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生活的智慧 證嚴法師著

生活的智慧 證嚴法師著

卷三

[日期:2010-08-0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證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你我都是活菩薩

    有許多人問我:「師父,您出過國嗎?」我答:「沒有啊!」於是,他們就會把在世界各地見到的風光告訴我。有人說:「師父,其他地方不去沒關係!但是尼加拉瓜的大瀑布,您一定要去看、要去聽。」我問:「尼加拉瓜的瀑布是什麼樣子呢?」他就描述一番,盡其所能地形容那裡的美。
   我說我體會得到——每天早上,精舍常住眾做早課、打坐的時候,四週一片寂靜。在精舍旁有一個魚池,池中有個小噴泉,噴泉的水往上噴再落到池中的聲音,好美啊!只要心靜,境就靜,靜境的風光無限美好。所以,雖然我不曾出國周遊世界,卻可以遍游自己的心地風光,體會那分快樂與美好。
   佛陀在宣講《法華經》之前,以《無量義經》為開經,在此經的「十功德品第三」中,有一位大莊嚴菩薩問佛陀:「眾生要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怎麼求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佛的覺道、智慧)到底菩薩是從哪裡來?往何處去?又住在哪裡呢?」
   佛陀回道:「菩薩是從內心宮宅而來。」宮是皇宮、宅是住宅,意即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仁心仁宅,也就是佛心。所以,每個人都是菩薩。而這個菩薩要去哪裡呢?佛陀說:「要去使眾生發菩提心。」菩薩住在哪裡呢?「住於菩薩所依止的地方。」(原經文「……是經本從諸佛宮宅中來,去至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住諸菩薩所行之處。善男子,是經如是來,如是去,如是住。是故此經能有如是無量功德不思議力,令眾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幾句話很簡單,但是意義非凡,而它也正是慈濟歷年來努力從事的方向與目標。
   我常常向慈濟人說:「最靈驗的佛就在我們的心中,最有力量的菩薩就是我們的手腳。」每個人都有一顆佛心,我們的佛心很莊嚴,內心風光非常美好!不過,相信有許多人認為菩薩離人間太遙遠了。其實不然,須知菩薩就在我們身邊,菩薩就在人人心中;只要大家能夠回顧內在的堂皇宮宅,時時反觀自性,培養歡喜、知足、感恩的心,進而貢獻己能、幫助他人,那麼,我們就是活生生的菩薩了。

君子之風
   行事不分大小,都應敬重謹慎,不可大意。
   過去,孔子稱讚子產有四德:「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一個人在社會上做事,不可離開這四項原則。
   所謂「其行己也恭」,就是決心做一件事時,要很細心去選擇;選定之後,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以謙遜的心、謹慎敬重的態度把事情做好;完成之後,也不輕忽大意,依然要保有初發心行事的心態。
   「其事上也敬」——以現代人而論,對尊長應恭敬,對平輩也應以禮相待。做事時,應有群策群力的心態,因為要推動一件事,必須靠大家的力量才能順利達成。因此,要有彼此感恩之心,以誠相處。即使是同事親友間的日常相處,也應講究禮節;若彼此缺少恭敬、感恩的心態,便容易發生衝突。
   「其養民也惠」——執政者若能為民眾著想,他必定是一位君子,百姓們也一定會報以忠誠。企業行號的領導若能時時保有愛護員工的心態、處處為員王們謀福利,則公司的營運狀況一定更加順暢。總之,有能力的人要多為人群謀福利,不應只為自己打算。
   「其使民也義」——做事、用人應合於義理。比如有些人僱用勞工,只希望工人多付出勞力,卻不願給予合理的報酬,甚且以各種名義扣除工資,不顧工人的辛苦,這就是不義。
   以現代的觀點來詮釋孔子所說的「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無非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四項「自度度他」的原則,時時自問:對別人是否存有感恩心?是否待人以禮?是否敬重對方?
   感恩、禮節、敬重,都是日常生活中應有的心態。要記得處處站在別人的立場著想,給予合情合理的對待;這就是修養,也就是做人的原則,君子的風度。

