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齋後語 證嚴法師著

齋後語 證嚴法師著

下篇(塵盡光生)

[日期:2010-08-0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證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合抱之木發於毫芒
   一棵高聳的大樹,其根源只是一粒種子。
   時間可以使人完成事業,也可以成就個人的道業。每個人自呱呱落地後,歷經幼年、少年、中年、老年的人生歷程;從幼年開始是學習的階段,到了中年便是奮鬥的時期,而老年時就能享受這段人生的成果,所以說:「時間」可以完成人生的學業、道業與事業。
   「慈濟功德會的發展,是源自最初的六個人,一針一線地縫製嬰兒鞋、累積善款開始,而後呼籲三十個會員組成「慈濟」團體。多年來,慈濟這個隊伍,篳路藍縷、披荊斬棘,開拓了濟貧教富的道路。我們已經走了這麼長的路途,驀然回首,慈濟隊伍竟是如此浩蕩,如此長遠;會員人數由少增多,道路距離從近漸遠,這都是歲月所累積的。
   一棵生長在山中的大樹也是一樣,必須好幾個人手牽手才能合抱,它也是靠時間所養成的,「合抱之木發於毫芒」,而這棵大樹的「因」卻小得有如毫芒。
   你們知道「毫芒」是什麼?毫芒是比喻最渺小、最細微之物的形容詞。一棵巨大高聳的大樹,其根源只是一粒微小的種子,這顆渺小細微如毫芒的種子(因),在山林中慢慢生長,漸漸茁壯,終於成為高聳巍峨的大樹(果)。這要經過多少個酷暑嚴冬、多少歲月的累積呢?從「因到「果」,都需要時間來完成啊!
   【有感而發】
   任何一件事業的成就,都是發自毫芒,從非常細小的事物、最貼近的行為中發跡,經過時間的累積而成。
   因是非常細微的種子,果是很龐大的事實。我們的一念心就如一粒種子,所謂「因緣果報」,若要看現在的成果,就必須追究從前播下的那顆種子。所以,務必要警惕當下這一念,多注意自己的心和自己目前的舉動。
   形直影端
   要引領人走正路,自己絕不可走歪斜的路。
   我們做事或引領人,絕對不能有差錯,有一句話說:「形直無不影端」。
   世間一切萬物皆有物的形態,陽光或燈光照射下的「影」子,就是那件物的「形」。就像人,人若是直挺,照出來的形影也一定是直的。
   要引領人走直路、走正路,自己絕不可走歪斜的路。我們的一念心就如一粒種子,起了一心學佛的動念,即能成佛;但是有的心一動念就可能毀滅世間的一切;這都在於一念之間。「心念」是看不出來的,但是所做出來的事,有時卻會驚天動地。
   人與事的約束
   每一個人除了約束自己外,也要受別人約束。
   當年我出戒場時,在台北建國北路的寺院掛單,與慧日講堂距離不遠。有一天慧瑞法師邀我與他到郵局,我正好有一些事情要辦,我們就從建國北路走到慧日講堂,跟師父請假。
   到郵局辦完事後,我說要順便到某一個地方,慧瑞法師就說:「剛才你怎麼沒有跟師父說呢?你沒有向師父請假就不能去。弟子不遠遊,游必有方。」於是我就和他回來,先向師父銷假,然後再請假,稟報師父我要去哪裡,才又出門。
   我對這件事的印象非常深刻,這是出家人修行的規矩。我們若為所欲為,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反正我已經跟你說要出門就是了,不必管我去東西南北。」這就錯了!我們要守時、守方向,除了約束自己之外,也要受別人約束,這是「人與事」規則。
   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對人有交代;這是修行的規矩。
   不滅的光芒
   一盞燭火點燃其它的燭光後,它本身的光芒會減少嗎?
