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聖者的故事 聖嚴法師著

聖者的故事 聖嚴法師著

法與姑娘

[日期:2010-07-19] 來源:法鼓全集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
  
  縱然經過了一百大劫所作的業力永不銷亡
  
  等到那因緣際會之時應得的果報仍自承當
  
  這四句話,說明了一切的命運,都有前因後果,也由各人去自作與自受。只因為眾生愚痴,不知道過去,也不見未來,總以為世間上有著許多偶然的事。其實,今年的遭遇,不論幸與不幸,都是種因於往世,今生的行為,不論善與不善,都將受報於未來。
  
  (二)
  
  這個故事,發生在佛陀時代印度境內的王舍城中。
  
  那是由於兩個大富長者的財富而起。王舍城裡,住有一位天與長者,以及另一位鹿子長者,他們兩家的財富之多,可能僅僅次於城主;但是,彼此都在自我誇耀,說是自己的財富要比對方的更多,究竟誰多誰少,可能是八兩與半斤。然而,為了面子,誰也不肯讓步,由私下的誇耀,進展到公開的爭吵,因而成了互不相容的冤家對頭。
  
  可是,真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當他們爭吵到最後,竟在第三者的說合之下,他們兩人,又成了最要好的朋友,並且被他們發覺了一個「真理」——只有門當戶對,才最適合交往。
  
  他們兩位富翁的友誼,越來越深了,他們還希望他們的子女,也都能夠保持住像他們之間這樣深厚的友誼。
  
  「只有一個辦法,可使兩家的兒女確保親善。」其中一個說。
  
  「什麼樣的辦法?」
  
  「那就是將你我結成兒女親家。」
  
  「這太好了,可惜我們都還沒有兒女。」
  
  「那不簡單嗎?我們都有妻子,將來生了孩子,一男一女,就是夫妻。我們兩人,不論誰做公公或誰做丈人,都是一樣。」
  
  「好極了!我們就此一言為定。」
  
  不久,天與長者生了一個女兒,是一個容貌端正而姿色絕倫的娃娃,可惜,自從出世以後,天性愛哭;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遇到出家人來為天與長者說法的時候,她就不哭,並且豎起兩隻小耳朵,靜靜地聽法,這樣小的女孩,能不能聽懂佛法?誰也不過問,但她喜歡聽法,卻是事實。正因為她愛聽法的原故,當要為她取名的時候,就考慮到要用一個法字,又因她的父親叫天與,所以給她取名叫做法與。
  
  這時候,另外的那位鹿子長者,聽說天與長者生了一個容貌絕倫的女兒,雖然他還沒有兒子,但如生了兒子,豈不就是自己未來的兒媳?於是,既送衣料又送瓔珞,備了一份重重的賀禮,去為天與長者慶賀,似乎這也就是送的聘禮。所以天與長者非常高興地說︰
  
  「託你老兄的褔,使我有了一個女兒,將來老兄生了兒子,那末,我們兩家的兒女親家,就做定了。」
  
  「是的,謝謝老兄。」鹿子長者也以同樣興奮的語調說︰「我有信心,我一定會生兒子。」
  
  當真不錯,隔了不多時,鹿子長者的太太為鹿子長者生下了一個男孩,因為生的那天,根據印度的曆法來說,那天屬於毗舍佉(沸星或黑鹿)月——二月,所以取名叫做毗舍佉。
  
  天與長者得到這個消息之後,自然也是喜在心頭,由於這個男孩的適時來到,他與鹿子長者的兒女親家,也就成了定局,為了慶祝他的女婿的出生,少不得也是備了一份重重的賀禮,親自送了過去。
  
  (三)
  
  然而,萬萬想不到的事,竟然發生了。當法與姑娘漸漸長大之時,她對她的終身大事,卻有與眾不同的想法。有一天,她向她的父親跪了下來,這是很不尋常的舉止,所以她的父親就問︰「法與,妳有了什麼困難的事嗎?」
  
