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的世界 聖嚴法師著

禪的世界 聖嚴法師著

綠化大地.淨化人間

[日期:2010-07-19]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綠化大地.淨化人間

  一、青山綠水今何在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四十多年前,我在上海時,聽過一首「阿里山風雲」的主題曲「高山青」,歌裡有兩句歌詞:「高山常青,綠水常流。」描寫當時台灣阿里山的風光。因此在我的印象中,寶島台灣該是到處山青水綠。但是經過四、五十年,台灣環境漸漸惡化,乃為事實!阿里山流出的水,是否還是可以喝的,我不知道,許多的河流溪澗,均由於山坡地的農牧開墾及工業設施,嚴重地污染了水資源,這是事實!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日前,我在金山鄉法鼓山,問三十多位參與禪修的社會菁英:「五百年後我們再回地球訪問,地球會是什麼面貌?」大家各個失望地說:「那時地球可能翻了一個身。」「地球上可能已經沒有山,連阿里山都不見了。」「人口太多,把山剷平填海了。」「山上樹木都不見了。」但也有一位聽眾期望著說:「五百年後世界會更美,會出現人間淨土。」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這兩種看法和想法,恰巧完全相反。諸位也請猜猜看,五百年後地球會是什麼模樣?會變得更壞,還是真有人間淨土出現?今天我們如果不及時剎車或及時調整生活觀念、調整生活方式,我相信,五百年後的地球,可能到處都是垃圾山,所有的人可能都會害著各種各樣的怪瘡怪病。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但是,如果我們及時回頭,愛護環境,人間淨土是可能出現的。以佛教徒的立場而言,只要努力,只要有心,未來不是不可以挽救的。我希望五百年後回到地球時,我們的子孫都已是生活在人間淨土裡。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二、現在菩薩未來佛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在佛教經典之中,將所有的生命分成兩類:一是有情,二是無情。有情的生命是指動物世界;無情的生命包括植物和礦物。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在佛教徒來看,無論是動物世界、植物世界、礦物世界,都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身體無法離開大環境,大環境便是身體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大環境,我們的身體就無法存在,而生存的環境,就包括了動物世界、植物世界、礦物世界。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佛經的《生經》中提到,所有的動物都可能是現在的菩薩、未來的佛。釋迦牟尼佛在無量世以前,發菩提心之後,便一生又一生地在不同的眾生群中廣度眾生。在不同的眾生群裡,他做過鹿、象、兔子、鳥及其它的種種動物。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因此,我們看到動物時,就應該想到,這些動物可能是發了菩薩心願的未來佛,對待動物應該就像關懷、尊敬所有未來的佛一樣。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但目前世間的動物世界,究竟如何?許多珍稀的野生動物,由於自然環境被人類文明破壞,已逐漸減少乃至滅種了。由於溪流、水塘、池沼、湖泊受到人為的污染,水鳥種類已慢慢少了。許多過去有的魚,現在也不見了。不僅在台灣沒有容身之地,在世界各地也都不容易找到棲身之所了。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就佛教徒的觀點來看,森林等於是未來諸佛居住的世界。因此,當我們看到森林失火,就好像看到台北市或者是一個人口聚集的村落、都市,發生火災一樣。這是佛教徒對自然環境的認識和看法。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三、在水邊林下修行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釋迦牟尼佛就是出生在一個公園裡的無憂樹下,出家後在森林中修道,而釋迦牟尼佛成道的地方也在一棵菩提樹下,成道後說法、首次度化五個比丘弟子的地方叫鹿野苑,也是樹林。佛陀也常鼓勵比丘們,當以「日中食,樹下宿」為精進的生活方式。水邊林下,乃是修道的環境。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在清水邊聆聽淙淙水聲,同時也欣賞水的清淨及寧靜的境界。林下指的就是樹林之下。釋迦牟尼成佛之時是在尼連禪河邊上,成佛前則在河裡洗了澡。在印度人的觀念中,恆河的水是天上來的,能在水裡洗澡,等於是受上天力量的滋潤,而得到罪業清淨。在印度古國王登基典禮中的灌頂儀式,就是以四大海水來澆頭,說明國王已受到水的滋潤與祝福,可見水和樹林對印度民族的重要性。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還有,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有好幾個修道和弘揚佛法的道場都在樹林裡。其中有一個叫竹林精舍,就種滿了竹子,甚至他在涅盤時,也是在兩棵闊葉的娑羅樹之間。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今天我們要考慮許多環保問題,我想就從法鼓山農禪寺推廣起。不要多用紙張,就以吃飯用的餐巾紙為例,沒有餐巾紙是不是照樣可以過日子呢?我想還是可以的。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曾看到報紙報導,台灣一個五口之家的家庭,一天用紙,包括衛生紙、包裝紙……種種紙張,加上信箱中塞滿的垃圾郵件,相當於用掉一棵樹。台北市二百多萬人口,那相當每天用掉約五十萬棵樹啊!