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聖者的故事 聖嚴法師著

聖者的故事 聖嚴法師著

佛的姨母

[日期:2010-07-19] 來源:法鼓全集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
  
  大愛道的印度話,叫做摩訶婆闍波提,但是她又叫做憍答彌,以中國話說,又叫做幻化與大世主。這都是翻譯的不同而有差別。她是佛陀的姨母,也是佛陀的養母,更是比丘尼的創始之祖。
  
  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的印度,有著很多的國家,由很多的國王分別統治著。當時的獅子頰王與善悟王,統治著兩個國家,他們一向很友好,並且早已有著姻親的關係。
  
  獅子頰王生有四個王子,最大的一個叫做淨飯,故被立為王位的繼承人。在同一個年代之中,善悟王也生了兩個女兒,這兩個女兒,都是極其美麗的美女。因為生得太美了,當第一個女兒出世不久,便被宮裏所有的宮娥綵女,驚為天仙下凡,以為是神仙造作的,不是人間所生的,所以給她取名叫做幻化。但是,幻化雖已美得驚人,當她的妺妺出世的時候,卻比她更美,於是她的美名,被妺妺佔了上風,大家便給她妺妺取名叫做大幻化。年齡雖然姊姊大,名字卻是妺妺大了。
  
  當時,有好多精於看相的婆羅門,多來為她姊妺兩人看相,大家都說,這兩位公主,不但豔麗絕世,尤其富貴殊勝,相師們都一致認定︰幻化當生貴子,將來要做力輪王;大幻化所生貴子,則更貴於幻化所生,將來要做轉輪聖王。
  
  善悟王聽了相師們的預言之後,心裏自是高興非常。漸漸地,幻化與大幻化,已經長大成人了,善悟王為他自己的兩個女兒的終身大事想來想去,最後還是想到了獅子頰王的淨飯太子,他想,自己的兩個女兒既然都有大富大貴的大好命運,並且可能生出力輪王與轉輪聖王來,如果把她們嫁給一向與自己友好的獅子頰王做太子妃,當然是最最理想的事了。因此,他把他的意思以及他兩個女兒的好命運,派遺使臣,告訴了獅子頰王。
  
  這對獅子頰王而言,的確是一大喜訊。於是很快地,兩個國家的宮庭裏,著手籌備喜事了。
  
  因為大幻化的年齡雖然較小,容貌卻比幻化更美,命運也比幻化更好,所以首先迎娶了妺妺大幻化立為淨飯太子的第一妃子,再娶姊姊幻化,成為淨飯太子的第二妃子。
  
  沒有幾年,獅子頰王的年紀老了,終於崩了,所以,淨飯太子繼承了王位。
  
  接著,最偉大的局面開始了,最神聖的時代來臨了。淨飯王的第一夫人大幻化——後來大家稱她摩耶夫人,在她娘家善悟王的王家花園——藍毗尼園中的無憂樹下,誕生了悉達多太子。這是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由於悉達多太子的誕生,鼓舞了整個的印度社會,也為宇宙之間帶來了無限的幸運與無上的光輝,整個大千世界的天上與人間,從此便邁入了光明燦爛的境界。
  
  很多有名的相師,皆來為悉達多太子看相,在他們的一生之中,從未見過像悉達多太子這樣殊勝的身相。自頭頂至腳底,具足三十二種大人之相,普通人能夠有了其中的一種,便可大富大貴,何況具足了三十二種。據他們的相法中說,凡是具足了三十二種大人之相的人,必定能做轉輪聖王;如果出家,便可證得無上的佛果。
  
  淨飯王在興奮歡欣之中,又請了當時最最有名的五通仙人阿私陀,來為悉達多太子看相。沒想到阿私陀仙看了之後,竟然老淚縱橫地哭了起來。他這一哭,驚動了淨飯王,隨即問他︰「難道說我這個孩子有著什麼不祥之相嗎?」
  
