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生活的智慧 證嚴法師著

生活的智慧 證嚴法師著

卷一

[日期:2010-08-0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證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所謂「四大不調即是病」,「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風。

   身體若稍受風寒,或體溫太高即不調和,這是對物質、身體的「不調」;而人的心理也有不調適的煩惱。

   現在的社會,尤其令人感受到這種身心不調和的狀況。因為身、心不得調和,所以造成社會不調和,這都是惡性循環的病態。

精神病是現代社會的大問題。為何有這麼多的精神病患呢?這是心理不調所引發的病症,原因是想得太多了;又為什麼會想太多呢?因為欲望太大。現代人的生活欲望太大,所追求的遠超過個人的能力和環境,想得很多,結果都是虛幻的妄想。因為理想過高,屢求不得而心神迷亂,這便是“心欲不調”。

人的欲望永無止境,有的人追求物質、有的人追求感情,這兩項皆離不開人類的生活。人如果生活在毫無感情的環境中,必然會很痛苦——不懂得付出感情,也不懂得如何接受感情,這是“無人性”的生活;但是若太過於追求,即會生“病”態。

人生在世,能恰當地滿足生活所需,即是最適意的生活;一旦超越所需的極限,必定會有弊病產生。人的心境若能隨遇而安,就是最健康的人生。所以,我們要依自己的環境來選擇適當的生活方式。

看到社會上有那麼多精神病患者,實在為他們深感憐憫!身體有病痛是個人的事,但是若患了精神病則不同。因為患者除了亂了自己的心性之外,也會亂了整個家庭的安寧,甚至為社會帶來潛在的危機。

人生應謹守本分,置身任何環境都應隨遇而安。修行則要節制私情欲念,淡泊度日才是最自在的生活。若是講“情”,也要是清淨無彩色的平等之情、是無分別心的覺有情,這才是修行者所應受持的淨愛長情。

情感若能收放自如、心中無恐懼,即能遠離煩惱與顛倒。我們若要健康地生活,必定要先把心理調整好,少欲知足才能自在逍遙。


一位學醫者的迷思
   修行,要在日常生活的動靜之間,磨練得毫不衝突。
   有些人太執著於靜,這樣會變得槁木死灰;反之,心若過於好動,則心念就會像雷電閃光一樣。
   《金剛經》裡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意思是指世事變化快速。我們的心念一動,就像閃電一樣,也像閃動的燭光——風吹蠟燭,光線晃動、陰影也會跟著動;風一大,燭燈便很容易就熄滅。
   修行就是要常保智慧的光明,而不是讓它一閃即逝;要以智慧的光明自照照人,不可讓無明之風吹熄智慧之光。
   智慧的光明被搖動或熄滅,究其原因是因為「無明之風動」,也就是心浮氣動。但若太偏執於靜者,心境便如槁木死灰,沒有一點兒生氣。如此的修行,便有失中道。
   曾有一位醫科學生,拿著老師的介紹信來找我。這位學生非常優秀,高中念建中、大學讀台大醫學系。信中,他的老師一直讚歎他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但因偏執佛法、很想修行而荒廢了學業。
   當時他是醫學系五年級的學生,再過兩年就可以畢業了;但是,他對人生感到萬念俱灰,經常到寺院追隨幾位大法師。老師曾為他找心理醫師面談,卻完全無效,所以要這位學生來找我。
   我問他:「家中有幾位兄弟姊妹?」他說:「只有一個妹妹而已。」我說:「既然這樣,那你應該先從做人開始呀!媽媽對兒子的期待有多大啊!我們學佛要從做人 開始,如果不能體會媽媽的心,做人的基礎就無法穩固。學佛要有大慈悲心,能視天下眾生猶如自己的親人。人生最苦的事,莫過於病苦。你能夠考上台灣最高學 府、最好的科系,而且兩年後就能開始為病苦的人服務,這是極大的救人造福之緣啊!」
   他問:「佛教不是強調要把身病看開,重視生死的輪迴嗎?」
   我問他:「你自己的生死能夠掌握嗎?」他說:「我就是很迷惑呀!」
   我說:「你既然對『理』感到空渺、迷惑,為何不從『事相』去探求?你應該面對真實的人生事相呀!」
   他說:「我覺得佛法的『空』理很實在,也很親切。」我說:「真實的事是你向我提問、我回答你的問題,此時此刻就是最真實的存在。」
   後來,他又說:「我的師父發了很大的願!」他師父的願是——如果有眾生聽到他的名字,他就一定要度化對方。我說:「我也曾發過這個願。請問:你聽過我的名字嗎?」他說:「常聽到。」「既然你聽過,現在我們面對面談話,你有沒有被我度化?」
   他說:「師父,您說的話我能夠瞭解,也知道該怎麼做了;但是,必須有一段時間讓我做心理上的調整。」
   這就是偏差的實例,雖然他選擇了醫科這個方向,卻對這門行業的意義感到迷惑!佛教中真正的「空」理,其實他根本尚未瞭解,更誤解了「修行」的真義。
   學佛,要真正去體會無常;強調無常是要警惕自己把握現在。這位學生雖然一直強調「人生無常」,所以要趕快修行;但是我問他:「如果你休學,打算如何追求佛 法?」他沒有回答。所以我又說:「你如果知道人生無常,就要把握現在。要不然你從二十歲一直想無常,想到八十歲還是一事無成;若是休學一年,這段時間就荒 廢掉了,多可惜啊!」
   面對現實,才是正確之道;若為了「修行」而休學,實在是浪費一年的時間。我告訴他:「如果你好好把握這一年,就可以早一年畢業,早一年去做救人的工作。而 且,如果你平均一天救一個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可以多救三百六十五人;早一年畢業,就早一年成為救度眾生的菩薩呀!」他聽後似有所悟。
   「無常」不是在嘴邊說說而已,也不是用來逃避現實的;而是要積極面對現實、分秒必爭,這才是真正體會無常的道理。