   在《四十二章經》中有一段經文——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
   沙門問曰:「此福盡乎?」
   佛言:「譬喻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佛陀常常告訴他的弟子:要培養寬大的心胸,而且要身體力行於正道。所謂「道」就是菩薩道,要趕緊發菩提心,好好地行菩薩道。不只自己要行菩薩道,看到有人行菩薩道,也要隨喜助人,所以說「助之歡喜」。不只自己做了之後有所得而歡喜,幫助人家行道也能得到歡喜心。
   幫助他成就
   慈濟功德會成立以來,委員們與我同甘共苦,同甘的是享受「為善最樂」這分心靈充實的喜悅;共苦的就是他們不怕辛苦、不斷付出。慈濟每個月的發放日,花蓮委員必須大清早就出去買菜;採買回來,又到廚房裡工作。他們的工作主要是讓全省各地來的大德安心拜佛、聽法;拜佛、聽法之後,能安心用餐,以盡地主之誼。這就是見人施道,助之歡喜;看到別人做善事,不但生歡喜心,並發心幫助他完成,這就是「助之歡喜,得福甚大」,可以得到很大的功德。
   佛陀這樣語重心長地鼓勵大家,但是佛陀的弟子聽了之後,覺得非常疑惑——有人說:「他修的功德,我見了之後生歡喜心,我也會有功德嗎?」也有人說:「他人看到我所做的功德而心生歡喜,我的功德會不會被他分走?」
   吉祥的地方
   於是,有人問佛:「此福盡乎?(我做了功德,他生歡喜心也有功德,我的功德會不會減少?)」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是。」佛陀的智慧很高,因為弟子不能瞭解,佛陀就舉個例子說:「比如一支蠟燭,只要你將燭火點著,不論有幾千幾百人手持蠟燭,都靠你的燭火點燃,當這些蠟燭都點著後,你的燭火會減少嗎?不會的,不但不會減少,還會增加光明。因為一支蠟燭有一分的光明,千百支蠟燭有千百分的光明」。
   世間的災難與吉祥,都是眾生的共業所造成的,我們居住的世間有越多的好人,則此地越吉祥,好人少而壞人多,則此地的災難就多了。多鼓勵人做好事,這樣比我們自己做的功德更大,自己做好事自己得功德,即使自己功德很大,而周圍壞人多,也會被拖累下去,所以若想住在吉祥地——安穩、多福的地方,就必須鼓勵他人共同造福人群。
   只有點燃更多的燭光,才有大放光明的喜悅。
   【有感而發】
   學佛的目的是明心見性,「明心」就是我們的心地能夠光明磊落,本性光輝自然能顯現出來。就像點燃心地裡面這支蠟燭的燭光一樣,不只可以照耀自己、瞭解自己,還能夠照耀別人、瞭解別人。
   年輕、健康、貧窮
   年輕能擁有多一點的時間來完成心願;健康則有飽滿的精神,可發揮人生的智慧;貧窮則鬥志高而易有成就。
   時日推移,回顧一下人生的過程,可以知道「人」生活在空間,消逝於時間。每一個人的生命、事業都是在空間與時間中完成的,所以,人人都需要把握時間、利用時間,從時間的累積中成就學業、事業、道業。
   如果有來生
   美國有一位非常博學多聞的學者,在八十多歲時,慨歎宇宙之間有無窮盡的道理,儘管他以數十年的時間從事研究工作,仍然覺得所學不周;而最遺憾的是他還不能透徹生命的奧泌。他說了一句話:「如果能有來生,我只求三個願望——一是年輕,二是健康,三是貧窮。「年輕與健康是人人企求的,為什麼這位學者還求貧窮呢?當然有他的道理。
   求年輕是希望擁有更多的時間。人的身體和精神總是受到歲月的磨損而衰弱,人過了中年以後,就會覺得時間不夠用,體力弱、腦力差。年輕時有著無窮的希望及衝勁,也有長久的時間來完成心願,所以,人到了年老時才知道年輕的寶貴,總希望自己年輕一點,能夠有較長久的人生。
   第二項是健康。一個人即使年輕,如果身體不健康,則智慧、腦力也無法充足。人一定要善加調節日常生活,不論是睡眠或食量都要有適度的調節,有好的身體就有飽滿的精神,才可以發揮人生的智慧效用。
   佛陀說:「諸苦患中,病苦為最。」病比老更痛苦、比死更難過,所以身體的健康非常重要。
   接著,他所求的就是貧窮。
   這一點使我們感到非常困惑,每個人都要求事事如意、生活富有,為什麼這位學者卻要求貧窮呢?