  「不,他沒有絲毫的不祥之處,只是因為他的身相太好了,所以我為我自己感到悲哀。」
  
  「這是什麼意思,請問大仙?」淨飯王非常懷疑。
  
  「我是說︰這個孩子,長大之後,必定會出家,必定會成佛;而我自己,卻沒有這分褔氣親近佛陀了,我已是老得不久人世的人了。」阿私陀還在傷感地流著眼淚。
  
  「我們不會讓他出家的,很多相師已說過,這個孩子,將會成為轉輪聖王。」淨飯王興緻勃勃地說。
  
  「唉!那是他們的無知,要知道,在此末劫的時代之中,是不會有輪王出世的,所以我知道他將來必定出家成佛。」阿私陀仙看完相說完話,便離開王宮,走出王城,又回到他的山上去了。
  
  這一來,既使淨飯王高興,又使淨飯王擔憂。當然,他這絕不希望悉達多太子真的出家的;即使出家以後會成佛,在世俗親情的觀念之下,他也絕不希望。他所希望的,是能繼承他的王業,擴大他的王業範圍,乃至真如相師們所說的,成為轉輪聖王,以和平善聖的政治,統理四天下的世界與人民。
  
  但是,不幸的事件發生了,大幻化摩耶夫人,誕生了悉達多太子的七天之後,便去世了,這對於悉達多來說,襁褓喪母,固然不幸,即使對於整個的王族而言,也是一大損失。
  
  幸好,淨飯王的第二夫人幻化,她是摩耶夫人的姊姊,同時,幻化夫人也生了一個孩子,身相也很殊勝,他叫難陀,他有三十種大人之相,僅比悉達多太子少了兩種,如果不出家,也能做到銀輪王,能夠統治三天下的世界與人民。這樣一來,撫育悉達多太子的責任,便由幻化夫人承擔起來了。她愛護自己所生的難陀王子,卻更愛護她妺妺所生的悉達多太子。她對悉達多太子的情感和用心,不像是姨母,更不像是後母,完全像一位親生的母親。雖然太子從小就很乖巧,就很聽話,就有過人的智慧,就有超人的體力,但是身為王子的母親,尤其是身為太子的保護人,其中的苦心,當可推想而知。
  
  (二)
  
  悉達多太子終於在幻化夫人大愛道的悉心撫育之下,漸漸地長大了。使得大愛道高興的是︰她所撫育的太子和王子,並沒有使她失望,在王族裏有很多同樣年齡的許多王子,從小在一起遊戲玩樂,不論是比智慧也好,比武功也好,每次總是悉達多太子第一,難陀王子第二,另外一個最頑皮最搗蛋的提婆達多王子,他是淨飯王的姪兒,雖然事事想佔先,但卻次次是第三。
  
  但是,阿私陀仙的須言,終究應驗了。淨飯王唯恐太子真的出家,先後為太子娶了三個如花似玉的妃子;然而,終究阻止不了太子要出家的決心。到了二十九歲那一年,出遊了四個城門,發現了生老病死的恐怖,覺察了一切眾生的痛苦之後,便想要找出一個方法來為一切眾生解脫痛苦了。因此,就在一個深夜之中,騎著一匹馬,帶了一個馬伕,悄悄地離開了王宮,並得天神的擁護,越出城牆,渡過城池,去出家了。
  
  對於太子的關懷,除了淨飯王外,大愛道夫人便是最最親切和體貼的人了,所以,太子踰城出家,雖在夜裏,大愛道夫人卻依然得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四種奇怪的景象︰一是月蝕;二是東方日出,隨即不見;三是見有許多人來頂禮;四是見到自己或笑或哭。當她知道太子已經悄然出家之後,才明白這個怪夢,是應在太子身上的,雖然還是不解夢的真意。
  
  悉達多太子出家之後,一去就是六年多,在這時間之中,大愛道自然是常掛念著,尤其聽到太子在雪山苦行的消息之後,聽說太子已經瘦得像一把枯柴,憔悴得像一個八十歲的老女人時,自淨飯王以下,宮裏所有的人,都傷心落淚,這對於大愛道,自也是極其心疼的事。
  
