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觀音慈林集(文言文) 粵東鼎湖山沙門釋/弘贊法師編纂

觀音慈林集(文言文) 粵東鼎湖山沙門釋/弘贊法師編纂

[日期:2010-08-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粵東鼎湖山沙門釋/弘贊法師編纂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明

○太宗文皇帝御製大悲觀世音菩薩讚

觀音證悟妙圓通  入流忘所自聞中

由聞入覺所覺空  清淨寶覺成圓融

三昧慈力與佛同  妙力自在成就功

瓔珞莊嚴百寶瓏  補陀巖現滿月容

摩尼寶目蓮花瞳  頻伽瓶水海波溶

楊枝葉葉生春風  超越出世妙無窮

三十二應隨所從  四種無畏功德崇

稱揚名號猶擊鐘  感應有如聲度墉

無有所礙咸達聰  援拯沉溺開惑蒙

大慈悲力允敬恭  恒河沙數垂範幪

隨順方便各有庸  周遍法界福攸隆

動靜二相了無蹤  妙明寂靜顯性宗

慧光普燭七寶紅  有能洞此十方空。

○魚籃觀音像讚(文憲公宋濂作)

予按觀音感應傳,唐元和十二年,陝右金沙灘上,有美艷女子,挈籃鬻魚,人競欲室之。女曰:「妾能授經,一夕能誦普門品者,事焉。」黎明能者二十。女辭曰:「一身豈堪配眾夫耶?請易金剛經,如前期。」能者復居其半。女又辭,請易法華經,期以三日。唯馬氏子能。女令具禮成婚,入門女即死,死即糜爛立盡,遽瘞之。他日有僧,同馬氏子,啟塚觀之,唯黃金鎖子骨存焉。僧曰:「此觀音示現,以化汝耳。」言訖飛空而去。自是陝西多誦經者。烏傷劉某,命括人吳福,用金碧畫成一幀。月旦十五日,展而謁焉。請余序其事,序已,繫之讚。曰:「惟我大士,慈愍眾生。耽著五欲,不求解脫。乃化女子,端嚴姝麗。因其所慕,導入善門。一剎那間,遽爾變壞。昔如紅蓮,芳艷襲人。今則臭腐,蟲蛆流蝕。世間諸色,本屬空假。眾生愚癡,謂假為真。類蛾赴燈,飛逐弗已。不至隕命,何有止息。當是實相,圓同太虛。無媸無妍,誰能破壞。大士之靈,如月在天。不分淨穢,普皆照了。凡歸依者,得大饒益。願即同歸,薩婆若海。」

○劉谷賢

谷賢,黃洲人也。隸虎賁左衛軍伍,嘗從太監鄭和操舟,往使海外諸國。經大洋,賢忽失足墮水,時風帆迅駛,不可以援。和令舟人升桅木望之,遙見一人隱在波中出沒,相去數十里,以為無復生理。頃臾賢逮舟邊,舟中人大喜,速引以物。有大魚長丈餘,在旁悠然而去。眾咸異之。賢曰:「余墮水不沒者,此魚力也。適載余至此,余將沒時,數魚輒以鬐鬣負起,以是水不入口。」眾問賢生平作何善事獲此。賢云:「但念觀音經耳。」

○釋顯示

顯示禪師,號瞽菴,俗姓盧,母金氏。夢觀音大士,現五色雲中而生。弱冠剃染,依天岸、佛海二公,通台教大小部文義,辯詞如注。更親虎巖、賢叟諸耆宿,而道益著。住隆壽、演福諸剎,汲引方來,晚歲專至西方,感異而化。

○釋寶金

寶金禪師,號璧峰,永壽人,族姓石。父稱長者,母張氏,勤善弗倦。有持缽僧,以觀音像授張,囑曰:「謹事之,當生智慧之男。」未幾生師,白光照室。六歲依雲寂法師為弟子,薙染受具。窮理性之學,末紹別傳於西蜀如海真公。建靈鷲菴以居眾,施者甚廣。元順帝賜衣,及圓明之號。洪武三年召對稱旨,寵賚優渥,賜詩十二韻,有玄關盡悟已成正覺之句。所至皆化,不啻生佛興焉。

○釋願登

願登,字大猷,姑蘇人。母陶氏,禱觀音大士而生。幼即穎悟異常,依南京淨覺法師為師。竺墳魯典,無不博綜。住持水西寺,著觀幻子內外篇,合儒釋一貫。學士宋濂薦於洪武太祖,禮遇甚隆,敕除翰林之職。

○釋夢□

夢□ 禪師,諱智矐,日本國勢洲人。母禱普門大士,夢吞金光而娠,生有祥光滿室。九歲出家,禮慈觀律師,二十受具。後參一山宗公。山曰:「吾宗無法與人。」師力參至目不交睫。於高峰禪師言下開發。偈有「等閑擊碎虛空骨」之句,高峰印可之。住持南禪善瑞光兜率補陀諸名剎,賜號正覺,道振三朝,名飛四海,國中以為榮。

○尼成靜

成靜,字實修,廣州古岡人,俗姓張。幼持齋戒,以貞潔自處,禮本邑真梵菴主為師。及剃落,專課涅槃大乘諸經,事師尤謹。中年進具,常以毗尼請益於余,栖心淨土,彌陀不輟於心口,慈詳好施,威儀範物,循循善誘,為士庶所仰。意其乘願力,再來人也。嘗勸眾造旃檀千手眼大悲聖像,於鳳城之大慈菴。越明年得微疾,預知時至,頻誨徒眾,與諸檀越訣別。翌日語諸弟子曰:「千手千眼大悲觀音菩薩,來此相接,汝等合恭迎之,吾往矣。」即冥目而化,世壽五十有九。

【書籍目錄】
第1頁:景印觀音慈林集序 第2頁:觀音慈林集卷上(僅列目錄)
第3頁:天竺 第4頁:晉秦
第5頁: 第6頁:
第7頁:齊梁 第8頁:周隋
第9頁:唐(附五代)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