內外融和的清淨風光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清淨的擺設和乾淨的環境,會令人油然生起歡喜的感受,這是心靈的享受。所以,如果我們能隨手清理週遭的環境,就能天天感受付出後的喜悅。
   社會上,經常有人呼籲保護環境。環境保護的工作,每一個人都有責任;若是人人能負起責任,社會上必然處處是淨土。但是,有許多人抱著自私、懈怠之心不願付出,怕身體勞累又講究享受,既不願清除垃圾,反而製造許多垃圾。
   垃圾從哪裡來?從欠缺「惜福」的觀念而來。
   每樣東西都有它的生命價值;如果輕易地汰舊換新,即使沒有把它丟掉,它的生命價值也已經失去了。
   現代人的物質太豐富,物品稍舊就要汰舊換新,被淘汰的便成為垃圾。而有的人新的物品買進來,舊的仍捨不得丟;累積久了,那些存放之物還是會成為無用的垃 圾,而自己也就生活在垃圾堆中。這是既捨不得、又想追隨潮流所帶來的後患,使得環境無法常保清新,心靈也就得不到享受之感。
   我們要照顧好自己的心,並且發揮愛心去愛人愛物;每一件物品都要讓它發揮功能,保持它的使用壽命,這才是惜福啊!
   我們生活在世間,首先要清淨自我的心地,由內在進而呈現於外——除了愛惜自己的心地之外,也要珍惜公眾的環境,不任意破壞自然的景觀。這是由照顧心地開始,進而產生保護外在環境的動作。
   除了自己周圍的環境之外,還要顧慮到別人——是否只圖自己家園的清淨,而把垃圾丟給別人?讓垃圾車積滿了廢物而不知載往何處,垃圾山一個個堆積起來。如果人人能減少製造垃圾,垃圾山的問題就會減少。
   凡事都要從個人做起,從日常生活中培養愛惜物品開始!
   慈濟要建學校時,政府機關曾經提供一塊土地。那塊地位於鯉魚潭的山坡地,風景十分優美,有百餘甲之大,確實是一塊辦學的好地方。可是,看到那些寶貴的「原 始林」樹木,我不忍去毀壞它;因為要建學校之前,必然會砍掉許多樹木,而且還要整地、填土……。雖然有百餘甲的土地任我選擇,但是我認為應該為「愛」而自 我約束,要以「環境保護」為優先考慮。因為台灣的原始森林已經不多了,應好好保護自然生態,讓更多人能隨時暢遊於清淨的大自然環境中。所以,我最後還是放 棄了。
   這就是運用良知的判斷,不可因取得容易就不考慮自然生態而佔取它。做事不僅要為自己及他人考慮,更要為大地用心、保護清淨的環境。辦學固然重要,但是環境的保護、水土的保持更為重要;如果沒有考慮這些因素,即使推動四大志業,也會變成「破壞性」的作為。
   我們應該先從清理自己的心地開始,天天自我淨化,然後再推廣到外境,時時勤於擦拭;若能天天清理環境,就不必花很多時間在歲末大掃除上了。「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安穩最大利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什麼?是不是物質擁有的多就是幸福?是不是空閒享樂就是幸福呢?真正的幸福應該是安穩;心不安穩,便會時時刻刻生活在惶恐之中。
   雖然台灣的外匯存底很多,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感覺很不足、內心很空虛;可見,「錢」並不能讓人覺得安定;真正的安穩、安定,應該是在我們的「心」。
   佛陀曾說:「安穩最大利。」我們如果能樂道,即使生活簡單,內心也會覺得很安穩快樂。佛陀又說:「知足最大富。」能知足的人,就是最富有的人。在日常生活 中,三餐不過一、兩碗飯就很足夠了,衣服足以御寒、保暖即可;晚上睡覺,不過三尺寬、六尺長的床鋪也就夠了。所以,我們應該要求的是「心不愧於社會」,以 健康的身體為社會人群付出力量。
   有的人生活貪不饜足,已經取得很多,還感覺不夠。他們從不用心思考曾經對人群付出多少,卻花很多心機在如何取得不法之財來自我享受。其實,不義之財取來身 邊,哪怕再多,都不能安然享受,因為要付出的代價實在太高了——要擔當這一生的惶恐與不安。這樣的人生,怎會快樂呢?
   人來到世間,應該要發揮生命的良能。生命是要讓我們使用的,所以,我們的心念要時時刻刻放在如何利益人群上;否則,縱然生命是活的,和死了也差不多。
   助人為快樂之本。生活得淡泊自在,而能夠付出愛心、幫助他人的人,就很快樂。力量有餘的,用雙手去扶不能走路的人;物質有餘的,歡歡喜喜佈施出去,這就是真正幸福的人生。
   安穩最大利,知足最大富;能夠安穩的人生是最幸福、快樂的。