能受天磨方鐵漢
   曾經有一位市長來看我,希望我能到該市演講。在談話中,他表示了內心的苦惱:「有時覺得很茫然,人生到底以何為目的?我捫心自問,無論做人處事,都已盡心盡力;甚至經常忙得焦頭爛額,卻還處處遭受攻擊,到底怎麼做才是對的?」
   我告訴他:「做人做事,除了耐勞,還要耐煩、耐怨。人生的目的只有一項,就是服務人群。」我們來到人間不怕責任重,只怕沒有機會服務人群。「能受天磨方鐵漢,不遭人忌是庸才」,不管面臨任何坎坷,都應勇敢接受磨練;唯有經過坎坷的人生,我們才會瞭解自己的力量有多大。
   其實我們來到人世間,若不是從遭遇障礙中克服困難,我們如何成長?若不是苦難加身,如何體會存活的意義?
   有位人士說,他最記得我說過的一句話是「吃苦了苦」。
   人生若沒有苦,易生怠慢;有時吃點苦,精神會更清朗,也更能呈現生命的意義。好比一艘泊在湖面上的船,若用兩支槳在水中輕輕撥移,就可以到達對岸,然而這樣不能算是真正的行船;若真的要行船,就應在人海中接受海浪的衝擊。浪有多高,船就有多高;浪低,船就跟著低;如此浮浮沉沉而不翻覆,才是真正會操控航行。同樣的,能夠承受外境的磨練,而且愈挫愈勇的人,才是一位鐵錚錚的漢子。
   前陣子,有兩位牧師在參訪慈濟時表示,他們很肯定、敬佩慈濟,很想瞭解我是如何領導,使這個團體的人心如此契合、形象如此美好?「事情如此多、這麼多人來看您,您不會覺得煩惱嗎?這又是何種工夫?」
   我回答:「我沒有什麼工夫,我和大家一樣都是凡人,不可能沒有煩惱。若有不同的地方,該是煩惱停留在我腦海中的時間極其短暫。是什麼力量讓我把煩惱很快就推開呢?不外是憑借『歡喜、感恩』這股力量,讓煩惱一閃即過。」
   我們若能消除煩惱,讓心寧靜下來,使精神保持明睿,則不管面對任何人事,都不會煩躁。
   人的煩惱是長久累積下來的,而且會愈積愈重。一個人的智慧就像一面鏡子,鏡面若增加一分霧氣,明亮度就減少一分,亦即多一分煩惱。鏡子若經常擦拭,照山是山、照水是水,一點也不會模糊。即煩惱來臨時,就如霧氣模糊了鏡面,無法照明外面的境界。所以,最好不要讓煩惱囤積、停留在腦子裡。每個人都有煩惱,面對煩惱時,我們要用歡喜心、感恩心去掃除。
   慈濟是我自己歡喜推動的,更感恩眾人熱心地參與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人多事繁,我難免會擔憂,所以常會嘮嘮叨叨地叮囑大家:開車要慢點,要注意交通安全,要照顧好家庭,要柔和聲色……。這是因關心而擔憂,不是煩惱。但若把事情擺在心上,不由自主地一直生起貪、瞋、癡、慢、疑之念,這些煩惱多令人痛苦。
   擔憂裡面有愛,而煩惱裡面卻充滿了恨、仇、怨。如果我們能運用歡喜、感恩的力量推開煩惱,就可以時時保有寧靜的心;心若寧靜,智慧就明睿,面對任何狀況也就不致有偏差的反應。
   只要能隨時隨處懷抱歡喜、感恩的心念,則不論外境如何橫逆、波折,終能歷經琢磨,益發光亮。

日日過好日
   有句俗話說:「因緣果報,屢試不爽。」而佛陀也說過:「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事實上,因緣果報都自生活當中形成;若種下一個好因,即得善果,反之亦然。
   人們在過年期間見面時,通常會互相祝福「事事吉祥,日日平安健康」,吉祥健康都是果,凡夫總是喜歡講「果」,卻忽略了「因」。其實,健康平安的「因」,來自「心」的健全;而「心」要如何健全呢?必須祛除貪、瞋、癡等煩惱的根源。若是不能捨棄煩惱、放下執著,身體自然病態衍生。有些病人在就醫時檢查不出病因,大多源於心理不健康的狀況。

