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學的真實面目 妙澤居士著

佛學的真實面目 妙澤居士著

3:佛學不是宗教

[日期:2010-07-20] 來源:轉載  作者:妙澤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3:佛學不是宗教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以儒、道、釋(即佛家)為主體的,可惜由於種種原由,除了儒家以外,如今我們對佛家和道家文化都瞭解得太少了,只要一提起佛學,有一些人就認為是迷信。其實,佛學本身并無世俗宗教的迷信色彩,只不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一切都在世俗之中發展和流變著,佛學也不例外,它的確與以原始民間信仰為前生的宗教,慢慢地發生了某種程度上的「聯姻」……毫無疑問,世俗中的宗教,的的確確是人類人為所創立的一種東西,但我們也應清晰地看到,真理本身的存在,是從來不會以人的這些主觀執著為轉移的,因此,我們真要來瞭解佛學,首先就得剝離一切古往今來人為賦予它的諸種迷信色彩。我個人則以為,如果我們的知見足夠客觀和正確的話,那我們就不難發現,佛門所謂的學佛之目的,不過是為了成佛,正因為人人都有佛性,學佛,就真可以算作是一種人類的「本能」了。

在這個地球上,無論是遠古的半坡人,還是馬雅人,甚至進入月球的現代人,無論是偉大的先哲,還是尚未開化的非洲土著,都共同對一個古老的命題感到無限迷惘 ——即人從哪里來,怎麼會是這樣?人將會到何處去?生命與世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面對風雲突變的大自然,災厄不斷的現實生存境況,人該怎樣才能瞭解和把握住自己的命運?我們的命運該怎樣才會得以改觀,繼而我們又將如何才能獲得圓滿的幸福與美好?這個世界到底存不存在著真正圓滿的幸福與美好?我始終相信,我們每一世的人,都有著這種深刻而真切的尋根意識和終極關懷,而人類一切科學文明的誕生與存在,也無一不是為了更好地尋根,更好地為我們人類自身服務。對於這一切的一切,佛學,則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實際的、本然的宇宙觀、世界觀及人生觀,更為重要的是,它在實際操作上、實踐上,竟然真的具備著一種實實在在的現實可能性……

 

或許,對於「現代味兒」頗濃的這個時代而言,是會有一些人認為這太不可思議了,誠然如此,在我們沒有依照佛學的某種義理與方法,去身體力行地實踐之前(佛門則叫做如法修證),這一切或許真有點不可思義……但這一切客觀事實卻不容人否定!

感此,對於個別一些動輒就疑謗佛學之人,我非常想誠摯地對他們講一句,請您誠實地捫心自問一下,還別說是如法實踐佛學了,您究竟讀過或是讀懂過幾本關於佛學方面的書籍呢?如果沒有,這樣動輒主觀或武斷地下結論是否妥當?講實話,我時常對這種輕率地疑謗佛學的人倍感痛心,因為有時細想起來,如今一些依佛傍道的偽氣功言論、原始民間信仰中的迷信言說、邪教方面的歪理邪說等等,相反還有一定數量的信徒,這不得不說是一種中國人自己的悲哀了。

當然,我們更要欣然地看到,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研究或實踐佛學的隊伍畢竟是越來越龐大了,因為不管怎麼講,一門幫助人們求取智慧與真理的學問,總是能同大多數人的心靈相契相應的。再者,曾風行一時的形形色色的氣功、瑜珈術等(坑蒙拐騙的偽氣功除外),從某種相對的層次上,已經在開發人體生命潛能方面向世人展示出了生命某種別樣的可能性,它雖然還不能同佛學的智慧覺悟之道相提并論,但它們已從身心效驗方面撕開了某種「缺口」,所以在中國起初因練氣功而後來修證佛學的人也比較多。現當代西方國家也因風行坐禪,以及一些藏漢兩地的高僧大德們不遺餘力的弘揚佛學,西方人也漸漸對佛學更加地接納和認同了……

毫無疑問,佛學是屬於全人類的,是屬於眾生的。一直以來,佛學都在以它獨有的方式滋養著這個世界。同儒家思想一樣,中國的佛家和道家思想也是非常的博大精深的,是中國留給世界的非常珍貴的文化遺產,一直在人類文明史上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長期以來都受到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們的重視和研究。不僅如此,古今中外一直都有那麼多人在學習和實踐佛學,許多大哲學家、文學大師及大科學家們也一直都對佛學讚美有加,試想,假如佛學毫無道理,毫無實證上的可能性,它早就不會有如此強勁的生命力了。

佛學既然是關於一切存在的一門學問,那麼,大到宇宙、大自然和人類社會,歷史與文化,小到個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智慧福德、男歡女愛,如是等等,在修學佛學、實踐佛學的過程中,我們都能得到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智慧與真理。所以,學佛是件實實在在、活活潑潑的事,絕不是搞什麼虛妄的宗教寄託,更不是什麼迷信活動。

什麼才叫做宗教呢?首先它有統一的組織機構,有統一不變的法義,有不可違逆的儀軌及信仰、活動等的方式,最根本是宗教信仰均會認為有一個或是多個「神」,超越在我們眾生及萬物之上,「神」能夠創造我們,主宰我們,控制我們,還能創造或毀滅世界的一切,我們必須無條件地恭敬、順應於「神」,這樣,我們活著時會蒙受「神」的愛護,死後還有資格成為天國中「神」的臣民、奴僕(即無論怎樣,這已是我們最好的下場了)。由此,有的宗教人士還會作此言論:假如我們不信「神」,我們就是魔鬼,我們肯定要下地獄,假如我們信神,即可獲救去天國。

