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創巴仁波切著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創巴仁波切著

般若

[日期:2010-08-1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創巴仁波切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般若

  下一度是般若度或「智慧」度。傳統上是用一把能斷諸惑的雙刃利劍來象徵般若。如果缺了般若,菩薩即使已圓成其餘五度,也不算完全。佛經中說,其餘五度猶如流入般若大海的五條河。經中還說,輪王率領四種不同的軍隊去作戰;若無輪王領導,四軍便失方向。換言之,般若是智慧、是佈施等善行都要進入和融入的基本模式。般若能突破那些對佈施、持戒等菩薩行所作概念化的解釋。菩薩的行為雖能有條不紊、正確無誤,但是如果沒有般若,沒有斷諸疑惑之劍,則其行為根本不是真正超然。所以說般若是智慧,是無所不見之眼,完全不同於「我」之總是監視著自己做事。

  菩薩將監視者或「我」轉化成般若度。「般(pra)」的意思是「殊勝」,「若(jna)」的意思是「智慧」,所以般若即是殊勝的智慧,圓滿、準確、無境不照的智慧。執著「彼」「此」之識一破,二種般若即生,那就是能知的實相般若和能見的觀照般若。

  實相般若處理煩惱,它突破矛盾的情緒——我們對自己的態度——而揭露我們的實相;觀照般若超越我們對世間的根本偏見,它如實地去看情況。因此,觀照般若讓我們能盡量平衡地處理情況。只要是有一點點分別「彼」「此」之傾向的覺知,就是般若突破的對象。此即為何說般若是雙刃利劍;它不僅斬「此」方,也斬 「彼」方。菩薩不再有分別「彼」「此」的煩惱。他只是高視闊步,走過情況,無須回頭核對什麼。故說所有六度都是相互依存的。

  問:您是否認為禪定就是注意自己當下所為,或是留心?

  答:列為第五度的禪定,就是覺知或留心。但是禪定度或任何一度,決不能離般若而獨立。般若使得覺知的修行完全改觀,將它轉化為不只是一心專注某一事物。有了般若,禪定即成為對你所處之整個環境的覺知。它也產生精確與開放,所以你時時留心,覺知自己所走的每一步,覺知自己的一舉一動。同時,這種精確,這種單純,還發展成對整個情況的全面覺知。是故,禪定不是沉思某一事物,而是覺悟整個情況,以及體驗事件的簡純。禪定所修的不僅是覺知,因為你若僅修覺知,你就不能發揮出擴大修行所必需的根本智,以致覺知的對象不能不換來換去。

  發展般若猶如學習走路。你可能須先發展對單一事物的覺知,然後再發展對二、三、四、五、六乃至更多事物的覺知。但最後,如果你要想走好,那就必須學習把你的覺知擴大到涵蓋你所處的整個環境,以致你能對同一情況中的事事物物有合為一體的全面覺知。若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不專注任何事物,如是始能覺知所有事物。

  問:如果你與他人不和,難以相處,你怎麼辦?

  答:如果你很想溝通——溝通也是佈施——那麼你就必須運用般若或智慧找出不能溝通的原因。或許你的溝通是單向溝通,或許你不願聽對方講,或許你因極想溝通而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溝通上,這是非常激烈的作法,會讓對方吃不消,會讓對方沒有反過來向你溝通的餘地。當然你完全是出於善意,但我們必須仔細看看整個情況,不能只是熱心地把什麼東西丟給對方。我們也要學習從對方的觀點去看。基本上,我們必須提供某種空間和敞開的心境,意欲說服對方採納我們的想法,是一種很難抗拒的衝動;這種衝動,我們常有。但我們必須小心慎防,以免讓我們的溝通變得太霸道,而唯一避免的方法即是學習如何提供空間和敞開的心境。

  問:是什麼使得我們棄欲?

  答:發現真理,發現此一冷酷的事實:除非你不再想要成為什麼,你就不能成為菩薩。這可不是跟自己玩遊戲,你非得放下不可,你必須真正敞開和放下。一旦你瞥見放下會怎樣,你便得到鼓勵而想更上層樓,更進一步。一旦你略微看到一點覺悟的心境,哪怕只是瞬間一瞥,你就會極想努力修道。接著,你也領悟到,要想走得更遠,必須完全放棄走的念頭。菩薩道分為十地和五道。到了最後一道的結尾或第十地時,你會突然瞥見自己即將產生覺悟的心境,即將與覺悟的心境一拍即合。但就在此時,你卻被什麼拉了回來。你隨即了悟,你之所以被拉回來,只是因為你還沒放下那必須放下的有為努力。這就是滅欲的金剛喻定。

  問:在日常生活中,不介意是跟厭倦連在一起的。如果你像菩薩那樣不介意,你會成為植物嗎?

