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的智慧 聖嚴法師著

禪的智慧 聖嚴法師著

第一篇 佛法 - 佛教與死亡

[日期:2010-07-19]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14、佛教與死亡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佛教如何闡釋死亡?從死亡到來生之間會發生什麼事?有什麼東西能從此生帶來到來生?面對死亡該如何修行?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對太多數人來說,死亡是很令人恐懼的事,但也是人人必須面對、無法避免的事。然而,眾生的開悟者對死亡的看法不同;而且,傳統佛教和禪宗對死亡的看法也不同。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傳統佛教所談論的死亡,有兩種不同的類型,一種是眾生,一種是聖者。首先是凡夫眾生的死亡,這是由眾生行為累積的業力,來決定未來的轉世。如果惡業很強,就會投生於鬼道、畜生道或地獄道;如果善業很強,就會投生於天道;如果善業與惡業相當,就會投生於人道。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從死亡到來生的階段,在藏傳佛教中稱為巴度(bardo),禪宗稱為中陰身。人死後不一定進入中陰身,如果善業很強,會直升天道;如果惡業很強,會直墮地獄道;如果善惡業相當,就會經過中陰身的階段。中陰身會重生在哪裡或如何重生,沒有人知道。父母創造新生命,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中陰身根據因緣,可能出生於畜生道、人道或某些天道。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因此,在世的人藉由做佛事(誦經、布施),把功德迴向給死者,可以減輕中陰身的惡業,協助死者。比方說,本來中陰身注定要投生到較低的道,做佛事之後可能轉而投生於人道。如果原先會出生在惡劣的環境,迴向之後可能幫助他投生到比較好的環境。中陰身本身無能為力,無法修行,也無法造新業,只能從活人所做的善業得到功德。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根據中國佛教,中陰身頂多維持四十九天;根據《西藏度亡經》,時間可以更長。這段時間長短不一,根據不同生靈、不同因緣而定;因緣成熟時,就會再生。根據中國佛教,如果四十九天後中陰身沒有轉世,就會立刻變成餓鬼或神祇。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如果沒有轉世的生靈業力薄弱,行動就有限,只會在某些時刻、某些地點出現,這就是餓鬼;如果業力比較強,活動的範圍就更大、時間就更長,便是神祇。然而,沒有任何東西是永恆的,最終都會重生到其他道。鬼神無法修行,就像在中陰身階段的生靈一樣,只能接收活人透過佛事所給的功德。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第二類的死亡涉及聖賢。所謂「聖者」是指已經擺脫輪迴的人;而「賢者」是指比一般人修行更深,但尚未解脫的人,例如有些祖師便是賢者。根據小乘佛教,聖者至少達到了阿羅漢四果中的初果。到達初果之後,不超過七次轉世,便能永遠解脫,證得阿羅漢果。對這種阿羅漢來說,死亡之後的階段稱為無餘涅槃,也就是沒有殘餘的業,因而進入涅槃。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根據大乘佛教,初地以上的稱為菩薩聖者。對菩薩而言,沒有生死這回事。菩薩由於神通廣大,可以同時在不同的地方或以不同的形式示現。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禪宗接受佛經的說法,但不仰賴它。禪宗強調修行者必須了知沒有生死、善惡、內外、過去與未來。禪宗要打破這種對立的想法,採取無分別的態度。只有具備這種態度,才能泰然自若面對死亡,不怕死、不貪生。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如果終生修行卻沒有開悟,是不是浪費時間?還是有哪些東西可以帶到來生?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如果具有剛才我所描述的態度,精進修行,此生開不開悟並沒有關係。但我知道,這個回答是不會讓你滿意的。最好的回答就是:認真的修行者應該避免造惡業,這會幫助他們得到好的來生,能繼續修行。如果他們做錯事,應該立即知道、懺悔,這能減輕業果。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已經能掌握對死亡的恐懼的禪修者,不在乎會不會經過中陰身的階段,也不在乎會再生哪一道。如果因緣有利於修行,來生就會修行。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至於什麼會由此生帶到來生,顯然不是肉體,但佛教主張並沒有真正或永恆的自我。決定來生以及帶到來生的就是業,業又分為兩種:有漏之業與無漏之業。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有漏之業,不管是善業、惡業或不善不惡之業,都是由執著於虛幻自我的眾生所造的,受到貪瞋癡三毒的掌控。其實,虛幻的自我就是業力。因此我們可以說,業力由此生帶到來生;或者說,對虛幻自我的執著由此生帶到來生。不管是哪一種說法,眾生都會生生不斷地體驗業果。業種儲存於第八識,也就是阿賴耶識或藏識。死後業種會繼續成熟,最有力的業種會決定再生於何處、如何再生。而這個生靈,會被父母像磁鐵一樣吸引。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無漏之業是由不執著於自我的開悟的聖賢所造。由於不執著於自我,所以這種業的結果是無漏的,超脫輪迴,不存在於第八識中。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能從此生帶到來生的只有智慧力,這種人只是順應眾生的需要而再生於人間,也就是所謂的「乘願再來」。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臨終時,應該維持何種心態?如果可能的話,是否應該打坐、誦經,或念觀音聖號?