   知足無求福中人
   慈濟委員經常去探訪接受功德會濟助的個案,遇到年邁、孤獨的老人時,他們總會關心地探詢:「阿公,您的屋子會不會太潮濕?衣服夠暖嗎?吃得飽嗎?」八、九十歲的老阿公說:「我住的環境已經很好了,穿得也很溫暖,吃的、用的也很滿意了!」儘管在一般人的眼中,他們的生活條件都只是最基本的溫飽,但是他們非常知足;因為知足,所以「無所求」。對委員們的探訪,他們除了表示熱切的歡迎之外,並不企求更多的幫助;像這樣的人,即使已經八、九十歲甚或年近百歲,身心仍然非常健康。
   有些個案則是委員一進門,他們就開始訴苦,愁眉不展地表示欠這個、欠那個。若問他:「您身體好嗎?」他一定說:「全身都不舒服,全身都有病!」由此可知,健康和心理狀態有著極微妙的關係。所以,我們要記得時時清除內心的垃圾,種下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等健康的因;有健康之因,才能得健康之果啊!

   用心於分秒之間
   現代人普遍缺乏信任感,經常處在「人怕人」的狀態中。彼此相處均有防備之心,擔心對方是否騙我?會不會對我不利?如此怎能招致吉祥?人與人之間要能互相信任,才會事事吉祥;能先造吉祥之因,才能得吉祥之果。
   我常說:「過年容易,度日難。」過年時,大家都笑臉相迎、互道恭喜如意;但是數天的年節一下子就過去了,有什麼意義呢?我們應該「日日過好日」才要緊哪!但是,要想「曰日過好日」,就要「事事做好事、時時做好人」,這樣就會日日快樂;日日快樂,自然「年年過好年」。
   人人都要有「過秒關」的心,分分秒秒皆應謹慎、注意,不說錯話、做錯事;能夠分秒照顧好心念,必能事事平安、吉祥。這樣,自然「日日是好日」了。