  「是的爸爸。」法與說︰「但是先請爸爸應允了我。」
  
  「我已應允妳了,妳就說罷。」
  
  「那就是女兒已經想說了很久,而又始終不敢說出口來的話。」
  
  「不要怕,有妳爸爸在這裡呢!」
  
  「那就是——我想出家學道,我也樂於出家修道。」
  
  「什麼?妳想出家?」天與長者這才著急起來;但他是個慈祥的父親,從來沒有用大聲對待過他的女兒,所以又勉強地抑住了激動的情緒,輕聲地說︰「孩子,妳不要這樣淘氣,這是胡鬧不得的事呀!我跟鹿子長者,有約在先,怎可叫妳爸爸為難呀!別的要求,樣樣可以,要求出家,萬萬做不得。」
  
  天與長者的拒絕,對於法與姑娘來說,乃是意料中的事,所以她也不再多說什麼;但是她的意志,決不因此動搖,相反地,她倒設法更加積極地去接近出家之道。
  
  她先皈依了三寶,並且禮拜蓮華色羅漢尼為門師(相近中國的皈依師)。蓮華色尼經常出入在她的家裡,那也是受她全家敬仰的一位聖比丘尼,由於這樣的因緣,她也秘密地向蓮華色聖比丘尼提出了請求︰「聖者,弟子有一項要求,不知能不能得到聖者的成就。」
  
  「佛教誓願成就一切的眾生,當然也能成就妳的。」蓮華色尼是如此的慈悲。
  
  「那末,弟子首先謝謝聖者的成就。」法與姑娘接著便說︰「弟子想在善說佛法及清淨戒律的佛教之中,求度出家,受具足戒,作比丘尼。」
  
  「那很好,不過先要取得妳父母的同意。」
  
  「不行哪!就是因為父親不同意,弟子才想祈求聖者,給我秘密出家的呀!」
  
  「出家的事,必須公開,秘密是不成的。但是,我當為妳請示世尊,助妳達成出家的目的,因為發真心出家,是最上功德的事啦。」蓮華色尼是羅漢,她知道法與姑娘的宿根,知道她必定要出家,所以便把話題一轉,她問︰「法與姑娘,妳既發心出家,妳可知道出家的理由嗎?」
  
  「請聖者開示。」法與姑娘當然不會懂得太多,所以她說︰「弟子很想知道。」
  
  「那末,妳就用心聽著。」蓮華色尼開始了她的教化,她說︰「出家的生活,主要是在擺脫男女的淫欲,如世尊所說︰『凡是有智慧的人,必然知道淫欲的行為有五種過失,所以不應行淫︰第一、觀察淫欲的味少過多而常有眾苦;第二、行於淫欲的人,常受淫欲的纏縛;第三、行淫欲的人,永無厭足之期;第四、溺於淫欲的人,他將無惡不造;第五、於諸愛欲之境,諸佛聖眾,以及有勝德具正見的人,以無量的話也說不盡它的過惡。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應習於淫欲。』」
  
  「那末,出家又有那些功德呢?」法與姑娘的求法欲很高,所以繼續請求開示。
  
  蓮華色聖比丘尼,略微沈思,便接著說︰「出家乃是大智大勇的行為,世尊曾說︰『出家有五種殊榮利益︰第一、出家功德是各人自身獨佔的利益,他人無從搶奪分毫;第二、出家人的身分,超然於一切種姓——社會階級的地位之上,接受他人的供養、禮拜、稱讚;第三、出家之人,從此世界命終,若不解脫,即可生於天上;第四、由此出家離俗,必當離於生死而入不生不死的無上涅槃;第五、出家之人,常受佛陀及聲聞聖眾,乃至諸上勝善之人的讚歎。』法與,妳要出家,妳當悉心體味如上的五種殊勝利益,我今度妳出家。」
  
