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觀世音菩薩靈感記 林慈超居士著

觀世音菩薩靈感記 林慈超居士著

觀音佛七法會靈感記

[日期:2010-08-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林慈超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觀音佛七法會靈感記

本地(嘉義)圓福寺每年到了農曆二月時,都會舉辦一次隆重的「觀音佛七法會」敬祝觀世音菩薩聖誕,到現在已經歷十年,在這期間我每年都前往參加,而且住宿在圓福寺,使我能放下萬緣,專誠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且每一次都能獲得感應,現在我將所獲得的感應略記於後。

法會是從農曆二月十三日上午五時起至二月十九日止。記得十年前我第一次參加時,我們行步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繞佛一段時間後,回到位子,靜坐於蒲團上繼續稱念「觀音菩薩」聖號,然後進入「止靜」,那時我發現到眼前浮現出宛如太陽一般紅色的光明,使我身心感到清淨異常,如此持續一段時間。

另一次參加晚上七點三十分的法會時,我便發現到大悲殿(過去法會都在大悲殿舉行)裡,本來就不大,卻擁滿了上千萬的人在參加法會,經過不久他們便排隊從大悲殿出去,走過一座天橋離去。在法會期間,早餐以及午餐都是過堂儀式,所以我們用餐之前必須讀誦「供養咒」,那時使我看到齋堂中有無數無量的人,穿著海青坐在這裏,好像是來赴供養的。以上便是我第一次參加法會所獲得感應,可謂在舉行法會期間曾有十方諸佛菩薩及天龍八部諸神光臨護持道場。

但後來我前往參加法會時,就沒有再發現宛如太陽般的紅色光明,卻見到一片白色圓光出現在我面前,隨著我們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聲音不斷旋轉,在光明中有無數無量的人,各穿著海青,這種奇妙境界一直持續到進入「止靜」、開靜,並繼續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一段時間後才消失。

直到近幾年,在參加早上五時的第一支香法會時,又使我發現到面前浮現一座似海洋的水境,而且十分清潔,沒有私毫污穢,當時我的心感到清涼無比宛如處於琉璃世界般的境界,這境界都在每天早上五時參加第一支香法會時會出現,其他時間就看不到。後來我漸漸領悟到這莫非是從觀世音菩薩手中的寶瓶所流下來的甘露水,又可謂主七和尚及諸位法師,和許多蓮友共修所感的功德水,因為團體共修力量比個人自修力量大。

直到今年(民國八十二年),因在二年前退休公務人員職位的先生,近來身體及腳部硬化行動不便,因此影響到我,本打算今年不能參加所舉辦的「觀音佛七法會」,但很幸運的,有「瑞豐米店」的張瑞峰(三十六歲)及他的母親張鄭媚(五十五歲),和他的太太林春秀(三十一歲),還有他的鄰居鄭阿麗(四十三歲)等,皆表示在法會期間要幫忙我。例如:他們每天中午在法會完畢時,用車載我回家,讓我回家準備午餐及處理其他事情,然後再把我載回圓福寺參加法會。但我看他們白天都為做生意而忙碌,且還要參加早上五時的第一支香法會及晚上七時三十分的法會,所以我向他們請辭,但他們表示堅持要幫忙我,並表示參加法會時的位子要排在我身旁,主要祈求精進。最後我只好接受他們的誠意,並和他的母親張鄭媚一起住宿於圓福寺參加法會。

後來在早上及晚上參加法會時,都有林春秀和鄭阿麗跟隨著我,而白天皆有張鄭媚跟隨著,使我更加精進修持,投入觀世音菩薩的清淨誓願法界裏,以致使我和往常一樣能在法會中見到觀世音菩薩的光明及甘露水。並且每天他們輪流接送我。到了法會第四天早上四點多時,鄭阿麗便跑到圓福寺三樓來找我,以高興的心情告訴我:「昨晚我夢見伯母您穿著一件漂亮的衣服,及頭上戴了一條藍色頭巾,看起來全身莊嚴,像天仙般地飄逸,進入我房間裏叫著:『阿麗快起床了。』」我聽了立刻驚醒,看看時鐘正是凌晨四點十分,便趕快起來到圓福寺參加早上五時的法會。聽她說完後,我也感到很意外,莫非冥冥中曾有諸佛菩薩及諸護法神特別來提醒她,使她了解,這種法會是了脫生死,超三界的殊勝法會。人生苦,空無常,無異是苦海,回頭是岸。

再說張瑞峰的母親張鄭媚在法會期間都很用功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回憶過去約二年前,我介紹她來圓福寺幫忙清掃整理寮房及做種種雜事,她從未推辭,而且她動作迅速,幹勁強,所以一直受到師父們的歡迎,但她並未住宿過圓福寺,所以她希望以後圓福寺若舉辦這種法會時,她都能有機會去住宿圓福寺。

時間過得很快,法會即將要結束,我數天以來休息時間很少,早上通常三點多便起床,跑到寮房外面的走廊唸佛修持,所以漸漸感到疲倦,雖如此,我仍不懈怠,曾有一次參加早上九時二十分第三支香的法會時,當我們都進入止靜的時候,突然,我察覺到有一位年輕的師姊拿著一個碗,裏面裝有多種菜,她用筷子夾起了長年菜,放入我手中所捧的碗,然後她便消失不見了。當時我發現我所捧的碗裏已裝有好幾種菜了。後來陸續有五、六位年輕的師姊出現,並各拿著一個裝有素菜的碗,走向我,為我加菜,而且她們都是陌生人。這種奇妙境界一直持續到開靜後繼續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完畢後才消失。