   原來富有的人生容易使人喪失鬥志。有很多成功的學者、偉大的人物,都是在貧窮、困苦的環境中產生鬥志而有所成就的。例如釋迦牟尼佛,他雖然生活在富有的環境中,但是為了完成道業、透徹宇宙的道理,他毅然捨棄榮華富貴的享受,自願擇取常人無法忍受的貧窮——苦行生活。
   德雷莎修女
   不只是這位學者,就是其它宗教,如基督教、天主教也有同樣的情形。譬如近代的德雷莎修女,她可謂是天主教的光榮,我個人也非常敬仰。她只是一位修女,為什麼能夠得到國際人士的稱讚、敬重?那是因為她真正守持天主教的三條教戒——貞潔、奉獻與守貧。
   貞潔方面,她也一樣捨棄了小家庭,出家走入修道院,保持身心的貞潔,這就是他們的規戒。
   其次是奉獻。我常說,真正的修行人是沒有自我的,佛陀就是為了眾生而修行、為眾生而成佛;德雷莎修女也是為人類而奉獻,她把心獻給天主、人民,並且走入最艱苦、最困頓的地方,在貧病飢餓的處所,獻出她的心力,救濟那些窮苦的眾生,這就是救貧。
   三者守貧,因為身邊一無所有,所以她的心一無掛礙。沒有事業的牽絆,沒有物質的累積,我們的心靈自然沒有掛礙。這就是聖者所持有的規戒,也是學者所追求的境界。
   看到他們如此致力於入世的志業,我們更應以出世者的精神,堅強而超脫,抱持著只要有一口氣存在,就貢獻一分力量;一天能夠行動,就做一天志業的信念,絕對不可有逃避的心態,要生活在貧而樂道的境況中。孔子稱讚顏淵,就是因為他能夠安貧樂道。
   所以,有智慧的人並不要求財富,也不求享受。他勇於接受各種磨練的環境,因為有磨練的環境才能昇華人格。鐵塊一旦丟入洪爐裡,就會被熔化,但光在洪爐裡燒熔,仍然無法成器,必須再經過幾番錘煉,才能夠造就各式各樣的器具。所以要成就精純的人生,除了接受一番磨練,還要再經過無數次的挫折打擊,才能真正完成歷練的過程。
   【有感而發】
   我們要好好把握現在,利用環境、時間及健康的條件,除了自性的啟發之外,還要趕緊發揮我們的良能,以無牽掛、無污染的感情,奉獻給人類一分愛心。
   別讓生命睡著
   讓時間空過,浪費人生,將使我們不知何去何從?
   人要盡量發揮自己生命的價值,能多付出一個鐘頭或幾十分鐘去做有益的事,就是在應用生命價值。
   年輕時總是覺得時日還很多,等到年紀稍長時,才會警覺時光不多了,尤其身體的各項機能逐漸耗損時,想多利用時間,卻已所剩無幾了!
   我年輕時非常愛惜時間,分分秒秒、點點滴滴都不敢任它隨意流逝;尤其是現在這個年齡,更感到時光的可貴,過去已經不敢浪費了,現在我更愛惜它。
   當我疲累得坐立不住時,總想躺一躺休息一下?但是一到床上時,我就想到:不對!這個時候不是休息的時間,於是又馬上起來。
   不但年紀稍長的人要愛惜時間,年紀輕的人,更要把握時間,不要借口:「已忙碌幾天了,就要休息幾天」應該好好利用人生,發揮生命的良能。
   人生本來就是苦多樂少,苦有物質、精神、環境、身體上的苦,和許多不能如意的苦,「苦」完全是由日常生活的人我是非累積而成。除了感情挫折的苦,還有時日空過的苦,總是留給我們一分空虛的遺憾。
   人生世間,如果任由時間空過,浪費人生,帶給我們的將是不知何去何從的彷徨,這種失落感比什麼都苦啊!
   【有感而發】
   我們要好好做一個耕耘良田的農人,不要浪費時間任良田荒蕪。田地不播撒種子就會雜草叢生,雜草一生就變成荒野之地,等明年要耕耘時,就很困難了。
   所以我們要好好利用時間,好好地耕耘我們的田地——心田,不要讓它雜草叢生。
   蜘蛛與蠶
   蠶為利益人群而吐絲,蜘蛛卻吐絲以捕殺他命,
   兩者相較,何者可愛呢?
