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我就是這樣的活佛 盛噶仁波切著

我就是這樣的活佛 盛噶仁波切著

第五章、慈悲待自己

[日期:2010-08-12] 來源:轉載  作者:止貢噶舉 盛噶仁波切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輕生或自殺這一現象的產生是有多種原因的,它所帶來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也是不可原諒的。因為它極大地傷害了生命的尊嚴,在佛法中與殺生同罪。

  我們都知道,自殺是由某種心病導致的,人們的心病五花八門,精神上的絕大部分痛苦都來自於這些心病。很多人尋找了一生也沒找到治療心病的良藥,最後雖然不一定選擇自殺,卻仍死於這些心病。那麼世上有沒有治療這些心病的良藥呢?有。佛法就是良藥。

  佛法的一切法門都是因病施藥,可以說是對症下藥,都是屬於方便法門。而佛法的修行,就是治療心病的過程。

  因此,對於那些有自殺念頭的人來說,理應用佛法的修行法門來解除內心的頑疾。

  一、自殺是一種罪孽

  一個人的生老病死,沒有人能替代,而佛教的自我關懷正是對生命的關懷。

  在物質文明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們因生活的壓力所產生的焦慮、抑鬱、困惑等諸多不良情緒以及人生遭遇到的挫折與失利,都可能導致人們對生活失去信心,其極端的表現就是結束自己的生命——自殺。

  自殺早已成為了現代社會的一大隱患。在我們國家,自殺也成為了導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自殺現象正呈上升趨勢。我在一本書上看到統計出的自殺人數時感到十分震驚——每年約有28.7萬人自殺。這個數據只是抽取了全國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為樣本計算出來的,實際上全世界每年自殺人數超過百萬。另有資料證明,死亡者只佔其中一小部分,更多的人是經救治後留下後遺症或終生傷殘。這些數據正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關注,因此許多有愛心的人不斷地呼籲人們要遠離自殺的念頭。

  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全世界每年大約有153萬人死於自殺,自殺未遂者大約是這個數的10倍至20倍。這些數據表明,平均每秒就有一個自殺未遂者,平均每20秒就有一個人死於自殺。這不得不讓我們憂心忡忡地去思考。看到自殺正在被更多的絕望者所選擇,實在令人擔憂和痛心!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選擇自殺,或總是被死亡的陰影所籠罩呢?這當然免不了社會的因素、情感和經濟的原因。心理學的解釋是,在他們的生活中,不斷喪失作為個體存在的基本體現,諸如個人自主意志和發展願望等;或者他們的一些基本需求被壓抑,覺得完全沒有實現的可能;他們對自身生命的自我價值感完全喪失,從而導致他們對生活和生命的絕望。他們很少有快樂的體驗,或者從來未曾體驗過。他們所擁有的全是人生的痛苦。所以他們退縮,他們逃避……從佛學的角度來講,自殺根本就是一個可怕的罪孽,因為結束一個生命便是一個極大的罪行。他們將無法得到生命的延續和輪迴,將永遠在痛苦的地獄受罪。

  二、坎途何其難

  自殺在某種意義上是極端悲觀的表現,自殺者也自然而然地樹立起了悲觀主義的思想,既然是悲觀主義者,就不相信一切,那麼,也不該相信自殺會帶來什麼解脫。

  在我們的一生中,總會經歷一些生離死別,或許昨天還在一起談笑風生的兩個朋友,今天卻是陰陽兩界永不相逢;或許昨天還是風華正茂、如花似玉的純潔孩子,今天卻已被自殺心理的陰影所籠罩,不能自拔;或許昨天還是身邊共事的同仁,今天已陷入了精神崩潰的邊緣,再也看不到他臉上幸福的笑容……我們還常常發現,生活中有些人在有意無意之間就流露出對生命的絕望,不能構建健康的心靈、構建成功的人生,這些都是輕生的前兆。

  有的人會很淺薄地脫口而出:「死是一種解脫痛苦的最好方法,會讓自己忘記一切憂愁和不愉快的事情。」是的,死僅僅對自殺者本人來說是一種最快捷的解脫,而留下的人呢?這些自殺者難道不知道自己一時的衝動會將關心著自己的人推向痛苦的深淵嗎?因為自己錯誤的解脫帶給他們的痛苦要遠遠大於自己生存時的痛苦。這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屬於自己的痛苦就要由自己勇敢地承受和坦然地面對,不該用愚蠢的行為把痛苦強加到別人的頭上。無論是生還是死,都不能把痛苦轉移到關愛自己的人身上,即使是在正常的生活中偶爾遇到挫折和打擊也不該讓親人和自己一同受罪。用自己的見解和方法做最好的處理,相信一定能夠做好,人只要還沒有完全地喪失信心,成功的幾率就遠遠要大於失敗。

  一個人的後天努力將會決定今後人生的成功與否。在走過了這麼多的風雨歷程後,卻要在生命將要大放異彩的時候,像是一把剪刀斷然地剪斷了風裡的風箏,除了世人的流言蜚語和不敢面對現實的軟弱印象外,沒有留下任何的光彩。難道我們就願意用這種方式走向生命的盡頭嗎?

