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蓮宗正範 陳海量居士編輯

蓮宗正範 陳海量居士編輯

蓮池大師傳

[日期:2010-08-11] 來源:轉載  作者:陳海量居士編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蓮池大師傳

師諱袾宏,字佛慧,號蓮池,古杭仁和人。俗姓沈氏,世為名族。父德鑑,號明齋先生,母周氏。師生而穎異。年十七,補諸生,以學行稱。忽悟生死事大,自此棲心淨土,戒殺生,祭必素。娶婦張氏,生一子殤,頃婦亦亡。母強之,續納湯氏,然師意非欲也。年三十一,父母俱喪,因泣曰:罔極之恩,正吾報答時矣。乃作七筆勾詞,棄家,投西山性天和尚祝髮,乞昭慶玉律師受具。於是杖策遊方,遍參知識,過東昌忽有悟。隆慶五年,乞食雲棲,見山水幽絕,結茅居焉。山故多虎,為放瑜伽燄口,虎不為患。時歲亢旱,居民乞禱雨;師唯唱佛名,雨隨注。眾悅,相與庀材造屋;衲子日歸,遂成叢席。所設門庭,專修淨業外,嚴淨毗尼,尊崇講誦,明因果,識罪福,整飭清規,真修實行。凡所謂欺世盜名者,無可施其伎倆。世皆謂祖祇宏淨土,而不知末法中之普光明藏也。嘗著淨土疑辯一篇,誠醒狂禪之痛策也。文云:或問:淨土之說,蓋表法耳。智人宜直悟禪宗,而今只管讚說淨土,將無執著事相,不明理性?答: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曉得此意,禪宗淨土,殊途同歸。子之所疑,當下冰釋。昔人於此,遞互闡揚,不一而足。如中峰大師道: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而修之者,必貴一門深入。此數語,尤萬世不易之定論也。故大勢至菩薩得念佛三昧,而曰:以念佛心,入無生恐。普賢菩薩入華嚴不思議解脫,而曰:願命終時,生安樂剎。是二大士,一侍娑婆教主,一侍安養導師,宜應各立門戶,而乃和會圓融,兩不相礙。此皆人所常聞習知,那得尚執偏見?且爾云淨土表法者,豈不以淨心即是淨土,豈復更有七寶世界?則亦將謂善心即是天堂,豈復更有夜摩忉利?惡心即是地獄,豈復更有刀劍鑊湯?愚癡即是畜生,豈復更有披毛戴角等耶?又爾喜談理性,厭說事相,都緣要顯我是高流,怕人說我不通理性。噫!若真是理性洞明,便知事外無理,相外無性,本自交徹,何須定要捨事求理,離相覓性?況土分四種,佛有三身。汝謂只有寂光土,更無實報莊嚴等土乎哉?若一味說無相話以為高,則資性稍利者,看得兩本經論,記得幾則公案,即便能之,何足為難?且汝既了徹自心隨處淨土,吾試問汝,還肯即廁溷中作住止否?還肯就犬豕牛馬同槽而飲噉否?還肯洗摩飼哺伽摩羅疾,膿血屎尿諸惡疾人,積年累月否?於此數者,歡喜安隱,略不介意平地總西方。其或外為忍勉,內起疑嫌,則是淨穢之之情尚在。而乃開口高談大聖人過量境界,撥無佛國,蔑視往生,可謂欺天誑人,甘心自昧,苦哉苦哉!又汝若有大力量,有大誓願,願於生死海中,頭出頭沒,行菩薩行,更無畏卻;則淨土之生,吾不汝強。如或慮此土境風浩大,作主不得;慮諸佛出世難值,修學無由;慮忍力未固,不能於三界險處,度脫眾生;慮盡此報身,未能永斷生死,不受後有;慮後有既在,捨身受身,前路茫茫,未知攸往;則棄淨土而不生,其失非細。淨土法門,似淺而深,似近而遠,似難而易,似易而難,他日汝當自知。汝今參禪念佛,不妨隨便一門深入;但忌認銖作金,得少為足,便以管窺小解,恣意妄談,非詆淨土。喻如癡狂之子,罵斥父母,父母慈憐,雖不加責,其如天理之不容,王法之必戮何。彼妄談者,報亦如是,可懼也夫!可悲也夫!深嗟吾人,生死關頭,最難明白。古云:聲聞尚昧出胎,菩薩猶昏隔陰。予初疑聲聞已具六通,菩薩雙修定慧,何由昏昧,均未能免?及考之自己,稽之他人,昨宵之事,平旦忽爾茫然,況隔陰乎?乍遷一房,夜起不知南北,況出胎乎?彼諸賢聖之昏昧,蓋暫昏而即明,俄昧而漸覺者也;而我等凡夫,則終於昏昧,而不自知也。捨身受身,利害有如此者。為今之計,直須堅凝正心,毋使剎那失照,而復懇苦虔誠,求生淨土;生淨土,則昏昧不足慮矣。既放其心,復撥淨土,危乎傷哉!今人多好說參悟,好說了生死,不知在此土了悟甚難,謂之豎超三界。斯陀含,猶一往一來,況凡夫乎?此土眾生,多是先生西方,然後了悟;生西方一門,謂之橫超三界,萬無一失。如上所說,誠可謂剖心之語,徹骨之談;不但令淺學之人信而有勇,又可使深悟之士事理圓彰。所著雲棲法彙一書,真度世之寶筏,法門之柱石。其彌陀疏鈔,闡發事理一心,至為淵奧;自蓮宗建立以來,未曾有也。嘉言偉績,備載全書;譬夫龍宮之寶,難以指陳;但好學之士,所宜捧讀而領會者矣。蓮祖開法四十餘年,道播寰宇,從其化者甚眾。萬曆四十三年,六月杪,入城別諸故舊。七月朔晚,入堂曰:明日吾行矣。次夕入丈室,示微疾,瞑目坐。城中諸弟子畢至,復開目曰:大眾老實念佛,莫捏怪,莫壞我規矩!向西稱佛名而逝。祖生於嘉靖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示寂於萬曆四十三年,七月初二日。僧臘五十,世壽八十有一。得度弟子廣孝等,并及門受戒者,不下數千計;縉紳士君子及門者,亦以千計。是年八月二十三日,入塔於寶刀巃之陽,即五雲之麓也。

贊曰:去常祖五百五十年,而雲棲出。方雲棲之未出也,法道式微,蓮宗寥落;適當龍池出世,而直指之宗復昌。念佛法門,則振起雲棲;是時天下佛法,為之大興。然其策厲清規,嚴明梵行,以救夫末世疲弊之習,而使靈山一會光明再顯者,於蓮祖為尤長也。迨今二百餘年,而天下學道者,念佛居多,且必景仰雲棲,是知蓮祖之遺風猶在焉。

【書籍目錄】
第1頁:蓮宗正範發刊序 第2頁:慧遠大師傳
第3頁:曇鸞大師傳 第4頁:道綽大師傳
第5頁:善導大師傳 第6頁:承遠大師傳
第7頁:法照大師傳 第8頁:少康大師傳
第9頁:延壽大師傳 第10頁:省常大師傳
第11頁:蓮池大師傳 第12頁:傳燈大師傳
第13頁:蕅益大師傳 第14頁:行策大師傳
第15頁:省庵大師傳 第16頁:徹悟大師傳
第17頁:印光大師傳 第18頁:蓮宗正範後跋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