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和自己競賽 -- 迷悟之間6 星雲法師著

和自己競賽 -- 迷悟之間6 星雲法師著

茶果文化

[日期:2010-07-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茶果文化
  
  西方人有喝咖啡的文化,東方人也有喝茶的文化;西方人有卡片文化,東方人也有糖果文化;西方人有飲酒文化,東方人不但有飲酒文化,還有賭博文化。
  
  人與人之間聯誼交往,各個種族、各個國家、各個地區,都有一些不同的文化。過去中國人來往,有所謂點頭之交,西方人也有握手之誼,甚至官場貴族更發展出擁抱、親吻等社交禮儀。
  
  中國人,如果有事情需要拜託他人幫忙,就會自告奮勇的說:「我和他有點頭之交」;有了困難需要請人解決,一籃水果、一盒糖果餅乾,往往能就能獲得很大的幫助。
  
  朋友之間有了一些誤會,也以請他喝茶來消解誤會;如果想要結交某人,也請人介紹他來茶敘,以助識荊。世界上的問題,大部份都可以在飯桌上解決;其實更 簡單的,茶會就能解決很多的紛爭。乃至現在已不只是解決兩個人之間的問題,許多國家大事、社會問題、鄰里社團、專業討論,凡是有事,備辦茶果,找個地方聚 會討論,總能取得共識。
  
  戰場上多少的槍炮子彈,損傷了人命;斗室中的茶水、咖啡,卻能解決多少人間的紛爭。古人的煮茗清談,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英國人的行政制度,也是靠著幾個人在一間小房子的閣樓上,共同訂出治國平天下的方法,所以稱為「內閣」。
  
  有名的趙州禪師叫人「吃茶去」,可以開悟;陸羽品茶,尊為茶聖。中國的茶到了日本成為茶道,茶道已成為高級禮儀,成為紳士淑女的典範。可惜現在多數中 國人時興以喝汽水、沙士、礦泉水、橘子水等各種飲料來代替飲茶;然而茶的功用,不只在消痰止渴,茶有潤肺健身等更多的功能。尤其一杯老人茶在手,三五好 友,一邊品茗,同時還可天南地北的暢談家事、國事、天下事,不但增長見聞,溝通情誼,人生無限的樂趣,可以說盡在其中矣!
  
  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已在學習種茶,所以希望中國人能繼續發揚「茶果文化」,同時提高茶藝的品質與內涵,千萬不要被西方人的咖啡文化給打倒了。
  
  《人間福報》2001年8月15日
【書籍目錄】
第1頁:聰明的爭議 第2頁:琢磨琢磨
第3頁:預算 第4頁:擁有美德
第5頁:磁場與能量 第6頁:宏觀與微觀
第7頁:低頭 第8頁:承先啟後
第9頁:學徒制 第10頁:時空定位
第11頁:沉默是金 第12頁:挨家挨戶
第13頁:設定目標 第14頁:謠言惑眾
第15頁:知識社會 第16頁:老人的春天
第17頁:抵制誘惑 第18頁:公雞性格
第19頁:肅靜 第20頁:一時與一世
第21頁:眼睛與嘴巴 第22頁:增加能力
第23頁:社會新鮮人 第24頁:多元文化
第25頁:人人做警察 第26頁:成佛以後
第27頁:處事禮貌 第28頁:要檢舉黑手
第29頁:茶果文化 第30頁:和自己競賽
第31頁:種族融和 第32頁:黑函與黑心
第33頁:時間的長短 第34頁:攜手同圓
第35頁:馬上辦 第36頁:有我一份
第37頁:神奇的妄語 第38頁:創造歡喜心
第39頁:算賬 第40頁:老大與大老
第41頁:心能轉境 第42頁:與我沒有關係
第43頁:重新出發 第44頁:人性的善惡
第45頁:要服氣 第46頁:創造生命力
第47頁:去蕪存菁 第48頁:供養心
第49頁:固執己見 第50頁:無底坑
第51頁:找尋快樂 第52頁:心鎖
第53頁:開通理路 第54頁:慶生會
第55頁:突破與看破 第56頁:中陰身
第57頁:學歷的迷思 第58頁:困境
第59頁:千里馬 第60頁:硬體與軟體
第61頁:一顆種子 第62頁:用餐時間
第63頁:生命的字典 第64頁:畏己~九一七台北水災有感
第65頁:職業之外 第66頁:生活教育
第67頁:處理問題 第68頁:人生第二春
第69頁:計畫與變化 第70頁:一半一半
第71頁:過程與結果 第72頁:人脈關係
第73頁:清理垃圾 第74頁:空間安排
第75頁:養量 第76頁:送禮
第77頁:生命學 第78頁:舉重若輕
第79頁:眼不見為淨 第80頁:高效益
第81頁:生命的春天 第82頁:噪音
第83頁:世界公民 第84頁:找到了
第85頁:莫存定見 第86頁:床頭書
第87頁:加減人生 第88頁:廁所文化
第89頁:道氣與俗氣 第90頁:生命的流轉
第91頁:溝通的妙法 第92頁:戰勝心魔
第93頁:學習聽話 第94頁:勇於嘗試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