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高處不勝寒 -- 迷悟之間9 星雲法師著

高處不勝寒 -- 迷悟之間9 星雲法師著

探病

[日期:2010-07-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探病
  
  世間上什麼最苦?生病最苦。生病時,即使華屋大廈,住在裏面也不舒服;金銀財寶再多,也不能運用;妻子家人滿堂,也不能代替我苦;山珍海味雖然豐富,卻一點胃口也沒有。所以英雄只怕病來磨,真是一點也不錯。
  
  當一個人生病的時候,如果名氣太大,探病的人絡繹不絕,為了接待訪客,種種的辛苦,反而加重了病情。有的普通小民,到了生病的時候,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有時連兒女都避不見面,那裏還有什麼親朋好友來探病呢?所以病床前的寂寞也是難以排解。
  
  佛法裏雖然鼓勵人探病,並認為八福田中,看病第一福田。但一般說來,兒童病房裏都有慈母走動,老人病房常常是寂靜冷清。所以佛陀以身作則,親自為病比丘倒茶、為病比丘洗衣服。
  
  現在即使有人看病,但也有許多不當的探病方式,譬如一直和病人講話,讓病人不得休息;或者一直詢問病情,或者探病時間不適當。有時病人才剛開過刀,他好意想要講些笑話幫助病人減輕病苦,結果病人大笑,反讓傷口破裂而加重病情。
  
  有的人探病,表情嚴肅,有的人講話不當,讓病人感傷,或者對自己的病情感到不樂觀,產生疑慮。甚至有些人不鼓勵病患相信醫生,反要病患相信他的秘方,自己當起蒙古大夫,令人不知如何是好?
  
  探病時態度要從容祥和,要面帶微笑,不要亂報秘方,不要追問病情,也不要追問有無其他人來訪,因為每個人只要問一次,生病的人卻要不斷的重複回答相同的問題。
  
  對於如何幫助病患消除病床上的寂寞,可以送些輕鬆的書籍給病患閱讀,也可減輕病情。但最好不要送一些不當的物品,如送糖果給糖尿病的人,或是送花給病人造成過敏,或是送給胃潰瘍的人牛奶等。因為各種病情各對某些物品有禁忌,因此所送的東西都必須謹慎選擇。
  
  有一個董事長生病住院,公司的員工每回來探病,為了讓董事長歡喜,便不斷的報告公司這個月營運如何,利潤多少....。董事長滿臉無奈地說:「我現在不管定單、入帳多少,我現在只要能夠小便最要緊。」
  
  佛說:「八福田中,看病第一福田。」希望每個人都善於探病,讓病人都能得到佛法的喜悅,得到親人的關懷,得到朋友的祝福,得到身體的輕安。
  
  《人間福報》2002年6月28日
【書籍目錄】
第1頁:兩難之間 第2頁:小心眼
第3頁:刮鬍子 第4頁:踢皮球
第5頁:鴿子 第6頁:行動電話
第7頁:方向 第8頁:臨時抱佛腳
第9頁:說理 第10頁:換人
第11頁:運動與做人 第12頁:可愛的老人
第13頁:顏色 第14頁:設備代替人力
第15頁:品種 第16頁:愛情與愛慾
第17頁:發現 第18頁:兩面人
第19頁:自我要求 第20頁:從今天開始
第21頁:急慢之間 第22頁:氾濫
第23頁:走後門 第24頁:前途在哪裏?
第25頁:再一次 第26頁:圖書館
第27頁:包包 第28頁:應變
第29頁:競爭力 第30頁:算命
第31頁:剋星 第32頁:開卷有益?
第33頁:樣板文化 第34頁:分界線
第35頁:真實和謊言 第36頁:駝鳥心態
第37頁:補藥 第38頁:自我激勵
第39頁:老幹新枝 第40頁:選票
第41頁:佛指的生命 第42頁:時事新聞
第43頁:火柴棒 第44頁:人禍
第45頁:高處不勝寒 第46頁:掌舵
第47頁:左鄰右舍 第48頁:天災
第49頁:球賽 第50頁:公雞與鴨子
第51頁:輸得起 第52頁:危機意識
第53頁:行行出狀元 第54頁:角色混淆
第55頁:單身貴族 第56頁:大地的生命
第57頁:釋放 第58頁:眾的重要
第59頁:造字 第60頁:探病
第61頁:三通 第62頁:名次
第63頁:勝利之後 第64頁:緩衝
第65頁:獨立精神 第66頁:出奇制勝
第67頁:英雄 第68頁:露營
第69頁:小動作 第70頁:一將難求
第71頁:鐘聲 第72頁:無名氏
第73頁:階梯 第74頁:無聊
第75頁:旅遊文化 第76頁:飯桌千秋
第77頁: 第78頁:烏鴉笑豬
第79頁:傀儡 第80頁:作弊
第81頁:馬後炮 第82頁:牆裡牆外
第83頁:古人曰 第84頁:人生跑道
第85頁:殺業 第86頁:酸葡萄
第87頁:愛語 第88頁:婚姻
第89頁:空頭支票 第90頁:棋子
第91頁:朝會 第92頁:識時務
第93頁:人情味 第94頁:喝茶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