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真正的自由-聖嚴法師與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的對話

真正的自由-聖嚴法師與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的對話

真正的自由

[日期:2010-08-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法鼓山智慧隨身書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真正的自由
  
  問:最後請教兩位大師,您們的人生到目前為止,有沒有什麼遺憾?或是覺得還沒有做,需要更努力去完成的事?另外,全世界的知名人士,包括宗教界人士在 內,都是生榮死哀,兩位畢生都主持過許多次喪禮,見證無數悲歡離合的故事,請問兩位要如何安排自己的「最後一程」?希望所有關心您們,愛您們的人如何參 與?
  
  單:當然,活著一天,就有事情做,常常沒辦法把所有的事都完成。不過,我認為自己只是天主的一個工具,來把祂的大愛和關懷分施給別人,實際上,做的是 天主自己,無論任何事業,祂都是主動者。所以,盡人事,聽天命,天主既然給我一個工作、一個使命,我就全力以赴地去做,至於成功與失敗,我倒是不在乎。祈 禱的時候,我常常向天主說:「天主,這是的事啊,願意完成就完成,不願意完成也沒關係;願意由我完成也好,願意讓別人完成也好。」所以,成功不必在我。
  
  譬如,我們在高雄有一個「真福山」計畫,其中包含五個大計畫——安老院:為了因應現代社會老化,很多老人沒有子女、子女外出工作或者出國,所以需要有 人照顧;孤兒院:現在離婚率非常高,離婚的年輕父母為了再婚,所以不願意帶小孩,而這些孩子從小得不到父母的愛,沒有家庭溫暖,甚至有些孩子長大了想要報 復,這些情況將來會成為社會很大的問題與負擔。因此,我們想辦法提供他們一個溫暖而充滿愛心的環境,讓他們長大。另外一個計畫,是為了提供原住民或一般青 年職前訓練,而建設一座活動中心。因為原住民的社會和大都市的社會差異很大,許多原住民到都市以後,常常遇到很多困難。而原住民普遍來說都很單純,一旦到 了五光十色的大環境裡,很容易迷失,甚至有許多女孩子被賣到不正當的場所。所以我們希望運用這個中心,除了給予職前訓練之外,還能讓他們瞭解並學習如何應 付這個複雜的社會,以及新的環境。除此之外,也要為一般社會青年或學生提供生命教育,讓他們能夠瞭解生命的價值、生命的目標,與生命的意義,能夠享受真正 滿足又豐富的人生,才不會生活過得迷迷糊糊的,甚至輕生。
  
  此外,還有兩個修道院:一個是專為修女們興建的隱修院,讓修女不用出門,專修祈禱,也為別人祈禱,但是可以讓別人去看她們,給予別人一些關於宗教、精神方面的輔導;另一個則是專門培育神父、修士們的修道院。
  
  為了這五個大計畫,一共買了二十八甲地,環境很漂亮,是個不太高、獨立的小山頭,小山上有一塊相當平整的台地,原本是用來種植鳳梨等植物。最初買地的 時候還沒有問題,我們請了一家建築公司做整體規畫。但是到了第二年,忽然來了幾個大颱風,造成有些山坡地流失,以及種種其他的問題,致使政府頒訂新法令, 禁止在水源區一公里內開闢山坡地。
  
  那時候有人告訴我:「你可以先斬後奏,蓋了再說。有很多山坡地建築都是這樣,甚至有的連地都不是他們自己的,還不是蓋了以後就地合法,或者是象徵性地 花點錢,把它買回來,何況這是你們的地!」但是,我認為我們是教會人士,不能領著頭犯法,還是要等政府法令修改了再說。果然,最近法令已經在修改了,我們 也又開始進行了。
  
  不過,自從我開始買地、進行規畫,一直到退休,我這一等,就等了十五、六年!所以我感覺到,假使天主不願意讓這個計畫在我手上成功,那麼在別人手上成功也很好,成功不必在我。現在我的繼任人正繼續在做這個工作。
  
  至於是否有還沒完成、掛心的事?其實,現在我必須做幾個選擇:譬如,我寫過很多文章,假使整理起來,大概可以出版十幾本書。不過,這是次要的事,而且 別人也可以幫我處理,所以我還是把「人」擺在第一位。因為我得了這個病,所剩時間不多,我感覺關心人是最重要的,所以願意把我的信仰、天主大愛的種子灑遍 全台灣。
  