  答:不介意不是說變成了石頭或死氣沉沉的人,活力仍在。但在介意者的眼中,如果我們有慾望或怒火而不將其發洩出來,卻要保持冷靜;如果我們不將自己的活力化為行動,我們便會感到沮喪、受騙和窒息。這是單方面對活力的看法。

  活力根本不是僅表現於破壞或佔有。有的活力跟愛憎完全無關。這些活力是精確之能、清明之能、透視情況之能,還有不斷生起的智能,可惜我們不讓自己去善加體驗。我們老是把活力看成破壞或佔有。其實並不止此。你若真能如實與現實接觸,便不會有感到無聊的時候。活力時時發出火花,超越無明和憨直的單向道。

  問:我們怎麼知道活力如何運用及用在何處?

  答:由於你把情況看得很清楚,比以前清楚得多;由於你如實去看情況,所以你知道活力如何運用和用在何處。從前你是把自己對現實的看法強行加在生活上,而未如實看事物。如今此障一除,你就看到實情了。於是你乃能正確、充分地跟情況溝通。你根本無須強迫自己去做什麼。你與情況不停地交往,不停地共舞。這種關係有如太陽的照耀和植物的生長。太陽沒想造就植物;植物只是反應陽光,其生長情況的發展,純出自然。

  問:自然?

  答:自然。因為自然,所以準確,就像太陽令植物生長的那種情形.非常科學,絲毫不差。你的動作之所以能變得精準,就是因為自然。

  問:情況有沒有需要侵略行為的時候?

  答:我不認為有,因為侵略通常是與自衛有關。如果情況有其現實性和精確性,它就決不會失控,你也就無須控制它,無須自衛了。

  問:我是在想基督把兌換銀錢之人趕出聖殿之事。

  答:我不認為那是侵略行為;那是非常漂亮的誠實行為。基督之所以如此,是因他看準了當時的情況;他並沒有監視自己,也沒想要成為英雄。我們需要那種行為。

  問:我們在平靜、無為、來者不拒的心態,與有為、分別的心態之間,怎樣過渡?

  答:我想,主要是看法的迥異。其實,我不認為我們所過的日常生活像我們通常所想的那樣精準、靈敏。事實上,我們全然是迷惑的,因為我們不一次做一件事。我們做的是一件事,心裡想的卻是許許多多其他的事,使得我們的心很不清明。我們對日常生活的態度應該徹底改變。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讓那真能如實去看事物的根本智出頭。根本智初現之時,可能相當模糊,隱隱約約,比起迷惑之暗,只是一點微光。但當此智活動起來而更加銳利時,初現時的那種模糊便被推開而終歸消散。

  問:如實去看事物,不須要瞭解能觀與所觀嗎?

  答:不需要。這是有趣的一點。你總得在沒有立場的情況中才能如實去看事物。如實去看事物,須要跳一下,而你只能從無起跳處跳此「一跳」。如果你從某處去看,你就會感到有距離和有看者。所以你只能在沒有立場的情況中去看事物。這跟你不能品嚐自己的舌頭一樣。想想看。

  問:您說只有在沒有立場的情況中才能如實去看事物。可是佛經裡卻談渡河去彼岸。能否請您對這一點加以說明?

  答:這是一件似非而是的事,就像無起跳之處而跳一樣。佛經裡的確講到渡河去彼岸,但只有在你終於了悟沒有彼岸時,你才真抵彼岸。換言之,我們旅行至「許諾之地」或彼岸,而到達後卻發現自己本來就一直在那兒,從未離開過。這是非常似非而是的。

【書籍目錄】
第1頁:引言 第2頁:修道上的唯物
第3頁:放下 第4頁:上師
第5頁:灌頂 第6頁:自欺
第7頁:難行之道 第8頁:敞開之道
第9頁:幽默感 第10頁:「我」的發展
第11頁:六道 第12頁:四諦
第13頁:菩薩道 第14頁:布施
第15頁:持戒 第16頁:忍辱
第17頁:精進 第18頁:禪定
第19頁:般若 第20頁:空性
第21頁:般若與慈悲 第22頁:密續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