂神,這種的傾向,只有佛教的宗教生活才能完全具備,因為佛陀是建立在人性理智上來體悟真理,相當有憑據及依據,人人按照佛陀講的方法去行持,人人都是能夠體證的。就好像說捏手會痛,你捏就會痛,這是如實,並不是說捏不會痛,這就不是如實觀的,絕對的真理,是佛陀親自體證,由自體證的境界中自然流露出來的,並不是如一般苦行的極端禁欲,也不是無因果論者的極端縱欲,乃是依自然法則,順著人性的實際生活,透過出家捨離世俗雜務,然後專心來修行,如實體驗並觀察身心種種正負面生命的現象,以證悟出究竟的離苦解脫道,這絕對的真理,並不是用假相觀,而是用如實觀徹底來觀察體證。因此佛教所說的絕對真理,即是所謂「世上一切無有永久絕對」的,並沒有一個是永遠絕對的東西存在。因為皆是相對的,均是緣生緣滅而無常的,你有苦當然有樂,有生就有死,有善就有惡,有富就有貧,有智慧的人當然就有愚癡者,這都是因緣生、因緣滅的當中所來成就的,並不是愚癡的人永遠是愚癡,也不是貧窮的人永遠都是貧窮,並不是有錢人永遠都是有錢人,關於佛陀的講法,是有一個業力。當一期的生命終結之後,除非你已經學到斷滅一切煩惱執著,無所謂的求存、求生、求再生的心態,對貪瞋癡完全百分之百的消滅,不然你這期的生命盡了之後還有你的業力,依你的業力輪迴,這個地方我們要瞭解,所以不是永遠絕對是這樣,無論你內外(內外等於身心)絕無所謂永恒不變的實體存在。譬如說:靈魂或是梵我諸神之類。這等於也是因緣生滅,並沒有一種永遠不變的。譬如說:「梵我」,梵我從何而來,「靈魂」、靈魂從何而來?當然一定要有一個起因與結果,絕對不能無因自生,若是無因自生,我們就不能成就一個東西。佛教終極真理即是「涅槃」。涅槃也就是終極的真理。也就是說佛陀所講的教義,終極就是涅槃。涅槃就是:對此絕對真理的了解體認,亦即如實知見一切事物而無妄念或無明等所蓋覆,也就是渴愛滅與一切苦滅。若要瞭解涅槃回歸自然第二十集以上就有講到,可能拿來作參考。

佛教的出家生活,並不是只有身出家而已,其實若無道念堅固者,是很難保持下去的,況且有很多人出家沒多久就還俗,也有很多人出家不久就走入歧途。佛教雖然希望人人都能夠來信佛、學佛,但卻絕對不勉強人人都能夠過出家生活,也不勉強人人都一定要去出家,實際上,也不可能人人都能夠過著出家的生活,因為各人的業力、各人的觀念、環境、思想不同,所以不是人人都能夠過著出家生活的,實際上也不可能人人都能過著出家的生活,這是事實。現在佛教的出家,有純正、正見理想的,當然也不可否認有不純正理想的出家者,純正理想的出家者,就是他痛感人生是苦,他能夠瞭解,體會人生是苦,是無常、是空、是非我,所以他對人生的生老病死一切苦,產生無奈感,而且也是一個謎。所以世界上所有最大的財富,權力、名利、恩愛等等都是不能永久存在的,只要你的呼吸斷掉,我們世間人有講一句世間語言「一命嗚呼哀哉」前氣出去、後氣沒進來,生命就完了,一切名利等等,也隨著結束了,居家生活雖然很有保障,經濟很好,但是只要你遇到這段生命結束後,一切的名利也都隨之結束了。因為在家居士社會生活比較有障礙,有種種不可去避免的事,而出家生活專精一心奉持禁戒,他體會這之後,就心想說我去出家修行一心專門來研究生老病死苦等等,佛陀所體悟的法,按照佛陀所講的修行漸次來修行,藉自體證的經驗之後,再布教利益眾生。簡單說就是身心必須都要出家,身住於山林寺院裏,是屬「身出家」,心裏一心專精修行,不再戀慕世俗的五欲之樂,即是「心出家」。何謂「五欲」?當然是色、身、香、味、觸,對名利的得失他都不沾粘,對世間五欲的名利,也不會去起貪執,不會再去執著「我」,因此就會專心一致安心樂道,這種身心出家者,就是真正精純的出家動機,也就是為了要了脫生死,也為了要來徹底瞭解生老病死的原因是什麼?包括自己自利之後,再利益他人。