  當然,蓮華色尼並不能將法與姑娘立即帶出她的俗家。她去請示了佛陀,得到了佛陀的授意,她才再度去為法與姑娘,次第授與三歸、五戒、沙彌尼十戒,乃至授完了式叉摩尼的六法。這些儀式,都是在佛陀特別方便的加持之下,通過了比丘尼的僧團,由蓮華色比丘尼轉授法與姑娘的,也就是說,法與的出家儀式,雖在她的俗家秘密進行,但在佛教的僧團之中,仍是一椿公開的合法的佛事,因為已經得到了世尊的特別授意。法與是善根深厚的女孩,當她受了式叉摩尼戒,並且得到蓮華色尼的開示之後,她便悟道了,她證到了初果的預流聖階。不用說,這一聖果的證得,對於她的前途,更增加了信心。
  
  (四)
  
  兩年式叉摩尼的期限,轉眼即成過去,這時的法與姑娘,長得已是亭亭玉立,她的美,美得使人無法形容,乃至美得使人不敢正面看她。到了她這樣的年齡,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天與長者及鹿子長者的兩家人家,毫無疑問地,已在為著法與及毗舍佉的喜事而準備著一切,其中最最高興的,當然是鹿子長者的兒子毗舍佉,他將有一位如此美貌的千金小姐,成為他的終身伴侶,他所感到的幸褔——單用幸褔兩字,已不能形容他的幸褔的程度。
  
  一批一批的人把喜訊傳了出去,又一批一批的人把禮物送了進來。這兩家王舍城的首富,選定了吉日良辰,兩家的府上,都在為著吉日良辰的即將來到而忙碌歡欣。
  
  可是,這對於法與姑娘來說,又是怎樣的滋味呢?
  
  原來,法與的父親早已成竹在胸,為了不致發生意外,他雖為著女兒的婚事在忙,他卻根本沒有把這椿即將來臨的喜事,告訴他的女兒,他的女兒還以為要開什麼「百花會」哩,所以她問正在忙著的僕人們說︰「我們家裡要開百花會嗎?使你們忙得這般起勁?」
  
  「不是啦!姑娘!」僕人們裂著嘴,還故弄玄虛地說︰「現在又不是百花盛放的季節。」
  
  「那就怪了,這到底要做什麼大喜事呢?」
  
  「託姑娘的褔啦,我們將因姑娘賜褔,而有喜酒喝啦!」
  
  聽僕人們這麼一說,法與姑娘幾乎急得哭叫起來,她奔向了她的父親,又一次地跪了下來︰「爸爸呀!我早已說過,我不要嫁人,我已發願出家,我已決心出家,請求爸爸應允了女兒吧,女兒要去王園的僧伽藍中,去做比丘尼哪!」
  
  不用說,她所得到的反應,又是一個不准,試想︰一個醉心於財產及名望的父親,怎會放他的女兒去出家?所以他說︰「我的好女兒,妳怎可這般無理取鬧呢?當妳媽媽尚在懷孕之時,我就把妳許給了鹿子長者的兒子做媳婦,現在,又有誰不知道,我與鹿子長者是兩親家,妳是毗舍佉的未婚妻,毗舍佉是我的準女婿。在我們王舍城中,除妳之外,下從所有的賤民,上至百官大臣及王子,直到我們的國王,都已知道,明天就是妳行嫁過門的大好喜期,妳不好好地準備妝扮做新娘,反來要求去出家。妳當知道我國的王法,妳是在使妳的爸爸犯罪,叫我去犯騙賴婚姻及欺蒙王臣的兩條大罪囉!」
  