切磋
   每個人的心地都有無盡的光明,只是這分光明常被遮蔽。
   例如桌燈都有燈罩,只要打開桌上的電燈,光線一定投射在桌子上,這是因為燈光被燈罩罩住,所以光線受到局限;若將燈罩掀開,光芒就會發散於四周。
   我們這一分心光,就像被燈罩完全遮住般,使發散出來的心光闇昧,無法反映出光明的心性,這就是障礙。
   一個人必須自信、信他。對自己的能力要有信心,對他人也要有一分誠懇的信任。在日常生活中與人相處,必須互相幫助、彼此切磋;如果我們將自己的心光照射他人,他人的心光也會照射我們,人世間將充滿一片光明。
   然而,我們現在身處的社會障礙重重,人與人之間無法坦然相處;殊不知這些障礙都是由自己內心的魔軍所造成。要降服魔軍,必須有心向善,自內心生出一股毅力,不斷精進、撥開萬難,勇於面對障礙所起的逆緣,以信心將其轉為善緣。
   一塊玉石,若要成為價值不菲的寶玉,必須經過礪石的琢磨。人也是一樣,我們若想要有所成就,一定要面對許多惡劣的環境、不好的眼色、難聽的言語、難辦的事 情……。我們都要一一將其克服,同時抱持感恩的心;因為這些人事是要成就我們、愛護我們的。古聖前賢能有所成就,就是憑借這分勇猛的感恩心。
   「愛之深,責之切」,這句話說起來簡單,但要深刻感受卻不容易。其實,每一個嚴厲責備我們的人,都是愛我們的人;但是我們往往無法接受這種「責之切」的境地,只想追求「愛之深」的感受而已。這種心理障礙,普遍於人間。
   我們若能透徹此理,再難看的臉或難聽的話,也能善解,並生起感恩心;如此,就可轉障礙為力量,轉逆緣為善緣。

覺有情
   世間有很多人為情煩惱,陷於情執、縛捆而難以解脫。
   世間情有許多種,有親子之情、夫妻之情、朋友之情……,包羅萬象、無奇不有的情,常使人迷惑、痛苦。
   夫妻感情不睦,整天吵鬧、互不體諒,是男女情愛的煩惱。子女見父母不和、擔心父親的事業、操心母親的身體,是子女對父母親情的煩惱;子女在學校的課業、身體上的病痛、在外的交友,父母看在眼裡、苦在心裡,是父母對子女之情的煩惱。
   凡夫的人生,就在父母、子女、親友之間的情愛纏繞中,牽引得牢不可拔。
   父母的問題,會影響子女的情緒;子女身體不適或發生意外,父母會痛不欲生;男女間不能互體互諒,將會造成社會悲劇。這種種的牽掛,真是苦不堪言!
   其實,這些情是狹隘的、是迷惘的。菩薩又稱為覺有情,是覺悟之後的有情,是面向眾生發出無量無邊的「慈悲喜捨」之情。
   人人有情,人人都可以是菩薩;只是佛、菩薩與人的差別,在於覺與不覺。人平時雖有情,但不覺,不覺就是迷。凡夫多為情所困啊!
   我們要將一切的痛苦和煩惱,化作一股堅強的力量,將我們在迷中被障蔽的邪知邪見轉換成正知正見。
   我們若能擴大心胸,將普天下的父母都視作自己的父母,把普天下的子女當作是自己的子女,情愛就不會局限在狹隘的範圍內而無法自拔。
   因此,我們要把有色彩的私情看淡,才能增長深邃、長遠的菩薩「覺有情」,並使這分情普遍天下、充滿宇宙。

過秒關
   每逢歲末,人們通常會說:「年關到了,好忙喔!」
   我們不要等到年關才忙,應該時時過秒關——每天、每小時、每分鐘、每秒鐘,都該忙著清潔周圍環境、整理內外。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能時時把內心的煩惱都掃除清潔,則每秒過關,年關何忙之有?
   做人不該閒逸無事。有一位大企業家來看我,我問:「近來如何?」「近來很忙!」「恭喜!」「很忙哩!」「對啊!就是恭喜你忙。」「為什麼?」「公司忙碌,表示你的事業正在發展,經營有成。」
   我們也是一樣,只要對行走菩薩道的工作——濟貧教富,懷抱著一分堅定的信念,就會覺得極其忙碌。忙什麼呢?忙著做收付愛心的工作。
   菩薩游化人間,為一切眾生而忙,身體雖忙碌,心卻輕安!外在的生活因忙碌而充實,內在的心靈則因充滿了愛,而沒有空間可放置煩惱。
   生活多一分踏實,心中就會少一分空虛;心中多一分清淨愛,生活便會少一分煩惱。如此一來,則時時處在滿足的喜悅法樂中。

人心柔和·風調雨順
   ——由天災人禍談「愛的綿羊」活動
   時值初夏,靜思精舍大殿外陽光普照、草木青翠;加上悅耳、清脆的鳥叫聲,讓人有一股清涼之感。從裡面往外看,可以感受這一片大地充滿了無限的生機,這是多麼寧靜、祥和、光明的境界!

   各地響應孟加拉國救災
   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裡、同一個天地間,有些人卻處在貧窮、戰亂、天災、飢餓等種種苦難之中。這世間,哀哀待救的難民何其多啊!
   慈濟美國分會發起救助孟加拉國災民的行動,本會也在台灣遙相呼應,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屏東、花蓮……,凡是有慈濟人聚會的地方,我們都極力帶起救災的呼聲,呼籲大家伸出援手,救助遠方的苦難人民。
   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懷就是愛的表現。雖然只是大家隨喜捐助,但是加起來就是一筆可觀的數目。因為有這股愛心的匯流,才有這分力量。人多力大,這也顯示了台 灣人的富有——富有財物,也富有感情與愛心。台灣是個富足安樂的地方,所以大家要懂得惜福、造福;人人造福,才能人人享福。

   造福由節約滴水做起
   造福要從自己做起,我們應懂得如何節約。看看孟加拉國受災的地區,連一滴水都難以求得;所見之處,儘是滿目瘡痍!有水的地方,浮著人畜腫漲的屍體——即使有水也污濁不堪,不能飲用。
   台灣自從入春以來,一直到六月中旬,因為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下雨,導致有些地方因缺水而無法耕種,政府只好宣佈暫時休耕或改種旱作。據新聞報導,今年(八十一)有些地方若休耕,我們的存糧也還足夠維持一年。
   雖然六月下旬全省各地均下了大雨,解除了早象,水庫的水位也回升了;但是,此後是否還會有適時的雨量,仍是未知數。所以,我們應節約用水。或許有人認為台 灣有的是地下水源,可是若大量汲取使用,後果也會很嚴重。滴水如金,大家平常要把點滴之水節省下來,連一滴水也應愛惜,更何況是其他的物質!