  好在佛陀成道的消息,傳回到宮裏了。過了不久,又聽說佛陀要回來跟大家見見面了。於是王宮裏又掀起一陣興奮與歡欣的熱潮。
  
  佛陀的回宮,雖然沒有因此常住下來,並且也沒有在宮裏住下一夜。但是,佛陀的一舉一動,卻都給大家留下了一個清新而莊嚴的印象,特別是佛陀的言談開示,更使大家產生了一種超脫的感覺。所以很多人,連淨飯王在內,都皈依了三寶,證得預流果;淨飯王並還勸令王族的許多子弟,跟隨佛陀出了家。這些情景,都看在大愛道的眼裏,聽在大愛道的耳裏,也記在大愛道的心裏。她想︰太子出家了,也真的成佛了,許多王族的子弟們也都跟著出家了,她自己所生的難陀王子,也被度去出家了。佛法既然這樣好,出家既然這樣好,男人可以出家修道,女人是否也能出家修道呢?
  
  這個念頭,在大愛道的心裏盤旋了很久,終於她也下定了決心,並向宮內的婦女們宣佈了她的決心,她決心要隨佛出家去了。
  
  事實上,宮裏的婦女們,也早有了這樣的希望,只是身為宮女,沒有自由,不敢說出口來,既經大愛道一宣佈,大家也就隨著大愛道的行動而行動了。這一風聲傳出之後,許多的王族婦女們,也來跟隨大愛道了。這是釋迦族空前絕後的一次婦女出家運動,也是佛教史上空前絕後的一次婦女出家運動,跟隨大愛道集體出家的婦女,竟有五百人之多?
  
  但是,佛陀自從回到祖國迦毗羅衛城的王宮,度走了大批的青年王子之後,為了不使已經出家的王族子弟,再受俗情的牽累,故很少再回到祖國來。
  
  等了很多年,佛陀終於又回到祖國來了,這對於大愛道來說,實在是一個最好的機會。當她聽說佛陀又回國了,並且就住在城外的多根樹園,她以為她的願望可以實現了,便帶了五百個婦女,到多根樹園去禮見佛陀。首先請佛陀向她們宣說佛法的道理,然後便由大愛道領導著全體的婦女,向佛陀合掌懇求,她們使用很技巧的話說︰「大德世尊啊!有沒有女人在佛教中出家的呢?有沒有女人在佛教中出家之後,也能堅修清淨梵行,證到四種沙門聖果的呢?」
  
  佛陀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覺的一切智人,對於大愛道的用意,是早就明白了的,所以也就直接了當的回答道︰「妳們要問這些事嗎?不過我要告訴妳們,大愛道,你們可以穿著在家的服裝,修學佛法的清淨梵行,若能做到純淨圓滿無垢無染的程度,同樣可以得到無上的利益安樂。」
  
  「大德世尊啊!懇求慈悲吧,也讓我們婦女們出家吧。」大愛道再次三番地向佛陀懇求,佛陀的回答,卻是同樣地勸她們在家修行。這使她非常傷心,但是佛陀的威德,使她不敢繼續懇求,只好恭恭敬敬地禮辭了佛陀,怏怏然地重新回到宮中去。
  
  可是,佛陀的不允所請,雖使她很傷心,但卻毫不灰心,也不退心,相反地,她竟號召跟隨她的婦女們,採取了進一步的行動,自動地剃除了各人的秀髮,自動地披著了壞色的架裟,一切辦妥之後,再度去晉見佛陀。
  
  然而,當她們趕到多根樹園時,佛陀以及諸大比丘弟子們,已在先一天離此他去了!大愛道在無可奈何之下,只好率領著五百個婦女,沿著佛陀所經過路線,隨後跟了前去,但她們與佛陀之間的距離,始終隔著一天的路程。
  
  終於佛陀在一處名叫相思林的地方,暫停了一天,而讓她們趕上了。
  
  王族的婦女們,一向居在深宮中,從未有過長程的跋涉,從未吃過這樣的辛苦,在路上,晝行夜宿,餐風沐雨,日曬夜露,沒有定時定量的飲食,也沒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好天時,漫天是飛揚的塵土;陰雨時,滿路是骯髒的泥濘。走了好幾天,她們的腳上都起了水泡,她們的身上也增了一層塵垢的殼,當她們趕上佛陀,禮見佛陀的時候,已是疲憊不堪,已像一尊尊泥塑的人了。
  