   我看了王端正先生的一篇社論,寫得很好、舉例譬喻恰當,這是一隻蠶和蜘蛛的故事。
   蜘蛛對蠶說:「你和我雖然都會吐絲,但是我的絲,幫我建立王國,縱橫天地之間,而你卻作繭自縛,絲盡而死。哈!我的絲有價值多了。」
   蠶就回答:「我的絲能夠供給人們織布,上至皇帝百官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能有衣可穿,我是犧牲自己、利益社會人群。
   而你吐的絲,雖然經緯分明、形狀美麗,但是這些絲網只能捕捉蚊蠅小蟲。為了自己果腹求生,不惜捕殺他命,這些損人利己的絲,價值何在?」
   蠶與蜘蛛兩者,一個是為社會人群之利益,不斷地吐絲而犧牲自己;另一個則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而損害他人,兩者比較,哪一個可愛呢?蜘蛛捕食時是一副青面獠牙的模樣,而蠶卻是如此溫順可愛。
   人生也是如此,同樣是過日子,何不犧牲享受,利益人群呢!
   手腦並用
   做事應該手腦並用,覺得某件事需要改善,
   就要用心恩考,合力推動。
   一件工作,在動手苦幹的時候,也要同時動腦,將複雜與浪費時間的工作程序簡化,使其一目瞭然。
   有力量固然重要,更重要的還是要有心,因為只靠體力是不夠的,還要憑借心力。所謂「四兩撥千斤」,有時候用心地動一下腦筋,就可以輕易將事情解決,若不肯用腦思考,只想靠兩隻手來硬推,不但很辛苦,而且效率不大。做事應該手腦並用,覺得某件事需要改善,就要用心思考,提出建議來互相檢討,合力推動。
   【有感而發】
   一項事業成功的主因在於帶動、領導他人,若只是不斷地辛苦工作,卻不負起帶動的責任,便只有苦勞,而沒有功勞;這就像一盤散沙一樣,無法凝聚力量。因此,我們除了自己努力工作外,還要培養人事上的和睦,帶動其它人一起做。
   職業與志業
   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會消逝;
   應該多為人群服務,開拓大事業。
   人生不要抱著「職業」的心理來工作,而要秉持「志業」的精神來服務,將身心投入,不要怕麻煩,把所有的事情都整理妥當,打好基礎。
   人生並非只為個人眼前立竿見影的事業而努力,應該為將來的目標和大眾著想。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會消逝,何不發廣大心,多為人群服務,開拓大事業呢?
   【社會傳真】
   假日,我在慈濟醫院「社會服務部」看到一位在供應部服務的年輕人,就問他:「你今天怎麼在這裡幫忙?」
   他說:「今天是休假日,我必須利用時間來從事社會服務工作。」這種不計較物質上的報酬,只希望發揮良能的願心,多麼可愛又可敬啊!
   最有成就感的人
   只要有垃圾車經過的地方,所有大街小巷都收拾得一乾二淨;所以,清潔員最有成就感。
   什麼樣的人最有成就感呢?
   我覺得在街道收垃圾的人最有成就感!