既然禪修者應該了知沒有生死,但沒有達到這種境界的人該維持何種心態?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許多這類問題之所以產生,是因為人們聽取了不同佛教傳統的說法,因此會去詢問許多有關死亡的問題。我先前的說法依然成立。禪修者不應讓死亡的問題盤據心中,不一定要開悟後才不怕死,在死前也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準備的。重要的是,活著的時候要有規律的修行。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如果臨命終時要為自己做一些事,打坐、念觀音聖號會有用,但效果不大。重要的影響仍來自活著時的修行、所發的願,以及發願時真誠的態度。如果怕死或關切死後往何處去,而認為該做些事以利於死後,那就不是真正的禪的精神。禪的方式就是不論自己的成就如何,應對生死培養出無畏的態度,這種態度的養成只有來自認真修行。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人們經常問,禪修者在不同情況下應該保持何種態度?因為禪似乎與佛教的其他傳統不同。我一向都這麼強調:禪,除了一個例外,與基本的佛教觀念並無不同。這個例外就是:傳統的佛教方式談的是不同層次的經驗和漸進的過程;而禪的方式是直接的,總是強調修行。除了這一點,禪修者的態度和信仰完全符合傳統的佛法。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從宋朝開始,禪宗已經吸收了其他佛教傳統的一些觀念,尤其是淨土宗。人們那時開始關切有關死亡的問題:「如果終生修行,臨死前卻未開悟,會怎麼樣?」心中盤據著這個問題的人也許該修淨土宗,因為死時阿彌陀佛會接引他們到西方極樂世界。但這種態度不是真正的禪的精神,因為它是有所求的。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為死者祈禱或誦經是否重要?《盂蘭盆經》中所描述的中國修行方式如何?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在親友去世後,其實並不需要做任何事。佛事是有用的,但作用不是那麼大。其次,只有在死後靠他人幫忙,不管是親戚、佛或菩薩幫忙,都與佛法不相應,重要的是死者個人的業力和願力。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中國對死者所做的佛事,其實並不是禪修的方式,只是方便法門。死者在生前可能沒有太多修行,所以親友做佛事、布施,希望把功德回向給他的靈體,但這樣有用嗎?當然有用。但對誰有用?許多人需要這些觀念,因為他們在面對死亡時覺得無助、悲慟、懊悔,所以相信某種儀式對死者有用,會讓他們自己好過一些。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這種信仰不限於禪宗。有一次我問一位印度教的修行者:「印度教徒相信做法事可以把死者的靈魂送到較好的地方嗎?」他回答:「通常我們相信這種事情,但它與業的原則其實不相應。」我又問: 「如果你的父母去世,你會不會為他們做法事?」他回答:「那當然,我寧可相信這是有用的。」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似乎做佛事與其說是為了死者,不如說是為了生者?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就某個程度而言,這種說法是對的,但我們不能說這種佛事完全沒有用,那種心力的確能幫助死者。先前說過,如果做佛事的人誠心誠意,而且修行很好,也許能使死者的投胎轉世到更好的境界。此外,人們誦經或讀經時,鬼神和其他生靈會聚集來聽,從中獲益。如果他們獲益,死者也能間接獲益。這就好比一個人在監獄中,家人以他的名義作善事,那個人雖然不會獲釋,但可能因而得到較好的待遇。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謝謝師父,您總是從禪的絕對自力的角度來回答問題。禪很純淨,與神通不相干。但我們同時也是知性的生靈,如果把慈悲和善意的心意和力量用於某人或某事,不但不會傷害人,反而是助人,造善業。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是的,你說的對。佛教徒,包括禪宗的佛教徒,應該為已逝的親友做佛事。我為父母誦經,而且是認真、誠意地做。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假設禪修者歷經了「瀕死經驗」,比方說「經過一個隧道」或「走向一道光」,或者任何神識離開身體的經驗,修行者在這種情況該怎麼辦?他應該被諸佛、菩薩或已逝親戚的形象所吸引,或不予理會?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有瀕死經驗的人,不該依賴當時所體驗的事,也不該把所有的信心放在那上面。首先,「起死回生」的人其實沒有真正的死。他身體的一些作用可能暫時停止,但腦並沒有死。如果腦死了,就不可能起死回生。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只要大腦還活著,人就依然保有記憶。也許他的確與其他生靈產生互動,遇到死去的親戚,神識到達另一個領域,但也有可能只是鮮明的幻相而已。那種經驗可以極為有力,但誰又能確切地說明這些經驗究竟是什麼?因此,禪宗認為這些經驗是不可靠的,修行者不該太在意它們。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另一方面,做為宗教經驗,這些是有用的、有力的,而不該否定。即使在健康時認真打坐,也可能覺得自己到過極美好的地方——天堂或淨土,你可能肯定那個經驗是真的,但這些只是個人的宗教經驗。然而,禪宗主張這些不是可靠的,禪修者不該把太多的信心放在那上面,或放在他們對這些經驗的詮釋上。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您所說的宗教經驗是什麼意思?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宗教經驗可以涵蓋許多不同的體驗:深刻的頓悟,具有啟示的經驗,感覺與他人、世界或宇宙合而為一等等。這些體驗對於當事人很重要,可以幫助他們建立信心。由於宗教經驗通常是自發的,不一定是修行的結果,這使得它更具有力量。