   化垃圾為黃金
   我一直在呼籲垃圾分類的環保問題。為了公共衛生,我們經常使用免洗餐具;這些用具最好選用紙制的,不要用保麗龍製品。因為紙類可以回收,而保麗龍製品卻會污染環境,造成二次公害。
   同樣是用過一次就要丟掉的物品,有的可以回收再制,有的卻會造成公害。像便當盒或許染有食油不適合回收,但至少也能拿來燒熱水、回收熱能。所以,我們要運 用智慧選擇使用的物品。其他廢紙也可以收存好,鋁制的罐子可以順手洗乾淨收好,因為這些垃圾都可以變為「黃金」!總之,垃圾如果加以分類回收再利用,可以 再產生許多資源。

   鋁罐回收做「愛的綿羊」
   金車教育基金會曾為慈濟舉辦了一系列「預約人間淨土」的活動,其中一項是由金車教育基金會製作一些「愛的綿羊撲滿」,讓小朋友們認領,以培養他們的愛心善 念,積貯零用錢助人。我們可以把回收的鋁制空罐自製成愛的綿羊撲滿,讓小朋友認養一段時間後,再讓它們「回娘家」。
   有很多可愛的孩子因為經過慈濟精神的洗滌、啟發愛心,所以都想存錢參加蓋醫院、建學校。他們天真、幼稚的心靈,均存有這種善念。
   我們可以廣泛地推動「愛的綿羊」活動,但是如果另外製作「愛的綿羊撲滿」,將來會造成垃圾。因此,倒不如利用回收的垃圾——鋁制空罐來做,把慈濟愛的綿丰 標志貼在空罐上,然後發給小朋友;等他們把愛的綿羊養肥後,再請小主人帶著綿羊「回娘家」。這是化腐朽為神奇、化垃圾為黃金的好辦法。

   愛的綿羊具三項意義
   常有小朋友拿撲滿給我時,說:「這是要給師公蓋醫院、救貧困的人。」也有小學老師呼籲同學們少吃糖果零食,把錢存入撲滿參加建院。所以,我覺得推動這項「愛的綿羊」活動,具有三項深義:
   第一,使愛的教育能夠更普遍。
   第二,讓大家懂得惜福愛福。
   第三,是實際的資源回收。
   若懂得應用,什麼東西都是黃金;只要懂得造福,舉手投足都是機會。我們生活在如此安和樂利的環境中,更要趕緊造福、行善;若等到環境不允許時,就已經錯失良機了。
   孟加拉入春以來,連續遭受颶風的侵襲;救災工作尚未做好,就再遭遇另一次的災難,死傷無數。衣索匹亞也再次發生戰爭,飛彈不偏不倚地投中油庫,一千多人當場死亡。生於動亂災變的地方,多麼可憐!我們處在安定、富足的地方,更應積極地行善、造福。

   天災由人心感召
   我們都希望居住的地方,能夠風調雨順。現在求雨無雨,我想這和人心有關。因為人心太過於火爆,所以感召這種熱浪襲人的天氣,實在令人擔憂,不知干早還要持續多久?
   天災都是由人心感召,這是一種「共業」。所以我們要放大心量、調柔心性、培養愛心;人人能夠如此,就會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凡事先由自己做起,奉獻愛心要從自己開始,柔和也應從自己開始。只要求別人對我好、對我柔和善順是不可能的事,需要人人反求諸己,培養愛心、善順待人。修行即在「和諧」呀!

發揮人性之愛
   ——響應孟加拉救災行動
   入夏以來,氣溫偏高,天氣燠熱。不論走到哪裡,都有一股燥熱感;除非是在冷氣房裡,才能免於暑熱侵襲。
   現在社會,人人都習慣吹冷氣;但是在冷氣房中,又得加件外衣,內外的氣溫差異非常顯著。此時天氣炎熱是很自然、正常的,而室內的涼爽則是由人工造成的。現代科技確實帶給人們莫大的享受。

   孟加拉天災不斷
   在我們享受現代科技的同時,世界上正有許多國家因自然氣候的劇變而造成災害。
   例如孟加拉,在短短的十數日內,天災接二連三地降臨。一陣颶風,損傷了十幾萬人的性命;接著一場颱風豪雨,使得許多人的房子倒塌;還有洪水氾濫成災,又有幾萬人的生命因而喪生。真是雪上加霜,苦難不斷。
   在一個月內,災禍連連。根據最保守的估計,目前死亡人數已近二十萬人之多,失蹤者則無法估計。因為災區範圍很大,要加以確實統計很困難。
   想想,生活在同一個天地間,我們可以享受風和日麗的氣候,雖然有時不免悶熱難耐,但是比起風雨不調、天災人禍不斷的國家,我們真是幸福多了,應該要知福、惜福。