愛的管理
   經常有許多企業家問我:「師父,慈濟團體如此龐大,您是如何管理的?」我的答案只有一個:「我不懂企業,我只是很誠心地啟發大家的愛心,讓人人自我管理,同心協力落實『志業』。」
   我有一位弟子,事業做得很大。他非常護持慈濟,每有活動,都會很熱心地參與。有一次冬令救濟時,他也回來精舍幫忙打包東西。正巧,他的一位員工也回來,看到他正忙著打包,就悄悄地繞進屋子對我說:「師父,我們董事長正在外面賣力的工作,我還以為看錯人哪,真奇怪,他怎會變成這樣?」我問:「這樣有什麼不對嗎?」他回答:「師父,您不知道,我們董事長在公司裡好凶耶!他老是繃著一張臉,全公司的員工都好怕他;大家如果正在談笑時,一聽到他來了,就像碰到『瘟神』一樣,一句話也不敢吭。所以,只要他不在公司,我們都好高興哦!」
   等到冬令救濟工作做完,新春期間,他帶著一家大小來花蓮向我拜年。一家人坐下後,我說:「嗯!你很像一位董事長!」他聽了很緊張地問:「師父,您怎麼這樣說呢?」我說:「聽說你在公司時,董事長派頭十足,員工都對你敬畏有加。」他說:「懺悔、懺悔!請問師父,我該怎麼做呢?
   我說:「你是董事長,但董事長是誰在叫的呢?是你那些員工叫你的。你能做董事長,是因為有他們在幫你做事,才能讓你的事業發展、穩定。聽說你的辦公室很豪華,不管是客戶或員工,都必須經過好幾個關卡才能見到你。你有沒有想過:你的辦公室如果沒有員工幫你打掃,你就變成一位垃圾堆中的董事長了。」
   他說:「師父,以前我都沒有想到這些耶!我向來認為那是他們應該做的,現在我知道錯了。」
   過完春節開始上班後,他的態度改變了。每次在進入辦公室之前,一定先在電梯內向鏡子微笑;等到電梯門打開,他就保持這個笑容踏進辦公室,然後向員工說:「大家好!」
   剛開始沒有人敢回應,他心中有些懊惱!但是一想到「如果沒人打掃,我就成了垃圾堆中的董事長」時,他就不斷替自己打氣:我一定還要笑下去。所以,他每天一進辦公室,還是向員工們親切地道好、問安。
   最近,他告訴我:「師父,和氣和關懷真是一股大力量!」他說以前要出貨時,他都很氣惱!因為要員工加班時,總是有許多人溜走;如今,除了和氣地和員工打招呼外,還會常常主動閘懷他們:「如果太辛苦,訂單就少接一些。」員工們聽了都說:「為了回報老闆的體諒,我們應該再『打拚』些。」每看到員工們很晚了還在加班,他會說:「早點回去吧!不要太辛苦了。」員工們口中說好,卻仍很賣力地趕工。
   他又告訴我:「師父,我的員工人數沒有增加,但是業務卻增長了好幾倍。」這就是愛的管理。現在的社會,勞工意識抬頭,誰願意被管呢?誰也管不了誰。如果能多用一分關心和愛去啟發員工,相信他們會自愛地發揮功能,為公司盡心盡力啊!
   一個人即使擁有很大的事業,很懂得企畫經營,但是若欠缺愛心與寬容,就會被批評是「冷漠無情」甚或「為富不仁」,雖然他很富有,卻無法避免別人的責罵、批評,這種人生有何價值可言?
   人生的真正價值,不在於地位有多高或財富有多少;人生的盡頭也只是黃土一壞,到底它的價值如何定位呢?
   我想,如果能惜福自己所擁有的,進一步再造福,貢獻社會、利益眾生,這才是人生真正的價值。

善的循環
   美國洛杉磯曾發生黑人暴動事件,傳播媒體爭相報導當地的混亂情勢,當時我內心也十分擔憂!不久,位在加州的慈濟美國分會特地傳真一份數據回來,告訴我當地一切平安。
   知道他們人人平安時,大家無比欣慰;而更令人感到歡喜的是,後來我行腳至南部時,高雄一位劉委員興奮地趕到屏東分會見我,他說:「師父,我有一位吳姓會員,多年前搬到洛杉磯定居。前幾天她打國際電話給我,說她蒙慈濟的庇蔭而逃過一劫。」
   據劉委員敘述,吳女士於日前駕車出門,途中被一群黑人攔截詰問:「妳是韓國人?日本人?還是中國人?」吳女士強忍心中害怕,回答:「我是台灣人。」這群黑人竟一改態度,十分友善地放她離開,並指示她最安全的行車方向,要她「快快回家,這一帶很亂。」
   對於自己表明身份後,能得到禮遇的情形,吳女士百思不解。她回到家後,向家中的黑人幫傭詢問,才知原來洛城的黑人普遍知道「台灣有個『慈濟會』在此地回饋黑人社會」,因此,他們有一致的共識:此次暴亂,以不涉及華人的安危為原則。所以,吳女士才能夠逢凶化吉,化險為夷。
   慈濟美國分會成立以來,先後做了許多國際性的救援工作。當地的委員、會員也都能堅守佛心師志,就地募款、就地濟助個案。他們除了不定時幫忙一些急難事件和流浪漢外,更固定在每年的聖誕節準備了五百份禮品,贈送給洛城的黑人貧民區,並提供獎學金給就讀護理學校的黑人學生。
   吳女士在離開台灣之前,曾經是慈濟的會員,如今在異國他鄉因慈濟而倖免於難,遂難掩感激之情,以國際電話向台灣的親友報平安。她歡喜慶幸自己能和慈濟結緣,加入回饋人群的行列,因而得以避離災厄。
   秉持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教化,慈濟美國分會的默默作為,發揮了「善的循環」。有句話說:「種如是因,得如是果。」慈濟當初對黑人朋友無所求的付出,從未料到會有使國人同胞倖免於難的回報。所以,我常強調:「愛不分種族,愛一定要普施天下。」我們為天下做天下事,福報必然會響應在自己的身上。
   做好事是人的本分,沒有什麼特殊。事實上,行善之後真正獲得利益的是我們自己;如同洛杉磯這位會員的經歷,正是「善因善果,功不唐捐」的最好印證啊!