出家的動機及目標

當佛陀的僧伽勢力愈來愈強時,僧團的規模也愈來愈龐大,也就是說「沙門釋子」愈來愈多,所以依附的人也就越來越多。因為這個緣故許多懷有不單純的出家動機者,當然也有機會依附於佛陀的僧團裏,藉這個機會,我們簡單講一句俗話,就是湊熱鬧的人,混入了出家的僧團裏面,這是難免的,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因為佛陀當時五年前開始弘法之初都沒制戒,五年後才制戒,可見一些不單純的人,已經走入當時印度佛教的僧團裏了,這是不可否認的一件事。現在也有很多身心出家的人,但是也有少數一些身出家而心不出家者存在於當今的佛教團體中,這也不能說無,一些人雖然他剃了光頭,穿了出家壞色衣,就是說剃發染衣的人,雖然他已經至戒場受了具足戒,也住在寺院裏,或獨居或二、三個住一個地方,本身也做到潔身自愛,但是他的內心和外表,都是不一致。外形是出家,但是內心一直是被五欲所染,一直都是在追求世間的一切五欲,外表是出家相,但是內心卻是渴求五欲,他們是為了生活,為了名利地位,而來出家,並不是為了離生老病死、世間一切苦來出家的,也不是為了要發悲心,來專心研究佛法,以便將瞭解的來傳佈給所有的人知道,能夠在那裏斷了一切苦,他的動機,在起先要出家時就不單純了,所以這種人看起來其實很可憐,因為他得不到現實生活五欲的樂趣,又得不到佛法的利益,所以以後還會感召業力的輪迴,講起來實在很可憐。這是佛陀時時刻刻呵斥的一種出家人,在佛陀的時代就有了,時代轉變至現今世界社會裏,雖然我們的生活水準提高了,但這對身心出家者,我們剛才有說很多,只有身出家而心沒有出家的人,當然也有少數。我們不敢說沒有,佛陀的時代就有,現在時代怎麼會沒有呢?社會上有一些人對出家人不了解,反而會誤會佛教的出家人,是因為在社會上遭遇到種種的失敗,甚至受到了重大的打擊,對社會前途已產生心灰意冷,沒希望,沒有勇氣面對現實,所以才走上剃發出家染衣的,他們不瞭解所以才會這樣誤解。如果是這種的出家動機者,絕對不是佛教的出家生活目標。譬如說:有一次我去參觀佛牙,但是有一位大學生就問說:「你出家是不是在社會生活沒有飯吃,或家庭、事業等等失敗才來出家?」當他這樣問我時,我就答覆:「不管你有得吃、沒得吃,這是其次,因為你們不瞭解現在的生活是如何的豐富與富裕,現時社會所欠缺的是內心,並不是物質,所以我說你不瞭解。但是有一樣東西必須要瞭解,你回去看你媽媽或你奶奶,或是看你本人,你現在看不見你自己,以後你能夠看到,但是你看你媽媽以前與你一樣,但現在為何與你不同,你奶奶以前也和你媽媽一樣,和你一樣,為何現在不同了呢?所謂的會老、會病。」那大學生智慧相當高,一聽之後,就說已經知道我們出家的目標。出家的目標是世間沒有一項是永遠不變的,他很聰明,馬上能夠知道,既然是如此,我們要追求不變的原理,所以要對世間的一切徹底來體會,很不簡單啊!

