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心的詩偈 -- 信心銘講錄 聖嚴法師著

心的詩偈 -- 信心銘講錄 聖嚴法師著

二十、信心不二

[日期:2010-07-20]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二十、信心不二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萬年。

  「十方智者」就是普遍的、所有的有智慧的人。佛經裡的智慧稱作般若,與一般人所說的智慧不同。般若分成三種,一種是世間智,一種是世出世間智。一種是出世間智。三者中以世出世間智是最上等的智慧,因此所有的智者都是由這個門入。「宗」可以解釋為目標或中點,即指真如法界。

  「宗」就時間而言既不是短,也不是長。如果說是短暫,則淪為「斷見」;如果說是永恆,則淪為「常見」。二者都是邊見、外道之見。佛法在時間上沒有長短的問題,講「無始」,也講「無終」。「無始無終」是不是「常」呢?這很難講。怎麼叫「常」?是永恆嗎?恐怕不是,因為世上所有的東西都在變,所以不能說有樣東西是永恆的,說它不永恆嗎?但是「變」這個原則卻是永遠不變的。因此,「一念萬年」也就是指在一個念頭上一直下去。但這是不是「常」呢?

  前面說過,在淺定中當然念頭會動,就是到了深定,只要有念在就有動。因此一般人講「止」、「定」或「我的心不動」,其實沒有這回事,因為這都是相對的,只是自以為不動而已。佛經中說:只有深定的人才能清楚知道念的生滅現象;禪定的力量愈深,感覺愈微細,對於自己念頭的動態知道得愈清楚。未入定的人,不知道念頭的動況;可是入定之後,定愈深,愈能感覺到前一層次心動的程度,但對於現在的心並不知道,以為現在的心是定。等更深入一層後,又發現前一層次的動。所以,深定中的人能發現念頭一剎那有六十生滅,一般人是根本不能發現的。而且在深定中對念頭的生滅不是「觀察」,而是「知道」,清楚知道前面的定是淺的,念頭也未真正停止。這是世間定的情形。所以,「一念萬年」絕不是普通的定,而是無念。然而「萬年」是否就指一萬年的時間呢?其實,既是「無念」,便無時間,所以用「萬年」來形容沒有時間的限制,也就是處於無念的狀況。無念即無限;一瞬即萬年。因此,這兩句詩有兩種解釋:一是心不動;一是無心。

  世間的定心是動的,但無念可說是出世間的定,應該是阿羅漢的滅受想定定,或禪宗的無住、無相、無念。阿羅漢的定力達到「無生法忍」,有些經典說相當於初地菩薩,有些說相當於八地菩薩。禪宗不用以上解釋,只要一時有此情況出現也是好的,也是「萬年」。

  前面所謂的「宗」不是「永恆」,因為佛法根本不接受永恆不變的現像,但也不是「不永恆」。例如:「變」和「宗」的關係如何?「變」是現象,「宗」是它的根本,瞭解了沒有永恆的變,就是瞭解了宗。

  無在不在,十方目前。

  這裡談的依然是「宗」、真如法界。說它在不對,說它不在也不對。真如遍法界,不能說「這」就是真如,因為它並不代表真如,卻又沒有離開真如。「無在不在」講存在不存在,「十方目前」則肯定它的存在,而且它的存在不僅是目前事物的存在,而且十方一切都存在這裡。

  「十方三世諸佛於一毫端轉大法輪」也是相同的意思。就義理上來說,好比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掌握了目前就能掌握十方。但是不是真正如此呢?這得看悟境的深淺:解脫到何種程度,悟境就到何種程度,時空長短大小的自由也就到何種程度。就原則而言,凡夫也可以說十方就是目前、目前就是十方,但縱使意思懂了,依然是霧中看花;但就經驗、修證而言,開悟、尤其徹悟的人看了這兩句,明白就是這麼一回事。

  極小同大,妄絕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

  「極小同大」、「極大同小」很容易懂,既然「十方」就是「目前」,反之「目前」也就是「十方」了。此時已泯滅了時空、長短、大小的對立,當然也就到達了完全沒有虛妄的真如法界,也再沒有邊緣、表面的限制。

  因此有人問:「成佛之後,這個身究竟在那裡?」佛有三身──化身、報身、法身。化身佛成佛後還在人間;報身佛是為了度聖位菩薩而出現,因此也有時空的限制;法身佛則不受任何時空的限制,可以大到無限大,也可以小到無限小,因為無我,所以一切眾生就是他,所有地方都有他,凡是明心見性悟入佛性的人,隨時隨地,都能面對佛的法身。