愛惜物命·珍視資源
   從八十年四月以來,慈濟和金車教育基金會合辦了一系列「預約人間淨土」的活動。我們希望社會大眾能夠透過參與活動,瞭解、接受「慈愛、悲懷、喜捨、感恩」的理念,進而改變生活習性、踐行善念,使人人發揮所能回饋社會,造就台灣成為一片人間淨土。
   要預約人間淨土,就要先淨化人心;人心如果淨化,每個人的行為自然會淨化。比如八十年四月十九日,我們發起一項「知福惜福再造福——回收廢紙救台灣林木」的活動。當天,全省的慈濟人在各縣市設立了九個回收點,鼓勵民眾響應資源回收的呼籲,大家同時發揮「一手動時千手動」的功能。在這股團結力量下,一天之中所回收的廢紙總共有一百六十多公噸之多。
   依照專家的評估,一百六十多公噸的廢紙,有百分之七十可以再制;而這些再生紙的數量,相當於砍伐二千四百零九棵高八公尺、直徑十六公分,樹齡在二十年以上的大樹來製造生產。
   想想看,我們只發揮一天「一手動時千手動」的功能,就可回收一百六十多公噸的廢紙,挽救二千四百零九棵大樹。所以,這個社會要淨化,需要你我建立共識,為維護清潔美麗的人間淨土,一起動手努力。
   地球的資源有限,我們應該為後代子孫愛惜居住環境、保護資源。以台灣目前的用紙人口而言,每人每年平均要用掉八百公斤的紙,這是多麼可觀的數字啊!因此,我們必定要加強惜物護生的觀念。如果人人都能珍惜物命,就能夠避免資源浪費。
   相信每個人都不願與垃圾為鄰,處處有人示威、抗議,拒絕與垃圾掩埋場為鄰;人人厭憎垃圾,卻又製造垃圾。既要丟垃圾又不願與垃圾為鄰,要解決這個矛盾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培養「愛物惜福」的觀念。首先,應愛惜所有的物資;再者,是加強保護地球上的資源。
   垃圾為什麼會那麼多?是因為人的虛榮心作祟。現代人凡事講究新鮮、時麾,在衣、食、住、行、育、樂中不斷追求變化;而垃圾也就在這些不斷地追求中,大量地產生。
   台灣今日的成就,是人人努力的成果,我們應該知福惜福。因此,人人都有不讓垃圾成為社會問題的責任。
   不久前,有位室內設計師到花蓮見我,他說:「師父,聽你談起垃圾問題及惜福的道理後,我非常感動且深有同感。以前我工作時,都會建議客戶標新立異、求新求變,將設計方向做大幅度的變動。如今我改變觀念,當客戶要求重新裝潢時,都盡量鼓勵他們保留原始設計,而用心地在原有的風格中做修飾和改變;如此,也能創造出一番新的品味,而且省時省錢省事,客戶都非常滿意!」
   這是多麼的有智慧啊!他不但減少有形的垃圾,也鼓勵別人惜福,回復無形的節儉美德。深深期望各行各業的工作者都能多用一點心,時時提醒周圍的人,要好好珍惜我們的環境,為後代子孫留下一片淨土。