  為此,我舉辦了一項「生命告別之旅」,從去年(二○○七年)八月開始到現在,已經舉辦了五十多場大型的生命告別會。曾有人建議我,「生命告別」這個名 稱太傷感,建議我改一改。我覺得沒什麼好傷感的,因為我有宗教信仰,所以面對死亡時,就只想和大家談一談我的人生經驗和思惟,我活了八十多歲,對人生算是 有相當多的體驗了。
  
  有許多團體邀請我,到目前為止,我先後去了十四所大學、八所監獄,還有一些天主教教區與其他宗教團體。會以這三種單位為優先選擇,是因為大學有許多領 導社會、提昇社會,能使社會向前發展的學者、專家等知識分子,假使這些領導社會發展的人,能夠真正接受大公無私的愛,用愛心來帶領社會、帶領國家,領導經 濟和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社會就不光只是注重物質方面,還會重視精神和靈性的生活。
  
  而監獄裡關著許多因殺人、偷盜、搶劫等案件而入獄的受刑人,我去的八所監獄,都是全台灣最大的。台灣目前的受刑人約有五萬多人,台中監獄是最大的一 所,在減刑前有六千多人,減刑後還有四千六百多人。假使他們能夠有一點改變,出獄後走向正途,我們的社會就會更祥和。最後,之所以選擇宗教界,是因為任何 宗教都有一個共同的使命,就是社會教化的責任,大家若能建立共識,一定能共同發揮更大的功能。所以我選擇將「生命告別之旅」當作優先。
  
  也有人問我,這麼東西南北來回地跑,到處演講,感覺累不累連我自己的主治醫師在報紙上、電視上看到我時,也很擔心。我告訴他們:「剛開始治療的時候, 你們給了我四個半月的壽命,那段時間裡我全聽你們的,吃藥、回診我都配合,也沒四處走動;但是這以後的時間就是我賺的了,我可以自由利用。」許多醫生們都 感覺奇怪,怎麼一年半過去了,我還能夠到處去演講?我說,除了按時吃藥、接受治療,最大的支持力量,還是我的宗教信仰。所以,我常有做不完的事情、未了的 心願。不過,我也很放心,我只是天主的一個工具,祂願意用我也好,不用我也沒有關係。我常常是準備好了要去見天主。
  
  問:您在文章裡提到,您把醫療交給醫生,把調養交給自己,甚至說死後願意化身為有機肥料,奉獻給台灣這塊土地。這讓我們非常敬佩,請教您的想法是什麼?
  
  單:得知罹患癌症後,我做了一次祈禱,我想,時間到了,該離開這個世界了,也就是盡人事,聽天命,我不會自殺,也不會不治療。首先,我把病交給醫生, 告訴醫生我會是最合作的病人,該怎麼治療,我全力配合。第二是關於飲食調養的問題,要自己注意照顧自己,照醫生囑咐按時吃藥。我是修道人,過去和大家一樣 都是吃大鍋飯,別人吃什麼,就跟大家一起吃。不過,生病以後,我看了一些中醫、西醫的書,書中提到,癌細胞喜歡吃動物性蛋白,假使吃肉,它就發展得快;假 使吃素,因為癌細胞不太喜歡植物性蛋白,就會發展得比較慢。所以我現在盡量吃水果、蔬菜,在飲食方面做了一些改變。
  
  至於我死後,還能夠對台灣做什麼貢獻呢?就是把身體交給台灣,埋在台灣的土地裡,做成有機肥料。另外,我已經寫好遺囑,希望我的葬禮非常簡單,棺木要 用窮人的、最薄的,或是火葬用的棺材;鮮花、輓聯一概婉拒;棺木上只要放一本《聖經》,其他的都不要。我連出殯時的講道都預備好了,因為我怕別人歌功頌 德,假使無心中得罪了人,之後沒人替我向別人請求原諒,所以我也事先錄好音,到時直接播放就可以了。
  
  我是個出家人,跟聖嚴法師一樣,沒有自己的財產,我最寶貴的財產,就是我的信仰,也就是一個簡單的「愛」字。因為天主是愛,所以我希望把愛的種子、愛的信仰送給我的朋友們。最後,把我的生命、我的靈魂交給天主。這是我的遺囑,也是祝福。
  
  師:有人問過我,這一生之中,有沒有什麼遺憾的事?如果馬上死了,還有什麼事要交代?對我來講,我曾經犯過無數的錯,但這不是遺憾,因為無知,所以犯了錯。而我不會再去犯曾經犯過的錯,也就沒有遺憾了。
  
