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神通與人通 聖嚴法師著

神通與人通 聖嚴法師著

人的佛教

[日期:2010-07-17]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諸位先生、諸位同學︰
  
  剛才高同學介紹我是博士,其實我並不以有博士學位而覺得了不起,卻以作為一個和尚而自慰。因和尚並不是人人能做,博士則諸位同學皆有機會,可能已有些得到了。做和尚則不然,現貴院日夜間部有一萬多人,一年中有一位做和尚,已算是很難得了。
  
  今天的講題是「人的佛教」,想了很久,覺得到貴院講佛法,尤其在臺中的貴院講佛學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諸位對佛法或佛學已有相當修養,因在臺中巿有好多位法師和居士們向諸位介紹佛法,也引導同學修學佛法,而我非常慚愧,懂得有限。
  
  我覺得講點有用的東西最好,學問可看書,而對諸位最有用的非學問,乃是生活。故今天的題目為「人的佛教」,是從生活上看佛教對人有多大的幫助。
  
  諸位認為佛教是什麼東西?是宗教?哲學?還是文化?也許諸位認為兼而有之。但向諸位報告,我認為佛教非哲學,亦非宗教,而任何東西在人類歷史上產生過影響的即是文化。
  
  佛教不是哲學,因為釋迦牟尼佛不是哲學家,他不用哲學觀點、思惟方法跟大家研究。哲學,是供人理解,或對無法解決之事,理出頭緒,用邏輯方法加以說明。這是哲學家的責任與貢獻。釋迦牟尼佛、孔子、孟子都不是哲學家,而是為解決人類生活上和社會上的問題,而將生活經驗和人格標準說了出來。有人問釋迦牟尼佛,人從何處來?往何處去?釋迦牟尼佛從來不回答,孔子亦然。有人問孔子生死問題,孔子答︰「未知生,焉知死。」並不是生死不重要,而是生前死後在目前現實生活上沒有多大的意義。所以我說孔、孟、釋迦牟尼佛都不是哲學家,而是解決人類現在的問題而說出其看法,以解決之。
  
  佛教不是宗教。一般宗教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1.相信自己心外有力量,2.相信人生與宇宙最初都由神創造的。心外的力量分有多神教和一神教。多神教認為山川、草木等……任何一物皆有神,原始宗教大致如此。高級宗教為一神教,認為人生宇宙最初由神創造,神就有權利支配。人靠神生活,好或不好,幸或不幸,除了感恩,不可埋怨,因神有能創造,即有權支配。但佛教為無神論,此與唯物主義之無神論不同。唯物主義之無神論,相信除物質外,不信另有精神這樣東西。佛教之無神論是就因緣、緣起之關係,說明宇宙、人生本來就如此,並非有個萬能的神能創造什麼?所以佛不創造任何物。佛法也是本來就有,佛對我們的功德,是在體認了佛法之後,將其所經驗的告訴了我們。宇宙間無萬能的神,以佛教的觀點分神為天神、地神等。將一切眾生分為十類︰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眾生之產生,皆由各人的業力所形成,地球甚至整個宇宙皆由眾生業力所感。地球是地球上的眾生業力所共感,並非只是人類而已,包括一切有情眾生。眾生若沒有種生天的因,不會生天,沒有種生地球的因,不會生在地球上;若生地球的因已經完了,則到其他地方。所以說一切皆操在每一個眾生手中。由此看來,佛教並非宗教。
  