   第一是他們不貢高我慢,又守本分;
   第二是因為他們沒有任何優越感及超越的希望。
   憑這兩樣,他們就能安分守己的每天與垃圾為伍,隨著垃圾車前進;只要有垃圾車經過的地方,所有大街小巷都收拾得一乾二淨,所以我覺得清潔員最有成就感。
   植樹者的精神
   我們不要妄想在樹下乘涼享受,只希望樹大成蔭,
   使後代能遮蔭乘涼。
   我常常告訴弟子們:「你們既然不怕辛苦,跟隨師父,就是知道自己不能輕鬆安閒,所以要有種樹人的精神,不論樹苗多麼幼小,仍然要繼續不斷地栽種、澆水。」不要妄想樹大成蔭時在樹下乘涼享受,我們唯一的責任是小心栽培,讓樹木生長茁壯,使後代能遮蔭乘涼,這就是種樹人的精神。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應該以服務的精神,奉獻我們的能力和時間,致力於利益人群的志業。
   時間可以成就一切事業,與其無所事事地空過時間,倒不如從事有意義的工作。
   君子慎其獨
   與人相處時,固然要謹慎言行;在獨處時,更不能疏忽懈怠。
   孔子的弟子顏回,是我很景仰的賢人,他是一位安貧樂道、不爭取名利地位而自得其樂的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他最受孔子的讚美。平常他對老師的教誨,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沒有什麼特殊的表現,但是他私下的生活舉止,卻能遵循師教,並能聞一知十,發揚老師的精神教育,這就是學以致用。
   《論語》中有一段孔子描述顏回的話——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孔子說:「我常常和顏回面對面談論一整天,他都只是默默地聽受,從不曾發言問我一句不瞭解之處,也從未發言表示領會,或在老師及眾人的面前炫耀。老師傳授多少,他就領受多少,看起來似乎毫無反應、全無領會,好像一個愚人。但是他離開之後,仔細地觀察他的行動,不但平時用功,而且與人交談時,都能夠把老師所講的道理闡揚得淋漓盡致;他不但在眾人之前,將老師的道理以言行闡揚,獨處時也非常謹慎,態度絲毫不敢散漫。顏回,實在並不愚笨啊!」
   所謂君子者,必須慎其獨。與人相處時固然要謹慎言行,在獨處時更不能稍有疏忽懈怠,仍要自我警惕,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人生在世,所表現的聲與色,會形成一個人的人格,若在言行舉止上稍不注意,人格就很容易敗壞。所以,我們不但在群眾中必須謹言慎行,就是獨處時,也不可鬆懈。
   【有感而發】
   講話和舉動都是很重要的,雖然說話只是啟動唇舌,發出聲音,但是有人說出一句話後,可以完成歷史上的偉大事業;有的人卻因一句話而破壞了修持數十年的形象。有時候一個舉動,可以減輕許多人的精神與體力負擔;有時卻也可能因一個舉動,造成許多不可收拾的災難。總而言之,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言語或舉動,都必須非常謹慎注意。
   心安的時刻
   人生哪一天沒有煩惱,哪一刻沒有病痛呢?
   只要能付出良能,就是幸福。
   生老病死、生離死別的情況,不斷在人生舞台上演出。不一定是七、八十歲的老者才會生病,即使是年輕人也隨時會遭受病苦。
   病魔纏著她
   我在台中見到一位病痛纏身多年的小姐,她只有三十歲,發病之初,只是眼下長出一顆小瘤而已,現在已經嚴重到半邊的臉腫脹得垂到胸前來,眼睛也因為大腫瘤的影響而不能睜開了。這幾年來,可以想像得出她的父母是如何辛苦地照顧她?而病者又是如何過日子?
   我想,如果她臥病在床、完全不省人事,可能會好過一些。但是她的意識卻很清醒,並且一再表示她唯一的心願是想見證嚴法師。於是,我和幾個人一起去看她,見到這麼多人,她很激動也很不滿。我就告訴她:「大家來看你都是好意啊!」她回答:「世間有幾個人像您一樣慈悲呢?世間又有誰像我一樣悲慘呢?」接著又說:「人們來看我,大都是抱持一分好奇心而已。」言下之意,忿忿不平。
   世間苦難的眾生何其可憫?她才三十歲,遭遇竟然這麼悲慘!儘管這樣,她仍然具有強烈的求生慾望,並且發願病好時,要到醫院當志工。但是有些佛教徒,不明就裡,每天都去幫她念佛,希望她早日往生西方,這讓她覺得很困惑。這個例子,讓我們深深體會,救度眾生除了要有慈悲,還要有智能。
   人有生老病死,有身體就有病痛,有愛就有煩惱,人生哪一天沒有煩惱?哪一刻沒有病痛呢?我認為,只要每一天都能盡量付出我們的良能,為社會、為人群奠定愛的基礎,這就是幸福。
   人生不是有物質享受就能快樂,也不是有某種力量做我們安全的保障就是幸福。只有良能的付出才是最心安的時刻,我們能使社會幸福,就會得到快樂。如果只是為了自身了脫生死而用功,到底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受益呢?
