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動中修行 創巴仁波切著

動中修行 創巴仁波切著

安忍

[日期:2010-08-1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創巴仁波切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安忍

  安忍(patience)的梵文是ksanti,通常是指有耐性、對痛苦與艱難能安然承受的意思,但事實上它的意義還不止於此。安忍是看清情境並確知應該加以容忍而發揮出的耐性,因此,安忍有它智慧的一面,與一隻馱著重物的牲畜直走到累死為止的情形有所不同,那種忍耐是缺少智慧與清明的,但我們這裡所說的,是具有智慧的忍耐,長著透視之眼的能量。

  一般來說,當我們談到安忍時,會想到一位有耐心的人,那同時也與溝通有密切的關係。當一個人能持戒且能創造適當的情境時,安忍才得以發展,如此,他不只是因為那是痛苦的、不愉快的,或要試著熬過去而強行忍受,安忍可藉能量之助而得以輕易地發揮出來。如果沒有能量。我們無法發展安忍,因為缺乏忍耐的力量;而這能量來自於創造出適當的情境,又與覺知有關。

  覺知(awareness)一詞的意義或稍嫌含糊,因為它時常指一個人的自覺或只是了知自己在做什麼;在這裡,覺知就是確切認清情境之意。它並不特別表示你注意自己的言行,而是你看到情況的整體,如同在空中鳥瞰風景一般,市區的配置等等盡收眼底。因此,安忍與持戒有關,而持戒又關乎覺知。

  事實上,持戒是一切法之鑰,而德性(morality,梵文sila)是持戒之源與持戒的主要功用。關於持戒,有兩派學說:一派認為持戒是必要的,唯有經由持戒,我們才能學習並找出正確的途徑;另一派則認為應該任由事物以它們各自的方式發展,如果戒律少些、如果將事情留給個人的選擇與本能,這樣便可以使他對事情產生個人的興趣,而不須要勉強他去做什麼。

  這兩派說法都屬極端之見。並非佛教徒事事喜歡妥協,而是必須將事情看得一清二楚的問題。當戒律過多時,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是被別人強加在身上的。有這麼多規則、規定,一個人時刻被監看著、被指示該做什麼,如此一來,你無法做真正的自己,而是另一個人將他的自我延伸、將他的觀點硬加在你身上。那變成了一種獨裁而不是持戒,如同強制東西成長而不是讓它們自然地成長。除非在很難得的情況,有一個智力高且自制力很強的人,他可以不受雜亂、不安的念頭、意見以及情緒的影響,但並不是說多數人都是瘋子或心理錯亂,然而這種因素卻是每個人都具有的。通常一般人總有神經質的一面,它使我們在面對某一種情境時會發展出神經質式的處理方法,而那絕不是正確的方法,那是依照自己的制約但不是因應實際的情況而採取行動的。在這種情形下,他沒有能力發展自由,因為自由沒有被適當地介紹給他——自由必須適當地予以引介。事實上,〔自由(freedom)〕一詞本身的意義就是相對的:免於什麼的自由,否則就談不上自由。既然須要免除什麼方得自由,那麼我們必須先創造合適的情境,那即是安忍。

  這種自由是無法由外人或上級權威製造出來的,你必須開展認識情境的能力。換句話說,一個人必須發展觀照全景的覺知——洞察一切的覺知,對於情境能夠立時瞭然。這是個認識情境並張眼面對現況的問題,並不特別是一種神奇經驗或有任何神秘可言,而只是對〔當下〕直接、開放與清楚的知覺而已。如果一個人能夠直視當下,亦即他不受過去或對未來的期望所影響,而只看到當下那一刻,那一刻對他而言就全無障礙了。因為只有與過去或與未來的期望有所聯想,障礙才會產生,因此,〔當下〕是完全沒有障礙的。然後,他才會發現自身蘊涵無限能量,使他有無窮的力量去行安忍,他變成了一名勇士。當一位勇士出征時,他不會去想過去或以往的戰鬥經歷,也不會去想未來的後果,只是全神貫注地奮力應戰——做為勇士就該如此。同樣地,當有嚴重的衝突存在時,我們必須開發這種能量來與安忍結合,這就是所謂具有全視之眼的安忍——透著清明的安忍。

  確實地,一個人可能覺得在適當的情境下那一刻打開自己、加以留意,並非不可能,這在他獨處時或在適當的情境下,譬如在陽光燦爛的白日或某個愉快的夜晚,或有好友相伴、或正在讀一本好書之類的時候——當時情境合適或很接近他想要做的事——會比較容易。或許他正和他不喜歡的人在一起,也或許他正因某事感到極端沮喪或困擾,但我們必須看出來,這兩種面向實是相同的。

