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法身慧命是來自三寶(梵語tri—ratna或ratna—traya),是三寶給我們一切修行上的理念與方針。飯前行供養之禮,以表感恩之心,尊敬佛法僧三寶,勉勵道心之義,畢竟,三寶威德至高無上,永不變移,乃出世間之寶,故云三寶。
寶性論云:『三寶功德廣大如海,具足六義,何等為六?一、稀有之義。二、明淨之義。三、勢力之義。四、莊嚴(梵語vyuha)之義。五、最勝之義。六、不變之義。
三界六道之有情,生死沉淪,倍受諸苦,知見不正,行為不當,廣造惡業不得自覺,欣逢三寶,佛如良醫,法如妙藥,僧如看護者,對患病之人而言,良醫、妙藥、看護者均不可少,三寶示現人間,悲愍眾生出離生死,亦復如是!飯前行供養三寶之禮節,其意含概有此深義。
出家(梵語pravrajya)修行者,於進食之前所應作之五種觀法,佛門中稱之為食存五觀,或沙門受食五觀。意表進食之際,內心應存感恩於三寶,與施主的發心功德,理應正念受食之時,以達成自勉之內涵,何等為五?敘述如下: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謂此食墾植收穫舂磨、淘汰、炊者,所費功夫甚多,且施主減其妻子之分,為求福而施,故受食時,應作此觀。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謂若坐禪誦經,營三寶事,不持戒,不以涅槃之道為宗,受施則墮,故不宜受食,德行若全,則可應供受食。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謂須防心離於三過,於上味食不起貪,於中味食不起癡,於下味食不起瞋,否則不知慚愧,墮三惡道,故受食時,當作此觀。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謂饑渴為主病,故須以食為藥,不起貪著。
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謂不食則饑渴病生,難成道業,而多食致患,少食氣衰,故必食得適量,以資身修道。
由觀想此五事之故,齋堂又稱五觀堂,修行者飯前依此行觀,即能正見飯食前後之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