現在也有很多人誤解佛教出家人是消極的,或是遭遇什麼,這是他對出家不瞭解的緣故,但現在及過去也不可否認都有很多的出家人,都是他本身的動機不正確,而進入佛門內。現今的佛教,因為有些出家人動機不正確就慢慢的直接影響到佛教的團體,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這是難免的事。比喻說:佛陀在的時候,雖然佛陀做的很好,但是也有人譭謗他,罵他、加害他……等等,從過去流傳下來的經典就可看的很清楚,簡單說就是因為環境及各人思想不同的緣故。慢慢僧伽的素質若不好,就容易被社會一些人誤解佛教是消極的,他認為佛教是消極的,反而看不起僧伽,認為僧伽是一盤散沙,僧伽本來是六和敬的,卻被誤認僧伽是散沙,不值得尊敬。其實出家人放下一切,不是什麼都叫你放下,若什麼都放下,吃飯也要放下,對不對?睡也放下啊!所以是應該放下的放下,不應放下的要積極去力行,應該放下我們就一定要放下,應該放下的也就是我執及貪、瞋、癡三毒,不做是非之爭,不介入無關於斷苦修行,或是對社會無利益的事,因為如此,所以才會被一些人誤會,出家人是一種消極思想的表現。其實出家人絕對沒有一種消極思想的表現,若消極時,為何來出家呢?就是因為起先出家動機不正確,否則出家人真正是一個很積極的人,其實佛教的出家人,自己應該放下我執,息滅貪、瞋、癡,如此利己的積極修行外,還要負起積極的教化,教化別人,讓別人能夠放下一切貪瞋癡離開一切大苦集。世界社會的是非罪惡禍亂起源,豈不是全由於我執、我們的貪、瞋、癡、放不下,而產生無明癡見而引起的,所以佛教的出家生活目的,是想自求解脫及助別人解脫,這才是真正佛教出家目的,而不是像一般人認為佛教出家是專對事業,愛情等等失敗,而走入佛門逃避的消極生活誤會,佛教出家是意志堅強思想正確,他有利己利人的大丈夫精神。所以若要出家,一定要先瞭解出家生活的情形、自己出家的動機是否正確,要出家一定要先瞭解,千萬不要盲目。否則別人說出家好就出家好,別人說在家居士好就在家居士好,別人講這好你就跟著走,那麼你就是自己沒主張,沒有主張的人怎麼有堅強的毅志、毅力來精進修行呢?何況修行要有長遠心,若無長遠心,你是無法馬上修行就馬上得到什麼?現在社會就是因為產生一種速成風氣,希望要得到速成,所以才有讓別人騙的機會,才會被別人騙走,若是你腳踏實地,沒有速成的思想,那麼你絕對不可能會被人騙,這就是因為共業的緣故。假如個個都能瞭解,世間並無不勞而獲,絕對無速成的東西,一定要靠我們自己努力才能獲得成果,何況修行是一件比平常世間事還更艱難的事,那麼你無正確的思想,要如何去成就呢?這是不可能的情形。出家的動機正確,你以後才能夠成就,出家的動機不正確,那麼你成就就很難了,所以佛教的形象,知見是否相同?就是說你出家的動機,是否與佛陀當時出家的觀念統統一樣,佛陀未出家前身為太子時,是因為對生、老、病、死苦之謎不解,對於我們人生,從哪里生?人出生後,為何會老?會病?會死?來世間為何有如此多痛苦,對眾生不平等遭遇,互相殘殺,為了解開這些謎團而出家,探討這原理,追求這真正本來的面目是什麼?經過了數年的修證,自體證中來確實瞭解,瞭解生出苦的根源,是由我們自己本身執著而來,無明故,有無明,所以我執,所以才產生互相殘殺,產生生、老、病、死,求不得苦等等的苦現前。所以他已經真正徹底瞭解了,從此建立僧團,然後,他開始頭一次度五比丘,再四處弘揚自體證的佛法,佛法,法就是緣起法、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等,我們在佛教的起源有講到,希望各位參考佛教的起源及回歸自然系列講座,在這其中都有詳細的講述。因為建立了僧團,之後就開始傳佈緣起緣滅的自然法則真理,所以要出家者,也必須一定要具足佛陀出家修行的正見,確立出家的動機是什麼?目標是什麼?不要盲目,否則只有身出家心無出家,也只是一位光頭俗漢而已,外表像出家,而內心卻與世俗無差別,這樣對自己及佛教團體都沒有好處。