  天與長者的這一番話,說得頭頭是道,但也無法打動他女兒的心,法與姑娘依舊堅持著出家的要求,她說︰「爸爸的話,女兒完全了解,但我早已秘密出家了。」
  
  「妳已出了家?」
  
  「是的,在兩年以前,女兒就已出家,並且剃了光頭,也受了出家的沙彌尼十戒以及式叉摩尼六法。」
  
  「什麼?妳已剃了光頭?」
  
  「是的,女兒的頭髮早已剃了,現在頭上戴的是一隻假髮帽。」
  
  「妳這淘氣的孩子,妳要把我這個做父親的人害慘囉!但是,不論怎麼,妳得如期去做新娘。」
  
  「女兒寧死也不嫁人,女兒決志要出家,決志拒絕那愛欲的侵擾。」
  
  「孩子!人生的旅途,妳才剛剛開始起步,不要瞎來,以後過不慣出家的生活怎麼辦?聽說四果的阿羅漢,才能離欲,如妳已是離欲的阿羅漢,我就准妳出家。」
  
  「女兒嚮往阿羅漢的境界,但尚沒有成為阿羅漢。」
  
  「既不是離欲的阿羅漢,妳當去做鹿子長者的媳婦。女孩嫁丈夫,乃是天經地義的事,何況人家的家產不比咱們家少,人家的公子毗舍佉,又有那點配不上妳。」
  
  「女兒不是為了那些,女兒是要出家,僅是要求出家。」
  
  正當這對父女吵吵鬧鬧的時候,他們的周圍,已湧到了許多的親戚朋友,那些親戚朋友,那些愛管閒事的男男女女,竟然一致站在天與長者的一邊,大家來勸法與姑娘,要她放棄出家的念頭,他們說︰「年紀輕輕的女孩家,不要想得那樣天真,出家,不是鬧著玩的。出家人,要修終身的梵行,像妳這樣美麗年輕的女孩,正在情竇初開的年齡,豈能出家?如果不能修到離欲斷欲的程度,勉強去過出家的生活,那種孤獨與寂寞的生活,實在不是妳這年輕的女孩,所能堅持得下的事。」
  
  就這樣,法與姑娘已陷在孤立無援的重重包圍之中,陷在俗情的包圍之中,陷在七嘴八舌的包圍之中。但她並沒有絕望,正由於她的父親及諸親友的一再提示,提示到離欲斷欲的問題,她便不便再理睬重重包圍在她四周的人們,她便專心一意地策勵自己,精進修習,期求早些證得離欲的聖道。事實上,由於她的精勤修習,已經感通了佛陀。
  
  (五)
  
  正在同一個時間,佛陀在竹林精舍的經行道上,面露微笑而口放五色的微妙之之光。佛陀決不會無故微笑,決不會無故放光,因此而引起了阿難尊者的恭請開示︰
  
  「世尊!如來非無因緣而熙怡微笑。」
  
  「是的,阿難!」佛陀說︰「兩年以前我教比丘尼眾給法與童女授了三歸、五戒、十戒、六法,然而,明日卻將是她嫁人的日子。」
  
  「是的世尊!這事我也知道了。」
  
  「但你有所不知。」佛陀說︰「不久之後,法與童女將證得三不還果以及第四阿羅漢果,我們不能讓她老住在俗人家內,應該助她受比丘尼戒,住於尼眾之中。」
  
  於是,阿難尊者將佛陀的意思,傳達給比丘尼眾,再由比丘尼眾推蓮華色尼去為法與作和尚,授與具足比丘尼戒。
  
  真所謂「瓜熟蒂落」,法與授了具足戒後,遵循著修持的方法修持,當她最後一念無明煩惱斷除之後,她已證了阿羅漢果,並且有了羅漢的神通。她已是「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的阿羅漢,她的心中,已無一切的障礙,她的心境,已融化在整個宇宙的虛空之中,她的心情,已平靜得了無痕跡可捉摸,即使用刀割或者以香塗,她已不再生起憎或愛的分別之心,金玉及糞土,在她看來,已是平等無異,一切的名譽財物及利益,在她已是無一不可捨棄。
  
  這是事實了,法與已經證得了離欲的阿羅漢果了,她的父親不肯也得肯了;但是,作為一個準丈人的天與長者,還有他能的責任,總得讓他能有一個交代,所以他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計劃,他對他的女兒說︰「這樣吧,為了不使我犯國法,不使我失信於鹿子長者及諸親友,明日的婚禮照常舉行;唯在婚禮的迎娶之前,我們安排一個供佛齋僧的節目,佛陀食畢離去,妳就隨佛離去,仰仗佛的神力,以及妳羅漢的神力,這該是輕而易舉的事了。」
  