   伸出援手拔苦輿樂
   只要一有時間,我就會到慈濟醫院探望病人,經常遠遠地就聽見一陣快樂的笑語聲。我循聲走過去,看到快樂的志工們與病人樂成一片;病患拋開病痛,滿面笑容沐浴在歡欣愉悅的氣氛中。可見,醫院裡雖有苦痛的一面,卻也有快樂的一面。
   快樂是人為的,也是心理的感受。儘管現實的病痛是悲傷、痛苦的,但是若有人以愛心展開輔導的工作,使患者轉變心態,便能使痛苦成為「痛快」的感受。
   而孟加拉地區,觸目所見都是水災、風災留下來的慘象——房子倒塌了、田園流失了、人畜傷亡……,無家可歸的人、瘟疫患者、飢餓者、受傷者到處都是,真的是滿目瘡痍!像這種情形,要如何去引導他們「以心轉境」呢?最好的辦法,是趕緊伸出援手,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美國分會發起救災
   慈濟美國分會和德州支會,在當地發起美金「一人一元」的勸募活動。在美國勸募相當不容易!他們勸募了三天,才彙集二、三千元美金,實在非常困難。不過,大家還是不畏辛苦地推動這項工作,不斷地為災民努力勸募。
   美國分會的第一次勸募活動,是為了救助中東戰爭結束後的兒童。當地庫德族的戰後孤兒流離失所,境況非常悲慘。於是,加州分會將勸募所得的一萬美金交給紅十 字會,由該會展開救助的行動。紅十字會收到這筆錢後,非常感動,他們說民間的團體,很少有這麼團結的行動,捐獻的數目也少有如此龐大的金額。
   我很欣慰分會能夠如此自動自發地展現「人性之愛」,大家節省一些不影響生活的錢來救助災民,就有許多人因此而得救!

   節省一塊麵包錢
   我們也應該發這分心;在美國是「一人一元」美金,我們是否可以每人節省一個麵包的錢,來響應這個活動呢?只要每人捐出一個麵包的錢,眾資聚集,我想這個數額就不小了。我們不要輕視微小的力量,慈濟就是從很小的力量做起的。
   我呼籲大家把這分訊息傳達出去,隨分隨力展開活動。雖然勸募的數目不敢預估太多,但是多少也能夠救助一些異國的災民——希望大家共同伸出援手、奉獻心力,這是我目前最期待的事。
   請大家在福中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遠離渴愛
   所謂「渴愛」,是指我們內心對物質無止境的慾望渴求。
   一般人所追求的東西,大抵不離天地間有形的事物。以日常生活而言,食物是維持我們色身不可或缺的東西。有些人雖然只吃青菜、豆腐,照樣精神充沛、身體健康;而有人卻每天無魚、無肉就難以下箸。
   同樣是過一輩子,慾望大的人得花很多氣力,但仍無法滿足他的需求;而慾望淡泊的人,少愁少煩惱,便能夠安穩滿足、快樂地過一生。
   所以,同樣是在過生活,飲食的目的只是求溫飽,穿著也只是為了護身之需;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更深層的意義呢?若是凌越這個基本範圍而一味追求華美,那就變 成「渴愛」了。這種永無止境的追求,只會導致心靈的枯槁,就好像被太陽照射的沙漠一般——沙漠本來就缺水,又被烈陽直接照射,其枯槁可想而知。「渴愛」的 痛苦,類似於此。
   人若能體會這個觀念,善用物質維持基本的需求,就可以節省無謂的時間及物質,挪注於「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正途。
   我們活在天地之間,若只是隨波逐流,讓形體隨著時間而生老病死,那實在是毫無意義的人生;若能節省追求食、衣、住、行等慾望的時間與心力,就可以定靜下來,追求我們的人生正道。

慈忍
   「慈」是愛的表現,不管愛人或是被愛,都是幸福的。但是這些愛通常指的是人間的愛,是有範圍的,所愛的對象都只是與「我」有關係的人、與「我」有緣的人。
   佛教說的愛是透徹的,即「無緣大慈」——給予一切眾生快樂;這包含了與我們非親非故的有情生命。除了給他們快樂,還要救拔他們的苦難,這就是慈心悲念,透徹、無邊際的愛,就是慈的真義。
   透徹的愛,就是無色的愛。它不是出自污染心,也毫無愛此憎彼的分別心。尤其於「時」不分長短,於「地」不分遠近,更不分宗教與種族;只要有苦難的「時、 地、人」,看得到、聽得到、做得到的,都會盡量設法去做,絕無索求回報之意。所以,它是無色的愛,能愛得普遍、愛得透徹、愛得乾淨利落,這就是所謂「無緣 大慈,同體大悲」的純真淨愛。
   我們都應有這股大慈悲的愛心,發揮人性愛的光芒,使大慈大悲的力量聚集,普遍救濟一切眾生,達到無緣大慈的境界。
   但是只有愛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忍」字。人生所以有許多苦惱的事情,多數是出在不能忍的心理。人生在世,週遭的環境不出兩種:一是順境,一是逆境;順境是 人人所喜愛追求的,逆境則是人人所畏厭的。但是,為人處事應不避拒逆境、不企求順境,隨緣處境、能安能受;這全憑「忍」字、發揮慈愛的力量,才能以心轉 境。

無掛礙
   過去,大家都說「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我將這句話改為「個個彌陀佛,人人觀世音」。
   佛與一切眾生的心都是平等的,只有一項差別,那就是佛保持「人之初,性本善」的清淨本性。所以,在佛曰「性」,在凡謂之「心」。其實,「心」和「性」是同樣的東西,只不過「性」是無污染的本性。
   當我們呱呱落地時,並無善惡的分別和人我是非的競爭,每個人的本性都是那樣地良善、清淨。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社會熏染,心就生起慾念;有了慾念的心,就會有競爭;有競爭,心就會惶恐,這叫做「我執」。
   當一個人貧無一物時,會說:「我要爭一口氣,我要認真奮鬥。」一旦成功、賺大錢時,便開始惶恐、掛礙,害怕會失去這些財產。
   常常有許多人很苦惱地來找我,有的人說:「師父,我被倒了好多錢!」有的人說:「師父,我的會快繳完了,卻被倒了!」
   每當聽到這些話時,我都回答:「恭喜啊!」
   他們就問:「師父,你為什麼說恭喜?」
   我說:「幸好不是你倒別人的錢。你被人倒,心無掛礙;心無掛礙,就沒有恐怖;沒有恐怖,就會遠離顛倒夢想,因此值得恭喜。相反的,若是換你倒人家,那麼內心將會大為掛礙,煩惱、壓力也會很重呢!」
   他說:「我賺得那麼辛苦,這樣被倒,實在不甘心!」
   我說:「想想你還未賺到這筆錢的時候吧!那時,日子還不是一樣過得很好,就當那些錢原本就不存在吧!說不定,有一天對方會忽然捧著錢來給你,讓你嚇一跳呢!到時候便如福從天降一般,所以我說恭喜。」
   患得患失,是我們的凡夫心。學佛就是要培養一分灑脫、無得失的心,對任何事都不掛礙、不存疑。