  佛陀見她們這樣辛苦,這樣虔誠地趕到了,便給她們安慰了幾句,並且依照慣例,給她們說了一些佛法。這對於她們是非常欣喜的事,她們以為佛陀既然這樣慈悲地安慰了她們,一定已被她們的行動所感動了,這一下一定會准許她們出家了。故在聞法之後,大愛道又領導全體婦女,禮佛合掌,懇切哀求,如前次一般,請示佛陀道︰「大德世尊啊!有沒有女人在佛教中出家的呢?有沒有女人在佛教中出家之後,也能堅修清淨梵行,證到四種沙門聖果的呢?」
  
  想不到,佛陀雖已看到她們,都已剃了光頭,披了袈裟,但卻並未改變最初的原則,佛陀說︰「妳們要問這些事嗎?不過我可告訴妳們,大愛道,妳們可以剃除頭髮,披著漫條無縫袈裟,在家乃至盡形壽,堅修清淨梵行,若能做到純淨圓滿,無垢無染的程度,同樣可以得到無上的利益安樂。」
  
  大愛道又作了如上同樣的再三懇求,佛陀還是不承認她們出家的要求。
  
  現在,大愛道感到失望了,感到無以告求了,感到空虛、惆悵,無以自抑、無以訴說的悲哀,她離開了佛陀,茫茫然地站在門外,痛哭流淚!
  
  此時,佛陀的侍者,阿難尊者,適巧從門外進來,見到佛的姨母,站在佛陀的門外,正在悲傷的哭泣。阿難尊者心腸最軟,但他尚未證到阿羅漢果,他對佛陀的心思,更是莫測高深,但是擺在眼前的事實,使他非常同情。他近前去問明了大愛道哭泣的原因,便對她說︰「憍答彌,妳且不要傷心。妳等一會,讓我去為妳們再向佛陀請求一下試試看。」
  
  阿難尊者非常尊敬佛陀,佛陀也特別愛護阿難尊者,他經常隨侍在佛陀的左右,所以說話比較方便,尤其他想到大愛道是佛陀的姨母,在撫育佛陀的恩情上說,也等於是佛陀的母親,所以他想,佛陀應該允許大愛道出家的要求。但他頂禮了佛陀之後,也是用技巧的方法向佛陀請示︰「世尊,我想請示一個問題︰有沒有女人在佛教中出家呢?有沒有女人在佛教中出家之後,也能堅修清淨梵行,證到四種沙門聖果呢?」
  
  佛陀知道阿難尊者問話的用心,是為了替大愛道求情,但佛陀還是照實告知他說︰「是的,有的,在過去諸佛的時代,都有四眾弟子,那就是男人出家為比丘,女人出家為比丘尼,男人女人,在佛法中出家,如法修行,都可以證到四種沙門聖果,從初果預流到四果離欲的阿羅漢,男女一律平等。至於在家學佛的男女,便是優婆塞與優婆夷,如法修行,除了不得阿羅漢果,都可以證到三種聖果,從初果預流到三果不還,男女也是平等。」
  
  阿難尊者靜靜地聽完佛陀的開示之後,接著便說︰「既然如此的話,世尊是不是也可以准許女人出家呢?」
  
  佛陀聽了阿難尊者的請求,顯得非常嚴肅,佛陀說︰「阿難!你不要多管閒事,你不要替女人請求在我的佛教中出家,你不要為佛教製造不幸的命運。你要知道,如果允許女人出家,我的佛法,便不能久住於世,正法住世的時間,便要減少五百年。許可女人出家之後,想出家的女人必然很多。譬如一個人家,男少女多,這個人家一定不會興旺,一定難防盜賊的偷劫與損害;所以女人出家,破壞正法,也是如此。阿難!又像種田人家,苗長穀熟之際,忽被狂風所吹,冰雹所打,損失必定慘重;女人出家,對於正法而言,也是如此的不利。阿難!再像甘蔗園田,即將成熟之時,突然遭受到病蟲的侵蝕,收成一定很差;女人出家,對於正法而言,也有同樣的不幸。所以,你不要為女人求情。」
  