  第二天,大德世尊,率領著比丘弟子們,果然準時而至。
  
  漸漸地,鹿子長者的兒子——新郎毗舍佉,率領著大隊的人馬與車輛來到,遠近的親友,也絡繹地到了,除了國王之外,王舍城中所有的王子大臣都來了,那些凡是有點名氣的人,也全部來了,這真是個冠蓋雲集與高朋滿座的盛大場面。
  
  首先,供佛齋僧的節目開始,這對於所有的來賓而言,並沒有多少興趣,甚至有人希望這個節目進行得越快越好。
  
  照例,佛陀在應供之後,要為齋供的施主說法,這場說法的佛事,竟又感動了許多人的心靈。然而,真正感人的場面,卻在佛陀離座而去的時候發生。
  
  佛陀剛出大門,法與也出了大門,佇在一旁準備迎娶新娘的新郎毗舍佉,還以為這就是迎娶典禮的開始,他便走上前去,用手扶捉法與的玉臂;萬萬想不到,當他明明捉住了對方的玉臂之時,竟像捉著了一把空氣,明明已被他捉住了手臂的法與,竟能毫不費力地繼續向門外走去。接著,驚人的鏡頭出現了︰明明是一個姑娘,卻變成了一隻大鳥,明明不是鳥的形態,卻能騰空飛行,她在空中飛行自在而又坐臥自如,她在空中現出了種種的神變。她這一突如其來的神通變化,使得所有在場的人,不由自主地五體投地,那些人,像是突然遭到了大風吹襲的樹木,不約而同地全部仰望空中而拜倒下去。
  
  像這樣的聖女,誰不敬仰?像這樣的神女,誰還希望她去做自己的妻子呢?因為她已是有了神通的聖比丘尼,已不再是一個世俗的姑娘。
  
  趁著這個機會,法與聖者便從空中下來,為與會的大眾,宣說佛法——一場嫁女的俗事,終於成了化度眾生的佛事,她使許多的聽眾,信奉了三寶,也使許多的聽眾,因此而證了聖果。因此,也得到了世尊的讚許,說她是比丘尼中的說法第一。
  
  這在佛教史上,乃是唯一的例子︰身居俗家,便已受了出家戒,便已證了阿羅漢果。
  
  (六)
  
  但是,這是一個問題,因為佛制比丘及比丘尼的出家受戒,必須先求得父母的同意,受戒也得親自在僧團之中請求舉行,如今為了法與聖者,竟然例外方便,所以當比丘們隨佛回到精舍之後,就有些人請示佛陀︰
  
  「世尊慈悲,我等有疑,未知能否請佛開示?」
  
  「世尊已經應允你們了。」佛陀說。
  
  「那就是我們不知道這位法與比丘尼,以何因緣而蒙世尊開許遣使得戒?曾作何業而能於其本宅出家,並於俗家宅中而得到阿羅漢果?又以何緣而蒙世尊許為尼眾之中說法第一?」
  
  「當然。」佛陀說︰「你們知道,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你們知道嗎?法與早在迦攝波佛的時代,就是一個比丘尼了,她那時曾經度了一個少女出家,那個少女的情形,就跟現前的法與一樣,所以她曾發願,願在我釋迦如來的時候,也能像她所度的那個少女一樣,不離自宅而得出家受戒,而得阿羅漢果,而得成為尼眾之中說法第一。所以我要開這個唯一的方便。」
  
  很明顯的,這是由於往昔生中的業力和願力所感,不是一樁偶然的事啊!聽完了佛陀的開示,這個故事,也就到此為止。
  
  (本文取材於?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钲卷三十三改編而成。)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及再版增訂序 第2頁:賴吒和羅
第3頁:愚路尊者 第4頁:薄褔善來
第5頁:鴦掘摩羅 第6頁:室利笈多
第7頁:貧生童子 第8頁:佛母摩耶夫人
第9頁:聖妃耶輸陀羅 第10頁:佛的姨母
第11頁:蓮華色尼 第12頁:迦葉之妻
第13頁:法與姑娘 第14頁:附錄一:摩訶迦葉
第15頁:附錄二:六群比丘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