佛教的組織及教徒

佛教的團體是由七眾弟子所組合而成的,教徒有分優婆塞(在家學佛男眾)優婆夷(在家學佛女眾),式叉摩那(學法女,學法女必須住寺院經過二年學式叉摩女法),我們會講到,我們會在戒律裏講到。然後沙彌(未受具足戒之出家男童)沙彌尼(未受具足戒出家女童),此處在我們講戒的時候,式叉摩女與沙彌戒,我會再跟各位做介紹,其他比丘、比丘尼我就不介紹了。因為現在講的是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戒篇,所以我就不介紹沙彌與沙彌尼,只說到沙彌講到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我們都說過了,比丘(出家具足戒之僧伽)比丘尼(出家受具足戒之女眾)。教理有分:一、五戒(包括十善):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五戒包括十善,這是屬人天乘;二、四聖諦:苦、集、滅、道(回歸自然就是在講四聖諦),這是屬緣起法;三、八正道:八正道包括三十七道品,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中主要實踐的聖道,也是說主要的道品,八正道也是唯一修行實踐的道路;四、十二因緣、三法印等……,三法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包括涅槃寂靜,若加上一條諸受是苦就是四法印,共稱四法印,所以也有說四法印,也有說三法印。教主是釋迦牟尼佛,由佛、法、僧、信眾共同組成僧伽集團,佛教的組織就是如此,所以被稱為佛教的三要素。「佛」就是釋迦牟尼佛,「法」簡單說就是緣起、八正道,還有僧伽,起先就是五比丘為僧伽,所以如此三要素及在家居士優婆塞、優婆夷,以後慢慢演變僧伽當中產生沙彌、沙彌尼又加上式叉摩那法,所以佛教是屬於七眾弟子。簡單說佛教的形成是由七眾弟子來架構組成佛教組織,並不是只有佛、只有法,也不是只有僧,佛、法、僧三項就像香爐的三隻腳,缺一不可。所以有的人認為說皈依佛就好,不用皈依法,不用皈依僧,這樣就是不健全,所以在我們的三皈依裏有說,希望我們能夠多參考三皈依。因為佛教有如此健全的次第教法,及如此健全的組織教團,正因為這個原理,所以才能夠將佛法流傳遍佈整個世界。

現今世界不知有多少信佛之人,由於信佛的人很多,就必須要有它的組織,來加以凝聚彙集,而在外型的組織之外也須有內涵如實的教理,這樣才能夠利益自己,利益別人,要不然慢慢就會被社會淘汰了。尤其社會漸漸地水準提高,人的智商愈來愈高,在這原則下,若不是真正具有利益社會、利益自己者,那麼慢慢就無法立足,所以談玄、談妙、談神格等……,這種都騙不了人,雖然暫時騙得了,但騙不了永久,還是要如實按照佛陀的教義,腳踏實地修行,這才是真正的究竟,否則不僅無法達到離苦之外,往往還會誤了自己、誤了別人,可惜白白走這一趟人生。現在藉此因緣來介紹沙彌,很多人不瞭解出家必須要經過沙彌,我們現在來介紹沙彌和各位互相研究什麼叫做沙彌?「沙彌」二字是梵語,在中國解釋分為兩種「息慈」,止息的息,慈悲的慈,「勤策」戒律也有這樣說,亦有稱呼「求寂」共三種,息慈者即是息惡行慈的意思,也就是熄滅世俗污染,慈悲濟世眾生,那麼要慈悲濟世眾生,必須要修行,修行一定要隨觀身口意,行住坐臥悉明覺,口語不離一切法,不要講世俗話,一些世俗話講多,就容易被世俗的環境影響。勤策者,意思是對修行精進,真正的猛勇策勵。求寂者,意思是說求滅苦入寂滅之道徹底瞭解苦,而來修行離苦達到圓寂之果的意思,圓寂就是修行,透過修行達到圓滿寂靜,簡單說,也就是究竟涅槃解脫之道。所以此處我們要瞭解。時間過的很快,又到了,所以在此處跟各位說一句:「再見!」感恩各位的護持,感恩!再見!

大願語錄:

真正障道的是自己懈怠,不肯努力精進。真正障道的是——被自己過去潛意識的習性所牽制主宰。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一
第3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二 第4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三
第5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四 第6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五
第7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六 第8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七
第9頁:在家居士如何修持(戒篇):之八 第10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九
第11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 第12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一
第13頁: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二 第14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