   【有感而發】
   有些佛教徒,一聽到某人罹患絕症,沒考慮到當事人的心態如何?就開始要幫他助念,讓他往生。我認為,這種做法應該再教育。我們應該鼓勵他對人生有信心和鬥志,哪怕剩下最後一口氣,也要鼓起勇氣去面對。內心不沮喪,也不畏懼,才能安詳地走完人生旅程。
   濟貧教富
   貧困的人,需要富有人家的力量,而富有與貧困的人,
   都需要佛教的精神教育。
   台灣雖然富有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在某些角落也有不少人過著暗無天日、艱困污穢、貧病苦難的日子。這些人所需要的是富有人家的力量,而富有的人與貧困的人都需要佛教的精神教育。
   我們必須負起這項責任,搭造貧富之間的橋樑,引導富有者救濟貧困的眾生。儘管我們的財力不足,但是只要有信心與毅力,就可以不斷地引導他們發揮力量,這樣心力與財力結合在一起,就可以救度貧苦的眾生。
   名醫與良醫
   名醫易得,但是良醫難覓;
   合良知與良能,才能成為一個良醫。
   現在的科技教育發達,要培育名醫很簡單,普天下的名醫比比皆是,只要有心學醫,便可在科技教育下,憑借儀器的幫助來瞭解人體的機能,所以,成就名醫並不困難。但是要培育良醫便非常困難了;良醫必定要發揮良心、醫德。
   現在是功利的社會,每個人都不斷地追求、爭取功名利祿,因而迷失自我的良知。我們若希望醫院能延請到具有良知、良能的醫護人員,來解救天下眾生的病苦,唯有再求進步,從建醫院進入辦教育的志業,如此才能成立教學醫院。以宗教的精神來啟發、教育學醫者的良知;用醫學科技的功能來教育、引導他的良能;合良知與良能才能成為一位良醫及白衣天使。
   凡夫與聖者
   本性是沒有生滅的,能夠反觀自照,
   光明的本性即可顯現。
   凡夫除了身體有生死之外,心靈也隨著生死不得自由;聖者只有身體的生死,而沒有心靈的生死。
   我們看看釋迦牟尼佛,從三大阿僧祇劫前,就生生世世不斷地來人間,而且不曾失去其志願,身體有一生一世的分別,本性卻沒有生滅,因為本性無生亦無死。只是一段時間結束時,就要順應世間法,方便現生死,換上另一個身軀再來。
   正因為我們的本性是沒有生滅的,所以必須不斷地淨化自己的人生,使光明的本性得以顯現。
   借水見月
   佛性如明月,凡夫心如水;水靜而月現,水動而影亂。
   佛性如明月,凡夫心如水;水靜而月現,水動而影亂。眾生都有佛性,每一個人都有愛心與良知,而且人人平等絕無稍減。
   即使是一個犯了罪的人,他的良知善念也不比我們少;他只是一時攪動水面而破壞了月影,而我們比較幸運,水沒有受到晃動,心月才能常明。所以,能時常發揮良知的功能,處於靜態中就能顯現善念。希望我們借水見月,借凡夫之心善加修持,以達到聖者的境界。
   一心不二志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一天學一門的話,
   需花用多少時日?浪費多少人生呢?