  由歷史看,佛教只是文化而已。佛教文化帶給世界很大貢獻──改善人的生活。
  
  佛教與佛法是有區別的。佛教,從理論、思想上講,且有經典;教團由組織上言,有出家、在家四眾弟子。佛法,本來就有,釋迦牟尼佛出生或不出生此世間都沒有關係。我今天到貴院講佛法其實是多餘的,各位本來就具有,我說出只是複誦,提醒各位而已,是將各位本具之佛性指出。信仰佛教的較高境界,不是信仰心外的佛,而是相信自己本來就有成佛的可能,自己具成佛條件,但需一步步來,那就需要修行的方法。佛法,從一個角度看,本具──佛性的普遍存在,山河大地無一不是,無處不是。從另一個角度看,成佛方法是佛法。有成佛經驗的人才能說,老馬識途,告訴我們如何才能安全地走向成佛之道。在這世界上最初第一個成佛的人,很不容易,很多人沒有發現成佛的方法,而釋迦牟尼佛發現了。成佛要有方法,所以,信仰佛教的重心,是在求法。為法忘軀,為求法可不惜生命,「朝聞道,夕死可矣。」因已有機會聽到或求得成佛方法,沒有聽到實在太遺憾了。佛經裡有一個故事可以說明釋迦牟尼佛未成佛前求道之心切。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遇到大梵天王變成的夜叉,嘴巴長得很大,告訴釋迦牟尼佛說︰「我的肚子餓了,你讓我吃掉,我就告訴你佛法。」佛說︰「我給你吃可以,但你得先告訴我。」夜叉說︰「我現在很餓,你先讓我吃了再說。」豈有此理,吃後就沒辦法聽了,可是佛說︰「你先說一半給我聽,然後我給你吃,等以後再投胎來聽另一半。」夜叉說︰「好吧?我就先說一半給你聽吧:『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行︰一切現象都是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經常在變動的都稱為行)佛說︰「好,謝謝你!我給你吃。」於是爬上樹枝跳進夜叉的大口裡。夜叉不但沒吃,且將佛扶起,說︰「你這種求法的精神,實在令人欽佩,我現在再告訴你另一半──『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只有四句,聽法不在多,在於是否真實受用。聽多記在筆記本上沒有用,我在美國時,有人問我是教淨土、禪,或是……?在美國淨土難吸收人,禪在美國則已有幾十年,所以教禪有人學,名雖教禪其實是教修行方法。講課前必請同學將筆記本闔起,全神貫注看我,我的每一句話皆灌入同學的耳朵中。若記筆記,往往為了記此句,而下一句聽不清楚。佛學有用嗎?佛學也是法,任何一物皆是法,就修行言,佛學不是修行方法,而是研究佛教的問題。佛學可在圖書館查書,斷章取義地寫成。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上的生活大不相同。
  
  我回來後,有位居士常跟著我,有一天對我說,他跟了我這麼久,為什麼一句話也沒告訴他。其實我整天在說話。有時我們常想親近善知識,時常跟著他,反而得不到什麼?卻在偶然機會下看了或聽了一、二句話,而受益良多。在印度,知識是朋友的意思,有善知識、有惡知識。惡知識如酒肉朋友。大善知識是偉大的朋友,是老師。現在說個比喻,一隻老鼠掉在米缸中,竟不知是米,而不敢吃,因此餓死。我們常終日聞法而不知。這又好像蠟燭點燃時,四周亮,底下沒有光,附近暗。這些話想要告訴各位的是相信自己隨時都在親近善知識,均有使自己成佛的可能。
  
  有人今天念阿彌陀佛,明天念藥師佛,後天念彌勒佛……,心想總有一佛與我有緣,阿彌陀佛不來,藥師佛來;藥師佛不來,彌勒佛來。想求長壽利益時,念藥師佛;想求死後往生極樂國時,念阿彌陀佛;學生怕考試不及格,念觀世音菩薩。因為你念了觀音,不會的試題,變成會的,惡運變成好運。……如此是修行嗎?是的,但不應是佛教徒的基本態度。不要投機取巧,不要有所為而為,才是正信的佛弟子。
  
  學佛的目的是要對生活有實益,不只是學些佛學名詞就夠,更不是只知道若干經典,以便向人炫耀。千萬不要自己尚未弄清楚之前,便東抄西摘的寫文章,結果連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講了些什麼?佛法不是用來研究的。以學術言,當鼓勵研究,對歷史作回顧,但對生活無用,生活靠體驗,佛經不是僅從文字的表面,就可以理解的,文字表現的本身無法確定什麼意義!因為從多角度看,有形相之物皆無法代表真正的東西。經典告訴我們的只是法的影像而已,必須由日常的生活中體驗經典講的是什麼。佛出世間是想使人依據他的經驗做藍本,向其學習。健全人生,淨化社會,這才是佛的本懷。
  