照顧心念·時時專注
   我們常常談「心」,也一再提起「愛心」;所謂「愛心」,是要反觀自性、愛護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心念照顧好。
   平時如果不能照顧好清淨、無染的心念,學就會不專。雖然佛教的教理看起來非常深奧,即使投入數十年的時間研究三藏十二部經,都無法研究透徹。不過,只要有志專心學佛,也可以說很簡單——那就是照顧好這一心念。千經萬論,無非都是教導我們要照顧好這一心念的方法。
   我們若能以最簡單的方法,轉凡夫心為聖人心,好好愛護與照顧這分心念,就可以立地成佛。修行是這樣,做事也是如此。
   譬如在道場裡修行時,念佛要專心、拜佛要專心,誦經也要專心。誦經時,要用心分析經文的教理;念佛時,要如佛在眼前,抱持佛心即我心的念頭;能如此,則我心分秒都融會佛心,這不就是立地成佛了嗎?這是指修行人的心態,也就是心要「專一」。
   即使在工作時也是一樣,要抱持最簡單的心念。無論做什麼事情,心、手和腳都要連在一起。我常常說,手拿東西時,要把心放在手上;開門時,也要把心放在手與 門上;走路時,心要放在腳底下。心若能時時放在舉手投足間、不離開身的動作,如此,即使在做事的當下,還是不離修行。
   和人說話也一樣,心要專注,用心聽別人說話、用心透過大腦思維該說什麼話;這樣,必定能為所說的話負責任,每一句話都「擲地有聲」——也就是說,每一句話都能起作用,每一句話都有份量,這即是說話專心。
   如何聽話專心呢?我們要會過濾這是誰說的話?說話人的用意為何?若聽到有啟示性、教育性的話語,就可以把它當作佛法般奉持。
   慈濟有一位老師姊,在聽進一句話後,人生完全改變了。哪一句話使她改變呢?她說:「是師父說過的一句話——『縮小自己』。後來,我又在師父那兒撿到一句寶,我帶回去和孩子們分享,結果他們也都應用得很成功。」
   我問她:「妳撿到什麼寶給妳的孩子們?」
   她回答:「『天下無我不愛的人,天下無我不信任的人,天下無我不能原諒的人』。我把這『三無』送給孩子們,他們也懂得運用在員工、朋友以及周圍的人身上;結果,事業愈做愈順利,待人處事也更加圓融了。」
   這位師姊,就是用心聽話的例子。當她聽到「縮小自己,包容他人」時,覺得非常受用,回去後就以身作則影響媳婦,也教育她的兒子。她真正把婆婆的身份縮小下來,包容媳婦;兒子發現母親因為接觸慈濟而能和太太和睦相處,無形中也對慈濟起了一分恭敬心。
   母親看他對慈濟、對師父有信念,就把師父所說的話轉述給兒子;兒子因為已經對慈濟有好感,相信師父說的話沒有錯,所以每個人都把「無我不愛的人,無我不信 任的人,無我不能原諒的人」這句話,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沒想到這麼簡單的一句話,不僅對自己的修心、修身有益,對朋友、員工及客戶,也都建立起很好的形 象。
   這就是專心聽話。若能真正專心聽話,即使是簡單的一句話,都可以終身受益。
   另一位從美國加州回來的人士前來看我,我問他:「你曾去過美國分會嗎?」他說:「我沒去過。不過,我也是會員。」「你是誰的會員?」「是一位老菩薩。她好 像姓林?又好像姓王?」他一直說不出對方的名字,我們就臆測:「是不是王秀琴?」他回答:「我不太清楚,只知道是『杯子缺一角』的老菩薩。」
   「杯子缺一角」的典故是這樣的:有一次,一位從美國回來的老菩薩,剛好聽到我說了一句——「一個有缺角的杯子,不看缺角,其它地方仍是圓的。做人也是一樣,每個人都難免有缺點,不去計較那些缺點,就是圓滿的人生,」就這麼一句話,轉動了她的心念。
   過去,她常常埋怨人生的種種缺陷。事實上,人生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一個杯子的缺角不看就是圓的」這句話,使她了悟:不用太在意人生的缺陷。從此,她過得既快樂又自在。
   人生若懂得聽話,並時時刻刻運轉自己的心念,這就叫做「轉心輪」——轉掉過去不滿足的煩惱心,而能常存感恩、滿足,自然時時快樂。
   老菩薩將這分快樂的心境,從台灣帶到美國。「杯子缺一角,缺的那一角不看就是圓的」,因為這句話的啟示使她獲得快樂,所以她也希望大家能夠「同沾法益」。於是,她便不斷地說這句話;輾轉流傳,當地很多人都知道,她就成了「杯子缺一角」的老菩薩,這也是一句話的成就。
   學佛若懂得善用,則信手拈來無不是佛法;若是不會運用,縱使整天沈浸在千經萬論中,那些經法對我們仍然沒有效用。
   人,常常喜歡賣弄聰明,想讓人知道「我的學問廣博」,所以時時在用心思、起雜念。學佛,就是要去除雜念、照顧好我們的心,使它「寡慾專念」——杜絕慾念,自然就會專心。希望我們從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入門,如此,就可以「入門見佛」了。