  「是的,世尊。」阿難尊者又接著奉勸佛陀道︰「女人出家雖然對正法不利,但是,大愛道是世尊的大恩人,佛母命終之後,全由大愛道來撫養乳育世尊的,念在這分母子的恩情上,難道就不該度她出家嗎?」
  
  「阿難!你的話不錯。」佛陀又繼續說下去︰「大愛道對我,的確恩重如山;但是,我也並非不知報恩,為了整個佛法的命運,為使正法住世的時間更久,為使能有更長的過程接引更多的眾生來信佛學佛,而走上解脫之道,所以我不能循了個人的私情,而放棄更多的眾生。同時,以我佛法的角度來說,無有不報父母之恩的道理。若以凡夫而言,為人子女者,雖擔父母置於兩肩,經過百年,不生疲倦,亦未能報大恩。所以在佛法說,最要緊的,是使父母信仰佛教,得見四諦真道,走上解脫生死之途,此實非同單供養衣食者可比。但是,我已使得大愛道在聞法之中,得知三寶,皈依了三寶,受了五戒,明白了苦、集、滅、道的四聖諦理,已經證到了初果預流,她將必定解脫,所以我已報過大恩了。」
  
  「是的,世尊。」阿難尊者雖然聽了佛陀一番開示之後,覺得佛陀拒絕女人出家是很有道理的;但他一想到大愛道尚在門外哭泣,尚在門外等待他的好消息時,他又不禁鼓足勇氣,向佛陀再三懇求了,他說︰「根據佛陀的開示,過去諸佛,都有四眾弟子,故願世尊也同過去諸佛一樣,准許女人出家;女人出家,受了比丘尼戒,既然也能同比丘一樣,最高可以證到阿羅漢果,故願世尊也給她們一個即身證得四果的機會。」
  
  佛陀不是不許女人出家,更不是輕視女性,只是為了佛教的前途著想。現在,既經自己最愛護的侍者,為之再三懇求,也就只好答應了;但為挽救佛教的不致快速地衰微,不得已,便為出家的女性,特製了八條規定,稱為「八不可違法」,亦稱為「八敬法」。佛陀命阿難尊者轉告大愛道,如能遵守八條規定,她們便算比丘尼。佛陀不要女人親自到佛前剃度;佛陀為防外人的譏嫌,不使比丘度女人出家,佛陀也不親自度女人出家,而使大愛道等五百婦女,依八敬法而得度出家。
  
  比丘尼八敬法的內容是這樣的︰
  
  一、百夏比丘尼,要禮初夏比丘足。
  
  二、不罵比丘。
  
  三、比丘尼不得舉比丘過,比丘得舉比丘尼過。
  
  四、比丘尼受具足,須在二部僧伽中受(先於十人尼僧伽中受戒,再求十人比丘僧伽為之作證)。
  
  五、比丘尼犯僧殘罪,應在二部僧伽中懺除。
  
  六、每半月需求比丘教誡。
  
  七、不同比丘住一處安居,也不得遠離比丘住處太遠安居(為便於請求教誡故)。
  
  八、安居圓滿,應求比丘為比丘尼作「見、聞、疑」罪的三種自恣(根據所見所聞所疑的犯戒事實舉罪)。
  
  阿難尊者很高興地,立即將此「八不可違法」轉知大愛道。大愛道聽完之後,在滿心歡喜,頂戴受持,依教奉行之下,仍提出了一個要求,她說︰「大悲世尊所製的八條規定之中,關於百夏比丘尼要禮初夏比丘足的要求,我有一些疑問︰世尊不是常說平等平等的嗎?」
  
  阿難尊者又將大愛道的意思去請示佛陀,佛陀說︰「我這八條規定,是為維護佛法而制,也是為了愛護比丘尼而制,使比丘尼們依比丘為師而導,比丘尼才不致沒有保障,才不致沒有教育,才不致形成驕慢,而變成腐化,而腐蝕了佛的正法。」
  