  「人的佛教」,佛教是屬於人的,佛法亦是眾生的共業所感,佛是由人成的,唯有人才能真實行佛法。在人類之中,更應該以自己作本位,必須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本來與佛無異,所以我們看那一國雕的佛像即像那一國人:日本佛像像日本人,我國唐朝佛像方面大耳像做大官的,泰國佛像瘦瘦的。可見心外有佛不是大問題,心內無佛才是大問題。因為佛是人心中的佛,前天有位女居士問我︰「何以信佛前不遇鬼,信佛後反而遇見鬼?」人心中若有鬼,再與心外的鬼相應,則鬼就找你的麻煩了;心內若無鬼,鬼也沒辦法找上你。當時另有一位少女,不懂這層道理,於是我問她︰有沒有男朋友?她笑而不答。若有男朋友追,不喜此人,雖然一直找妳,亦與妳無關。反之,若妳喜歡他則不然,第一次他邀請妳時,也許會基於女人的矜持拒絕他,但心裡卻非常高興,心想何日再請妳。這就是心內的男友和心外的男友相應。鬼來時,若心中趕快念佛,鬼會漸漸地走掉,心中佛起,心外鬼漸小;心外有佛,心內亦有佛,則感應道交。
  
  佛是人成的,而且是普通的人成的。普通人不容易做,裝腔作勢,道貌岸然……都不是普通人。有人去看虛雲老和尚,問正在菜園中掘糞,穿得破破爛爛的和尚,說︰「虛雲老和尚在不在?」虛雲和尚說︰「何事?」「問佛法。」「這個糟老頭沒什麼了不起?有什麼好問的。」「我誠心而來,你們何以如此看不起他。」此人當過大官,架子大,一臉官相,手下的人多,他也以為老和尚弟子多,想必亦是一副大人物相。後再問另一人,此人指著菜園中掘糞的和尚說︰「彼即是。」可見著名的老和尚,與常人無異。所以,要成佛,首先要做個普通人,盡應盡的本分,這也就是成佛的基本條件。
  
  諸位皆已成佛,信不信?《法華經》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當然,成佛不是一下子就成的,而是每天每天漸漸地修行來完成的。「畢業」是由進入校門即開始,博士是由進入幼稚園那天開始,但不是一進來就畢業。各位來聽講就種了成佛的因素,講的難聽一點,已受我散佈下去的菩提細菌所感染,也就是種了因。無論是誠心、好奇心或存了準備搗蛋的心來聽,都無所謂,都已經將菩提之因薰入了八識田中,永遠不會亡失,發生了永遠的關係,就是你想丟掉它,也丟不掉了。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眾生之中,人最容易修行,禽獸愚癡不聞佛法,天人福報大,沒有病苦、災難,感到滿足,不容易想到佛法。人心中十法界具足,心存何種心,即感應何法界。我們常聽到一句話︰你這個人像畜生,此人存畜生心之故。吃飯時緊看別人,認為別人那邊菜比較好,自己這邊較差。遇到可口的東西時,就拼命的多吃,這就是餓鬼行為。有一種人天天活在愁苦中,覺得孩子不孝順、太太不賢慧,看不順眼四周的人,家人、社會也都討厭他,無一處、無一時,不覺得苦,這就是無間地獄──愁苦無間。再從打坐來說。人實在太幸運了,因在動物之中,只有人才盤得起腿,唯有人才適合打坐,而打坐是參禪的基礎工夫,參禪始能悟道。各位也許聽過野狐禪這個名詞,心想野狐不是也能參禪嗎?其實那是諷刺、罵人的話,如果真知參禪,就不叫野狐了。
  
  人身難得的原因︰由生命源流言,一般人以為這一生到另一生,就像換房子,而靈魂則不變,錯了!輪迴生死,在六道中來去都是由業力所招感來的。第八識藏一切種子,如水般,長江、黃河經常不斷地流,匯百川而成大海,大海的水又不斷地蒸發,所以每天的水的組成都不同。生命之流,也像河水一樣,經常在變,那一類的力量大,就現在那一道。我們的第八識中含藏了十法界,每一法界又分十法界,就以人講,分智、賢、愚、不肖……男、女等等不相同,所以說人的性格類似是可能的,但相同則不可能。以生命的息滅言,若能行五戒、十善則生人天。好人也有不幸的遭遇,不用埋怨。短短數十年生命一眨眼即過去,記得小時候老覺得怎麼還不過年,日子過得真慢;二十歲時已覺得年過得快;三十歲時更快;現在近五十歲,覺得一年的時間,不過是一瞬間的事。四十歲後因為事情忙,一天天一下子就過去了。古人說︰「人生百歲,如白駒過隙。」年輕時無法體驗,有沒有同學體驗到了?有的話,可說是少年老成;中年以後才感覺到人生短促,現在則覺得明天就快死了,快得很!福報就像銀行裡的存款。人的福報什麼時候完?不知道,可能此生就完,也許第二生得到天的果報,也許為人,更可能下墮三塗︰地獄、餓鬼、畜生,不得而知。但僅管把握現在,及時努力,就像銀行裡有多少錢,不管它,繼續存,不要提,保證越積越多。否則,一失人身,再想回頭已經太遲;何況那時已經由不得你,你也不知道回頭學佛的事了。
  