到了晚上,張瑞峰也趕得來參加,他說因生意很忙,以致於沒辦法提早來參加法會,但因明天下午就要舉行「三時繫念法會」,所以提早關了店門,前來參加,且他的位子由其太太林春秀安排好坐在我身旁,他祈求觀世音菩薩向他灑淨甘露水。結果當我們靜坐稱念觀音菩薩聖號時,我的面前出現一片宛如海洋的水境,非常壯觀。到了法會完畢後,張瑞峰便問我:「伯母,觀音菩薩是否為我灑淨,您一定曉得。」於是,我便將在止靜時所看到殊勝景象告訴他,並告訴他你已接受到觀世音菩薩的灑淨了。他聽了表示充滿法喜。

後來我問阿麗和春秀她們有無獲得感應?阿麗說:「當時大家靜坐稱念觀音菩薩聖號時,全場燈被熄滅,當時便察覺有一道強烈的光明直射到我頭上,以致於我的額頭有種溫溫的感覺,後來止靜時,我的身心好像漂浮在半空中,非常舒服,但又覺得害怕,深怕會突然掉下去似的,於是便開始不由自主地發抖。」我便追問:「當時妳是否有看到清淨的水境?」她回答:「沒有.因我自從皈依三寶以來,還不到兩年的時間,那會看到水境。不過住在我家附近的林錦幸小姐,她在法會期間有參加過多次,後來她告訴我,在法會中,電燈暫被熄滅時,她發現到有片片金色光明散發閃爍,以致整個道場好像亮了起來似的。」以上是我參加觀音佛七法會所獲得的感應。

最後無限的至誠感謝圓福寺住持依嚴法師,以及諸位法師為我們舉辦這種殊勝法會的恩德,還有許多蓮友給我的幫助和鼓勵,謹此一同致謝。

民國八十二年四月  林慈超謹記

「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受記經」

「當來曠遠不可計劫。阿彌陀佛涅槃後,或有眾生,不見佛者,有諸菩薩得念佛三昧,常見阿彌陀佛。佛滅後,一切寶物,浴池蓮華,眾寶行樹,常演法音,與佛無異。正法滅時,過中夜分,明相出時,觀世音菩薩成正等正覺,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其佛國土,莊嚴之事,諸佛於恆河沙劫,說不能盡。金光師子國土莊嚴之事,方於功德山王國土,算數所不能及。其佛國土,無有聞緣覺之名,純諸菩薩,充滿其中國號眾寶普集莊嚴,如來隨其壽命。爾時觀世音菩薩,以神力令此眾會,悉見十方無數佛,皆為授記。」

文殊菩薩發願偈

「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

面見阿彌陀,住生安樂剎;

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

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

古德云:

「人人念佛便成佛,動靜閒忙莫變差;

念到一心不亂處,眾生家是法王家。」

一句彌陀法中王,雜念紛飛也無妨;

萬里浮雲遮赤日,人間處處有餘光。

莫戀他鄉忘故鄉,快些警覺備資糧;

若待閻老傳書信,再想修行已不遑。

時光滅處命光微,到眼繁華轉眼非;

莫在險途貪五欲,彌陀日夜望兒歸。

汝等勿抱臭屍臥,種種不淨假名人;

如得病重箭入體,眾苦痛集安可眠。

人生不精進,喻若樹無根;

採花置日中,能有幾時鮮;

人命亦如是,無常須臾間;

勸諸行道者,勤修乃至真。

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

欲免輪迴苦,及時念彌陀。

兒孫富貴兒孫求,莫為兒孫做馬牛;

半世耕紜半世苦,一年生意一年愁;

造成罪業累成簿,費了心機白了頭;

倘若兒孫不學好,田園萬畝也難留。

一、天下有二難——登天難,求人更難。

二、人間有二苦——黃連苦,貧窮更苦。

三、社會有二險——江湖險,人心更險。

四、世上有二薄——紙張薄,人情更薄。

若人願作佛,心念阿彌陀,

應時為現身,是故我歸命,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

即時必入定,是故我常念。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世作佛祖,

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有人依怙。」

西方佛國非悠悠散善所能致,

萬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脫。

「榮華富貴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老病死誰能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

山珍海味日食幾何,大廈千棟夜眠幾尺,

到頭來自己生死誰能替代?」

「莫到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書籍目錄】
第1頁:觀世音菩薩靈感記序一 第2頁:觀世音菩薩靈感記序二
第3頁:觀世音菩薩靈感記序三 第4頁:從我心眼所見的觀世音菩薩法身
第5頁:一、菩薩啟示「家家觀世音」的含意 第6頁:二、參拜基隆海邊觀世音菩薩聖像感懷
第7頁:三、彌陀佛七法會所獲得靈異記 第8頁:四、進入地藏菩薩大誓願裡,同樂淨業
第9頁:五、淨化邪神的挑戰,逢凶化吉 第10頁:六、菩薩託夢於一信女募資印書
第11頁:七、由於母親的病使我們全家皈依三寶並對於佛法有了更深的認識與信仰 第12頁:八、另一靈感
第13頁:九、活在眾生內心裏的觀世音菩薩 第14頁:十、永遠不滅的菩薩道光輝
第15頁:十一、談求雨之要訣 第16頁:十二、佛度有緣人
第17頁:十三、兒媳的學佛因緣 第18頁:十四、殺狗人棄邪歸善
第19頁:十五、參拜慈明寺觀世音菩薩靈感 第20頁:最後的歸宿
第21頁:觀音佛七法會靈感記 第22頁:信仰的傳承 母親為我種下的佛緣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