  從此,釋迦如來的佛教之中,有了比丘尼了,具足了四眾弟子了。
  
  從此,凡是女人求佛剃度,佛陀便令大愛道為之接引;若有女人向佛的諸大比丘弟子求度出家,他們也介紹去給大愛道為之剃度。佛未允許男眾直接剃度女眾,佛陀以及佛陀時代的所有比丘,也沒有一個曾經剃度過女眾;比丘尼眾之中神通第一的蓮花色比丘尼,雖由目蓮尊者的教化而發心出家,但她出家的親教師,仍是大愛道。
  
  不過,除了最初出家的五百位比丘尼外,以後的女性出家,均須在二部僧伽中以羯磨法受戒了。從此之後,大愛道比丘尼的責任更加重大了,她自己敬佛、奉法與禮僧,也要領導並教育著所有的女性出家人,都能敬佛、奉法與禮僧。佛陀以及比丘大德們,不會直接管理乃至過問尼眾的生活,比丘大德的教誡比丘尼,也僅每月兩次。所以比丘僧團的統理,是以佛陀為中心,比丘尼僧團的統理,原則上雖然也以佛陀為中心,實際上則以大愛道比丘尼為依準。她既為婦女們爭取了得以出家的機會,也為出家的尼眾樹立了最好的榜樣。她兢兢業業,唯恐由於婦女的出家,而損害了佛的正法,所以她出家之後,除了領導尼眾的僧團,也從不輕易放棄親近佛陀的機會,凡是近佛而住的時日,每天總要去禮敬一次佛陀的慈容。以往,她是淨飯王最賢惠的王妃,她是太子最最慈祥的姨母;現在,她是佛陀座下最最受教的比丘尼弟子,她是尼眾僧團中最最理想的領袖。除了摩耶夫人,她是世間最最完美的女性,也是世間最最偉大的女性。
  
  (三)
  
  很快地,大愛道比丘尼,已經垂垂老了,她自己已經達到了出家人的最高目的——證得了阿羅漢果,她已為尼眾的僧團,樹立了良好的基礎,她現在已是一百二十歲的老年人。她想她對自己的這一生,可以交代了。
  
  有一天,佛陀又回祖國,住在迦毗羅衛城的多根樹園,大愛道比丘尼率領著跟她同時出家的五百位比丘尼——她們這時,個個都是「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的阿羅漢了,她們的年齡,已跟大愛道差不多的老了,所以她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念頭︰她們對自己的這一人生,可以作一交代了。
  
  她們進了多根樹園,禮了佛陀的雙足,聽了佛陀的一番開示之後,大愛道便向佛陀說明她的來意,並向佛陀請示︰「世尊,我現在希望入涅槃了,不知是否可以?」一連說了三遍,佛陀都是默然聽受。說到第四遍時,佛陀才問︰「妳是為了涅槃而來說這話的嗎?」
  
  「是的,世尊!我是為了涅槃而來說這話的。」
  
  「既是如此,我還有什麼話好說呢?諸行無常,悉皆如是。所謂︰『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別離,有命鹹歸死』,人命是有限的,要使此一血肉之軀的永生不死,那是不可能的,好在妳已在生死之中得到了解脫。妳要涅槃,我還有什麼話好說的呢?」
  
  於是,與大愛道同時出家的五百位大比丘尼,也向佛陀請示,也得到了佛陀的印可。
  
  這是她們此一充滿了光輝的人生的最後境界,所以對於佛陀的印可,對於即將入涅槃的一種喜悅是難以形容的。
  
  因此,她們禮謝了佛陀,告別了佛陀,又到阿難尊者處,感恩謝禮,殷殷告辭,接著又到諸位上座長老比丘處所,一一禮謝,一一告辭。
  
  但是,大愛道對於年輕一輩的女性出家人,總還有些放心不下,故於告辭了佛陀,及諸上座長老比丘之後,回到尼寺,又舉行七天的法會,為諸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尼,演說妙法,再三囑咐。在這七天的法會之中,使得所有的聽眾,均霑無上的法益,證得殊勝的妙理。這是她與她的尼眾弟子們給的最後法緣,她的責任,也就到此為止了。
  