  有即是無,無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須守。

  「無」就是無執、無我、無固定形象;「有」則是存在著的一切因緣法、因果法。法身佛就是真如實相真如法界,也就是禪,他無處不在,只要修行程度到了便會體驗到,所以是「有」,但又不能執著他是「有」。「無」為何是「有」呢?因為「真如」即「法界」,十方三世一切通通不離真如,所以不能說是「無」。古代禪宗的祖師們答應弟子所問,有的祖師專門講有,有的禪師專門講無,有的禪師則有時講有,有時講無,因不同的對像與時機而作不同的表達。而事實上,不管講有還是講無,都是同樣的東西。

  有位法師對我說:「禪師是瘋子,你說有他偏說無,你說無他偏說有。」我就問他:「那你的看法如何?究竟是有還是無呢?」他說:「佛說不可說、不可思議。」我說:「那好了!既然不可說、不可思議,那麼說有、說無不都是執著嗎?」

  「若不如是,必不須守」,是敦促修行人,如果不是這種情況的話,那就錯了,一定要把它們放下諸如:我執、法執、執有、執無、執大、執小、執常、執斷等等。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慮不畢。

  前面大同小、小同大,指的是範圍,此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指的是數量,即個別的存在和全部的統一。個別的數目和數量總合起來就叫一切,但實際上沒有離開一。要注意的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必需兩句並說,不能單獨說「一即一切」或「一切即一」。否則如果只說:「一即一切」,則抓到一就是抓到一切,我抓住甲就是抓住所有的人,我度了甲成佛就是度了所有的人成佛,甲今天得到很好的經驗就是所有的人都得到很好的經驗。柘這當然是不通的,至於只說「一切即一」,則要所有眾生全部成佛以後,其中之一的眾生才算成佛,那世間就不能有先成佛的眾生了,這也與事實不符。所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要並著說才正確。

  「但能如是,何慮不畢」:只要能達到上述的程度,還憂慮有做不成的事嗎?禪修也是一樣,只要能達到上面所說的,就已經進入禪「宗」了。

  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信心」就是相信這個心。這個心就是「無心」的那個心。你相信自己這個心和被相信的那個心是同一個東西,而不是把「信」和「心」分成兩個東西。所以《信心銘》的意思只有一個心,沒有其他東西,但還是得從信仰的「信」開始。信仰什麼呢?要相信我們有個平等心或真如的無差別心、或無心的那個心,只要離開了分別心,那信仰的凡夫心就是真如心了。若不從信心開始,則無從著手。必須相信《信心銘》所講的每一句話,並照著去做,就能實證到無心的那個心。

  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到最後根本沒有辦法說了,因為到了「信心不二」的程度便不需用語言來表達,從時間來說也沒有過去、現在、未來。

  禪七開始時,我就要求各位不想過去、不想未來,只把注意力擺在當下來用功,可是有沒有現在呢?「現在」這種感覺是心在感覺:心一個個念頭的滑動就叫「現在」。念頭不動,則心不停留在任何一點,當然就沒有現在。當我們的方法不見了、念頭不滑動了,進入了靜止狀態,也就是心無妄念、心不動時,此時就是現在,真正的現在。

  因此,這裡可以分為三個層次:(1)我們是在現在用功、用方法修行,把過去、未來放下,只抓住現在,這是有方法的,這時時間在方法上;(2)入定後方法不見了,沒有離開現在,可是在感受上沒有現在;(3)悟後根本無心,當然沒有現在。

  在修行過程中有過去、現在、未來,但徹悟之後沒有過去、現在、未來。在修行過程中需要借助言語,像我們在禪七中用《信心銘》來指導禪修,但實證了「信心不二」後根本不需要言語、不需要《信心銘》,當然也更不需要註解《信心銘》了。

【書籍目錄】
第1頁:中文版自序 第2頁:前言
第3頁:信心銘 - 三祖僧璨 第4頁:至道無難
第5頁:莫存順逆 第6頁:三、一種平懷
第7頁:四、非有非空 第8頁:五、絕言絕慮
第9頁:六、二見不住 第10頁:七、一心不生
第11頁:八、捨棄幻覺 第12頁:九、覺知煩惱
第13頁:十、無分無別 第14頁:十一、無疑無慮
第15頁:十二、任性合道 第16頁:十三、勿惡六塵
第17頁:十四、智者無為 第18頁:十五、法無異法
第19頁:十六、夢幻空華 第20頁:十七、兀爾忘緣
第21頁:十八、正信調直 第22頁:十九、虛明自然
第23頁:二十、信心不二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1-11-18 14:02:52
迷生寂亂,悟無好惡

  《壇經》說:「自性若悟,佛是眾生;自性若迷,眾生是佛」 這句是錯的。該是「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