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二十多年前,我去日本留學時,當時是以用紙量多少來衡量一個地方的文明程度。台灣由於印書、印報紙、包裝紙的用量少,日本用量大,所以日本是先進國家。現在這個世界的觀念應該倒過來了,用紙用得最多的地方,是最野蠻、最不知愛惜自然資源、製造髒亂最多的地方。現在日本已在減少用紙量,而台灣卻還沒有做。我要呼籲各家廠商,注重商品質量,減少包裝用紙,商品包裝越樸素越好。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過去在市場用草葉樹的葉子來包菜,不會製造污染,而今天用的塑料袋是消化不掉的垃圾,如果說不能再用葉子來包菜,至少可用環保袋代替塑料袋。環保袋只要稍加清洗後便可繼續使用。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們也在推行用環保餐具,包括碗、盤、筷子、湯匙。現有的保麗龍餐具相當簡便,用完就丟,但對我們的環境卻造成非常大的破壞;我們用的環保餐具是不銹鋼的,用完洗過還可以用,用一輩子都不會壞,還可以傳給我們的後代。人家說佛教徒衣缽相承,我要把我的環保餐具也傳給我的弟子。希望大家也都能響應,平常都帶在身上,隨時可以用。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四、水資源保護刻不容緩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的家鄉在江蘇省常熟縣,是所謂的魚米之鄉,水質非常好,水中可以養魚、種蓮藕、蒔菱角等。但在五年前回到我的故鄉一看,我俗家前後兩條溪流,真是「綠水」常流,水是墨綠色的。裡頭已沒有魚蝦,而住那裡的親人還是吃那溪裡的水。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問俗家哥哥,田裡收成如何?他說:「好!因為毛澤東思想,共產主義社會制度,使我們大豐收。收成是解放前的二至三倍。」事實上,是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的結果,因此農作物的收成較好,但是農藥也把河水染成墨綠色了。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台灣這個問題也很嚴重,以北投農禪寺為例,過去那兒的井水是可以喝的,現在受到鄰近工廠污水、稻田肥料、農藥的污染,已不能喝了。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記得小時候,我曾因用一大盆水洗臉,被師父責備,我不解:「水那麼多,為什麼不能用?」師父告訴我:「你現在不節省用水,旱季來臨就沒有水用了。再說,人的福報有一定的限量,你這一生帶來的福報如果提早用完,就沒有福了。就像餓鬼,有食物吃不到,有水不能喝,這就是因果報應,如果不知珍惜而浪費福報,下場會跟餓鬼一樣。」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環保工作要從心靈做起,所謂心靈環保,就是打內心起徹底做環保,不只是呼籲大家少用點紙和水,多種幾棵樹……,還要從每個人的觀念、信仰、習慣改變起。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佛法講因果,講福報,就是心靈的環保。所謂「因果」,是指我們所做所為與將來所得到的結果有關。也許是我們這一生,也許是我們的來生,也許是後代的子孫,總會受到果報。再從佛教信仰來看,我們要為來生的罪福著想。因此我們不僅要珍惜現有的福報,同時要為永遠的來生,培植更多的福報。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培福的作法為何?無非是少浪費、多付出、多奉獻。以用水為例子,當水不虞匱乏時就要節省用水,免得旱季來時飽受缺水之苦。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五、少欲知足.知足常樂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佛法要我們少欲知足,知足則常樂。物質的貪求是沒有止境的,已經有了的,希望多一點,多了又希望更多。佛經對慾望的可怕,有一比喻,就像是口渴的人喝鹽水一樣,越喝越渴,越渴越喝,最後變成死路一條。物質生活不能沒有,但要適可而止,要知足、要惜福。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少的希望多,多的又希望更多,自己這一生擁有的,又希望兒孫也能繼續擁有,這並不是很壞的事。但是如果因為貪得無厭而浪費了自然資源,那不僅不能造福後代子孫,反而是加害於他們。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人間淨土的推動,要從人的質量提升開始做起。如何提升人的品質?就是要多奉獻,少追求。人類在世間,就像是同一個魚缸裡的一群魚,生存的環境是相同的,其中有一條魚如果多撒點糞,自認為是別人受害,無損於自己,豈不是非常愚蠢的事?竟忘了自己也是身在其中!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九九三年三月十二日晚間由《中國時報》文教基金會邀請,講於台北市中正紀念堂廣場)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禪坐的基礎方法
第3頁:四念處 第4頁:日常生活中的四念處觀
第5頁:禪修方法的演變 第6頁:禪是什麼
第7頁:禪的智慧 第8頁:智慧與福報
第9頁:禪——自我的提升 第10頁:禪——自我的消融
第11頁:禪與人生 第12頁:禪與生活
第13頁:禪的心靈環保 第14頁:禪的知與行
第15頁:禪與藝術 第16頁:生命的圓融
第17頁:生命的圓融 第18頁:理性與感性
第19頁:提得起.放得下 第20頁:提起與放下
第21頁:無常與無我 第22頁:提升人品的佛教
第23頁:積極的人生觀 第24頁:現代佛教與生活
第25頁:現代佛教青年應有之人生觀 第26頁:人心清淨.環境清淨
第27頁:綠化大地.淨化人間 第28頁:從佛教看我們的居住環境
第29頁:人間淨土 第30頁:附錄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