  至於有沒有想要做而還沒完成的事?的確是有無數的事想做,卻還沒做。這些年來,我們每年都會推出一項社會運動,例如,我們率先對於民間大拜拜、大燒 香、大燒紙錢或大放鞭炮等習俗提出改革,過去台灣民間常見從一村吃過一村,從這個鎮吃到那個鎮的大拜拜習俗等情況,現在都已經漸漸減少了。
  
  另外,幾年前還推動一項「心」五四運動,就是從「心」開始的新生活運動主張。像現在社會上普遍知道的「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或是 「四要」: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等等。我們這個團體裡有幾十萬人經常在用,成為日常必需的一種生活方法。
  
  去年,我們推出「心六倫」運動。因為中國古代的「五倫」,在今日社會已經不適用,有些觀念顯得八股、守舊,新世代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大概不容易接受,所以我們透過電視、報紙、雜誌等媒體,來推廣「心六倫」運動。
  
  今年,我們則倡導「好願在人間」運動,呼籲大家一起來許好願、做好事、轉好運。然而,這些社會運動並不是僅僅推動一段時期就夠了,而是要持續、普遍地推廣下去。
  
  這個世間是非常有限的,然而,在我的心中,我的願是無窮的,只要對社會是好的,是社會需要的,我都願意去做,一項一項地做。若是我個人無法做的,我呼 籲大家一起來做;在我這一生做不完的,希望再來人間繼續推動,繼續廣邀大眾一起參與。所以,我這一生,沒有遺憾,但是我的心願永遠是無窮的!
  
  至於死後,我希望與佛菩薩在一起,之後,若是佛菩薩需要我到哪裡,我就去哪裡,或許這也是隨著我的心願而去。而我往生以後,別人對我做任何評論,這是 別人的事,與我無關。剛才樞機主教說,死後不希望有人送花,不希望有人歌功頌德,也不希望鋪張、追悼。在過去,羅光主教往生,我去憑弔時,看到他的棺木停 在一個大廳裡,其餘什麼也沒有,這是個非常好的示範。但是在佛教界,過去有些例子顯得比較鋪張,靈堂布置得富麗堂皇,並且舉辦追思、傳供。傳供就是集合很 多長老法師來供養十道齋菜,然後一道一道地傳,可說是身後哀榮了。但是我死後,這些都不要。
  
  我早已預立遺囑,而且經過律師和法院的公證;我個人沒有財產,我的著作歸屬於教團;我的遺體用薄薄的木板封釘就可以了,火化以後,既不設牌位、不立碑、不建墳,也不需要蓋一個骨灰塔來佔位置。
  
  法鼓山上有一處「台北縣立金山環保生命園區」,是一座植葬公園,這是由法鼓山捐地給台北縣政府,再由台北縣政府交由法鼓山管理維護。所謂植葬,就是把 骨灰分成好幾分,分別放入散在公園各處已經鑿好的幾個地穴之中,這樣就不會讓後人執著地認為,某塊地方是自己眷屬或親人的。
  
  不論任何宗教或民族,只要願意把骨灰植葬在這個公園裡,我們都接受,而且植葬的過程中,也不會有宗教儀式。到公園來的人,不准獻花、燒紙、燒香,或是 點蠟燭,就只是憑弔。其實人死了以後,就在這個世界消失了,或許暫時會有人記得,但是過了十年、二十年以後,人們就忘掉了。過去厚葬的作法並不文明,也不 經濟,非常浪費,即使你有個很大的墳墓,再過五十年、一百年以後,還是會被忘記,例如中國的秦始皇等君主,他們的墳墓現在只是變成觀光景點,而不是真正去 紀念他。
  
  現在,法鼓山上的環保生命園區才開放沒多久,已經有幾十位往生者植葬了,十年以後,可能會有數千人以上。如果有人來憑弔,那就數千人一起憑弔了。未 來,我的骨灰也會植葬在這個公園中,這裡就是我的歸宿處,所以我死了以後,骨灰也可以做為肥料,因為公園四周種了綠竹,將來還可以生產綠竹筍,而骨灰也就 變成肥料了。
  
  因此,我的想法跟樞機主教非常類似,希望我們的做法能形成一種風氣,也希望日後能夠有名人或高僧大德一起這麼做,讓我們的社會真正走向一個文明的時代。
【書籍目錄】
第1頁:大師的一生 第2頁:疾病與信仰
第3頁:真正的自由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