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門修證指要 聖嚴法師著

禪門修證指要 聖嚴法師著

顯宗記

[日期:2010-07-20]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顯宗記

  無念為宗,無作為本,真空為體,妙有為用。夫真空無念,非想念而能知實相。無生豈色心而能見?無唸唸者,即念真如;無生生者,即生實相。無住而住,常住涅盤。無行而行,即超彼岸。如如不動,動用無窮。唸唸無求,求本無念。菩提無得,淨五眼而了三身;般若無知,運六通而弘四智。是知即定無定,即慧無慧,即行無行。性等虛空,體同法界。六度自茲圓滿,道品於是無虧。是知我法體空,有無雙泯,心本無作,道常無念。無念無思無求無得,不彼不此不去不來。體悟三明,心通八解。功成十力,富有七珍。入不二門,獲一乘理。妙中之妙,即妙法身。天中之天,乃金剛慧。湛然常寂,應用無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無,便成妙有。妙有即摩訶般若,真空即清淨涅盤。般若是涅盤之因,涅盤是般若之果。般若無見,能見涅盤。涅盤無生,能生般若。涅盤般若,名異體同。隨義立名,故雲法無定相。涅盤能生般若,即名真佛法身。般若能建涅盤,故號如來知見。知即知心空寂,見即見性無生。知見分明,不一不異,故能動寂常妙,理事皆如如。即處處能通達,即理事無礙。六根不染即定慧之功,六識不生即如如之力。心如境謝,境滅心空。心境雙亡,體用不異。真如性淨,慧鑒無窮。如水分千月,能見聞覺知。見聞覺知而常空寂。空即無相,寂即無生。不被善惡所拘,不被靜亂所攝。不厭生死,不樂涅盤。無不能無,有不能有,行住坐臥,心不動搖。一切時中,獲無所得。三世諸佛,教旨如斯。即菩薩慈悲,遞相傳受。自世尊滅後,西天二十八祖,共傳無住之心,同說如來知見,至於達摩,屆此為初,遞代相承,於今不絕。所傳秘教,要藉得人,如王髻珠,終不妄與。福德智慧,二種嚴重,行解相應,方能建立。衣為法信,法為衣宗。唯指衣法相傳,更無別法。內傳心印,印契本心,外傳袈裟,將表過旨。非衣不傳於法,非法不傳於衣;衣是法信之衣,法是無生之法。無生即無虛妄,乃是空寂之心;知空而了法身,了法身而真解脫。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景德傳燈錄》卷三0、《大正藏》五一.四五八頁下——四五九頁中)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聖嚴識 神會(西元六六八—七六O年)俗姓高氏,湖北省襄陽縣人。自幼先學儒家的五經,並探老莊的勝義,後因覽《漢書》而知佛理,便到國昌寺出家,諷誦群經,過目了了,易如反掌。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根據曹溪本的《六祖壇經》第七章,後載神會禪師參見六祖慧能之時,年僅十三歲,一說十四歲。有一段對話,極有意義: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師曰:「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會曰:「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師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會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不見?」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師以拄杖打(會)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對曰:「亦痛亦不痛。」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師曰:「吾亦見亦不見。」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見?」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師云:「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弄人!」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神會禮拜悔謝。(以上一段在敦煌本《六祖壇經》第四十四節亦有類似記述)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可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蓋頭,也只成個知解宗徒!」(同出於曹溪本《六祖壇經》第七章)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又在流通本《六祖壇經》第十章,記述到六祖大師向眾弟子宣告即將捨報示寂之時,弟子們「悉皆涕泣,惟有神會,神情不動,亦無涕泣。師云:『神會小師,卻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餘者不得。』」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從以上三段文字所見的神會,是一位聰穎異常的沙彌,而且在六祖圓寂之際,他已修行到了「毀譽不動,哀樂不生」的程度,已是六祖門下弟子中的佼佼者了。也因如此,胡適先生認為《六祖壇經》是出於神會之手。本收不作真偽考證,但作介紹,有益於讀者修行就好。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惠能寂後神會遍尋名跡,唐玄宗開元八年(西元七二O年),依敕往南陽的龍興寺,嗣後又到洛陽大弘禪法,唐玄宗天寶四年(西元七四五年)七十八歲作〈顯宗記〉,暢演的南宗的禪風。本來所謂南頓北漸,惠能與神秀並駕齊名於當世。神會到了洛陽,北宗的神秀門下也就是日漸衰微。安祿山造反之際,神會為國家籌款,功德至偉;亂平後,唐肅宗特為他建造荷澤寺,故稱神會所傳的南宗禪而宏於北方者,為荷澤宗。唐肅宗上元元年(西元七六O年)入寂,世壽九十三歲。《景行傳燈錄》卷五則謂其「俗壽七十五」,若然則天寶元年,他便入寂了。那麼〈顯宗記〉的撰作年代又在何時呢?不管它,它的價值是不會變的。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略辨大乘入道四行
第3頁:息心銘 第4頁:心王銘
第5頁:信心銘 第6頁:入道方便
第7頁:心銘 第8頁:〈修心要論〉節錄
第9頁:《六祖壇經》錄要 第10頁:參同契.草庵歌
第11頁:永嘉證道歌.止觀頌 第12頁:顯宗記
第13頁:平常心是道 第14頁:心要
第15頁:五階三宗 第16頁:臨濟宗旨
第17頁:洞山宗旨 第18頁:默照禪
第19頁:省力處 第20頁:坐禪儀
第21頁:《禪關策進》錄要 第22頁:觀心銘.初心修悟法要
第23頁:《博山參禪警語》錄要 第24頁:《禪門鍛煉說》要略
第25頁:參禪法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殊非 发表于 2013-5-20 13:59:20
這一句的”雲”是不是應該是”云”啊?
我查了法鼓全集的光碟版應該是”雲”喔! :)
第 1 楼
殊非\ 发表于 2013-5-20 13:58:52
"雲何能得悟解法相",這一句的”雲”是不是應該是”云”啊?
我查了法鼓全集的光碟版應該是”雲”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