   熄滅煩惱即身處天堂
   「佛學」,只在於學一個沉著、清淨的心念。平常若能降伏妄心,把心念照顧得很好,便是常寂光涅槃之境。何謂「涅槃」?就是寂靜、心無妄動、無有生滅。

   心念為苦樂之源
   凡夫要讓心境常保寂靜當然不可能,所以稱之為眾生心。但是正因如此,我們更要注意照顧好自己的心;心若沒有照顧好,便可能於起心動念時,結下惡緣,造下遺憾。
   心念轉善,便是快樂,其樂有如身處天堂;若是一念向惡,便是苦惱,其苦有如地獄。這都是心念的轉變,所以有「一念遍十法界」之說。
   慈濟有一群充滿愛心的委員,他們不只濟貧,還要教富;而濟貧教富之前,自己必先轉動心念。過去,起心動念想的都是自己,為自己設想、為自己謀求福利;進入 慈濟之後,把自私的心念轉為行善造福人群之心,任勞任怨,放棄過去自私的追求。現在大家除了濟貧教富之外,又要輪流到慈濟醫院當志工,雖然工作很辛苦,但 是心裡卻充滿歡喜,因為這是出於歡喜心的服務。
   若是沒有歡喜心,便不會安然自在,即使身處很好的修行環境中,還是會充滿人我是非的煩惱心,於身口意不斷地造業。
   對人對事若不能生歡喜心,即使居住在清閒的環境中,心裡仍然不得清靜,顯得處處是煩惱。譬如看到一個不順的眼神或聽到一句稍不中聽的話時,心裡便生起瞋 恚、煩惱,這就是凡夫心——再好的環境都不會滿足,不會生歡喜心;甚至環境愈好,愈是覺得不足,不知自己身在福中。如此之人,雖然身在叢林修行,心境也永 遠不會向聖賢看齊。
   慈濟的委員雖然身處俗家,但是他們經常保持著歡喜的心念,實在很難得!此心即佛心,穢土亦能變為淨土。

一念差,萬念皆錯
   有一次我到慈濟醫院探慰病人時,一位巡房醫生告訴我:「師父,有一位病人很想看看您!」我便跟著他去看那位病人。
   一進去,看到病人的表情非常痛苦,我問:「妳怎麼啦?」病人說:「不小心吃錯了東西!」病人的食道完全被毒物破壞,連講話都極為困難。醫生解釋說:「她的 食道被劇藥破壞了,」病床邊站著一位先生和一個女孩子,我想可能是她的先生和女兒。這位病患看起來,可能只有四十歲左右而已。
   我走出病房後,向醫生詳詢她的病情。原來這位婦人因為嘔氣,一時想不開喝下劇毒藥物。不只食道完全毀壞,連胃也全部蝕毀了。這正是「一念差,萬念皆錯」 啊!從此,她必須過著猶如地獄般的生活!當初她若能忍得一時之氣,轉個心念便能化危機為契機,過著和睦圓融的人生。現在她真是悔不當初,多可惜又多可憐 啊!
   我曾在報紙上,看到一篇「宗教可以化解婚姻危機」的文章,細讀之下,發現原來是記者引述慈濟委員討論婚姻問題的談話。有一位慈濟委員現身說法時表示:「過 去被先生責備時,他講一句,我就回他兩句。」進入慈濟後,她的人生觀完全轉變了。當先生責罵時,她就跑去照鏡子,對著鏡子微笑;等先生罵完後,她以面對鏡 子的表情給先生看。這的確是很好的方法啊!
   人生如果有目標,就能明白如何降伏心念。那位委員已經找到目標,即「看開」和「精進」,要懂得忍耐,才會看得開。若看不開,便無法精進;因為心念仍在人我是非上打轉,哪有精進的機會?
   學佛主要在降伏心念,讓心念寂靜、妄念不生;煩惱熄滅,即是涅槃境界。

知處非處。善盡己能
   清晨聽到窗外枝頭小鳥的叫聲,令我想起一則十分感人的故事。現在就以這個故事,來看現在的社會動態。
   古代仁君帝堯,施行德政治理天下,使人民過著和樂的生活。有一天,他想將天下讓給許由——一位具有智慧與才幹的賢臣。
   他擔心許由不接受,就先說了一段話:「既然有太陽和月亮,又何需一隻小小的螢火蟲?既然有自然的露水和雨水,天下的樹木就不需要人工澆水。現在我的體力與 智力,就如螢火蟲般的微弱;而你的智慧和才幹,卻如太陽、月亮般的清朗、明亮。我應該將天下交給你,希望你能接受。」
   許由回答:「一隻麻雀,只須棲於小樹枝上,就安穩無憂;一隻小老鼠口渴,到溪邊最多也只能喝滿一小肚子的水。我的才智就像小麻雀一般小;我的需求就像小老 鼠一樣,只有一個知足的念頭;這樣,我已經覺得逍遙自在。你將天下治理得這麼好,君主之名實至名歸。你現在將君位送給我,只不過是送一個『虛名』,我不能 接受。」
   過去的古德賢人想讓賢天下,今人卻為一己的小名小利而紛爭不已。
   佛陀教我們要有知足的心態,衡量自己的體力和智慧,不受虛名。佛陀有十力,第一智力是「知處非處智力」——自知自己的份量、地位、能力,何時該說什麼話、做什麼事;不浪費時間,孤負自己的良知和良能。
   佛陀來回人間,娑婆世界就是他所游化的地方。現在,娑婆世界很需要如佛陀的慈懷及菩薩的毅力;有了慈懷智慧與實行的毅力,社會的不良風氣才能扭轉過來。
   我們是佛弟子,當然要像許由一樣知足少欲,也應有佛陀知處非處的智力。現在的社會,正需要一股清流般的智慧並發揮功能,千萬不可將寶貴的人生功能浪費在彼此爭執的日子中。

