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觀音慈林集(文言文) 粵東鼎湖山沙門釋/弘贊法師編纂

觀音慈林集(文言文) 粵東鼎湖山沙門釋/弘贊法師編纂

[日期:2010-08-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粵東鼎湖山沙門釋/弘贊法師編纂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魏

○王玄謨

魏世祖二十七年,將軍王玄謨,北征失律,蕭斌欲誅之。沈慶之諫曰:「佛貍(魏世祖小字)威鎮天下,豈玄謨所能當。殺戰將,徒自弱耳。」乃止。初玄謨將見殺,夢人告曰:「誦觀音經千遍可免。」仍口授其經曰:「觀世音,南無佛,與佛有因,與佛有緣,佛法相緣,常樂我淨。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既覺,誦之不輟。忽唱停刑,後官至開府,年八十二卒。

○釋超達

釋超達,未詳其氏。元魏中,行業僧也。多學問,有知解,帝禁圖讖尤急,所在搜訪,有人誣達有之,乃收付榮陽獄。時魏博陵公,檢勘窮劾,達以實告。公大怒,以車輪繫頸,嚴防衛之。自知無活路,專念觀世音,至夜四更,忽不見車輪所在。見守防者,皆大昏睡,因走出外,將欲遠避。以久繫獄,腳遂攣急,不能遠行,及至天曉,虜騎四出追之,達惟逃必不兔,因伏草中,騎來蹋草並糜,惟從邊過,對而不見。仰看虜面,悉以牛皮障目。達一心服死,至誠稱念,夜中虜去,尋即得脫。

○釋僧明

僧明道人,為北臺石窟寺主。世傳黑者得之,謂有黑相當得天下,由是魏氏之王天下,每疑忌沙門。收數百僧,互繫縛之,僧明為魁首,以繩急纏,從頭至足,剋明斬決。明一心念觀音,至半夜,覺繩少寬。私心欣幸,精禱彌切。及曉,索然都斷,既因得脫,逃走奔山。明旦獄監來覓不見,惟見斷繩在地,知為神力所加也。即以奏聞,帝信道人不反,遂一時釋放。

○釋道泰

道泰者,元魏末人。住常山唐衡精舍,夢人謂曰:「若至某年當終,於四十二矣。」泰心惡之,及至期年,遇重病,甚憂。悉以身資為福。友人曰:「余聞供養六十二億菩薩,與一觀音同。君何不至心歸依,可必增壽?」泰乃感悟,遂於四日四夜專精不絕。所坐帷下,忽見光明,從戶外而入,見觀音足趺踝間,金色朗耀,語泰曰:「汝念觀世音耶?」時泰褰帷,須臾不復見,悲喜流汗,便覺體輕,所患遂愈。年四十四,方為同意說之。泰後終天命。更有一僧,其緣同泰,故不疏耳。

○釋法力(道集、法禪)

法力者,未詳何許人。精苦有志德,欲於魯郡立精舍,而財不足。與沙彌明琛,往上谷乞麻一載,將事返寺,行空澤中,忽遇猛火,車在下風,無得免理。於時法力倦眠,彼覺而火勢已及,因舉聲稱觀,未及世音,應聲風轉。火燄尋滅,安隱而還。  又沙門道集,於壽陽西山遊行,為二賊所得,縛繫於樹,將欲殺之,惟念觀世音,守死而已。賊引刀屢斫,皆無損傷,自怖而走,集因得脫,廣傳此事。  又沙門法禪等,山行逢賊,惟念觀音,挽弓射之,欲放不得,賊遂歸誠,投弓於地。又不能得,知是神人,捨而逃走。禪等免脫,所在通傳,并魏末人。別有觀音感應傳,文事包廣,不具敘之。

○孫敬德

天平中,定州募士敬德,防於北陲,造觀音金像,年滿將還,常如禮事。後為劫賊橫引,禁於京獄,不勝考掠,遂妄承罪,並斷死刑,明旦行決。其夜禮拜懺悔,淚下如雨,啟曰:「今身被枉,當是過去枉他,願償債畢,誓不重作。」又發大願云云。言已。少時,依稀如夢,見一沙門,教誦觀世音救生經。經有佛理,命誦千遍,得度苦難。敬德焂覺起坐,緣之了無參錯,比至平明,誦滿九百。有司執縛向市,且行且誦,臨欲加刑,足滿千遍。執刀下斫,刀折三段,不損皮肉。易刀又斫,凡經三換,刀折如初。監當官人,莫不驚異,具狀奏聞。丞相高歡,表請其事,遂得免死。敕寫此經傳之,今所謂高王觀世音經也。敬德放還,設齋報願,出所造像,乃見項上有三刀痕。鄉親同睹,歎其通感,見齊志及旌異等記。

○釋僧朗

釋僧朗,魏虜攻涼洲,舉城同陷,執朗等數僧,從駕東歸。朗與同學思慕本鄉,中路共叛,然嚴防守,更無走處。東西絕壁,莫測淺深,上有大樹,傍垂岸側。遂以鼓旗竿,繩繫懸下,時夜大闇,崖底純棘,無安足處。欲上崖頭,復恐軍覺,投計慞惶,捉繩懸住,勢非久停。共謂曰:今厄頓至。惟念觀音,以頭叩石,一心專注。須臾光明,從日處出,通照天地。乃見棘中有得下處,因光至地,還忽冥暗,方知聖力,非關天明。良久天曉,始聞軍眾警角將發,而山谷重疊,徘徊萬里,不知出路。候月而行,路值大虎在前,相顧而言:「雖免虜難,虎口難脫。」朗語僧曰:「不如君言,正以我等有感,所以現光。今遇此虎,得非聖人示吾路耶?」於是二人徑詣虎所,虎即前行。若朗小遲,虎亦暫住。至曉得出,而失虎蹤。

【書籍目錄】
第1頁:景印觀音慈林集序 第2頁:觀音慈林集卷上(僅列目錄)
第3頁:天竺 第4頁:晉秦
第5頁: 第6頁:
第7頁:齊梁 第8頁:周隋
第9頁:唐(附五代)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