  當然,這是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頗為困難的。問題是,即使當情境看似不錯的時候,譬如就在這安靜而無噪音的鄉間,一個人仍然無法逃脫情緒的困擾與沮喪,以及自己收集了滿腦子的東西。一部分原因與旁人有關,另一部分則是因為他無法打開自己去開發足夠的安忍力量。因此,整件事分離出來成為單獨的個體而不是整幅壇城圖案的一部分子。這個意思是說,一個人應該永遠留守在中心,不要對情境做任何反應。如果一個人覺得某件事不對,希望能加以改正,可能是個很良善的想法,不過中間卻牽涉了〔我〕的因素;〔我〕希望他快樂,如果可以讓他快樂,〔我〕也會快樂,其中包含了兩個人同享快樂的意思。因此,這兩種想法都屬於對快樂的耽溺。 

  所以,我們沒能在拉坯轆轤的中心是常有的事,如果說不巧偏在轆轤邊上拉坯的話,黏土將會飛開。但這不是黏土或轆轤的錯,只因你拉坯時沒能把黏土掌握在正確的位置罷了。如果你把黏土保持在轆轤的中心,就會做出美麗的陶器來。重點在於,你必須時刻留在中心點,而別打算靠外人或情勢幫你的忙。換句話說,一個具有高度安忍技巧的人,從不寄望從另人那裡獲得什麼,並非因為他不信任別人,而是因為他知道如何處於中心——他〔就是〕中心。

  因此,想安靜下來,不是得趕走聒噪的鳥兒們;想要靜止,你也無法制止空氣的流動或河水的奔騰——接受它們,你本身就會感受到寧靜,你應該將接受它們當做是建立寧靜的一部分。因此,是鳥的聒噪的精神面影響到你的心理面。換句話說,也就是鳥所發出的吵聲是一個因素,而你對噪音的概念又是另一個因素。當你可以處理自身的因素時,鳥的聒噪就只不過是聽得見的寧靜罷了。因此,整個重點在於,我們不能寄望從外界得到什麼、不應設法去改變別人或要求別人接受我們的意見、不應在不適當的時刻試圖說服一個人,也就是當我們知道他已經有自己的清楚看法時,或當時並非合適的時機讓他能聽進我們的話時。

  有一個譬喻是說,有兩個人赤腳走在很粗糙的路面上,其中一人覺得如果能將皮革鋪在路上,踩上去將會很柔軟舒適;另一人比較有智慧,他說:〔不,我覺得如果我們用皮革裡裹住自己的腳,效果會是一樣的。〕這就是安忍,並非不信任他人,而是不對外界有所企求,他不試圖改變外在的情境。這也是為世界締造和平的唯一做法:如果你決定投入而接受,就會有其他的人也做相同的貢獻;如果有一百個人這麼做,整件事就會變好了。

  有一則西藏的故事說:從前有一百零一位士兵,其中一位相當年輕的恰巧是統帥的兒子,他父親對他說:〔你好像是太慢了,所有的人都裝好馬鞍了,而你呢?〕他回答:「如果一百個人能把一百個馬鞍這麼快裝好,那麼只有一個人絕對用不了多少時間的!〕當然,其他人都是在同一個時間內裝好馬鞍的,而他確實是落後了。

  所以,如果一個人希望外在的情境改變,是錯將整件事本末倒置,他會發現自己受到四面八方的推擠而終遭挫敗,就像走在冰上一樣。當然,有時候一個人確實可以針對特定的人改變情境——也許得經過一長串的痛苦步驟,譬如向那個人抱怨,或不厭其煩地向他訴說如此如此令人煩擾、或怎樣怎樣的事令人無法接受之類,但在經過此一冗長的過程之後,你想達成的目的——和平與寧靜,卻早已消失無蹤了,你什麼也沒能達成,整件事變成了一場連續的老鼠賽跑。因此,安忍是建立和平榜樣的好方法。

  如果一個人想在哪裡營造寧靜的氣氛,他必須開發安忍——不是一味地忍苦,而是看出惹煩我們的情境中富趣味的一面。如果我們能看到那特別的面向、諷刺的面向(也是有趣的面向),情境就不再令人氣惱、不再侵犯我們的寧靜。如果我們能夠輕鬆地、安靜地接受情境,這已是跨出了製造和平與寧靜氣氛的第一步,雖然並沒有人說出來,卻可能已經有人感覺到了。

  安忍是為禪定的修習開放的中心與建立一個穩固基礎的關鍵,安對於處理生命、與人交往,以及如何活在我們現處的世間也是非常重要的。對大多數人而言,安忍代表頗為不同的意義——幾乎是清教徒式的不動聲色、天真、少開口,生命雖然痛苦,卻要帶著假笑去承受。但那根本不是安忍,因為如果一個人不與情境融合而看到它有趣的一面,這種清教徒式的堅忍注定有崩潰的一天、注定會爆炸,到時候,安忍將全無容身之地了。

【書籍目錄】
第1頁:中文版序 第2頁:佛陀的生平與榜樣
第3頁:傳法 第4頁:布施
第5頁:安忍 第6頁:禪定
第7頁:問答錄 第8頁:智慧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