  活著,只要在自己人生中最不堪的時候能挺過去,那麼就會化險為夷,柳暗花明。只要在絕望中再堅持一下,希望就能重生,一念之差就能改變一切。

  只要我們認真地活過每一天,往後的事情一定會雲開霧散,沒有什麼過不去的難關。生命對於我們是一種難得的恩賜,如果相信前世今生,如果相信輪迴,我們更不能就這樣對自己的生命不公。生命不會肆意地偏袒我們,也許只會擁有這一次生命,只有一次,想一想我們曾有過的那些美麗的夢想,即使需要付出很多才能實現,也會支撐著我們勇敢地努力下去。

  當我們意識到生命是如此的寶貴時,我們就不會再有任何愚笨的想法。當我們回過頭去看看比我們生活得更慘的人們,我們的心裡會有怎樣的酸楚湧上心頭,我們是否也是無動於衷?生活在那些貧困地區的人們連溫飽都難以解決,他們卻不屈不撓地和死亡抗爭著,而且比我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生命本身是一樣的,它沒有貴賤之分。而他們選擇了善待自己的生命,他們沒有因此而踐踏生命。相比之下,那些懷有自殺念頭的人,是否感到自己因懦弱和自私而漠視了生命的尊嚴?

  三、堅韌的力量

  珍愛自己擁有的一切,遠離自殺的念頭。人生路上總是要經歷一些磨難,這也是考驗我們的意志和培養我們的信心。陽光總是在風雨過後才會來臨,美好的一切總是在不遠的地方等著我們。我們經歷的每一分鐘都有某種獨一無二的東西,正如父母的精子和卵子在億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中結合的時候,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命才會誕生。從出生的一刻開始我們就是一個幸福的人,我們的身上具備了宇宙中最神奇的力量,所有的夢想也從那時開始一一呈現在自己的腦海裡,我們的聰明才智將會揭開世界的面紗,讓我們成為新一代的世界的主宰者。一切的夢想隨著我們的成長,隨著我們的不斷努力都會像出水芙蓉一樣,慢慢地浮出水面。

  我們具備戰勝一切困難的能力,而人生中最大的困難就是戰勝我們自己,戰勝我們自己的內心。我們最終會衝破一切障礙,連自殺這兩個字的概念都會蕩然無存。我們的內心若要變得不再脆弱,就要有超乎想像的承受能力,要讓我們的神經和意志像鋼鐵般堅固,再大的狂風暴雨都不會懼怕;我們也可以像高爾基一樣宣言:「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因為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佛家說「上天有好生之德」,一般世間人說「寧在世上挨,也不要土裡埋」。佛教的看法是:自殺也是殺生,而自殺的罪過比殺人更重。

  佛法中的忍是智慧,生忍、法忍、無生法忍都具足。對世間有透徹的認識,自然對世上的人情冷暖、是非榮辱,都能放下。

  《金剛經》第十四品講的「忍」,頗能令人醒悟:「……須菩提。忍辱波羅密。如來說非忍辱波羅密。是名忍辱波羅密。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恨。……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在佛法上,一切不如意就是「辱」,受到的一切痛苦就是「辱」。上述經文中的「辱」,並不局限於世人所認為的「侮辱」。

  這是佛跟須菩提兩人的對話。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忍是最難做到的。所以佛便以自己為例,對須菩提說了從前曾經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的一段往事。當時,歌利王要殺釋迦佛,他對釋迦佛說:「你既然是修道的人,我要殺你,你會不會恨?」釋迦佛說:「此身絕對清淨,假使我起一念心,你把我四肢分割掉後,我就不能復原。」然後歌利王把他一節一節地割了,釋迦佛沒喊一聲痛,心裡也沒有產生一絲恨,只用一種慈悲心懷對待這件事。結果他立刻復原了,又活了。釋迦佛說,他在當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所謂忍,包括忍受世間的一切痛苦,一切煩惱,忍到不知道自己在忍,忍到沒有什麼可忍,這時才會解脫。當時他已經感覺不到這個生命是屬於「我」的,這就是「無我相」。因為「我」只是暫時停留在身體裡,身體並不永遠屬於「我」。那麼身體被肢解了,又與我有什麼相干呢?以此類推,其他「相」也是這個道理。這便是智慧的解脫。忍難忍之忍,才是大乘佛道的忍辱精神。

  「應生無所住心。」若是有所「住心」,你只能自尋煩惱,自討苦吃。

  所以,那些有自殺念頭的人,如果明白佛法的話,自然會徹底消除一切憂煩的。

【書籍目錄】
第1頁:慈悲為佛道之本(代序) 第2頁: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代序)
第3頁:法不孤起,必仗緣生(自序) 第4頁:上篇、我的人生 第一章、初涉人間路
第5頁:第二章、我是活佛 第6頁:第三章、西行歲月
第7頁:第四章、另一種人生 第8頁:下篇、心聲 第一章、原諒別人才能釋放自己
第9頁:第二章、業力無窮 第10頁:第三章、眾生皆有佛性
第11頁:第四章、給生命一個機會 第12頁:第五章、慈悲待自己
第13頁:第六章、信仰 第14頁:第七章、願望
第15頁:第八章、人性的弱點 第16頁:第九章、人性的優點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