在佛學裏,首先是「法無定法」,一切法都是緣起或因果的產物,法是因材施教、因時制宜和因地制宜的東西,絕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統一不變的死板之法義,佛門也不承認有種至高無上的「神力」主宰自己、控制自己。佛學認為,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在於對自己言行、思想、精神及心靈的洗滌和改造,以及不斷的自我救贖、完善和超越。其次,佛門所謂的「如法修行」,其本義僅是一種修學者主動的自我要求,在於追求自我進步和利益眾生,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成佛,同佛一樣。根本上眾生平等,佛也與眾生平等,世界也只是一種客觀存在而已,眾生是尚未徹底覺悟的佛,「佛」只是已經徹底覺悟和獲得了關於「存在」之真理智慧的眾生。

在佛家眼裏,任何一種生命的神異或所謂的「功夫」都絲毫不足為奇,它們只是生命本來就具備的東西,有的不過是暫時作為一種生命之潛能、潛質存在罷了,眾生要在根本上振救自己,只有依靠智慧和覺悟。不同的眾生有著不同的神異與「功夫」,所謂鬼神,說白了不過另類樣式或狀態的眾生,其「神異和功夫」根本上都只是一種相對而言的東西。我們對那些相對我們人類或高級或低級一點的鬼神俯首貼耳,無異於一群猴子們對一個人的祟拜和迷信。一個人若自己不肯對自己負責的話,那無論他信仰什麼力量與神異,在根本上都是靠不住的。因此,佛門雖然同樣大力主張實行懺悔之事,但本質是一種自我反省和自我糾正,因為一切所謂的魔、鬼神和佛菩薩等都只是「我」的外因外緣罷了。

還有,佛門以為,一切所謂天堂地獄之存在,也不過是相對地球不同屬性與存在規則的另類空間罷了,比我們空間糟糕的就是所謂的地獄,好的就是天國。因此,出於「無知」,我們視「人」的生命樣式和三維存在空間為衡量一切的標準,那些與我們生命形態屬性不一樣的、存在於不同空間的另類生命,理所當然就被我們命名成了所謂的鬼鬼神神了,其實他們絲毫都不神秘和可怕,都不過是一種存在罷了。佛門倡導人們來學佛,是為了從根本上徹底地利益每一個眾生,讓每一個人都能徹底地做自己的主(即是都來成佛),超越什麼地獄天堂及現有空間那些相對的好或不好,讓人們獲得關於存在的大智慧、大覺悟,并開發出生命的一切潛能,有能力自主生死,最終徹底地解脫自在,獲得永恆的快樂與美滿。

進一步再看,佛門幫助眾生、利益眾生是不計條件的,并不以我們信與不信來作為交換的條件。佛門一向都堅持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濟世精神,并積極鼓勵和倡導大家都來學佛、成佛,這就是所謂的人們常說的普渡眾生。佛門從不會以排斥或是以詛咒等不友善的言行去面對其他宗教,不會以己之意志強加於別人,更不會勉強別人的信仰非得同自己一樣,不會對「異教徒」採取極端行動。說白了,佛門不僅是和平、愛心與慈悲的信持者,同時更是一個對此不講條件與不計恩怨的徹底的播撒者。

綜上所述,學習和實踐佛學絕不是什麼宗教寄託,它是人類生命歷程中的一種本然的情結、情懷,人人都有渴望美滿幸福,追求智慧與真理,超越一切局限,開發自己生命潛能與寶藏的需要。這,便是佛學生生不息的內在根源。 

【書籍目錄】
第1頁:本書的緣起(前言) 第2頁:1:佛學是怎麼一回事?
第3頁:2:「佛」是一種什麼概念? 第4頁:3:佛學不是宗教
第5頁:4:什麼是「佛法」? 第6頁:5:所謂的「佛教」
第7頁:6:存在的「實相」 第8頁:7:哲學與佛學
第9頁:8:漫談生命與存在 第10頁:9:「業」 是什麼?
第11頁:10:從生命的種類說起 第12頁:11:關於練氣功
第13頁:12:佛教反對迷信與宿命 第14頁:13:「佛渡有緣人」是什麼意思?
第15頁:14:修行與入世 第16頁:15:何謂「涅槃」?
第17頁:16:關於「末法時期」 第18頁:17:從「不二法門」說起
第19頁:18:什麼是「五毒心」? 第20頁:19:該不該吃素?
第21頁:20:正信才是真佛教 第22頁:21:誰才算是佛門弟子?
第23頁:22:什麼才叫「去執著」? 第24頁:23:簡述「八正道」
第25頁:24:從供奉佛像說起 第26頁:25:佛弟子對現實生活的態度
第27頁:26:有為和無為 第28頁:27:如何才有正確的佛學知見?
第29頁:28:虛懷若谷方是真修行 第30頁:29:「開悟」僅是一個起點?
第31頁:30:誰是「善知識」? 第32頁:31:誰該是「外道」?
第33頁:32:從佛門的戒律說起 第34頁:33:佛弟子應該博學多聞
第35頁:34:關於「在家人」 第36頁:35:從大乘「六度法」說起
第37頁:36:如此而已話「神通」 第38頁:37:如何做功課?
第39頁:38:念佛的心要 第40頁:39:什麼是「咒語」?
第41頁:40:關於「淨土三資糧」 第42頁:41:真實不虛話「往生」
第43頁:42:閒話「道交感應」 第44頁:43:做功課有何要領?
第45頁:44:一部經典能有多長? 第46頁:45:解悟空性很重要
第47頁:46:也談禪、密、淨 第48頁:47:修行的本質
第49頁:48:必須走的「中道」 第50頁:49:魔障即菩提
第51頁:50:煩惱即菩提 第52頁: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