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茅蓬札記第二輯 圓因法師著

茅蓬札記第二輯 圓因法師著

151~172

[日期:2010-08-1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圓因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151.眾生至愛者身命

普賢菩薩行願品云:

眾生至愛者身命,諸佛至愛者眾生。

能救眾生身命,則能成就諸佛心願。

152.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是三昧中之王,所以稱為寶王,從念佛三昧可以流出一切三昧。

153.妄從真起

妄從真起波逐水生,

即念即空居然本體,

非於念外別得菩提。

154.導歸極樂

普賢之行,最重要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一部華嚴的總結,歸向極樂是普賢大士願王的核心。

155.知足無求

事能知足心常愜,

人能無求品自高。

156.克己

常懷克己之心,閉卻是非之口。

若能依此所言,富貴功名可久。

157.妄心

妄心是因,夢境是果。

若無妄心,決無夢境。

此決定不易之論也。

《印祖嘉言錄》 

158.佛勸父王念佛

觀佛三昧經云:

「佛告父王,諸佛本德,真如實相等,非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念佛也。」由上可見念佛法門於諸法中稱為徑路。而四種念佛中,持名念佛更為方便究竟,故稱徑中之徑。

159.念念有如臨終日

世間物我皆成幻,莫貪虛名失此身,

念念有如臨終日,心心準備往生時。

160.千日聞教不如一日修道

千日聞教不如一日修道,與其貪境不如守心。

161.但問自心

願居何世界,則須居何心,居心凡夫,則有生死六道;居心彌陀,則有極樂淨土。是故修淨土宗者,能否往生,不必求徵於人,但問自心如何耳。

162.神通三妙用

戒定慧學三無漏,信願行三是資糧,

我有神通三妙用,持名頂禮更焚香。

163.念佛不須觀想不必參究

靈峰云:「一切念佛法門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不勞觀想,不必參究。」而近來持名者多,往生者少,皆由信願不切,雜修不專,或求人天福報,依舊輪迴也。

164.浮生是夢

來時無蹤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祇此浮生是夢中。

165.最要之道

印光大師云:

佛法深淵,大聰明人盡平生心力,尚研究不得到詳悉處。然佛法隨機施教,若欲得其實益,即從特別超異之淨土法門研究而修,持之則頗省心力,實為最要之道。

166.非理之財莫取

非理之財莫取,非理之事莫為。

明有刑法相敷,暗有鬼神相隨。

167.仗自力了生死萬難萬難

印光大師云:

末法眾生,福薄慧淺,障厚業深,不修淨法,欲仗自力,斷惑證真,以了生死,則萬難萬難。

168.我佛異方便

都攝六根學勢至,返聞自性奉觀音。

此真我佛異方便,向上一機莫漫尋。

169.南柯一夢

夜靜聽得三更鼓,翻身不覺五更鐘。

從頭仔細看將起,便是南柯一場夢。

不信但看桃李樹,花開能有幾時紅。

直饒做到公卿相,死後還歸泥土中。

170.佛與佛乃能究盡

古人謂淨土法門,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登地菩薩不能知其少分。夫登地大士尚不全知,豈可以薄地凡夫妄生臆斷乎。

《嘉言錄》 

171.老實念佛

華嚴會眾,尚須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末法時代,如非大權應世之人,何能捨老實念佛而成就。

《雪公法語》 

172.一即一切

須知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即此一名,即攝十方三世一切佛號。

《印光大師》

【書籍目錄】
第1頁:序—師父的四個法寶 第2頁:1~50
第3頁:51~100 第4頁:101~150
第5頁:151~172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