  成佛方法分五種,一步步上去︰1.人,2.天,3.聲聞、緣覺,4.菩薩,5.佛。不要好高騖遠,一步步來。印順法師寫過一本書叫《成佛之道》,他以特多的篇幅介紹人、天、二乘、菩薩,卻以極少的字數來介紹佛的果位。有一次我請教他何以如此?印老說︰成人、成天、成聲聞及緣覺、成菩薩都有了,還要說什麼?正因為佛果即菩薩的完成,菩薩道是人、天道及二乘道的相加,故稱為人成即佛成。
  
  法,本無大小、無世出世間、無真俗……之分,解脫道和生死法都是一樣的。諸位可能以為我是把這些帳計算錯了。其實人天法、小乘法和大乘法原無不同,若有不同,全在於眾生之心。人天法是做了功德,存有做好事之心,及求反報之念,若別人忘記了,你們對他的恩惠,就覺得此人忘恩負義。其實越求回報,功德越小。雖做了好事,只屬於人天法而已。例如積穀防饑、養兒防老!(現在講孝子,很多已成為孝順各自的兒子之意)若存這些觀念,將來可能失望。小乘法為厭世,修解脫道,雖其基本仍須修持五戒、十善,自己人格健全為要,幫人多少沒有關係。大乘菩薩道修五戒、十善,除消極的不為惡外,積極的要做好事,且不得不做。消極的不作惡是小乘,積極的不得不作善是大乘。例如不殺生,要放生;不偷盜,要助人,更進一步請人將物濟人;不邪淫,且使世人皆過正常夫妻生活;不妄語,且要勸慰、告誡人,若說話令人相信,更可借助多人之力做更多好事;酒,本身沒問題,但會因了飲酒而做壞事。菩薩布施行道,無執著心,名為三輪體空,即是無能做的我,無所做的對方,中間無可做的事。可知,法無大小優劣之別,唯有依眾生存心的不同而有區分。為成佛而學佛,做好事,基礎上可漸成,但他成不了究竟佛。若有我的價值觀念而做好事,都屬於人天道故;不執著才算行菩薩道,而直通佛道。
  
  人皆可以成佛,只要把握住聽到的佛法,慢慢可成──是漸非頓,若只要頓不要漸,就如像既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世上沒有這樣的便宜事。「頓」是有的,但是需慢慢用工夫,或根基深厚者,才會出現,若在過去時或過去世沒有修持過佛法,要「頓」是不太可能的。「頓」是異常,「漸」是通常,「頓」是結果,「漸」才是修行,所以佛法的基本精神,是要平常、普通。佛是平常人成就的,諸位都是人,祝願諸位福慧增長,佛教就藉著諸位的活動而更遠大更光輝地拓展開去。(一九七八年三月十四日講於臺中逢甲學院,刊於一九七八年六月八日《菩提樹》雜誌三○七期)
【書籍目錄】
第1頁:走在缺陷處處的人生道上 第2頁:再談走在缺陷處處的人生道上
第3頁:人格在寂寞中昇華 第4頁:蒼涼的人生
第5頁:人心的安頓和自性的超脫 第6頁:從人生的痛苦到人性的昇華
第7頁:從人與人間到解脫之路 第8頁:怎樣準備人生的最後
第9頁:談神通與人通 第10頁:理想的社會
第11頁:美麗的未來境界 第12頁:宗教行為與宗教現象 一、宗教
第13頁:宗教行為與宗教現象 二、宗教行為 第14頁:宗教行為與宗教現象 三、宗教現象
第15頁:東西方宗教的匯流 第16頁:論佛教與基督教的同異
第17頁:再論佛教與基督教的同異 第18頁:人的佛教
第19頁:佛教的孝道精神 第20頁:佛教對福壽康寧的看法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