   我們既然學佛,就要深刻體會佛陀的精神,一心不二志,實踐佛陀的教法。一心不二志就是「直心為道場」,一心一意行於佛道上,不要三心二意,才能很快達到目標。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一天學一門的話,找遍八萬四千法門,需花用多少時日?浪費多少人生呢?所謂「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這就是一心不二志。我們若能夠一心一意,就不會受周圍的環境所動搖了。
   【有感而發】
   如果要說我有一個法門,那就只有「為佛教、為眾生」而身體力行;在日常生活中要縮小自己,包容眾生。這就是我們一向的修持法門。既然沒有自我,怎麼還會去研究我要如何修?如何守呢?我認為:站穩自己的腳步、修養自己的心胸、無代價地付出、不考慮自己的得失,就是正確的法門。
   濁世清流
   現在的世界實在很亂,而每個人都有安定社會、
   平息亂象的責任。
   現在的世界實在很亂,不只台灣有民眾示威遊行,世界各地都發生混亂不安的情形,而教育也亮起了紅燈,兒童從十一、二歲開始,講話都大聲叫喊,他們已經不懂得什麼是正確的說話態度與禮節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所見、所聽到的各種社會或政治團體聚會以及新聞媒體、電視螢幕的畫面,每個人講話都是大聲瞋斥吶喊。人與人之間怒目相向,從來沒有看過大家以紳士的風度,心平氣和,相互尊重地討論問題、解決問題。
   不論走在街頭巷尾的行人或在生意場中做買賣的人,也都是高聲喧嘩、大喊大叫;而學校裡教育學生的老師更是大聲斥責,所以,這些學童已經不知道人與人之間說話應有的禮貌與態度。他們所接觸到的都是互相叫罵、怒吼,彼此對抗,甚至動用肢體暴力……,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和平的境界。
   我們承認這個社會確實很亂,而每個人都有安定社會、平息亂象的責任。讓我們先端正自己的心思,然後實踐力行,善盡自度化他的功能吧!
   誰來成就我  讓我幫助的人,並不需要感謝我們,
   因為沒有他們,我們就無法成就菩薩道。
   一位醫生要成為名醫,必定要醫治很多病苦的患者,才能累積他的經驗,成就一位名醫。
   我們要圓滿佈施的願,也需要有貧困、苦難的眾生才能成就。
   所以我常常以最虔誠的心勉勵大家:讓我們幫助的人並不需要感謝我們,而是我們要感謝這些貧困苦難的眾生,若沒有他們,我們就無法成就菩薩道。  隨緣立足
   因緣到時我們推不走,緣未到時則無法強求,
   我們必須隨緣立足。
   有一位年輕的比丘,出家已經有幾年的時間,當初出家本來是抱著積極的心理追求正道,並且在台灣一處名山寶剎求學、修行。但是幾年下來,究竟學佛的目標應該何去何從?心中仍然非常迷惘。他一來就問我,他應該朝哪一個方向去學習、精進?我便鼓勵他「精進學佛」。他還說,他要以十年的時間用功,若十年後有所成會再回花蓮,因為花蓮被基督教、天主教佔去了大部分的地方。
   我便告訴他:「學佛應該有無常觀,要隨緣立足;因緣到時我們推不走,緣未到時則無法強求,時間並不是自己所能掌握的,必須存著隨緣立足的心念。還有,既然我們學佛,就必須具有宗教者的心量來包容一切,所有的山溪小湖、河流溝渠之水,最後都流入大海,大海的容量沒有限量。基督教、天主教都是利益人生的宗教,我們應該尊重包容一切宗教,時時讚美有益人群的組織,絕對不可畫分是非的界限,一旦產生一條條的界溝,就無法寬容一切眾生了。」
   這位比丘聽了我的話,覺得這幾分鐘所得到的心得,不但清晰而且深刻。他說,他已知道該做的事了。
   靜思再三
   一、禪定
   二、理想與現實
   三、空談與實行
   禪宗說:擔柴挑水無不是禪、舉止動作無不是禪。並不一定要靜靜地打坐才是禪定,那稱為「坐禪」。
   禪的最高境界是一切舉止行動、工作休息……都不離開禪的功夫,也就是心無雜念、意無他想。
   理想與現實常常遙遙相對,但是不管兩者之間的距離有多遙遠,只要具足信心、毅力與勇氣,再長再遠的路途也能到達目的地,再遙遠的距離也能連結在一起。這些都需要時間,而在這段時間之內所需要的是信心,因此,我們要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建立自己的信心與毅力。
   學佛重在實行,如果缺乏實行的步驟,即使學問再高,也不過是在口頭上空談高論,如此反而會造成宗教的損失,因為論調多則問題也多。
   我們必須腳踏實地,做一個老實的修行人,安分守己,在日常生活中把握時間多多付出,愛惜自己的秉賦,莫讓時間空過,使自己平白地失去磨練的機會。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 上篇(人間苦相)
第3頁: 中篇(明珠蒙塵) 第4頁: 下篇(塵盡光生)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