  七天法會之後,大愛道還現了一次神通,她從來不現神通,即將涅槃之際,為使眾生生起信心,所以,大愛道現神通,其餘的五百位大比丘尼,也各各現其神通,各各以其殊勝的定力,隨念所至,當下隱身不見,即於東方,上昇虛空,現四威儀,空中行,空中坐,空中立,空中臥;又入火光定,即於身內,放種種光,青、黃、赤、白等等,一時出現;又於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水。南西北方,亦皆如是,現其神通。
  
  現了神通之後,遂入禪定,從初定至非想非非想處定,又從非想非非想處定,漸次向下而至初定,即於初定而入涅槃。
  
  大愛道比丘尼的涅槃,乃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當其涅槃之時,大地震動,光明朗照,虛空中諸天的感歎之聲,如鼓如雷。
  
  因此,散居各處的諸大聖者、諸阿羅漢,都被震動了,都知道大愛道已經涅槃了。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也都知道了。
  
  因此,大家都拿了上等的香木,前往大愛道的涅槃之處,恭敬焚燒,供養舍利。其中有阿若憍陳如、舍利弗、大目犍蓮、阿尼盧陀等的諸大長老比丘;又有波斯匿王,琉璃太子,及諸大臣並諸眷屬;還有給孤獨與仙授等的諸大長者,有毘捨佉母及其諸眷屬,以及近鄰諸國的國王大臣,與國大夫人,全都來了。
  
  最難得的,要算大愛道移靈送化的偉大行列了。
  
  在前面,波斯匿王將種種寶衣嚴飾之具,盛裝五百乘輿,並持種種香花,以及寶幢、寶幡、寶蓋,及諸樂隊,羅列引導。
  
  在左右,尊者阿難陀、尊者難陀、尊者阿尼盧陀、尊者羅※羅,抬舉大愛道的靈輿,緩步而行。
  
  大悲世尊,亦以右手扶持大愛道的靈輿,緩步而行。
  
  其餘的諸大比丘,則各各分別抬著諸大比丘尼的靈輿,緩步隨從。
  
  到達荼毗場所,那是一個非常平正,非常遼闊,非常空閑,非常清淨,而又非常莊嚴,非常寂靜的地方。世尊為使大眾,得睹大愛道與五百大比丘尼的最後遺容,並使大眾深生敬信,得大利益,便將蓋在大愛道及五百大比丘尼面上的寶衣,親手揭開,同時提醒在場的大眾︰「你們看到了嗎?大愛道憍答彌以及這些五百大比丘尼,她們都是一百二十歲左右的人了,但她們的面相與體態,現時看來,豈不還像十六、七歲的少女那樣嗎?這是不可思議的事,但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事!我告訴你們,這是她們在過去世中所種的善根,她們曾在迦葉佛的時代,集體供養了佛的舍利塔,所以能在我法之中,集體出家、得道,並且有此不老的殊勝妙相。所以你們也該敬佛聞法,廣修供養。
  
  大愛道是釋迦如來教中的第一個比丘尼,她是為法最誠,吃苦最多的比丘尼;但她也是給佛教所作貢獻最多的一位比丘尼,更是接受了最大光榮的一位比丘尼。唯願今日的尼眾姊妺們好自為之。大愛道比丘尼,因為能夠絕對的敬佛奉法與禮敬大比丘僧,所以也能受到佛的加護,證到法的實益,得到比丘長老們的關切。今日的尼眾姊妺們,相信也會如此學習的,是嗎?
  
  (此稿係根據律部編寫而成,內容決不違背原部,文字則出於編製,故其雖係歷史故事,卻不必字字視為正史的考訂。)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及再版增訂序 第2頁:賴吒和羅
第3頁:愚路尊者 第4頁:薄褔善來
第5頁:鴦掘摩羅 第6頁:室利笈多
第7頁:貧生童子 第8頁:佛母摩耶夫人
第9頁:聖妃耶輸陀羅 第10頁:佛的姨母
第11頁:蓮華色尼 第12頁:迦葉之妻
第13頁:法與姑娘 第14頁:附錄一:摩訶迦葉
第15頁:附錄二:六群比丘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