及時報親恩
   每次聽到有關老人的問題時,我就十分感慨!將來你我也都會面臨年老,與其到時坐困愁城,不如現在就探討防治之道;而根本解決老人問題的方法是:提倡年輕人敬老尊賢,提倡為人子女者要克盡孝道、敬順父母。
   談孝道,要由本身實際做起。老人問題不要丟給社會,你我都有責任在自己家中侍奉長上、供養老人。盡孝,是人生的根本;人生若不孝,就不算人生。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你們家父母誰在養?」這種話聽起來很可憐,父母還需要大家用「養」的?應該說:父母由誰在「孝順」才對。其實,許多父母不曾「吃」兒女的,甚至他們年輕時努力累積的許多資產,也都留給兒女們。大致說來,他們吃也是吃自己的,並沒有讓子女養;況且,碗筷也由他們自己端拿,並沒有人「喂」他們。
   孔子曾經說過:「侍奉父母若沒有恭敬心,就像在養豬狗、牲禽一般。」倘若說有養就是孝順,那麼,養豬、牛、雞、鴨,不也是在對牠們盡孝嗎?所以,真正的孝順是從內心產生對父母的敬愛,將這分愛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去關心、陪伴他們。
   有位志工曾說,到了醫院才體會到人老的確很苦,也才體會到父母愛子女的心,更體會到老而沒有子女關懷的淒苦。他到醫院當志工時,被分派在三樓服務,三樓有小兒科及婦科。他看到小兒科裡的病童,他們的父母,甚至祖父母、姑姑、阿姨……,所有的親戚都非常關心地前來探病,充滿了親情的溫馨。
   當他轉到婦科病房時,卻發現有一位老太太沒人探望、照顧,於是問她:「阿婆,您的兒子、媳婦呢?」對方回答:「他們各忙各的事。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家庭,沒有空來陪我。」
   同樣是生病,小孩生病,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老人生病,卻被遺忘在冷清、孤獨的角落。這種強烈的對照,令志工悲歎不已。
   此時,我們都不覺得伶仃孤單的苦;因為每個人都正值黃金歲月,都各有所忙。然而,「老」是悄悄漸至的;當我們開始感覺孤單、需要子孫圍繞陪侍時,恐怕就為時已晚、求之不得了。
   人生苦短,沒有人能永遠擁有「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景況。在可以把握的因緣下,我們應該珍惜三代、四代同堂的機會,和公婆、父母同住,以身作則展現孝道給兒女們看。若能如此,將來我們年老時,自然就能安享天倫之樂,免去孤老無依的淒涼。

何其自性·本自清淨
   曾有人問我:何謂「菩提心」?我的解釋是:「菩提心」即「覺道」——覺悟的道心;而「覺」則為「最清淨、透徹的瞭解」。
   中國字很有趣,以「覺」字為例,它的下面有個「見」字——在未「覺」之前,必須先學;「學」下為「子」,意味著人剛出生時,什麼都不懂,必須靠後天的教育、培養。例如父母的愛、兄弟姊妹的愛、老師朋友的愛、社會人群的愛,不斷以愛來灌輸、教育孩子;如此,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終會「見」到、瞭解道理。
   因此,在茫然不暸解道理之前,必須先「學」;等到學會了、「見」到了道理之後,就叫「道」。《中庸》有云:「率性之謂道。」每個人都有純真、清淨的本性,這個本性就是佛心、就是「道」。所以,菩提心即是道心,道心就是與生俱來的清淨本性。
   學佛,最主要是要「明心見性」,而「心」與「性」,其實是相同的東西。佛陀也一直在教育我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的心和佛的心以及眾生的心並無兩樣,只不過眾生是凡夫心,而佛是清淨的覺性——佛心因不受外界污染而保有清淨,有清淨心就是覺性。
   眾生同樣也有明淨的覺性,只是由於後天環境的影響,致使內心蒙上塵埃,因此轉覺性為凡夫心;凡心就會有分別、競爭、功利的產生。
   佛陀身為太子時,就已經具足超然的智慧,所以能放棄富貴榮華,走上苦行的路程,去探討人間的苦難和修行者的心路歷程,最後終於理解人生的真諦。
   悟證得道後的佛陀,教導弟子要行菩薩道。「菩薩」兩字是梵文「菩提薩埵」的譯音簡寫,中文意譯為「覺有情」;也就是說,覺悟的人不離人間,他在人間奉獻愛、教育人群。由此可知,回歸清淨的本性,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啊!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卷一
第3頁:卷二 第4頁:卷三
第5頁:卷四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