慈悲喜捨與自在輕安
   人的心念多數都有煩惱,因為煩惱,所以凡事迷惑於心,生活因而容易亂了步調。修行就是要「攝持心念」——把握每一秒的心念,捨棄煩惱而不執著煩惱。
   什麼是「捨」?「捨」是捨得佈施;如果有施捨心,就能付出愛心。由此,不僅會得到別人的敬愛,更能捨去自身的煩惱而得到輕安。所以,只要能「捨」,心靈便會自在。
   但是,有的人卻很「執著」,先求後捨,這即是煩惱、痛苦的根源。人生若能捨掉煩惱,以無所求之心佈施,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佛陀在世時,喬薩羅國有一位窮困的苦行者,帶著家眷一同修行,這是當時外道的普遍情況。
   這位外道修行者的妻子在即將臨盆前,對他說:「雖然家裡很窮,但是頭一次生產時,依例需要準備好麻油,不能少了它。所以,請你一定要先準備好麻油。」
   這位外道修行者的家中,窮得連一滴麻油都很難求得,但是他的妻子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他,務必準備麻油。為此,他深感煩惱,也覺得很愧對妻子。
   就在那個時候,有消息傳來,喬薩羅國的國王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每月都會定期打開糧倉,供養修行人。倉庫裡有各種食物,凡是修道者都可以到倉庫裡取食。但是,國王有一項限制,所有的食物,只能就當時所需取食,不可攜帶回家,即使是油也一樣。
   這位窮苦的外道修行者因為迫切需要麻油,就想了一個辦法:他想先把麻油喝足,回家後再吐出來供妻子「坐月子」。他認為這是一條妙計,於是進入國王的倉庫後,其它食物一概不吃,只喝下很多麻油。
   他空著肚子光喝油,一直喝到實在不能喝了才停止。回家的路上,他的肚子已經無法忍受,開始絞痛、腹瀉,一路上非常痛苦、掙扎。結果可想而知,這位外道修行者不但沒得到麻油,還累得腹瀉、絞痛,痛苦不已!
   佛陀聽到這件事,便對弟子們開示:這就是「執著」。因為執著「麻油」,且取得的方法錯誤,才會造成自身的折磨;亦即人若缺乏智慧,便會受制於世俗規則,而無法解除俗規的執著與煩惱。
   希望人人啟開智慧,要有「捨心」,不要有「求」的煩惱;能「捨得」,則「執著」捐棄無遺,即得大自在智慧無礙。

發揮菩薩清淨愛
   用「心」支配時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心念來支配時間。有心利用時間,就會將分分秒秒運用得很踏實;若不用心支配時間,任憑時日空過,就無法精進。因此,「心念」會運轉時日,也會使人空過時光。
   學佛,就要學得一念「心專」——用心在當下所從事的每一件事上;心若不專,即使鎮日工作、應酬、從事娛樂休閒活動,看似忙碌,其實都是在空過時日。普賢菩 薩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日子一直消逝,生命也隨之日減。減去了壽命的時間,就少了服務人群、成就功德的機會;無法造福,便只能「消福」!
   佛說在六道之中,除了人道以外,就沒有機緣可造福。譬如天堂時日雖長,卻是人人享樂,沒有造福的機會。所以,我們應把握時間,投入有意義的工作。
   同樣是生活,人卻有不同的情況與環境:有些人要穿沒得穿,肚子餓了沒飯吃,為日常所需疲於應付,怎有多餘的時間去造福?有些人則是生活不虞匱乏,每日奔忙 於各種應酬,卻也覺得時間不夠用。但是,更有一些真正知足的人,很踏實地求知、求學,每一分、每一秒都運用的很得當。同樣都是人,過日子的心態卻不同,這 些差別也是由「心」起。

時時心存善念
   我們台灣有一大群「愛心」人士——「愛心」就是愛自己的心,把心顧好;時時心存善念,即是日日在造福,這就是修行。
   有人以為,以東西佈施於人就是有愛心;其實,那只是付出行動去幫助人。事實上,應該要感恩讓我們幫助的人,因為他讓我們學會愛自己的心——使心不起惡念, 照顧自己的心,時時發揮善的功能。所以說,「愛心」不是給人物質,而是經由別人啟發出自己的智慧和慈心;若無示現苦相的眾生,只看經文、誦些句讀,是很難 啟發人心的大悲、大願。

心存感恩付出
   慈濟有許多志工,不惜付出時間、金錢投入服務的王作,他們感激示現苦相的病患,讓他們舉手投足都能發揮菩薩願力。他們做得很歡喜,歡喜心就是菩薩的心、覺悟的心,這都是起自於「愛心」。所以說,發出愛心就是造福的人,也是為自己修福的智慧者。
   有些人付出關懷後,就計較「我是為你而做、為你付出的」,這樣心中反而會常起煩惱;不知道「幫助別人,受益的是自己」,這叫做「愚福」。
   此外,有所求而發出的愛心,修得的僅是「人天」之福。我們學佛者,要用智慧造福,體會愛心的真義,覺悟「付出愛心」就是在修行;時時刻刻關照愛心,不要因為貪愛、瞋恨、愚癡而起心動念。有機會付出,要心存感激、不要想收回,這才是智慧明亮的「清淨之愛」。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卷一
第3頁:卷二 第4頁:卷三
第5頁:卷四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