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禮儀環保手冊

禮儀環保手冊

緣起

[日期:2010-08-1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法鼓山智慧隨身書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緣起
  
  中國向來有「禮儀之邦」之稱,在中國人的觀念中,「禮」可以發揮人性和培育人格,如果沒有了禮,我們就成了野蠻民族,和動物沒有什麼不同。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應該是非常懂得禮儀的民族;但是近百年來,很多人卻認為中國的東西都是保守的、落伍的,連帶地使我們的社會大眾,忽略了禮儀的涵義,及其實質的功能,僅僅是虛有其表、徒有其名,或流於一種風俗習慣。因此,若想淨化人心、淨化社會,必須先從淨化禮儀開始。
  
  法鼓山所推動的心靈環保,也是禮儀環保的一環;因為禮儀,必須是誠於內而形於外的行為,否則所謂的禮儀也只不過是虛假的形式。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上,常常有許多大型的典禮活動,只重排場,缺乏陶冶人格的功能,也無法達到淨化人心的目的,反而造成人心的腐化。有鑑於此,法鼓山才提出了「禮儀環保」系列活動的構想,同時印製各項禮儀環保手冊,推廣日常生活禮貌,改善不切實際的禮儀,俾使社會大眾能有所依循,將心靈環保的理念真正落實在現實生活之中,而朝「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目標努力。
  
  一、我們環保的目標—推動全面社會的淨化
  
  法鼓山多年來以佛陀慈悲和智慧的本懷,不斷地呼籲社會大眾,共同來關懷大眾的社會,更以心靈環保、禮儀環保、生活環保、自然生態保護等實際的行動,來淨化我們的社會。
  
  「心靈環保」,便是人心的淨化,由人心的淨化,推展到社會環境及自然環境的淨化,始能落實、普遍、持久。所謂「心靈環保」,是一個新名詞,其實,佛教很早就主張,要使我們的煩惱心,淨化成為慈悲心和智慧心。
  
  人心的淨化,必須放下自私自利,確信利人便是利己的道理。這種觀念,正是我們現在的社會,以及永遠的人間所需要的。如果人人都能不為私利,而為利他的話,我們的世界當然不會有罪惡及紛爭了。
  
  利他行並不等於做爛好人。必須智慧與慈悲兼顧,方能使我們的世界真正的淨化。「禮儀環保」,便是為了保護人間社會環境的祥和及安寧,包括對於家族的倫理、社會的倫理,乃至於職業及政治倫理的提倡與維護。「社會」,是人與人的結合;「倫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尊卑、高下、長幼、先後等的軌範。
  
  不過,假相的倫理,往往是單向的要求另一方要盡什麼責任;真正的倫理是雙向的,而且是要求自己盡分盡責,這也正是佛教的觀點。
  
  人和人之間的倫理關係,應該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盡自己的本分,恰到好處的盡到自己的責任。比如說,一個母親可能同時也是一個太太,同時又是一個女兒、媳婦、婆婆、學生、老師或老闆、職員等等;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場合,具有不同的身分。能在不同的場合以不同的身分,恰如其分的盡到應盡的責任義務,便是實現了人間應有的倫理關係。
  
  千萬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和以自己的身分,去要求別人。譬如一個做母親的,只知要求子女應如何,或做太太的,只知要求先生應如何,而不知要反求諸己,這樣會帶來不安、困擾和不平。如果每個人都能自我要求,盡自己的倫理責任,那麼光明的世界就在我們的面前,因為盡責任就是放光發熱,互送溫暖的力量。
  
  「生活環保」及「自然生態保護」,便是生態資源的保護以及物質資源的保存。
  
  所謂生態保護,包括對於所有野生動物以及植物的保護。要將所有動、植物生存的環境,都看作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沒有這些動、植物,人類也無法單獨生存。這些共同生活的生物環境,都有它自動、自然、相互之間的調整作用,如果人為加以破壞,使自然的生態環境失去平衡,也會為人類帶來災難。
  
  物質資源的保存也很重要,我們對於物質資源的浪費,很快便會帶來災難;譬如,對石油及水資源的浪費,石油及水,正如人體的血液,如果將油料燒盡,地下水抽光,會為人類帶來什麼情況?後果或許會可怕得不堪想像!而各類礦物對地球而言,便有如人體的骨骼,任意揮霍浪費,會促成地球末日的早日來臨!
  
  佛教主張愛護一切眾生。因為愛護所有動物,所以不殺生;因為愛護所有物質,所以要惜福。對於所有一切物質,都應該好好愛惜、好好運用,一用再用直到不能用為止,這樣才能把我們的環境保護好。我們的環境就像我們的身體,我們依靠生活的環境而生存,如果我們繼續浪費下去而不加愛惜,我們的後代子孫將會無法享有這樣的福報。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二、禮儀環保的基礎—觀念的淨化與個人的淨化
第3頁:三、禮儀環保的重要性 第4頁:四、日常禮儀範例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