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管理三部曲 -- 迷悟之間10 星雲法師著

管理三部曲 -- 迷悟之間10 星雲法師著

功成身退

[日期:2010-07-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功成身退
  
  日本和俄羅斯發動日俄戰爭時,日本乃木大將不但把兒子送上戰場,而且不幸陣亡了。當日本戰勝,凱旋回國時,東京發動萬千民眾到火車站歡迎,但當所有的 有功官兵都已到達,就是不見乃木大將。原來乃木大將在大眾迎接的前幾個小站就下車了,並且自此之後,他以後半生的時間到陣亡將士家中,一一向家屬道歉,他 認為勝利不是他一人之功,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成功是屬於所有陣亡將士共同成就的,所以他功成身退。功成不居的行儀,引為佳話。
  
  現代人不想建立蓋世的功勳,只想投機取巧,只想靠運氣,無功而得。過去古人是無功不受祿,現代的人是恃功而驕,只要有一點小貢獻,就希望獲得賞賜,就想邀功。
  
  過去的一些將領,像張飛跟其他武將經常爭功不下,好在有諸葛亮居中調和;民國初年,軍閥割據,劃地稱雄,挾功求賞,不以國家大局為重。
  
  有的人在家庭裏、在社會上功成不居,反而有人緣,受人愛戴;有的人爭功要賞,反而給人看輕。所謂功勞、貢獻,都應該是眾望所歸,如果有功的人,能夠待人謙虛,不居功、不傲慢,在功成名就的時候,自謙、自卑、自下,則更為可貴。
  
  國父孫中山先生革命成功時,已經登上總統寶座,但他衡量時局,仍然讓位給袁世凱,此種功成不居的偉大胸懷,所以後來成為中華民國的國父。
  
  自古以來像這一類的開國元勳,能有此節操的人,如美國的華盛頓當了第一任總統,他不以為國家是他的,所以他能夠把國家的主權交給人民。又如第二次世界 大戰時,英國的邱吉爾領導盟軍作戰,也建立了不世的功勞,但戰爭結束後,他雖然本身是保守黨,不但沒有趁機打壓工黨,反而讓兩黨互相制衡,領導國政。
  
  古代的張良,漢高祖靠他打下天下,當有了天下之後,張良提早節身引退;像春秋的范蠡幫越王勾踐復國,當功成事就之後,他反而引退去做陶朱公。但也有的人希望邀功未得而怨恨在心,一直不能平復,如晉文公時的介之推,就因為沒有得一官半職,而殉身於棉山。
  
  一個國家的元首,是多少人們在背後支持而成就,一個公司也不是董事長一個人便能成就整個事業,也是需要靠很多人的努力。如《金剛經》說,佛陀度盡一切 恆河沙眾生,而實無一眾生可度。這是大菩薩不居功的精神。此種功成不居、功成身退的精神,也只有這許多聖賢的偉人了。《人間福報》2002年8月12日
【書籍目錄】
第1頁:歸去來兮 第2頁:一分鐘
第3頁:包袱 第4頁:數字的遊戲
第5頁:明鏡 第6頁:脫困
第7頁:親情 第8頁:機會
第9頁:萬花筒 第10頁:兩個
第11頁:功成身退 第12頁:消化
第13頁:不讓一步 第14頁:華佗再世
第15頁:矮小 第16頁:傳染
第17頁:一張紙 第18頁:一條心
第19頁:縫補 第20頁:免疫力
第21頁:投入 第22頁:力量
第23頁:影子 第24頁:秘方
第25頁:守得住 第26頁:白貓黑貓
第27頁:吸收與排斥 第28頁:管理學的三部曲
第29頁:成就 第30頁:為什麼
第31頁:美化 第32頁:人情面面觀
第33頁:麻痺 第34頁:指標
第35頁:蛻變 第36頁:薪水
第37頁:貪污 第38頁:煞車
第39頁:求全 第40頁:兩極
第41頁:人生之最後 第42頁:趣味
第43頁:記錄 第44頁:對對子
第45頁:我以為 第46頁:全方位
第47頁:知書達禮 第48頁:為善及時
第49頁:禮節 第50頁:植本
第51頁:內外 第52頁:抬轎子
第53頁:安貧樂道 第54頁:雲霄飛車
第55頁:小費 第56頁:天下為公
第57頁:靈魂 第58頁:認同
第59頁:自找麻煩 第60頁:利行
第61頁:換機油 第62頁:海洋
第63頁:人性 第64頁:位置
第65頁:跌倒 第66頁:
第67頁:保養 第68頁:禮貌
第69頁:候鳥 第70頁:審美
第71頁:知人之明 第72頁:教訓
第73頁:隱士 第74頁:厚植國力
第75頁:名人 第76頁:牽手
第77頁: 第78頁:海量
第79頁:坐井觀天 第80頁:自我雕塑
第81頁:幕僚 第82頁:會議
第83頁:土包子 第84頁:深淺
第85頁:軍事教育 第86頁:自信
第87頁:安全島 第88頁:智慧財
第89頁:半調子 第90頁:開心果
第91頁:開悟 第92頁:用計
第93頁:犧牲 第94頁:上了一課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