這種經驗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至少能幫助人更為安定、平和,因此是好的經驗。雖然如此,禪卻認為它們像其他事情一樣,都是虛幻的。禪宗強調明心見性,拋棄虛幻。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您剛才提到這些經驗「不可靠」,能否稍加說明?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個人的任何經驗,不論多麼生動,都可能不是真實的。在瀕死經驗、甚至夢中所遇到的死去的親人,可能真的是死去的親人,但也可能是鬼神或自己的想像,你又怎麼能確定呢?有一件事倒是可以肯定的:類似的經驗力量很大,而且屬於宗教經驗的範疇。但如果太相信這些經驗,可能會把所有有時間都花在等待這種經驗再次發生。是的,這種現象可能就像是你體驗到的,但也可能來自你自己的意識。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人死後,前五識停止作用,失去感受、思維,但第六識依然存在並發揮作用。第六識可能體驗到擺脫肉體的負擔和痛苦,覺得很喜樂,而從意識中可能產生美麗的景象、聲音、氣味。另一方面,第六識可能執著於身體所體驗到的痛苦,而從意識中可能產生某些可怕或夢魘般的事。這些經驗是真?是幻?我剛才的解釋,把這些現象描述成第六識的產物。我並不是說這能解釋所有的瀕死經驗,但卻是一種可能的解釋。存在著眾多不同的解釋,這個事實本身就使得這些經驗不可靠。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有時禪的教誨似乎有些矛盾,因為它一方面很實際,主張不該依賴任何東西;但馬上又談論鬼神、天堂、地獄。在這當中,菩薩是最難令人相信的。如果他們能同時在無數的地方,以無數的形式示現,那得要有很大的想像力才能接受這種說法。然而,禪又說一切都是虛幻,這之間是有矛盾的。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你所說的一切都能成立。其實,人不需有起死回生的經驗,也能體驗到超自然的事物。即使在打坐時,也能體驗到日常情況之外的東西。比方說,精進打坐時,可能心中會看到一幅漂亮的圖畫,你進入圖畫中,體驗這個新世界。這是不是真正發生呢?這是不是你的想像呢?你所想像的,與你清醒、有意識時用感官所體驗到的,哪一樣更真實?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經驗可以是客觀上真實的,但必須透過第六識的過濾,因此是主觀的,並不完全可靠。的確,第六識本身是不可靠的。佛教不否認鬼神、天堂、地獄、菩薩的存在,然而只要是透過第六識所覺受和詮釋的世界,所體驗到的一切都是虛幻的,當下也是虛幻的。如果要清楚、直接地體驗世界,那就修禪。
【書籍目錄】
第1頁:中文版序 第2頁:譯者志
第3頁:英文版第一版序 第4頁:英文版第二版序
第5頁:第一篇 佛法 - 身為佛教徒是什麼意思 第6頁:第一篇 佛法 - 有情眾生
第7頁:第一篇 佛法 - 自我 第8頁:第一篇 佛法 - 因緣
第9頁:第一篇 佛法 - 五蘊與意識 第10頁:第一篇 佛法 - 業
第11頁:第一篇 佛法 - 五戒 第12頁:第一篇 佛法 - 戒律與業
第13頁:第一篇 佛法 - 禪是宗教嗎? 第14頁:第一篇 佛法 - 修習佛教與其他宗教
第15頁:第一篇 佛法 - 佛像 第16頁:第一篇 佛法 - 佛教的功德觀
第17頁:第一篇 佛法 - 菩薩與阿羅漢 第18頁:第一篇 佛法 - 佛教與死亡
第19頁:第一篇 佛法 - 末法時代 第20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老師的重要
第21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單獨修行.集體修行.隨師修行 第22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每日打坐之道
第23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第24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修行的見解比修行本身更重要嗎?
第25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知識障礙修行? 第26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中國禪與日本禪
第27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荒誕不經 第28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病
第29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心理治療 第30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為什麼要讀經?
第31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民族文化 第32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佛教的娛樂觀
第33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詩歌與王維 第34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責任與修行維持平衡
第35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在非佛教的社會中培育佛教的子女 第36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修與老年人
第37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佛教與財富 第38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開悟持久嗎?
第39頁:附錄一 - 禮佛 第40頁:附錄二 - 夢
第41頁:附錄三 - 佛教與墮胎 第42頁:附錄四 - 安樂死與自殺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