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學佛行儀 善因法師述

學佛行儀 善因法師述

敬佛第一

[日期:2010-08-0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善因法師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善因法師述

昔蓮池大師於律藏中集諸要義,著威儀門二十四章,以便學者易於記憶,簡而易持,久之相習成性,則於戒律,必無瑕疵矣!無如今世沙門,弊習尤多,有非斯篇所能盡及者。又近時一班新進居士,發心雖猛,而於行儀,多未合法。夫學佛乃超凡入聖之事業,有一分恭敬,即有一分道德。若行儀未審,而能自修有得,深入佛道者,蓋未之見。

是以不揣固陋,擇其日用所必需者,重述二十四章,曰學佛行儀。凡比丘、沙彌、居士及女尼等,皆可習而行之。惟其中有可共習者,有不可共習者,玆恐文繁故未類別。但於每章首句點出之,望諸同志,各自分別習行可也。

【敬佛第一】

凡沙門、居士,女尼亦在內,以下例此。見佛像時,無論塑像畫像,皆應整衣禮拜,最少亦須問訊即作揖或合掌。若在佛殿經堂見佛像,則必須禮拜。拜時當默念偈云:「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唵‧[口*縛](ㄨㄚˊ)日囉‧斛(ㄏㄨㄥˋ)。三遍」凡偈文祇念一遍,凡咒語須念三遍。以下例此。

凡入佛殿經堂,不得攜帶器物,除佛經像及供佛物。入內不得東西顧視,必於禮拜後,始可抬頭瞻仰。默念偈云:「若得見佛,當願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又須默讚云:「法王無上尊,三界無倫匹。天人之導師,四生之慈父。我今暫皈依,能滅三祇業。稱揚若讚歎,億劫莫能盡。」

凡在殿堂經行,必右繞,不得左旋左右以殿為主。,三匝或七匝,皆須平視直行念佛。不得談世諦語言,即言佛法,亦勿高聲。不得笑,不得坐,不得涕唾,不得倚壁靠桌。若咳嗽,須以袖掩口。凡禮拜,必須從容,五體投地,精勤作觀,不得急落急起。教列七種禮,不可不知。七種者:一、我慢禮。謂依位次,無恭敬心,心馳外境,五體不具,如擣碓然。二、唱和禮。謂心無靜想,見人則身輕急禮,人去則身惰心疲,蓋心散而口和也。三、身心恭敬禮。謂聞唱佛名,便念佛想,身心恭敬,精無厭怠。四、發智清淨禮。謂達佛境界,隨心現量。禮一佛,則禮一切佛。禮一拜,則禮法界,蓋諸佛法身融通故。五、遍入法界禮。謂自觀身心等法,從本以來,不離法界,佛我平等,今禮一佛,即禮法界諸佛。六、正觀禮。謂禮自佛,不緣想他佛,以一切眾生,各有平等佛性故。七、實相平等禮。謂上六種,有禮有觀,自他兩異,惟此一禮,無自他分別,凡聖一如,體用不二。故文殊菩薩云:能禮所禮性空寂云云。此七種前三名事禮,後四名理禮,學者常依後五種,不依前二。凡拜佛、拜塔、拜經、拜大沙門,皆須如此,下不重宣。

若於各處,遇見有佛像、佛經、或一佛字,在不潔淨處,急宜兩手捧持,安於淨處。若見他人對佛經像有不恭敬者,宜於二人共坐時,細細以正義勸之。凡佛像,不得安於臥室內;若安臥室內,則須常坐不臥,縱臥亦不得久臥。更不得並置溺(ㄋㄧㄠˋ)器於臥室內,蓋像在即如佛在也,安得不敬。

常見世人,於佛經義,則極其深慕讚歎,而於經像,則多視若尋常,以為佛法不在經像。殊不知敬佛經像,原為成就自己品行、德行。若於經像不敬,則其佛法妙理,又奚從來哉!?是故無論何人,皆應敬佛經像也。沙門中之不敬經像者,俟下文居庵章中再及。

【書籍目錄】
第1頁:敬佛第一 第2頁:敬法第二
第3頁:敬僧第三 第4頁:居庵第四
第5頁:事師第五 第6頁:事親第六
第7頁:居家第七 第8頁:待客第八
第9頁:讀書第九 第10頁:為官第十
第11頁:經商第十一 第12頁:務農第十二
第13頁:司工第十三 第14頁:作務第十四
第15頁:禮誦第十五 第16頁:坐禪第十六
第17頁:受食第十七 第18頁:睡眠第十八
第19頁:入眾第十九 第20頁:看病第二十
第21頁:寂居第二十一 第22頁:出外第二十二
第23頁:務喪第二十三 第24頁:住禪堂等第二十四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